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 35MM镜头(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介绍及镜头编号介绍
LEICA

明和 仑 。 在笔 者 看 成像质
,
因为 “ 加产
德产 的少很
推移, 价 格走
■6 0年沉淀 ,‘ 枚玉" 依 旧风采不减
行完 了 “ 八枚 琵 ”的硬 件技 术后 ,人 家最 关心
的恐十 n 就是 成像 ' r 。其 实 ,关 于 “ 八妹 ” 的成像 不需
渚
力的设计, 让 人夜不能 寐
J , 这个 无限 远锁 的做 工和上 锁 的手 感而 发狂 。在很 多 人 眼里 , “ 八枚 玉 不 仪是 一 枚镜 头 ,更是一 件让
M3 取责
多, 但 依然 能够 很 容易的辨 认。 如 果把 眼镜 版 的镜
看编 号可 以识 别 系代 和版本
J , j ,
、
多, 对焦 就会变得^ 1 分困难。 如果把
有5 代之 多 ,所 以不 同的镜头编号 就代 表 了不 同的系 有 “ 德产 ”和 “ 加
,
并 且衍 生 出了如 “ 六 枚玉 、 “ 七 枚玉 等 后代 仑 说, “ 德 产 ”的 “ 八 对 页【 门 莉 的 维 吾 尔 族 老 人】
2 0 1 4年 1 2月摄于 喀什市。这张图
,
l ’ 。 。 。 ~、 一. . .一一 . . .
0
:
 ̄
L e i c a3 5 / 1 _ 2l e l i z we t z l a r 1 6 8 6 5 7 7 s u mmI c - 【 ] n 镜头的相关圈片均由北寒拍撮
曰
苌
塞…
手 滑 扳 精 如 动 转 鲐 , 一 手 在 ,
“ 八 枚玉 镜 头金 属制 成的 银色 镜身 小巧 美观 J 最 近 对焦距离足0 . 6 5 米
硬货|探索双高斯镜头结构

硬货丨探索双高斯镜头结构一经典结构Rudolph 博士1896 年提出的6 片/4 组双高斯结构(Zeiss Planar ),是120 年以来至今仍然活跃的光学结构,是被各厂家采用最多的一种光学结构。
二经典镜头双高斯结构最适合设计35-90mm 焦段的镜头,这是最适合拍摄日常生活的焦段,除非你想拍摄野生动物或者昆虫的特写这些够不着看不清的场景,双高斯镜头是最佳的选择;这个结构已经超过百年历史,被各路天才光学设计师研究到极致,成像质量指标多次被刷新,性能达到巅峰,存在着很多经典镜头。
Leica :Summicron50mm f/2 Rigid 1956-1968 Summicron 35mm f/2 八枚玉1958-1974 Summilux-M 75mm f/1.4 1980-2007 Canon :.. EF 50mm F1.2L 2006- 至今.................................... 三发展演变1 高斯结构和双高斯结构(4 片/4 组)①1817年,德国数学家高斯(Gau p )为了消除天文望远镜的像差,提出由一片凸镜和一片凹镜两片新月型镜片的组合结构,即高斯结构(2 片/2 组)。
②1888 年,Clark 提出用两对高斯结构沿光圈对称组合的镜头结构,这就是双高斯结构(4 片/4 组)。
2 对称双高斯结构(6 片/4 组)1896 年,Rudolph 发现,4 片薄形镜片双高斯结构,正负镜片之间的较大间隔会产生明显的像差,把薄的负镜加厚,减小正负镜片之间的距离,可以降低像差;继而,将加厚的负镜用1 片正镜和1 片负镜组成的粘合负镜代替,粘合的两片镜片使用不同色散系数玻璃(折射率约相同),由4 片4 组变成6 片4 组,可以进一步消除像差,首次实现了大光圈(f/4.5 )时非常好的校正多种像差,使得大光圈镜头拥有高质量的光学表现成为现实。
这是在还没有高折射率玻璃的时代,蔡司公司对双高斯结构设计的创新,是双高斯结构设计的第一座里程碑。
最全单反镜头基本型号解释知识及画幅镜头搭配详解

尼康镜头型号解释与佳能一样,尼康也有全画幅镜头与非全画幅镜头两大类,它们之间型号上的差别就是:非全画幅镜头带有“DX”标识(上图中号码⑨)。
①AF-S:型号开头的一组字母代表镜头的对焦方式,曾经出现过“Ai”(手动对焦)、“Ai AF”(自动对焦)、“Ai AF-S”(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AF-S”(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还有“PC”(移轴、手动对焦)、“PC-E”(移轴、手动对焦)等几种,相当复杂。
不过现在只要记着AF与AF-S即可,前者没有镜头超声波对焦马达,后者则有,可以在D40、D60、D5000等没有机身对焦马达的单反上实现自动对焦。
②NIKKOR(尼克尔):尼康镜头的统称,所以平时我们可能会听到“尼克尔镜头”这样的说法。
在我们辨识镜头的时候,这个NIKKOR没有多少意义,可以忽略。
③70-200mm(18-200mm):这是镜头的焦距,有范围的(例如70-200mm)代表这是一只变焦镜头,没有范围、只有一个定值(例如50mm)代表这是一只定焦镜头。
④f/2.8(f/3.5-5.6):这是代表这只镜头在不同焦段的最大光圈值。
如果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是一个定值(例如f/2.8)代表这是一只恒定光圈镜头,在镜头的广角端和长焦端都能保持一定的最大光圈;如果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是一个范围值(例如f/3.5-5.6),前面一个数值代表该镜头在广角端的最大光圈,后面一个数值代表该镜头在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如果是定焦镜头,最大光圈是一个定值(特殊镜头除外)。
⑤G:现在的尼康镜头,主要有D型和G型两种。
面世较早的D型,代表Distance(距离),是尼康特有的功能,能将镜头对焦距离信息传到机身,实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3D-RGB矩阵测光、i-TTL闪光等特性。
而G型,就是镜头取消了光圈调节环的新型镜头,在保持D型镜头传递距离信息的基础上,优化了与自动单反的拍摄操作。
但由于不能在镜头上调节光圈,G型镜头在一些尼康全手动单反上,或者是通过转接环装到其他品牌的单反上,就只能用最大光圈拍摄。
镜头俗称

狗头----大家都知道牛头----不要我说了驴头----旅行用头,一般指的是“一镜走天下”的东东G头----不是狗头啊,是M家的牛头,是N家的太监头L头----C家的牛头*头----P家的牛头仙头: P家LE头1。
人性化称谓(基本都跟“色”有关系)小白--------Canon EF 70-200/2.8 L USM爱死小白------Canon EF 70-200/2.8 L (IS) USM小小白-------Canon EF 70-200/4 L USM爱死小小白-----Canon EF 70-200/4 L (IS)USM大白--------Canon EF 100-400/4.5-5.6 L(IS)USM 老黑--------Canon EF 80-200/2.8L小胖--------Nikkor AF-S VR 200/2 G[IF] ED小黑--------Sigma 70-200/2.8 EX HSM大黑--------Sigma 100-300/4 APO EX IF HSM大大黑-------Sigma 300-800/5.6 EX IF HSM大G--------Minolta AF 80-200/2.8 APO G小G--------Minolta AF 70-200/2.8 APO G(D) SSM小金--------Pentax SMC FA* 70-200/2.8小小金-------Pentax SMC FA* 28-70/2.8大长金-------Pentax SMC FA* 250-600/5.6太白金星------Pentax SMC FA* 200/2.8大姑妈-------宾得Takumar系列超级大姑妈-----宾得Super Takumar 系列师奶--------Schneider孩儿--------steinheil小男孩-------Canon EF 50/1.2L小淫妹-------SAL 70-400/F4-5.6 G SSM阿福--------福伦达125mm大头九-------徕卡R90/2小头九-------徕卡R90/2.8跌死太公------Distagon2。
史上最华丽的镜头群Leica徕卡M镜头35MM篇

史上最华丽的镜头群Leica徕卡M镜头35MM篇前言:作为摄影爱好者的你一定都听说过Leica徕卡M镜头的名声。
徕卡无疑是现今制作工艺最讲究的相机,她生产的M镜头凭借极其严谨卓越的工艺和质量造就了相机镜头界中的一个神话。
其中35mm焦段是众多徕卡使用者喜爱的一机一镜搭配。
“八枚玉”、“七枚玉”等等镜皇都是无数徕卡迷和摄影迷的梦幻逸品。
从1930年至今,在世代演变下,M口的35MM镜头总数多达十多颗。
本篇将会为你介绍这个世界上最华丽的镜头群,徕卡M镜头35MM 篇。
开篇前首先简短介绍使用者在挑选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徕卡连动测距相机的接环有两种:M与L。
1954年徕卡第一台M 相机LEICA M3推出后的镜头为M接环,在此以前为螺牙接环,简称Screw Mount、LSM、LTM、L39或M39,为了统一方便,以下简称L接环。
M相机(包括50年前M3到最新的数码M9),可装M接环与L 接环改装的镜头。
螺牙相机(Leica I、IIc、IIIc、IIIf、IIIg等),只能装L接环的镜头。
目录:>1:Elmar 35mm f3.5>2:Summaron 35mm f3.5>3:Summaron 35mm f2.8>4:Summicron 35mm f2 第一代(镜皇或称八枚玉)>5:Summilux 35mm f1.4 第一代>6:Summicron 35mm f2 第二代、第三代(或称六枚玉)>7:Summicron 35mm f2 第四代(或称Pre-ASPH、七枚玉)>8:Summilux 35mm f1.4 第二代ASPHERICAL(或称双非球面)>9:Summilux 35mm f1.4 第三代 ASPH(现行版)>10:Summicron 35mm f2 第五代 ASPH(现行版)>11:Summarit 35mm f2.5(现行版)>12:第三方镜头介绍【共13页,请耐心翻页,后面更精彩!】Elmar 35mm f3.5年份:1930 - 1950结构:3组4片最近对焦距离:1m最小光圈:f/18滤镜口径:A36随着Leica I model C推出的镜头,也是最初的广角镜。
各种相机镜头昵称,不知道根本没法和摄影人聊天!

各种相机镜头昵称,不知道根本没法和摄影人聊天!摄友们喜爱相机,这是一定的。
所以也就给相机和镜头们起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
这些名字有的听起来很萌,很可爱。
有的却很江湖味。
最关键的是,当摄影老鸟们聊起器材来,没人说镜头型号,满嘴的器材昵称。
仿佛一种行业黑话,你要是想跟人家聊,这些一定要知道。
=大三元=大三元指的就是各个厂商变焦镜头里面的最新款恒定F2.8光圈镜头。
比如尼康的就是:14-24F2.8G、24-70F2.8G、70-200F2.8G II 佳能的就是:16-35F2.8 L II、24-70F2.8L II、70-200F2.8L IS II 等等大三元以及各个品牌其他高端镜头一般被称为牛头。
=入门三剑客=入门三剑客指的是各个厂商18-55mm套机镜头,55-200mm (55-210mm)套机镜头,以及50mmF1.8中最便宜的那一款。
入门三剑客以及各个品牌其他廉价镜头往往还被称为狗头。
还有一种镜头被称为驴头。
意思就是旅行用的,一般就是超过10倍的大变焦镜头。
=佳能篇=红圈(L头):镜头上有红色圈,型号里有L字母,L表示奢华,是佳能专业镜头。
绿圈(Do头):有衍射镜片的。
是佳能专业头。
无敌三:EOS 5D MARK III无敌兔:EOS 5D MARK II上面的上一代大白:EF 100-400mm f/4.5-5.6 L IS USM 白色大炮大白兔:EF 100-400mm f/4.5-5.6 L IS USM II 上面那款白炮的二代小白(XB):EF 70-200mm f/2.8 L USM——白炮,个头比上面的俩小一点小小白(XXB):EF 70-200mm f/4 L USM——白炮,块头再小些爱死小白(ISXB):EF 70-200mm f/2.8 L IS USM——比XB多了IS(Image Stablization)防抖爱死小小白(ISXXB):EF 70-200mm f/4.0 L IS USM——比XXB多了IS防抖爱死小白兔,也叫小白兔(ISXBII):EF 70-200mm f/2.8 L IS II USM——ISXB的第II代产品老黑:EF 80-200/2.8L——小白的上一代,很老的镜头了大绿:EF 400mm f/4 DO IS USM——绿圈,应用多层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s)已经出了二代了。
摄影浅见

老黑、Magic Drainpipe(魔法排水管):Canon EF 80-200mm F2.8L
绿豆:Canon EF 70-300mm DO IS USM
USM
霸王枪:Canon EF 400mm F2.8L IS USM
小痰盂:Canon EF 50mm F1.8
塑料痰盂:Canon EF 50mm F1.8 II
新大眼睛:Canon EF 50mm F1.2 L USM
黑夜之王:Canon EF 50mm F1.0 L USM
鹰眼:Contax 45mm F2.8
八枚玉:1958-1969年生产的Leica Summicron 35mm F2第一版镜头,银色,由八枚镜片组成,分为“眼镜版”和“无眼镜版”。眼镜版为了配合M3而推出,用于修正取景时的放大倍率差。
现代135相机镜头的焦距变化幅度从6mm至2000mm,常用焦距段为15mm至600mm。对画幅相同的相机来说,面对同样的被摄体,镜头焦距变化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1、镜头焦距与视角成反比。焦距长,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摄取较大的景物;焦距短,视角大,意味着能近距离摄取范围较广的景物。
三、光圈
光圈(Aperture)又称为相对口径,是镜头中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可调节大小的进光孔。
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之欧阳法创编

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不论是应用于传统胶片单反相机的镜头还是日渐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专用镜头,其镜头标识文字中,都基本包含了镜头属性、焦距参数、光圈参数、所具特点等信息。
详细地说上列四点可以归纳为:•镜头属性:通常表示该镜头是 AF 卡口还是 EF 卡口,通常还包括一些镜头类别的标识;•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mm ;•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采用的特色技术等;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镜头上通常有几个数据:焦距(段)\光圈\最近对焦点(PS:现在很多都没有这个参数)比如:某镜头参数为“18-50mm F2.8-3.5 0.5m-∝”。
就是说,这个镜头的焦段是18-50mm,在18mm广角端的最大光圈是2.8,在50mm最大光圈是3.5,最近的对焦点(广角端)是0.5米。
基本参数无论什么牌子都是这样,至于其他的字样,比如usm、macro等参看每一个品牌的说明。
再如:左图镜头信息通常的表现格式,在图中我们可以获得“CANON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的信息。
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 3.5-4.5;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属于第几代产品。
不同镜头,最先让人去认识的必定是它的焦段,如何辨别和认识不同焦段的常用范围,是最基本、最需要去掌握的知识。
详细焦段介绍:对于135规格的数码单反而言,我们通常把焦距在24mm以下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24mm~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50mm~85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85mm~135mm的镜头称为中长焦镜头,200mm以上的镜头我们称为长焦镜头,如果焦距达到了400mm以上,那就是超长焦镜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徕卡 Summicro M35mm f2.0镜头版本、编号知识徕卡 Summicro M35mm f2.0镜头在摄影器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虽说同样是35mm镜头,位是由于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采用了不同的光学设计和镜片组数,所以网友位又亲切地划分出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M35/2 Summicron 这款镜头的所有设计版本都极为出色,而且都比35mm Summaron锐利。
虽然,这些不同版本summicron的不同设计和光学表现容易令人迷糊,每个镜头都有其不同的成像特点。
所有版本镜头的对焦环上都有一个方便的对焦杆。
由于Summicron 35mm版本众多,价格和成像特点也各异。
如果没有用过,单纯从外观上有时难以区分,用编号来区分可能就来得直观与方便一些。
简单的归纳大致如下:M35 F2第一版(也就是八枚玉)编号是164000-2316000(1958年-1969年)早期是L39罗口,后期改成M口。
第二版、第三版是一样的(六枚玉)编号是2316001-2874000(1969年-1978年)都是M口。
第四版(七枚玉)编号是2970001-3731000(1979-1997年)M卡口。
第五版(也就是现在还在生产的非球面版)编号从3731001开始,还在产。
七片五组,一片非球面镜片。
如果要严格一些,可参照如下编号:第一代(八枚玉):货号11008(螺口)11308(M2)11108(M3)序号1640000-2316000;第二代(六枚玉):货号11309,序号2316001起;第三代(六枚玉):货号11309(同上),序号2646001起;注:二三代光学结构相同,三代在镜筒上做了很大改变。
一说自2461001起取消了光圈环上的把手;第四代(七枚玉):货号11310,序号2974251起;第五代(ASPH):序号3770930起;关于生产年代及镜片结构,分析如下:---- 第一版1958-1969年生产,银色,(因其有八枚镜片组成,故此有人称其为“八枚玉”),有眼镜的版本是为了令M3有35mm的取景框;无眼镜的版本是为了M2而生产,产量较有眼镜版本为多。
此镜在二手交易时多注意镜片是否有雾状。
---- 第二版产于1969-1973年,银色六片镜,编号自2316001起,与传统的光圈转环不同的,它配的是小小的光圈控制杆。
---- 第三版产于1973-1979年,黑色6片镜,编号自2646001起,E39。
---- 第四版产于1980-1998年,黑色和银色7片镜,E39。
光圈转环是椭圆形:F值部分的光圈环比较小些,而手控部分的光圈环比较大。
这种设计非常便于使用。
银色版号看得多,但也比黑色版重许多。
早期镜头在滤镜接口处有“LEITZ LENS MADE IN CANADA”,而镜头编号印在光圈环后。
后期镜头则是“LEICA”和镜头编号都印在滤镜接环处。
此镜二手多见,价格便宜。
虽然M35/2 asph. 在光圈全开时的表现更好,收小光圈后,两镜难分优劣。
7片镜,仍是我个人的偏爱。
总结一下这几个版本的Summicron 35mm成象特点,主要是早期八枚玉,反差较低,镀膜较差,但成象柔和,后期反差越来越高,过渡越来越硬。
成象比较均衡的是第四版,也就是七枚玉。
七枚玉版本中银版的是全铜,比黑版的要好些。
徕卡八枚玉七枚玉和M6的版本与序列号徕卡 Summicro 35mm f2 分为德产和加产的问题35mm镜头推荐pre-Asph版的35mm,就是那只“七枚玉”,焦外非常棒,彩色黑白都一流(普遍认为ASPH版的黑白比较“硬”)。
就是第四版的七枚玉,编号是2970001-3731000(1979-1997年)或者直接Summilux-M 1:1.4/35mm ASPH,应该是现产135系统里最好的35mm 了。
35 F2第一版(也就是八枚玉)编号是164000-2316000(1958年-1969年)早期是L39罗口,后期改成M口。
早期的眼镜版八枚最近对焦0.65米非眼镜版八枚应该是0.7米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辨认是否是改装版第二版第三版是一样的(六枚玉)编号是2316001-2874000(1969年-1978年)都是M口。
第四版(七枚玉)编号是2970001-3731000(1979-1997年)M卡口。
第五版(也就是现在还在生产的非球面版)编号从3731001开始,还在产)七片五组,一片非球面镜片。
早期八枚成象特点主要是,反差较低,镀膜较差,但成象柔和,后期反差越来越高,过渡越来越硬。
成象比较均衡的是第四版,也就是七枚,银版是全铜,比黑版要好些,但是价格却要高出很多,而且极难寻找。
七枚玉拍出的参考照片/photos/jay_chang/3433825293/其实徕卡并不是贵族的游戏,现在可以非常低价的婉转徕卡请参考使用SONY-NEX玩LEICA的M镜头/s/blog_4179439d0100oq95.html----------------------------------------------------选择M6还是M7?徕卡M6是1986年出的,最早的一批用的是Leitz标志,小盘,机顶有刻字,据说用了很多M4P的零件,质量好些。
大概88年专门Leitz专门成立相机部门,从此开始用Leica标志。
小盘M6又叫M6 Classic。
测光是“模拟”式的。
倍率绝大多数都是0.72的。
后期(大概98年)有0.85倍率,又称M6HM,大概只有2000台,但是价格和0.72的差距不大。
然后就是大盘M6,也就是M6TTL。
体积比M6classic高了2mm,重了40g,快门速度盘要大些,更好操作。
采用的是16位数字芯片控制测光与TTL闪光,测光可能相较classic更为准确些。
有0.58 0.72 0.85倍率。
大盘的用起来转动的时候方便些,小盘更经典。
其实还有一点是你戴不戴眼镜,戴眼镜的话35还是0.58的看起来舒服些,这主要是取景倍率的问题,如果主要用广角选0.58,用35和50头选0.72,如果经常用50以上的头那就选0.85,倍率越大对焦精度越高,但是会影响框线,比如35头放到0.85上,基本就满框了。
还有徕卡有过一批M6,编号大概是22、23开头的,这批机子的计数器盘是塑料做的,很容易坏。
之前之后的都没问题。
相对比较好的,是27编号以后的,用的是M7的铜顶。
不过个人认为,终结掉135的宿怨。
还是全新MP来得好~省的以后老惦记~或者找个限量版的M6J什么的也不错~~M7比M6多了A档,可以光圈优先,在拍照时可以减少参数调整的时间,但是也少了手动的快感。
288编号往后的使用的是MP的取景器,可以减少对焦时候眩光的影响。
M7比较消耗电池,一旦没电,只有一档能用,相当于废掉,M6如果没电,各快门档位还是好用的,可以使用测光表,可以估计。
M7稍微的重一些,因为机顶是铜的。
而有的人觉得M7已经不太像徕卡了,所以更加的喜欢M6的手动感觉。
-------------------------------------------------选购二手Leica的几个必要步骤:1、观察外观:外观是影响Leica相机报价的重要因素,有些朋友也确实很在乎。
另一方面,一台较新的Leica可能是因为前一位主人爱护有加,这就降低了它损坏、翻修的几率。
(1)Leica M系列相机有三个地方可以看出相机被使用的频次,一是拨卷扳手的下方,这里非常容易磨损,如果前主人经常使用它的话,这里一定会留下痕迹;第二个地方是挂绳的栓口及其附近,这里容易被挂绳磨损,Leica相机都不轻,如果一天到晚靠手掌拿在手里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一般人都会配备一个挂绳;第三个地方是相机底部,相机有时候会被放在桌上、窗台、或者其他地方,那么这里就是最容易被磨损的地方了。
(2)相反,如果特别新的话也不见得就十全十美:长时间放置不用的相机容易长霉或出现其他毛病。
2、观察快门:打开Leica M6的底盖、后盖和镜头盖,把快门速度拨盘依次放到每一档上——拨卷——按快门!快门开启的瞬间你应该可以看到从机身前方穿过来的光线,仔细分辨每一档的速度是否都有明显的区别,快门运动是否干脆利落,运动是否到位。
同时用耳朵听快门声是否有异响。
最后把快门速度拨盘拨到1秒,看着你的表按下快门,看看快门打开的时间是否准确。
(慢速快门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了)3、观察取景器对焦:如果你有一只Leica镜头,那么把它装在这台机身上(如果没有就问老板借一只)。
(1)拨动镜头上的对焦环,先拨到最近对焦距离,比如是0.7米,观察取景器的亮斑部分中,相机前方0.7米远处的物体是否正好能够合焦(我知道你没有带尺子,所以估计一下就好了)。
(2)把对焦环拨到无穷远,观察最远处的景物是否能够合焦。
(3)选择一处对比明显的,最好是呈三角形的景物(比如尖塔,或者灯箱广告上的字母等),转动镜头上的对焦环进行对焦。
在对焦完成后,仔细判断亮斑中的两个影像是否完全重合,特别是上下的方向是否完全重合!如果存在肉眼能够看的到的上下错位,那就一定有问题!这个问题不会影响最终的照片效果,但是会给摄影师造成较大不便——特别是在倾斜构图的时候!4、观察测光情况:有经验的摄影人能根据光圈和快门的数据一眼就判断出测光的准确情况,如果你做不到也没有关系,二手相机一般都可以在7天内更换,所以拿去拍几个卷洗出来就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当然在购买之前当然也还是要测试一下的:(1)先测光,将光圈快门调整到合适的值,使得取景器中间的小红点亮起来。
(2)接着缩小(或放大)1档光圈,并降低(或提高)1档快门速度,观察小红点是否仍然亮着。
(3)再往后,把相机的镜头冲着较亮的景物,观察取景器里的位于一侧的三角测光指示灯是否亮起。
(4)然后把镜头冲着较暗的景物,观察另一侧的三角指示灯是否亮起。
如果以上步骤全部通过,意味着你的Leica相机测光系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5、观察ISO设置情况:(1)先测光并调整好光圈快门,使得取景器中间的小红点亮起来。
(2)调整机背上的ISO值,比如从100调到200,然后缩小1档光圈,观察中间的小红点是否仍然亮着。
如果没有问题,则表明调整ISO的系统工作基本正常。
取景器倍率的选择:Leica的取景器分为三种:0.58、0.72和0.85,三种取景器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机身。
这个特殊的设计我之前有所耳闻,但直到我真正的拿到Leica拨动亮框线切换杆的时候,才真正的理解如此设计的原因。
或许你也和我之前一样,弄不明白这三种你取景器到底有什么影响,那你可以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网上的各种图示和数据都很多。
作为补充,我这里只给出一些纯感性的认识;同时又因为我只有35毫米的定焦镜头,所以只能给出配合35毫米镜头使用时的选购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