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复习提纲讲解
排球理论复习提纲

排球理论复习提纲第一篇:排球理论复习提纲排球理论考试复习提纲一、概论篇1、排球运动的起源排球运动起源于1895年,创世人是美国人马萨诸塞州的霍利沃克城基督教会青年干事威廉·莫根。
2、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问世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余年中,排球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娱乐排球向竞技排球过度阶段;竞技排球迅速发展阶段;竞技排球的多元化和娱乐排球再兴起阶段。
3、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一)采用“六人制排球”前的我国排球运动。
1.排球运动是1905年传入我国。
2.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赛,这是史料可查的世界第一场正式国际比赛。
3.1914年旧中国举行的第2届全运会男子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2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男排首次获得冠军。
至1934年共举行了10届远东运动会,我国男排共获得5次冠军。
1921年广东省运会上中国女子排球首次出现。
1923年女排开始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历经5届均获冠军。
(二)六人制排球的推广和发展。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1954年1月11日国际排联正式接纳我国拍协为正式会员。
(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世界男子排球运动迅飞猛进的时候,中国男排却出现力量滑坡。
(四)走出低谷,重正雄风。
1995年赛制改革,中国女排先于1995年拿下亚锦赛冠军和世界杯第三名,1996年奥运会获得第二名,1997年男排夺得了亚洲锦标赛冠军,1997年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成立,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7年男排获亚锦赛冠军,1998年的第13届亚运会上,中国男女排球对双双夺冠,2004年女排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获得季军,男排并列第七。
二、排球技术篇1、排球技术的基本理论(一)排球技术的概念。
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的各种合理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提纲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提纲第⼀篇体育概论篇第⼀章体育概论体育⾃产⽣以来,伴随⼈类⽂明的进步与发展已有⼏千年的历史。
⼈们为了追求美好的⽣活⽅式,在对健康、对和谐与美的追求中,期待⾃⾝向更美好的⽅向发展。
了解体育的产⽣和发展,认识体育的概念和组成,探索体育的本质和功能,领悟体育的真谛,以求不断提⾼对体育的认识,达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的⼒与美,从⽽对体育有着更深⼊的认识。
第⼀节体育的概念与组成⼀、体育的概念1、什么是体育?体育是⼀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化活动。
2、体育包括的内容?体育的内容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体锻炼三⽅⾯的内容。
3、体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体育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体育的组成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组成。
(⼀)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它作为教育和体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学校体育教育重要是通过体育课程、课余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基本组织形式,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核⼼,全⾯实现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叫竞技运动,它是在体育实践中派⽣出来的。
那么什么是竞技体育呢?竞技体育是在全⾯发展⾝体素质的基础上,最⼤限度挖掘⾝⼼潜能,以夺取优异运动成绩为⽬标⽽进⾏的科学训练和竞赛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就是“更⾼、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的原则是“公平竞赛”、“参与⽐取胜更重要”。
(三)社会体育社会体育亦称⼤众体育,是指以健⾝、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的的体育活动。
它的活动内容最⼴、表现形式多样、适应性较强、参加⼈数最多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
它是学校体育的延伸,⼜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节体育的功能体育的功能有: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人教版初中体育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体育复习提纲
一、课程概述
- 简要介绍人教版初中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二、体育知识
- 介绍体育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三、体育技能
- 着重介绍体育技能的训练方法和要点,包括跑步、跳远、投
掷等各个项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体育健康
- 强调体育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包括锻炼对心肺功能、肌肉
骨骼、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五、体育精神
- 探讨体育所具有的团队合作、拼搏精神、竞争意识等价值观,以及如何培养这些精神。
六、体育活动
- 提供一些适合初中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乒乓
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体育水平并培养兴趣。
七、研究方法
- 探讨在研究体育课程中的有效研究方法,包括如何做好笔记、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研究惯等。
八、复要点
- 总结各个章节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提供复指导,帮助学生
巩固所学内容。
九、练题
- 提供一些练题,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理解程度。
十、参考资料
- 列出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网站,供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查阅
资料。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体育复习提纲》的大致内容安排,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和备考。
师大体育史复习资料

师大体育史复习资料第一篇:师大体育史复习资料体育史第一章体育史学是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社会学的范畴。
体育的起源:以人类的发展为前提,以人类体质的完善和心理的发展为条件,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并与人们的生产劳动息息相关的。
3、体育起源几种观点:祭祀说、战争说、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4 原始体育的特征:模糊性,神秘性,朴素性,平等性,地域性。
萌芽状态下的体育活动:原始教育中的体育因素、原始军事训练中的体育因素、原始医疗活动 6 原始舞蹈的社会作用:原始舞蹈分为生产舞、性爱舞、巫舞和战争舞。
其中生产舞是用来表达打猎归来的愉悦心情以及由此产生快感。
巫舞是用来与神沟通以及表达对神的虔诚。
战争舞是用来增长士气表现战斗过程的。
性爱舞是用来表现男女交往求偶或婚育的舞蹈。
第二章古代世界各地体育活动的特点是什么?怎么形成的?(1)两河流域体育特点是:教育体育同军事密切相关,体育活动具为军事服务的实用色彩。
这种特点的形成是当时的邻国冲突战乱不休的现状引起的(2)古埃及体育特点:由于森严的社会等级,体育表现出阶级性,在体育竞赛的主要目的是表现法老的权威而不是为了体现运动技术和运动的水平高低,平民无法拥有接受体育教育的专门机构和设施的权利。
宗教意识使得体育场地不足不能按期举行体育竞赛也没有固定竞赛制度。
(3)古印度的体育特点:深受种姓制度和宗教观念的影响,不同种姓的人参加的体育活动范围受到制约,不同种姓之间的人不能进行体育竞赛。
体育还需要依附宗教才能推行和发展。
(4)古代大河农耕文明体育特点:由于这里的文明以农业为主具有宁静稳定的生活方式,所以保健养生活动在整个体育中占重要地位。
(5)古代亚欧草原游牧民族体育特点:游牧生活方式和轻骑兵的战术紧密联系,与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和轻骑兵的战术紧密联系。
射箭,围猎,摔跤和他们军事活动密切相关。
赛马,套马,马上游戏等体育活动在游牧民族中相当盛行。
体育史概论(讲稿)

体育史学概论(讲课提纲)一、无用之用的学科“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一上一下,以和为量。
”(《庄子山木》)1、历史、历史学、中国史学传统“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
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9页)“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
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1页)什么是历史:王维国的解释——胡适的认识——国外的几种认识:“历史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辩论”;“历史就是伟人的日记”;“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题交谈”;“历史就是残酷的女神”。
我们在日常所讲的“历史”具有多重含义,它既有客观存在,又有人们记录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对“历史”作了如下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过去的事实;过去事实的记载;指历史学科。
历史:就其本身而言,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
它包括自然历史与人类历史;历史学一般研究的是人类的历史。
体育史是体育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历史研究的一个专门方面,属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范畴。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一、体育学的概念和特点1.体育学的定义2.体育学的起源和发展3.体育学的特点和研究对象4.体育学相关学科的关系二、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1.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2.体育学的研究领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教育学等三、体育运动的概念和分类1.体育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体育运动的分类:竞技体育、健身运动、娱乐运动等四、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研究1.体育对健康的影响2.健康对体育的要求3.健康体育理论的研究五、体育与社会的关系1.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2.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体育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六、体育与教育的关系1.体育教育的定义和目标2.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体育教育的方法和实践七、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管理1.体育产业的范围和特点2.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3.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模式八、体育伦理与道德1.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概念和区别2.体育伦理与道德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九、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1.体育赛事的组织流程和要素2.体育赛事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十、体育的发展与市场营销1.体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2.体育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实践十一、体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1.体育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体育文化的研究方法和内容3.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效果十二、体育规律与规范1.体育的运动规律和训练规律2.体育的比赛规则和行为规范十三、体育政策与法律1.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体育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十四、体育教学与训练1.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方法2.体育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十五、体育科研与学术交流1.体育科研的方法和要求2.体育学术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以上提纲涵盖了体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学习和复习,能够全面了解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在备考体育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以帮助提高复习效果。
体育史复习资料讲解

体育史复习资料1、体育运动形态、体育观念形态和体育组织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三者之间和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体育史学的研究对象。
P12、学习体育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继承人类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为今天的体育实践服务。
P23、体育史学是研究体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P14、史前体育是指史前时期原始文化共同体中带有身体锻炼和生存技能学习性质的活动。
P45、史前体育是在不同的人类文明发源地独立产生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明进程,使史前体育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P46、史前体育 P47、原始教育兼有知识、社会规范和动作技能技巧的学习及审美等多种功能,并且和劳动实践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教育和体育的共同源头。
P48、史前体育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祭礼运动,它丰富了体育的内容和作用,是各种运动的综合运用,兼有娱乐、健身、宗教和教育等多种功能。
P6史前体育具有原始的平等性质。
P79、史前体育原始性质的主要表现。
P6-710、史前体育的基本特征。
P711、体育起源历史进程中的三次质变。
P7-912、祭礼竞技的产生,表明组织化的运动形式已经出现。
P813、在促使动物动作转化为人的动作、自然动作转化为身体练习动作的过程中,生产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P814、在体育产生的过程中,生产劳动、军事、宗教、艺术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P815、古代世界各大文明区域相对隔绝地独立发展,造成了古代体育发展中的社会分化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P916、古代两河流域常遭异族入侵,因而其体育具有很强的军事性。
P917、古巴比伦有为祭祀太阳神而举行的祭礼竞技,竞技的主要内容是赛跑。
P1018、在古埃及,早期的法老要参加宗教性的赛跑,后来逐渐被更能体现力量、技巧和意志的摔跤、狩猎活动所替代。
P1019、在古埃及,妇女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这有利于妇女参加体育活动,她们最喜欢球戏和游泳。
P1120、古埃及人十分注意卫生保健,分科的医学知识和按摩术、美容术都很发达。
体育史复习提纲1

体育史复习提纲1体育史研究的是体育的历史即体育从起源到发展至今的全部过程2体育游戏性的身体活动,以及这些身体活动为基础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他作用于人自身自然冰导致其产生积极的变化3体育实际上包含了运动项目的起源竞赛方式的起源和身体教育方式的起源三个问题4大房子是史前人类从事宗教仪式,氏族会议和娱乐活动等的场所也是对少年儿童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的教育机构5成龄礼: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
6 群落:栖息于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而有机结合的集合体。
7原始体育: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以前的体育行为与活动8原始体育的特征:经历的时间最长具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在发展水平上处于原始的和低级的阶段具有原始的平等性表现出明显的低于文化特征9瑜伽: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信仰,他采用不同的姿势,遵循静心调息的规则进行身心炼10掷壶;就是用箭来投进酒壶来的一种宴饮的一种游戏11古印度体育的特点:印度繁多的宗教吧大多数的体育形式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使得古印度许多体育形式依附宗教而发展起来12古代美洲体育的特点:古代每种鱼体育的独立性相对较差,与军事训练宗教活动联系紧密,在某些地方还成为解决部落首领人选问题和调解纠纷的一种方式这一特点与其相对较为落后的社会历史状况相适应13天人和一:人是天地的产物,保持与天地之间的和谐一致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14五禽戏汉末名医华佗按防病治病行业健身原则模拟一些动物的特征动作而编成的健身操15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足球游戏16射御:是战车的作战的基本作战技能别列为先秦教育的重要内容17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
目前围棋流行于亚太,覆盖世界范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棋类游戏。
18武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19八段锦:由8节肢体动作组成,有保健作用的导引方法20:奥林匹亚圣域;是位于伯罗奔撒伊利斯城邦南部这里是古希腊人祭祀宇宙之神宙斯的圣地,也是古代奥运会的诞生地和永久举办之地21轴心时代:公元前600年~300年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都出现了巨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开始用理性的方法的道德的方式对待世界他们的文化有很多项通的地方一直影响着认为人们的生活22柏拉图提倡进简单而朴素的身体锻炼,并且多次强调身体锻炼要适度二不应该想职业运动员那样23基督教的禁欲:宗教禁欲全面否定了人和世界的价值把正常的人生变成终日戒斋忏悔和苦行,是精神和肉体都受到严重的摧残24骑士体育:围绕军备技术和战争技能二进行的身体练习和技能的训练其方法和手段都是这一时期欧洲体育代表也是近代体育的开端之一25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对人自身的尊严价值重新认识的过程中肯定了体育是人文核心的运动26德国体操体系的特征:主要以各种徒手和器械为主业包括了跑跳投掷等基本运动能力的训练(2)keyi8针对不懂的年龄和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同时也具有军事训练价值(3)训练场所主要在室内,有专门的设施和器械这就促进了体育运动练习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27户外运动是英国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拉格比中学校长托马斯阿诺德28到了20世纪,现代体育科学中的主要学科都已经基本脱离了母学科开始了独立发展29.1896年4月6日熄灭了1500年的圣火终于在希腊重新点燃,13哥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了雅典奥运会30上海圣约翰书院从1890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以田径为主的运动会时我国最早的田径比赛31军国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教育国民32严复认为改良中国社会自强保种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是人人能具备血气体力之强聪明智虑之强德行仁义之强各省内代表举办成立大会34为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国名政府于1929年4月16日公布了《国名体育法》这是中国第一部体育法35.1965年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的保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史》复习提纲一、填空题;二、不定项选择题1中国在1958年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中断21年,1979年恢复关系。
2、印度象棋是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共同原型。
3. 1971年“乒乓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与美国的僵持关系。
4、中国奴隶社会学校体育的内容主要集中表现在:祀和戎两方面。
5、射礼按不同等级或不同场合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大类。
6、商、周时期作战以车战为主,西周出现了以礼为主,以射御为中心的六艺教学体系。
基本的作战技能,其中,五射:①白矢;②参连;③剡注;④襄尺;⑤井仪。
五御:①鸣和鸾;②逐水曲;③过君表;④舞交衢;⑤逐禽左。
7、田猎制度化:①春搜,②夏苗,③秋狝,④冬狩。
8、在商、周时期,医学保健有了较快发展,《尚书·洪荒》中的“福”、“祸”的标准:五福:①寿,②富,③康宁,④攸好德,⑤考终命;六极:①凶短折,②疾,③忧,④贫,⑤恶,⑥弱。
9、东汉著名外科医生华佗总结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10、古埃及的帕拉奥宫里流行的撞球是现代台球的远祖,使用球拍的球戏为欧洲网球运动打下基础,用弯曲的木棍击球演化为现代曲棍球。
11、闻名于世的东方保健术有中国的气功和印度的瑜伽术。
12、西方产生现代体育兴起的三大标志有: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法国卢梭的自然体育和英国洛克绅士体育。
13、西方宗教改革的发起者马丁.路德,其观点“保持身体健壮是每一个基督教徒的天职之一”。
14、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代表作《大教学论》,创建了体育班级授课制,被称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15、西方宗教改革中,耶酥会学校为奠定近代学校体育起了积极的作用16、1774年,德国博爱派教育家-巴塞多,被称为近代最早的体育老师。
在德绍创建了第一所博爱学校,并创造了“德绍五项”,创造了按年龄选用教材和分组教学的方法。
17、“近代体育之父”——古茨穆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使当时的体操成为一个完整体系-八项运动。
18、德国国民体操之父——杨氏,1811年,在柏林郊外哈森赫德创办了体育场,改称“青年体育场”。
19、施皮斯是“运动铸型”教育的创始人,被誉为德国学校体育之父,首创了体育教学中的分段教学和综合教学法,并最早把音乐和体操练习结合起来。
20、现代学校体育制度形成的三大标志:德式体操、瑞典体操和英国户外运动。
21、意大利医生美尔库里亚利斯用拉丁文写成6卷本的《体操术》,是当时体操教师和医生最重要的参考书。
22、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
23、1894年6月12日在巴黎召开12个国家49个体育团体79名代表参加的国际体育会议,决定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24、德国人菲特,在1794-1818年首创并出版了《体育辞典》,第一卷是体育史,第二卷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上对身体运动进行分类,并用数学、物理学加以解释。
25、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斯宾塞,以进化论为中心,奠定了功利主义体育观,促进了体育的进一步科学化,闻名于世的著作有《智育》、《德育》和《体育》。
26、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首次把学校教育明确分为德智体三方面,提出了全面发展的绅士教育思想,确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出了具体的锻炼内容和保健主张。
27、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对学校教育实行三段七级教学,推行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28、1907年,徐傅霖、徐一冰等人在上海成立的中国体操学校,以培养体育师资为目标;1908年,中国体操学校女子部改为中国女子体操学校,是我国近代办学时间较长、作用较大的两所学校。
29、宋代是象棋最后定型时期,流传广泛的如“大象戏”和“广象戏”。
30、长安2年,武则天开始设立武举为科举中的一科,武举考试既有实用技能,也有身体、文化要求。
31、1910年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规模的运动会,即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后被追认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它是由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派埃克斯纳组织发起,并确定了竞赛项目和比赛制度。
32、毛泽东,1917年4月1日,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论文。
33、恽代英,1917年6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学校体育之研究”论文,34、1922年的《壬戌学制》和1923年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正式把学校的“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
35、第3届全国运动会,标志着中国“收回体育权”,开始正式组织体育竞技运动会。
36、《奥林匹克宪章》规定了奥运会的规模,只有在至少4洲75个国家广泛开展的男子项目和3大洲40个国家广泛开展的女子项目,才能列为夏季奥运会比赛的大项或分项;冬季奥运会接受新项目的标准是至少3洲25个国家广泛开展的项目。
37、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建立一整套“和谐发展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体育、劳动教育、道德教育和智育。
38、1922年,王正廷选为国际奥委会宣委员之后,才与国家奥委会有了正式联系。
1952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体坛奥运会上空飘扬。
39、奥林匹克三大组织体系包括: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
40、1924年7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全国体协)在南京东南大学正式成立,旧中国唯一正式的全国性体育组织,建国后改称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41、宋明时期,武术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其理论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气为武术本体、相反相成的武术技击原则、以仁为核心的武德思想。
4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新体育”学说。
43、1920年,奥林匹克标志的确定:五环旗、施放和平鸽活动仪式、运动员宣誓仪式。
44、1952年6月10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2届代表大会,以毛泽东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我国体育方针。
45、华东体育学院——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1956年改称为上海体育学院),之后六大体育学院的诞生。
46、1927年,张之江等人建立了中央武术馆,后来改名为中央国术馆。
47、1954年,北京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职工体育工作会议,工作方针“积极领导、逐步发展”。
48、1964年8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公布了《关于中小学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提出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中心内容的学校体育格局。
49、宋人十分热衷于整理古代军事理论典籍,其中官修的著有《武经总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兼有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的综合性兵书。
50、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名古屋会议,承认中国奥委会为全国性奥委会的决议,正式名称“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址北京,这样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圆满、公正的解决。
第6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我国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地位作出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51、1984年23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奥运冠军。
陈镜开、容国团\ 吴传玉52、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体委确定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协调发展的思路。
53、1995年8月29日,人大常委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体育大法。
54、1995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并启动了“一二一”工程。
55、自1984年以来,国际奥委会规定了每年国际奥委会成立纪念日的6月23日为“奥林匹克日”。
56、古罗马诗人朱维纳利斯提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57、学校既有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主”的课外活动和竞赛在学校并存,这种做法被称为“双轨制”学校体育制度。
58、宋元明清养生术发展中最有代表性而又影响深远的是八段锦和易筋经59、公元(前776 )年,在阿尔菲斯和克拉德斯河汇合处的奥林匹亚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
60、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是中国古代后期最有价值的军事谋略和训练学著作。
61、1952年11月,中央体委正式成立,1954年改为国家体委,1998年改名国家体育总局。
62、1942年9月9日,朱德提出:“运动要经常”。
63、1978-1980年,标志着中国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举国体制正式形成。
64、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和平发展。
65、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66、第一个走进奥运赛场的人是刘长春,参加了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10届奥运会。
67.“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追溯到1908年《天津青年》发表的的一篇论文“竞技运动”。
68、198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
69、1994年4月17日,万宝路杯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开幕,足球职业化改革全面推开。
70、1994年4月,国家体委发布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新思路,即“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
90年代出现了企业参与体育的新局面,企业运动队、企业运动会迅速发展,体育社会化的程度逐步提高。
71、1982年8月27日,国家体委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各级学校全面实施。
72、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用法规的形式肯定了学生的体育权益和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开创了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纪元。
73.1978年11月,101个国家的政府部局长级官员参加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国际体育内阁会议讨论通过了《体育运动国际宪章》,强调指出“参加体育运动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74.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则是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法律性文件,确保儿童享有康复设施和保健服务的权利。
75、1910年国际妇女节诞生,1919年国际妇女体育联合会诞生,1975年国际妇女年,1994年5月5-8日,在英国举行了首届妇女与体育国际大会,发布了《布莱顿妇女与体育宣言》。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批准成立了由其赞助的妇女运动体育和体育教育观察站。
76、20世纪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出现的危机是:体育商业化影响加大,奥运会出现经济危机,奥林匹克运动内部发生矛盾(委员自选和逆向代表是国家奥委会最重要的组织原则)。
77、第八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上任,提出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口号。
78、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1910年他的学生组建精武体育会,这是我国最早将西方体育观念和训练方法引入中国,借鉴西方手段改造传统体育的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