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问答题

1、宗教改革运动对现代体育的影响。
(1)促进各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形成对现代体育的需要。
(2)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现代体育的物质基础。
(3)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洛克的绅士体育。
(1)洛克认为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洛克的绅士教育方案不仅奠定了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也闪烁着现代体育思想的光辉。
(2)洛克主张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德智体全方位教育,体育占全部教育的第一位;认为绅士最重要的德行如勇敢、礼仪等,也需要身体教育并以身体能力为基础。
洛克提倡的体育手段主要是能培养坚韧勇敢和优雅风度的游泳、划船、骑马、击剑、舞蹈和旅行等。
(3)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提出三育并重、体育为先的教育家,这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新教育思想和新体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洛克的绅士体育思想从功利主义出发、为实现个人幸福和国家利益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精神。
3、现代体育的本质特征?现代体育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特征:科学理性色彩;强势体育文化既有的体育帝国主义色彩;体育与休闲结合的趋势等。
前提:扫除中世纪神学禁锢和古代权威对人体及人体运动的种种认识谬误。
基础:欧洲传统体育4、现代体育在全球传播的途径从19世纪初开始,近代西方体育逐渐开始了国际传播,但传播的路线、方式和特点各有不同。
(1)以欧洲移民为主要媒介的传播。
以欧洲移民为载体的向美洲和大洋洲的传播,这类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基督教青年会在近代体育的国际传播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在19世纪初获得独立,现代体育也随着新移民的到来而在这些国家中开展。
(2)在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播。
如:俄国、日本。
(3)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传播。
在菲律宾、印度、朝鲜、中国等亚洲及其他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中传播。
5、美国“新体育”学派的思想武德和赫塞林顿的“新体育”理论是美国新教育运动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3、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4、健身体育: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5、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6、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7、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8、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9、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10、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1、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12、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13、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14、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15、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16、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
17、体育文化: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18、(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9、(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奥林匹克的传统。
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复习资料1.什么叫体育史。
研究的是体育的历史,即体育从起源到发展至今的全部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筹。
2.体育史的研究范围。
是体育的自身组成,是体育的社会其他现象的连接。
3.“体育”一词。
Physical education(体育)和gymnastics(体操)两个词形成于欧洲。
4.“physical education”和“gymnastics”的重要时间和事件。
体育1762年卢梭《爱弥尔》的Physical education1876年日本民治维新推行西式教育,统一为“体育”1897年中文第一次出现《日本书目志》中提到了《体育学》一书1899年第一次在中文报刊上使用《清议报》上一篇评论文章体操1872年日本颁布的新学制小学课程中称之为“体术”1878年美国人成立了日本体操传习所(今日本体育大学)1887年傅云龙参观日本人呢高等女子学校后的日记中称“体操为学校通则”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中,提倡“办新学、习体操”。
5.原始体育的起源。
(1)、体育产生的动力:人本能的需要(表现在适应社会生产和人本身的需要)。
(2)、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表现在军事、劳动等方面)。
(3)、原始体育与娱乐、宗教祭祀活动相互交融。
6.原始体育的内容和形式。
(1)、渔猎生活中的生产工具及使用。
(石球、弓箭)(2)、原始教育中的体育因素。
(示范和模仿是基本的教育形式。
)(3)、原始娱乐活动。
(四种舞蹈:生产舞、巫舞、战争舞、性爱舞。
游戏:击壤、踏鞠、弈棋。
)(4)、原始战争及军事训练。
(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大,原始部落之间的冲突逐渐增多,并最终发展为战争。
)(5)、原始医疗保健活动。
(意识到某些身体活动能起到健身祛病的作用,如保健舞蹈。
)7.原始体育的特征和性质。
特征:模糊性、神秘性、朴素性、平等性、地域性。
性质:原始性、原始平等性。
8.弓箭、石球、《马球图》、《引导图》的出土遗址是什么。
体育史复习资料

1.体育史:是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核心是人体运动。
2.体育现象的三个层次:第一层,人的体育行为和运动方式。
第二层,支配和指导这些行为观念和规范。
第三层次,为实现体育行为而形成的一定的社会组织3.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4.成年礼:在原始民族中,即将进入成年社会的青年常常须履行一定的仪式,人类学称之为成年礼。
.祭礼运动:是史前体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他丰富了体育的内容和作用,是各种运动的综合运用,兼有娱乐,健身、宗教和教育等多种功能6.古代西亚、北非区域的体育的主要项目:古代两河流域:抱腰式摔交,战车赛、击剑、战斗演习、舞蹈;古代埃及:摔交、击剑、射箭、游戏、赛跑、田猎、沙滩抛球;阿拉伯:赛马、赛骆驼、摔交伊本.希纳《医典》13.公元393年,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颁布了禁止异教活动的“米兰赦令“,奥林皮克运动会被迫终止。
14.瑜珈:古印度身体及意志的锻炼方式,通过各种身体姿势加上呼吸方法。
达到修炼的目的。
基本意是“结合”15.中亚草原各族的体育三项竞技:摔交、骑射、赛马16.各项运动项目的发源地:网球发源于,法国。
足球发源于,英国。
乒乒球:英国。
橄榄球:英国。
篮球、排球,古代美洲(排球,美国 W.摩尔根发明)17.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与体育相关:礼、乐、射、御。
射:指射箭技术。
御:指驾驶车马技术。
18.田猎:纳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为一体的军事活动。
武舞:适应阵战而进行队列对形的训练。
角抵又称角力、相扑,19.距跃:(跳跃、超跃)要求车骑兵在较短距离内追上奔骑的战车,并跃上战车。
蹴鞠: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游戏,用于军事训练和娱乐活动蹴鞠的形式:表演性蹴鞠和竞赛性蹴鞠。
20.我国古代风俗体育活动:元宵节,猜花灯;清明节,放风筝;重阳节,登高20.《皇帝内经》防患于未然。
“七情”指:喜、怒、思、忧、恐、悲、惊等心理状态,称之为“内伤”。
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复习资料1、体育起源的直接动因和条件是(劳动与生产);2、古巴比伦为祭祀太阳神举行的祭礼竞技的主要内容;3、斯巴达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全民皆兵教育);4、堪称古代印度文化典型代表是(瑜珈);5、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古希腊);6、斯巴达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全民皆兵教育7、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以前的体育行为与活动称为(史前体育)8、古巴比伦为祭祀太阳神举行的祭礼竞技的主要内容是(赛跑)9、古印度体育的独特的等级特点主要是因为存在(种姓制度)10、阿拉伯帝国时期许多学者对体育进行了了探讨,其中杰出代表是:伊本·希纳11、代表了中亚流行的竞技体制是(蒙古族的三项竞技)12、中世纪欧洲上层社会体育的标准方式是(体操)13、“竞技运动自治”的倡导者是(阿诺德)14、卢梭的体育思想主要是(自然体育)15、巴塞多创建的博爱学校中固定开展的体育项目称为(德绍五项)16、倡导并推行“竞技运动自治”的学校是(伊顿公学)17、源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又称为(“新体育”学说)18、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核心是(个人全面发展)19、以政府集权管理为特点的苏联体育体育的确立标志是(全苏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的成立)20、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成立(国际体操联合会)21、近现代职业运动最早出现在(英国)22、二战以来,各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不断合理化,其中采用政府委托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英国)23、20世纪50-80年代,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体育的(科学化)24、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体育共同宣言和准则是(《体育运动国际宪章》)25、二战以来,各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不断合理化,其中采用社团主导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26、国际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27、标志奥运会的职业化历程的开启奥运会是(汉城奥运会)28、直接导致国际奥委会在20世纪末进行重要改革的事件是(盐湖城丑闻)29、意大利的体育产业的主体是(足球)30、首次实施兴奋剂检查的奥运会是(墨西哥奥运会)31、“经学入仕”的文官制度导致学校体育的衰落,该制度出现在(汉代)32、中国古代组织最严密的竞技运动会是西周的(射礼)33、《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重要的养身思想是(“天人合一”)34、在导引术基础上创立了五禽戏的是(华佗)35、中国古代表演行娱乐活动的总称是(百戏)36、中国最早的职业军事学校——武学出现在(宋代)37、导引按摩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正式进入官方医疗体系是在(唐代)38、宋代蹴鞠的一个重要发展标志是在汴京、临安等大城市中出现了类似现代体育俱乐部性质的体育组织称为(齐云社)39、中国充气球的发明于(唐代)40、中国近代体育团体中,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精武体育会)41、中国近代第一届全运会举行的地点是(南京)42、中国近代第一所也是规模最大的武术学校是(精武体育会)43、主动将西方近代体育引入中国始于(洋务运动)44、中国历史上第一步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体育法是(《国民体育法》)45、彻底废除了实施近20年的军国民主义体育和兵操的学制是(壬戌学制)46、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是(王正廷)47、战时状态下解放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运动会是(九一扩大运动会)48、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是在(1979年)49、新中国创造的第一个女子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是(郑凤荣)50、新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51、为新中国创造了第一个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是(陈镜开)52、明确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方向的会议是(红山口会议)53、1986年国家体委公布《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决定的改革重点是(竞赛和训练体制)54、迄今为止,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最好成绩的奥运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55、为香港地区实现了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的运动员是(李丽珊)56、史前体育的特点有(时间漫长、具有多种社会和文化功能、发展水平低、具有原始平等性质、初显地域文化特征)57、中亚蒙古族的竞技项目主要指(赛马、骑射、摔跤)58、罗马帝国时期,提出了较有影响的体育思想的基础代表学者有(昆体良、盖伦)59、下列运动项目中属于“骑士七技”的有(骑马、游泳、狩猎、击剑)60、近代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德式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61、世纪90年代对世界体育发展影响较大的跨国性体育传媒有(美国娱乐与体育电视网、美国有限新闻网、美国时代华纳传播公司、美国福克斯电视网、英国天空电视台)62、中国西周时期学校教授的内容“六艺”中涉及体育内容的包括(礼、乐、射、御)63、明清时期导引术的三大技术流派是、(八段锦体系、体育医疗体系、武术内功系统)64、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传播近代体育的主要活动有(宣传西方近代体育、培养体育人才、组织早起运动会、建设体育场馆设施)65、中央国术馆的主要活动有(组织国术考试、推广和普及武术)66、远东运动会的发起国家是(中国、日本、菲律宾)67、1963-1965年,中国建立了培养优秀运动人才的三级训练网,包括(基层单位业余体校、重点业余体校、专业运动队)68、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家体委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竞赛体制的改革,其改革措施有(竞赛活动分级化、竞赛安排合理化、竞赛主体社会化、竞赛管理分类化)69、中国全国性的比赛被分为三类,它们是(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各系统、行业全国性运动会、全国单项比赛)70、获得过奥运金牌中国台湾运动员有、(朱木炎、陈诗欣)71、古罗马时期,除了军队训练以外,罗马人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场所是浴室。
体育史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1、被称为现代生理学之父是谁?哈维2、最早把体育致于美育结合培养身心发展是哪个国家?雅典3、中国能从外国人收回主权的标准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4、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举办时间?18965、1956苏联—讲授苏联体育对中国体育有深刻的影响?凯利舍夫二、填空1、原始体育的特征:模糊性、神秘性、朴素性、平等性、地域性。
2、蒙古赛会的主要比赛项目:骑马、射箭、摔跤。
3、德国国民体操之父?费里德里希.路德维格.杨4、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
5、香港,澳门、台湾培养体育的共同特点?三、名词解释1.角抵:又称角力、相扑,原是一种力量型训练和比赛方式,主要形式有举鼎、拓关、开硬弓、斗兽、相博等,他一直是军中习武活动和杂技表演的内容,也是一项单独开展的竞技活动。
2.壬戌学制: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
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
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
《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3.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明确教课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强调以可以操作和可评估的行为或指标表述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
4、德绍五项:“德绍五项”体操,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5、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是中华民国唯一正式的全国行程体育组织,1949年之前筹办了第四届至第七届全国运动会,1927年成功主办第八届远东运动会。
全国体协负责编审各项运动竞赛规则:负责编辑出版《体育季刊》,并通过它解答体育竞赛、裁判工作及有关疑难问题:审订全国田径、游泳最高纪录:帮助各地体育组织展开活动。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代表参加各类国际体育事务,负责组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以及戴维斯网球赛等国际比赛,为开展和推动近代体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体育各单元总复习资料(1-27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体育各单元总复习资
料(1-27课)
本文档旨在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体育课程的学生提供各单元的
总复资料,包括1-27课的内容。
以下是重点复内容的概述:
第1课:运动会记忆
本单元主要回顾并巩固了体育比赛的规则和流程,以及不同项
目的要点。
第2课:平衡操
本单元介绍了平衡操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并通过练提高学生的
平衡能力。
第3课:竞走
本单元重点练了竞走的正确姿势和步伐,以及注意事项和技巧。
第4课:拔河
本单元教授了拔河比赛的技巧和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
和协调能力。
第5课:掷球比赛
本单元介绍了掷球比赛的规则和方式,并通过练提高学生的掷球技巧。
第6课:踢毽子
本单元重点讲解了踢毽子的技巧和要领,以及如何培养平衡和眼脚协调能力。
第7课:跳远
本单元着重练了跳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通过练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协调能力。
...
(依次介绍第8课至第27课的单元内容)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的复习资料,帮助他们回顾并巩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体育课程的知识点。
希望这份资料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体育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 人类自身的进化,为体育产生提供了生理学与体质人类学基础。
2. 劳动与生产,是体育起源的直接动因与条件。
3. 成丁礼是原始社会中男孩的成年仪式,一半多在15岁左右。
4. 史前体育的特点:a史前体育所经历的时间最长b史前体育具有多种社会和文化功能c史前体育在发展水平上处于原始的和低级的阶段d史前体育具有原始平等性质e史前体育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5. 狩猎是娱乐和现实贵族体力、智慧的重要方式。
游泳是社会各阶层都开展的体育娱乐活动。
6. 征服者雅利安人将其统治下的人群划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种姓为婆罗门,即僧侣阶层,第二种姓为刹帝利,即为武士阶层,第三种姓为吠舍,即为牧民即工商者,第四种姓为首陀罗7.瑜伽是源于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修炼理论与技术其中包含了很多呼吸术和健身术,是古印度体育文化的独特方法与典型代表8. 斯巴达体育与雅典体育的异同:由于作为统治者的斯巴达人在人口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因而他们必须在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艺上保持质量优势,以维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力量之间的平衡。
因此,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是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艺为核心,实施国家强制性的体育教育。
与斯巴达不同的,雅典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其教育手段包括了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两大部分,在这一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雅典公民既是勇敢善战的战士,又是文化素质很高的社会活动家及文学家和艺术家。
9古希腊体育文化遗产对世界体育史产生了影响和贡献:其一创造了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模式。
其二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古奥林匹克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了奋斗精神、业余原则、公平竞争的原则、对美和荣誉的追求、和平友谊的理想,等等。
其三创造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理想模式。
当然,作为奴隶制度下的一种体育制度,古希腊体育与古代奥运会也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9.“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游戏(包括下棋、球戏)和吟诗等。
10. 意大利医生赫•美尔库里亚里斯于1569年发表了近代体育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专著《轮体操》11. “近代学校体育之父”夸美纽斯宗教改革时期对近代体育的形成与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夸美纽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史复习资料(终结版)1.体育史学是研究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核心是人体运动。
2.在体育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3古代美洲玛雅用的(球戏)4.三大运动体系: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游戏5.田猎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各种武器的使用和车马驾控。
分别叫:春蒐、夏苗、秋弥、冬狩。
6.两汉三国时期的蹴鞠分为表演性蹴鞠与竞赛性蹴鞠。
前者在鼓乐伴奏下进行踢控球技的表演,后者被汉代规定为和平时期军队训练的重要内容。
7.清代宫廷里设有“善扑营”是从“八旗精炼勇士”选拔出来组成的,称为“扑户”8.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1973年12月从湖南长沙马王虚三号墓出土了一幅西汉帛画《导引图》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
9.奴隶制时期开始形成的注意整体,强调精气,平衡阴阳等保健思想。
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实践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10.清代一年一度的“冰嬉之典”由皇上率众亲临观视,参加表演者是从各旗中选出的“善走冰者”。
11.德式体操的形成经历了杨氏体操和施氏体操两个阶段,杨氏体操的创始人是F.L.杨。
12.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近代体育的传播中,基督教青年会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13.1937至1949年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体育呈现出三种类型的发展,沦陷区的殖民地体育,国统区的战时体育和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体育。
14.现代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已经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成为连接各国体育科学家的纽带和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2008年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广州举行。
15.1956年解放军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三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记录,成为第一个打破世界记录的中国运动员。
16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古代奥林匹克祭典共举行了293届,历时1168年。
他所创造的竞技比赛模式,身体调练体系以及和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健美和拼搏奋进的奥林匹克精神,对后世的体育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17.在夸美纽斯的教学计划中,体育首次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还不具有课程的形式,为此他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学校体育之父”18.“礼射”按不同的等级或不同的场合分为“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四种。
19.由于教学观念的转变,官学中以“诗”“书”“易”“礼”“春秋”五经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完全排除“射’’ “御”等武艺内容,学校体育一阙不振,始于秦汉时期。
20.马球古称击鞠,是我国传统的休闲运动盛,行于唐代、辽、宋、金、元、明源之,清代趋于衰落。
21.宋代在各项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类似于今日的体育俱乐部或运动协会的团体---“社”22.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最初是从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新编练新式陆海军和创办军事学堂开始的.23中国正式派选手参加奥运会是在1932年,刘长春。
24.公元393年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颁布了禁止异教活动的“米兰赦令”古奥运会被迫中止。
25.西周学校乐舞具有锻炼身心之效。
实际上是一种兵式操练,属于体育教育内容。
26投壶是由射礼演变而来的一种投掷竞赛游戏。
27.“社”的产生使我国古代运动竞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8.近代外国体育史中,约翰·洛克第一次明确地把学校教育的任务区别为德育,智育,体育三部分。
29.1952年新中国的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在上海诞生。
30.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是皮埃尔·德·顾拜旦。
31.史前体育是指史前时期原始文化共同体中带有身体练习和动作技能学习性质的活动。
32.古代亚洲体育中,蒙古族的三项运动代表了中亚流行的技能体制,三项运动包括:摔跤,骑射,和赛马。
33.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人们对涉及体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了大体一致的基本认识,从而奠定了近代体育产生的思想基础。
34.1836年.人韦伯兄弟出版了《人走步器官的运动力学》系统的分析了走,等动作的力学结构奠定了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
35.五禽戏为东汉名医华佗所创,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不同运动特点而创编的一套健身操36.魏晋以来,围棋发展很快,开始按棋艺高低将棋手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称之为“品”,共有九个等级。
37.1924年7月5日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是旧中国唯一正式的全国性体育组织,代表中国参加各类国际体育事务和活动,为开展和推动近代体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38.古代世界各大文明区域相对隔绝的独立发展.造成古代体育发展中社会分化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39.明朝人汪云程所著《蹴鞠图谱》是对传统球戏活动的整理。
40.《礼记》记载:每年十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这种以竞技形式进行的校阅,后世称之为“讲武之礼”是我国古代竞技的重要形式。
41.17至18世纪教育科学和受牛顿力学影响的近代试验医学的深入发展,为近代体育科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42.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武术表演大受欢迎之后,育界终于正式承认传统体育活动.其是武术有极高的健身,娱乐,审美和教育价值。
43.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通过余暇消遣和娱乐来充分恢复体力和脑力,这就促进了体育的娱乐化趋势。
44.1952年7月,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揭开了新中国全面进入国际体育界的序幕。
45.1986年成立了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有助于在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发展健康积极的闲暇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体育发展。
46.欧洲中世纪时期,宣布“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卑污的肉体阻碍灵魂的升华,极力主张无视肉体,弃绝一切现实的欢乐和幸福,实行禁欲主义时的基督教。
47.“鸣和鸾”是五种驾驭车马的基本技术之一。
48.主张“勇而无礼则乱”不论“武”有多么“勇”,都必须服从“礼”,即服从基本的社会基本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标准的人是孔子。
49.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的武举制,考试的内容有,射箭,马枪,举重,负重,身材,语言等。
其中既有作战的实践技能也有基本的身体素质,标志着对武士的要求趋于全面。
50.北宋至清代的众多养生和医学著作,整理,创编了大量的引导式,最有代表新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八段锦和易筋经。
八段锦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800多年的历史。
51.北宋调露子所著《角力记》一书,是一本专门记载相扑运动的著作,论述了相扑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52.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电源/体育的概念,的,用,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等作了较系统的论述53.史前体育的发展最高阶段是祭礼竞技54.古老的瑜伽是印度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55.蹴鞠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游戏。
56.武术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他以套路和技击两种运动形式存在,套路练习是武术运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个核心的因素。
57.我国传统的技巧运动多保留在杂技艺术中,而不属于现代体育运动58.东汉后“角抵戏”称为“百戏”内容极为庞杂。
59.国际奥委员成立于1894年6月。
60.1975年3月国正式公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向青少年体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71.为什么武术会落选奥运会?中国武术在以后还有机会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吗?72,体坛明星为何落魄?如何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卢梭的体育思想1712-1778,法国18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著作《爱弥尔》半小说体教育巨作,自然教育理论: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顺应人的本性,顺乎自然地去进行教育。
自然体育思想:1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2体育教育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的身体获得自然的发展。
3体育教育是阶段性教育的基础。
体育可以增强智力,培养人的意志和优良道德。
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其著作可能是已有教育著作最有价值的一部,对后世的资产主义教育家如裴斯泰洛奇等,影响极大,也是自然体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裴斯泰洛奇和谐发展课程体系:746~1827年,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教育家。
他一生从事贫民教育工作,著作有《林哈德和葛笃德》、《隐者的黄昏》、《天鹅之歌》裴斯泰洛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有组织地帮助和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教育的三个过程:教给儿童知识并发展他的智力的过程,发展儿童的手艺、活动技巧的过程,发展儿童道德、德性、心性的过程。
建立了一套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包括体育与劳动教育道德教育智育.贡献:他认为体育在形成人格的过程中应占有重要地位,他把体育和其他教育统一协调起来使之成为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奠定了现代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他的思想和实践对19世纪初的德国有很大影响并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他的要素主义课程观是科学主义课程论的先驱但他的体育教学实践确格守着卢梭以来的自然体育传统斯巴达和雅典体育的区别相同:1两者都要求全民皆兵。
要求公民都是军人,2对不同年龄的的人施行不同的体育训练不同:1斯巴达人一切活动都以军事为出发不重视文化教育,而雅典则把体育与德育.美育结合起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2斯巴达人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军事训练,培养杀人的胆量,雅典则对小孩进行较正规的体育训练,毕业后若无战争则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3斯巴达妇女也要参加军事训练,为了能生育健康健壮的后代,担负守城任务,雅典女子则不像斯巴达妇女那样享有广泛权利,只是在音乐学校受到与舞蹈相关的身体训练.国术馆1927年3月张之江(任馆长)在国术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中央武术馆,6月改为中央国术馆,在全国就形成了一个组织较为完备的国术馆系统。
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的宗旨。
国术馆的建立在推动对传统武术的整理和普及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主要活动包括:组织国术考试,举办武术比赛,推广和普及武术运动,对外宣传中华武术,开展武术学术研究。
杂技百戏先秦角力转变为汉代以后的杂技百戏,仅改变了讲武之礼的演武性质,且把流散于民间的杂技、舞蹈和游戏等统一于特定的表演形式中,同时也融汇了外来的杂技艺术.南北朝百戏的规模不如汉代,但项目之多,技艺之精却是前所未有。
各朝都将杂技作为乐制的一部分而加以整理和修改魏晋以后技巧性强的或同武事相关的的杂技较流行。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骑术,竿技和投掷技都有较大的发展。
角抵又称角力、相扑,主要有举鼎拓关开硬弓、斗兽、相搏等,它一直是军中习武活动和杂技表演内容,也是一项单独开展的竞技活动东汉以后角抵和杂技和称百戏宗教改革运动对现代体育兴起的影响1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产生了现代体育的需要2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现代体育的物质基础3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体育的教育化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继发生,此前主要作为军事训练、民俗娱乐的许多身体活动被改造为教育手段,逐渐完成了体育的教育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