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一)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 )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 ( 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一) 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二) 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三) 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四) 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一)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二)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三) 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一) 基本设备:给氧装置电动吸引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万能手术床麻醉机妇科检查床万能产床婴儿保温箱呼吸机自动洗胃机心脏除颤器多功能抢救床无影灯胃镜冲洗车产程监护仪裂隙灯牙科治疗椅涡轮机牙钻机显微镜恒温箱X光机钾钠氯分析仪B超石蜡切片机洗衣机紫外线灯蒸馏器下收下送密闭车冲洗工具银汞搅拌机电冰箱分析天平离心机尿分析仪冷冻切片机敷料柜器械柜手套烘干上粉机高压灭菌设备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二) 病房每床单元设备:除增加床头信号灯1台外,其他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床 1张,床垫 1. 2条,被子1 . 2条,褥子1 . 2条,被套2条床单2条,枕芯 2个,枕套4个,床头柜1个,暖水瓶 1个面盆2个,痰盂或痰杯1个,病员服2套;(三) 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院二级医院创建 临床

医院二级医院创建 临床

医院二级医院创建临床一、背景介绍二级医院是指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居于中级地位的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能够提供较为复杂的医疗服务。

本文旨在介绍医院二级医院创建临床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临床科室设置1. 内科: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

2. 外科:包括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等。

3. 妇产科:包括妇科、产科等。

4. 儿科:包括新生儿科、小儿内科等。

5. 五官科:包括耳鼻喉科、眼科等。

6. 皮肤科:提供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7. 急诊科:负责急诊患者的接诊、诊断和处理。

8. 放射科:提供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服务。

9. 检验科:负责各类实验室检验工作。

三、医疗设备与技术要求1. 临床科室应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B超、心电图机、呼吸机等。

2. 部份科室需要配备特殊设备,如手术室需要手术灯、手术台等。

3. 医院应有一定的医疗技术力量,包括医生、护士等,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四、医疗服务要求1. 医院应提供24小时门急诊服务,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救治。

2. 临床科室应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等。

3.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五、医疗卫生管理要求1. 医院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医疗服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管理、感染控制管理等。

3. 医院应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医院管理要求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

2. 医院应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3.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困扰。

七、总结医院二级医院创建临床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包括临床科室设置、医疗设备与技术要求、医疗服务要求、医疗卫生管理要求和医院管理要求等。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水平,满足患者的需求。

临床科室诊疗项目

临床科室诊疗项目

二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标准
一、内科(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
(一)心血管内科
(二)呼吸内科专业
(三)消化内科专业
(四)内分泌专业
(五)肾脏内科专业
(六)神经内科专业
(七)肿瘤内科专业(可选)
(八)血液内科专业
二、外科(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
(一)普通外科专业
(二)骨科专业
(三)神经外科专业
(三)泌尿外科专业
(四)心胸外科专业
(五)烧伤整形专业
三、妇产科
(一)妇科专业
(二)产科专业
四、儿科
五、眼科
六、耳鼻咽喉科
七、口腔科
注:8-13项为重点专科项目
八、皮肤科
九、急诊医学科
十、麻醉科。

二级医院标准

二级医院标准

二级医院标准引言概述:二级医院是指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属于中级医疗机构的医院。

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培养医疗人才、推动医疗科技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二级医院的标准。

一、医疗设施与设备1.1 诊疗科室:二级医院应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基本诊疗科室,以满足常见疾病的诊治需求。

1.2 医疗设备:二级医院应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如X光机、B超、心电图机等,以支持常规诊疗和基本的医学检查。

1.3 医疗环境:二级医院应提供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包括洁净的病房、卫生间、通风良好的手术室等,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二、医疗服务与质量管理2.1 医疗团队:二级医院应组建合理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以提供全面、协同的医疗服务。

2.2 诊疗规范:二级医院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的诊疗规范,确保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3 质量管理:二级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监测、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等,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医疗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3.1 医学教育:二级医院应与相关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开展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培养医疗人才。

3.2 继续教育:二级医院应为医疗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平台,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3.3 科研创新:二级医院应积极参与医学科研活动,推动医学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四、医疗资源与社会责任4.1 医疗资源配置:二级医院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包括医生、护士、设备等,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4.2 医保合作:二级医院应与医保机构合作,提供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并按照规定报销费用,保障患者的权益。

4.3 社会责任:二级医院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防控工作,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二级医院的标准涉及医疗设施与设备、医疗服务与质量管理、医疗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以及医疗资源与社会责任等方面。

二级医疗机构医院眼科基本标准

二级医疗机构医院眼科基本标准

二级医疗机构医院眼科基本标准
眼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为保障患者的眼睛健康,提供
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应遵循以下基本标准:
1. 专业人员:
- 眼科专业医生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
诊断和治疗常见眼科疾病。

- 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眼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以提
供全面的医疗护理服务。

2. 诊疗设备:
- 眼科护理室应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如验光仪、眼底相机和
角膜地形图仪等,以便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和诊断。

- 手术室应具备先进的眼科手术设备和消毒设备,确保手术操
作的安全和卫生。

3. 诊疗流程:
- 眼科科室应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包括患者接待、病史采集、详细的眼科检查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制定。

- 患者的隐私应得到保护,医疗记录应妥善保存和保密。

4. 环境卫生:
- 眼科科室应保持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 医疗器械和药品应储存有序,遵循规定的消毒和储存要求。

5. 应急处理:
- 眼科科室应建立应急处理机制,能够及时应对眼科急症和突
发事件。

-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掌握眼科急救技能。

以上是二级医疗机构医院眼科的基本标准,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医院可以提供安全、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给氧装置呼吸机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万能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胃镜妇科检查床冲洗车万能产床产程监护仪婴儿保温箱裂隙灯牙科治疗椅涡轮机牙钻机银汞搅拌机显微镜电冰箱恒温箱分析天平X光机离心机钾钠氯分析仪尿分析仪B超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敷料柜洗衣机器械柜紫外线灯手套烘干上粉机蒸馏器高压灭菌设备下收下送密闭车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冲洗工具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除增加床头信号灯1台外,其他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床1张,床垫 1.2条,被子1.2条,褥子1.2条,被套2条床单2条,枕芯2个,枕套4个,床头柜1个,暖水瓶1个面盆2个,痰盂或痰杯1个,病员服2套;(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二级综合医院医技科室技术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医技科室技术标准
2、药品供应工作
(1)药品供应率≥90%;无假药、劣药,无保健药品;能帐帐相符、帐物相符,盘点误差率±3‰;年报损金额≤0.5%(饮片≤1%)
(2)有药品进出库验收、药品养护、药品效期、药品淘汰等的管理制度与操作程序
3、制剂与药检工作
院内制剂有“制剂许可证”、药检室;制剂检验率100%
4、临床药学工作
4、对临床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应能进行营养会诊,按个体营养需要、病情进展及治疗需要,制定营养治疗计划,并随访、修订计划和观察治疗效果
5、除普食外,治疗膳食、诊断膳食和代谢膳食等的就餐率应达到100%;各种膳食配制和发送的符合率均应达到100%
6、特殊会诊病人、营养支持病人应书写营养病历,包括营养评估、营养治疗方案及实施记录等
5、临床免疫学:检测类别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病原体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特定蛋白等;ELISA实验以酶标仪读数判断结果,并有原始记录
6、临床微生物学:开展项目包括涂片、培养、鉴定、药敏等试验及耐药性的检测、常见细菌鉴定要求到种,药敏试验用药的选择有制度和依据,细菌培养阳性率≥30%
7、所有开展项目均建立操作文件,有规RCV小于省推荐RCV;参加省级以上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内质评活动,成绩合格
(1)临床药师工作:有专职临床药师;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会诊、病例讨论;书写药历≥30份/年;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推行个体化给药方案
(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剂科设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程序等,规范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
(3)合理用药管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测及合理用药监测与管理
3、开展各种标本(尿液、粪便、痰液、脑脊液、胸腹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和血液等)的物理、化学、涂片检查;开展血常规、溶血、骨髓细胞形态(组化、免疫分型)凝血、血流变等实验;如用尿沉渣分析仪有复检标准,复检有记录并报告;血常规检查有镜检标准,镜检有记录并报告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为有序合理使用本区域得医疗资源,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应立足本地区常见病为主,以下所列“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大部分引自卫生部第一周期医院评审《二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设置得《临床科室技术标准》“一般"与“重点”科室得要求。

若就是本地区非常见病,县(直辖市得区)域内已有三级综合/专科医院、100 公里范围内二级医院中已有该专业者或区域人口少于 20 万者,则为“可选”项目,非必备。

如“血液内科专业”、“烧伤整形科专业”,非常见病较多、100 公里范围内其她医疗机构已有该专业者,或人口过少、需求不足可以不设置、如有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已发布得现行文件不一致处,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得文件为准。

一、内科(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一)心血管内科专业1。

心脏骤停得抢救、2。

心源性休克得抢救、3、静脉临时起搏(可选)。

4.急性心肌梗塞得规范化治疗(溶栓)、5。

常见心律失常得诊治。

6。

设立心脏监护独立得护理单元(CCU)包括监测心、血压、呼吸、血氧饱与度、7。

高血压急诊抢救。

8、高血压得诊治(包括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规范化治疗)。

9、慢性心功能不全得规范化诊治。

10。

急性心力衰竭得抢救。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得规范化诊治、(二)呼吸内科专业1、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级与规范化治疗。

2、肺炎与COPD急性加重期得病原学检查及抗感染得合理应用。

3。

支气管肺癌得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与规范化治疗、4、大咯血得诊断与治疗。

5、自发性气胸诊断与治疗,张力性气胸得救治。

6.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得诊断与治疗。

7.呼吸道传染病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8、肺功能检查。

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选)。

(三)消化内科专业1、能够正确、规范地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2。

消化道大出血得诊治:消化道大出血得综合抢救:急诊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镜下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及其她原因出血得内镜下止血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
为有序合理使用本区域的医疗资源,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应
立足本地区常见病为主,以下所列“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大部分引自卫生部第一周期医院评审《二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设置的《临床科室技术标准》“一般”与“重点”科室的要求。

若是本地区非常见病,县(直辖市的区)域内已有三级综合/专科医院、100 公里范围内二级医院中已有该专业者或区域人口少于20 万者,则为“可选”项目,非必备。

如“血液内科专业”、“烧伤整形科专业”,非常见病较多、100 公里范围内其他医疗机构已有该专业者,或人口过少、需求不足可以不设置。

如有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已发布的现行文件不一致处,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文件为准。

一、内科(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
(一)心血管内科专业
1.心脏骤停的抢救。

2.心源性休克的抢救。

3.静脉临时起搏(可选)。

4.急性心肌梗塞的规范化治疗(溶栓)。

5.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

6.设立心脏监护独立的护理单元(CCU包括监测心、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7.高血压急诊抢救。

8.高血压的诊治(包括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规范化治疗)。

9.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规范化诊治。

10.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规范化诊治。

(二)呼吸内科专业
1.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级与规范化治疗。

2.肺炎和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原学检查及抗感染的合理应用。

3.支气管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与规范化治疗。

4.大咯血的诊断与治疗。

5.自发性气胸诊断与治疗,张力性气胸的救治。

6.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7.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8.肺功能检查。

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选)。

(三)消化内科专业
1.能够正确、规范地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2.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消化道大出血的综合抢救:急诊内镜诊断及
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镜下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及其他原因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

3.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及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4.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5.常规开展规范的胃镜、肠镜检查工作。

6.黄疸的鉴别诊断。

7.开展肝穿刺诊断与治疗。

(四)内分泌科专业
1.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甲亢危象的识别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