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的翻译赏析
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翻译赏析

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翻译赏析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翻译赏析《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
其古诗全文如下: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前言】《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是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出自于《花间集》。
创作于晚唐时期。
此词描写美人于秋风萧瑟之时,触发对塞外征夫的相思之情。
上片渲染凄凉的秋景氛围。
“塞外”与“江南”对举,“草先衰”与“雁到迟”互衬既拓展了空间,也从时间角度突出对征人,思妇遥相阻隔了无音信的惨状。
【注释】①行客:指出行,客居的人。
②塞外: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③雁:大雁。
此处一语双关,暗喻行客书信。
④芙蓉句:谓白嫩的脸已憔悴,如凋零的荷花。
芙蓉:荷花。
⑤杨柳堕:谓新眉如柳叶飘落,杨柳:指柳叶。
⑥摇落:凋残。
【翻译】远游的人儿还未归来,凄切的秋风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塞外的绿草已经枯萎衰落,江南的大雁还迟迟不至。
她思念远人,这秋风秋景就更让人伤怀了。
她那娇嫩的脸庞像芙蓉一样凋落了,新眉也像杨柳一样枯落。
景色的凋敝与人的憔悴融合在一起,她睹物思人,见到秋天里众芳摇落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伤。
可是她那柔肠寸断的离愁别情,又有谁知道呢。
【赏析】上片开头二句,一写往日离别,一写今日望归,双起单承。
“秋风凄切伤离”,起句便切入本题:点出“伤离”二字,总起全篇;以“秋风凄切”突出秋景的萧索、凄清,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无限凄凉的心境。
“行客未归时”具体说明伤离的缘由。
天凉了,行人还未归来,叫人惦念,牵肠挂肚。
由“伤离”到“未归”,看得出女主人公其间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出语看似平淡,而词情酸楚,韵调悲凄。
后二句全由“未归时”展开,写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塞外”句一笔宕开,设想远人所在的地域状貌,“江南雁到迟”句由远及近,由“塞外”而“雁”,由“雁”而连接远人的书信,线条明晰,思远情致描摹深透,一种细腻之情洋溢字里行间。
古诗玉蝴蝶·角断签鸣疏点翻译赏析

古诗玉蝴蝶·角断签鸣疏点翻译赏析《玉蝴蝶·角断签鸣疏点》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角断签鸣疏点,倦萤透隙,低弄书光。
一寸悲秋,生动万种凄凉。
旧衫染、唾凝花碧,别泪想、妆洗蜂黄。
楚魂伤。
雁汀沙冷,来信微茫。
都忘。
孤山旧赏,水沈熨露,岸锦宜霜。
败叶题诗,御沟应不到流湘。
数客路、又随淮月,羡故人还买吴航。
两凝望。
满城风雨,催送重阳。
【赏析】《玉蝴蝶》,又名《玉蝴蝶慢》。
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
小令始于唐温庭筠,见《花间集》。
双调,四十一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三平韵。
宋教坊衍为慢曲,始见柳永《乐章集》。
双调,九十九字,上片十句五平韵,下片十一句六平韵。
也有九十八字体。
此词为九十九字正格。
朱祖谋笺:此词用柳永韵。
“角断”五句,言公事无聊,生出“秋感”也。
“签”,即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为幕职,宋时于各州皆置之。
吴文英多年为幕客,故有此纪实。
此言时断时续的暮号声从远处隐隐约约传进签判厅中,时明时暗的萤火光自窗隙间闪烁进来淡淡地映着打开着的书卷。
词人闲暇无聊,再因这耳闻目见就触发起无数不可名状的悲凉感。
“旧衫染”两句,词人追忆。
“唾凝花碧”,语出李煜《一斛珠》:“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蜂黄”,面妆也。
周邦彦《满江红》词也有“蝶粉蜂黄浑退了”句可证之。
此言他的旧衣上还沾染着爱人戏谑地吐过来的嚼啐的花茸痕。
如今两情离别,想她定在为相思之苦而终日以泪洗面,以致把脸上的蜂黄妆也洗去了。
“楚魂伤”三句,自伤也。
“楚魂”,指屈子之魂,这里借代词人。
此言词人现在像屈原那样在江畔哀伤凄苦,因为自从两人分别之后,她至今音讯杳然,叫词人不能不失望痛苦。
上片以秋景引起词人的忆旧、感慨。
“都忘”四句,是对杭城的怀念。
此处是说:西湖孤山是我的旧游处,那里还有我杭妾的墓地在。
想如今一定是湖水平展,岸边的霜叶也是胜过了红花的娇艳。
这种美景说是“都忘”,实是都难忘却也。
“败叶”两句,化用“红叶题诗”典故。
柳永《玉蝴蝶》赏析

柳永《玉蝴蝶》赏析《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作品赏析【注释】①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
③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处。
【评解】此首风格与《八声甘州》相近,为柳词名篇。
词中抒写了对远方故人的怀念。
上片以景为主,景中有情。
诗人面对凄凉的秋景,凭栏远望,触景生情,写出了思念故人的惆怅与哀感。
下片插入回忆,以情为主,而情中有景。
妙合无垠,声情凄婉。
以昔日之欢会反衬长期分离之苦,从而转到眼前的思念。
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集评】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
“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望处”二字,统撮全篇。
起言凭栏远望,“悄悄”二字,已含悲意。
“晚景”二句,虚写晚景足悲。
“水风”两对句,实写蘋老、梧黄之景。
“遣情伤”三句,乃折到怀人之感。
下片,极写心中之抑郁。
“难忘”两句,回忆当年之乐。
“几孤”句,言文酒之疏。
“屡变”句,言经历之久。
“海阔”两句,言隔离之远。
“念双燕”两句,言思念之切。
末句,与篇首相应。
“立尽斜阳”,伫立之久可知,羁愁之深可知。
这首《玉蝴蝶》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
“悄悄”,忧愁的样子。
古诗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翻译赏析

古诗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翻译赏析《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
其古诗全文如下: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
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
殷晴雷。
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
隼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
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
且追陪。
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前言】《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是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作。
【注释】渐觉:渐渐让人感觉到。
芳郊:京郊的景色。
明艳:鲜妍悦目。
膏雨:即春雨。
古有谚语“春雨贵如油”,故称春雨为膏雨。
膏:油脂。
满目浅桃深杏: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
因为桃花颜色相对浅淡,故称浅桃;而杏花颜色相对深艳,因此称深杏。
露染风裁: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
银塘静:银白色的水塘非常安静。
银塘:水塘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银光,故称银塘。
鱼鳞:形容水波的形状好像鱼鳞一样。
簟(diàn)展: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
簟:坐卧用的竹席。
烟岫: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龟甲:指地面隆起的像龟背一样的丘陵。
殷:象声词,震动的声音。
晴雷:晴天之雷。
殷晴雷:指鼓乐声如雷声一样洪亮。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三仙山之一,这里比喻京郊外的山美丽得就好像蓬莱仙境一样。
集旟(yú):古代军队出征时举的旗帜。
【翻译】春天来了,京郊的景色渐渐鲜妍悦目。
昨夜下了一场春雨,洒湿凡尘。
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
安静的银白色的水塘,水面的波纹就像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一样,从岸边一层推一层,形成如鱼鳞一样的水上画面。
云雾缭绕的山峰已然翠绿,像龟背一样的丘陵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美丽。
权贵郊游的乐队吹起鼓乐,声音如雷,在云雾间环绕。
我游遍了山间美景。
遇到权贵的车仗,我徘徊在车仗周围观看。
权贵带了许多女眷和文人,他们下车摆设野餐,餐饮的场所都选择风景美好的地方。
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风。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及赏析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及赏析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宋代: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注释玉蝴蝶,词牌名。
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
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
亦有九十八字体。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玉蝴蝶柳永诗词鉴赏

玉蝴蝶柳永诗词鉴赏玉蝴蝶柳永诗词鉴赏玉蝴蝶柳永北宋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①云断:云散。
②悄悄:内心忧愁的样子。
③堪:能够,可以。
④蘋(píng)花:白蘋花,生于浅水中,开小白花。
⑤遣:排遣。
⑥文期:与朋友约期做文章。
⑦孤:同“辜”。
⑧星霜:代指一年。
【译文】:我独自登台远望,见雨住云散去,我悄悄送别着秋天的光景。
黄昏的景色萧条不已,足令多愁善感的文士体会到悲凉之意。
水上风儿轻吹,蘋花渐渐老去,月光露气变冷,飘落的梧桐叶飘散着片片枯黄。
这情景更令人感伤,往日的故人,你们都在哪里?眼前所见的只是烟水茫茫。
实在难忘,当年与朋友们在一起那些填词赋诗、饮酒放狂的开怀时光。
如今辜负虚度了多少大好时光。
山路迢迢,海面宽广,不知何处才是潇湘?我的朋友也一定在那里流浪。
想到那双小燕,无法凭它传送远信,暮色苍茫,只会认识那些归来的桅樯。
我一个人,黯然神伤,在孤雁的哀鸣声中,眼看着夕阳慢慢沉没。
【赏析】:本词是秋日怀念故人之作。
柳永的词,以善写四时不同景色见长,而以秋景写得最多最好。
他能把秋景的'凄清和个人内心的悲思、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这首词即为一例。
上片由眼前的秋景引发到对故人的思念,从景到情,从凭栏到忆旧。
下片从情到景,从忆旧游而回到凭栏之现境。
抒情回环往复。
由对故人的回忆抒写到眼前的伫望。
首尾回环,融为一体。
上片以远处景象开篇,由景入情,因见景物凄凉萧疏而引发对故人的思念。
下片用“难忘”换头,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慨叹故人受山水阻隔而难以相见,天各一方,音信渺茫。
因无信而盼归航,虽屡次“空识”,但依然“立尽斜阳”,表现出对故人的一片痴情。
结尾处又回应开篇的“望”字,首尾相环,结构甚妙。
古词《玉蝴蝶》(作者李纲)原文全文及意思翻译

玉蝴蝶
李纲[宋代]
万古秣陵江国,舣舟烟岸,千里云林。
故垒高楼,凝望远水遥岑。
景阳钟、那闻旧响,玉树唱、空有余音。
感春心。
六朝遗事,萧索难寻。
甘泉法从弟兄芝玉,顾我情深契阔相思,岂知今日共登临。
对尊俎、休辞痛饮,伤志节、须且高吟。
柳摇金。
断霞轻霭,残照西沈。
译文
注释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
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徽散意绪。
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
多指女子的睡床。
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
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
芳心:花心。
亦喻女子之情怀。
空阶:空寂的台阶。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
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
蛩,蟋蟀之别称。
玉人:美貌之女子。
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关于作者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
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玉蝴蝶(李纲作品)原文、翻译及注释

玉蝴蝶
宋代:李纲
万古秣陵江国,舣舟烟岸,千里云林。
故垒高楼,凝望远水遥岑。
景阳钟、那闻旧响,玉树唱、空有余音。
感春心。
六朝遗事,萧索难寻。
甘泉法从弟兄芝玉,顾我情深契阔相思,岂知今日共登临。
对尊俎、休辞痛饮,伤志节、须且高吟。
柳摇金。
断霞轻霭,残照西沈。
译文
注释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
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徽散意绪。
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
多指女子的睡床。
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
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
芳心:花心。
亦喻女子之情怀。
空阶:空寂的台阶。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
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
蛩,蟋蟀之别称。
玉人:美貌之女子。
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关于作者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
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蝴蝶的翻译赏析
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玉蝴蝶是词牌名,柳永的这首玉蝴蝶全名是《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这首词是柳永为怀念湘中故人所写的作品。
原文: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斗百花翻译: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
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斗百花字词解释:
⑴玉蝴蝶,词牌名。
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
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
亦有九十八字体。
⑵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⑶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可以。
⑷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⑸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⑹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⑺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期:约。
⑻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⑼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
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⑽潇湘:湘江的别称。
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⑾暮天:傍晚时分。
⑿空:白白地。
归航:返航的船。
⒀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斗百花背景:无
斗百花赏析:
这首《玉蝴蝶》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
“悄悄”,忧愁的样子。
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
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
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
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
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
“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
“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
“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
“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
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
“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
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
“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
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
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
“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
“海阔山遥”句,又从
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
“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
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
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
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
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
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
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
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
“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
“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
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个人资料: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玉蝴蝶的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瑶华》的翻译及赏析
2.《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阅读答案及赏析
3.柳永《玉蝴蝶》翻译赏析
4.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翻译赏析
5.《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翻译赏析
6.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翻译赏析
7.砚眼原文的翻译及赏析
8.古文风的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