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不打油故障浅析

合集下载

齿轮油泵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油泵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油泵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分析齿轮油泵故障及排除方法齿轮油泵是通过一对参数和结构相同的渐开线齿轮的相互滚动啮合,将油箱内的低压油升至能做功的高压油的重要部件。

是把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动力装置。

东方红-75拖拉机和东方红-60、70T推土机机构采用CB46齿轮泵。

东方红-802/802K拖拉机和东方红-802KT推土机采用CBN-E450或CBTI-E550型齿轮泵,该泵流量大,可靠性好。

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故障。

1、油泵内部零件磨损油泵内部零件磨损会造成内漏。

其中浮动轴套与齿轮端面之间泄漏面积大,是造成内漏的主要部位。

这部分漏损量占全部内漏的50%~70%左右。

磨损内漏的齿轮泵其容积效率下降,油泵输出功率大大低于输入功率。

其损耗全部转变为热能,因此会引起油泵过热。

若将结合平面压紧,因工作时浮动轴套会有少量运动而造成磨损,结果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这样的浮动轴套必须更换或修理。

2、油泵壳体的磨损主要是浮动轴套孔的磨损(齿轮轴与轴套的正常间隙是0.09~0.175mm,最大不得超过0.20mm)。

齿轮工作受压力油的作用,齿轮尖部靠近油泵壳体,磨损泵体的低压腔部分。

另一种磨损是壳体内工作面成圆周似的磨损,这种磨损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净所致,所以必须添加没有杂质的油液。

3、油封磨损,胶封老化卸荷片的橡胶油封老化变质,失去弹性,对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失去了密封隔离作用,会产生高压油腔的油压往低压油腔,称为“内漏”,它降低了油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

CB46齿轮泵它的正常工作压力为100~110kg/平方厘米,正常输油量是46L/min,标准的卸荷片橡胶油封是57×43。

自紧油封是PG25×42×10的骨架式油封,它的损坏或年久失效,空气便从油封与主轴轴颈之间的缝隙或从进油口接盘与油泵壳体结合处被吸入油泵,经回油管进入油箱,在油箱中产生大量气泡。

会造成油箱中的油液减少,发动机油底槽中油液增多现象,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

齿轮泵常见故障分析以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常见故障分析以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常见故障分析以及排除方法中国泵业网齿轮泵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齿轮油泵输送流量不足,压力偏低故章原因:一、齿轮泵输出管路阻力大排除方法:输出管路布置是否正确,管径不能偏小,管路转弯角偏多检查阀门是否灵活适当打开出口阀门,直到工况点二、油内水分、气体较多排除方法:把油内的水分、气泡控制在100 ℃-120℃左右温度,缓慢排尽后,可逐步升温到工况点管路布置是否合理安装排气阀三、管道与叶轮流道堵塞排除方法:清除管道内与叶轮流道内的杂物检查阀门闸阀是否失灵四、进口滤网堵塞排除方法:定期清洗滤网滤网目数不能过密五、齿轮泵体进口密封口环与叶轮密封口环严重磨损排除方法:更换磨损部件齿轮油泵的吸入口径小于或等于100mm 时,口环间隙大于1.5mm 时应更换;吸入口径大于或等于125mm 时,口环间隙大于2mm 时,应修理更换六、转速与转向不正确排除方法:检查转速值(用测速器测量)检查线路连接情况是否反向运转七、输送油液的密度粘度偏离基本值排除方法:当介质偏离定购参数而产生故障时应向本厂查询八、装置NPSH S 过低(汽能余量太低)排除方法:检查高位槽液位必要时进行调节齿轮泵进口阀门完全打开,并检查过滤器当高位槽至齿轮油泵进口管路阻力过大时,重新布管2、齿轮泵的振动及噪声故障原因:一、底板底角安装不平稳排除方法:校正底板平稳性二、各部压紧螺丝松动排除方法:调正各部螺栓均匀压紧三、管道与齿轮油泵进出口连接严重偏差,承受阻力大排除方法:调整管道与齿轮油泵出口的连接垂直度架设支撑架(齿轮油泵不能承受管道压力)四、齿轮泵与电机的同轴度偏差及连轴器之间端面无间隙排除方法:调整齿轮油泵与电机的同轴度调整连轴器之间端面间隙规定值3mm 左右五、齿轮泵轴与轴承损坏排除方法:更换齿轮泵轴或轴承六、齿轮泵内有杂物排除方法:清除齿轮泵内杂物七、流速不稳定排除方法:排除管内的气泡和空气管道不畅通,弯曲处较多八、缓冲圈损坏排除方法:更换缓冲圈3、齿轮泵的泄漏故障原因:一、各部压紧螺栓松动排除方法:均匀压紧各部螺栓二、密封垫损坏排除方法:更换密封垫三、部件气砂孔排除方法:在可能情况下进行焊补及更换部件四、齿轮泵轴与油封磨损排除方法:更换齿轮泵轴与油封五、齿轮泵与电机同轴度偏差排除方法:调正同轴度要求六、管道与齿轮泵连接不成直线造成齿轮油泵的扭力大排除方法:调正管道与齿轮油泵的直线度,平衡度均匀拧紧各部螺栓。

齿轮泵(马达)的故障分析

齿轮泵(马达)的故障分析

压力不足 或压力建立
不起来
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4
1.1.1 泵吸不上油或流量不足
旋向接反
泵吸不上油 或流量不足
吸油不足
进出油口接反
油箱液面过低
转速太低
油液粘度过高/低 滤芯堵塞
吸油管堵塞 吸油管漏气
吸油管通径过小
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5
1.1.2 压力不足或压力建立不起来
泵吸不上油 或流量不足
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58
如何用好液压泵?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心脏”,因此当液压系统出现问题时,
首先注意到的是液压泵,有时往往大家都会将原因归咎于泵本身。
如果泵的结构设计正确,零件的制造质量、材质、热处理等均
达到设计要求,经出厂试验为测试合格的产品。用于液压系统而引
起泵损坏的,是由于泵本身缺失所引起的现象是很少见的。确切地
齿轮泵失效
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56
6、解决办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公司要求主机厂控制 好油液的清洁度,保证各液压元件和管道的 密封,并要求设备操作者不能私自调高液压 系统的使用压力。
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57
7、故障处理效果
主机厂在采纳了我公司的建议之后,使 用情况良好,类似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
油液温度过高
油液粘度过低
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21
c) 骨架油封漏油
窜油导致油封唇口损坏
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22
c) 骨架油封漏油
径 向 受 力 产 生 泄 漏
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23
d) 片间渗漏
压力超高
螺栓拉伸变形

浅谈齿轮泵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浅谈齿轮泵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浅谈齿轮泵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摘要] 油田上使用的大部分设备都安装有齿轮泵,如修井机、通井机、特种车辆、工程机械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油质、违章操作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产生各种故障,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关键词] 齿轮泵故障原因排除修理引言齿轮泵目前在油田特种设备上使用很广,如在修井机、通井机、装载机、特种车辆等都安装有齿轮泵,由于这方面的设备使用条件较为恶劣,再加上油质、违章操作等方面的原因,齿轮泵会产生各种故障,而产生故障后,往往采取更换的方法,特别是特种设备上安装的齿轮泵价格都在万元以上,浪费较严重。

本文着重介绍齿轮泵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供参考。

1.产生振动与噪声的原因与排除1.1吸入空气①齿轮泵的泵体与两侧端盖为直接接触的硬密封,若接触面的平面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则泵在工作时容易吸入空气;同样,泵的端盖与压盖之间也为直接接触,空气也容易侵入;若压盖为塑料制品,由于其损坏或因温度变化而变形,也会使密封不严而进入空气。

②对泵轴一般采用骨架式油封进行密封。

若卡紧唇部的弹簧脱落,或将油封装反,或其唇部被拉伤、老化,都将使油封后端经常处于负压状态而吸入空气,一般可更换新油封予以解决。

③油箱内油量不够,或吸油管口未插至油面以下,泵便会吸入空气,此时应往油箱内补充油液至油标线;若回油管口露出油面,有时也会因系统内瞬间负压而使空气反灌进入系统,所以回油管口一般也应插至油面以下。

④泵的安装位置距油面太高,特别是在泵转速降低时,因不能保证泵吸油腔有必要的真空度造成吸油不足而吸入空气。

此时应调整泵与油面的相对高度,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⑤吸油滤油器被污物堵塞或其容量过小,导致吸油阻力增加而吸入空气;另外,进、出油口的口径较大也有可能带入空气。

此时,可清洗滤油器,或选取较大容量、且进出口径适当的滤油器。

如此,不但能防止吸入空气,还能防止产生噪声。

1.2机械原因①泵与联轴器的连接因不合规定要求而产生振动及噪声。

齿轮泵常见故障

齿轮泵常见故障

1、泵不出油如果在主机调试中发现齿轮泵不出油,首先检查齿轮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齿轮泵油左右旋之分,如果转动方向不对,其内部齿轮啮合产生的容积差形成的压力油将使油封被冲坏而漏油。

其次,检查齿轮泵进油口端的滤油器是否堵塞,如堵塞,会造成吸油困难或吸不到油,并产生吸油胶管被吸扁的现象。

2、油封被冲出(1)齿轮泵旋向不对。

当泵的转向不正确时,高压油会直接通到油封处,由于一般低压骨架油封最多只能承受0.5Mpa的压力,因此将使油封被冲出。

(2)齿轮泵轴承受到轴向力。

产生轴向力往往与齿轮泵轴伸端与联轴套的配合过紧有关,即安装时将泵用锤子硬砸或通过安装螺钉硬拉而将泵轴伸端强行压进联轴套。

这样就使泵轴受到一个向后的轴向力,当泵轴旋转时,此向后的轴向力将迫使泵内部磨损加剧。

由于齿轮泵内部是靠齿轮端面与轴套端面贴合密封的,当其轴向密封端面磨损严重时,泵内部轴向密封会产生一定的间隙,结果导致高低压油腔沟通而使油封冲出。

这种情况在自卸车行业中出现的较多,主要是主机上联轴套的尺寸不规范所致。

(3)齿轮泵承受过大的径向力。

如果齿轮泵安装时的同轴度不好,会使泵受到的径向力超出油封的承受极限,将造成油封漏油。

同时,也会造成泵内部浮动轴承损坏。

3、建立不起压力或压力不够出现此种现象大多与液压油的清洁度有关,如油液选用不正确或使用中油液的清洁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均会加速泵内部的磨损,导致内泄。

因此,应选用含有添加剂的矿物液压油,这样可以防止油液氧化合产生气泡。

油液的粘度标准为(16~80)×10-6㎡/s。

过滤精度为:输入油路小于60μm,回油路为10~25μm。

通过观察故障齿轮泵的轴套和侧板发现,若所用油液的清洁度差,均会导致摩擦副表面产生明显的沟痕,而正常磨损的齿轮泵密封面上只会产生均匀的面痕。

4、流量达不到标准(1)进油滤芯太脏,吸油不足(2)泵的安装高度高于泵的自吸高度(3)齿轮泵的吸油管过细造成吸油阻力大。

一般最大的吸油流速为0.5~1.5m/s(4)吸油口接头漏气造成泵吸油不足。

液压齿轮泵故障分析

液压齿轮泵故障分析

液压齿轮泵故障分析1.压力不稳定或无压力输出:如果液压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压力不稳定或无压力输出,一般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1.1油液供应不足:检查液压油箱中的液位是否过低,如果液位过低则需要补充足够的液压油。

1.2滤芯堵塞:液压齿轮泵的滤芯可能因为杂质过多而堵塞,需要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

1.3油泵被气体混入:液压齿轮泵可能被气体混入导致无法工作,需要检查液压齿轮泵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气。

1.4齿轮泵进口管路堵塞:检查齿轮泵进口管路是否存在堵塞,如果有堵塞需要清除。

2.声音异常或振动:如果液压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发出异常声音或存在振动,一般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2.1齿轮副磨损:长时间使用或不正常工作负载可能导致齿轮副磨损,需要检查齿轮副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2.2油泵轴承磨损:油泵轴承长时间使用也会造成磨损,需要检查油泵轴承,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轴承。

2.3油泵装配不当:液压齿轮泵可能在装配过程中存在不当现象,需要重新拆卸及检查装配是否正确。

2.4气蚀现象:液压齿轮泵的进口压力过低或压力骤降可能会引起气蚀现象,需要检查液压齿轮泵的进口压力是否正常,并及时采取措施。

3.漏油现象:如果液压齿轮泵存在漏油现象,一般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3.1轴封老化或磨损: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液压齿轮泵的轴封老化或磨损,需要检查轴封的情况,并及时更换磨损或老化的部件。

3.2泵体密封面损坏:液压齿轮泵的泵体密封面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损坏,需要检查泵体密封面的情况,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3.3泵体腔体磨损: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液压齿轮泵的泵体腔体磨损,需要检查泵体腔体的情况,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3.4接头螺纹松动:液压齿轮泵的接头螺纹可能松动导致漏油,需要检查接头螺纹的紧固情况,并加以修复。

4.温升过高:如果液压齿轮泵的温升过高,一般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4.1液压齿轮泵负载过大:液压齿轮泵的负载过大可能会导致温升过高,需要适当调整液压齿轮泵的负载。

齿轮油泵不上油的原因

齿轮油泵不上油的原因

齿轮油泵不上油的原因
齿轮油泵不上油的原因
齿轮油泵是一种常见的润滑油泵设备,但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会出现齿轮油泵不上油的情况,这将导致机器损坏,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

下面是齿轮油泵不上油的原因分析。

一、油泵本身故障
1.轴承故障:如果轴承已经磨损或者损坏,轴就会堆积,减少了油泵的效率,导致油泵不能正常输送油液。

2.内部涂层磨损:这种问题可能出现在长期使用的机器上,如果齿轮油泵内部涂层已经磨损,就会导致泵的工作不正常,无法推动油。

3.密封不良:如果油泵的密封性不好,部分液体将会被泄漏,导致泵总体效率降低。

二、油泵系统故障
1.油泵进口过滤器阻塞:如果油泵进口的过滤器被阻塞,液体将无法进入油泵,从而导致油泵失效。

2.油泵口管路堵塞:管路堵塞可能使齿轮油泵缺乏足够的油液,并且无法将油液输送到正确的目的地。

三、过错误的操作
1.使用错误的油液:齿轮油泵需要粘稠度高、流动性好的油液才能正
常工作。

如果使用了不合适的油液,那么油泵就会出现故障。

2.机器长时间停运:长期不使用设备会使部件生锈、沉淀和堵塞,这将导致油泵出现故障。

结论
以上是齿轮油泵不上油的几个可能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例如,我们可以定期检查油泵运转状态、检查管路是否通畅,以及正确选择合适的油液。

这样,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才能避免油泵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输送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泵不能吸油或进油速度慢可能原因:(1)进油孔堵塞。

(2)进油管路或过滤器阻塞。

(3)温度过低,油液黏度增大。

(4)轴承磨损。

排除方法:(1)清洁进油孔。

(2)清理过滤器或更换新的过滤器。

(3)提高油液温度。

(4)更换磨损的轴承。

2.泵出油量减小或无油输出可能原因:(1)进油或出油管路堵塞。

(2)泵内部泄漏。

排除方法:(1)清洁进油和出油管路。

(2)检查密封圈和密封面是否磨损,如有需要更换。

3.泵出油压力不足或泵压力不稳定可能原因:(1)油液黏度过高。

(2)进油孔或出油孔与滑油泵盖不匹配。

(3)出口阀子弹损坏。

(4)泵的转速不稳定。

排除方法:(1)提高油液温度。

(2)检查并修复进油孔和出油孔的不匹配问题。

(3)更换损坏的阀子弹。

(4)确保泵的转速稳定。

4.泵发出异常噪音或振动可能原因:(1)泵内部存在异物。

(2)泵轴或轴承磨损。

(3)错误的泵安装或固定。

排除方法:(1)清洁泵内部。

(2)更换磨损的泵轴或轴承。

(3)重新安装和固定泵。

5.泵温度过高可能原因:(1)轴承磨损,润滑不良。

(2)进油温度过高。

(3)泵的转速过高。

排除方法:(1)更换磨损的轴承。

(2)控制进油温度。

(3)调整泵的转速。

6.泵泄漏可能原因:(1)泵的密封圈老化或损坏。

(2)泵安装不正确。

排除方法:(1)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密封圈。

(2)重新安装泵。

总结:以上是齿轮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的介绍,用户在使用齿轮泵时应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齿轮泵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根据具体的故障情况和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排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贾兆征
部门:检修部风机班
二○○七年八月
摘要
国内300MW电站锅炉风机主电机轴瓦配套的供油装置较常见为XYZ-16稀油站,该装置的核心设备为两台互为备用的CB2-16型齿轮泵,其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风机的可靠性。

我公司#5、#6机组送、引、一次风机主电机轴瓦润滑设备2006全年共发生16次齿轮泵切换后启动的备用泵不打油故障,而且均先后发生在两批次新更换的齿轮泵上,每次检修人员解体检查油泵及系统管路均未见宏观异常,该缺陷一度困扰我们,生产局面较为被动。

针对该装置的深入分析和故障排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经过对泵体解体检查齿轮各部间隙符合要求,齿轮啮合正常,但测量齿轮端面和泵盖的间隙不符合标准值。

对系统管路进行研究,经过试验发现齿轮泵出口至单行阀管段进入空气也可导致油泵启动后不打油。

而油泵出口压力表显示无压力的缺陷,在不改变原有系统和运行方式的情况下,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在油泵出口管段加装常开排空门及管路。

经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加装排空门的方案简单有效,对加装了排空门的#5、#6锅炉12台风机油站24台油泵跟踪记录,至2007年6月未发生齿轮泵不打油的缺陷。

齿轮油泵不打油的缺陷在转动机械上有普遍性,该类缺陷的彻底解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目录
一、设备简介 4
二、相关设备规范 4
三、选题理由 5
四、现状调查 5
五、原因分析 6 (一)油泵入口管道堵塞或泄漏 6 (二)联轴器脱开 6 (三)油泵及其出口管道存空气 6 (四)油泵各部间隙是否规范 6 (五)泵压试验 7
六、改造计划 7
七、效果验证 8
一、设备简介
我公司#5、#6机组锅炉送、引、一次风机主电机轴瓦润滑设备选用西安润滑设备厂制造,型式为XYZ-16稀油站,油箱容积63m3,工作压力0.4MPa,油泵流量16L/min,齿轮油泵型号CB2-16,装置相关参数如下表。

二、相关设备规范
三、选题理由
我公司#5、#6机组锅炉送、引、一次风机主电机轴瓦润滑设备,在2006全年共发生16次齿轮泵切换后启动的备用泵不打油故障,而且均先后发生在两批次新更换的齿轮泵上,每次检修人员解体检查油泵及系统管路均未见驱动电机反转、出入口管道接错等宏观异常,该缺陷一度频频发生困扰我们,生产局面较为被动。

针对该装置的深入分析和故障排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四、现状调查
供油装置简图如下:
XYZ-16稀油站设有两台CB2-16齿轮泵互为备用,该泵由泵壳、相互啮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

利用容积排位原理制成,利用一对相互啮合齿轮在转动时将液体从泵的吸入口吸至齿轮槽内,并将齿轮槽内的液体压出泵体流入工作管路,齿轮不断回转,液体连续被输送出去。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运行规程》要求:锅炉三大风机电机润滑油
站齿轮泵出口压力为0.15~0.25MPa,轴承箱油位保持在油面镜1/2~2/3处,每两周油站#1、#2齿轮泵切换运行一次。

而在齿轮泵定期切换时多次出现备用油泵启动后出口压力表显示为单台泵出力0.2 MPa,达不到两台油泵并联运行时0.4 MPa出力,也就是说启动的备用泵无出力,工作泵无法停运备用,导致备用泵退备检修。

五、原因分析
(一)油泵入口管道堵塞或泄漏
经过解体检查齿轮泵入口段并无异物堵塞,入口管段螺纹丝扣密封严谨也无泄漏现象,该假设被否定。

(二)联轴器脱开
检查电机侧半联轴器与油泵侧联轴器啮合尺寸正常,定位顶丝齐全,无位移脱开的现象,按工作转向手动盘车故障泵出口无润滑油溢出,证明齿轮泵工作异常,联轴器脱开的假设被否定。

(三)油泵及其出口管道存空气
齿轮油泵安装在油箱液面之上20~50mm处,被四条M8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悬架上。

油泵出口各接头、阀门严密无渗漏油痕迹,可以排除向系统内泄漏空气的怀疑,但位于油箱自由液面之上的齿轮泵轴封、排空孔有向油泵内部泄漏空气的可能:在骨架油封磨损一定程度后,轴封泄漏成为可能,新油泵排空孔区别于旧款油泵,在起到保护油泵的同时,也有向泵内泄漏空气的作用。

(四)油泵各部间隙是否规范①
解体两台CB2-16齿轮泵,检查测量各部间隙,结果如下:
1.用塞尺测量齿轮和泵壳的间隙分别为:0.08mm、0.07mm,标准为0.05~
0.10mm,结论为达到标准;
2.压铅丝测量齿轮端面和泵盖的间隙为0.14mm、0.15mm,标准为0.05~
0.07mm,结论为不符合标准;
3.齿顶齿根间隙0.40mm,标准为0.40mm,结论为达到标准;
4.牙齿啮合间隙0.20mm,标准为0.15~0.30mm,结论为达到标准;
5.泵轴晃动值0.01mm,标准为小于0.03mm,结论为达到标准。

(五)泵压试验
试验方法:将齿轮及其台板置于油桶之上,入口管插入油桶内液面以下,出口管道加装节流阀门,门前安装压力表,门后用透明软管返回油桶,接临时电源,启动油泵电机,调节出口阀门开度使油泵出力为0.4MPa,保持压力5分钟,观察泵体结合面和轴封是否漏油,结果参加试验的三批次共6台油泵中2台旧款批次的轴封泄漏,其余4台新款油泵无泄漏现象。

试验结论:油泵轴封泄漏使其本身出力降低,同时在该泵停运备用期间,轴封部位向泵内泄漏空气,导致齿轮泵启动后齿轮槽内吸不上润滑油,油泵出口管道上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油泵出口管段的压力表显示为零,而新款油泵在油箱液位低于轴封的情况下向泵内泄漏空气客观存在。

六、改造计划
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导致齿轮泵不打油的原因有二:
1. 齿轮端面和泵盖的间隙大于标准值,该缺陷属油泵质量问题,虽然影响
油泵出力,但不至于导致油泵不打油,非主要原因;
2. 齿轮泵轴封向油泵内部泄漏空气是齿轮泵不打油的要因,解决该缺陷不
能依赖频繁更换油泵轴封,因为一台油泵运行情况下而无备用油泵的局面直接威胁到风机安全运行,况且我公司《运行规程》要求齿轮泵出口压力为0.15~0.25MPa,并不需要较高扬程。

齿轮泵端面和泵盖间隙不能调整,只有在磨损间隙超过0.07mm后调新泵壳或齿轮。

所以在不改变原有运行方式的情况下,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在油泵出口管段加装常开排空门及管路,使油泵至单向阀之间的空气在油泵启动后迅速排出,为了防止排空时污染环境,将排空门后管段插入油箱液面之上。

每台油站加装排空系统所需材料:
DN6阀门2只
DN6不锈钢管1400mm
排空门加装部位如下图所示:
七、效果验证
利用我公司#5炉小修的时间,在之前多次发生不打油状况的#5炉A 送风机电机润滑油站加装排空系统,并反复切换油泵试验,备用泵不打油故障未曾出现。

经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加装排空门的方案简单有效,随即决定在#5、#6炉三大风机电机油站水平展开。

在加装了排空门的#5、#6锅炉12台风机油站24台油泵跟踪记录,至2007年6月未发生齿轮泵不打油的缺陷。

齿轮油泵不打油的缺陷在转动机械上有普遍性,该类缺陷的彻底解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现将经验与业内同仁交流,在欢迎批评指正的同时也希望能使我们的设备维护水平更上层楼。

注释
①.齿轮油泵各部检修标准参见《火力发电厂机组检修》丛书锅炉设备检修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