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流体机械》复习
过程流体机械复习要点

1.降低泵必需汽蚀余量的措施有哪些?首级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加装诱导轮;采用双重翼叶轮、超汽蚀叶轮。
2.叶片一般分为哪几种形式?各有何优缺点?前弯叶片:能产生较大的能量头,但其效率比较低,容易出现多工况工作的情况。
)径向叶片:产生的能量头界与前弯叶片与后弯叶片之间,效率居中。
后弯叶片:产生的能量头较低,但效率较前弯叶片高,且不容易出现不稳定工作区。
3.降低泵必需汽蚀余量的措施有哪些?(1)首级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2)加装诱导轮(3)采用双重翼叶轮、超汽蚀叶轮4.某水泵按图纸要求安装后,开动起来抽不上水,试分析可能原因吸水管路不严密,有空气漏入。
泵内未灌满水,有空气存在。
安装高度太高了.电动机反转了. 叶轮及出水口堵塞后弯型叶轮:图(a),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叶片出口角<90°前弯型叶轮:图(c),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同,叶片出口角>90°径向型叶轮:图(b),叶片出口角=90°对离心压缩机而言,主要考虑效率,多用后弯式叶片叶轮。
级内各种能量损失级内的流动损失(摩阻损失,分离损失,冲击损失,二次流损失,尾迹损失)漏气损失轮阻损失泵串联是为了增加扬程,并联是为了增加流量离心泵的典型结构:吸入室,叶轮,蜗壳,轴利用三角形的余弦定律,欧拉方程也可表示为:上式通常称为欧拉第二方程式,该方程式说明气体从旋转叶轮获得的能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项相当于气体在旋转叶轮内作圆周运动时,由于离心力作用所获得的静压能;第三项是气体在叶道中流动时,由于叶道截面扩大,相对速度降低而获得的静压能;第二项是气体流过叶道后动能的增量.此外理论能量头由二项静压能头的增量和一项动能头的增量组成气蚀:液体在泵叶轮中流动时,由于叶片的形状和液流在其中突然改变方向等流动特点,决定了液道中液流的压力分布。
在叶片入口附近的非工作面上存在着某些局部低压区。
当处于低压区的液流压力降到对应液体温度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便开始汽化而形成气泡;气泡随液流在流道中流动到压力较高之处时又瞬时消失。
过程流体机械复习思考题

过程流体机械章节试题章11.流体机械如何分类?#答:按能量转换分:原动机,将流体能量转换为机械能,输出轴功率,如汽轮机、燃气轮机;工作机,将机械能转变成流体的能量,改变流体的状态(压力↑,分离流体)、输送流体,如压缩机、泵、分离机。
按结构特点分:往复式结构(压缩机、泵),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活塞往复运动,改变气缸容积,压力↑,特点Q↓、P↑;旋转式结构(压缩机、泵、分离机),轴带动转轮、叶轮、转鼓高速旋转,使液体一起旋转获得能量。
特点:Q↑、P↓。
2.流体机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创造新的机型(ε↑P↑;Q Q;V,自动控制)(2)流体机械内部流动规律的研究与应用(空间三维流动、粘性湍流、可压缩流、两相流、非牛顿流体、空间流道设计)(3)高速转子动力学的研究与应用(转子的平衡、弯曲振动、扭转振动、轴封、使用寿命估算。
)(4)新型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多维数控机床加工叶轮、叶片等零部件、精密浇、铸、模锻、特殊的焊接、电火花加工等)(5)流体机械的自动控制(用于安全运行、调节工况)(6智能化、网络化)(7)国产化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复杂机器进口国产化)章21.什么是容积式压缩机?它有何特点?答:容积式压缩机是通过改变工作腔的容积来提高气体的压力,有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
其特点:(1)适用范围广(Q↑、P↑)效率高(ηmax>80%)(2)稳定性好、适应性强、通用性好(ρ,p对性能影响小)(3)结构复杂、易损件多(往复)、维修量大。
(4)排气不连续(往复)2.往复式压缩机有哪些主要构件?#答:工作腔部分:气缸、气阀、活塞、填料函、活塞环传动部分:曲轴、平衡重、连杆、活塞杆、十字头机身部分:曲轴箱等支撑气缸和传动部分的零部件。
辅助设备:中间冷却、润滑、气量调节、安全阀、滤清器、缓冲罐。
3.什么是往复式压缩机级的理论循环?它有哪几个过程组成?画出其示功图?答:满足下列四个假设的循环为理论循环:(1)无余隙,气体全部排出。
过程流体机械(第二版)复习

4 qV 4 0.0244 d2 0.131 m 2 1.8
根据钢管实际情况选定d1=200mm,d2=150mm,从而有
4qV 4 0.0244 1 2 0 . 777 ( m/s ) 2 d1 0.2
4qV 4 0.0244 2 2 1.381 (m/s) 2 d 2 0.15
(6)、使用注意 使用前应认真阅读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严格按照厂家的 要求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在水煤浆生产中要注意:螺杆泵上应接清水冲洗管路和 排放管路,泵长时间不用应接通清水将泵内煤浆冲洗干净。
第五节 泵的选用
一、概述 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从现有的泵系列产品中选 择出一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性好,且又 便于操作和维修保养的泵,而尽量不再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 但有特殊要求的泵,则需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专门的设计和制 造。
(2)利用“泵性能表”选择
2、泵的选用步骤 (1)收集原始数据 针对选型要求,收集过程生产中所输送介质、流量和所 需的扬程参数以及泵前泵后设备的有关参数的原始数据。 (2)泵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和实际需要,留出合理的余量,合理确定运 行参数,作为选择泵的计算依据。 (3)选型 按照工作要求和运行参数,采用合理的选择方法,选出均 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几种形式,然后进行全面的比较,最后确定 一种形式。 (4)校核 形式选定后,进行有关校核计算,验证所选的泵是否满 足使用要求。如所要求的工况点是否落在高效工作区,NPSHa 是否大于NPSHr等。
(2)水泵所需扬程
1)吸水管水头损失可分为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两部 分。查得局部损失系数如下。 吸水底阀ζ=7.5,90º 弯头ζ=0.9,锥形渐缩管ζ=0.04。 吸水管水头损失
过程流体机械复习题

一、填空�本大题15分�每空0.5分�1、按工作介质的不同�流体机械可分为�压缩机�、�泵�和�分离机�。
2、平面填料的典型结构是三六瓣结构�即朝向气缸的一侧由�三瓣�组成�背离气缸的一侧由�六瓣�组成�每一块外缘绕有螺旋弹簧�起�预紧�作用。
3、往复活塞泵由�液力端�和�动力端�组成。
4、防止离心压缩机的转子因受其重力下沉需要两个�径向�轴承�防止转子因受轴向推力窜动需要�轴向止推�轴承。
5、压缩机中的惯性力可分为�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
6、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腔部分主要由�气阀�、�气缸�和�活塞�构成。
7、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
8、泵的运行工况点是�泵特性曲线�和�装置特性曲线�的交点。
9、离心压缩机级中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流动�损失、�漏气�损失和�轮阻�损失。
10、往复式压缩机的传动部分是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
11、由比转数的定义式可知�比转数大反映泵的流量�大�、扬程�低�。
12、离心压缩机中�在每个转速下�每条压力比与流量关系曲线的左端点为�喘振点�。
各喘振点联成�喘振线��压缩机只能在喘振线的�右面�性能曲线上正常工作。
第一章3.流体机械按其能量的转换形式可分为�原动机�和�工作机�二大类。
5.按流体机械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往复式结构�和�旋转式结构�流体机械。
6.流程性材料:是指以流体�气�液�粉粒体等�形态为主的材料。
8.压缩机�将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能量�用来给气体增压与输送的机械称为压缩机。
9.泵�将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能量�用来给液体增压与输送的机械称为泵。
10.分离机�用机械能将混合介质分离开来的机械称为分离机第二章2�往复式压缩机由�工作腔容积部分��传动部分��机身部分�和�辅助设备�四部分组成。
3�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腔部分主要由�气缸��活塞�和�气阀�构成。
4�活塞通过�活塞杆�由传动部分驱动�活塞上设有�活塞环�以密封活塞与气缸的间隙。
过程流体机械期末复习课一

• 四、简答题 30分 • 参考作业题
1
•五、计算题 25分 第二章 容积式压缩机 需要掌握的一些图: P14 图2-1、图2-2、图2-3 、P16图2-5、 P17图2-8 P37 图2-31 需要记住的一些公式: P19 (2-10)、P21 (2-15)、 (2-16)、 (2-17)、 (2-18)、 P25 (2-24)、 P28 (2-29)、 P31 (2-39)、 P32 (2-41) 需要熟悉的一些例题: P78-82 2.5.5.2 正常热力计算示例 第三章 离心式压缩机 需要掌握的一些图: P98图3-1、 P99图3-2、 P99图3-3、 P103图3-7、 P112图3-14、 P117 图3-20 、P119 图3-23 需要记住的一些公式: P102 (3-1)、 (3-2)、 (3-3)、 P103 (3-4)、 (3-5)、 P104 (3-8)、 (3-9)、 (3-10)、 P105 (3-14)、 (3-19)、 P106 (3-21)、 P112 (3-32)、 (3-33)、 P113 (3-39) 需要熟悉的一些例题: P145-147 3.4.4.1 通用的空气压缩机选型示例
五、计算题 25分
• 2 、有一台清水离心泵,流量为 0.025m3/s ,出 口管压力表读数为323730Pa,吸入口真空表读 数为 39240Pa,压力表与真空表之间的垂直距 离为0.8m,吸入管与排水管直径分别为100mm 和 75mm 。试计算泵的有效功率。(本小题 12 分)
3、一台离心通风机其进口静压为-367.9Pa,进口 动 压 63.77Pa , 出 口 静 压 186.4Pa , 出 口 动 压 122.6Pa ,求风机的全压和静压各为多少?当通 风网络阻力为600Pa时该风机能否满足要求。 解:由风机全压和静压的定义可得
过程流体机械期末复习

《过程流体机械》思考题参考解答2 容积式压缩机☆思考题2.1 往复压缩机的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差异是什么?☆思考题2.2 写出容积系数λV 的表达式,并解释各字母的意义。
容积系数λV (最重要系数)λV =1-α(n1ε-1)=1-⎥⎥⎥⎦⎤⎢⎢⎢⎣⎡-⎪⎪⎭⎫ ⎝⎛110ns dS p p V V(2-12)式中:α ——相对余隙容积,α =V 0(余隙容积)/ V s (行程容积);α =0.07~0.12(低压),0.09~0.14(中压),0.11~0.16(高压),>0.2(超高压)。
ε ——名义压力比(进排气管口可测点参数),ε =p d / p s =p 2 / p 1 ,一般单级ε =3~4;n ——膨胀过程指数,一般n ≤m (压缩过程指数)。
☆思考题2.3 比较飞溅润滑与压力润滑的优缺点。
飞溅润滑(曲轴或油环甩油飞溅至缸壁和润滑表面),结构简单,耗油量不稳定,供油量难控制,用于小型单作用压缩机;压力润滑(注油器注油润滑气缸,油泵强制输送润滑运动部件),结构复杂(增加油泵、动力、冷却、过滤、控制和显示报警等整套供油系统油站),可控制气缸注油量和注油点以及运动部件压力润滑油压力和润滑油量,适用大中型固定式动力或工艺压缩机,注意润滑油压和润滑油量的设定和设计计算。
☆思考题2.4 多级压缩的好处是什么?多级压缩优点:①.节省功耗(有冷却压缩机的多级压缩过程接近等温过程);②.降低排气温度(单级压力比小);③.增加容积流量(排气量,吸气量)(单级压力比ε降低,一级容积系数λV 提高);④.降低活塞力(单级活塞面积减少,活塞表面压力降低)。
缺点:需要冷却设备(否则无法省功)、结构复杂(增加气缸和传动部件以及级间连接管道等)。
☆思考题2.5 分析活塞环的密封原理。
活塞环原理:阻塞和节流作用,密封面为活塞环外环面和侧端面(内环面受压预紧);关键技术:材料(耐磨、强度)、环数量(密封要求)、形状(尺寸、切口)、加工质量等。
过程流体机械总复习

Hth
c22c12 2
1222
2
过程流体机械总复习
离心压缩机
确定各级基本尺寸
D2、n、u2、2A、Z、2
计算出口流通系数
2
1
z 2 D2 sin
2A
选取流量系数2r
计算各级的理论能量头
Hth
(12rctg2A
4
sin2A)u22
选取各级的漏气、系 轮数 阻df、l
计算 H to总 t(1功 dfl)H th
1
u1
离心压缩机
Hthcp(T2T1)c22 2c12
Hth
d(p)c22 c12
2
12dpW M 1Lpol Hpol m m 1RT1p p1 2m m 11
流动损失 级内损失漏气损失
轮阻损失
摩阻损失 冲分击离损损失失 二次流损失 尾迹损过失程流体机械总复习
离心压缩机
离心压缩机多为多级串联式的结构。 对于高增压,需要两缸或多缸离心压缩机串联。 压缩重气体时,由于μ大/多变能量头小, u2主要 受制于马赫数,级数较少; 压缩轻气体时,由于μ小/多变能量头大, u2主要 受制于叶轮材料强度,级数较多; 重气体比轻气体容易压缩。
i
z
pd ps
为了平衡活塞力,需要 进行调整。
过程流体机械总复习
往复活塞压缩机
➢设计计算
1 2 n n
pd ps
V VpTl
2
ps1 p 1 sa1 ps2 p 2 sa2
1
D1
2Vs1 d2
s 2
m1
Td Ts m
N ij6 1n 0 (1 s)jVp jsV jsm jm j j1 j(1 0j)m m j j1 1
常州大学过程流体机械总复习思考题(离心压缩机和泵部分)

《过程流体机械过程流体机械》》期末总复习期末总复习提纲提纲侧重侧重掌握掌握掌握““四基四基””: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基本计算;; 课堂课堂系统系统系统补充补充补充的的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第3章 离心压缩机1何谓离心压缩机的级?它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有何作用?2离心压缩机与活塞压缩机相比,它有何特点?3何谓连续方程?试写出叶轮出口的连续方程表达式,并说明式中b 2/D 2和2r ϕ的数值应在何范围之内。
4何谓欧拉方程?试写出它的理论表达式与实用表达式,并说明该方程的物理意义。
5何谓能量方程?试写出级的能量表达式,并说明能量方程的物理意义。
6何谓伯努利方程?试写出叶轮的伯努利方程表达式,并说明该式的物理意义。
7试说明级内有那些流动损失?流量大于或小于设计流量时冲角有何变化?由此会产生什么损失?8多级压缩机为何要采用分段与中间冷却?9示意画出级的总能量头与有效能量头和能量损失的分配关系。
10何谓多变效率?比较效率的高低应注意哪几点?11若已知级的多边压缩功和总耗功,尚需具备什么条件可求出级的能量损失和级内的流动损失?12何谓离心压缩机的内功率、轴功率?写出其表达式,如何据此选取原动机的输出功率? 13示意画出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并标出最佳工况点和稳定工作范围。
14简述旋转脱离和喘振现象,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说明喘振的危害,为防喘振可采取哪些措施?15试简要比较各种调节方法的优点。
16离心压缩机的流动相似应具备哪些条件?相似理论有何作用?17离心压缩机有哪些附属系统?他们分别起什么作用?它们由哪些部分组成? 18何谓转子的临界转速?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它?工作转速如何校核?19转子的转向推力是如何产生的?采用什么措施平衡轴向推力?为防止转子轴向窜动,对轴向推力及轴承有什么要求?20何谓滑动轴承的动态特性?何谓油膜振荡?哪几种滑动轴承具有抑振特性? 21有哪几种轴端密封?试述它们的密封原理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流体机械》复习资料第1章绪论1.流体机械按其能量的转换形式可分为(原动机)和(工作机)二大类。
2.按工作介质的不同,流体机械可分为(压缩机)、(泵)和(分离机)。
3.按流体机械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流体机械。
4.将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能量,用来给(气体)增压与输送的机械称为压缩机。
5.将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能量,用来给(液体)增压与输送的机械称为泵。
6.用机械能将(混合介质)分离开来的机械称为分离机。
7.过程是指事物状态变化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延伸,它描述的是事物发生状态变化的经历。
第2章容积式压缩机1.容积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依靠工作腔容积的变化来压缩气体,因为它具有容积可周期变化的工作腔。
2.容积式压缩机的主要特点:①工作腔的容积变化规律只取决于机构的尺寸,机器的压力与流量关系不大,工作的稳定性较好;②气体的吸入、排出与气体性质无关,故适应性强、易达到较高压力;③机器热效率高(因为泄漏少);④结构复杂,往复式的易损件较多;⑤气体脉动大,易引起气柱、管道振动。
3.容积式压缩机按结构型式的不同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压缩机。
4.往复式压缩机由(工作腔)、(传动部分)、(机身部分)和(辅助设备)四部分组成。
5.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腔部分主要由(气缸)、(活塞)和(气阀)构成。
6.活塞通过(活塞杆)由传动部分驱动,活塞上设有(活塞环)以密封活塞与气缸的间隙。
7.(填料密封)用来密封活塞杆通过气缸的部位。
8.往复式压缩机的传动部分是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
9.往复式压缩机的传动部分一般由(曲柄)、(连杆)和(十字头)构成。
10.汽缸的基本形式:①单作用:活塞只有一个工作面,活塞和汽缸构成一个工作腔。
②双作用:活塞有两个工作面,活塞和汽缸构成两个工作腔(两个工作腔进行相同级次的压缩)③级差式:活塞和汽缸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腔(工作腔内进行不同级别的压缩)11.级:完成一次气体压缩称为一级。
12.平衡腔:不进行气体的压缩的容积腔,其中通入适当压力的气体,以使活塞往返行程中的活塞力比较均衡。
13.列:把一个连杆对应的一组汽缸及相应动静部件称为一列。
一列可能对应一个汽缸,也可能对应串在一起的几个汽缸。
根据汽缸中心线与地平面的相应位置,可分为:立式、卧式、角度式。
14.级的理论循环的特点:①气阀无压力损失,且进、排气压力无波动。
②压缩过程为绝热或等温过程。
③所压缩气体为理想气体,压缩过程指数为定值。
④被压缩气体全部排出汽缸。
⑤无泄漏。
15.级的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差别:①气缸有余隙容积存在②进、排气通道及气阀有阻力③气体与气缸各接触壁面间存在温差④ 气缸容积不可能绝对密封⑤ 阀室容积不是无限大⑥ 实际气体性质不同于理想气体 ⑦ 在特殊的条件下使用压缩机 16. 理想容积系数: 17. 实际气体容积系数:18. 实行多级压缩的理由:节省压缩气体的指示功;降低排气温度;提高容积系数;降低活塞上的气体力。
19. 单级的最佳压力比(P23)级的等温指示效率。
20. 吸气/排气压力:往复压缩机的吸气和排气压力分别指第一级吸入管道处和末级排出接管处的气体压力,因为压缩机采用的是自动阀,气缸内的压力取决于进、排气系统中的压力,即由“背压”决定。
所以吸、排气压力是可以改变的。
(压缩机铭牌上的吸、排气压力是指额定值,实际上只要机器强度、排气温度、电机功率和气阀工作许可,他们是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的。
)21. 排气量 也称为容积流量或输气量,指在单位时间内经压缩机压缩后在压缩机最后一级排出的气体,换算到第一级进口状态的压力和温度时的气体容积值,单位是M3/min 或M3/h 。
22. 供气量 也称标准容积流量,是指压缩机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气体容积折算到基准状态时的干气体容积值。
23. 压缩机的热效率:① 等温指示效率 压缩机理论等温指示循环功与实际循环指示功之比,反映了压缩机实际耗功与最小接近程度,即经济性。
② 等温轴功率 理论等温指示功与轴功之比。
③ 绝热指示效率 理论绝热循环指示功与实际循环指示功之比。
④ 绝热轴效率 理论绝热循环指示功与轴功之比,简称绝热效率。
24. 比功率:压缩机单位排气量消耗的功率之比。
(比转速是离心泵中的概念)25. 压缩机中的惯性力可分为(旋转)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
26. 压缩机正常运转时,产生的作用力主要有三类:(1)(气体力);(2)(惯性力);(3)(摩擦力)。
27. 往复惯性力可看作为(一阶往复)惯性力和(二阶往复)惯性力之和。
一阶往复惯性力的变化周期为(曲轴旋转一周的时间);二阶往复惯性力的变化周期为(一阶之半)。
28. 往复惯性力始终作用于该气缸(轴线)的方向,仅其大小随曲轴转角周期地变化。
29. 旋转惯性力的作用方向始终沿曲柄半径方向(向外),故其方向随曲轴旋转而(变化),而大小(不变为定值)。
30. 惯性力平衡主要目的是解决和减轻压缩机与基础的振动问题。
31. 惯性力的平衡问题:a. 旋转惯性力可以通过在曲柄反方向上加装平衡质量m0来平衡。
b. 单列往复压缩机的往复惯性力不能用平衡重的方法平衡。
c. 多列往复压缩机,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压缩机的整体结构,使往复惯性力和力矩得到全部或部分平衡。
(合理地配置各列曲拐间的错角;在同一曲拐上配置几列气缸,合理配置各列气缸中心线间的夹角,使合成往复惯性力为一个大小不变的径向力,然后用加装平衡质量的方法解决。
)32. 飞轮设计的原因:为了使压缩机的旋转不均匀度适当,必须在压缩机设计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除了合理配置多列压缩机各列的排列外,通常还采用加装飞轮平衡重的方法,以增大机器的转动惯量。
33.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调节(论述题)(调节依据,原理方法P57)➢用气部门的耗气量可能是变化的,当耗气量与压缩机容积流量不相等时,就要对压缩机进行流量调节,以使压缩机的容积流量适应耗气量的需求。
➢气量调节的理论基础:qv=n*Vs*λv*λp*λt*λl 。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调节主要包括(从驱动机构【转速】调节)、(从气体管路调节)和(压开进气阀调节)、(从气缸余隙调节)。
➢ 从驱动机构(转速)调节: 降低压缩机转速,可以减少排气量,功率也按比例降低。
此方法经济方便,关键驱动机转速可调。
⎪⎪⎭⎫ ⎝⎛--=⎪⎪⎭⎫ ⎝⎛--=∆-=∆-==1111111s c 111m m s s s s s v V V V V V V V V V εαελ⎪⎪⎭⎫⎝⎛--=11134m V Z Z εαλ➢从气体管路调节:在压缩机进气管上设置减荷阀,用调节减荷阀的开度来控制进气量。
这种调节方法结构简单,经济性较好,主要用于中、小型压缩机的气量的间歇调整。
➢压开进气阀调节(从气阀进行调节):顶开进气阀,增加气缸的外泄漏量。
分为完全顶开进气阀和部分顶开进气阀两种调节方法。
调节方便,功耗较小,但阀片频繁受冲击,气阀寿命下降。
➢ 从气缸余隙调节:通过增加气缸的余隙容积从而减小容积系数的方法来调节进气量。
余隙容积可分为固定容积式和可变容积式。
此调节方法基本不增加功耗,结构较简单,是大型压缩机气量调节经常采用的方法。
第3章 离心式压缩机1.速度式压缩机通常借助做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气体获得很高的速度,然后让气体急剧降速,使气体的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按气体在叶轮内的流动方向不同,可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
2.离心式压缩机按照零部件的运动方式可概括为(转子)和(定子)两大部分。
3.转子包括转轴,固定在轴上的叶轮、轴套、平衡盘、推力盘及联轴器等零件。
4.定子是压缩机的固元件,由扩压器、弯道、回流器、蜗壳及机壳组成,也称固定部件。
5.离心压缩机的级:是离心压缩机实现气体压力升高的基本单元,由一个叶轮和一组与其相配合的固定元件组成。
6.离心压缩机的段:每一进气口到排气口之间的“级”组成一“段”,每个“段”通常由一个或几个“级”组成。
( “段”之间设置中间冷却器,以减少功耗)。
7.离心压缩机的级分为三种型式,即(首级)、(末级 )和(中间级)。
8.离心压缩机的中间级由(叶轮1)、(扩压器2)、(弯道3)、(回流器)组成。
9. 离心压缩机的首级由(吸气管 )和(中间级)组成。
10. 离心压缩机的末级由(叶轮 )、(扩压器)和(排气蜗壳)组成。
11. 特征截面:in-吸气管进口截面,0-叶轮进口截面;-叶轮叶道进口截面;-叶轮出口截面;-扩压器进口截面;④-扩压器出口截面,也即弯道进口截面;⑤-弯道出口截面,也即回流器进口截面;⑥-回流器出口截面;0’-本级出口截面,也即下一级的进口截面;⑦-排气涡室进口截面。
12. 叶轮是外界(原动机)传递给气体能量的部件,也是使气体增压的主要部件,不是唯一是气体增压的部件,是唯一对气体做功的部件。
13. 离心叶轮的常见型式有( 闭式叶轮)、(半开式叶轮)和(双面进气叶轮)叶轮。
14. 叶轮结构型式按叶片弯曲型式可分为(后弯型β2A<90)叶轮、(径向型β2A =90)叶轮和(前弯型β2A>90)叶轮。
15. 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由(牵连)速度、(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构成。
16. 扩压器的作用是让气流的动能有效地转化为压力能。
17. 离心压缩机的流动属于三元、不稳定的流动。
其基本方程有连续性方程(P102)、欧拉方程(P103)。
18. 压缩机级中的能量损失主要有流动损失、漏气损失和轮阻损失。
19. 离心压缩机级内的流动损失分为摩阻损失、分离损失、冲击损失、二次损失和尾迹损失。
20. 漏气损失的原因:叶轮出口压力大于进口压力;级出口压力大于叶轮出口压力;在叶轮两侧与固定部件之间存在间隙。
21. 级的总能量头分配示意图22. 能量头的含义是什么,总能量头包含哪几部分1kg 气体从叶轮中获得的能量称为能量头。
总能量头包含理论能量头、轮阻损失能量头和叶轮漏气损失能量头三部分。
23. 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特性可简要地表示为,在一定转速和进口条件下的( 压力比 )与流量、(效率)与流量的性能曲线。
24. 就压力比与流量的性能曲线而言,在一定转速下,增大流量,压缩机的压力比将下降,反之则上升。
25. 通常将曲线上的效率最高点称为最佳工况点。
从节能的观点出发,要求选用机器时,尽量使机器运行在(最佳工况点上)或尽量靠近(最佳工况点上),以减小能量的消耗与浪费。
26. 压缩机的踹振机理:旋转脱离(P115);压缩机的踹振(P116)。
旋转脱离是踹振的前奏,而踹振是旋转脱离进一Hl :漏气损失; Hdf :轮阻损失; Hth :气体的理论能量头;ΔC2/2:气体获得的动能; Hhyd :气体的流动损失; Hpol :气体的多变能量头(静压能头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