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黑膏药的加工流程和制作工艺

合集下载

中药——黑膏药的制作(熬制)方法

中药——黑膏药的制作(熬制)方法

中药——黑膏药的制作(熬制)方法
第一步:炒黄丹也叫广丹(一般大一点的中药店都能买到,黑膏药的主要成分)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

急火。

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

丹炒过头膏药则老。

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

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二步: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也可用纯豆油可以降低成本),油中若掺碱。

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

第三步:火上下丹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

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

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

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

急住火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

第四步;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

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

急用木棍搅拌。

侯其油平。

则再加贵细药面.
第五步;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

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

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

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

第六步;贴膏药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

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

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是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

为了帮助大家有深入的了解黑膏药,下面店铺就和大家分享黑膏药制作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黑膏药的制作方法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

熬膏药应掌握的技术要领:1、炸药勿太过或不及,如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影响膏药黏度。

2、下丹注意掌握火候和剂量大小,温度低影响丹油化合,其色不泽。

大火易燃,丹量小则膏嫩,易流失起不到固定作用。

丹量大则膏老,质脆而不粘,贴敷易脱落。

3、膏药之黑在于熬,亮在于搅,下丹后要不停的搅,并用扇子或风扇煽动,尽量使油丹化合时产生的气体跑掉,则膏药光亮,粘腻。

黑膏药的制作步骤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1. 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

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

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

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 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且不含水分。

(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 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

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

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

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

(细粉要过120目筛)(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

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

黑膏药的详细熬制过程及贴用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熬制过程及贴用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熬制过程及贴用方法火罐大王熬制的黑膏药(狗皮膏药)为纯中药制剂,制川乌、威灵仙、丹参、红花、川芎、没药、麝香、三七等中草药熬制而成的黑膏药,通过这些药物作用于病灶部位及相应的穴位,依靠人体的37度左右的恒定温度,均匀发挥药物疗效,是热疗、药疗,双管齐下的治疗疾病的绿色贴敷疗法。

火罐大王熬制的黑膏药(狗皮膏药)能集中优势药效,直达风湿痹寒等发病源,快速驱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和链球菌,将风湿痹毒破解,并在疼痛部位形成强大的药膜保护,阻止外邪侵入,防止痹寒形成。

具有驱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强大功效。

从而消除肢体僵硬、酸痛、麻木、四肢屈伸不利等运动障碍,达到有效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痛风及跌打损伤等疾病的目的。

对风、寒、湿、瘀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疼痛有出神入化的奇异效果。

黑膏药是利用膏药代替灸具,通过皮外与穴位给药,是内病外治的一种高级治疗方法。

将黑膏药贴敷皮外与穴位,很短时间内,药物将渗入皮下患处,迅速解除酸痛,消除肢体疲劳和运动障碍,且能起到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保健功效。

在临床上,火罐大王熬制的黑膏药与现代西医的药物内置泵有异曲同工之效果,而无毒副作用。

黑膏药(狗皮膏药)是外用药的一种俗称,外用药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中医上称为阿是穴),中医上称之为穴位敷贴疗法。

这种方法早在帛书《五十二病方》里就有记载,包括吴师机等在内的历代名医对“黑膏药”在行医上的作用都有很高的评价。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技术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黑膏药(狗皮膏药)被现代医学概括为透皮给药或透皮缓释给药等名称,透皮缓释技术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这种给药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的给药方式。

黑膏药(狗皮膏药)在医学界已经得到正名,由于给药的安全性和无毒副作用,它正在成为一个最具潜质的明星而倍受推崇。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一、概述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以其独特的制备工艺和临床疗效在中医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黑膏药具有贴敷便利、药效持久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各种痹症、痛症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以期为相关制药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原材料准备1. 中药材:根据处方要求,选取地道、优质的药材。

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 基质:主要包括植物油、黄丹粉、松香等。

植物油具有润燥、解毒等功效;黄丹粉具有收敛、生肌等作用;松香具有祛风、止痛等作用。

三、炮制1. 炸药:将药材放入植物油中,加热至适宜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于油中。

2. 去渣:将炸药后的药渣去除,使油更加清澈。

四、炼油1. 将去渣后的油加热至适宜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油中的水分充分蒸发。

2. 炼油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使油受热均匀,防止焦糊。

五、下丹成膏1. 将黄丹粉缓慢加入炼好的油中,同时不断搅拌,使黄丹粉充分溶解于油中。

2. 待黄丹粉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膏体呈现黑色。

六、收膏1. 将膏体加热至适宜温度,加入适量的松香,搅拌均匀。

2. 待膏体冷却至适宜温度,即可进行收膏操作。

将膏体倒入模具中,整理平整,放置一定时间,待膏体凝固后取出。

七、后期处理1. 对取出的膏药进行修边、切割等处理,使其符合标准尺寸。

2. 将处理后的膏药晾干,包装入库。

总结: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最终的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确保膏药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应注重原材料的质量和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以提高黑膏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黑膏药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加科学、高效的黑膏药制备方法问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第一步.炒黄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二步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吾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第三步火上下丹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个人体会;火上下丹比之离火下丹则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第四步;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再加贵细药面,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第五步;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第六步;贴膏药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黑膏药制作心得先说炒丹:炒丹的目的不是改变药性,主要是去除丹里的潮气,便于过细.把炒好的丹放于地面的纸上,待冷却后用细箩过一遍,过细以后的丹就不要再动它,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避免再次形成结块.2.用油,很多人的介绍中,包括过去的书籍记载都是用麻油,即小磨香油.实际上用现在的桶装油,如花生油,调和油.大豆油均可.但土法轧的油不行,否则入药或入丹即溢.3炸药:我一般是油热后再入药,个人觉得先下后下关系不大.4.关于滴水成珠.:初学者很容易理解为油到水里成为圆珠样,其实不然,是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是为成珠.初学者可在熬油的不同阶段滴水试验,体会一下.5.下丹:我一般捞出药物以后,再加热一段时间,保持较高的油温是离火下丹,比较安全,最好是两人操作,一人下丹,一人不断搅动.防止结底,同时备一点冷水,如果油锅将溢即用口喷水成雾状,可消除油沫.黑膏药的老嫩问题黑膏药的过老过嫩,是我们在制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与气候,地域,人为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和使用,如何有效预防呢?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经验:其一,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本人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要使油温稳定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我用的比例是1:0.38~0.45,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比如10斤麻油经过泡药炸药后约消耗1~1.5斤,再经过长达3.5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1.5~2斤,最后还剩约6.5~7斤左右的药油,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其二,如何补救呢?我建议在下完丹后(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即进行老嫩试验,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不粘手,一拉有丝,再拉就断,手上无油,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如果粘手,太粘,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揉捏费力,太硬,一拉即断为太老.太老应加入1/10(总量)的麻油继续熬炼,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这样会越熬越粘,总之,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因此要宁老勿嫩.结合霍氏膏药熬制方法谈下膏药老嫩问题。

新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新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新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外用贴剂,具有很好的温经活络、消肿止痛的效果。

新型黑膏药相较于传统黑膏药,更加注重药效成分的提取和疗效的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制作新型黑膏药的方法。

制作新型黑膏药的材料包括:中草药原料、一般性的药材辅料和基础质地的贴剂。

1. 中草药原料的选择:中草药原料的选择根据疾病的类型和部位来决定。

一般常用的中草药原料包括白芷、川芎、艾叶、薄荷、临脉藤等。

这些草药具有温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2. 药材辅料的选择:(1)辅助性渗透剂:常用的渗透剂包括山梨醇、甘露醇、聚乙二醇等,用以增加药物的渗透性,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

(2)稳定性增强剂:常用的稳定性增强剂有固体硅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用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成分的分解。

(3)保湿剂:常用的保湿剂包括甘油、明胶等,用以保持药膏的湿润度,增加贴剂的舒适性。

3. 新型黑膏药的制作步骤:(1)草药研磨:将选取的中草药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研磨,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

(2)水炮制草药:将草药在适宜的温度下用水提取一段时间,获得药物成分的水提液,以备后续使用。

(3)草药与辅料混合:将得到的草药水提液与辅料进行混合,辅料的比例根据药效需要进行调整。

(4)小火慢炖:将混合后的药物用小火慢悠悠的炖煮,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以保证药物成分逐渐溶入基础质地贴剂中。

(5)贴剂成型:经过慢炖的贴剂药物溶液,通过挤压成型或者浇注成型的方式,制成合适大小和形状的贴剂。

制成的新型黑膏药具有温经活络、消肿止痛的特性。

使用时,将贴剂贴于患处,使药物成分逐渐渗透进皮肤,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总之,新型黑膏药制作方法相较于传统黑膏药有较大的改进,注重药效成分提取和疗效的稳定性。

制作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中草药原料和辅料,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混合、炖煮和成型。

在制成的贴剂中,药物成分会逐渐渗透皮肤,起到温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丹油膏黑膏药制作工艺

丹油膏黑膏药制作工艺

丹油膏黑膏药制作工艺
丹油膏和黑膏药都是中医药方剂,丹油膏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瘀肿等症状,黑膏药则多用于治疗皮肤炎症、疖肿和痈疮等。

以下是它们的制作工艺。

1. 丹油膏
(1)制备红花油:取红花30克,花生油(或橄榄油)1000克,放入炒锅内小火炒熬至红花色泽发黑,去渣即可。

(2)炮制艾叶:艾叶研细末,放在炒锅内炒至呈暗黄色,去除杂质。

(3)将制好的红花油500克倒入炒锅内,加入炮制好的艾叶末300克(也可以选用生姜等药材),继续慢火炖1-2小时,直至油转红褐色,过滤去渣再煮至沸腾即可得到丹油膏。

2. 黑膏药
(1)收集雄黄、砒霜、半夏、雌黄、白蜡、沉香、当归、甘草、矾石、蒲公英等中药原料,按照比例掺和均匀。

(2)将均匀掺和好的中药原料放入瓷或铜盆内,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

(3)将拌匀的药材加热,慢慢炼化至成为糊状,然后倒入醋等调剂好的酸性药浆内。

(4)继续热炼,使它变成黑褐色,不停搅拌,直到形成一个具有粘性的膏状状态。

(5)最后将黑膏药装入容器内密封保存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方均为中药药方,制作过程应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和中医药学知识。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安全,不可过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对于个别人群,如孕妇、老人、儿童等使用时要特别慎重。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一、无铅膏药的制作方法:
材料:乳香、没药、槟榔、陈皮、白蜡、矾石、丁香、山梗膏、冰片、云南白药、辅料(如白矾水、植物油等)。

步骤:
1.将乳香、没药、槟榔、陈皮分别研磨成细末备用。

2.将矾石、丁香用白矾水浸泡,使其软化。

3.将白蜡用植物油熔化,并加入之前研磨的药粉。

4.按比例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得到无铅膏药。

5.最后加入冰片、云南白药,继续搅拌均匀。

6.将制成的药膏装入口袋中,密封保存即可。

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材料:乳香、没药、槟榔、陈皮、硫黄、松节油、薄荷脑、辅料(如
甘油、鸭蛋清等)。

步骤:
1.将乳香、没药、槟榔、陈皮分别研磨成细末备用。

2.将硫黄加入松节油中,搅拌均匀。

3.将之前研磨的药粉逐一加入,搅拌均匀。

4.加入适量的薄荷脑,继续搅拌均匀,使之具有清凉的感觉。

5.按比例加入辅料,如甘油和鸭蛋清,使药膏质地柔软,易于外用。

6.最后将制成的药膏装入容器中,密封保存即可。

总结: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是常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一定的疗效。

无铅膏药主要用于镇痛、消炎等作用,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传统型黑膏药
则以其较强的散结效果而被广泛使用,制作过程相对复杂。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材的研磨细度和搅拌均匀程度,以保证药膏的质量和疗效。

另外,制作后的药膏应密封保存,防潮防晒,以免影响药膏的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你一起了解新型黑膏药的加工流程和制作工艺:
新型黑膏药布加工的大致流程是:先用麻油浸药→然后烈火煎沸→再文火久熬→药枯后过滤→药油应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具体的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1.炸药,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

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2.炒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

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3.炼油,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

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4.去火毒,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布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布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

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5.加细药,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布内搅拌。

6.摊膏药布,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布,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布已成。

药基质的构成多种多样,不同的膏药具有不同的膏药基质成份,具体说膏药基质主要分成三类:
一种是传统型膏药基质,生产历史悠久,多为手工操作,生产的配制全凭经验和家传,
二是溶剂型膏药基质,
三是免熬制膏药基质,
四是巴布剂膏药基质,
五是热熔压敏胶新型膏药基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