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快速治痛
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浮针是浮针疗法(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的简称,也是其专用工具一次性使用浮针的简称,因仅仅作用在皮下层,像浮在肌肉上一样,又因为发明人姓符,与浮谐音,故称浮针。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经济安全、方便快捷等特点。
浮针与传统针灸的区别:1. 浮针刺激皮下的面积是针灸的20-30倍,疗效提高,见效快;2. 适应症基本相同,针刺部位减少;3. 治疗次数缩短,疗程减少。
适应症:慢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疼痛病症。
疗效特点:(1)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同时对感觉麻木、胀满等感觉异常的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2)取效快捷,治疗疼痛时,在进针完毕即可收效。
(3)留针时能保持这种疗效,留针达到一定的时间,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4)安全无副作用,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甚至因为是针体仅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原因,传统针灸引起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不复存在,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
(5)对软组织伤痛等疾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对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副癌综合症),远期疗效不是很理想,然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止痛万法;(6)因为留针期间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回家,不需要象传统针灸疗法那样在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所以治疗场所的空间利用率较高;(7)费用低,因为采用浮针疗法治疗次数较少,虽然一次的治疗费用耍比传统针灸疗法多,但总体上要节省费用。
(8)因为操作时间短,浮针疗法的操作对室内的温度要求较低,在寒冷的天气里比传统针灸有优势。
注意事项: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针刺。
2.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3.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4.浮针疗法留针时间长,相对传统针刺疗法而言,较易感染。
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研究结论
浮针疗法结合常规治疗对肩袖损伤具 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减轻疼痛、改 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袖损伤局部血液 供应,且该方法操作简便、起效快、 不良反应少。
VS
浮针疗法在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疼痛 和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安 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不足与展望
虽然浮针疗法在肩袖损伤治疗中取得了 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验证
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 的疗效观察
汇报人: 2023-11-17
目录
• 引言 • 浮针疗法概述 • 肩袖损伤概述 • 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 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优势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引言
01
研究背景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等症状。
浮针疗法对肩袖损伤的疼痛缓解分析
快速缓解疼痛
浮针疗法能够快速缓解肩袖损伤引起的疼痛,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抑制炎症反应
浮针疗法能够抑制肩袖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从 而减轻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
促进组织修复
通过浮针疗法的刺激,可以促进肩袖损伤部位的 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加速组织修复过程。
浮针疗法对肩袖损伤的功能恢复分析
参考文献2
赵某, 赵某某, 李某某, 等. 浮针疗法对肩袖损伤患 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短期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 与康复杂志, 2020, 42(5): 377-381.
参考文献3
刘某, 王某某, 张某某, 等. 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 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康复 医学杂志, 2019, 34(11): 1378-1383.
疼痛越轻微。
肩关节功能
浮针的原理与治疗

浮针的原理与治疗
浮针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也被称为“火罐”,其原理是通过使用火热罐体在皮肤表面产生负压,使罐体吸附于特定部位,通过燃烧罐体内部氧化物燃料来产生热量,从而刺激局部皮肤和经络,加速血液循环、消除湿气、舒缓肌肉和关节疼痛。
浮针治疗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人体内部的重要运行通道,而经络的堵塞或不顺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疾病。
浮针治疗通过刺激皮肤表面的穴位和经络,通过负压和热力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的畅通,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浮针治疗常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等。
它能够普遍缓解疼痛和炎症,并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肌肉和关节恢复正常功能。
此外,浮针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废物排泄,增加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浮针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对于儿童、孕妇、高血压患者、皮肤病患者等需要谨慎使用。
此外,浮针治疗应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以避免意外伤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针灸疗法浮针疗法

针灸疗法浮针疗法针灸疗法自古以来一直广为人们所推崇。
自隋朝张仲景开始,便有了《针灸甲乙经》等针灸著作的传世,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已经逐渐摆脱了老祖宗的传统门类学科的束缚,不断地探索着新的技术手段,其中浮针疗法作为一种较新的疗法手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浮针疗法,顾名思义,即是针灸师将针扎浅,使针头不进入皮肤内部,"漂浮"在皮肤表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虽然浮针疗法算不上针灸疗法中的主流疗法,但是由于它具有疗效快、痛苦小、治疗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备受针灸行业的青睐。
大家都知道针灸的作用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但是针刺一般需要在皮肤的深层进行,而浮针则是将针扎在肌肉浅表经络上,不需进入皮下层,使得疗效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浮针疗法对于疼痛部位的针刺穴位有着很高的要求,每个穴位对于疾病的治疗都不相同,针刺方式都需因病施治进行调整,正确的施针方法才是有效的。
针灸治疗本质上是一种生物反馈治疗方法,浮针疗法也不例外。
而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往往不会出错,但是病态条件下则常常发生紊乱,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外力来刺激身体以调整自我体内环境。
而浮针疗法则可运用机械自动干预与穴位传递信息相结合对人体功能达到干预和调节。
浮针疗法作为一种独立的针刺方法,不同于其他针刺方法,它是以浅层刺激为目的而进行。
是一种:追求舒适酣畅的针灸方法,与传统的刺入皮肤深层,刺痛肌肉为目的的浓穴刺痛不同,浮针疗法一般用于对于肌肉疼痛浅层刺痛的解决。
浮针疗法可以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并且随着科技的推陈出新,浮针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宽。
浮针疗法可以治疗头痛、颈椎病、肩颈痛、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同时,浮针疗法也可以通过对五官的精细调理改善面色晦暗、色素沉积、皮肤干燥等问题。
毫无疑问,浮针疗法在针灸行业中备受瞩目,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疗法。
总之,针灸疗法的发展历程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针灸疗法也在不断地拓宽其在治疗领域的作用。
浮针快速治痛

浮针快速治痛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
浮针疗法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伟大学术思想,深受各个时代各个地区针灸学大家、疼痛学者的传承,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疼痛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新近研究表明:传统针刺方面起作用的正是浅筋膜中的主要组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浮针疗法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多层组织,仅仅作用在浅筋膜,力专效宏。
浮针疗法仅仅刺激非病变部位的浅表皮下组织,所以非常安全,比传统针灸、推拿还要安全。
浮针疗法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面积是传统针刺的20-30倍,所以其疗效也大大提高:(1)只要是适应症,每次都当场见效,需要针刺的穴位(进针点)大大减少;(2)每次只要一两个进针点,传统针灸需要10-20个穴位;(3)治疗的次数大为缩短,一般慢性病变3-4次即可,而传统针灸一个疗程就需7-10次。
关于其适应症,一般来说,只要是针灸的适应症,浮针疗法皆能胜任,现在我们的临床还表明:只要是中医内科的适应症,浮针疗法都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来说,大体如下:慢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炎、踝关节陈旧性损伤、带状疱疹后遗痛、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泌尿道结石、慢性附件炎、宫颈炎、痛经等等。
浮针疗法的特点一.浮针疗法的特点是:1.绝对安全,针行于皮下浅层,不会损伤任何脏器,不会伤及神经、动脉、肌肉、骨膜和脏器等组织,无感染,故无危险性;不用任何辅助药物。
2.无菌程度高:常规消毒,用一次性特制无菌专用针具。
3.治疗时间:每次治疗只需15~30分钟。
4.疗程短:80-90%的患者5-7天显效或临床治愈。
5.速效:针刺痛消,无论任何原因所发生的疼痛疾病,只要在适应症内,均可在瞬间内(1-2分钟)达到减轻、痊愈和根除等不同程度的疗效。
特别对有些顽症,在使用任何药物与疗法都不能获愈的情况下,必用此法才能痊愈。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进针点是哪里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进针点是哪里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进针点一般在最痛点旁开6~10厘米处。
如最痛点如在肩前, 进针点则选在上臂内侧的尺泽至肩前穴连线上2/3 与下1/ 3 交接点;最痛点如在肩后, 进针点则选在上臂后侧的天井至肩贞连线上 2/ 3 与下 1/ 3 交接点;最痛点如在肩峰下, 进针点则选在上臂外侧的曲池至肩髃连线上 2/ 3 与下 1/ 3 交接点。
肩周炎是以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肌腱、筋膜、滑膜和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为基础,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
传统医学认为,风寒湿邪、痰浊、瘀血、外伤等可导致肩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而引起肩关节周围炎。
同时五十岁以上的人群易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也易患肩周炎。
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针刺治疗方法,是在痛点周围的皮下进针,其针刺不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像浮在肌肉上一样,所以取名为“浮针”。
浮针疗法主要运用浮针针具,以局部病症为基础,在疼痛周围(而不是在疼痛局部)进针,针尖对准最痛点周边旁开约6~10cm 处,针体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刺入。
一般情况下疼痛最明显的地方就是炎性反应最严重的地方,大多患者不能指出具体的疼痛点,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以辅助标记痛点,然后在距离痛点6~10厘米处进针。
虽然部分患者在经治疗后,原痛点消失,但常常周围会出现新痛点,这时可以将针回抽并调整至新痛点,再进行扇形运动,扩大浮针的治疗范围,可以让肩周炎患者得到明显的改善。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可以起到促进经脉气血运行,除祛病邪。
同传统针刺相比,浮针疗法简单易学、操作简便、治疗安全性高,可以使患者快速获得止痛效果,解除关节粘连。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是指将针刺入皮肤表面浅部,通过轻轻抖动针头,使其产生微弱的震动,以
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传统针灸方法。
浮针疗法具有简便、安全、无痛、无损伤等优点,因
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颈肩腰腿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由于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机体姿势调整失衡,引起局部肌肉及关节的慢性疼痛。
这种病症对于工作及其它日常
活动的影响非常大,而浮针疗法能够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疼痛神经等方式,有效
缓解这些症状。
1.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长期不良的工作姿势、颈部外力损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病症,其主要症
状为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等。
借助浮针疗法,能够刺激颈部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增加
局部血液供应,舒缓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症状,并对改善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有重要作用。
2. 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部周围软组织炎症的称谓,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关节运动受限等。
通过
浮针疗法的刺激,可以缓解疼痛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肩部组织恢复健康。
3. 腰痛
腰痛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疼痛症状,通常与腰椎间盘突出、肩背部疾病等有关。
采用
浮针疗法刺激局部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增加血液供应,有利于腰部疼痛的治疗,促进康复。
4. 腿痛
总体来说,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能够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
肉痉挛等多个方面的治疗效果,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治疗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进
行针灸治疗的患者,在选择针灸机构时需注意医生是否具有相应的资格,以防针灸操作不
当引起意外情况的发生。
浮针效果好任何疼痛都可在1-2分钟或减轻或痊愈或根除

浮针效果好任何疼痛都可在1-2分钟或减轻或痊愈或根除
浮针治疗针刺痛消——诸城市妇幼保健院开展浮针疗法解除患者病痛
近日,家住诸城市密州街道的李女士,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理疗科进行浮针治疗,仅过了十几分钟,腰部的疼痛感就消失了,并做了几次弯腰动作来试探。
“还真是不疼了,腰比来的时候轻快多了!”
“在接受浮针治疗时,先询问并检查患者的病情,根据病情先进行约5-20分钟的上半场治疗,再对病患进行观察。
若病痛消失或大幅缓解,则结束治疗;若仍严重,则继续进行下半场治疗。
”该院中医理疗科主任卢术荣说道,像刚刚接受治疗的李女士,不仅腰疼,腿部也有痛感。
上半场在对其腰部进行治疗后,痛感明显减轻。
下半场,将再对其腿部进行相应治疗。
据悉,浮针疗法采用一次性针具,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即可操作。
针刺部位仅在皮下,不接触任何重要神经、血管和脏器。
施术过
程中无需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
留针期间可自由活动,且疗效一直维持。
留针达到一定时间后,患者可自行取出。
不仅摒除了传统针灸的酸、麻、胀、痛等不适症状,更具有疗程短、疗效快捷、经济安全等优势,无副作用,无任何感染风险。
此外,卢术荣还表示,任何疼痛都可在1-2分钟左右达到减轻、痊愈或根除等不同疗效。
特别对有些顽症如肩周炎、网球肘,在使用任何药物与疗法都不能获愈的情况下,用此法多能奏效。
一些常见颈肩腰腿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痛、慢性腹泻、痛经、盆腔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及其他慢性杂病等病症,也同样适用。
(记者王玉龙通讯员王亚丽韩晓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针快速治痛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
浮针疗法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伟大学术思想,深受各个时代各个地区针灸学大家、疼痛学者的传承,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疼痛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新近研究表明:传统针刺方面起作用的正是浅筋膜中的主要组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浮针疗法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多层组织,仅仅作用在浅筋膜,力专效宏。
浮针疗法仅仅刺激非病变部位的浅表皮下组织,所以非常安全,比传统针灸、推拿还要安全。
浮针疗法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面积是传统针刺的20-30倍,所以其疗效也大大提高:(1)只要是适应症,每次都当场见效,需要针刺的穴位(进针点)大大减少;(2)每次只要一两个进针点,传统针灸需要10-20个穴位;(3)治疗的次数大为缩短,一般慢性病变3-4
次即可,而传统针灸一个疗程就需7-10次。
关于其适应症,一般来说,只要是针灸的适应症,浮针疗法皆能胜任,现在我们的临床还表明:只要是中医内科的适应症,浮针疗法都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来说,大体如下:慢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炎、踝关节陈旧性损伤、带状疱疹后遗痛、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泌尿道
结石、慢性附件炎、宫颈炎、痛经等等。
浮针疗法的特点
一.浮针疗法的特点是:
1.绝对安全,针行于皮下浅层,不会损伤任何脏器,不会伤及神经、动脉、肌肉、骨膜和脏
器等组织,无感染,故无危险性;不用任何辅助药物。
2.无菌程度高:常规消毒,用一次性特制无菌专用针具。
3.治疗时间:每次治疗只需15~30分钟。
4.疗程短:80-90%的患者5-7天显效或临床治愈。
5.速效:针刺痛消,无论任何原因所发生的疼痛疾病,只要在适应症内,均可在瞬间内(1-2分钟)达到减轻、痊愈和根除等不同程度的疗效。
特别对有些顽症,在使用任何药物与疗法都不能获愈的情况下,必用此法才能痊愈。
治疗效果快,疗效不再似是而非模棱可;
5.疼痛轻:针刺入皮肤时稍有疼痛,以后一直到拔针无疼痛。
6.针刺部位少,几乎没有创伤,不再有传统针灸的酸、麻、胀、痛等得气感觉;
二.浮针疗法的治疗效果:
1.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经多方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者即使卧床不起,经浮针治疗
5-7次可有80-90%病人解除疼痛,免除手术之苦。
2.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患者经手术治疗有后遗症者,经浮针治疗5-7次可有70%以上病人
恢复正常。
3.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足跟痛,关节炎,颞颌关节炎,后背部风湿痛,风湿性肌炎,
风湿性肌筋膜炎等浮针治疗3-5次80-90%显效或临床治愈。
4.带状疱疹治疗2-3次,7-10天即可痊愈。
5.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浮针治疗5-10次95%以上的患者即可痊愈。
三.浮针的治病机理:
浮针疗法的治病机理:1.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是胆甾相液晶态,具有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
2.当浮针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动作时,可导致液晶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的改变,由于电压效应,释放出生物电;
3. 疏松结缔组织具有良好的半导体导电性能,能够高效率地传导生物电;
4.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时,产生反压电效应,改变细胞的离子通道,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机制,改善肌肉及其他软组织的痉挛、挛缩,提高局部血液循环,
修复炎症,从而迅速缓解病痛。
浮针速治胃脘痛
胃脘痛: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脱落症、胃痉挛、胃肿瘤病变可致胃脘痛。
胃脘痛的MTrP:
P1:胃炎的MTrP主要在左上腹部,大约在中脘穴位的左侧2×2cm的区域,MTrP呈滑
紧感有压痛。
一部分病人由于引起胃脘疼痛的病因不同或个人差异而略有不同,还可在其它地方找到MTrP,我们可以中脘为中点半径2.5寸左右划一个圆,在这个区域寻找MTrP,胃炎一般在左承满有,胃窦炎在右承满,胃酸痛脐上4cm处,胃神经痛左商曲,胃下垂在中脘下3-4cm
处,十二指肠疼痛在右梁门,胃溃疡在承满。
P2:左侧前臂内侧中央,大凡是胃脘痛或胃病的病人,在该点或偏向桡侧可有明显压痛
或条索状、硬结。
P3:第6、7胸椎,此处有明显压痛或紧张感。
治疗操作:(诊断清楚的情况下):
1. 左侧前臂内侧中央段,P2点下方,由下向上(上肢与躯干夹角30°~45°)。
2. MTrP左斜下方朝向MTrP.
经上两步处理后,胃腕痛即可缓解,顽固者可再做P3点。
触诊时可能在上腹部触摸到两个MTrP,由于相邻较近,我们进针时可两点成一直线,在任意一点旁3-5cm处指向两MTrP处,一箭双雕,进行扫散操作,此技巧可应用于其它痛症相邻的两个MTrP,本人常用之,省回成本,病人少一针之苦。
浮针操作简单,效果快捷,对各种胃痛效果都很好,胃酸痛次之,如果局部无不适,效果往
往不佳,胃溃疡胃痛跟情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