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杜甫课件
《走近诗人:杜牧》课件(共54张PPT)

《江南春》
诗歌大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①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③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⑤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⑥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⑦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小学已学,略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作背景】 一说杜牧来到江南(江苏江阴),看到春天的
江南,烟花细雨,独特而迷人,诗人沉醉其中, 不禁写下了这首诗。
二说当时皇帝过度提倡佛教,削弱了政府的实 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杜牧这年来到江南,不 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 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所以写下这首诗委婉地劝诫唐朝统治者。
高门望族、书香世家、官宦世家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节选) 旧第(指杜佑的府宅)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指《通典》)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少年杜牧的人物小标签: • 皇城土著,有房有钱有权有文化; • 聪明肯努力,“别人家的孩子”; • 关心国事,《孙子》注解,策论咨文。
《赠终南兰若僧》(课外) 家在城南杜曲旁, 两枝仙桂一时芳。
诗歌大意
我家世代居住在长安城的南边,我一年之内既考中进士,又通过吏部考试登科。
禅师都未知名姓, 始觉空门意味长。
初二写人作文《走进杜甫》750字(总10页PPT)

初二写人作文《走进杜甫》
战死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
。我里
世乱 百余家,
各东西。以《秦州
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
身世 而是自叹
。但未因此失去其
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
背景 时现的
。如:《登楼》、
鼓角 《白帝》、《登高》……五更
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关键词:战死,世乱,身世,诗史,性
质,淡化,背景,鼓角,星河,转折,为主,自 叹,失去,登楼,登高,动摇,悲壮。 词语:身世 拼音:shēnshì 解释:指人的经历、遭遇。北周庾 信《哀江南赋》序:“傅燮之但悲 身世,无处求生。”唐杜甫《北征》 诗:“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陆文夫《小巷深处》:“徐文霞不 停地哭着,让眼泪来诉说她的身世, 痛苦和屈辱。”地位,声...
初二写人作文《走进杜甫》
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 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再见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初二写人作文《走进杜甫》
功名 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
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
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叛军 死骨”便是
攻入长安后杜诗成为一代
由此
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
《悲陈陶》、《悲青板》《石壕
吏》“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
画面 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
初二写人作文《走进杜甫》
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
埃 忧 ,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
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
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
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
七律 是他的后期
,沉郁顿挫、精
斧凿 切而毫无
《走近杜甫》教学课件

《走近杜甫》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唐诗宋词》中的《走近杜甫》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1课《杜甫诗二首》中的《春望》和《登高》两首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春望》和《登高》两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教师引导,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春望》和《登高》两首诗的深层含义,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春望》和《登高》两首诗的基本内容,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唐诗三百首》、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杜甫的画像,引导学生认识杜甫。
(2)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春望》和《登高》两首诗,了解诗的基本内容。
(2)学生勾画诗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子,思考诗人的情感表达。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春望》和《登高》两首诗的理解。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1)分析《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子的含义。
(2)解读《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5. 随堂练习(1)学生翻译《春望》和《登高》两首诗。
(2)学生仿写一首以“忧国忧民”为主题的古诗词。
(2)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忧国忧民,感时花溅泪。
2.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简介 PPT课件

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 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 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 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 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 夔 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 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 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 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 甫 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 (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 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 《登高》、《又呈吴郎》等。
登兖州城 楼、 望岳
分 期
年代
年 龄
重要事件及经历
代表作 品
一 、 漫 游 时 期
开元开十元九二 年九七三(年四一公(一年元公年七)元) 开元二三 年玄(宗公天元宝七 三三年五(公年元) 开七四元四二年四) 年(公元七 三天六宝年四) 年 开(公元元二七四八 年(五公年元) 七 四○年)
2300
24 33 25
杜甫生平经历及作品简表
分 期
年代
年 龄
重要事件及经历
代表作 品
玄宗先天 元年(公元 1 七一二年)
诞生于巩县(河南巩县)东三里 瑶湾
玄宗开元 六年(公元 7 七一八年)
开元十三 年(公元七 14
二五年)
始作诗文
出游翰墨之场,颇受赞赏。 (结交岐王李范、李龟年等)
凤凰诗
分 期
年代
年 龄
杜甫生平介绍最终版ppt课件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第二个打击,父亲病故。
❖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 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 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 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 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 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 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安史之乱----人生转折点 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 亲友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
病 死 孤 舟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伟大友谊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走近[]杜甫
![走近[]杜甫](https://img.taocdn.com/s3/m/695985de7f1922791688e84f.png)
西南漂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 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 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 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 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 是千古绝唱。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 四个时期
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
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 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 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 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 《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 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 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 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走近杜甫
介绍杜甫 走近杜甫
目录
杜甫诗歌的成就和风格 杜甫的创作经历
杜甫诗歌的内容
小学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走进杜甫的诗
走进杜甫草堂
我们永远的杜甫
激趣导入
中文名:杜甫 别名:少陵野老,杜陵布衣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祖籍:唐朝襄州襄阳(今襄阳市) 出生地:唐朝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 出生日期:712年 逝世日期:770年 职业:诗人、文学家 尊称:诗圣 流派:唐代现实主义 主要成就:创作大量现实主义诗歌 代表作品:《杜工部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课件《走近杜甫》

望岳
• •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望 近望 近望 想象 设问 静 动 哲理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 言,也写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 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兼济天下的豪情 壮志。 • 这时候的杜甫又是怎样的形象?
•
• • • • • • • • • • • •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的花叶直贴到鬓角边。 背后缀的是什么呢? 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亲,皇上封为虢国和秦国二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吃腻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动,鸾刀切着细肉丝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来却不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姗姗来迟的骑马人踌躇满志,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褥茵亭。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使者象传情的青鸟勤送红巾。 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绝伦,千万不要近前担心丞相恼怒!
•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父母 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 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云霄。 •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 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到了四十还要 去西部边疆去种田。离开的时候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他 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 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 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 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况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够 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 役的人们怎敢伸诉怨恨?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 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 出?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 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 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走近杜甫课件

4/1/2021
伟大的诗人与伟大的诗歌想。
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 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 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杜甫,字子美,有“诗圣”之称,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 世称二人为“李杜”。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 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见课文“导 语”)
代表作:“三吏”、“三别”
“三吏”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社会动 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4/1/2021
诗人的经历与诗歌创作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读书和漫游时期 困居长安时期 陷贼和为官时期 西南飘泊时期
4/1/2021
陷贼和为官时期
杜甫陷贼中将近半年,看着京城的荒凉,生灵涂炭,听 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 《悲陈陶》、《悲青坂》、《春望》等诗。
4/1/2021
陷贼和为官时期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 民在官吏们残酷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去洛阳的路上,看见 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写 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 “三吏”、 “三别”。
4/1/2021
困居长安时期
天宝十四载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 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 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 会上尖锐的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的家庭景况,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唐朝 盛世最后的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
作。
再读古诗:品味语言、感悟诗情、想象画面
望 岳
唐.杜甫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找 出诗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完成练习: 1.从诗中 读出了(体会到) 2.结合背景悟诗情:这首诗是杜甫 词 (句),我 。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时期的作品,主要抒发了诗
人 。让我认识到一个 的杜甫。 ,我仿佛 3.读诗句
看到了
了 。
,仿佛听到
读法小贴士
再读诗歌,悟情感: 了解背景
品味词句
感悟诗情
想象画面
读法小贴士
古诗阅读二步学习法:
1.读懂诗题、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2.了解背景、品味词句、感悟诗情、 想象画面
学以致用
迁移学诗: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 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 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 《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又被贬华州司 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 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逃难,到 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 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摄政成都,杜甫投往,严武死,他 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 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 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 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 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 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 贵的诗篇。
知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 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 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 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甫共有约 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 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根据所给资料,运用前面学习古诗的方
法,小组自由选择一首古诗合作学习,完成
学习卡 :
《春望》《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结合前面的学习和自己的积累,选择相应的 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读书和漫游、陷贼和为官、西南飘泊、困居 长安 壮志凌云、喜爱赞美、热爱祖国、忧国思家 诗歌 《望岳》 创作时期 思想感情
初读古诗:读懂诗题、读准字音
望 岳
唐.杜甫 dài 岱 宗 夫 如 何, 齐 鲁 青 未 了 。
造 化 钟 神 秀,阴 阳 割 昏 晓。 zì 荡 胸 生 层云, 决 眦 入 归 鸟。 会 当 凌 绝 顶,一 览 众 山 小。
初读古诗 :读出节奏、读出韵脚
望 岳
唐.杜甫
岱 宗 / 夫 如 何, 齐 鲁 / 青 未 了 。
造 化 / 钟 神 秀 ,阴 阳/ 割 昏 晓 。
荡 胸 / 生 层 云 ,决 眦 / 入 归 鸟 。 会 当/凌 绝 顶,一 览/ 众 山 小。
读法小贴士
初读诗歌,读通顺: 读懂诗题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再读古诗:了解背景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
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 第二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 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 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
《春望》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结合前面的学习和自己的积累,选择相应的 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读书和漫游、陷贼和为官、西南飘泊、困居 长安 壮志凌云、喜爱赞美、热爱祖国、忧国思家 诗歌 《望岳》 创作时期 思想感情
读书和漫游 壮志凌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春望》 《春夜喜雨》
困居长安
忧国思家
热爱祖国
陷贼和为官 喜爱赞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西南飘泊
杜甫流传至今的名诗和名句:
1、《绝句》 2、《江畔独步寻花》 3、《江南逢李龟年》 4、《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6、《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7、《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规雁》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1、《潼关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登岳阳楼》 13、《旅夜书怀》 14、《寒食》 15、《绝句· 迟日江山丽》
……共1500多首
杜甫:“诗圣”
诗歌成就极高; 诗歌反映历史; 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