改良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窝沟封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窝沟封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内容摘要:窝沟封闭术龋齿坑缝封闭物在我国40%~60%的儿童患有龋病,而窝沟龋占龋病的90%[1]。
预防龋齿的方法有氟化物防龋、窝沟封闭、氟保护漆、预防性充填等。
牙面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护牙齿的方法,我国牙防组也向全国幼儿园儿童及小学生推荐了这种方法,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已开展了这项工作,并已取得了明显的防龋效果[2,3]。
窝沟封闭技术是在易患龋牙的牙合面窝沟上涂布一层粘结性材料,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窝沟封闭剂从20世纪代开始使用,至今这项技术已逾。
如今,窝沟封闭作为预防乳磨牙及年轻恒磨牙牙合面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4],有报道窝沟封闭术可以使龋齿的发生率降低60%~99%,窝沟封闭不仅用于预防龋病的发生,还被用于阻断窝沟早期龋损的发展,树脂渗透到多孔的脱矿组织中能对局部起到支持并形成阻隔微生物的屏障从而阻断脱矿进一步发生[5]。
笔者现将窝沟封闭术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窝沟封闭材料目前常用的窝沟封闭材料有树脂、玻璃离子和Dyractflow流动复合体等。
树脂是窝沟封闭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材料[6],它是目前儿童龋病防治应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有很好的防龋效果。
玻璃离子是应用于窝沟封闭的另一种材料,其优点是具有高水平氟缓释能力及对牙面的强粘结力,但与树脂封闭剂相比,其保留率和防龋能力均较差。
Ovrebo [7]观察到在玻璃离子材料完全保留的情况下,边缘仍然出现微渗漏,因此玻璃离子作为封闭剂使用价值存在争议,玻璃离子封闭剂耐磨性能差,抗折强度低,牙合面封闭剂很容易脱落,实验研究表明同等条件下玻璃离子材料较树脂基质封闭剂磨耗更多[8]。
为弥补玻璃离子的缺陷,现已开发出有着更高强度且更易操作的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Dyractflow流动复合体是登士柏复合体家族的新成员,因其兼有玻璃离子水泥和复合树脂的特性,Dyractflow流动复合体本身有一定的耐磨力及其良好的粘接能力,均提高了它的涂膜保留率,用该材料之前还需涂一层Prime&BondNT粘接剂,该粘接剂渗透能力强,可以穿过釉质表面的微小孔洞及牙本质小管,建立Dyractflow与牙齿表面的良好粘接关系,并可封闭深层的更为细小的裂隙,同时也提高了流动复合体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能[9],可用于各种牙位的窝沟龋预防。
300例窝沟封闭术2年临床效果观察

颗。
目的 。 1 . 2 材 源自 HEI L ONGJ I ANG M EDI CI NE AND P HARM ACY Ap r . 2 0 1 3 , Vo 1 . 3 6 No 。 2
・8 5・
3 0 0例窝 沟 封 闭术 2 年 临床效 果 观察
王 宏丰 , 肖 华
( 1 . 哈 尔滨 市香 坊 区中 小 学卫 生 保 健 所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2 . 黑 龙 江 中 医 药 大 学附 属 二 院 , 黑 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摘要 : 目的 : 通过对 3 0 0例 窝沟 封 闭 的 效 果 分析 , 了解 窝沟 封 闭预 防龋 齿 的作 用 。 方法: 对适龄儿童的 3 0 0颗 第 一 恒 磨 牙行 窝沟封闭, 分 别 于 6个 月 、 一年、 两年 随 诊 观 察 。结 果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窝 沟封 闭 的脱 落 率升 高 , 但是没有龋病的病例发 生。 结 论: 窝 沟封 闭是 目前 保 护 第一 恒 磨 牙 的 一 种 非 常 有 效 的 方 法 , 具 有 减 少 继发 龋 的发 生与 发 展 , 值得 临床广泛应用 。 关键词 : 窝 沟封 闭 ;第 一 恒磨 牙 ; 预 防 ;龋 病 0 1 0 4 ( 2 0 1 3 0 2 —0 0 8 5 —0 1 中图分类号 : R7 8 1 . 1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一 随 着 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提 高 和 生 活 方 式 的转 变 , 龋 病 的 患 病 率 和 发 病 率 呈 稳 步 上 升 趋 势 。 但 是 由 于 龋 病 病 程 进 展 缓 表1 窝沟 封 闭 治 疗 后 各 阶段 膜 保 留 情 况 慢, 很少有危 及生命的时候 , 因此 得 不 到 人 们 的 重 视 , 而使 得 龋 病 最 终 发 展 到 难 以治 疗 的 地 步 , 造 成对人 体更大 的损害 。 从 我 国 对 龋 病 的 研 究 资 料 可 以看 出 , 儿 童 1岁 即 可 发 生 龋 病, 以后 迅 速 增 加 , 至 7岁达 到 高 峰 l _ 1 ] 。第 一 恒磨 牙 是 萌 出 时 间最早 的恒牙 , 其咀 嚼功能最强大 , 对 儿 童 的 颌 面 部 发 育 也 起着 至关重 要 的作用 , 同 时 第 一 恒 磨 牙 龋 病 的 发 生 率 也 最 3 讨 论 高, 并 且 处 于混 合 牙 列 期 的 年 轻 恒 牙 常 被 家 长 误 认 为 乳 牙 , 不予重视 , 而导致产生龋坏 , 甚 至造 成 过 早 脱 落 。 因 此 在 儿 童 窝沟封闭的发明是基于 B u o n o c o r e 对 牙 釉 质 酸蚀 作用 的 时 期 预 防 和 治 疗 第 一 恒 磨 牙 龋齿 意 义 重 大 。 笔者对 3 0 0颗 儿 研究 , B u o n o c o r e 发 现 用 磷 酸 酸 蚀 牙 釉 质 将 增 加 树 脂 材 料 的 童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术 , 获 得 满 意效 果 , 现总结如下 。 粘结性和改善酸蚀后牙齿边缘 的封闭性 , 使 用 的 窝 沟 封 闭剂 1 资料 和方 法 固化后与窝沟壁紧密粘合 , 这 样 就 可 以使 窝 沟 内 原 有 的需 氧 菌 断 绝 了 营 养 的来 源 , 逐 渐死 亡 , 另 一 方 面外 界 的 细 菌 进 不 1 . 1 资 料 来 源 到窝 沟内 , 断 绝了患龋 的细菌 因素 , 从 而 达 到 了预 防 龋 齿 的
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评价指标

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评价指标窝沟封闭,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专业?其实这就是一种保护牙齿的小妙招,尤其是对于小朋友们来说,那简直是个福音。
想象一下,牙齿的窝沟就像是牙齿表面的小沟沟,平时食物残渣和细菌就爱在这里安家落户。
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上了盔甲,能有效阻挡这些小家伙的侵袭,保护我们的牙齿免受蛀牙的困扰。
谁不想拥有一口健康亮白的牙齿呢?许多家长可能就开始揪心了,孩子的牙齿是不是也该来一剂“保护剂”呢?咱们聊聊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评价指标,听上去像是个学术词儿,实际上就是要看看这个方法到底管不管用。
最直接的指标就是“封闭效果”。
是不是想象得出来?一旦封闭的材料牢牢粘在窝沟里,牙齿就像穿上了保护服。
没错,牢不牢固、掉不掉就是咱们要重点关注的。
如果孩子的窝沟封闭材料稳如泰山,那就大大降低了蛀牙的风险。
谁都希望这笔小投资能换来孩子的健康,真是一举两得!还有一个指标叫“新生牙齿的健康状况”。
这就像在比赛中看选手的表现。
封闭后,牙齿的健康状态能不能保持良好,尤其是对于正在换牙的小朋友。
要是新牙长得健健康康,那这窝沟封闭就真是个好买卖。
有些小朋友在进行窝沟封闭后,牙齿的龋坏率明显下降,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想想吧,孩子们能开心地吃冰淇淋,不用担心牙齿出问题,谁不乐意呢?咱们不能光说好,也得提提那些潜在的风险。
虽然窝沟封闭听上去无懈可击,但总有那么一点小概率可能出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对封闭材料过敏,那就麻烦了。
这个时候,家长们可得睁大眼睛,及时跟医生沟通,别让小朋友吃了亏。
再有就是封闭材料如果掉了,那岂不是前功尽弃?所以,定期的检查也是必要的。
虽然麻烦了一点儿,但为了孩子的牙齿,值得啊!还有一个指标是“家长和孩子的满意度”。
嘿,别小看这点!家长和孩子开心不开心,这可是反映窝沟封闭效果的重要指标。
孩子们看着自己整齐洁白的牙齿,肯定乐开了花。
再说,家长看到孩子的牙齿健康,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窝沟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窝沟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在儿童时期容易出现龋,之所以出现该种情况与口腔内部的微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由于在儿童时期牙窝沟自身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为细菌的定植生长提供了环境,导致窝沟龋形成。
为了预防窝沟龋的产生,应采用窝沟封闭术,以提升封闭剂的黏结面积,提升封闭剂在牙面上的密和性及渗透性,既能够提升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也起到了良好的防龋效果。
本文对窝沟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窝沟封闭术的防龋效能。
关键词:窝沟封闭术;儿童口腔;防龋效能龋病作为口腔中的一项普遍疾病,在儿童中发病概率高达50%,而窝沟龋在龋病中的发病率高达80%,影响着儿童口腔的健康和安全。
由于儿童的乳磨牙窝沟处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导致深部的菌斑不易快速消除掉,在窝沟内部为微生物滞留及食物残渣停留提供了环境,增加齲病的发生概率。
窝沟封闭技术作为预防乳磨牙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使用封闭剂会在患者的口腔内形成一层保护膜,会促使早期的龋损停止发作,构建良好的口腔环境,从而达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1.窝沟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窝沟封闭术包括常规的窝沟封闭术及釉质窝沟封闭术两种,窝沟深作为窝沟封闭术的适应证,尤其是针对可以卡住或插入探针的窝沟,针对有龋倾向的患牙,牙萌出达到一定的咬合面会发生在牙萌出的4年以内,通常乳磨牙为3-4岁,恒磨牙为6-7岁。
窝沟封闭术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口小底大的深窝沟中。
对于一些萌出时间长的恒牙,应采用窝沟封闭术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龋。
窝沟封闭术在实际的操作中应用会导致牙体受到严重的损伤,对于一些配合度不高的儿童,当患牙萌出后不久,便可以采用窝沟封闭术,该种方法具有操作快及简单等特点,容易被广大儿童所接受。
在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应用窝沟封闭术,操作步骤包括牙面清洁、酸蚀、冲洗、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及检查6个步骤,窝沟封闭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规的窝沟封闭术应确保口腔内部环境的干燥性,做好隔湿工作,避免受到唾液的污染。
窝沟封闭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窝沟封闭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窝沟封闭技术是在易患龋牙的牙合面窝沟上涂布一层粘结性材料,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窝沟封闭又称为点隙裂沟封闭是指不去除牙齿组织,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黏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牙面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护牙齿的方法。
选取窝沟封闭术通过半口对照共200颗未封闭术的牙齿为对照面,进行窝沟封闭术疗效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010年临床口腔科收治的200颗采取窝沟封闭术患者,6~8岁,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均完全萌出,牙面有较深的窝沟,无釉质发育不良,无畸形,无初期龋,与对颌牙咬合关系正常。
1.2 方法为清洁牙齿表面、酸蚀、冲洗和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6个步骤。
清洁牙面,在慢速手机上装上小毛刷或橡皮杯,蘸浮石粉洗刷牙面和窝沟点隙,水洗,隔湿,吹干。
比色,选择与牙面相近颜色的流动复合体封闭剂。
用脱脂棉隔离唾液,向窝沟点隙内用小毛刷涂NRC,静止20秒。
注意千万不要用水洗(免冲洗可避免磷酸酸蚀剂带来的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的缺点),用气枪吹干多余液体,但不要吹干。
将Prime&Bond NT,涂布在封闭的牙面上,静止20~30秒,再用气枪吹去过多液体。
光固化10~20秒。
取注射式Dyract flow,拧开尖帽,向窝沟点隙内由低至高注入流动复合体,注入量以既能封闭窝沟点隙又不影响咬合和形态为原则。
光固化40秒。
检查点隙窝沟是否完全封闭,如有遗漏和封闭不佳的应重新封闭;若封闭良好,则修整形态,调整咬合,打磨抛光。
2 结果对200颗采取窝沟封闭术预防龄患者进行了随访。
牙齿封闭剂脱落牙数保存率86.3%。
除2名患儿因治疗时合作欠佳,半年复查时两颗牙封闭剂全脱落外,其他均为单侧脱落。
对两颗牙封闭剂全脱落的患儿进行口腔卫生指导,要求其遵医嘱加强口腔卫生措施。
窝沟封闭项目质量评价总结

(一)、临床规范:
严格按照卫生部印发的《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执行,包括:
1、牙面处理:(用不含氟牙膏清洁牙面)
2、酸蚀:(防湿30秒)
3、冲洗干燥:(10—15秒)
4、涂布封闭剂
5、固化:(20秒)
6、检查:①固化后的检查:是否固化,有无气泡;②封闭完成后的检查:定期复查,观察封闭剂保留情况。
在医疗服务上,我们在材料器械上严格把关,做到了临床封闭的零差错,学校的满意度也较高。
2018年5月20日
(三)、器材准备:为确保质量及抽查合格性,采用封闭剂,酸蚀剂,操作过程中每人次均需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一套、一次性吸唾管一套、一次性乳胶手套一套、一次性口罩以及灭菌器具若干,成本较大。
(四)、存在的问题及பைடு நூலகம்对措施:
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认同度还不够。一些家长对“窝沟封闭”了解的不透彻。有些家长虽然接受了宣传,但是还是固执的认为“窝沟封闭”对孩子有伤害或是认为从来没有免费的服务,而放弃了给孩子免费做窝沟封闭的机会。医务人员与家长再次沟通,排除了家长前期的顾虑和陌生感。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认同度还不够。一些家长对“窝沟封闭”了解的不透彻。有些家长虽然接受了宣传,但是还是固执的认为“窝沟封闭”对孩子有伤害或是认为从来没有免费的服务,而放弃了给孩子免费做窝沟封闭的机会。医务人员与家长再次沟通,排除了家长前期的顾虑和陌生感。
工作总结
复查工作: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通知家长带孩子回医院进行复查,并针对复查的情况做好记录
五、经费使用情况
拨款全部用于窝沟封闭材料的购置。
六、总结
由于我们在前期对项目组的医生的教导工作中,宣传了“窝沟封闭”公益性,每一个医生都尽心尽责,努力做好每一个流程,保证了封闭的质量。在中间执行“窝沟封闭”的过程中,我们对进行窝沟封闭的同学播放了很多口腔教育片,基本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100%。
窝沟封闭好评100

窝沟封闭好评100
1.我去年刚做窝沟封闭的效果很好,可以达到更好修复牙齿表层牙釉质的作用。
窝沟封闭主要是在牙齿的缝隙内适量的填充封闭材质,从而达到更好的预防食物残渣或者是细菌在窝沟部位滋生,从而引发的牙齿龋坏情况。
窝沟封闭后,短时间内不要漱口,以免导致填充的材质脱落。
2.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窝沟封闭的方法是在牙齿的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性屏障,不仅可以阻止细菌及食物残渣进入窝沟内繁衍生息,同时使窝沟内原有细菌微生物也因断绝营养而逐渐死亡,而已经出现了蛀牙的情况,就不能再使用了。
3.还是有效果的,做这个窝沟封闭就是为了预防虫牙的情况出现,做窝沟封闭的意义就是为了让牙齿得到很好的保护。
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治疗是积极的把虫牙彻底的清理干净,然后填充好。
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效果分析牙科论文

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效果分析摘要儿童窝沟封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预防龋病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3-12岁的儿童进行了恒磨牙窝沟封闭的疗效分析。
结果表明,恒磨牙窝沟封闭对预防儿童龋病有较好效果,疫情大幅度降低。
引言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在儿童中尤其常见,特别是恒磨牙窝沟处。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洁、补牙和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最常用的预防龋病的方法之一。
本文探讨了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效果,希望为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参与者我们在当地的小学和幼儿园招募了100名儿童,其中男性48人,女性52人,年龄分别为3-12岁。
他们的第一恒磨牙窝沟深度在1-3mm之间,无牙齿疾病和龋齿的病史。
实验过程我们将100名儿童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
实验组施行窝沟封闭治疗,对照组则不接受任何治疗。
实验组使用复合树脂材料对窝沟进行封闭。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龋率的变化。
数据收集及分析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两组儿童进行了口腔检查。
将检查结果与窝沟封闭前的数据进行比较,以计算窝沟封闭的效果。
我们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使用t检验进行两组数据的比较,p值小于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窝沟封闭后,实验组患龋率显著降低实验组最终有48名患者,对照组有52名患者。
实验组患龋率为4.0%,对照组患龋率为15.4%。
两组之间的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88,p <0.001)。
窝沟封闭前后,实验组龋坏面积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儿童的龋坏面积减少了很多。
窝沟封闭前,实验组儿童的龋坏面积为27.56mm2;窝沟封闭后,实验组儿童的龋坏面积为0.42mm2。
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7.599,p <0.001)。
讨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恒磨牙窝沟封闭是一种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
研究发现,封闭后实验组患龋率大幅降低,龋坏面积也减少了很多。
这说明,恒磨牙窝沟封闭能够有效地预防龋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果 2. 1 封闭剂保留率
治疗 6 个月后,50 例患儿均复诊。改良组中, 封闭剂完全保留的 91 颗,部分保留的 6 颗,保留率 为 97. 00% ; 传统组中,封闭剂完全保留的 82 颗,部 分保留的 12 颗,保留率为 94. 00% 。2 组封闭剂保 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3. 468,P > 0. 05) 。
本研究的改良窝沟封闭术在用毛刷和清洁剂清 洁窝沟及牙面后,再用慢速弯机和 1 号 GG 钻打磨 1 次窝沟。细小的 GG 钻可深入窝沟内,将窝沟内污 物及菌斑清除得更干净,并使窝沟内牙面粗糙,酸蚀 剂和封闭剂易于到达窝沟深处,增大了封闭剂的有 效粘接面积和渗透深度,提高了窝沟封闭剂保留率 及防龋效果。相对窝沟釉质成形术用高速小球钻打 磨窝沟釉质,慢速弯机的 GG 钻打磨并不磨损窝沟 釉质,只清洁釉质表面,震动及噪音小,患儿易接受。 笔者所用 GG 钻为根管口扩孔钻,柄较长,要求患儿 张口较大,如有专用短 GG 钻,可能效果更佳。
3讨论 传统窝沟封闭术先用毛刷蘸抛光膏清洁牙面再
酸蚀,毛刷清洁不但不能深入清除深窝沟内的沉积 物,还将清洁剂推向狭窄的窝沟内,阻碍了酸蚀剂和 封闭剂向窝沟内的渗透,影响封闭剂的有效粘接而 易于脱失,同时滞留在窝沟深处的污物易引起牙齿
龋坏。有学者选用玻璃离子材料封闭剂等方法提高 封闭剂与牙釉质的边缘密合性和粘接效果[2],有学 者分别报道用窝沟釉质成形[3 - 4]、激光照射[5]、超声 清洁[6]、喷砂[7]、空 气 喷 磨[8] 等 技 术 处 理 窝 沟,但 很 多研究认为激光照射与超声清洁并不增加封闭剂的 渗透率和降低边缘封闭微渗漏[2 - 9]。根据笔者临床 体会,超声处理窝沟时,超声工作尖过粗而不能到达 窝沟内,清洁效果不佳。
治疗 2 年后,47 例患儿复诊。改良组封闭剂完 全保留 的 有 79 颗,部 分 保 留 的 有 8 颗,保 留 率 为 92. 55% ; 传统组封闭剂完全保留的有 62 颗,部分保 留的有 17 颗,保留率为 84. 04% 。2 组封闭剂保留 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 199,P < 0. 05) 。 2. 2 龋病发生率
治疗 6 个月后,2 组龋病发生率均为 0,无差异。 治疗 1 年后,改良组新龋牙数为 1 颗,龋病发生 率为 1. 02% ; 传统组新龋牙数为 2 颗,龋病发生率为 2. 04% 。改良组的龋病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 339,P > 0. 05) 。 治疗 2 年后,改良组新龋牙数为 2 颗,龋病发生 率为 2. 13% ; 传统组新龋牙数为 9 颗,龋病发生率为 9. 57% 。改良组的龋病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χ2 = 4. 731,P < 0. 05) 。
改良组: 毛刷和抛光膏清洁窝沟及牙面后,用细 小的 1 号 GG 钻在窝沟内慢速打磨 1 次,冲洗污物 后,同法酸蚀、冲 洗、吹 干、涂 封 闭 剂、光 照 固 化 和 检 查。所有病例由一名高年资口腔医师进行操作。
广东牙病防治 2013 年 7 月 第 21 卷 第 7 期
·373·
1. 4 疗效评价 封闭后 6 个月、1 年、2 年复查,由另一名医师
参考文献
[1] 伏群,李晓枫,白晓峰. 两种窝沟封闭术的防龋效果比较[J]. 中 国误诊学杂志,2008,8( 13) : 3103-3102.
[2] 万宏坤. 玻璃离子和窝沟封闭剂封闭窝沟的效果评价[J]. 广东 牙病防治,2001,9( 3) : 208-209.
[3] 张晓丹,袁杰,赵尔扬,等. 影响窝沟封闭材料渗透性和边缘密合 性的多因素分析[J]. 牙体牙 髓 牙 周 病 学 杂 志,2006,16 ( 11 ) : 624-626.
窝沟封闭术是预防儿童窝沟龋的有效方法,但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传统窝沟封闭术对窝沟的清 洁不彻底,因而增加细小 GG 钻打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沟步骤以改 良传统窝沟处理技术,并就其临床效果与传统窝沟 封闭术进行比较。
1 材料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
2010 年到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门 诊实行窝沟封闭的 7 ~ 9 岁学龄儿童中,选择双侧第 一恒磨牙均完全萌出,远中龈瓣低于牙冠远中边缘 嵴,牙合面窝沟形态为中、深窝沟,无龋的患儿 50 例。 1. 2 器械和材料
Ionosit Seal 光固化窝沟封闭剂( DMG,德国) ,牙
* 通讯作者: 杨团结 E-mail: iyytj89@ 139. com
齿抛 光 剂 ( 丹 东 市 罗 兰 口 腔 保 健 品 有 限 公 司) , QHL75 光固化灯( Dentsply,美国) ,1 号 GG 钻( Mani,日本) 。 1. 3 方法
评价窝沟封闭剂防龋效果常采用封闭剂保留率 和龋降低率 2 个指标[10]。本研究中患者的双侧上 下颌第一恒磨牙均进行了窝沟封闭,无空白对照,无 法比较龋降低率,只能比较 2 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封 闭剂保 留 率 和 龋 病 发 生 率[1]。结 果 表 明: 封 闭 1、 2 年后改良组封闭剂保留率高于传统组( P < 0. 05) , 而 2 年后龋病发生率低于传统组( P < 0. 05) 。所以, 本研究采用的改良窝沟封闭术较传统窝沟封闭术能 明显提高封闭剂保留率,增强防龋效果。
治疗 1 年后,49 例患儿复诊。改良组封闭剂完 全保留 的 有 85 颗,部 分 保 留 的 有 7 颗,保 留 率 为 93. 88% ; 传统组封闭剂完全保留的有 71 颗,部分保 留的有 15 颗,保留率为 87. 76% 。2 组封闭剂保留 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 167,P < 0. 05) 。
[6] 丁芸,陈立忠,朱红. 喷砂处理对恒牙窝沟封闭效果影响的临床 研究[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 9) : 65-66,72.
[7] 凌征宇,丁芸,吕长海. 不同釉质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 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44( 2) : 323-326.
[8] 刘茜,曹灵,张耀国,等. 不同窝沟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渗透程 度和边缘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J]. 口腔医学,2010,30 ( 7 ) : 420-422.
检查和记录封闭剂的保留和龋病发生情况。封闭剂 的保留情况分 3 级: ①完全保留; ②部分保留: 窝沟 封闭剂部分脱失,部分窝沟仍有存留; ③完全脱失。
封闭剂保留率 = ( 封闭剂完全保留牙数 + 封闭 剂部分保留牙数) / 复查牙数 × 100%
龋病发生率 = 新龋牙数 / 复查牙数 × 100%[1]。 1. 5 统计学分析
采用自身半 口 对 照 方 法,每 例 儿 童 随 机 选 一 侧 上下颌第一恒磨牙行改良窝沟封闭术( 改良组) ,对 侧上下颌第一恒磨牙行传统窝沟封闭术( 传统组) 。
传统组: 毛刷和抛光膏清洁窝沟及牙面,探针钩 除窝沟内的清洁剂,冲洗,质量分数 37% 的磷酸酸蚀 20 s,冲洗 1 min,吹干,涂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光照固 化 40 s,最后检查固化程度、粘接情况、有无遗漏窝 沟和咬合高点,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72·
广东牙病防治 2013 年 7 月 第 21 卷 第 7 期
改良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 预防与社会医学 ·
杨团结* ,彭嘉莉
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 广州( 510410)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窝沟封闭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50 例学龄儿童的双侧第一恒磨牙,分 别以改良窝沟封闭术( 改良组) 和传统窝沟封闭术( 传统组) 进行窝沟封闭,随访 2 年,观察 2 组窝沟封闭剂保留 率和龋病发生率。结果 2 年后封闭剂保留率改良组( 92. 55% ) 高于传统组( 84. 0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 199,P < 0. 05) ; 龋病发生率改良组( 2. 13% ) 低于传统组( 9. 5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 731,P < 0. 05) 。 结论 改良窝沟封闭术较传统窝沟封闭术能明显提高封闭剂保留率,从而增强防龋效果。 【关键词】 窝沟封闭术; 磨牙; 封闭剂保留率 【主题词】 龋齿 / 预防和控制; 坑缝封闭物; 磨牙 【中图分类号】 R78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5245( 2013) 07 - 0372 - 03 【引用著录格式】 杨团结,彭嘉莉. 改良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广东牙病防治,2013,21( 7) : 372-374.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n improvement to the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echnique YANG Tuan-jie,PENG Jia-l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un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4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preservation rate of the sealant between the improved sealant technique ( IST)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 ( CST) group. Methods Two hundred first permanent molars were sealed randomly with IST or CST in 50 children. IST was used on one side of the dentition,while CST was used on the other side in each child. The preservation rate of the sealant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appeared were observed after a follow-up of 2 years. Results The preservation rate of the sealant in the IST group was higher,while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in the IS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ST group in follow-up perio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 both in preservation rate and incidence of caries ( P < 0. 05) . Conclusion IST is superior to CST in clinical effect of preservation rate of the sealant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Key words】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echnique; Molar; Sealant preservation rate 【MeSH】 Dental caries / prevention & control; Pit and fissure sealants; M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