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专题整合课件苏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m2 (m<1 且 m≠-1).
[点评] 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可以将平面内任一向量用一 个 有序实数对来表示;反过来,任一有序实数对就表示一个 向 量.这就是说,一个平面向量就是一个有序实数对.这样,就 给出了向量的另一种表示——坐标表示法,向量的加法、减 法及实数与向量的积都可用坐标来进行运算,使得向量运算 完全代数化,将数与形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许多几何问题 的解决就可以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数量运算.
[分析] AB、AD 为▱ABCD 的边,故可先用A→B、A→D作为基底 表示出A→M、A→N,再解出用A→M、A→N表示A→B、A→D的表达式.
[解] 设A→B=a,A→D=b,则由 M、N 分别为 DC,BC 的 中点,可得B→N=12b,D→M=12a. 在△ABN 和△ADM 中,
a+21b=d, ①
∴A→B与A→C不共线,即点 C 不在直线 AB 上,同理点 D 也
不在直线 AB 上,直线 AB 与 CD 不共线,即线段 AB 与 CD 不共线. [点评] 若只由A→B=(2,4),C→D=(6,12),得A→B=13C→D,
(4)由(2)(3)知,使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的 m,n 不存在.
(5)若四边形 ABCD 为梯形,则D→C=λA→B或A→D=λB→C,其 中 λ 为实数,且 λ>0,λ≠1,所以24- -mn==33λλ,,(λ>0 且 λ≠1) 或mn=-λ1,=-2λ,(λ>0 且 λ≠1). 整理得 m,n 的取值条件为 n=m+2(m<2 且 m≠-1)或 n
向量的坐标表示实际上就是向量的代数表示.引入向量的 坐 标表示后,向量的运算完全转化为代数运算,达到了数与 形 的统一,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主要解决求向量的坐标、向 量 的模、判断共线、平行等问题.
已知A、B、C、D四点的坐标分别是A(1,0)、 B(4,3)、C(2,4)、D(m,n),当m,n满足什么条件 时, 四 边形ABCD分别是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梯 形 (A、B、C、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 [分析] 将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的判断条件用向量的关 系 式 表示出来求解.
第2章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的综合运算,通常叫做向量的线性 运算,主要是运用它们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解决三点共 线、两线段平行、线段相等等问题,而理解相关概念,用基 底表示向量是基础.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M、N 分别为 DC, BC 的中点,已知A→M=c,A→N=d,试用 c,d 表示A→B和A→D.
[解] 由条件知,A→B=(3,3),B→C=(-2,1),A→D=(m-1, n),D→C=(2-m,4-n), 如右图所示. (1)若四边形 ABCD 为 平行四边形,则A→B=D→C, 所以(3,3)=(2-m,4-n),即 3=2-m 且 3=4-n. 解得 m=-1,n=1. 所以当 m=-1,n=1 时,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已知 A(-1,1),B(1,5),C(-2,-5),D(4,7), 试判断两线段 AB 与 CD 是否共线?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共线定理,要判断 AB 与 CD 是否 共线.首先看是否满足A→B=λC→D,再说明线段 AB 与 CD 是否 有公共点.
[解] ∵A→B=(2,4),A→C=(-1,-6), ∴-1×4-(-6)×2=-4+12=8≠0,
(2)当 m=-1,n=1 时,A→B=(3,3),A→D=(-2,1),
则A→B=3 2,|A→D|= 5,|A→B|≠|A→D|. 因此,使四边形 ABCD 为菱形的 m,n 不存在. (3)当 m=-1,n=1 时,A→B·A→D=(3,3)·(-2,1)=-3≠0, 即 AB,AD 不垂直,因此使四边形 ABCD 为矩形的 m, n 不存在.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通过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和由定义推出的性质可以计算向 量 的长度(模)、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两个向量的夹角、 判 断 相应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A(-1,-2), B(2,3),C(-2,-1). (1)求以线段 AB、A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从而 5t=-11,所以 t=-151.
[点评] 数量积的运算是平面向量的核心内容,利用数来自百度文库积 可以解决以下几个大问题:平行问题、垂直问题、求模问 题、求夹角问题以及求向量及进行数量积运算等.
向量的共线问题
证明向量平行(共线)问题常用的结论有:(1)向量 a、b(a≠0) 共线⇔存在惟一实数 λ,使 b=λa;(2)向量 a=(x1,y1),b =(x2,y2)共线⇔x1y2-x2y1=0;(3)向量 a 与 b 共线⇔|a·b| =|a||b|;(4)向量 a 与 b 共线⇔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 λ1,λ2, 使 λ1a+λ2b=0.判断两向量所在的基线共线时,除满足定理 的要求外,还应说明此两基线有公共点.

b+21a=c. ②
①×2-②,得 a=23(2d-c).
②×2-①,得 b=23(2c-d). 故A→B=43d-23c,A→D=43c-23d. [点评] 该类题常以解答题出现,主要考查用基底表示向 量,选择一组基底,结合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可用基底向量表示同一平面内任一向量.
向量的坐标运算
(2)设实数 t 满足(A→B-tO→C)·O→C=0,求 t 的值.
[分析] 对角线的长即为向量的模,利用模的计算公式求解.
[解] (1)由题意知A→B=(3,5),A→C=(-1,1), 则A→B+A→C=(2,6),A→B-A→C=(4,4). 所以|A→B+A→C|=2 10,|A→B-A→C|=4 2. 故所求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2 10,4 2. (2)由题设知O→C=(-2,-1),A→B-tO→C=(3+2t,5+t),由 (A→B-tO→C)·O→C=0,得(3+2t,5+t)·(-2,-1)=0, 即(-2)(3+2t)+(-1)(5+t)=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