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学科分析报告共16页文档
高考生物学科分析报告

(2).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不过关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0.611)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 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3).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模棱两可
2015年高考·海南省理工科平均分及难度系数比较表(应届生)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平均分 71.02 59.23 60.35 32.83 38.01 65.59 难度值 0.473 0.395 0.402 0.328 0.380 0.656
答卷分析
1.考查内容分项分析
选择题 分值 ( 50 分 ) 平均分 难度值 总均分 难度值 非 选 择 分值 题 ( 50 平均分 分) 难度值 总均分 难度值 全卷 总分值 ( 100 分) 平均分 难度值 必修1 20分 14.406 0.72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12分 18分 8.738 13.584 0.728 0.755 36.728 0.735 10分 17分 15分 5.127 10.649 7.344 0.513 0.626 0.49 28.835或29.511 0.577或0.590 22分 35分 15分 13.865 23.963 7.344 0.630 0.685 0.49 选修3
高招生统一考试海南省生物学科分析报告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生物学科分析报告海师附中蔡兴伟一、前言2008考试的基础上,国家考试中心在年初到我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在吸取2007根据《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指导方案》(琼府办[2006]53号)的规定,海南省延续高考的要求,实行分科考试。
生物学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满分为100分。
从今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试的内容、试卷的结构、题型、考查能力等较去年发生的一些稳健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反映了年初考试中心在我省调研的成果,更加贴近海南省基础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也反映出新课程高考稳中求变,不断实践新课程对高考要求的理念。
对海南省正在实施的新课程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二、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整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I卷选择题有20小题(第1~20题),每题2分,共40分。
较去年而言,题量多出6道题,分值减少2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分为必答部分和选答部分,必答部分有4道题(第21~24题),分值为42分,较去年增加2分。
选答部分提供2道题(第25~26题),学生选择其中一道题作答,满分为18分,内容来自生物选修3,与去年相同。
总的来说,今年生物试卷的结构较去年更为合理。
随着考试题量的增加,考查知识覆盖面增大,更能体现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选拔价值和学生学科学习时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整合能力,有利于学科教育的发展。
2.考查内容及知识分布概况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各题考查内容在各模块中的分布及分值列表归纳如下:表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各题考查内容在各模块中的分布及分值统计表选考内容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海南省)》规定的相一致,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骨干知识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难度适中,比例恰当。
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梳理高考试题,打造高效讲堂---2018 年高考生物全国二卷试题剖析及备考建议高一柴娜2018 年陕西省高考理综采纳的是全国二卷,生物学科试卷的构造持续了近几年的格式,总分值也不变,满分90 分。
此中选择题 6 题,共 36 分,非选择题共 5 题,包含必考题 4 题,共 39 分,选考题仍为二选一,15 分。
整体来看,充足表现“考察教材骨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亮特点,在全面考察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术、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侧重考察考生的研究能力以及剖析问题能力,表现新课标理念,命题整体感觉安稳有序。
一、考点散布状况2018 年生物各小题波及的主要知识内容以下:题号考点分值散布1人体中蛋白质的功能6必修一2物质的跨膜运输6必修三3人体内的激素调理6必修三4种子风干办理的作用6必修一5病毒6必修二6癌细胞的特点6必修一29动物激素调理8必修三30光合作用8必修一31生态系统的营养构造11必修三32遗传的基本规律12必修二37消毒和灭菌15选修一38基因工程15选修三从上表能够看出,选择题中只有第 3 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他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 29、31 属于必修三内容, 30 为必修一内容, 32 为必修二内容。
必修部分试题散布状况为:必修一占 38 分,必修二占 12 分,必修三占 25 分。
可见必修一的比重特别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散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二、试题考察特点1、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合兼备知识的覆盖面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含: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品链和食品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
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 2019 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持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察了非核心考点。
如第 3 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办理前后的 4 个方面的变化,第 4 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有关生物构造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表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20XX年普通高考生物(天津卷)试题分析报告(完整版)

20XX年普通高考生物(天津卷)试题分析报告(完整版)20XX年普通高考生物(天津卷)试题分析报告(完整版)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科目)试卷质量评价报告一、总体评价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严格按照《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同一考试天津卷说明》(简称《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进行命制。
命题过程遵循“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课程标准实施”原则,始终贯彻“能力立意”,“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的命题指导思想。
考查内容突出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前提下,彰显出时代特色。
20XX年高考生物卷的命制,高度重视选材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及新颖性,高度重视内容、文字表述及图表的规范性以及难度结构分布上的合理性。
各类试题难易比例适中,符合高考选拔性的要求。
整个试卷语言精炼,答案准确,每一试题都有明确的考试目标,突出对考生学习潜能的测试。
考核内容覆盖知识面较广,试题中有多幅精致清晰的图表,便于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对比数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整体内容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学生物教学、对教育改革都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试卷特点1.覆盖面广,重点考查学科主干知识试题在考试范围的4个模块总计24章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了16章的内容,章节覆盖率达66.7%,涵盖了40个一级考查点,覆盖面广。
重点考查了细胞的结构、细胞代谢、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实验设计等学科主干知识。
在每个知识范畴中有重点地选择了不同的考点,从而既关注了“面”,又深挖了“点”。
试题重点考查了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019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高考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承载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
高考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
生物学学科的高考测试共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组成一套合卷。
根据试题难易度和参加的测试不同省份,共有3套试卷,分别是Ⅰ卷、Ⅱ卷和Ⅲ卷。
其中福建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和广东省参加全国Ⅰ卷的测试;甘肃省、青海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重庆市、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全国Ⅱ卷的测试;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和广西自治区参加全国Ⅲ卷的测试。
二是由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生物学学科独立试卷。
具体有海南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和浙江卷共6套试卷。
甘肃省从2011年开始进入课改,2013年开始课改之后的新高考,采用的是新课标全国卷Ⅱ卷(简称全国卷,2014年有新课标Ⅰ卷、Ⅱ卷卷和大纲卷之分,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开始分成Ⅰ卷、Ⅱ卷和Ⅲ卷),直至今年一直采用。
1 试卷分析1.1总体情况2018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卷严格按照《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的要求编制。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创新试题呈现方式,体现劳动精神。
试题凸显生物学科鲜明特色,聚焦科学探究,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引导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保持一贯的风格特征,稳中有进;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助力推进素质教育。
2014年海南省高考生物学科分析报告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生物学科分析报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许冠学一、前言2014年高考是海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的第八年高考。
根据《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琼府办[2006]53号)的规定,海南省实行分科考试。
生物学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结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以下简称为:2014年高考·生物(海南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
其中第I卷有25道选择题(第1~25题),每题2分,共50分。
第I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有4道题(第26~29题),共35分;选考题提供2道题(第30和31题),考生选择其中一道题作答,共15分。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必考题在必修模块1~3范围内命题;选考题的第30题在选修模块1范围内命题,第31题在选修模块3范围内命题。
选考题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
(二)考查内容及知识分布概况2014年高考·生物(海南卷)各题考查内容在各模块中的分布及分值归纳如下(表1):表1 2014年高考·生物(海南卷)各题考查内容在各模块中的分布及分值统计表选择题说明:“考查的主要内容”的描述及所属模块以正确答案为主,括号里为更具体的内容。
(三)试题特点2014年高考·生物(海南卷)试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试卷结构符合规定,内容范围符合要求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4年高考·生物(海南卷)试卷结构与《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供海南省使用)生物》(以下简称:《2014年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试卷结构相一致;试题与《2014年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内容范围和能力要求基本相符。
2.覆盖面较广,分布较合理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4年高考·生物(海南卷)覆盖面较广,全卷覆盖了必修模块1的5个一级主题中的4个,必修模块2的6个一级主题中的5个,必修模块3的6个一级主题中的5个。
高考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调查报告范文

高考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调查报告范文本试卷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题目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区分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开展,如32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内容,26题的第(2),考查生态环境的知识,这也是现今热点问题。
试题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
本试卷对实验的要求更高了,去年高考有关实验的考查在选择题中是以拼盆式的形式出现,即一道选择题中的四个选项分别考了四个实验,这种考查方式往往难度不大,比拟浅薄。
今年那么是对一个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现象等做全方位、深入的考查(如选择题3),这对学生来讲,实验要求能力更大了。
探究性实验的内容更多,26(1)考了实验设计,27题的遗传题实际上也牵涉到探究实验。
1、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例如,选择题3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针对一个实验作出多方面的考查,加强了实验考查的深度,该题实测情况不好;又如,26-Ⅰ(一)(2)考查考生对实验变量的认识以及在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不少考生对实验的变量不理解,不懂如何控制实验变量,表现出探究的能力不高;再如27(4),让考生设计探究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考生答题情况不佳。
2、能力缺陷(1)理解能力不强。
例如26-Ⅱ③,不少考生不能理解S型种群数量增长的特点,K值为2173左右时,那么K/2≈1082,找出K/2值所对应的时间,由此判断出种群增长量最大的时间为“6月30日”,而是根据表格数字变化,不加分析,直接读出相应日期,答6月25~6月30的人数不少。
(2)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32题(2):反转录②cDNA,不少考生没有从“反转录”的信息入手进行分析,获取目的基因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mRNA反转录成cDNA,构建cDNA文库,然后从cDNA文库筛选获得目的基因。
(3)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较差。
如27题的第(4)小题,不少考生不能将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运用于实验探究设计,表现为思路不清晰,结果预期与设计方案不配对,根底知识不过关等3、书面表达能力低下,思维的严谨度不强,不能准确表达意思。
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特点试题能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立足于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和方法,强调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如第34题、结合“甲型H1N1流感”进行命题。
并且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对今后的生物会考情况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成绩与答题情况(二)答题情况分析对存在问题的归纳如下:1.学生在错别字上失分较多,特别是专有名词。
2.学生在识图能力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如花结构中的花药结构的识别。
左心室的位置识别。
3.对探究的相关内容的描述不够,语言表达还需要加强。
4.学生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的欠缺。
5.实验教学不够到位。
6.学科的知识体系没有建立。
三、教学建议1.平时加强生物名词的规范表达。
教师平时在第一次介绍其概念时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总复习时可将所有专有名词进行单项训练,或写在小黑板上。
2.在教学中仍然要注重指导生物图形的识别,从图中提取出相关的有用的信息。
重视图表训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生物学试卷中离不开图、表、曲线等相关试题,学生往往把握不准其中变量的变化。
在进行“图表题”专题复习,关键是精选这一类型的典型例题,从如何审题、剖析图表到组织做答,今后要专心指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再通过精选练习,强化训练,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领悟到解题的真缔。
3.加强对学生的考试的心理素质的辅导。
从评卷中反映出,一些学生在考试中呈现出不稳定的心理因素,例如,在试卷中已经出现了“淀粉”、“瓣膜”等字样,学生答题时不知道从试卷中引用;审题非常快,题目没有看完就马上将答案写出,从而失去了不该失去的分数;甚至有将选择题“答案”搬错的现象。
4. 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的许多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不仅考查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而且还可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