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_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主要发展趋势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主要发展趋势

新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主要发展趋势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学号:专 业:院 (系):完成时间:年月 日学校代码:11071 申 请 号: 密 级:摘要现代化学科学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自然科学。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反映现代化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人得认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摄影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世界各国和化学课程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化学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形式和课程类型、教学内容等的改革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想法。

近年来,我国的化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重只是轻使用的倾向。

根据目前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接受过化学教育,但中学毕业几年以后,除了从事化学及相关专业学习和工作的毕业生在解决社会胜过重的问题时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化学只是外,其他毕业生面对社会中遇到的实际化学问题几乎束手无策。

可以说,着与我国化学课程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有直接关系。

化学课程的价值存在却是,从本质上讲,时对化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完整地体现化学课程的价值,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化学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化学教育,中学化学AbstractVarious aspects of modern chemical science has entered the human society life, is indispensable in modern socie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How to reflect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modern chemical science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development and student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photography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and chemistry teaching in future,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our country chemical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form and types of courses, teaching cont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ideas.In recent years, the chemic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mainly just tend touse ligh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ll high school graduates are trained in chemistr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but after a few years, in addition to engage in learning chemistry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and graduates to work in solving can more skilled application of science is just overweight problem social wins, the other graduates face the actual chemical problems in society encountered almost be at a loss what to do. Can say, with our chemistry students from the practice of social life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Chemistry curriculum value existence is, in essence, a waste of resources for chemical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science technolo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and human activities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more and more large chemical, so fully embodies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value,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hinese chemical curriculum reform.Keyword:chemistry curriculum reform,curriculum reform,chemical education,Chemistry目录1 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1.1 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1)1.2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拓展化学的视野,重视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 (3)2.1贴近学生的经验,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生活价值 (3)2.2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3)3重视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5)总结 (6)致谢 (7)参考文献 (8)1 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谓有科学素养,根据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提出的观点,包括以下内容:熟悉自然世界,认识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原理;通晓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存的重要方式;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都是人类的事业,知道它们的力量和局限性的含义;有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能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于个人和社会目的。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回顾和展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于近年提出并逐渐实施。

本文将回顾这一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化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新标准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维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知识维度上,新标准通过设定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重要实验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在技能维度上,新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问题解决等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在情感维度上,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培养对科学事物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使化学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更加有趣和具有意义。

其次,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需要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学科,只有保持积极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新标准通过学习化学发展史、探讨科学伦理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再次,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标准通过设置项目学习和综合实践等内容,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摘要】新课程教学已经在全国范围广泛的开展,而化学教学的改革为了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最终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

掌握好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好的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们可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认识;理解;兴趣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保障学生的良好全面发展,我国开始进行对于中学生的化学课程进行改革。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思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需要我们中学化学教师需要对化学新课程改革进行认识和理解。

一、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新认识和理解首先,伴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我们共同步入了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面对一个展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化学教师要转变之前陈旧的教育理念,重新对化学课程加以新的认识,以学生为主体,为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们要清楚,新课程的改革并不仅仅是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更是对学生的改革和发展。

对于新一轮的改革,化学课程的改革始终贯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向上发展”这一最基本教学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宗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在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看问题,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

其次,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卫生、健康、能源、科研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科学人才,我们进行了课程上的改革,化学课程的改革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而且为学生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小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依次是---运用电脑、听讲、作业练习、考试;初 中生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听讲、 做实验、作业练习、运用电脑。
摘自《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2000年版

中西学生 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差异 比较
比较之一:师生关系

中国:严格要求,强调纪律性、听话、 努力学习,师生之间是“管”与“被管” 的关系
?教学观念的更新先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归宿?教学制度的重建保障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体现一新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二教育面临世界的新挑战三我国教育现状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1社会背景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合作交往赞美分享信息时代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知识经济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2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健全的价值观
西方:诚实、公正、分享、合作、利他、 同情,内化的日常道德行为,重视在活 动中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比较之四:学生个性

中国:内向性,较低的抱负,依赖性, 相信权威,认真,责任感,意志力,求 同,保守
西方:外向性,高抱负,雄心,独立性, 批判性,主体性,认真,责任感,求新 求异,创造性

比较之五:智育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传 授 知 识
知识与 技能
价值观
新 课 程
过程与 方法
目标之二
整合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 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事例 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 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 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之三 拓展的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完善。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学化学教育迈向了新的阶段。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首先,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知识的前瞻性和应用性,对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其次,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新课程标准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配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要求学校和教育部门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的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总而言之,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学化学教育迈向了新的阶段。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和学生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习能力,共同推动中学化学教育的发展。

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中学化学教育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初中化学新增课程教案

初中化学新增课程教案

初中化学新增课程教案课程内容:
第一节:化学基础知识
- 化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 化学键的形成和类型
第二节: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 反应速率和活化能
- 化学平衡和反应的平衡常数
第三节:溶液和溶解度
- 溶解度和溶解过程
-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水的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和稀释计算
- 溶质的溶解度和饱和度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 酸碱性质的定义和分类
- pH值和酸碱指示剂
-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影响
- 中和反应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目标:
-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理解溶液和溶解度的相关概念
-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方法:
- 理论学习: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 实验探究:开展化学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化学现象的原理和解决方法
评估方式:
- 日常作业:书面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
- 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和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
-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化学探索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备注:本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方法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愿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化学创新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化学创新教学

辽 宁省盘 锦 市盘 山县 高升 学校 初 中部 牛 丽
摘 薹: 初 中化学作 为初 中教 学 中的一 门重要 的基础课 程。 在 新课 改背景下 , 基 于此课 程 , 培 养 学生分析 问题 和解 决问题的 能力 , 培 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 具有 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 用。 文章 在初 三教学 实践 的基础 上 ,把创 新思 维能力培 养与初 中化 学教 学结合 ,浅谈 化 学教 学过程 中如何培 养学 生的创 新能 力。 关键饲 :化 学教 学 创 新思 维 新课 改 实验

四年 级学 生王 炳禄 以前 把和 同学 打架 当作 家常 便饭 ,是班 级 出名 的 “ 捣 蛋 王 ”,一 次偶 然 的机 会 , 由于 上课 回答 问题 ,老 师奖 给他 一个 小五 星 ,并 适 时引导 ,从 此这 同学有 了上进 的信 心,在各个 方面都 有 了显著 的提 高。 现代 教育 学家认 为 ,学生被 动学 习,个 性将 受到压 抑 ,是导致 厌学 的 主要 原 因。只 有学 生乐 学,学 生 的 自主 性 、能动 性和 创造性 才 能得 到真 正 的张扬 和提升 。我 们采用 了多元化 评价后 ,学 生学 习更 积极 了,你追 我赶 , 到处 是一 片争 夺先 进 的景象 。有 同学 这样 说: “ 老师 ,看 到马 晓宇 的小 五 星又 多 了,我 真恨 我 自己不 能再 仔细 一些 ,要是 再努 力 、再认 真检 查 ,我 也可 以得到一 个小五星 ,以后我一 定努力赶 上去 。”五年 级的王伟 峰同学 , 学 习成 绩较好 ,但不主动 学习 ,自开展活动 以来 ,他亲手 写下 了 “ 我要学 ” 三个 大字 贴到 自己的房 间, 期 中测 试一 举夺 得全 年级 第一 名 。就连平 时什 么都 不在 乎 的李培 敏 同学 ,在 采 用多种 评 价方式 后 ,也变 得学 习认 真 了, 上课 发言的次 数也更 多了 。五年级 的董 国军 、王华丽 同学 ,过去经 常迟到 , 自开展 多元化 评价 以来 ,没 有迟 到一 次 。他们 说: “ 从学 习成 绩上 ,我要 争个 小五星不 容易 ,但从其 他方面 ,我 不会甘 心落后 ,坚 决做到有星 必争 , 当然不 能为争 星而争星 ,关键是在 日常 生活中 , 严格 要求 自己 , 管理 自己 。” 多元化 评价 以来,学生 的学 习干 劲十足 了。 2 、教师观 念、行 为发生 了喜 人 的变 化 多元化 评价点亮 了学生 的心灯 ,同时 ,也极大地激 发 了教 师的积极 性 。 学校里 已经没 有 了所谓 的 “ 差生 ”,在 老师眼 中,每一个学 生都是独 特 的, 也是 出色 的 。每一位 教师 都 乐于挖 掘每 一位 学生 的潜 能 ,并给 予充分 的 肯

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xx中学 xxx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育价值观就高中化学而言,我国传统的化学教育观认为:化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化学专长的人才,仅关心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水平,和化学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考虑大多数人提高化学素质的需要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改革化学学术性课程的同时,更强调了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化学的需要,体现了由纯化学学科走向应用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

新课标吸取了世界理科教育中的“STS”教育、综合学科教育等理念。

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要获得化学双基而且要学习实验研究方法,把获得化学双基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拓宽了化学教学的内涵。

课程标准吸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组织讨论、组织自主探究等以往教学忽视的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运用:具有广泛的心算、应用、理解和使用技能。
信息技术:寻找、分析、阐释、评价和展示信息的能 力。
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协作、协调、协商的能力。
改善自学和自做:明辨学习目的、反思学习过程、评 价学习结果、确定学习中的障碍或问题、计划改进学 习的途径。
解决问题:区分问题、理解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 案、检验解决问题的进程、评价问题解决的策略。
第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
由两份错误的预言说起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 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 见闻录里也有一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 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臂放在 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 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 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它 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 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 其他人则没有。
1.4 大一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与经济文化发 展极不平衡的地区差异之间存在的张力
单位制和行政化的学校运作方式极大阻碍了学 校教育对社会需求反应的灵敏度和适应力。
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提供相应的人力 资源予以支持,同时也为学校变革提供了财力 保障。
同质化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竞争的学校教 育带来的生源的流失与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留 学生人数猛增成为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学校 试图通过教育改革缓解这一危机。
1.2 应试教育的危机和素质教育的必然 要求
应试教育的危机不在于考试制度本身而在于考 试内容和评定方式
通过应试甄选激发了人性中争强好胜的一面而 遮蔽了人类社会良性运作的根本前提——人与 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生态文化圈中培育特色学校、 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人格和社会人格是维持 教育生态丰富性与稳定性的教育使命。
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 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 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由两份错误的预言说起
25年过去了,仅仅在1979年到1999年 的20年间,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 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 型亿万富翁,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 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 要多得多。2003年共产生11名诺贝尔奖获 得者,美国占了半数左右。
目录
第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
一、高中化学课程为什么要改革 二、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置及发展 三、中学化学教科书 四、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趋势
目录
第二部分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设计的概念 三、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四、教学目标设计 五、教学策略的设计 六、学习评价
1.5 国际视野中的高中化学课程及启示
1.5.1 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科学术语的基本概念的基本了解; 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 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 解。
1.3 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和人的多样化 需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经济时代发展到以信 息技术支持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观念和学习 方式发生迥然的变化。
社会层级化之后的教育需要已经从机会需求发 展到质量优先,这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同时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次契机
人的需求的产生和欲望的表达与人所处的环境 密切相关
学习原则:理解性地学习化学,积极从以往 的经验和先前的知识中构建新知识。
评估原则:评估应该支持学习并向教师和学 生提供有用的信息。
技术原则:技术对于讲授和学习化学是必需 的;技术会影响所教的化学并增强学生的于核心技 能的分类和层级(五级)(2000)
交流:听说读写。
1.1 全球化的压力下西方发达国家课 程改革
1.1.1 美国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化学教学 的指导原则(1989)
平等原则:对所有学生抱有高期望并给予有 力支持。
课程原则:课程远不是各种活动的堆积,课 程设计要尊重学科知识逻辑和儿童认知逻辑。
教学原则:有效的化学教学要求理解学生已 经知道的和需要学习的内容,创设具有挑战性 的学习情境支持和促进儿童学好化学。
一级水平:理解所给的问题;制定计划和尝试解 决问题;检查是否解决了问题,说明结果。
二级水平:能识别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计划 地组织和尝试各种可能性;能应用所给的方法检 查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对所得结果予以说明。
三级水平:探索问题,比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和选择策略;全面地计划和有效地实施;运用认 定的方法检查已经解决的问题,评价处理问题的 措施。
1.1.3 日本提出“丰富人性、发展个 性和拓展学力”的课程改革基本方

培养充实的人格品性与社会性,形成在国际 社会中生活的日本人的觉悟。
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宽松的教育氛围中,落实掌握基本能力与
基础知识,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 推进各个学校发挥创造性,展开有特色的教
育和有特色的学校经营。
由两份错误的预言说起
美国对中国教育的考察报告体现的却是中国教育观 念的陈旧,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发问 精神和自由支配时间权利的剥夺。中国小学生坐姿统一, 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千千万万个“统一”中的一个。 要求学生整齐划一,最终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
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数十年,却仍 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的东风 吹进新鲜空气之时,现实的羁绊却又使一些“有识之士” 大声疾呼: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质量,而是要更高的 教育质量。这本来没错,但却又被扭曲了:更高的教育 质量的最好体现就是更高的考试分数!在课改进行得轰 轰烈烈的时候,我们更应警惕这些貌似先锋的“回头 箭”!课程改革,绝不应再有掣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