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答案:哺乳纲灵长目:短尾猴、熊猴、白颊猕猴、猕猴、藏南猕猴、藏酋猴食肉目:狼、亚洲胡狼、貉、沙狐、藏狐、赤狐、懒熊、棕熊、黑熊、小熊猫、黄喉貂、石貂、小爪水獭、水獭、江獭、椰子猫、斑林狸、草原斑猫、渔猫、兔狲、猞猁、云猫、豹猫、北海狗、北海狮、髯海豹、环海豹偶蹄目:獐、贡山麂、海南麂、水鹿、马鹿、毛冠鹿、藏原羚、鹅喉羚、长尾斑羚、缅甸斑羚、中华斑羚、北山羊、岩羊、阿尔泰盘羊、哈萨克盘羊、戈壁盘羊、天山盘羊、帕米尔盘羊、中华鬣羚、红鬣羚啮齿目:巨松鼠兔形目:贺兰山鼠兔、伊犁鼠兔、粗毛兔、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鲸目:糙齿海豚、热带点斑原海豚、条纹原海豚、飞旋原海豚、长喙真海豚、真海豚、印太瓶鼻海豚、瓶鼻海豚、弗氏海豚、里氏海豚、太平洋斑纹海豚、瓜头鲸、虎鲸、伪虎鲸、小虎鲸、短肢领航鲸、东亚江豚、印太江豚、小抹香鲸、侏抹香鲸、鹅喙鲸、柏氏中喙鲸、银杏齿中喙鲸、小中喙鲸、贝氏喙鲸、朗氏喙鲸鸟纲鸡形目:环颈山鹧鸪、红喉山鹧鸪、白眉山鹧鸪、白颊山鹧鸪、褐胸山鹧鸪、红胸山鹧鸪、台湾山鹧鸪、绿脚树鹧鸪、花尾榛鸡、镰翅鸡、松鸡、岩雷鸟、柳雷鸟、暗腹雪鸡、藏雪鸡、阿尔泰雪鸡、大石鸡、血雉、红腹角雉、勺鸡、红原鸡、黑鹇、白鹇、白马鸡、藏马鸡、蓝马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雁形目:栗树鸭、鸿雁、白额雁、小白额雁、红胸黑雁、疣鼻天鹅、小天鹅、大天鹅、鸳鸯、棉凫、花脸鸭、云石斑鸭、斑头秋沙鸭、白翅栖鸭䴙䴘目:赤颈䴙䴘、角䴙䴘、黑颈䴙䴘鸽形目:中亚鸽、斑尾林鸽、紫林鸽、斑尾鹃鸠、菲律宾鹃鸠、橙胸绿鸠、灰头绿鸠、厚嘴绿鸠、黄脚绿鸠、针尾绿鸠、楔尾绿鸠、红翅绿鸠、红顶绿鸠、黑颏果鸠、绿皇鸠、山皇鸠沙鸡目:黑腹沙鸡夜鹰目:黑顶蛙口夜鹰、凤头雨燕、爪哇金丝燕、灰喉针尾雨燕鹃形目:褐翅鸦鹃、小鸦鹃鹤形目:花田鸡、长脚秧鸡、棕背田鸡、姬田鸡、斑胁田鸡、紫水鸡、沙丘鹤、蓑羽鹤、灰鹤鸻形目:大石鸻、鹮嘴鹬、黄颊麦鸡、水雉、铜翅水雉、林沙锥、半蹼鹬、小杓鹬、白腰杓鹬、大杓鹬、翻石鹬、大滨鹬、阔嘴鹬、灰燕鸻、小鸥、大凤头燕鸥、黑腹燕鸥、黑浮鸥、冠海雀鹳形目:秃鹳鲣鸟目:黑腹军舰鸟、白斑军舰鸟、蓝脸鲣鸟、红脚鲣鸟、褐鲣鸟、黑颈鸬鹚、海鸬鹚鹈形目:白琵鹭、小苇鳽、栗头鳽、黑冠鳽、岩鹭鹰形目:鹗、黑翅鸢、白兀鹫、鹃头蜂鹰、凤头蜂鹰、褐冠鹃隼、黑冠鹃隼、兀鹫、长嘴兀鹫、高山兀鹫、蛇雕、短趾雕、凤头鹰雕、鹰雕、棕腹隼雕、林雕、靴隼雕、白腹隼雕、凤头鹰、褐耳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松雀鹰、雀鹰、苍鹰、白头鹞、白腹鹞、白尾鹞、草原鹞、鹊鹞、乌灰鹞、黑鸢、栗鸢、渔雕、白眼鵟鹰、棕翅鵟鹰、灰脸鵟鹰、毛脚鵟、大鵟、普通鵟、喜山鵟、欧亚鵟、棕尾鵟鸮形目:黄嘴角鸮、领角鸮、北领角鸮、纵纹角鸮、西红角鸮、红角鸮、优雅角鸮、雪鸮、雕鸮、林雕鸮、褐渔鸮、黄腿渔鸮、褐林鸮、灰林鸮、长尾林鸮、乌林鸮、猛鸮、花头鸺鹠、领鸺鹠、斑头鸺鹠、纵纹腹小鸮、横斑腹小鸮、鬼鸮、鹰鸮、日本鹰鸮、长耳鸮、短耳鸮、仓鸮、草鸮、栗鸮咬鹃目:橙胸咬鹃、红头咬鹃、红腹咬鹃佛法僧目:赤须蜂虎、蓝须蜂虎、绿喉蜂虎、蓝颊蜂虎、栗喉蜂虎、彩虹蜂虎、蓝喉蜂虎、栗头蜂虎、鹳嘴翡翠、白胸翡翠、蓝耳翠鸟、斑头大翠鸟啄木鸟目:白翅啄木鸟、三趾啄木鸟、白腹黑啄木鸟、黑啄木鸟、大黄冠啄木鸟、黄冠啄木鸟、红颈绿啄木鸟、大灰啄木鸟隼形目:红腿小隼、白腿小隼、黄爪隼、红隼、西红脚隼、红脚隼、灰背隼、燕隼、猛隼、游隼鹦鹉目:短尾鹦鹉、蓝腰鹦鹉、亚历山大鹦鹉、红领绿鹦鹉、青头鹦鹉、灰头鹦鹉、花头鹦鹉、大紫胸鹦鹉、绯胸鹦鹉雀形目:双辫八色鸫、蓝枕八色鸫、蓝背八色鸫、栗头八色鸫、蓝八色鸫、绿胸八色鸫、仙八色鸫、蓝翅八色鸫、长尾阔嘴鸟、银胸丝冠鸟、鹊鹂、小盘尾、大盘尾、蓝绿鹊、黄胸绿鹊、黑尾地鸦、白尾地鸦、白眉山雀、红腹山雀、歌百灵、蒙古百灵、云雀、细纹苇莺、台湾鹎、金胸雀鹛、宝兴鹛雀、中华雀鹛、三趾鸦雀、白眶鸦雀、暗色鸦雀、短尾鸦雀、震旦鸦雀、红胁绣眼鸟、淡喉鹩鹛、弄岗穗鹛、大草鹛、棕草鹛、画眉、海南画眉、台湾画眉、褐胸噪鹛、斑背噪鹛、大噪鹛、眼纹噪鹛、黑喉噪鹛、棕噪鹛、橙翅噪鹛、红翅噪鹛、红尾噪鹛、银耳相思鸟、红嘴相思鸟、四川旋木雀、滇䴓、巨䴓、丽䴓、鹩哥、褐头鸫、紫宽嘴鸫、绿宽嘴鸫、红喉歌鸲、黑喉歌鸲、金胸歌鸲、蓝喉歌鸲、新疆歌鸲、棕腹林鸲、贺兰山红尾鸲、白喉石䳭、白喉林鹟、棕腹大仙鹟、大仙鹟、贺兰山岩鹨、朱鹀、褐头朱雀、藏雀、北朱雀、红交嘴雀、蓝鹀、藏鹀爬行纲龟鳖目:平胸龟、欧氏摄龟、黑颈乌龟、乌龟、花龟、黄喉拟水龟、闭壳龟属所有种、地龟、眼斑水龟、四眼斑水龟、山瑞鳖有鳞目:大壁虎、黑疣大壁虎、伊犁沙虎、吐鲁番沙虎、英德睑虎、越南睑虎、霸王岭睑虎、海南睑虎、嘉道理睑虎、广西睑虎、荔波睑虎、凭祥睑虎、蒲氏睑虎、周氏睑虎、巴塘龙蜥、短尾龙蜥、侏龙蜥、滑腹龙蜥、宜兰龙蜥、溪头龙蜥、帆背龙蜥、蜡皮蜥、贵南沙蜥、长鬣蜥、细脆蛇蜥、海南脆蛇蜥、脆蛇蜥、桓仁滑蜥、香港双足蜥、香港盲蛇、红尾筒蛇、闪鳞蛇、红沙蟒、东方沙蟒、蟒蛇、井冈山脊蛇、三索蛇、团花锦蛇、横斑锦蛇、尖喙蛇、黑网乌梢蛇、瘰鳞蛇、眼镜王蛇、蓝灰扁尾海蛇、扁尾海蛇、半环扁尾海蛇、龟头海蛇、青环海蛇、环纹海蛇、黑头海蛇、淡灰海蛇、棘眦海蛇、棘鳞海蛇、青灰海蛇、平颏海蛇、小头海蛇、长吻海蛇、截吻海蛇、海蝰、泰国圆斑蝰、蛇岛蝮、角原矛头蝮、极北蝰、东方蝰两栖纲蚓螈目:版纳鱼螈有尾目:吉林爪鲵、新疆北鲵、极北鲵、巫山巴鲵、秦巴巴鲵、黄斑拟小鲵、贵州拟小鲵、金佛拟小鲵、宽阔水拟小鲵、水城拟小鲵、弱唇褶山溪鲵、无斑山溪鲵、龙洞山溪鲵、山溪鲵、西藏山溪鲵、盐源山溪鲵、阿里山小鲵、台湾小鲵、观雾小鲵、南湖小鲵、东北小鲵、楚南小鲵、义乌小鲵、大鲵、潮汕蝾螈、大凉螈、贵州疣螈、川南疣螈、丽色疣螈、红瘰疣螈、棕黑疣螈、滇南疣螈、安徽瑶螈、细痣瑶螈、宽脊瑶螈、大别瑶螈、海南瑶螈、浏阳瑶螈、莽山瑶螈、文县瑶螈、蔡氏瑶螈、琉球棘螈、高山棘螈、橙脊瘰螈、尾斑瘰螈、中国瘰螈、越南瘰螈、富钟瘰螈、广西瘰螈、香港瘰螈、无斑瘰螈、龙里瘰螈、茂兰瘰螈、七溪岭瘰螈、武陵瘰螈、云雾瘰螈、织金瘰螈无尾目:抱龙角蟾、凉北齿蟾、金顶齿突蟾、九龙齿突蟾、木里齿突蟾、宁陕齿突蟾、平武齿突蟾、哀牢髭蟾、峨眉髭蟾、雷山髭蟾、原髭蟾、南澳岛角蟾、水城角蟾、史氏蟾蜍、鳞皮小蟾、乐东蟾蜍、无棘溪蟾、虎纹蛙、脆皮大头蛙、叶氏肛刺蛙、海南湍蛙、香港湍蛙、小腺蛙、务川臭蛙、巫溪树蛙、老山树蛙、罗默刘树蛙、洪佛树蛙文昌鱼纲文昌鱼目:厦门文昌鱼、青岛文昌鱼圆口纲七鳃鳗目:日本七鳃鳗、东北七鳃鳗、雷氏七鳃鳗软骨鱼纲鼠鲨目:姥鲨、噬人鲨须鲨目:鲸鲨鲼目:黄魟硬骨鱼纲鲟形目:西伯利亚鲟、裸腹鲟、小体鲟、施氏鲟鳗鲡目:花鳗鲡鲤形目:双孔鱼、平鳍裸吻鱼、胭脂鱼、唐鱼、稀有鮈鲫、鯮、多鳞白鱼、山白鱼、圆口铜鱼、大鼻吻鮈、长鳍吻鮈、平鳍鳅鮀、单纹似鳡、金线鲃属所有种、四川白甲鱼、多鳞白甲鱼、金沙鲈鲤、花鲈鲤、后背鲈鲤、张氏鲈鲤、裸腹盲鲃、角鱼、骨唇黄河鱼、极边扁咽齿鱼、细鳞裂腹鱼、巨须裂腹鱼、重口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塔里木裂腹鱼、大理裂腹鱼、厚唇裸重唇鱼、斑重唇鱼、尖裸鲤、大头鲤、小鲤、抚仙鲤、岩原鲤、乌原鲤、大鳞鲢、红唇薄鳅、黄线薄鳅、长薄鳅、无眼岭鳅、拟鲇高原鳅、湘西盲高原鳅、小头高原鳅、厚唇原吸鳅鲇形目:斑鳠、昆明鲇、金氏䱀、长丝黑鮡、青石爬鮡、黑斑原鮡、魾、红魾、巨魾鲑形目:细鳞鲑属所有种、哲罗鲑、石川氏哲罗鲑、花羔红点鲑、马苏大马哈鱼、北鲑、北极茴鱼、下游黑龙江茴鱼、鸭绿江茴鱼海龙鱼目:海马属所有种鲈形目:波纹唇鱼鲉形目:松江鲈肠鳃纲柱头虫目:三崎柱头虫、短殖舌形虫、肉质柱头虫、黄殖翼柱头虫、青岛橡头虫昆虫纲双尾目:伟铗䗛目:丽叶䗛、中华叶䗛、泛叶䗛、翔叶䗛、东方叶䗛、独龙叶䗛、同叶䗛、滇叶䗛、藏叶䗛、珍叶䗛蜻蜓目:扭尾曦春蜓、棘角蛇纹春蜓缺翅目: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脉翅目:中华旌蛉鞘翅目:拉步甲、细胸大步甲、巫山大步甲、库班大步甲、桂北大步甲、贞大步甲、蓝鞘大步甲、滇川大步甲、硕步甲、中华两栖甲、中华长阎甲、大卫长阎甲、玛氏长阎甲、戴氏棕臂金龟、玛氏棕臂金龟、越南臂金龟、福氏彩臂金龟、格彩臂金龟、台湾长臂金龟、阳彩臂金龟、印度长臂金龟、昭沼氏长臂金龟、艾氏泽蜣螂、拜氏蜣螂、悍马巨蜣螂、上帝巨蜣螂、迈达斯巨蜣螂、戴叉犀金龟、粗尤犀金龟、细角尤犀金龟、胫晓扁犀金龟、安达刀锹甲、巨叉深山锹甲鳞翅目:喙凤蝶、裳凤蝶、金裳凤蝶、荧光裳凤蝶、鸟翼裳凤蝶、珂裳凤蝶、楔纹裳凤蝶、小斑裳凤蝶、多尾凤蝶、不丹尾凤蝶、双尾凤蝶、玄裳尾凤蝶、三尾凤蝶、玉龙尾凤蝶、丽斑尾凤蝶、锤尾凤蝶、中华虎凤蝶、最美紫蛱蝶、黑紫蛱蝶、阿波罗绢蝶、君主绢蝶、大斑霾灰蝶、秀山白灰蝶蛛形纲蜘蛛目:海南塞勒蛛肢口纲剑尾目:中国鲎、圆尾蝎鲎软甲纲十足目:锦绣龙虾双壳纲珍珠贝目:大珠母贝帘蛤目:无鳞砗磲、鳞砗磲、长砗磲、番红砗磲、砗蚝蚌目:珠母珍珠蚌、佛耳丽蚌、绢丝丽蚌、背瘤丽蚌、多瘤丽蚌、刻裂丽蚌、中国淡水蛏、龙骨蛏蚌腹足纲田螺科:螺蛳蝾螺科:夜光蝾螺宝贝科:虎斑宝贝冠螺科:唐冠螺法螺科:法螺珊瑚纲角珊瑚目:角珊瑚目所有种石珊瑚目:石珊瑚目所有种苍珊瑚目:苍珊瑚科所有种软珊瑚目:笙珊瑚、粗糙竹节柳珊瑚、细枝竹节柳珊瑚、网枝竹节柳珊瑚水螅纲花裸螅目:分叉多孔螅、节块多孔螅、窝形多孔螅、错综多孔螅、阔叶多孔螅、扁叶多孔螅、娇嫩多孔螅、无序双孔螅、紫色双孔螅、佳丽刺柱螅、扇形柱星螅、细巧柱星螅、佳丽柱星螅、艳红柱星螅、粗糙柱星螅。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国海洋与湿地名贵珍稀动物(王金秋)动物特征识记助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国海洋与湿地名贵珍稀动物(王金秋)动物特征识记助手

重点动物识记短尾信天翁:嘴前端有钩。

白腹军舰鸟:喉部有红色喉囊。

白尾海雕:食量大、耐饥饿。

黑浮鸥:头顶及上体为棕色,并有黑色条纹。

中华凤头燕鸥:头部黑色羽冠。

褐鲣鸟:嘴粗壮。

红脚鲣鸟:脚红色、善飞行。

红胸黑雁:前颈及前胸为棕红色、耐严寒。

白额雁:嘴基部和前额有白色横纹。

海鸬鹚:全羽黑色,头部紫色光辉、其它绿色光辉。

斑海豹:头圆形、眼大而圆。

蓝黑色斑点。

髯海豹:吻部密生着200多根感觉长毛。

中华白海豚:吻突与额隆之间有一道“v”型凹痕。

儒艮:上嘴唇似马蹄形。

海狗:一夫多妻,远洋生活。

北海狮:睡觉时有一头担任警戒。

黑露脊鲸:头部角质瘤。

灰鲸:全身灰色,有白色斑点。

蓝鲸:身体狭长似剃刀。

长须鲸:鲸须的颜色不对称。

大须鲸:黑色须板。

长褶沟大须鲸:长褶沟至脐。

座头鲸:前肢很长。

抹香鲸:潜泳深度大。

小抹香鲸:有位于身体中后部背鳍。

拟小抹香鲸:有位于身体中部背鳍。

日本喙鲸:喙长、狭。

瘤齿喙鲸:瘤状齿槽。

领航鲸:群居。

虎鲸:背鳍高大,雄性如倒戟。

伪虎鲸:集体自杀。

鹅喙鲸:头型鹅喙状。

真海豚:背鳍三角形。

条纹原海豚:身上有许多明显的暗色条纹。

鳍肢5指。

花斑原海豚:不规则小斑点。

鳍肢5指。

白点原海豚:腹面灰色,但发情或怀孕雌兽带有粉红色。

太平洋短吻海豚:吻很短,但喙与额部界限清晰。

沙捞越海豚:喜群居。

宽吻海豚:宽吻;额部隆起,形如棒球帽。

糙齿长吻海豚:齿冠有皱纹。

灰海豚:全身灰色,口裂很大。

鼠海豚:头部从侧面看过去像家鼠。

蠵龟:头大,嘴部肌肉强壮有力。

海龟:上喙不钩曲。

玳瑁:上喙钩曲。

棱皮龟:背甲7纵棱。

丽龟:四肢扁平如浆,前肢发达。

黄唇鱼:鳔可发声。

克氏海马鱼:头部似马头。

镰鱼:成鱼头部眼睛上方有明显的角状细丝。

文昌鱼:无头颅。

红珊瑚:质地坚实、颜色红艳。

库氏砗磲:肋间沟很深。

鹦鹉螺:利用漏斗收缩喷射海水,利用反作用力前进。

黄岛长吻虫:吻部较长,占全长1/20。

多鳃孔舌形虫:领部有一条深桔红色环带。

虎斑宝贝:有虎豹状褐色斑点。

中国鹤类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中国鹤类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
表 !" 中国鹤类居留状况 !"#$% &’ ("#)*"*+ ,- ./)0%+% 12"0%+ 名称 34%1)%+ 居留类型 5%+)6%0* *74% 繁殖地 82%%6)09 92,:06+ 新疆北部、 内蒙古、 东北西部 >,2*/%20 ?)0@)"09 , A00%2 =,0B 9,$)" "06 */% C%+* ,- 0,2*/%"+* ./)0" 青、 藏、 甘、 川 I)09/") ,!)#%* , G"0+: "06 3)B 1/:"0 东北 >,2*/%"+* ./)0" 越冬地 ;)0*%2)09 92,:06+ 北起辽宁 瓦 房 店, 南至云南个 旧市 D2,E ;"-"096)"0 , F)",0)09 *, G%@): ,- H:00"0 西藏东、 川、 云、 贵 J"+*%20 !)#%* , 3)1/:"0 , H:0B 0"0 "06 G:)K/,: 长江中、 下游 !/% E)66$% "06 $,C%2 2%"1/%+ ,*/% H"09*K% 5)L%2 长江下游、 沿海 !/% $,C%2 2%"1/%+ ,- */% H"0B 9*K% 5)L%2 "06 +,E% 2%9),0+ ,0 */% %"+* 1,"+* 江苏偶见 O11"+),0"$$7 ,11:2 )0 P)"09+: 长江下游 !/% $,C%2 2%"1/%+ ,- */% H"0B 9*K% 5)L%2 长江下游 !/% $,C%2 2%"1/%+ ,- */% H"0B 9*K% 5)L%2 云南西南部 3,:*/C%+*%20 H:00"0 西藏南部、 河南豫北 3,:*/%20 !)#%* "06 (%0"0 保护级别 <2,*%1*),0 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学院名称学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摘要: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境内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总面积14.40万公顷。

根据科考资料显示,莫莫格保护区已经记录到的鸟类资源有298种,其中湿地水鸟120种。

该区鸟类资源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白鹤、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金雕、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10种.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为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列为最濒危物种,全世界总数不到3400只。

白鹤亦称西伯利亚鹤,体长 135 cm,体羽仅初级飞羽黑色,其余皆白色,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黑袖鹤。

白鹤和丹顶鹤一样被誉为吉祥、长寿的象征。

近30年来,国际鹤类组织和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全世界的白鹤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种群。

东部种群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在中国的鄱阳湖区越冬(迁徙路线约5000公里);中部和西部种群在西伯利亚西北部的奥伯河流域繁殖,中部种群在印度北部的珀勒德布尔湿地越冬,西部种群在伊朗的里海南部低地越冬(迁徙路线约6000公里).研究结果显示,白鹤中部和西部种群数量仅有10只左右,绝大部分在东部种群.关键词:白鹤,濒危,迁徒,栖息地,湿地保护内容:外形特征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全长约130厘米,翼展210—250厘米,体重7-10千克;头的前半部为红色裸皮,嘴和脚也呈红色;除初级飞羽为黑色之外,全体洁白色,站立时其黑色初级飞羽不易看见,仅飞翔时黑色翅端明显。

幼鸟金棕色。

虹膜-黄色;嘴-橘黄;脚-粉红。

叫声:飞行时发出欢快、轻柔、悦耳的koonkkoonk声。

白鹤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

自嘴基、额至头顶以及两颊皮肤裸露,呈砖红色,并生有稀疏的短毛,此特征为其他鹤类所不具有。

体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白色。

三级飞羽延长,覆盖于尾上,通常在站立时遮住黑色的初级飞羽,故外观全体为白色,但飞翔时可以看见黑色的初级飞羽。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中国鸟类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野生动植物贸易对生物资源造成的威胁,国际社会于1973年3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关于缔结《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全权代表大会”,并讨论通过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

在该公约中列出了在全世界需要控制贸易的物种名单,分成附录I 、附录II和附录 III等三个级别。

我国于1981年正式加入CITES公约,并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分别建立了科学机构和管理机构,主管我国履行CITES公约和控制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进出口工作。

在CITES公约所涉及的动植物类群中,鸟类是一个被关注的重点。

根据2002年11月第12届缔约国大会通过的附录,对涉及到的我国鸟类进行了统计和整理,结果表明我国鸟类被列入CITES公约的总共168种,隶属于13目25科。

其中被列入附录I的有35种,附录 II的120种,附录III的13种。

详细名单见下表。

目 Order 科 Family 中文名拉丁名附录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信天翁科Diomedeidae短尾信天翁Diomedea albatrus I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鹈鹕科Pelecanidae 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 I军舰鸟科Fregatidae 白腹军舰鸟Fregata andrewsi I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Ardeidae 牛背鹭 Bubulcusibis III大白鹭 Casmerodiusalbus III白鹭 Egrettagarzetta III鹳科Ciconiidae 东方白鹳 Ciconiaboyciana I黑鹳 Ciconianigra II 鹮科Threskiornithidae朱鹮 Nipponianippon I白琵鹭 Platalealeucorodia II 红鹳科Phoenicopteridae大红鹳 PhoenicopterusruberII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 花脸鸭Anas formosa II红胸黑雁Branta ruficollis II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 II瘤鸭Sarkidiornis melanotos II埃及雁Alopochen aegyptiacus III针尾鸭Anas acuta III琵嘴鸭Anas clypeata III绿翅鸭Anas crecca III赤颈鸭 Anaspenelope III白眉鸭Anas querquedula III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 III隼形目Falconiformes 鹗科 Pandionidae鹗 Pandionhaliaetus II 鹰科 Accipitridae 白尾海鵰Haliaeetus albicilla I白肩鵰Aquila heliaca I该科除被列入附录I的其他种类(45种) II隼科Falconidae 矛隼Falco rusticolus I拟游隼Falco pelegrinoides I游隼Falco peregrinus I该科除被列入附录I的其他种类(11种) II鸡形目Galliformes 雉科Phasianidae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 II黑头角雉Tragopan melanocephalus I红胸角雉Tragopan satyra III灰腹角雉Tragopan blythii I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 I棕尾虹雉Lophophorus impejanus I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 I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 I蓝鹇Lophura swinhoii I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I藏马鸡Crossoptilon harmani I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 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I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 I黑长尾雉Syrmaticus mikado I灰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 II绿孔雀Pavo muticus II鹤形目Gruiformes 鹤科Gruidae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 II白鹤Grus leucogeranus I沙丘鹤Grus canadensis II赤颈鹤Grus antigone II白枕鹤Grus vipio I灰鹤Grus grus II白头鹤Grus monacha I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 I丹顶鹤Grus japonensis I 鸨科Otididae 大鸨Otis tarda II波斑鸨Chlamydotis undulata I小鸨Tetrax tetrax II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鹬科 Scolopacidae小杓鹬Numenius minutus I库岛青脚鹬Tringa guttifer I 鸥科 Laridae 遗鸥Larus relictus I鸽形目Columbiformes 鸠鸽科Columbidae原鸽Columba livia III欧斑鸠 Streptopeliaturtur III鹦形目Psittaciformes 鹦鹉科 Psittacidae红领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 II花头鹦鹉Psittacula roseata II大紫胸鹦鹉Psittacula derbiana II绯胸鹦鹉Psittacula alexandri II短尾鹦鹉Loriculus vernalis II灰头鹦鹉 Psittaculafinschii II鸮形目Strigiformes 草鸮科 Tytonidae仓鸮Tyto alba II草鸮Tyto longimembris II栗鸮Phodilus badius II鸱鸮科Strigidae 该科在我国分布的所有种类(28种) II犀鸟目Bucerotiformes 犀鸟科Bucerotidae 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II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 I白喉犀鸟Anorrhinus austeni II棕颈犀鸟Aceros nipalensis I花冠皱盔犀鸟Aceros undulatus II雀形目Passeriformes八色鸫科 Pittidae 仙八色鸫Pitta nympha II画眉科Timaliidae 画眉Garrulax canorus II灰胸薮鹛 Liocichlaomeiensis II银耳相思鸟 Leiothrixargentauris II红嘴相思鸟 Leiothrixlutea II梅花雀科Estrildidae 禾雀 PaddaoryzivoraII椋鸟科Sturnidae 鹩哥Gracula religiosa II *本表鸟类的分类系统和中文名依据《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02)(张正旺整理)THE LIST OF CHINESE BIRDS PROTECTED BY THE CITESAccording to the new version of the CITES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issued in 2003, there are 168 species of Chinese birds listed in the Appendices, including 35 species of Appendix I, 120 species in Appendix II, and 13 species in Appendix III. (Zhang Zhengwang)。

鸟类迁徙的飞行高度有多高

鸟类迁徙的飞行高度有多高

鸟类迁徙的飞行高度有多高鸟的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

鸟类迁徙是我们常见到的。

下面店铺和大家一起学习鸟类迁徙的飞行高度。

鸟类迁徙的飞行高度鸟类迁徙的时候到底飞得多高?最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飞跃喜马拉雅山了。

鸟类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

小型鸣禽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300米,大型鸟类有些可达3000-6300米,有些大型种类(如天鹅)能飞越珠穆郎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

鸟类夜间迁徙的高度常低于白天。

候鸟迁徙的高度亦与天气有关。

天晴时鸟飞行较高;在有云雾或强逆风时,则降至低空。

鸟类的迁徙移动是野生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为了寻找适宜的生活条件,具有运动条件的野生动物都要移动。

由于绝大多数鸟类能够飞行,鸟类移动的距离相对较大。

每年春、秋两季,鸟类都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有规律的大规模的移动。

一般来讲,绝大多数鸟类的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

有些种类,两种栖息地之间的距离可以长达几千公里,有些种类只有几公里或几十公里。

在某一地区,有些种类可常年见到,另一些鸟类只能在特定季节才能见到。

根据鸟类活动范围和移动距离,将鸟类分为留鸟和候鸟。

候鸟又称迁徙鸟,还可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迷鸟。

留鸟?resident 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区,不进行远距离迁徙的鸟类,如喜鹊、麻雀和环颈雉等。

候鸟?migrant 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迁徙的鸟类。

如雁鸭类、鴴鹬类、家燕、斑鸫、柳莺、燕雀等。

根据候鸟到达某一地区的时间及停留情况,又可分为以下类型:夏候鸟?summer resident 夏季在某一地区繁殖,秋季离开到南方较温暖地区过冬,翌年春又返回这一地区繁殖的候鸟。

就该地区而言,称夏候鸟。

如杜鹃、家燕等为江西的夏候鸟。

冬候鸟?winder resident 冬季在某一地区越冬,翌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至秋季又飞临这一地区越冬的鸟,就该地区而言,称冬候鸟。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1 湿地的现状和分布(1)湿地的现状根据《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因此“湿地”不仅包括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而且还包括部分内陆水体、水稻田等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海水区。

据统计,中国大约有2500万hm2的天然湿地,其中沼泽1100万hm2,湖泊1200万hm2,滩涂和盐沼地210万hm2,另外还有稻田人工湿地3800万hm2,几项共计6300万hm2,内陆水体、退潮时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以及河口、海湾和滩涂湿地未包括在内。

此外,中国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自然或人工湿地。

就湿地的类型而言,中国不仅拥有公约定义的几乎所有类型,而且还有独特的青藏高原湿地。

(2)中国湿地的分布中国湿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最北江畔、南到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东自沿海,西至干旱的西北地区,甚至帕米尔高原都有湿地分布。

但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湿地性质并不一样。

中国东半部临太平洋,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大,湖泊多,河网密,湿地分布广,面积大,约占全国湿地面积3/5。

湿地类型多,从北到南不同。

寒温带、温带湿润气候下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湿地类型多,分布广。

三江平原有大面积苔草沼泽,松嫩平原有大面积芦苇沼泽。

暖温带、亚热带半湿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华北平原、淮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众多,河网密,有大面积芦苇湿地和荻湿地。

湖泊浅水湿地有多种眼子菜(Potamogeton)群落。

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

受地形影响,湿地面积小,分布零星。

山间洼地有藓类沼泽,湖边有芦苇湿地,还有该区特有的海菜花(Ottelia yunanensis)湿地。

亚热带南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滇西南山间谷地以及广东和海南沿海,分布有小片芦苇湿地。

三角洲有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林,河口湾有红树林。

2009中国鹤类保护年活动方案(精)

2009中国鹤类保护年活动方案(精)

2009中国鹤类保护年活动方案几千年来,鹤在东方宗教传统和神话中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

在中国,鹤是长寿、好运、幸福和婚姻美满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与鹤有关的艺术品更是举不胜举。

在北京的紫禁城,皇帝的王座两侧就是以鹤为造型的雕塑。

而鹤也以其优美的体态、潇洒的举止,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今全世界的鹤共有15种,我国有9种,分别是丹顶鹤、灰鹤、蓑羽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颈鹤、赤颈鹤、沙丘鹤,是世界上鹤种数最多的国家,享有“鹤类乐园”之称。

这些鹤中,有些选择在我国繁殖下一代,有些则选择在我国温暖的南方越冬。

如有许多丹顶鹤、白枕鹤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自由恋爱、繁育下一代;而全球95%的白鹤则聚集在鄱阳湖,在这片水乡泽国度过温暖的冬天。

作为湿地保护的指示种,鹤类需要大面积的领域和比较典型的湿地栖息环境。

在繁殖期间,一个广阔的空间尤其重要。

然而人类将湿地转变成农田、农业排灌系统以及人类其它方面的利用,造成湿地与草原的丧失和退化,使鹤的栖息地不断减少。

这已成为世界各地鹤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甚至还有很多直接的因素,如:措杀、捕捉、下毒和惊扰等,也对鹤类的生存造成了很多不可逆转的影响。

以丹顶鹤为例,现在野生丹顶鹤的数量在2000只左右,是世界上第二珍稀的鹤,国际资源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定为易危物种,我国亦将其列入一级保护动物。

繁殖湿地的大量丧失是导致丹顶鹤数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据估计,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田灌溉已经造成中国东北90%的湿地遭到破坏。

同样,丹顶鹤的越冬地也比原来明显缩小。

特别是内陆湖泊的越冬地在各种围湖造田等开发过程中逐渐消失了。

例如江汉平原80年代的湖泊面积仅为建国初期的9%,原有“鹤泽”的美称已名存实亡。

自从1976年对丹顶鹤的数量开始调查以来,仅黑龙江一省丹顶鹤的数量就从1310只下降到1986年的全国仅有520只左右。

在我国采取建立鹤自然保护区等一系列措施后,丹顶鹤的数量才逐渐得以回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4,49(6):921 924DOI :10.13859/j.cjz.201406016基金项目英国东方鸟类俱乐部(Oriental Bird Club )小额基金(OBC Small Grant )项目,国际鹤类基金会(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 )和丹顶鹤保护(Red-crowned Crane Conservacy )提供资助;*通讯作者,E-mail :cqding@bjfu.edu.cn ;第一作者介绍程雅畅,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鸟类学,保护生物学;E-mail :cheng.ya.chang@163.com 。

收稿日期:2014-03-05,修回日期:2014-08-26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程雅畅①唐林芳②苏立英②③周海翔④丁长青①*①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②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③国际鹤类基金会威斯康辛州53913,美国;④沈阳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沈阳110168摘要:沙丘鹤(Grus canadensis )在中国的分布状况传统上被认为是迷鸟。

2013年3月2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獾子洞湿地进行水鸟调查时,发现1只大型涉禽,经野外观察和查阅文献后确认为沙丘鹤,是辽宁省鸟类新纪录。

目前我国已有沙丘鹤分布记录的地区还包括上海、江苏、江西、山东、北京、河北、吉林和黑龙江。

结合文献及近年来沙丘鹤在我国稳定的越冬记录,我们认为该种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应为罕见冬候鸟。

关键词:沙丘鹤;辽宁;分布;冬候鸟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0-3263(2014)06-921-04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andhill Crane (Grus canadensis )in ChinaCHENG Ya-Chang ①TANG Lin-Fang ②SU Li-Ying ②③ZHOU Hai-Xiang ④DING Chang-Qing ①*①College of Nature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②College of Wildlife Resources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China ;③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 ,Wisconsin 53913,USA ;④School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ChinaAbstract :The Sandhill Crane (Grus canadensis )used to be regarded as vagrant in China.During a waterbirds monitoring survey ,one Sandhill Crane was detected at Huanzidong Reservoir Wetland ,Faku County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on March 29th ,2013.Up to now ,this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most of the provinces on the crane migration route of eastern China including Heilongjiang ,Jilin ,Beijing ,Hebei ,Shandong ,Jiangsu ,Jiangxi and Shanghai.Based on the regular observations of wintering records in recent years ,we suggest the Sandhill Crane should be a rare winter visitor rather than vagrant in China.Key words :Grus canadensis ;Liaoning Province ;Distribution ;Winter visitor沙丘鹤(Grus canadensis )又称加拿大鹤,属鹤形目(Gruiformes )鹤科(Gruidae ),是世界15种鹤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种群数量为600000 750000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3),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古巴和西伯利亚东北部(Johnsgard 1983,Meine et al.1996,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该种共分为5 6个亚种,在我国分布的指名亚种(G.c.canadensis )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和北美阿拉斯加(Johnsgard 1983,Meine et al.1996,Phymer et al.2001,王岐山等2006,郑光美2011),以往研究表明这一亚种通常会迁徙至·922·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49卷北美越冬,个别个体冬季则会随白头鹤(G.monacha )迁徙至日本九州(Kyushu )东南部(Brazil 2009)。

1991 2011年在日本九州出水市(Izumi )越冬的沙丘鹤数量在1 12只之间(Crane Park Izumi 2013)。

1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沙丘鹤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曾被认为是迷鸟(王岐山等2006,郑光美2011)。

目前我国已有该物种分布文献记录的地区包括江苏、上海、江西、山东、河北、吉林和黑龙江(匡邦郁等1981,刘智勇等1988,赵正阶2001,王岐山等2002,马建华2003,单凯等2007,蔡音亭等2011,于国海等2011,郑光美2011)。

2013年3月29日,笔者在辽宁省沈阳市西北约70km 的法库县獾子洞湿地(42ʎ20'38.9ᵡN ,122ʎ55'59.5ᵡE )进行水鸟监测时,发现在1个白头鹤群体中有1只的形态特征异于其他个体:其颈部及身体灰色,脸部略白,额及顶冠红色,喙黑色。

利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以及长焦相机拍照,参考《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确认为沙丘鹤成鸟。

4月4日,在距獾子洞湿地首次观察地点1km 外的白头鹤群中再次记录到1只沙丘鹤(焦胜武等,个人交流),推测应为同一个体。

经查阅文献,确定其为辽宁省鸟类新纪录(常家传等1995,约翰·马敬能等2000,王岐山等2002,钱法文2005,郑光美2011)。

2013年12月8日在北京市密云水库北岸也发现1只沙丘鹤,为北京市该物种的首次记录(马喆等2014)。

沙丘鹤在中国各省的首次记录和混群鹤类参见表1。

表1沙丘鹤在中国各省的首次记录Table 1The provincial first distribution records of Sandhill Crane (Grus canadensis )inChina—:数据缺乏。

—:Lack of data.6期程雅畅等: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923·2讨论由于标本及观察记录的缺乏,大部分相关文献将沙丘鹤列为我国的迷鸟(赵正阶2001,王岐山等2002,郑光美2011),仅朱曦等(2008)将沙丘鹤列为江西鄱阳湖湿地的冬候鸟。

目前我国的沙丘鹤记录均为迁徙季节和越冬期,集中在东部地区,北起黑龙江,迁徙经吉林、辽宁、河北和山东,南至长江中下游的江西鄱阳湖。

除表1涉及到的各省首次记录外,2008年9月20日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1只沙丘鹤与白头鹤混群(王勇刚2008);2009年9月10 13日,黑龙江省新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只沙丘鹤与1只白头鹤个体共同活动(张艳波等2009);2011年10月3日苏立英等在吉林莫莫格保护区见到1只沙丘鹤与白鹤(G.leucogeranus)混群。

2010 2012年在江苏盐城和上海崇明东滩保护区连续发现了沙丘鹤的稳定越冬记录,其中江苏盐城5 6只,上海崇明东滩1只(章麟,个人交流)。

2013年12月4日周海翔等在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2成2幼的沙丘鹤家庭群在农田中与丹顶鹤(G.japonensis)、灰鹤(G.grus)和白头鹤混群觅食。

随着近些年观察记录的增多,可见沙丘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越冬已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且也已经有较为稳定的个体(群体)数量。

我国东部地区是重要的鹤类繁殖地、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

由表1可知,在国内的已知记录中,沙丘鹤主要与白头鹤及灰鹤混群。

白头鹤在中国的迁徙停歇地主要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区,主要越冬地则为鄱阳湖、上海崇明东滩、安徽省升金湖和菜子湖(Meine et al.1996,钱法文2005,郑光美2011)。

灰鹤繁殖地广布欧亚大陆,在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繁殖的灰鹤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如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越冬(王岐山等2002,王有辉等2003)。

就分布状况而言,少量在西伯利亚繁殖的沙丘鹤具备跟随其他鹤类沿中国东部的鹤类迁徙路线迁徙至长江中下游越冬的可能。

与此同时,Ellis等(1996)亦指出沙丘鹤、灰鹤及白头鹤在非繁殖期对栖息地需求相近,这可能是沙丘鹤常被观察到与白头鹤和灰鹤混群活动的原因。

据此推测,在白头鹤越冬的长江中下游其他地点,以及灰鹤迁徙和越冬的其他省份,春秋迁徙和越冬期也完全有可能发现沙丘鹤。

以往对鸟类分布的研究主要依据标本采集记录,但物种的分布状况则是随着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气候等自然因素乃至人为活动的影响而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

近年来随着单双筒望远镜以及长焦镜头和数码照相机的逐步普及,加之高质量鸟类辨识图鉴等辅助工具的增多,许多观鸟者的观鸟报告和野外拍摄的照片已能够为罕见鸟种的识别和新分布记录提供确凿证据。

随着记录数量的增加,有些曾被看作迷鸟的记录已被认为是规律出现的旅鸟,例如英国的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美洲鸭(Anas americana)和大白鹭(Egretta alba)(Newton2008)。

目前在日本九州岛与大群白头鹤混群越冬的沙丘鹤已被视为当地的冬候鸟(Brazil2009);实际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Redlist)已将沙丘鹤在中国的种群现状列为自然分布(Native)而非迷鸟(Vagrant)(BirdLife International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