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详细的双曲线磨皮教程

合集下载

超详细双曲线磨皮过程

超详细双曲线磨皮过程

本教程的磨皮方法操作起来可能有点复制,不过处理后的图片细节分布均匀,效果也非常精细。

大致过程:首先需要选择精度好一点的素材图片,再磨皮之前需要创建两个曲线调整图层,分别把图片调亮和变暗,然后把曲线蒙版都填充黑色。

为了便于观察还可以添加两个观察图层,都填充黑色,适当更改图层混合模式。

处理的时候只需要用白色画笔变亮的曲线蒙版上把较暗的部分涂亮,在变暗的曲线蒙版上把较亮的部分涂暗即可。

原图最终效果1、大原图素材,建立“观察器”。

2、创建纯色填充图层,选择黑色,效果如下图。

3、把图层混合模式改为“颜色”。

4、把当前颜色填充图层复制一层,如下图。

5、把颜色填充图层副本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叠加”。

6、新建一个组,把两个颜色填充调整图层放入新建的组中,把组命名为“观察器”。

7、建立“暗调与高光”层。

8、在“观察器”组下面创建曲线调整图层,适当把图片调亮一点,如下图。

9、再创建曲线调整图层,稍微把图片调暗一点,参数设置如下图。

10、把两个曲线调整图层蒙版都填充黑色,效果如下图。

11、分别给曲线调整图层命名,上面的命名为“暗”,下面的命名为“亮”,如下图。

12、同上的方法把两个曲线调整图层放入新建的组里面。

13、把组命名为“加深和减淡”,如下图。

14、把背景图层复制两层,分别命名为“模糊”和“应用”如下图。

15、同上的方法编组和命名为“修污点”。

16、关闭“观察器”图层的眼睛。

17、选中模糊图层,执行“高斯模糊”处理。

18、选中“应用图层”,执行“应用图像”命令。

19、修改混合模式为“线性光”。

20、打开观察器图层。

21、选中应用图层,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处理眼白的血丝。

22、降低观察器图层的不透明度,选中应图层,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对右眼白进行处理。

23、增加“观察器图层”的不透明度,对皮肤污点进行处理。

24、关闭“观察器图层”眼睛,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对眼睛粉刺和皮肤进行处理。

25、增加观察器的不透明度。

26、新建一曲线调整图层,增强对比度。

干货收藏!photoshop双曲线磨皮详解!

干货收藏!photoshop双曲线磨皮详解!

干货收藏!photoshop双曲线磨皮详解!敲黑板!接下来是重点!注意看!在教程开始之前,我要先说一下无损磨皮的原理,这是很重要的思路,对学习ps至关重要!那么接着说脸部的瑕疵呈现,比如豆印、暗斑,这些本质上都是脸部光影的分布过度不均匀,我们的目的是把过度暗的暗斑提亮与周围光影一致,逐渐使光影均匀,因为我们修复的只是光影,所以不会破坏肌肤的纹理,使皮肤细节得以保留,达到无损磨皮。

下面的所有步骤都基于这个原理。

原片(为什么选用嘴部周围的皮肤素材?因为这部分的皮肤光影最为复杂)打开原片,Ctrl+j复制一层,重命名为“去瑕”,方便之后的图层辨认,选用图章将人物脸部的较突出的瑕疵修复掉。

主要瑕疵用图章修复后这些大的瑕疵如果不直接修复掉,后面只靠双曲线是十分的费劲的。

接下来准备建立观察器,在磨皮过程中用来观察皮肤的光影过度变化。

观察器建立后打开的样子(为了看清楚一些彩色情况下看不到的光影变化)观察器建立:建立两个黑色纯色填充图层,一个模式选用颜色,另一个模式选用柔光,再建立一个曲线,可以通过调整曲线来更加细致的调整出暗斑的存在,选中三个图层Ctrl+g编组,命名为观察器。

观察器之所以建立成黑白,是因为黑白模式下,人眼不会过度疲劳,而且人眼所识别的灰度变化要远高于彩色的变化,这样可以更好观察到瑕疵以及光影变化高光图层蒙版涂抹提升阴影亮度阴影图层蒙版涂抹降低高光亮度建立此次磨皮的重要部分了,两个曲线图层,一个拉高曲线命名为高光(high)进行Ctrl+i反向,另一个拉低曲线命名为暗部(low)进行Crtl+i反向。

前文说了,我们基于调整光影的原理来进行磨皮,所以建立这两个曲线的目的就是:在反向的高光图层用10%流量、不透明度的白色画笔在暗斑处进行涂抹进行提亮,在反向的暗部图层用同样的画笔涂抹来调整亮部,这两个图层相结合来调整皮肤的光影过度,使过度平滑。

画笔之所以选用的流量不透明度比较低,是因为如同素描上调子一样调整比较自如,不过需要耐心不可操之过急,而且要局部与整体相互看,不能只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光影。

ps双曲线磨皮教程详细

ps双曲线磨皮教程详细

ps双曲线磨皮教程详细本帖因为定位为新手贴,所以老手干脆就不看或者看了不回复或不跟图,这个很郁闷,殊不知新手学习帖里的新手碰到的诸多问题,是需要老手们来答疑解惑的,这样才能呈现百家争鸣的交流氛围,才能让新手通过老手们的解答和贴图,从而学习得更快、更明晰和全面。

好了,话很多,留下日后再絮。

在反复思考首贴该发个什么帖子的时候,我想起了在和平湖大师一次拍摄结束后的交谈,他平易近人的态度不仅令人尊敬,而且他花三个月时间只研究图层混合模式的学习精神更令人肃然起敬!可是他总是很低调的,尤其是给我说了利用差值后双曲线磨皮方法的技巧也可以使皮肤纹理保持得很真实自然后,接着说他因为长时间看电脑,已患有眼疾,希望让我来动笔把他这个磨皮心得写个详细教程出来让更多的人学习受益,我想这个就是大师的境界了。

所以今天的首贴就发这个吧,虽然已经在几个后期论坛发过,但是我也希望没看过此帖的同学,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大师级老师无尚之德艺。

原图(网络上磨皮的经典老图了)效果图(再次罗嗦一下,效果图仅仅是参考,重要的是学习此过程的技巧,学会技巧总是比学会步骤更容易进步)第一步复制图层1(ctrl+j)后,点击一下历史记录画笔工具,然后滤镜-模糊—表面模糊,参数如下第二步用历史记录画笔工具恢复原图的五官,用较小的画笔和不透明度,如图)第三步耳朵项链黑痣等地方都要用小画笔放大图像N倍细心还原第四步图层1——变亮模式,图像——计算第五步计算的参数设置第六步计算参数设置好后点确定会弹出此窗口,确定第七步右下角点击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点曲线,为计算出来的泛白选区做曲线调整第八步在生成的曲线1图层,图像——调整——自动色阶,拉开对比,生成选区。

% D- P9 x* U q% u第九步回到图层1图层,将原先的混合模式变亮改为变暗,然后计算,得到我们需要的暗黑斑点选区第十步同样给该图层做个曲线图层,参数都不用设置第十一步同样做个自动色阶第十二步然后分别对两个曲线蒙版图层填充50%黑,此法可以更加精确选取需要的过白过暗选区第十三步再分别对两个曲线蒙版做高斯模糊0.5两次,以柔化选区边缘,使选区非选区能融合自然第十四步点掉图层1的眼睛后,如图建一个纯黑填充图层第十五步然后选取混合模式里的颜色,此法的用途是为了回避有色图层对曲线图层的视觉干扰第十六步双击曲线1缩览图,弹出曲线面板,拉动曲线,密切注意脸部暗黑斑点,以自然融合到皮肤里是最好了,不要有太大反差第十七步双击曲线2缩览图,弹出面板,下拉曲线,让泛白选区融合到皮肤像素即可最后一步点掉最上面的颜色填充层眼睛,可以看到斑点都去干净了。

摄影后期丨你想要的专业级修图教程(磨皮篇)

摄影后期丨你想要的专业级修图教程(磨皮篇)

摄影后期丨你想要的专业级修图教程(磨皮篇)磨皮一般用于商业人像修图,而商业修图几乎都是纯手工修图(不需任何滤镜插件),所有修图工作都依赖于画笔工具完成(一张照片修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里主要介绍四种常用皮肤修饰(磨皮)方法:双曲线、中性(柔光)灰、加深减淡、高低频。

01明度修饰法大家平常所听说的双曲线、中性灰等磨皮方法原理都差不多(都是通过改变照片明度来达到修图的目的),所以这里把它们归纳到了一起。

明度修饰法的优点:只改变照片明暗关系,不改变纹理质感。

(一)观察层观察层的作用就是将照片中皮肤的缺陷/瑕疵完全展示出来,以方便后期修饰(下面前三种方法都需要到观察层)。

观察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曲线:通过它的明暗对比调节功能来观察一定范围内的瑕疵。

•色相/饱和度:饱和度减到0 以后,画面变为黑白(黑白画面能更清晰展示某些细节)。

•亮度/对比度:可加可不加,因为曲线也能实现对比度调节。

(二)双曲线原理:通过改变曲线图层(瑕疵部分)的不透明度,来去除瑕疵,或添加高光/阴影。

操作方法(去除阴影):•在原图上建立一明一暗两个曲线图层;•将颜色反向转为黑色(转为透明);•通过观察层看到的瑕疵(颜色过深或过浅而形成的斑点/色块);•用白色画笔工具涂抹(明曲线图层)阴影部分;•直到颜色跟周围皮肤相近即可。

如果是颜色过浅的瑕疵(斑点/色块),则在暗曲线图层涂抹。

(三)中性灰(也叫柔光灰)原理:通过改变中性灰图层(瑕疵部分)的不透明度,来去除瑕疵,或添加高光/阴影。

操作方法(去除瑕疵):•在原图上新建一层柔光灰(填充柔光中性色50%灰)图层;•通过观察层看到的瑕疵(颜色过深或过浅而形成的斑点/色块);•用白色/黑色画笔工具涂抹(中性灰图层)瑕疵;•直到颜色跟周围皮肤相近即可。

(四)加深减淡原理:直接在原图上通过【减淡工具/加深工具】对瑕疵部分的颜色进行涂抹达到去除瑕疵,或添加高光/阴影的效果。

操作方法跟上面类似,只是不再添加其它图层而是直接在原图上涂抹(如果担心后悔或想要保留原图可多复制一层)。

ps双曲线、中性灰、高低频

ps双曲线、中性灰、高低频

一、Photoshop双曲线手工磨皮修图大法首先,我们先把双曲线修图的方法搞搞清楚,第1步,新建黑色填充图层,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为颜色,如图1-1所示,使彩色图像转变为灰度图像。

图1-1第2步,再新建一个黑色填充图层,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柔光,如图1-2所示,使灰度图像变暗,反应出人物皮肤的细节。

图1-2其实,诸多教珵都是讲的第二步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为叠加,但是我们看到叠加出来的效果非常强烈,即产生了细节,同时也掩盖了细节,反而让直观看上去并不那么直观了。

相对,求其次采用柔光模式,反应没有那么强烈,明暗细节比较完整的保留下来,如图1-3所示。

图1-3配合柔光模式,增强其对比,加大明暗反差,强化人物皮肤瑕疵细节的显现,却不像叠加模式过之。

第3步,在曲线的亮部和暗部进行提亮和压暗,增加画面对比度,如图1-4所示。

图1-4将前面产生的3步创建新组,取名观察器,以备修图观察之用,如图1-5所示。

这只是修图前的准备工作喔!图1-5第4步,在观察器之下,图像之上分别建立两个曲线调整图层,一个是在暗部提亮,另一个是在亮部压暗,如图1-6所示。

图1-6第5步,按曲线调整图层的功能,分别将其命名为减淡和加深,如图1-7所示,然后准备修图啦!图1-7 修图要有工具呀!第6步,就是在工具箱上找到画笔工具,设置为白色,画笔大小最好如像素一般大小,而不透明度和压力尽量减小,在修图的过程中画笔大小及不透明度、压力则随之灵活变动,基于减淡和加深的曲线调整图层的蒙版上修饰。

接下去就是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修下去……像素级修图嘛!该方法修出来的皮肤效果棒棒哒!皮肤原有的质感及纹理丝毫不损,就是慢,非常慢,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狂躁,个中滋味慢慢体会。

因太耗费功力和时间,我就只修了个局部的示范图效果,仅供大家参照,如图1-8所示。

其实,方法并不难,也不复杂,总结一下便可清晰明了。

双曲线是利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去色,在降低图像明暗度的同时产生差异对比,做为观察器来显示皮肤上的瑕疵和不均匀,还能如实反映光影,让人明确看到片子现存需要解决的问题。

PS高级磨皮教程(双曲线、中性灰)

PS高级磨皮教程(双曲线、中性灰)

PS高级磨皮教程(双曲线、中性灰)满足肖战 - 满足 00:00 / 04:05•D&B修图(Dodge & Burn)加深减淡的意思,体现在磨皮上,主要包括两种双曲线和中性灰,即通过改变颜色的对比度,让深色和淡色过渡均衡来达到修图的目的。

•大面积的光影改变,可以选择双曲线。

•局部(如:眼,嘴)的改变适合用中性灰来操作。

•这是两种非常考验人耐心的磨皮方式,不过慢工出细活,相比于之前提到的高斯模糊磨皮和通道计算磨皮,这两种磨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皮肤的细节,让照片更真实。

一、双曲线磨皮•思路:建两个曲线调整层,一个提亮,一个压暗,主要是为了调整肤色不均匀。

•步骤:1. Ctrl+J 复制图层2. 建观察组:新建一个黑色填充图层(图层-新建填充图层-纯色),混合模式设为:颜色(这一步就是将图片转为黑白)。

再建一个黑色图层,模式为:叠加。

这两个黑色图层对图片不起作用,只是作为观察之用。

将这两个黑色图层编进一个组(选中,图层-新建-从图层建立组),命为观察组。

3.在观察组下方,先建一个提亮的曲线层,不要提得过亮,一般半格,命名为明曲线。

再建一个压暗的曲线层,命名为暗曲线。

分别给两个曲线添加蒙版,前景色改为黑色,Delete+Alt,给两个曲线的蒙版填充黑色,把它蒙起来。

4.选择画笔工具,前景色设为白色,放大图片,在明曲线上反复擦暗斑,设低不透明度和低流量。

在暗曲线上擦亮的地方,边修边缩小图片、关掉观察组的眼睛查看效果。

二、中性灰磨皮•步骤:1. Ctrl+J 复制图层2.建中性灰调整图层(快捷键:Ctrl+shift+N):新建一个空白图层,编辑——填充——50%中性灰,将中性灰这个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柔光,这就是我们用来调整的图层。

3.建观察组(同上双曲线):再次新建两个图层,填充为黑色,将混合模式更改为颜色,一个更改为柔光,并将这两个图层新建一个组,命名为观察组。

4.选中中性灰图层,在工具栏中选择画笔工具,在属性栏中更改画笔的属性硬度为100,圆角笔刷,不要太大。

磨皮综合利用(1.双曲线、2.表面模糊、3.高反差保留)

磨皮综合利用(1.双曲线、2.表面模糊、3.高反差保留)

磨皮综合利用(1.双曲线、2.表面模糊、3.高反差保留)在人像处理中,莫不过液化、美白、磨皮等等。

(撇开LR调色等色彩的操作)而常见的磨皮也有很多,如高低频磨皮、双曲线磨皮、中性灰磨皮等等,再者算上插件这个方便的操作。

(Portraiture、Portrait Professional……)各有各的优点及方便之处,而每一种磨皮则需要熟练运用PS中的各个功能才能发挥出其优点及特色。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综合的磨皮方法,好不好用,见仁见智。

随喜。

iiiiiiiiii效果图素材选自以下标题(为了磨皮的随机性,随意找的)跟想象的没差很多!明星们无PS脸部特写高清照观察原图,是一张侧面的特写。

面部较多痘痘,这对强迫症来说是受不了的。

那么我们怎么一步步“磨掉”这些凸起的小痘痘呢。

首先,Ctrl + J 复制一个图层,防止失误带来不可撤回的后果。

复制图层将图层1可以更换成其他的名称以便于区分别的图层,这是一个好习惯。

我命名为《祛痘》下面运用修复工具将可见的大颗粒痘痘手动抹除。

特别注意的是,调整修复工具小于痘痘的大小,这样不会大面积修复导致过渡不均匀,纹理丢失等等不好的效果。

修复工具进行粗加工利用修复工具后的效果粗加工后,面部的大颗粒痘痘已经消除了很多,这对后面的操作来说剩下了很大一部分调整。

接下来我们建立双曲线操作,首先是亮度的曲线。

曲线工具曲线操作界面特别注意:建立好曲线1之后,点击名称旁的白板,Ctrl + I 切换成黑色的蒙板,如图。

这里的曲线调整直接在中部提高两个小格子。

(根据实际情况)然后将改曲线命名为关于亮度的名称,如《L》。

暗部的曲线同样建立曲线2,改曲线是调整暗度的,故调整曲线时,将中部下降两个小格子,与《L》尽量保持对称,防止后面调整时差生的不同敏感度,增大失败的概率。

命名为《A》。

调整画笔参数在双曲线中分别进行画笔操作,画笔调整根据实际情况。

由于黑色蒙板的效果,将笔刷前景色切换为白色。

快捷键一般为“X”。

PS高级磨皮技术:D&B技术(双曲线磨皮法)精细修图教程

PS高级磨皮技术:D&B技术(双曲线磨皮法)精细修图教程

所谓的D&B技术是国外修图师最常用的一种修图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dodge&burn 基本上脱胎于以前的计算磨皮,不过这个把计算选区的工作交给制作者本人了,不一定是非要曲线达到dodge&burn 的要求色阶或混合模式变化什么的都可以这个算是个完整的升级版尤其是两个黑色图层的应用,能让细节突出更容易修饰。

但还是只能说这个方法很麻烦很麻烦很有细节很有细节。

一张普通的妆面用鼠标没几个小时根本修不出来,前提是还需要很好的鼠标。

在商业高端的修图上,皮肤处理占了很大的时间比例。

D&B技术是经常被采用一个环节,它的特点就是基本不改变皮肤的质感,对皮肤色斑和色块不均匀有很好疗效,相当于“洗面奶”。

高手们修一张图有时10几小时,在干吗?答案很明显。

影楼客户和一般摄影爱好者对图片要求不是很高的话一般不采用此法,ps自动一点会省去很多时间。

但机器总归是机器,他没有人聪明,呵呵~也有人称之为:双曲线磨皮法~D&B就是dodge&burn的简称~意思就是减淡加深~最上面的两个黑色图层是用来参考和观察的,方便画蒙板;双曲线就是把暗的提亮,亮的压暗,关键在蒙板。

大家在看了一下的教程后就会明白的!其实应该有很多高手都知道这个技术的~但也许基于多种原因不愿意发布~我只是借花献佛而已~废话少说~开始发帖:原图:国外修图师修的~比我修的好多了~我修的效果~效果差多了~ :下面开始上步骤:一、准备工作:1、建立“观察器”。

建立组2、建立“D&B"层。

二、修污点1、复制背景图层(两层)2、分别命名为“模糊”和“应用”3、编组和命名为“修污点”。

4、关闭“观察器”图层的眼睛。

5、选中模糊图层,执行“高斯模糊”处理。

6、选中“应用图层”,执行“应用图像”命令。

7、修改混合模式为“线性光”8、打开观察器图层。

9、选中应用图层,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处理眼白的血丝。

10、降低观察器图层的不透明度,选中应图层,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对右眼白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详细的双曲线磨皮教程
双曲线磨皮的效果精度非常高,适合高清的商业片修图。

作者介绍的方法非常详细,学习的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1、学会建立“观察”组(观察组便于我们在黑白模式下找到瑕疵
的高光及暗部);2、学会建立“加深减淡组”(加深减淡组就是双曲线层);3、明白双曲线磨皮原理。

在暗的曲线蒙版上用白色画布涂抹瑕疵的高光,在亮的曲线蒙版上涂抹消除瑕疵的暗部,这样就可以消除瑕疵。

作者在双曲线磨皮的同时加入了高低频磨皮,这种方法可以辅助我们快速消除较大的瑕疵和斑点,这样磨皮的效果更加精细。

原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