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配制技术说课材料
猪饲料的配方技术

猪饲料原料之-青饲料
• ③、青绿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是植物饲料中最为丰富的,尤其是 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含量较 高,胡萝卜素(也叫维生素A原,在动物体内可以转变成为维生 素A)一般牧草中含量为50—80毫克/千克,胡萝卜中则含有胡 萝卜素达到100-250毫克/千克;恰恰相反的是,我们知道除玉 米含有胡萝卜素外,其他谷物饲料不含胡萝卜素。所以说,青绿 饲料天然就是一种维生素的预混料,有经验的养殖户,都会用青 绿饲料喂养怀孕和哺乳期的母猪,以补充维生素。
猪饲料原料之-精饲料(能量饲料)
• 按目前生产配合饲料的原料,可分为能量饲料和蛋白质 饲料。
• ①能量饲料:常用的有玉米、稻谷、高粱、大麦等谷 类和木薯粉、红薯粉等类以及糠麸类饲料,谷类饲料含 淀粉特别高、一般占75~85%,但蛋白质较少,约8~ 10%左右,矿物质中磷多钙少,缺乏氯和钠,(这也是 为什么全价配合饲料中需要另外加入钙剂,和食盐的原 因,因为能量饲料在配方中往往占到50%左右),是各 年龄猪的主要饲料,日粮用量为40%~60%。糠麸饲料 含无氮浸出物53~64%,粗蛋白质12%左右,也是磷 多于钙,含有植酸盐(也叫菲丁),所以有轻泻作用。 可作各年龄猪配合饲料,用量10~30%。薯粉类含淀粉 80%以上,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作催肥饲料,日粮 用量一般为10~30%。
猪饲料原料之-精饲料(能量饲料)
• 饲料净能NE是指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 产品的能量,即指饲料的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 的热增耗(HI)剩余的那部分能量,也称表观净 能(ANE)。
• 净能:是更科学的能量指标。饲料在消化吸收的 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消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耗能过程),这一部分 损耗没有考虑,这种热能损耗叫食后增热。在代 谢能中扣除食后增热,就是饲料的净能。 饲料净 能=饲料代谢能-食后增热
猪的饲养与管理中的饲料配制

猪的饲养与管理中的饲料配制猪是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为了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合理的饲料配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猪的饲养与管理中的饲料配制方法和要点。
一、猪的饲养需求分析在进行饲料配制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猪的饲养需求。
猪的饲养需求与其生长阶段有关,一般可以分为生长期、育肥期和繁殖期。
1. 生长期生长期是指从断奶到进入育肥期的阶段。
生长期猪主要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以促进猪的快速生长发育。
此时,蛋白质含量应在16%以上,能量含量应在3100-3300千卡/千克以上。
2. 育肥期育肥期是指从猪进入育肥阶段到出栏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猪的蛋白质和能量需求较低,但脂肪含量较高。
蛋白质含量可以控制在12-14%左右,能量含量控制在3000-3200千卡/千克以上。
3. 繁殖期繁殖期主要以母猪为主,怀孕期和泌乳期是繁殖期内的两个重要阶段。
在怀孕期,猪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以支持胎儿的正常发育。
泌乳期的母猪则需要高能量、高蛋白、高营养密度的饲料,以维持泌乳量和仔猪的生长。
蛋白质含量可以控制在14-16%之间,能量含量控制在3200-3400千卡/千克以上。
二、猪的饲料配制原则1. 合理搭配根据猪的饲养需求,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需求,合理搭配饲料。
饲料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2. 营养均衡饲料配制中需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以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
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含量和比例需要根据猪的需求和饲料原料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配。
3. 调整适宜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需要根据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生产需求来调整饲料配方和配料比例。
不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猪的需求。
三、猪的饲料配制方法猪的饲料配制一般分为干料配制和湿料配制两种方法。
其中,干料配制是将配料粉碎、混合均匀后制成干料,湿料配制是将配料与水混合后形成料浆喂养。
《猪饲料配制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猪饲料配制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7036115学时/学分:24/1.5一、实验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介绍猪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制技术等内容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揭示饲料与猪的相互关系,形成饲料合理配制的原理和方法,最终达到确保动物健康、改善养分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目的。
要求学生:(I )熟悉猪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饲喂特点及使用考前须知等。
(2)熟悉猪饲养标准,掌握其营养需要特点。
(3 )掌握饲料配方设计的原那么。
(4)熟练掌握全价配合饲料配制的方法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等。
(5)熟练掌握浓缩料配制的方法步骤、技巧及考前须知等。
(6)熟练掌握预混料配制的方法步骤、技巧及考前须知等。
(7)熟悉饲料配制加工工艺。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猪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制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二、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三、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一仔猪全价配合饲料配制1. 了解仔猪饲养标准及营养需要特点。
2.学会合理应用仔猪常用饲料原料。
3.掌握仔猪全价料配方设计的原那么、方法步骤、技巧及考前须知等。
实验二生长育肥猪全价配合饲料配制1. 了解生长育肥猪饲养标准及营养需要特点。
2.学会合理应用生长育肥猪常用饲料原料。
3.掌握生长育肥猪全价料配方设计的原那么、方法步骤、技巧及考前须知等。
实验三妊娠母猪全价配合饲料配制1. 了解妊娠母猪饲养标准及营养需要特点。
2.学会合理应用妊娠母猪常用饲料原料。
3.掌握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设计的原那么、方法步骤、技巧及考前须知等。
实验四哺乳母猪全价配合饲料配制1. 了解哺乳母猪饲养标准及营养需要特点。
2.学会合理应用哺乳母猪常用饲料原料。
3.掌握哺乳母猪全价料配方设计的原那么、方法步骤、技巧及考前须知等。
实验五种公猪全价配合饲料配制1.了解种公猪饲养标准及营养需要特点。
2.学会合理应用种公猪常用饲料原料。
3.掌握种公猪全价料配方设计的原那么、方法步骤、技巧及考前须知等。
第四章猪饲料配制

第四章猪饲料配制技术本章提要主要介绍猪场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营养需要,浓缩料和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制造方法等,其目的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一、常见饲料营养(一)能量饲料1.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
营养特点:(1)能量高,ME(猪)14.27MJ/㎏。
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2.0%,消化率高(2)CP含量低,7.2%~8.9%且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较高脂肪(3.5%-4.5%),亚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粮50%的比例,可满足畜禽亚油酸的需要量;(4)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B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
不含维生素D;(5)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使用注意事项:(1)饲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贮,1周内喂完为好。
(2)禁止饲喂霉变玉米,注意去毒(黄曲霉毒素(﹤0.02㎎/㎏)和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赤霉烯酮可使卵巢病变,抑制发情,减少产仔数,初产母猪流产,公猪性欲降低)。
现常在配合料中加脱霉剂。
(3)不宜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过肥,出现软脂。
一般用量60%左右。
2.小麦麸:又称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由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组成。
小麦麸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面数质量,生产上等面粉时,有相当一部分胚乳与胚、种皮等组成麦麸,这种麦麸的营养价值高。
如果对面粉质量要求不高,不仅胚乳在面粉中保留较多,甚至糊粉层也进入面粉,这样的麦麸营养价值低。
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粗纤维为8.5%-12%,粗蛋白质12.5%-17%,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
由于麦粒中B组维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层和胚中,故麦麸中B组维生素含量高,麸皮中钙少磷多,钙与磷比例极不平衡。
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能量较低(ME约为10.5~12.6MJ/㎏),常用来调节日粮能量浓度。
最新猪饲料的配制方法资料

猪饲料的配制方法1、掌握猪的饲养标准。
不同生产目的的猪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因而应根据猪的生产目的、年龄、体重等,选择不同的饲养标准来配制日粮。
2、合理选择原料。
在选择饲料原因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原料的种类和用量。
原料品种应多样化,以利发挥各种原料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
常用的猪饲料的比例为谷物类如玉米、稻谷、大麦、小麦、高梁等,占50—70%,糠麸类如麦麸、米糠等占10—20%,豆饼、豆粕占15—20%,有毒性的饼、粕如棉籽饼、粕及菜籽饼相应小于10%,种猪不宜使用棉籽饼、粕。
动物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蚕蛹粉等占3—7%,草粉、叶粉小于5%,贝壳粉或石粉占3—3.5%,骨粉占2—2.5%,食盐要小于0.5%。
二是注意饲料原料的特性。
要掌握原料的有关特性,如适口性,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以及饲料的污染、有无霉变等情况,适口性差、含有毒素的原料用量应有所限制,严重污染的、霉变的原料不宜选用。
三是重视经济性原则,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原料资源。
四是注意原料的体积。
为了确保猪能够吃进每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选原则的体积必须与猪消化道容积相适应,如何体积过大,猪一天所需的饲料量吃不完,从而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满足需要,同时还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若体积过小,虽然营养物质得到满足,但猪没有饱感,表现烦燥不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3、加工调制要合理,像麦麸、米糠、鱼粉、骨粉等粉状原料外,玉米、豆类、稻谷等籽实类原料,应适当粉碎。
生大豆不能直接喂猪,必须炒熟或煮熟后才能使用。
4、原料混合要均匀。
各种原料必须混合均匀,才能保证猪吃进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尤其是加有预混饲料时,如混合饲料混合不均匀,容易造成猪药物或微量元素中毒。
猪胃肠炎的诊治临床症状:病猪尤其是病小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消失,饮欲增强,毛长松乱,体温正常或偏低,个别小猪发抖。
病猪水样或糊状腹泻,喷射状,粪便呈黄绿色或灰色,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或气泡,个别出现呕吐,伴发咳嗽、流鼻涕症状。
猪饲料调制和饲喂方法

猪饲料调制和饲喂方法猪饲料调制和饲喂方法对于猪的生长和养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饲料调制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
同时,正确的饲喂方法也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饲料调制和饲喂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猪饲料调制2.基础饲料选择:选择适合本地环境和猪品种的基础饲料作为饲料的主要成分。
常见的基础饲料包括玉米、大豆粉、麦麸、鱼粉等。
确定基础饲料的比例时,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
3.辅助饲料添加:根据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辅助饲料进行添加。
辅助饲料可以包括豆粕、油麸、花生粕等。
辅助饲料的添加可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4.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猪的生长和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可以改善猪的免疫力和骨骼发育。
可以向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D3E、硫酸锌等。
5.添加促生素:促生素是一种能够促进猪生长的特殊物质,能够提高猪肉的产量和质量。
可以添加一定量的促生素,并根据兽医建议合理使用。
二、猪饲料饲喂方法1.定时定量饲喂:猪的饲喂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数量进行,保证猪每天摄取足够的饲料。
对于幼猪,应该定时细分饲喂,保证其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2.节食饲喂法:节食饲喂法是指饲喂量逐渐增加的过程。
猪在刚入栏时要逐渐适应新环境,饲喂量要逐渐增加,使其消化系统适应饲料的改变,防止猪受到胀气或腹泻的影响。
3.分离饲喂: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需要进行分离饲喂。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饲喂量和饲喂比例,保证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多次饲喂:为了保证猪的营养供给,可以采用多次饲喂的方式,将整天所需的饲料分成3-4次饲喂。
这样可以让猪保持饥饿感和稳定的血糖水平,促进其食欲和生长。
5.水源充足:猪在饲喂过程中也需要适量的水分摄入。
水能够帮助消化,促进营养吸收和排泄。
因此,饮水设施要齐全,并保持水源的清洁和充足。
乳猪及仔猪配合饲料技术及配方实例PPT课件

断奶后-15公斤 3350卡/公斤 18-21 1.25-1.4 0.75-0.9 0.75-0.9 0.18- 0.21
6
二.乳猪、仔猪饲料原料的使用原则 • 1.四周龄以内的断奶仔猪保育饲料,最
好包括脱脂奶粉,乳淸粉,鱼粉等动物性 与大豆粉等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 • 2.因为这些原料品质优良,容易消化吸 收,促进仔猪生长 • 3.同时含有乳蛋白和乳糖,近似母乳成 分.
0.40 0.30
• 苏氨酸(%)
0.86 0.74
• 色氨酸(%)
0.24 0.21 4
一.(2)客户的要求
• 抗拉稀 • 断奶时不掉膘或能够生长 • 皮红毛亮
5
一.(3)高端市场上仔猪饲料的营养成分
• 教槽料-断奶后10天 • DE 3300-3600卡/公斤 • CP% 18.5-22 • LYS% 1.35 –1.7 • M+C% 0.85-1.2 • Thr% 0.85-1.2
• 灰分
8.94
• 水分
3.54
• 粗脂肪
0.33
•钙
0.69
•磷
0.67
• 食盐
3.19
10
3.脱脂奶粉
• 特点: • 1.含有特殊油质,特殊母乳风味,提高适
口性 • 2.蛋白质含量较高 >=40% • 3.流动性与分散性好,不结块
11
脱脂奶粉的主要成分
• 项目 • 粗蛋白质 • 乳糖 • 粗脂肪 • 赖氨酸 • 蛋氨酸 • 胱氨酸
7
1.豆粕、去皮豆粕及全脂膨化大豆
• 豆粕、去皮豆粕及全脂膨化大豆:
• 项目 • 粗蛋白 • 粗脂肪 • 蛋白溶解 • 尿素酶活性
猪饲料的配制(一)

猪饲料的配制(一)摘要就饲料原料的选择、科学配合以及加工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几种常见饲料中毒原因、症状及解决方法,以为饲料的配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饲料;配制;原料选择;饲料中毒近年来,畜产品需求量增大,畜禽饲养量逐年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增加,由于环境的污染,病毒和细菌的变异,药物的滥用,疾病迅速传播扩大,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
在做好疫病防控的同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是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下面就饲料的选料、科学配合以及加工进行探讨,以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饲料原料选择(1)原料的种类和用量。
原料品种应多样化,以利于发挥各种原料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1]。
常用的猪饲料比例为:谷物类如玉米、稻谷、大麦、小麦、高粱等,占50%~70%;糠麸类如麦麸、米糠等占10%~20%,豆饼、豆渣占15%~20%,有毒性的饼如棉籽饼、菜籽饼应小于10%,种猪不宜使用棉籽饼;动物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蚕蛹粉等占3%~7%,草粉、叶粉小于5%,贝壳粉或石粉占3.0%~3.5%,骨粉占2.0%~2.5%,食盐要小于0.5%。
(2)饲料原料的特性。
要掌握原料的有关特性,如适口性、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以及饲料的污染、有无霉变等情况,适口性差、含有霉素的原料用量应有所限制,严重污染、霉变的原料不宜选用。
(3)经济性原则。
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原料资源。
(4)原料的体积。
为了确保猪只每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选原料的体积必须与猪消化道容积相适应,若体积过大,猪每天所需的饲料吃不完,从而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满足需要,同时还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若体积过小,虽然营养物质得到满足,但猪没有饱感,表现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2饲料的科学配合(1)掌握猪的饲养标准。
不同生产目的的猪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因而应根据猪的生产目的、年龄、体重等,选择不同的饲养标准来配制日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饲料配制技术猪饲料配制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授课课件李连任本章提要主要介绍猪场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营养需要,浓缩料和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制造方法等,其目的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一、常见饲料营养(一)能量饲料1.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
营养特点:(1)能量高,ME(猪)14.27MJ/㎏。
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2.0%,消化率高(2)CP含量低,7.2%~8.9%且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较高脂肪(3.5%-4.5%),亚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粮50%的比例,可满足畜禽亚油酸的需要量;(4)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B 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
不含维生素D;(5)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使用注意事项:(1)饲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贮,1周内喂完为好。
(2)禁止饲喂霉变玉米,注意去毒(黄曲霉毒素(﹤0.02㎎/㎏)和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赤霉烯酮可使卵巢病变,抑制发情,减少产仔数,初产母猪流产,公猪性欲降低)。
现常在配合料中加脱霉剂。
(3)不宜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过肥,出现软脂。
一般用量60%左右。
2. 小麦麸:又称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由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组成。
小麦麸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面数质量,生产上等面粉时,有相当一部分胚乳与胚、种皮等组成麦麸,这种麦麸的营养价值高。
如果对面粉质量要求不高,不仅胚乳在面粉中保留较多,甚至糊粉层也进入面粉,这样的麦麸营养价值低。
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粗纤维为8.5%-12%,粗蛋白质12.5%-17%,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
由于麦粒中B组维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层和胚中,故麦麸中B组维生素含量高,麸皮中钙少磷多,钙与磷比例极不平衡。
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能量较低(ME 约为10.5~12.6MJ/㎏),常用来调节日粮能量浓度。
通常生长肥育猪日粮麸皮15%-25%,断奶仔猪日粮用量大会引起拉稀,一般不超过10%。
妊娠母猪日粮约占25%-30%。
由于含适量粗纤维和硫酸盐类,具有轻泻作用,产后母猪喂给适量的麸皮粥可以调节消化道机能。
3. 米糠:米糠是糙米加工成白米时分离出的种皮、糊粉层、胚三种物质混合物。
与麸皮一样,其营养价值与白米加工程度有关,加工米越白,胚乳中物质进入米糠越多,米糠能量越高。
米糠粗蛋白质12.8%,粗脂肪含量16.5%,粗灰分7.5%。
钙与磷比例相差悬殊,钙少磷多。
因米糠粗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贮存时间长脂肪会酸败;肥育猪日粮中比例过高会使猪体脂肪松软;饲喂幼龄仔猪易发生腹泻。
一般生长猪日粮中10%-15%,大猪可达30%。
米糠榨油后所得米糠饼,含油量下降,能值也降低,其他养分基本与米糠相似。
贮存期可比米糠时间长久。
稻壳粉(砻糠)和少量米糠混和称统糠。
常见的有“二八糠”和“三七糠”,属于粗饲料。
(二)蛋白质饲料1. 豆饼(粕):大豆饼粕在所有饼粕类蛋白质饲料中公认质量最好。
蛋白质含量40%-50%,赖氨酸含量2.45%-2.70%,赖氨酸含量是所有饼、粕类饲料中最高者,但蛋氨酸含量少,适口性好;粗纤维5%左右,能值较高;富含烟酸与核黄素,胡萝卜素与维生素D 含量少;钙不足。
大豆和生豆饼、生豆粕中含有以下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物、皂角素。
大豆饼粕在日粮中用量一般在20%左右。
2. 菜子饼(粕):菜籽饼蛋白质34%-38%,蛋氨酸含量(0.58%)仅次于芝麻饼(0.81%),名列第二,精氨酸含量(1.75%)在饼粕类饲料中最低,然而硒的含量在植物性饲料中最高。
油菜籽、甘蓝、白菜和芥菜等十字花科的种籽含有硫葡萄糖甙,种籽破碎后在一定水分和温度的条件下,经芥子酶(存在于菜籽和肠道某些细菌)作用,被水解成有害物质硫氰酸盐和异硫氰酸盐,部分异硫氰酸盐形成噁唑烷硫酮。
一般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日粮中菜籽饼尽量不用,不超过3%,生长肥育猪5%-8%;若是白菜型品种菜籽饼,在日粮中可提高其用量,生长肥育猪15%。
3. 花生饼(粕):脱壳后的花生仁饼代谢能水平是饼粕类饲料中最高者,蛋白质达50%左右,适口性好,精氨酸含量5.2%,是所有动、植性饲料的最高者,赖氨酸和蛋氨酸很低分别为1.35%、0.39%。
但容易变质,不宜久贮,易为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对幼猪毒害最甚。
用量:肉猪不超过10%,哺乳仔猪最好不用,其它阶段猪不超过4% 。
4.. 鱼粉:鱼粉是全鱼或鱼类食品加工后所剩的下脚料为原料,经过干燥、脱脂、粉碎或者经蒸煮、压榨、干燥、粉碎而制成。
因原料不同其营养价值有很大差别。
秘鲁、智利进口鱼粉蛋白质62%-65%,且品质好,含硫氨基酸2.5%,赖氨酸4.9%;脂肪含量不超过8%;维生素A、D和B族维生素多,特别是维生素B12含量高;矿物质量多质优,钙4.0%,磷2.85%。
食盐含量低于4%;还含有未知生长因子。
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优质鱼粉:金黄色,鱼松状,芳香鱼腥味,不带霉变味、焦味(2)用量:2-8%,不超过10%,最好控制在0-3%(3)避免食盐中毒(4)为高不饱和脂肪酸,易酸败,久贮不用或少用,易引起幼猪腹泻;同时生长育肥猪后期不用或少用,会产生软脂,屠宰前1月停喂,以防肉质出现异味。
(5)注意鱼粉掺假(6)慎用生鱼粉或生鱼,以防维生素B1缺乏。
(三)矿物质饲料1. 食盐:补充钠与氯,提高适口性。
用量0.2%~0.5%2.石粉:钙的含量要求在35%以上,镁不得超过0.5%,砷不超过2毫克/千克、铅不超过10毫克/千克、汞不超过0.1毫克/千克、镉不超过0.75毫克/千克、氟不超过2000毫克/千克。
3.磷酸氢钙:钙磷比例约为3︰2,接近动物需要平衡比例。
其钙含量23%以上,含磷16%以上。
(四)添加剂1.营养性添加剂(1)维生素添加剂:添加量甚少,仅占万分之几。
但作用极为显著。
常用单维或多维(2)微量元素添加剂:容易缺乏的主要有铁、铜锌、锰、碘、硒等。
给猪配合饲料时,需另外添加微量元素。
常用的原料主要有无机矿物质、有机酸矿物盐、氨基酸矿物盐(3)氨基酸添加剂:主要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赖氨酸:为猪饲料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主要使用L-赖氨酸盐酸盐蛋氨酸:主要使用DL-型蛋氨酸,猪的需要常用蛋氨酸+胱氨酸2.非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防霉剂、促生长添加剂、驱虫和抗球虫添加剂、其它饲料添加剂等二、猪营养需要(一)种公猪要根据品种、体重大小、配种强度、圈舍、环境条件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饲养种公猪能够保持其生长和原有体况即可,不能过肥。
过于肥胖的体况会使公猪性欲下降,还会产生肢蹄病.体重75公斤以前的后备公猪饲养管理与生长猪相同;体重75公斤以上的后备公猪逐步改喂公猪料种公猪的营养需要与妊娠母猪相近,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种公猪日粮的安全临界为:消化能12.55MJ、蛋白质13%、赖氨酸0.5%、钙0.95%和磷0.80%.(二)种母猪的营养需要1.营养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1)优质日粮的重要性在营养上妊娠与泌乳期是整个养猪生产周期的关键时期。
因此,试图通过缩减种猪日粮质量来降低饲养成本,并期望母猪发挥它的遗传潜力,是不可能和极端错误的。
只有给予高质量的日粮,提供足够的养分,才能满足胎儿生长、子宫生长、乳房发育、身体生长、奶的生产和哺乳期体况的补充(2)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影响明显的养分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
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不足很难鉴别, 它们常与其它养分不足相伴, 一起作用。
如: 母猪哺乳期间的能量摄入受到限制,背膘的储存就会减少,加剧体重的下降,影响了母猪的受胎率,延长了再配的时间。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明显不足或过剩,也会降低繁殖性能,例如维生素A不足,将导致母猪吸收胎儿或生产病弱、畸形仔猪。
日粮中的必需养分要有一个适宜的量和平衡的比例。
一定要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去获得最大的繁殖力。
如果使用任何一种养分不足的日粮饲喂母猪,将导致以下后果:①降低受胎率;②减少产仔数;③降低初生重和仔猪活力;④降低母猪的体况与体重;⑤降低泌乳力;⑥延长断奶到再配的时间;⑦缩短了母猪的使用年限2.不同阶段母猪的营养需要(1)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培育是选育具备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质生长和沉积能力的种猪。
在青年母猪发育时期,饲喂含有全价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
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蛋白质;注意氨基酸平衡;增加钙、磷用量;补充足量的与生殖活动有关的维生素A、E、生物素、叶酸、胆碱等。
日粮起码含消化能12.96 MJ/㎏,粗蛋白15%(最好16%)、赖氨酸0.7%、钙0.95%和磷0.80%。
为了使后备猪的更好地生长发育,有条件的猪场可饲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
80~90㎏的后备母猪,通常能量摄取水平限制在25.12 MJ/天.还应限制饲喂并加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且蛋白质应达到14%.选种后采取自由采食,至少应经历两个发情周期,体重115~125㎏,背膘厚达17~20㎝.(2)妊娠母猪①能量中国标准:妊娠前期体重﹤90㎏,17.57MJ;90~120 ㎏,19.92MJ;120~150 ㎏,22.26MJ;﹥150 ㎏,23.43MJ。
妊娠后期体重﹤90㎏,23.43MJ;90~120 ㎏,25.77MJ;120~150 ㎏,28.12MJ;﹥150 ㎏,29.29MJ。
NRC标准(第十版):14.24MJ②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一般认为,妊娠期母猪日粮中的粗蛋白质最低可降至12%。
蛋白质需要与能粮的需要是平行发展的。
钙、磷、锰、碘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E也都是妊娠期不可缺少的。
妊娠母猪的饲粮中应搭配适量的粗饲料,最好搭配品质优良的青绿饲料或粗饲料,使母猪有饱感,防止异癖行为和便秘,还可降低饲养成本。
可含10%~20%的粗纤维。
妊娠母猪饲养表(3)泌乳母猪①营养需要特点:除维持需要外,每天还要产奶5~8 ㎏。
若供给的营养物质不足,就会导致母猪的失重超出正常范围,影响泌乳、断奶后再发情和连续利用。
②NRC标准(第十版):ME 14.24 MJ/㎏,CP17.50% ,Ca0.75%,P0.35%③“低妊娠高哺乳”的营养观点国外对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的研究认为,妊娠期营养水平过高,母猪体脂肪贮存较多,是一种很不经济的饲养方式。
因为母猪将饲粮蛋白合成体蛋白,又利用饲料中的淀粉合成体脂肪,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到了哺乳期再把体蛋白、体脂肪转化为猪乳成分,又要消耗能量。
因此,主张降低或取消泌乳贮备,采取“低妊娠高哺乳”的饲养方式。
(4)空怀母猪①能量配种前能量采食量对母猪排卵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发情母猪采食量与排卵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采食量大,营养摄入量高,排卵数多.同时,配种前营养水平可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及其发育能力,提高营养水平可改善卵母细胞的质量,提高早期胚胎的成活率,因此,母猪配种前必须经进行充分饲喂,以提高排卵数和卵母细胞的质量对排卵数的影响,配种前(30~75d)高能量水平的母猪排卵数13.7个,低能量水平的母猪排卵数11.8个;配种前20d内高能量水平的母猪排卵数可增加0.7~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