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瑞继保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专题报告
南瑞继保测控装置精度测试报告

南瑞继保测控装置精度测试报告南瑞继保测控装置精度对⽐测试报告1、测试环境应⼭西省调要求,我们针对RCS-9704C测控和PCS-996A同步向量测量装置在不同负荷情况下的精度对⽐测试,为更好的反应精度情况,我们还加⼊了PCS-9705-H2系列测控的测试结果。
精度测试⽅法依照中国电科院对测控装置遥测量精度检测⽅法进⾏测试,其中PCS996为同步向量测量装置;RCS9704 R7.17为现场运⾏的测控装置;RCS9704 R7.17.1为优化了RCS 测量精度的测控装置;PCS-9705-H2 R3.00.001为南瑞继保公司最新平台的PCS测控装置。
2、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将有功功率与⽆功功率的基本误差对⽐结果分别填写在表1与表2中;详细的完整数据结果作为附录放在附录1中。
表1 有功功率基本误差对照表表2 ⽆功功率基本误差对照表3、测量数据分析PCS-996同步向量测量装置(以下简称PMU)和PCS-9705-H2系列测控装置(以下简称PCS测控)的对于遥测量的精度指标为电压电流0.2%,功率0.5%。
对于PMU,电流、电压、功率数据均可以显⽰到⼩数点后3位;对于PCS测控,电压可以显⽰到⼩数点后2位,电流可以显⽰到⼩数点后4位,功率可以显⽰到⼩数点后3位。
RCS-9700C系列测控装置(以下简称RCS测控)对于遥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为电压电流0.2%,功率0.5%。
和PMU及PCS测控不同的是,对于RCS测控,电压可以显⽰到⼩数点后2位,电流可以显⽰到⼩数点后3位,但是功率只能显⽰到⼩数点后1位。
由表中可以看出,PMU装置的精度较⾼,全量程范围内功率误差都不超过0.1%;RCS-9704C R7.17测控装置,全量程功率误差不超过0.4%;RCS-9704C R7.17.1做过优化后的测控装置,全量程功率误差不超过0.2%;PCS-9705系列测控装置精度较⾼,全量程功率误差都不超过0.1%;所有装置均可以满⾜电压电流0.2%,功率0.5%精度指标。
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

l
CONSTRUCTION
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
郭皓杨常青
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1 50090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的设备组合而成,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 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 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而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也将对继电保护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
3.1技术原则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报批稿)》基本 技术原则规定: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建设应按照DL/T1092--道防线 要求,满足DL/T755=.级安全稳定标准;满足GB 14285继电保护灵敏 性、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的要求:遵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总体方案》。 3.2技术方案 IEC61850标准的正式颁布为数字化变电站的实施铺平了道路,各 厂家得以在标准规定或推荐的方式下推出数字化的继电保护产品,避 免了厂家之间方案和设备出现较大的差异。目前:IEC61850-9一l已由 IEC正式撤消,在我国的IEC6 1850—9・1只适宜近期可暂时采用,推荐 使用IEC61850-9-2。 (1)网络方式 目前国内各厂家的开关{走的数字化方面均使用了GOOSE作为传 输手段,在GOOSE的传输上均采用了以太网方式,统一性较好。在
4us。
智能电网(smart grid)也叫知识型电网(intelligrid)或者现代电网 (modern grid).是自.机融合了信息、数字等多种前沿技术的输配电 系统;其发展目标是建设节能、环保、高效、可靠、稳定的现代化电 网。近期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实现方案:按照目前的设备、技术 发展水平。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应为三层结构,即智能终端设备、 间隔层设备、站控层设备,网络分为三类,即数据采样(SMV)、控 制(GOOSE)、信息管理(MMS)。
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

顺控互动 召唤 预演 执行
中断执行
互 动
IEC61870-5-104规约
互 动
源端维护
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操作
常规倒闸操作
安防/视频监控网
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操作
顺序控制是监控系统微机根据操作操作目的 及五防规则发出整批指令,由系统根据设备 状态信息变化情况判断设备操作效果,并根 据操作效果自动执行下一指令,从而自动实 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程序化、自动化操作。
显示端
值班员
GOOSE网
故障综合分析报告
2.智能告警
1.设备 在线监测
3.顺序控制
变电站
高级应用
6.负荷 优化控制
4.站域保护
5.源端维护
3.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也称程序化操作,是指在变电站原有标 准化操作的前提下,由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自动按 照操作票规定的顺序执行相关运行方式变化的操 作任务,每执行一步操作前自动检查防误闭锁逻 辑,一次性地自动完成多个控制步骤的操作。 顺序控制必须满足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管 理模式的要求,可接收和执行监控中心、调度中 心和本地自动化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经安全校 核正确后,自动完成符合相关运行方式变化要求 的设备控制。
监控后台
智能变电站建立了统一化、标准化的符合 IEC61850标准的顺序控制模型,所有一次设备 都具备电动操作功能,二次具备软压板功能 实现与变电站内的视频监控系统或智能巡视系统 的互动,增加控制端的可视化操作; 实现与监控中心、调度中心的互动,实现调度主 站端对顺序控制的实时监视,并能够控制整个顺 序控制的过程;
决策结果与智能告警系统之间进行互动,并在后台以简 明的界面可视化综合展示--故障分析报告
分析决策及告警信息上传主站并定向发布,实现变电站 运行状态与电网、配网及用户之间的互动
21 葛立青 南瑞继保

• 自动化
– 通过对电网的自动调节和控制,实现更为理想的供电质 通过对电网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安全性、 量、安全性、可靠性
• 互动化
– 通过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互动,平衡电力的需求,实现电 通过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互动,平衡电力的需求, 网最大的价值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 更好的服务
– 提高电网的安全性,能够防止故障灾害对电网造成毁灭 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性的影响 – 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 –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具有自治自愈能力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7
电子式互感器的现状 已经可以提供了各种应用场合所 需要的不同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 (纯光学电压互感器试运行 纯光学电压互感器试运行) 纯光学电压互感器试运行
GIS结构的电子互感器 GIS结构的电子互感器 AIS结构 独立式) 结构( AIS结构(独立式)电子互感器 10/35kV电子式互感器 10/35kV电子式互感器 直流用电子式互感器
具体功能-续
3、电网故障诊断
电网故障诊断是为运行人员服务,在SCADA系统的 支持下,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① 分析开关和保护动作关系并对开关及保护动作 评价。 ② 诊断电网中发生故障的元件。 ③ 筛选出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报警信息
诊断结果
故障时段信息 故障动作链信息 保护动作和开关动作的匹配关系 不合理保护动作链的判断 不确定触发动作原因的开关动作表
顺序控制
随着电网不断的发展,变电所继电保护及监 控系统IEC61850通信规约的应用,保护装置功能 软压板的应用,一次设备GIS(组合电器)的大 量应用,为实现一键式顺控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达到 较高的技术水平
主要功能
1、操作条件定义
计算公式及逻辑条件编辑器可将采集的全站各种信息量进行任意表 达式的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形成各种逻辑控制条件,在控制执行过程中, 系统每一步操作都严格按照控制条件进行校核。防误闭锁在程序化控制 中能实现对一次设备操作的防误。 1)一次设备状态检测 开关拉开后需检测三遥变化情况,来确定设备已分、合闸到位。闸刀、 地刀拉开后应检测所有的闸刀变位信号反馈正常,一般需有两个及以上 信号同时变位。具体设备的位置判别可参照如下: 开关位置判别:遥信、遥测变化正确,遥控返校正常 闸刀地刀位置判别:遥信变位正确、无不定态告警(操作过程中伴有 图像监控系统自动跟踪功能) 2)保护自动装置检测诊断 保护投退操作:保护有告警、闭锁、动作等信号时,应停止保护出口 压板的操作,保护投退前进行保护信号自动复归。
智能化变电站高级应用综合介绍

• 全光纤式(FOCT)
优点:1、无分立元件,全光纤结构简单,抗振动能力强 2、光纤熔接后连接可靠,长期稳定性好 3、所有光学器件基于光纤制作,工艺成熟,一致性好
缺点:技术难度大,原理复杂。
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原理
数字式
电流测量 电流保护 电压测量 电压保护
2D41H
01CFH
2D41H
2D41H
0.2s
5TPE
0.2
3P
-40℃~+50℃
IEC60044-8/IEC61850-9-2
现场运行的GIS有源电子式互感器
13
运行于合肥植物园的220kV GIS电子式互感器
1)国内唯一可以提 供罐体的具有GIS整 体封装结构的产品, 可以方便实现组合式 互感器,远端模块就 地放置,避免了小信 号的衰减和电磁干扰 问题。 2)各电压等级GIS电 子式互感器作为整体 产品通过了型式实验。 3)两端通过变径法 兰和绝缘盆子能方便 地和不同的GIS厂家 配合,已和国内西开、 沈高、泰开、平高东 芝等主流GIS厂家配 套过,具有成熟调试 及运行经验。
常规互感器 复杂
体积大、重量重
电子式互感器 简单、可靠
体积小、重量轻
范围小、有磁饱和 范围大、无磁饱和
易产生铁磁谐振
PT无谐振现象
精度易受负载影响 精度与负载无关
不能开路 模拟量输出
无开路危险
数字量输出,光纤 传送
电子式互感器分类
9
按一次传感部分是否需要供电划分
有源式电子互感器 无源式电子互感器
A/D
SMV 光纤 ECT
南瑞继保-数字化变电站建设ppt课件

电子式互感器
•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 • 一次平台上有采集单元 • 无源电子式互感器 • 光学互感器
• 电压等级越高,电子式互感器优势越明 显
• 中低电压等级运用电子式互感器意义不
电子式互感器
•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 • 利用电磁感应等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 CT:空心线圈(RC) • PT:电阻、电容、电感分压 • 传感头部分具有需用电源的电子电路 • 利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 • 用于GIS或者罐式断路器更方便 • HVDC换流站、串补平台
智能化一次设备
• 关键技术 • 智能模块的高可靠性设计技术 • 恶劣环境:EMI、振动、湿热 • 相应的检验、运转维护规程
智能化一次设备
• 效益 • 形状信息和分合命令经过光纤传送,节约
二次电缆。 • 实现形状检修,提高可靠性,降低维护本
钱 • 实现智能控制 • 自顺应开断,获得最正确效果,延伸开关
降低本钱,提高性能
数字化变电站
• 数字化变电站概述 • 电子式互感器 • 智能化一次设备 • 网络化二次设备 • IEC61850的运用
智能化一次设备
• 智能开关设备的定义 • IEC62063:2019具有较高性能的开关设
备和控制设备,配有电子设备、传感器 和执行器,不仅具有开关设备的根本功 能,还具有附加功能,尤其在监测和诊 断方面。
FPGA
3X
保护数据合并 单元
A/D
保护1 测控/电能表
保护2
电子式互感器
• 输出 • 模拟量 • ECT:4V〔丈量〕及200mV〔维护〕 • EVT:4V • 数字量 • ECT:2D41H〔丈量〕及01CFH〔维护〕 • EVT:2D41H
电子式互感器
•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关键技术及难点 • 供电技术(GIS、罐式断路器例外) • 激光、小CT、分压器、光电池 • 远端电子模块的可靠性 • 采集单元维护
智能变电站及设备智能化专题报告

智能变电站及设备智能化专题报告
智能变电站是搭建在高压电网中的变电站,它具有高精度的控制能力
和智能化功能。
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电力供应,并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的特点,可有效地改善电力质量,提高电力效率,延长变电站的使用寿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
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需要对变电站所搭建的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
将传统的低压乙类设备替换成智能设备,采用RTU,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智能转换开关等,它们可以采用数字信号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从而
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提高系统发展质量。
此外,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需要采用智能电气技术,对变电站的各
个电气设备进行智能化处理,改造和改装,实现变电站的一体化改造。
智
能电气技术通过远程遥控、遥测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变电站的远程管理和控制,可以使变电站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稳定。
此外,智能变电站及设备智能化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变电站
的信息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实现
变电站的安全可控,同时可以根据编程实现变电站的智能管理、智能调控,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和应用分析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和应用分析严田银(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摘 要:考虑到目前的智能变电站项目不断地优化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测试仪器不能适应使用要求,智能化的继电保护装置正在不断进步。
电力系统的革新为继电保护的原理及操作等诸多方面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对继电保护设备的速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深入研究智能变电所的运行和保护技术对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应用分析0 引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决定整个电网安全的关键。
当前,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它使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展,但由于传统的继电保护检测手段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把重点放在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上。
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思路我国继电保护测试系统从研发到制造的四个主要环节为研发测试、网格测试、成品测试和实地测试。
在研究和测试阶段,由于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性,其开发流程十分严谨,往往需要建立实时仿真系统、设备自动化系统、实时测试系统等。
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开关性能、工作原理、时间参数及功能试验等。
在生产和现场试验中,主要的试验工作包括:设备的硬件、性能、防护测试等一般性试验,主要测试内容有设备的健康状况检查、设备的定时功能检测、设备通讯协议的检测、设备的远程信息等。
研发测试的目的在于检验研发过程中的软、硬件设计与继电器产品的性能指标,存在产品外形普通、试验设备专业、检测难度高、检验项目多、试验周期长等特点。
在没有缺陷的前提下,应对某一具体的设备进行相应的软件、硬件等日常检验,以保证出厂产品的品质和正常的使用。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技术的研究2 1 核心技术从理论上讲,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与监测设备的通讯,是基于IEC68150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制造报文规范(MMS)协议进行单点通讯,也就是说,它不仅具有对数据对象进行描述的功能,而且还能够为对象模型提供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专题报告目录1概述2高级应用介绍2.1程序化操作2.2与主站系统的无缝连接(图模一体化)2.3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2.4无功自动调节2.5智能开票系统3预研功能3.1分布式状态估计3.2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3.3事故信息综合分析决策1 智能变电站概述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的设备组合而成,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
智能变电站对于硬件、软件同样有自身的需求。
对于软件来说,智能化意味着自动化程度更高,将工作人员从大量繁复、易出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聪明,对于系统运行状态并不是简单的通知运行人员,而是可以从系统采集数据中判断自身所处的状态,并可以对状态进行闭环的处理;更灵活,系统部署方便、系统规模可调整,与其它系统的集成方便。
2高级应用介绍2.1程序化操作程序化操作也称为顺序控制。
变电站程控操作是指变电站内智能设备依据变电站操作票的执行顺序和执行结果校核要求,由站内智能设备代替操作人员,自动完成操作票的执行过程。
实际操作时只需要变电站内运行人员或调度运行人员根据操作要求选择一条顺控操作命令,操作票的执行和操作过程的校验由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自动完成。
在智能化变电站内实施顺控操作,能够使智能化变电站真正实现无人值班,达到变电站“减员增效”的目的;同时通过顺控操作,减少或无需人工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失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变电站的智能程度和安全运行水平。
智能化变电站的几个特点:一次设备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互操作性和开放性;分层分布式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可靠性的提高。
这几个特点,都很好的满足程控操作对变电站的一次和二次的要求。
程控操作和智能化变电站的关系,细化列出以下几个方面:(1)一次设备智能化和电动化要求:智能化变电站过程层的智能单元和合并单元装置,使一次设备具有智能化特点,能够传输更完善和详尽的位置、环境、告警和采样信息,能够快速可靠接收GOOSE报文,达到程控操作一次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刀闸、地刀、手车等;(2)一次设备较高可靠性的要求:程控操作正确性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有两个,即一个是,一次设备可靠性高,不能出现不能操作或操作不到位的情况;另一个是,一次设备辅助接点位置与一次设备实际位置的严格对应。
一次设备位置的辅助接点信号,智能单元采用双位置信号加强其可靠性,通过GOOSE网络接入间隔层设备,双位置信息可以监视辅助接点位置异常,此时需要闭锁相关操作;(3)二次设备可靠性的要求:变电站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间的GOOSE 和SMV联系,都有完善的网络断链告警检测机制,改变了传统硬连线不能周期检测的问题,提高了设备间联系的可靠性;(4)保护测控设备之间互操作的要求:在变电站实施程控操作,特别是在750kV变电站实施,涉及到自动化设备、保护设备之间的互操作,因此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选择合适的变电站系统通信平台,也是变电站应该解决的问题。
智能化变电站在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都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传递,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互操作。
将IEC61850标准体系引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为变电站的通信体系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程控操作,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2与主站系统的无缝连接IEC先后制订了关于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和系统通信及对象建模的IEC61850标准,以及关于公共信息模型(CIM)和企业信息管理与集成的IEC61970和IEC61968标准。
由于IEC61850标准在对象建模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对象模型没有基于UML建模语言,IEC61850标准自身存在不完全兼容的两套对象模型等,导致IEC61850与IEC61970标准的对象模型存在不协调的地方。
所以,建立IEC61850的UML模型是实现与主站系统无缝连接的关键。
通过对IEC61850标准和/或CIM的模型进行修改,可实现模型间的协调。
为实现此目标,我公司开发了图模一体化工具。
图模一体化工具可以与SCD工具集成在一起,可以生成SVG文件,SCD文件也要包含模型与图形的关联。
主要功能:1)创建符合IEC61850-6规范的SCD文件。
2)图形化的方式构建变电站一次系统单线图。
支持以图形化的方式绘制电力系统单线图,并自动生成符合IEC61850规范的变电站一次模型。
●支持层次化的变电站一次模型结构●自动识别连接关系,并生成相应的连接关系模型●提供了预定义的基本图元及一次设备模型图元●方便的图元及图形属性编辑●支持缩放、旋转、图层以及对齐等图形化操作以加快图形化建模过程●支持关联变电站功能逻辑节点●支持导入/导出SSD文件●支持图形数据的额外存储3)构建不同的变电站结构及创建完整的变电站明细(SSD)。
4)从符合IEC61850-6规范ICD中导入智能电子设备(IED)支持导入符合61850-6规范的ICD文件以生成IED模型,ICD文件在导入过程中,支持schema校验以及DataTypeTemplates校验,并提供忽略和添加前缀2种处理方式以解决冲突;若该ICD文件中含有通信信息,导入文件时,通过选择SubNetwork 完成通信信息的配置5) GOOSE、SMV配置通过IED配置中提供的GSE Control、SMV Control以及Inputs的配置功能,完成Goose和SMV的接收到发送的关联配置。
GSE Control和SMV Control提供了该IED下的Goose控制块及采样值控制块的配置功能,Inputs中则提供了从外部IED发送过来的信号与该IED下的接受信号的关联。
支持以表格方式配置内外部信号的关联,在这种配置方式下,内外部信号的关联信息以二维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提供相应的界面供用户选择相应的内部信号及外部信号,并加入到该二维表格中。
6)支持SVG格式图形的导出SVG图形是通用的图形格式,导出的SVG图形可以给后台或调度使用2.3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值班员会面对越来越多的信号,越来越复杂的系统。
传统告警系统只会机械的报告系统发生的事件,尤其是系统发生事故时,潮水般的信号使得值班人员无所适从,实际上相关信号是具备很强的逻辑关系的,但是只有具备丰富经验和扎实理论的值班人员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
基于对全站设备对象信息建模的情况下,实现对全站告警信息进行分类告警、信号过滤,同时通过对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在线分析,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并提出故障处理指导,实现基于管理、检修和实时运行一体化的告警系统。
变电站信号智能告警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对信号的推理方式包括四个层次:(一)告警信息的查看一般是通过时序以平板方式进行查看,优点在于时效性佳便于时刻关注系统实时信息,缺点在于不够直观,往往需要对照系统拓扑图才能进行分析,并在事故时,由于其它信号的干扰,影响使运行人员集中注意力于故障间隔。
智能告警系统可实时查看某测点、某设备、某间隔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动作信息,也可以复合选择多个间隔\设备\测点进行查看,也可以按照设备类型,测点类型进行组合。
(二) 单事件推理对单个告警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提供原因及处理方案。
(三) 异常诊断对短时间内连续发生、有内在关联的一组事件信息进行综合推理判断,给出原因及处理方案。
实时根据当前的所有在动作状态的异常告警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在一定时间窗范围内,某厂站的某个间隔下出现多个异常告警信号,多由于同一个故障或者异常原因导致,(主要是针对PT断线故障、PT 电压消失、CT故障、直流电压消失、控制回路断线,等这种具有迁延性故障异常)(四) 故障智能诊断完成根据电力系统故障跳闸等信号综合分析出故障的位置,主要实现:监控系统告警信息的预处理、扰动类型辨识、电网故障诊断等功能。
(1)告警信息预处理智能告警系统实时监视电网运行情况可监测开关变位,保护信号、事故总信号等故障信息,并通过对采集的相关告警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剔除伪信息后,提炼对故障分析有用的信息并分类,如保护装置动作信息,备自投信息,开关变位信息,重合闸信息等。
(2)扰动类型界定电网事故的甄别需要考虑多重因素,以避免对事故的错误认定或漏判。
通过将开关遥信变位信息与保护信息相匹配时,界定扰动的性质:故障扰动、人工操作、错误信息。
(3)电网故障诊断电网故障诊断是为调度值班运行人员服务,在SCADA系统的支持下,完成以下主要任务:分析开关和保护动作关系;诊断电网中发生故障的元件;筛选出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报警信息。
电网故障诊断软件的主要功能如下:(1)电网故障诊断启动检测监控开关变位,保护信号,事故总信号等故障信息,并通过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剔除伪信息后,作为电网是否发生事故的判断依据。
(2)故障设备的诊断根据开关变位情况,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保护单元、保护装置与开关的关系分析,判断故障停电范围、及事故性质;并找出因本事故而导致的其它变电所停电事故等。
对于简单故障,定位到元件;对于复杂故障(开关或保护拒动、误动),定位到区域;(3)开关及保护动作评价在接入较为完备的保护故障信息情况下,可通过保护动作信息并结合开关变位信息自动诊断故障设备,并对故障涉及的保护和开关动作情况进行评价,提供运行人员准确的事故原因及故障设备。
(4)找不到原因的报警信息及其原因分析根据故障设备-保护-开关间的因果逻辑分析,将下述信息作为异常的报警信息列出来,需要值班员再检查确认:不能确定具体原因的动作保护或开关信息;(5)故障诊断结果的显示在故障诊断结束后,系统应自动生成电网故障诊断报告,显示给用户。
并提供历史故障诊断报告的查询浏览功能。
下面针对每个类型进行举例说明。
1)单事件推理2)关联多事件推理3)故障智能推理(1)线路故障跳闸,重合闸成功。
故障条件:某线路保护动作出口跳闸开关分闸变位信号事故总(可选)开关保护动作信号(可选)重合闸信号(可选)开关合闸变位信号相应开关在合位故障结论:某线路故障跳闸,重合闸成功推理过程:a. 推理机检测到“某线路保护动作”后,启动“线路故障跳闸,重合闸成功”故障推理模块。
b. 拓扑获得该线路相关断路器。
c. 在时间窗内检查是否有该线路相关断路器的出口跳闸信号,没有则终止推理。
d. 检查是否有该线路相关断路器的分闸变位信号,没有则终止推理。
e. 如果用户选判“事故总信号”,则继续检查是否有该线路相关断路器的事故总信号,没有则终止推理。
f. 如果用户选判“保护动作信号”,则继续检查是否有该线路相关断路器的保护动作信号,没有则终止推理。
g. 如果用户选判“重合闸信号”,则继续检查是否有该线路重合闸信号,没有则终止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