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问答题

1、宗教改革运动对现代体育的影响。
(1)促进各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形成对现代体育的需要。
(2)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现代体育的物质基础。
(3)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洛克的绅士体育。
(1)洛克认为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洛克的绅士教育方案不仅奠定了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也闪烁着现代体育思想的光辉。
(2)洛克主张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德智体全方位教育,体育占全部教育的第一位;认为绅士最重要的德行如勇敢、礼仪等,也需要身体教育并以身体能力为基础。
洛克提倡的体育手段主要是能培养坚韧勇敢和优雅风度的游泳、划船、骑马、击剑、舞蹈和旅行等。
(3)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提出三育并重、体育为先的教育家,这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新教育思想和新体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洛克的绅士体育思想从功利主义出发、为实现个人幸福和国家利益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精神。
3、现代体育的本质特征?现代体育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特征:科学理性色彩;强势体育文化既有的体育帝国主义色彩;体育与休闲结合的趋势等。
前提:扫除中世纪神学禁锢和古代权威对人体及人体运动的种种认识谬误。
基础:欧洲传统体育4、现代体育在全球传播的途径从19世纪初开始,近代西方体育逐渐开始了国际传播,但传播的路线、方式和特点各有不同。
(1)以欧洲移民为主要媒介的传播。
以欧洲移民为载体的向美洲和大洋洲的传播,这类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基督教青年会在近代体育的国际传播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在19世纪初获得独立,现代体育也随着新移民的到来而在这些国家中开展。
(2)在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播。
如:俄国、日本。
(3)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传播。
在菲律宾、印度、朝鲜、中国等亚洲及其他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中传播。
5、美国“新体育”学派的思想武德和赫塞林顿的“新体育”理论是美国新教育运动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3、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4、健身体育: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5、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6、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7、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8、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9、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10、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1、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12、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13、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14、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15、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16、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
17、体育文化: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18、(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9、(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奥林匹克的传统。
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复习资料1.什么叫体育史。
研究的是体育的历史,即体育从起源到发展至今的全部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筹。
2.体育史的研究范围。
是体育的自身组成,是体育的社会其他现象的连接。
3.“体育”一词。
Physical education(体育)和gymnastics(体操)两个词形成于欧洲。
4.“physical education”和“gymnastics”的重要时间和事件。
体育1762年卢梭《爱弥尔》的Physical education1876年日本民治维新推行西式教育,统一为“体育”1897年中文第一次出现《日本书目志》中提到了《体育学》一书1899年第一次在中文报刊上使用《清议报》上一篇评论文章体操1872年日本颁布的新学制小学课程中称之为“体术”1878年美国人成立了日本体操传习所(今日本体育大学)1887年傅云龙参观日本人呢高等女子学校后的日记中称“体操为学校通则”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中,提倡“办新学、习体操”。
5.原始体育的起源。
(1)、体育产生的动力:人本能的需要(表现在适应社会生产和人本身的需要)。
(2)、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表现在军事、劳动等方面)。
(3)、原始体育与娱乐、宗教祭祀活动相互交融。
6.原始体育的内容和形式。
(1)、渔猎生活中的生产工具及使用。
(石球、弓箭)(2)、原始教育中的体育因素。
(示范和模仿是基本的教育形式。
)(3)、原始娱乐活动。
(四种舞蹈:生产舞、巫舞、战争舞、性爱舞。
游戏:击壤、踏鞠、弈棋。
)(4)、原始战争及军事训练。
(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大,原始部落之间的冲突逐渐增多,并最终发展为战争。
)(5)、原始医疗保健活动。
(意识到某些身体活动能起到健身祛病的作用,如保健舞蹈。
)7.原始体育的特征和性质。
特征:模糊性、神秘性、朴素性、平等性、地域性。
性质:原始性、原始平等性。
8.弓箭、石球、《马球图》、《引导图》的出土遗址是什么。
体育史复习资料

1.体育史:是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核心是人体运动。
2.体育现象的三个层次:第一层,人的体育行为和运动方式。
第二层,支配和指导这些行为观念和规范。
第三层次,为实现体育行为而形成的一定的社会组织3.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4.成年礼:在原始民族中,即将进入成年社会的青年常常须履行一定的仪式,人类学称之为成年礼。
.祭礼运动:是史前体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他丰富了体育的内容和作用,是各种运动的综合运用,兼有娱乐,健身、宗教和教育等多种功能6.古代西亚、北非区域的体育的主要项目:古代两河流域:抱腰式摔交,战车赛、击剑、战斗演习、舞蹈;古代埃及:摔交、击剑、射箭、游戏、赛跑、田猎、沙滩抛球;阿拉伯:赛马、赛骆驼、摔交伊本.希纳《医典》13.公元393年,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颁布了禁止异教活动的“米兰赦令“,奥林皮克运动会被迫终止。
14.瑜珈:古印度身体及意志的锻炼方式,通过各种身体姿势加上呼吸方法。
达到修炼的目的。
基本意是“结合”15.中亚草原各族的体育三项竞技:摔交、骑射、赛马16.各项运动项目的发源地:网球发源于,法国。
足球发源于,英国。
乒乒球:英国。
橄榄球:英国。
篮球、排球,古代美洲(排球,美国 W.摩尔根发明)17.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与体育相关:礼、乐、射、御。
射:指射箭技术。
御:指驾驶车马技术。
18.田猎:纳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为一体的军事活动。
武舞:适应阵战而进行队列对形的训练。
角抵又称角力、相扑,19.距跃:(跳跃、超跃)要求车骑兵在较短距离内追上奔骑的战车,并跃上战车。
蹴鞠: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游戏,用于军事训练和娱乐活动蹴鞠的形式:表演性蹴鞠和竞赛性蹴鞠。
20.我国古代风俗体育活动:元宵节,猜花灯;清明节,放风筝;重阳节,登高20.《皇帝内经》防患于未然。
“七情”指:喜、怒、思、忧、恐、悲、惊等心理状态,称之为“内伤”。
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复习资料1、体育起源的直接动因和条件是(劳动与生产);2、古巴比伦为祭祀太阳神举行的祭礼竞技的主要内容;3、斯巴达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全民皆兵教育);4、堪称古代印度文化典型代表是(瑜珈);5、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古希腊);6、斯巴达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全民皆兵教育7、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以前的体育行为与活动称为(史前体育)8、古巴比伦为祭祀太阳神举行的祭礼竞技的主要内容是(赛跑)9、古印度体育的独特的等级特点主要是因为存在(种姓制度)10、阿拉伯帝国时期许多学者对体育进行了了探讨,其中杰出代表是:伊本·希纳11、代表了中亚流行的竞技体制是(蒙古族的三项竞技)12、中世纪欧洲上层社会体育的标准方式是(体操)13、“竞技运动自治”的倡导者是(阿诺德)14、卢梭的体育思想主要是(自然体育)15、巴塞多创建的博爱学校中固定开展的体育项目称为(德绍五项)16、倡导并推行“竞技运动自治”的学校是(伊顿公学)17、源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又称为(“新体育”学说)18、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核心是(个人全面发展)19、以政府集权管理为特点的苏联体育体育的确立标志是(全苏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的成立)20、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成立(国际体操联合会)21、近现代职业运动最早出现在(英国)22、二战以来,各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不断合理化,其中采用政府委托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英国)23、20世纪50-80年代,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体育的(科学化)24、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体育共同宣言和准则是(《体育运动国际宪章》)25、二战以来,各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不断合理化,其中采用社团主导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26、国际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27、标志奥运会的职业化历程的开启奥运会是(汉城奥运会)28、直接导致国际奥委会在20世纪末进行重要改革的事件是(盐湖城丑闻)29、意大利的体育产业的主体是(足球)30、首次实施兴奋剂检查的奥运会是(墨西哥奥运会)31、“经学入仕”的文官制度导致学校体育的衰落,该制度出现在(汉代)32、中国古代组织最严密的竞技运动会是西周的(射礼)33、《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重要的养身思想是(“天人合一”)34、在导引术基础上创立了五禽戏的是(华佗)35、中国古代表演行娱乐活动的总称是(百戏)36、中国最早的职业军事学校——武学出现在(宋代)37、导引按摩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正式进入官方医疗体系是在(唐代)38、宋代蹴鞠的一个重要发展标志是在汴京、临安等大城市中出现了类似现代体育俱乐部性质的体育组织称为(齐云社)39、中国充气球的发明于(唐代)40、中国近代体育团体中,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精武体育会)41、中国近代第一届全运会举行的地点是(南京)42、中国近代第一所也是规模最大的武术学校是(精武体育会)43、主动将西方近代体育引入中国始于(洋务运动)44、中国历史上第一步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体育法是(《国民体育法》)45、彻底废除了实施近20年的军国民主义体育和兵操的学制是(壬戌学制)46、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是(王正廷)47、战时状态下解放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运动会是(九一扩大运动会)48、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是在(1979年)49、新中国创造的第一个女子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是(郑凤荣)50、新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51、为新中国创造了第一个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是(陈镜开)52、明确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方向的会议是(红山口会议)53、1986年国家体委公布《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决定的改革重点是(竞赛和训练体制)54、迄今为止,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最好成绩的奥运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55、为香港地区实现了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的运动员是(李丽珊)56、史前体育的特点有(时间漫长、具有多种社会和文化功能、发展水平低、具有原始平等性质、初显地域文化特征)57、中亚蒙古族的竞技项目主要指(赛马、骑射、摔跤)58、罗马帝国时期,提出了较有影响的体育思想的基础代表学者有(昆体良、盖伦)59、下列运动项目中属于“骑士七技”的有(骑马、游泳、狩猎、击剑)60、近代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德式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61、世纪90年代对世界体育发展影响较大的跨国性体育传媒有(美国娱乐与体育电视网、美国有限新闻网、美国时代华纳传播公司、美国福克斯电视网、英国天空电视台)62、中国西周时期学校教授的内容“六艺”中涉及体育内容的包括(礼、乐、射、御)63、明清时期导引术的三大技术流派是、(八段锦体系、体育医疗体系、武术内功系统)64、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传播近代体育的主要活动有(宣传西方近代体育、培养体育人才、组织早起运动会、建设体育场馆设施)65、中央国术馆的主要活动有(组织国术考试、推广和普及武术)66、远东运动会的发起国家是(中国、日本、菲律宾)67、1963-1965年,中国建立了培养优秀运动人才的三级训练网,包括(基层单位业余体校、重点业余体校、专业运动队)68、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家体委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竞赛体制的改革,其改革措施有(竞赛活动分级化、竞赛安排合理化、竞赛主体社会化、竞赛管理分类化)69、中国全国性的比赛被分为三类,它们是(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各系统、行业全国性运动会、全国单项比赛)70、获得过奥运金牌中国台湾运动员有、(朱木炎、陈诗欣)71、古罗马时期,除了军队训练以外,罗马人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场所是浴室。
体育史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1、被称为现代生理学之父是谁?哈维2、最早把体育致于美育结合培养身心发展是哪个国家?雅典3、中国能从外国人收回主权的标准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4、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举办时间?18965、1956苏联—讲授苏联体育对中国体育有深刻的影响?凯利舍夫二、填空1、原始体育的特征:模糊性、神秘性、朴素性、平等性、地域性。
2、蒙古赛会的主要比赛项目:骑马、射箭、摔跤。
3、德国国民体操之父?费里德里希.路德维格.杨4、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
5、香港,澳门、台湾培养体育的共同特点?三、名词解释1.角抵:又称角力、相扑,原是一种力量型训练和比赛方式,主要形式有举鼎、拓关、开硬弓、斗兽、相博等,他一直是军中习武活动和杂技表演的内容,也是一项单独开展的竞技活动。
2.壬戌学制: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
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
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
《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3.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明确教课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强调以可以操作和可评估的行为或指标表述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
4、德绍五项:“德绍五项”体操,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5、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是中华民国唯一正式的全国行程体育组织,1949年之前筹办了第四届至第七届全国运动会,1927年成功主办第八届远东运动会。
全国体协负责编审各项运动竞赛规则:负责编辑出版《体育季刊》,并通过它解答体育竞赛、裁判工作及有关疑难问题:审订全国田径、游泳最高纪录:帮助各地体育组织展开活动。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代表参加各类国际体育事务,负责组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以及戴维斯网球赛等国际比赛,为开展和推动近代体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体育各单元总复习资料(1-27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体育各单元总复习资
料(1-27课)
本文档旨在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体育课程的学生提供各单元的
总复资料,包括1-27课的内容。
以下是重点复内容的概述:
第1课:运动会记忆
本单元主要回顾并巩固了体育比赛的规则和流程,以及不同项
目的要点。
第2课:平衡操
本单元介绍了平衡操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并通过练提高学生的
平衡能力。
第3课:竞走
本单元重点练了竞走的正确姿势和步伐,以及注意事项和技巧。
第4课:拔河
本单元教授了拔河比赛的技巧和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
和协调能力。
第5课:掷球比赛
本单元介绍了掷球比赛的规则和方式,并通过练提高学生的掷球技巧。
第6课:踢毽子
本单元重点讲解了踢毽子的技巧和要领,以及如何培养平衡和眼脚协调能力。
第7课:跳远
本单元着重练了跳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通过练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协调能力。
...
(依次介绍第8课至第27课的单元内容)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的复习资料,帮助他们回顾并巩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体育课程的知识点。
希望这份资料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全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全册复
习知识点总结
一、篮球
1. 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2. 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技术动作(运球、传球、投篮、防守)
3. 篮球的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足球
1. 足球的起源和发展
2. 足球的基本技术和技术动作(带球、传球、射门、扑救、断球)
3. 足球的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三、田径
1. 田径的起源和发展
2. 短跑、中长跑、长跑、接力、跳高、跳远、投掷、铅球、标枪的技术要领和技能训练
3. 大型田径比赛项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四、健康知识
1. 饮食健康:合理膳食、荤素搭配、减少垃圾食品
2. 锻炼健康:适度运动、循序渐进、安全锻炼
3. 心理健康:积极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调解压力的方法
五、卫生常识
1. 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减少噪音污染、防止空气污染
3. 突发事件的处理:校园安全、遇险情况自救、求助和报警
六、生命教育
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合理消费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3. 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全册的复习知识点总结,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体育运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颜之推的思想,
1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探讨家庭教育的专著,被后世誉为“家训之祖”2颜之推主张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而且要文物兼备3颜之推反对入山修道和炼丹服食,主张通过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暖、禁忌饮食及扣齿的你法养生4他主张务实和全面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有深远的影响二宋明时期,武术逐步形成独立体系,(1)武术基本理论的形成1“气”为武术本体2相反相成的武术技击原则3仁学本位武德思想(2)武术流派的形成1宋以前武术器械与作战兵器还没有明显的类别,宋元杂剧中出现的十八般武艺,表明武术器械与实战兵器、武术与实战技术已经分离2民间习武固有宗法性和地域性有助于独特技术风格的形成。
武艺社团的出现和武艺与表演的结合,促进了武术套路的形成和流派的发展,
三简述中国武的地位变化历程。
1西周时期,学校形成了以礼为中心、以射御为主要内容、文武兼备的六艺教学体系2春秋时期,习武和身体练习成为武官的特权,文人身体活动越来越少,为武则非文思想盛行,出现文武分途的局面,是古代中国体育发展的第一个高潮3秦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社会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4晋唐时期,的民族大容合,西北少数民族的体育传入中原,武的地位上升,是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最高潮,5宋元明清时期,宋、明理学主敬穷理的根源,是中国社会鄙薄肢体之风日盛一日,6颜元,他反对理学“主敬倡静”提出要“习行”“习动”,使得文武相济全面发展
四,简述古代奥运会的意义,
公元前776年到公元前394年,古代奥林匹克祭典共举行了293届,历时1168年,对古希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起过积极的作用,也给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奥林
匹克祭典所创造的比赛模式、训练体系及和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健力美和拼搏奋进的奥林匹克精神,都产生了超越时代的影响。
五,现代奥运会的意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继承和发展了“永远争第一,永远争取超过别人”的拼搏精神过和人的和谐发展的理想,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比,现代奥运会超出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语言的限制,成了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
因此,现代奥运会不是古代奥运会的继续和翻版,而是弘扬古代奥林匹克精神和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
六,简述古代罗马体育的特点,
1古罗马前期教育中的体育:古罗马的目标是培养既能劳动、又能打仗的农民军人,对讲现实的罗马人来说,单纯体态匀称、动作协调优美是没有意义的,锻炼只是为了战斗,军中严格的训练使青年人具有帝国必需的道德品质、强健的身体和军人的素质,2后期:进入帝政时期,军人逐渐职业化,普通人不在参加军事训练,罗马公民过着腐朽的享乐生活,对体育的军事价值和道德目标已经不感兴趣,只热衷于举办豪华的竞技活动,观看残忍的角斗过和模拟海战或为了个人健康和消遣娱乐而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骄奢淫逸的生活使罗马青年意志消沉、道德败坏、健康下降。
七,简述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在鄙视现实、鄙视肉体、弃绝一切欢乐和幸福的禁欲风气中,体育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起影响表现在一下三方面1体育的全面衰退2没有体育的教会学校3对民间体育的阻挠,这些大大阻碍了体育的发展,其结果,1体育的衰退和苦修的兴盛直接造成人民体质的普遍衰弱2体质的下降和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助长了传染病的流行。
八,简述文艺复兴对体育的作用。
是现代体育的萌芽,其表现在1从灵肉对立到“灵肉一致”2在“复兴”古希腊体育中重新思考体育3在倡导全面发展教育大力倡导体育。
在文字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对人自身的尊严、价值重新认识的过程中肯定了体育是以人为核心的运动,在倡导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中认识到体育能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在批判禁欲主义、倡导尘世享乐中认识到体育是追求幸福、满足人性需要的手段,是新兴资产阶级追求“享乐、幸福、自由”的生活方式。
九,简述近代体育在传播途径,举例。
(1)以欧洲移民为主要媒介的传播1第一类是以欧洲移民为载体的向美洲和大洋洲的传播,这类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2基督教青年会在近代体育的国际传播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3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19世纪初获得独立,现代体育也随着新移民的到来而在这些国家中开展(2)在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传播,如俄国,日本,(3)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传播,在菲律宾,印度,朝鲜,中国等亚洲以及其他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中传播。
十,什么是“新体育”
伍德和赫赛林顿,创造的“新体育”理论是美国新教育运动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新体育理论认为:传统的体操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的任务,需要重新诠释体育的目标和手段。
新理论在强调“育”,“体”字表示整个机体的活动,而不是仅有智力才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既不是为身体,也不是单为精神,而是要发展由教育活动而实现的人类的一切能力,他把新体育分为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四个方面。
十一,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途径,
(1)洋务运动1编练新军实施兵操2创办新式学堂3派遣留学生(2)维新运动,尚武之风,救亡图存思想(3)资产阶级革命,视强身健体是为国家存亡的前提,(4)早期的教会学
校,组织运动境赛,以田径,球类为主(5)基督教青年会,组织大型运动比赛
十二,简述军国民主义没落,
1.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柳学制”规定以兵式体操为主要教学内容”
2.1913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体操科,内容为普通体操和兵操,实质与“学制”无多大变化3,1914年,一战爆发,子学制发展到顶峰,4,1915年,又出现了兵式体操为主的体育课和以田径、球类为主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并有的局面,称为“双轨制”其影响至今。
5,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德国战败,所以大多数人对军国民主义持否定态度,兵式体操地位下降,,6,1922年,“壬戌学制”公布兵式体操正式废止,7,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正式把学校很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兵式体操在学校被彻底废止。
十三,基督教青年会对我国体育作用
1引进和传播现代体育活动。
来会理,进行篮球表演,柯乐克,组织排球比赛2介绍西方体育理论与方法。
1915年来华的美国著名体育家,麦克乐,对我国体育影响更大,他是第一个在中国系统介绍美国体育理论与方法的学者,对于清算民国初年“兵式体操”的消极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也是中国体育理论、学校体育个体育科学研究的奠基人,3培养体育专业人员。
基督教青年会开办了一年制体育干事训练班,这些训练班人数虽少,但却是我国最早系统接受西方体育专业训练的人,后来成为我国体育领导者和著名体育家,对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和我国体育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十四,体育全球化表现,
1体育资源国际化2体育方式同一化3体育组织超国家化
十五,奥运会危机,
1体育商业化影响加大2奥运会出现经济危机3奥林匹克运动内部发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