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方寸之间教案2湘美版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_第5课方寸之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5课方寸之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要求:1、干净利落,字迹工整。

2、注意用刀安全。

五、评价展示各小组把印章钤印于宣纸,组长上前台介绍各组的作品。

学生自评,教师总评。

六、拓展延伸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会徽由两部分组成。

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

又像现代文字“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下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

七、篆刻作品欣赏《方寸之间》学情分析教学经验表明学生普遍对手工制作课程比较感兴趣,而印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贴近,很大程度上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印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承诺、诚信的涵义,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深深刻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

这特殊的涵义也为学生设立了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篆刻时,不仅能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方寸之间》效果分析实践表明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比较感兴趣,而印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贴近,很大程度上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学生能更好的体验篆刻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制作过程中,选择较容易把握的工具材料和临刻内容,让学生们自评、互评,在交流中加深对篆刻知识的认识。

在实践中体会篆刻印章的特点与魅力。

本课教学实践操作性强,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既能完成印章制作的技能训练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提高了审美素养。

《方寸之间》教材分析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

它将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这种特定的形式,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

作为国粹之一,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源远流长、一以贯之、丰富多彩的传统。

作为学习课目,篆刻融视觉感受、动手实践、文化传统和兴趣发展于一体,一直是中小学生喜爱的学习内容。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方寸之间》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方寸之间》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方寸之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尝试设计一方肖形印,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正确的艺术态度与良好的艺术素养。

二、学情分析本课分两个课时来完成。

学生对篆刻这门传统艺术了解甚少,对在方寸之间的石质等材料上执刀刻印更是陌生,因而需要从感性到理性,从易到难,从基本知识到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递进引导。

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赏析,探究和实践,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三、教材分析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方寸之间》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节课以了解篆刻艺术和学生尝试设计一方肖形印为主进行艺术尝试。

四、教学重点难点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刀技能,临刻肖形印等篆刻作品。

五、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新课导入1、提问:在平常生活中,你在哪里可以见到印章?2、欣赏书法及国画作品中的印章。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1、印章欣赏2、印章分类:A:从形式分有朱文,白文。

B:从功能分有公章、私章(用于生活、工作)、艺术章(名章、闲章、肖形印)3、篆刻工具:印石、刻刀、印泥、刻槽等4、镌刻过程:老师示范5、学生设计一方肖形印活动3【活动】三、指导学生设计1、生肖造型要生动,精神焕发者。

2、图底相间,布局考究。

3、似图案又似绘画。

活动4【活动】四、展评作品1、作品的美感体现。

2、点、线、面的表现。

3、有趣味的形象。

4、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活动5【作业】五、课后作业见本节课件活动6【讲授】六、板书设计第5课方寸之间1、中国特色艺术:篆刻从形式分:朱文、白文2、篆刻分类:从功能分:公章、私章艺术章:名章、闲章、肖形印3、镌刻工具:印石、刻刀、印泥、刻槽。

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方寸之间》教学案例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美术作品,同时在美术活动中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通过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方式,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意识和审美感受。

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对产生的疑问大胆质询并提出个人见解。

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还不够好,作业比较拖拉,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做到认真听讲,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

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

一、案例背景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为人的发展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基础训练和技法传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教学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互动。

使美育进一步升华。

二、教学内容分析《方寸之间》是湘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5课教学内容,学习领域为造型·表现,课时为二课时。

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从强调对工具使用特性的把握入手,再强调形式美感处理的技巧运用,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即在篆刻艺术中,由于汉字独特的造型结构而有了字形、笔画及其间架结构的千变万化,干方寸之间便可演绎出许多形式与内涵的精彩,表现出艺术家们别具一格的情趣爱好与审美追求。

通过比较印面呈现的不同风格,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感受艺术家的性情、胸怀与人格修养。

教材从介绍朱文、白文与边款等篆刻表现形式和名章、闲章、肖形印等印章品类入手,再介绍打磨石料、印石上稿、镌刻刀法以及治印的步骤。

湘教版美术八下5方寸之间教案

湘教版美术八下5方寸之间教案

湘版八年级美术教材下册第5课《方寸之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篆刻艺术,认识篆刻特点;2.学习赏析篆刻的要点,了解篆刻与书法、美术的关系,并能尝试印稿设计;2.通过学习认识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传承文化精粹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篆刻赏析要点,尝试印稿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展示评分表三、教法讲授法、实践法四、课前准备1.设计分组展示评分表2.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白纸、红色记号笔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1.介绍“汉委奴国王印”日本江户时代(公元1784年)发现,纯金铸成,长宽各2.347厘米,高2.236厘米,重108.729克,附蛇形钮,阴刻篆体“汉委奴国王”五个字。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又有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作为中日两国最早交往的征信物“汉委奴国王”金印不仅是福冈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日本国宝。

2.介绍《三国演义》连环画之《三让徐州》,介绍徐州牧陶谦为避免战祸将徐州管理权交与刘备的故事,说明印章在当时事权力的象征。

3.以当代著名篆刻家石开、徐无闻、韩登安、张耕源作品为例,介绍篆刻逐步成为艺术表现形式和文人创作的载体。

小结:篆刻在古代的功能是印信,国之重器。

为什么走进美术课堂?功能变化:印信——艺术形式性质变化:重器——文人小道(二)新课教学1.基本知识探究(10')(1)根据给出的篆刻作品图片,学生归纳篆刻分类学生作答:名章、闲章朱文印、白文印文字印、肖形印(2)根据给出的篆刻作品图片,学生总结朱白文印各自的特点(3)印面布局根据给出的篆刻作品图片,学生总结印面中文字排列规律是什么?学生作答:自右向左、自上而下。

教师补充:仅四字印可作回文排列,并做讲解。

2.作品赏析(10')学生赏析,其他同学点评(1)意境与形式(立意为先)赏析:山舟、春江花月夜诗句篆刻、跋扈将军(2)书印关系(书法奠基)赏析:吴昌硕、王福庵书法、篆刻作品的关联性(3)构成关系(美术提升)赏析:出山小草、白石、西湖禅和、云中白鹤等具有美术形式美感的作品。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方寸之间 教案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方寸之间 教案

《方寸之间》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书法和篆刻教案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难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作为讨论,共同探讨中国文化元素—篆刻。

篆刻的起源:据「汉书祭祀志」载: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于秦,两汉大量普及。

什么是篆刻:”篆”,是在印面上篆写印文,“刻”是用刀子刻凿和制作,篆刻是用刀法在印面上展现书法美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

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

二、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

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

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刻)和朱文印(阳刻)、肖形印等。

(看图)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

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三、设计印稿章法篆刻: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布局都需要精心设计。

在设计当中,既要照顾全局的和谐、平衡、又要考虑局部在分朱布白时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联络的关系,要学会在自然错落、似不平衡的空间对比当中去寻找空间美感。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第五课方寸之间》第一课时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第五课方寸之间》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篆刻艺术的形式特点;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
过程与方法: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临摹印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篆刻艺术的艺术特点。
课件展示课题。
课件展示。讲解、分析。
课件展示篆刻工具材料。
课件展示,组织学生分析、探究。
课件展示。组织学生分析、探究印章的品类。
课件展示名章作品。
课件展示闲章作品。
课件展示各种肖形印章作品。
课件展示篆刻技巧。
课件展示篆刻步骤,并播放视频。
学生尝试肖形印设计。
对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
五、篆刻技巧
构成篆刻艺术的主要条件为篆法、章法和刀法。
章法是指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以增减、屈伸 、挪让、呼应等方式处理。
刀法因人、因流派各异,有挺健、流畅、奔放、沉着等众多面貌。
款识是篆刻艺术的附度部分。有边款、顶款等称呼,隋代有印背加刻铸造年月日的,为最早的印款。明代则在印侧刻款识文字,内容有作者姓名、时间或词句等。书体有楷、草、隶、篆、行书等,阳、阴文均有。它与印面篆刻相映成趣。
1、青田石
2、寿山石
三、 篆刻的分类:
按照印文的凹凸,可以分为:
朱文印(阳刻、阳文)
白文印(阴刻、阴文)。
阳刻是将所要的文字保留下来,将奇余的部分凿掉,将文字凸显出来。如果刻凹陷下去的字,这就是阴刻。
四、印章的品类
1、名章:
除了刻有姓名以外还可以加上“印”,“之印”等字样。
印纹刻人姓名,表字或号。汉人名多一字,其三字印,无“印”字者即字印。字印自唐宋后始以朱文二字为正格,也有于姓下加“氏”字的。现代人也有刻笔名的,也属此类。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方寸之间》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方寸之间》
能力目标
对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能够辨识不同表现类型的印章。
方法与
过程目标
能够镌刻治印,通过尝试掌握篆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合理地运用章法。
情感与
态度目标
在篆刻的学习实践中,能够结合运用书法课程的知识。
本课
重点
难点
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篆刻基本知识以及治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篆刻是集篆书与刻印为一体的艺术,其欣赏与操作必须具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和篆书知识的基础,本课旨在激发兴趣,给篆刻爱好者以足够拓展的空间。
一、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1、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宣传片。
2、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学生观察并回答:这图形以什么形式为主?教师引导:为什么要以篆刻的形式来表现那?我们现在作以了解。
视频短片
二、自主学习:
学生欣赏讨论:
1、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
2、汉字的演变。
学生分组总结:
教师总结:篆刻是中国汉字艺术的艺术再现,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篆体字型优美,形式鲜明,线条有其独特的魅力,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之一。刻刀刚健挺劲,或柔美婉转,繁简疏密,变化万千,进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教具
准备
篆刻工具书、图片,媒体课件、篆刻工具材料、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置
媒体运用
欣赏资料
一、导入新课:
赏析篆刻作品,尝试刻一枚印章
一、赏析篆刻作品
体现"平正端庄"的一组印!
1.平正端庄
引导学生选择一方印作为范例,详细说明体现平正端庄的诸特点。
2.对比统一
引导学生分析"大雅"印,从笔画、结体布局、刀法等方面人手,指出印("大雅"印)面呈现的对比统一关系。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 方寸之间教学设计 湘美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 方寸之间教学设计 湘美版

《方寸之间》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篆刻独特的美。

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做事细心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体会篆刻乐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篆刻独特的美,篆刻的治印步骤及基本用刀方法,。

教学难点:篆刻的治印过程布局和刻刀使用。

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组织听讲情绪。

二、引入新课1、学生进行小表演导入。

2、师:刚才两位同学表演很出色,大家很开心。

在一幅传统的中国画中,都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

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因此,古代文人墨客将诗、书、画、印并称四绝。

诗、书、画、印融于一体,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表现方式。

在诗书画印这四绝当中,你不太熟悉的是那一种。

我们大多数人对印章了解就是街上的刻章店,今天,让我们从一方印章的小小方寸之间,对篆刻这门独特的艺术做个初步了解。

三、讲授新课师: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出示作品:古代的书画家大都以印章来标记自己的作品,经过两千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篆刻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刚刚我们看到的表演中,古代文人的印章给自己的作品作标记,版权独有,如假包换,还能协调作品的画面构图,还有“抬色”的作用。

怎样欣赏篆刻作品呢?它究竟有哪些独特的美?让我们体会篆刻之美。

章法之美:字的安排,大小,笔划疏密,形成绘画构图一般的形式美。

书法之美:篆刻不是用刀描字,如写书法,意在笔先。

金石之美:刀痕美,也称“刀味”,线条的平滑或粗糙使印面产生独特美感。

师总结:篆刻艺术是章法、书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绘画布局,又有书法笔意,更有生动的刀法。

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印章种类: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身份的象征闲章指镌刻姓名、职官等以外的印章。

一般为诗句、格言、名言警句肖形章既可以图画的形式入印,也可以图画文字并存的形式出现,还可以抽象化的图案形式出现,内容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方寸之间》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过程与方法: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篆刻这门传统艺术了解甚少,对在方寸之间的石质等材料上执刀刻印更是陌生,因而需要从感性到理性、从易到难、从基本知识到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逐步引导。

不过,学生刚学习了的第二课《黑白世界》与本课内容有颇多内在的联系,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方面。

因此,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4教学过程
4.1 第三学时
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过程与方法: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

4.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4.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采用的就是咱们中国印章的形式,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篆刻艺术的方寸之间,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板书课题: 方寸之间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书法与篆刻是中国艺术的孪生姐妹。

古代文人将诗、书、画、印并称四绝
一、印章的品类
名章 (<<白石>>、<<文彭之印>>、<<文征明印>>)
闲章(<<江山风月>>、<<乘长风破万里浪>>、<<大吉>><<玉树临风>>)
肖形章(<<虎>>、<<鹿>><<人与鸟>>)
二、印章的形式
朱文(阳文)
白文(阴文)
三、治印的过程
1、写印稿
2、印稿上石
A、直接反写
B、水印上稿
3、镌刻(冲刀法、切刀法)、这一步可以课后完成
4、修改
活动3【活动】布置任务
【布置活动内容】
临摹肖形章一枚
活动4【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
活动5【练习】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老师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活动6【作业】课后巩固
查找自己名字的篆字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