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人物描写考点解析
专题46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专题46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考点概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具有特定社会的某种共性。
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能反映某种社会现实的典型性。
准确捕捉小说人物形象的具体特质,也就准确理解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在赏析人物时,应该从情节人手,在特定的环境描写中分析、归纳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进而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要把握作者对人物的多角度描写,从中体味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视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品味出小说的文学性。
★[设问方式]1、文章表现了xxx人物的哪些品质?2、结合文章分析xxx是个什么样的人?3、结合文章第x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4、文中的某个人物耐人寻味,请结合文章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5、文章刻画xxx人物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
6、请结合文章,揣摩第x段画线句的人物心理。
7、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9、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分析。
10、文中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技巧点拨]一、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人物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一)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二)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考点25: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25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例:【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在疼葛亚夫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
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
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辨识度,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
③小时候,我诨号葛维搅。
“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打结束。
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
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
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
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
我反应很快,但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
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敷在伤口上。
我不经意间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
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因癣疾煎熬。
年复一年,开春,癣就援着他的身体开枝散叶。
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
在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
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
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
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
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
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时的父亲。
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
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
2024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教师版)

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教学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第1部分课程思维导图第 2 部分知识点及考点梳理和讲解什么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即人物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其核心便是人物性格。
也就是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
一篇文章中的人物有很多个,人物形象也各不相同,而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把握全文主旨的重要途径。
【相关知识点】概括人物形象的常用术语(注意正反两类)(1)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个性张扬、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于挑战、永不服输、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目光敏锐。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孤芳自赏)(2)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4)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严以律己。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贪生怕死)(5)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一、人物形象刻画1.正面描写(1)直接描写:即描写主人公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这样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的性格特征。
(2)细节描写:即抓住人物细微而又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如《故乡》中“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就是抓住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外貌进行生动细致地描绘,鲜明地刻画出杨二嫂俗不可耐的形象;“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把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中的一个“塞”字是对杨二嫂的动作进行的生动细致的描绘,把杨二嫂爱占小便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2.侧面描写(1)描写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形象。
(2)描写环境、场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思想)或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故事的展开做铺垫(埋伏笔)。
二、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达方式及作用(1)记叙: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①顺叙:使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②倒叙: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
③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2)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①人物描写:展示……人物……特征。
②景物(自然环境)描写:交待时令、地点,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情感;为下文……做铺垫。
③社会环境描写:交待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现实。
)(3)抒情: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表达观点,引发读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4)说明: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5)议论: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升华)主题。
(完整版)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人物描写方法1、下列语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出了什么?2、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3、文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某一句中,某个词(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模式:运用了描写手法,写出了(表现了)心理变化,突出了(表现了)性格,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表现了)情感,推动了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取舍)【知识梳理】人物描写分为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又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一、人物描写作用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同样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
4、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5、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答题格式: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020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一、【考点解读】中考分值:人物描写句赏析类题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一般为3分。
考查形式:主观简答题提问形式: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从描写的角度)二、【一般步骤】第一步,判断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一般常考的五种人物描写方法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外貌、穿着、佩戴等外在客观事物进行描写。
注意与神态描写的区别。
神态描写:着重描写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变化,如:哭、笑等;面部器官的活动,如:皱眉、撇嘴等。
注意与动作描写的区别,如:正在写字的老师突然转过头来。
属于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主要指人物的四肢、躯干、头部等的外在活动,注意与心理描写的区别,如:他想着老师这会儿应该在门外站着。
属于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指心理所感、所想。
注意与神态描写的区别,如:被孙侦探敲诈走所有积蓄的祥子现在只想一个人躲在什么地方哭一场。
属于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主要指人物的语言对话的描写,一般为人物对话或自言自语。
注意与心理描写的区别,如:“他总不会骗我吧?”他心中暗暗想着。
心里的自言自语,属于心理描写。
五种常考的人物描写之间既有联系也有本质区别,一定要注意区分,这是答题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步,判断出人物描写的方法之后,分析描写的表达效果。
详细分析句子所描写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人物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状态、情态。
注:描写方法中不仅包括人物描写,还有其他描写例如:自然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涉及的内容不同,提问方式不同,答题要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分析解答题目时,要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角度,以及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一、访梅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
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
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
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7记叙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知识划重点★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常见考点及对策如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要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尤其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1·世纪*教育网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21*教*育*名*师3.记叙的详略: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21-cnjy*com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
(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6.记叙文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居多)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记叙文阅读技法第五讲:考点4: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法十二讲第五讲:考点4: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编辑、作者:崔学峰)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和小说)考点考点1:标题理解及赏析考点2:句段作用考点3:概括文章内容 1.概括全文内容 2.概括某一事件考点4: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考点5:分析人物形象考点6:揣摩人物心理考点7:词语赏析 + 含义理解 1. 词语的含义 2. 词语赏析——表达效果/作用考点8:句子赏析(描写句)考点9:句子含义理解考点10:情节梳理考点11:写作技巧赏析 1.记叙顺序赏析 2.表现手法赏析 3.记叙文人称作用考点12:主观拓展、开放性试题 1.结合文章谈感悟启示类 2.内容理解和心得类 3.补写题考点4: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中考语文试题中,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是个常考点。
常考设问如:1.选文第1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2、选文第10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描写】描是描绘(画出,描画),写是摹写(依样描画、描红)。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
【描写的分类】肖像(外貌)、人物描写语言、行动心理、神态描写按内容(对象)分,有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按宏观、微观分,有场面描写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包括①肖像(外貌)、②语言、③行动(动作)、④心理、⑤神态描写。
正面描写的作用:写出(或表现/表达)了人物***的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
到“烘云托月”的效果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
• 人物描写,主要包括肖像描写(包括外貌 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和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的基本作用
• 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 刻画,再现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 点和思想品质。
人物描写不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和思想品质,而且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
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跳、拔、点、架、嚷”等一系列动作, 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的兴奋喜悦心情以及 娴熟的驾船本领。
• 当小弗朗士得知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心里万分 难过。”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难学的分词用法从 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 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最后一课》
•联系上下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妈 多次问话的厌烦,体现了“我”对老妈的尊重。
中考记叙文考点解析
2.11、能识别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 言、心理)和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 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描写是记叙文最常见的表达方 式之一,运用描写手法,能栩栩如 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描写 主要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中考例题解析
《龙眼与伞》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 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 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 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 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 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 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 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 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 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 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2011年上海中考 22.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 奋”→“ ”→“ ”的变化过程。
双喜说:“我写包票!船又大; 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 水性的。”——《社戏》
语言描写 生动地写出了双喜劝说大人
放心,同意他们去看戏,表现了双喜 的聪明机灵。
•
一出门,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 发拔后篙,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 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 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有笑的,有嚷 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 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 向赵庄前进了。 ——《社戏》
小结:人物描写的作用和答题格式
• 1.肖像描写(包括外貌、 神态描写)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或地位、 处境、经历、神态、性格等)。
• 2.语言(对话)描写
表现出……(人物)的……心情; 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 征(思想品质)。
• 3.动作描写
(形象地)表现了(人物) ……的性格。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 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思想品质。
【思路点拨】
(1)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 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 思想、个性)。 (2)一般地说,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答案可以这 样组成:生动地写出了(人物)××(言、行或心理) 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某 种精神品质)。 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 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形象地)表现了(人物) ……的 心情或性格。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 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思想品质。
• 3.动作描写
• 4.心理描写
例题解析 《两角钱》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 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 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 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 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 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 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 ①“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有些怪怪的”, 通过肖像描写点明男孩子生活的艰辛,以更好地表现他内心的 善良。② “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 似掏未掏的样子”,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男孩子既想帮助“我” 又怕被“我”拒绝的矛盾心理。
2014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考点及对策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和老妈过招》
⑤老妈每天都要问我一个问题:“百合有电话吗?”百合 是我女儿,在北京念大二。老妈耳朵背,我附耳回答:“有 电话。”过不了多久,老妈又问:“百合有电话吗?”有时 我忙着别的事情,有时心里被问得厌烦,就不到她的身边附 耳回答了,而是先在脸上堆出笑来,口型做得大大的,表示 “有”。耶!老妈居然看懂了,高高兴兴的样子。这样一天 下来老妈对这个问题又问了七八遍,我就笑呵呵地回答了她 七八遍。可能问到第九遍时,我趋近附耳向她质疑:“妈, 您都问了我一千遍了呀。”老妈眼都不眨一下说:“哪有呢, 我也就问了八百遍罢了。” 2013年上海中考
•
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小弗朗士 十分懊悔、难过的心情,揭示了小弗朗士 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小结:人物描写的作用和答题格式
• 1.肖像描写(包括外貌、 神态描写)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或地位、 处境、经历、神态、性格等)。
• 2.语言(对话)描写
表现出……(人物)的……心情; 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 征(思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