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资源分布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适宜种植春小麦、大豆、玉米 等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亚热带季风气候
80%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北纬25°~35°之间的地 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等。
100%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
80%
农业影响
适宜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作 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05
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候区划及适宜作物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02
03
04
热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如橡胶、 椰子、油棕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如柑橘 、茶叶、油菜等。
温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温带作物,如小麦、 玉米、大豆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适宜种植耐旱作物,如谷子、 高粱、棉花等。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目
CONTENCT
录
• 中国气候概述 •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详解 • 中国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 • 中国气候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中国气候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
势
01
中国气候概述
气候类型与特点
季风气候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炎热多雨。季风气候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02
01
03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洪涝、干旱等, 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影响作物产量和 品质。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耐旱耐涝品种 、发展设施农业等。
中国光资源分布

中国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状况:内蒙古全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自东部向西南增多,以巴彦淖尔市西部及阿拉善盟最多,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处我国的第二位。
一年之中,4~9月辐射总量与日照率都在全年的50%以上。
特别是4~6月,东南季风还未推进到内蒙古境内,所以空气干燥,阴云天气少,日照充足。
内蒙古大部分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其中:1、巴彦淖尔市西部,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
巴彦淖尔市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
全市各地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98.8-208.5瓦/平方米之间,由东向西逐步增多。
其中,杭锦后旗、五原为200-204 瓦/平方米之间,临河、乌中旗200瓦/平方米。
各月总辐射的高值在5、6、7月,其次为8月、4月和9月,其中5月达到极高值。
5、6、7月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高的时候,而5月是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此时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足,因而辐射强烈;6、7月份随云量和降水天气的逐渐增多,总辐射量有所下降;8月为降水量多的时期,且日照时数也减少,辐射进一步减弱,其他月份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短,比5月平均少30小时以上。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80%以上地区海拨高度3000m。
大气层相对稀薄,目光透过率高,加之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无霜期长,云层遮蔽率低,故太阳能辐射资源十分丰富。
其特征为:一是年日照时间长,全省各地年日照时间达2300~3650h,年平均日照率达60%~80%;二是光辐射强度大,省内各地的辐射总量达586×104~754×104kJ/m2·h。
三是直接辐射比例高。
境内西、北部地区一般超过60%,全省直接辐射年平均值为419×104kJ/m2·h以上。
新疆太阳能资源状况:新疆水平表面太阳辐照度年总量为5×105~6.5×105 J / (cm2·a),年平均值为5.8 ×105J/(cm2·a),年总辐射量比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高15%~25%,仅次于青藏高原,居全国第二位。
天津气象资源

北纬39°8′4″东经117°11′40″光能、热能、自然降水和风能是气候资源最基本的四个方面。
天津市的光能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多种农作物对光照的需求。
热量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和两年三熟的需要。
降水量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的不均匀,使得天津市经常出现旱涝现象。
风能资源地区性、季节性明显,沿海地区比较丰富,蓟县山区一带相对贫乏,年内春季风速最大,秋季风速最小。
第一节光一、太阳辐射天津市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年总量平均为4935兆焦耳/平方米(以天津单站实测资料为准,下同)。
按照太阳能丰富程度,中国划分为五类区域,天津市属第三类地区,太阳辐射比较丰富。
由于天津市地域面积不大,太阳总辐射的年际变化远远大于地区差异。
以市区为例,年总辐射量最多的是1965年,总辐射量达到5932兆焦耳/平方米,而最少的1995年,总辐射量仅有3758兆焦耳/平方米,二者相差2174兆焦耳/平方米,达多年平均的44%。
天津市的年总辐射量,80%的年份能达到5610兆焦耳/平方米。
图1—1 天津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天津市春、夏季节太阳辐射能最丰富,季太阳总辐射分别为1613兆焦耳/平方米和1700兆焦耳/平方米;秋季次之,为1051兆焦耳/平方米;冬季最少,仅510兆焦耳/平方米。
年内各月中,5月份太阳总辐射最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为645兆焦耳/平方米。
1月最弱,仅为210兆焦耳/平方米。
天津地区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大体相似,稍有不同。
月总辐射的最大与最小分别出现在5月和12月,而月平均气温稍滞后一些,最高与最低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另外,5~7月气温呈上升趋势,辐射则相反。
这是因为进入雨季后,空气中水汽含量和天空云量增多,使总辐射收入相对减少。
二、日照(一)可照时数可照时数是指太阳光在一天内直射某地的最长时间。
天津地区年可照时数约4436小时,各区县相差不超过1~2小时。
各季节可照时数的变化较大,春季达1207.6小时,日长最长时一天可达15小时(日长是指一天中太阳可以照射的时间);冬季为895.3小时,日长最短时一天仅有9小时左右。
湖北气候温和湿润 光热资源充足

湖北气候温和湿润光热资源充足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气候温和湿润、光热资源充足的地区。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湖北的农业、旅游业以及能源开发等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一、气候温和湿润湖北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湿润,冬季相对较冷,降水分布均匀。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湖北省的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地处中纬度地区,支持着大量的农作物种植。
稻米、棉花、小麦等作物在湖北得到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并取得了丰收的成果。
二、光热资源充足湖北省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光热资源。
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这为湖北的能源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湖北开展了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其中包括建设近年来兴起的“草地光伏”项目。
通过在农田上安装光伏板,既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又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这种创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能满足当地能源需求,又能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农业发展机遇湖北省以其气候条件为基础,发展了多样化的农业产业。
例如,青蟹养殖是湖北省的特色产业之一。
得益于温暖的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湖北的青蟹养殖业取得了丰收的成果。
同时,湖北还以具备优质土壤和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培育了高产高质的农产品,如葡萄、油菜等。
这些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的市场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地区,为湖北的农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旅游业发展前景湖北省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和人文历史遗迹。
例如,武汉的东湖、黄鹤楼,宜昌的三峡大坝和神农架等。
这些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湖北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投资将进一步推动湖北旅游业的发展,并为该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机遇。
综上所述,湖北省作为一个气候温和湿润、光热资源充足的地区,具备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这些优势为湖北的农业发展、能源开发以及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和潜力。
同时,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也将进一步促进湖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数据化的阳光 太阳能资源的优劣划分了三类地区

数据化的阳光太阳能资源的优劣划分了三类地区2014-07-17 09:42 来源:PVTECH 作者:sunny 阅读:1220 次本文关键字:太阳能喜欢打印收藏评论2014年开始,中国光伏电价补贴已经不在全国统一电价,而是根据太阳能资源的优劣划分了三类地区,这三类地区将分别获得1、0.95、0.9元/千瓦时的标杆上网电价(表一)。
太阳能资源数据对于电站的项目选址、发电量预估有直接的关系,但光伏产业在这方面的积累还非常有限。
数据的来源2013年底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光伏发电站暂行管理办法,其中里面第12条明确规定项目开发前期,必须要有现场实测数据,或者有代表性的实测数据。
在一份提交给国家能源局的文件中,中国96个基准站的10年平均水平面总辐射量统计表被作为附件递交上去。
这个遍及中国所有省、直辖市的数据表格给出了包括经纬度、海拔、水平面年辐射量、倾斜面年辐射量以及等效满发小时数等诸多参数。
这份保密级别的文件外界很难以看到,在新建项目中,要获得有用的光资源数据,要么从当地气象局购买,要么免费从NASA来查找。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机构在做太阳辐射的研究。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对卫星观测数据的反演,免费为用户提供分辨率为3—110公里的太阳辐射数据。
NASA的数据库已经成为中国光伏产业获取太阳能资源数据最主要的来源。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中国专家代表林阳认为NASA的免费公开数据并不准确,“我们对比过甘肃某地的数据,NASA公开数据给出的值是1600kW•h/m2•a,但实际的数据是接近2000kW•h/m2•a。
NASA公开数据有较大的误差,特别是在阴、雨天气较多的地区下误差能达到25%。
”LDK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雷也表示“NASA的数据很有名,但并不是一个可靠的来源。
”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也在研究跟太阳能发电相关的光资源数据,他们用的也是NASA数据,但是其分辨率是3—40公里的资源数据,在其推出的SYSTEM ADVISOR MODEL()免费设计软件中,给出了更为准确的光资源数据。
太阳能资源分布

太阳能资源分布新闻日期:2008-01-31 浏览次数:6368中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根据全国700 多个气象台站长期观测积累的资料表明,中国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大致在3.35X 103〜8.40X 103MJ/m2之间,其平均值约为 5.86X 103MJ/m2。
该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开始,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偏南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至昆明,最后沿横断山脉转向西藏南部。
在该等值线以西和以北的广大地区,除天山北面的新疆小部分地区的年总量约为 4.46X 103MJ/m2 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总量都超过 5.86X 103MJ/m2 。
太阳能的相关知识新闻日期:2007-11-07 浏览次数:1638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 亿kW ,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0 万吨煤释放的热量。
利用太阳能的历史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
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 多年的历史。
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 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则是近来的事。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
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0)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
中国地理_自然资源(共53张PPT)

本溪
马鞍山
攀枝花
石碌
所在 省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四川
湖北
海南
铁矿 名
所在 省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四川
湖北
海南
铁矿 名
迁安
白云鄂 博
鞍山、本 溪
马鞍山 攀枝花
大冶
石碌
4、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 钨、锑、钛、钒、稀土等储量居世界首位 镍 稀土 白云鄂博 金昌 锑 招远 金
钒钛
攀枝花 锡
汞 锡矿山
铜仁
德兴 大余
中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
中国地热能分布图
拖网获取 锰结核矿
大洋锰结核
海底石油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
渤海、黄海南部、东 海、珠江口、北部湾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
①过渡捕捞严重
②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石油污染。 (2)相应的对策: ①禁止过渡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②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
五、风能
风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一项最有效的能 源技术,风能既可以化解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 危机,而且也可以解决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中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主要的的矿产资源分布
所在省
煤矿 名称
河北
山西
辽宁
黑龙 江
江苏
安徽
河南
陕西
内蒙古
贵州
中国主要的的矿产资源分布
所在省
煤矿 名称
河北
开滦 封峰
山西
大同 阳泉 西山 平朔
辽宁
抚顺 阜新
黑龙 江 鸡西 鹤岗
第三章 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气候资源开发多种多样:建筑利用、疗养 利用、交通、旅游、商业。 最关心是农业利用及能源利用 1.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气候资源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 等能量和物质,中国的农业气候资源具 有类型多样,夏温偏高,雨热同季,不 太稳定等特点,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
多样的气候
(三自夏季风,受季风环流 的影响,在降水分配上存在着地区的不 均匀性,季节间的不平衡性和年与年间 的不稳定性。 以上三个特点:即有水资源优点,也有 许多缺陷
(1)空间不均匀性--东南多西北少 (2)季节不平衡性--降水集中夏半年,集中5- 9月 (3)降水变率大 (4)降水强度大,暴雨多,日雨量>50mm暴雨 日雨量>100mm大暴雨 暴雨发生在拦蓄能力弱地区,特别是缺乏森林植 被的山区,雨水截流不住,来不及下渗,成为 地表径流江河横溢,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土 壤侵蚀
(3)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规律
农业生产既要求一定数量的年降雨量和合理的季 节分布,又希望常年稳定少变,降水量变动大, 易形成旱涝,又不利于高产稳产,其规律: (i)降水量多的地区,年变化率小,反之则大 (ii)气旋雨,地形雨为主的地区,年变化率小 (iii)台风雨,对流雨地区,年变化率大 (iv)山地年变化率小 (v)河谷、盆地降水量年变化大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也是水旱灾害频繁地区
分类
①降水量大于等于500mm地区->半湿润和湿 润区 ②降水量小于等于500mm地区->半干旱或少雨 区 ③降水量小于等于250mm地区->干旱地区,无 农业区 另外,还受地形条件和气旋活动影响,如山地多 于草原,迎风坡大于风坡,气旋活动多降水多
(2)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既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年降水总量,也需 要年降水总量在各季节中的合理分配。 既各季节间不要相差过分悬殊,而且要 湿热同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如表1.1所示五类地区分布图见图1.1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状况:内蒙古全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自东部向西南增多,以巴彦淖尔市西部及阿拉善盟最多,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处我国的第二位。
一年之中,4~9月辐射总量与日照率都在全年的50%以上。
特别是4~6月,东南季风还未推进到内蒙古境内,所以空气干燥,阴云天气少,日照充足。
内蒙古大部分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其中:1、巴彦淖尔市西部,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
巴彦淖尔市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
全市各地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98.8-208.5瓦/平方米之间,由东向西逐步增多。
其中,杭锦后旗、五原为200-204瓦/平方米之间,临河、乌中旗200瓦/平方米。
各月总辐射的高值在5、6、7月,其次为8月、4月和9月,其中5月达到极高值。
5、6、7月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高的时候,而5月是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此时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足,因而辐射强烈;6、7月份随云量和降水天气的逐渐增多,总辐射量有所下降;8月为降水量多的时期,且日照时数也减少,辐射进一步减弱,其他月份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短,比5月平均少30小时以上。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80%以上地区海拨高度3000m。
大气层相对稀薄,目光透过率高,加之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无霜期长,云层遮蔽率低,故太阳能辐射资源十分丰富。
其特征为:一是年日照时间长,全省各地年日照时间达2300~3650h,年平均日照率达60%~80%;二是光辐射强度大,省内各地的辐射总量达586×104~754×104kJ/m2·h。
三是直接辐射比例高。
境内西、北部地区一般超过60%,全省直接辐射年平均值为419×104kJ/m2·h以上。
新疆太阳能资源状况:新疆水平表面太阳辐照度年总量为5×105~6.5×105 J / (cm2·a),年平均值为5.8×105J/(cm2·a),年总辐射量比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高15%~25%,仅次于青藏高原,居全国第二位。
太阳辐射峰值出现在东疆和南疆东部一带,最低值出现在博州、阿尔泰和天山北麓部分地区,年总辐照度的区域分布大致是由东南向西北不均匀递减。
东南部太阳总辐照度多在 5.8×105J/(cm2·a)以上,西北部均为5.2×105 J/(cm2·a)。
这是由于新疆的山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来的低层气流很难直入塔里木盆地,多从西部几个缺口入境,在西北部形成比较多的云和降水。
使太阳辐射减弱,东南部则云雨少,辐射量增大。
新疆的直射辐射年总量在 2.4×105~4.4×105J/(cm2·a),年平均直射辐射为3.3×105 J/(cm2·a)。
直射辐射峰值点一般分布在哈密一带,谷值点分布在且末、和田、喀什一线,峰值为谷值的2 倍。
陕西太阳能资源状况:陕西省有良好的太阳能资源,全省太阳能总储量2.71×106亿kW/h,可获得量5420亿kW/h。
陕西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2900h,日照百分率达60%—64%,年太阳能总辐射量为5040—5730MJ/m2,相当于172—178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丰富区主要包括陕北北部的府谷、神木、榆林、横山和渭北东部地区的韩城、澄城、合阳、蒲城等地。
山西南北长约550km,东西宽约290km,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海拔多在1000m左右。
地形复杂,山区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6%,地处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日照时间长,总辐射量较多。
山西太阳能资源状况:全省年日照数在2200-2900h之间,年日照百分率为5167%。
其中绝大部门地区全年日照数在2600h以上,有约1/3的地区在2800h以上,属于日照充足的地区。
全省年总辐射量介于502-611KJ/平方厘米,平均在544KJ/平方厘米以上。
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总量平均为130万千卡,相当于186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虽不及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但高于同纬度的河北、北京、东北和山西以南各省市,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由于省内地形复杂,年总辐射量的等值线不规则,其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逐渐增加,总辐射最高的地方是北部的左云县为613KJ/平方厘米,右玉、五寨次之为598KJ/平方厘米南部的垣曲最低为484KJ/平方厘米。
吕梁地区的方山县以至左云、右玉一带和五台山及其西北部的繁峙、应县的部分地区,年总辐射量在586KJ/平方厘米以上。
临汾地区的部分及晋城市、沁源县在502~544KJ/平方厘米之间。
运城地区大部分在502KJ/平方厘米以下,是本省太阳辐射的低值区。
其余,约占全省60%的地区年总辐射量介于544-572KJ/平方厘米之间。
由此说明,山西开发利用太阳能有相当的丰富的资源优势。
甘肃省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在 4 700~6 350 MJ /m2,其地理分布有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规律。
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 6 000 MJ /m2 ,这里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晴天多,非常有利于太阳能的利用;另外民勤武威一带也是太阳总辐射高的地区。
甘肃南部地区则是年总辐射量的低值区,在4 700~5 200MJ /m2 ,这是由于该地区降水和云量多造成的;甘南州西南部略高于周围地区。
甘肃省各地年太阳日照时数在 1 631~3 319 h,分布趋势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图2) 。
河西走廊及祁连山中西部北坡浅山区,大部分在2 900h以上;兰州、武威、白银、会宁、靖远、环县以北超过2600 h;陇南山区在2 000 h以下。
可见年日照时数高、低值区位置和年太阳总辐射高、低值区相一致。
河北省有500公里左右的海岸线,近海滩涂广阔,年平均气温11-12℃,气候条件好,阴雨天少,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24000小时,太阳的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米4千瓦时以上,比河北省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优越得多。
因而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天津太阳能资源状况:河北太阳能资源状况:甘肃太阳能资源状况:1、太阳能资源丰富区。
包括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嘉峪关全部。
本区年太阳总辐射量> 6100MJ /m2 ,年日照时数 2 900~3 319 h,日照百分率> 64% ,每年太阳日照时数> 6 h的天数在290 d以上,太阳能资源稳定。
2、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包括金昌、武威、民勤的全部,古浪、天祝、靖远、景泰的大部,定西、兰州市、临夏部分地区,环县部分地区及甘南州玛曲的部分地区。
本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在5 400 ~6 100MJ /m2 之间,年日照时数2 600 h以上,日照百分率>58% ,每年太阳日照时数> 6 h的天数在260 d以上,本区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稳定,个别地区属于资源较稳定区。
3、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区。
包括天水、陇南、甘南地区大部。
本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700 ~5 400MJ /m2 之间,年日照时数<2600 h,日照百分率<58% ,每年太阳日照时数> 6 h的天数在150 d以上,本区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属于较稳定,个别地区属于资源不稳定。
4、雅鲁藏布江下游太阳能贫乏区,年总辐射5850兆焦耳l平方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2000小时。
近30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位5 966 MJ/m2,最多的年份达6 409.7 MJ/m2 (1983 年),最少的年份仅为 5 400.4 MJ/m2(2003 年),相差 1 000 MJ/m2。
1978—2007 年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减少速率为133.4 MJ/(10 a·m2)。
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属于太阳总辐射较多阶段,90 年代至2002 年接近常年,在均值附近变化,2003—2007 年属于偏少阶段。
在典型年中,年太阳总辐射为5 977.6 MJ/m2,可利用的太阳辐射天数为199 天,占全年的54.5%,可利用的太阳辐射约为3 880 MJ/m2,占总辐射的65%;最多典型年总辐射为6 837.4MJ/m2,可利用的太阳辐射为5 199.2 MJ/m2,天数为270天。
;最少典型年总辐射为4 759.1MJ/m2,可利用的太阳辐射为2 005.1 MJ/m2,天数仅为106 天。
西藏由于海拔高,大气洁净,空气干燥,纬度低,太阳的总辐射较大。
全区年总辐射多在5000 —8000 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呈自东向西递增形式分布。
在西藏东南边缘地区云雨较多,年总辐射量较少,在5155 兆焦耳/平方米以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雨日较少,多夜雨,总辐射值可达6500 —8000 兆焦耳/平方米,在珠穆朗玛峰北坡的绒布寺,总辐射量高达8369.4 兆焦耳/平方米。
西藏太阳能资源状况:北京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二类),年辐射量约 5.61×106kJ/m2,年日照时数为2761小时。
北京平原面积6390.3 km2,每年接收太阳辐射量折合12.23亿吨标准煤,北京山区面积10417.5km2,每年接收太阳辐射量折合19.94亿吨标准煤,合计达32.17亿吨标准煤。
北京太阳能资源状况:1、藏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占全藏三分之二地区,全年日照时数2900--3400小时,年辐射量7000-8400兆焦耳/平方米,日照6小时以上的年平均天数在275—330天之间。
2、喜马拉雅山面翼--那曲中、东部一昌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年总辐射6250--7000兆焦耳/平方米,日照时数 2250--2900小时。
3、藏东南太阳能资源较贫乏区,年总辐射5850-6250兆焦耳/平方米,日照时数2000--2250小时。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