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功能测试平台

合集下载

变电站智能三维运检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

变电站智能三维运检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

变电站智能三维运检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设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高其运检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各个电力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变电站智能运检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变电站智能三维运检平台是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平台。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对变电站的各个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

然后,通过数据传输和云计算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故障预警、状态评估和智能优化。

需要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传感器和监测装置。

这些装置需要具备高精度的信号采集和传输能力,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需要开发云计算平台,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云计算平台可以根据变电站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为运检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然后,需要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故障预警和状态评估模型。

通过对变电站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降低事故风险。

需要开发智能优化算法,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的智能管理和优化。

通过对变电站的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实现节能降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变电站智能三维运检平台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运检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巡检的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

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方便运行人员随时随地进行设备的状态查询和操作控制。

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运行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变电站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变电站智能三维运检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管理,实现智能化的运检过程,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

“智能变电站新型测试系统”科技项目通过鉴定

“智能变电站新型测试系统”科技项目通过鉴定

“智能变电站新型测试系统”科技项目通过鉴定佚名【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力技术》【年(卷),期】2013(31)6【摘要】2013-10-26,由南瑞集团稳定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科院、华北电力大学共同承担的“智能变电站新型测试系统”科技项目通过鉴定。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智能变电站新型测试系统技术先进.满足智能变电站现场测试要求,项目整体研究成果达到圜际先进水平。

项目提出了智能变电站全站集成化场境测试的慨念和三位一体的测试方案,【总页数】1页(P120-120)【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测试系统;科技项目;鉴定;华北电力大学;测试要求;研究成果;测试方案【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3【相关文献】1.智能变电站新型仿真测试系统 [J], 王述仲;丁扬;张帆2.一种新型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仿真测试方案 [J], 沈鑫;曹敏;李涛;李萍;戴太文3.我国第一台动态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在津研制成功/我市目录服务和鉴别授权系统产业化项目投产/中药对照品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型智能仪表产业化项目投产/双孚万吨级双酚A生产装置达国际先进水平/700热轧带钢生产线填补国内中宽带钢空白/己烯共聚拉伸缠绕膜专用料打破了国外垄断/超声波法检测中小直径钢管混凝土方法的研究获得成功/"光电通"传真机低功耗电源实现绿色环保/天津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评审/以科技促进滨海新区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GP-CY6-300型液压剖层机填补国家空白 [J],4.学院科技项目《电网调控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实时混合仿真实训系统》顺利通过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 [J], 甘语礼;刘岩5.“基于局域网的电磁离合器性能实验微机测试系统研究与培训”项目通过部科技办鉴定 [J], 程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测试平台

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测试平台

电子设计工程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第25卷Vol.25第22期No.222017年11月Nov.2017收稿日期:2016-09-28稿件编号:201609253作者简介:张炳达(1959—),男,江苏常熟人,硕士,教授。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实时仿真。

随着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目标的提出,作为电网支撑节点的变电站经历着重大变革,由传统常规变电站转化为数字化变电站再迈向智能变电站[1-2]。

继电保护系统中数据采样、数据传输和装置接入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继电保护测试仪已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的多样性测试。

以实时数字仿真技术为基础的继电保护实时闭环测试方案具有实时性强、功能全面、扩展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文献[3]在电力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 )的基础上加入GTNET SV 和GTNET GSE 板卡作为一次系统与二次设备的接口,对110kV 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了测试。

文献[4]和[5]分别采用殷图科技的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DDRTS )和中国电科院的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PSS )作为实时仿真平台,通过IEC 61850通信卡或光电数据转换接口(PWF-2T )连接到继电保护装置,形成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文献[6]将实时Linux 与高性能工控机相结合,用Matlab/Simulink 建立系统模型进行实时计算并由网卡输出IEC61850报文,通过后台配置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测试。

近年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凭借其高度并行性和深度流水线的特点,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电力系统实时仿真领域[7-10]。

FPGA 厂家以知识产权核(IP 核)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以太网通信逻辑,降低了IEC 61850标准的应用难度,拓宽了FPGA 在智能变电站实时仿真方面的应用前景[11-12]。

文献[13-16]将FPGA 作为中央控制器,通过“截取-修改-转发”方式人为地修改了过程层网络中的采样值报文和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测试平台张炳达,乔平,王阳,吴艳杰(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摘要:为了满足智能变电站对继电保护装置多样性测试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FPGA 的智能变电站新型继电保护装置测试平台。

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

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

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的转变逐渐成为现实。

目前国内已经有陆续的各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行,智能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可大幅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和设备运行可靠性,实现无人值班和设备操作的自动化,提高资源使用和生产管理效率,使运行更加经济、节能和环保。

本文将介绍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测试技术。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原理;测试1、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智能变电站是以数字化变电站为依托,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信息、通信、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全站所有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的数字化统一应用平台,实现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它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可通俗理解为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状态监测、一体化的建模及通信技术(IEC61850),实现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传统的变电站基本各个子系统是一个信息的孤岛,相互之间并没有充分的联系,但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及 IEC61850统一规约的应用,将各种应用以统一的规约通信方式交互到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因此智能变电站包括了统一的信息平台,统一的传输规约,将一、二次状态信息统一应用到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中去,实现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2、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节点,智能变电站是指以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为数字化对象,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基础,通过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标准化,实现站内外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实现测量监视、控制保护、信息管理、智能状态监测等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全站信息数字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高级应用互动化”等重要特征。

简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

简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

电力系统2019.24 电力系统装备丨63Electric System2019年第24期2019 No.24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电能在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变得愈加复杂。

为了能够解决这模糊程度,采用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解决这些不良的因素,以对其开展控制和管理,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在电能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精准。

其中,模糊控制系统在被电力系统控制后,能够依靠电力系统的分析和审核功能对这些模糊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在该技术的分析和审核后,能够将这些数据信息传递给管理人员,帮助管理人员根据系统提供的相关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

另外,模糊控制技术在与神经网络技术的融合后,使得电力系统负荷的准确率得到提高。

即通过采用神经网络对负荷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后,在结合模糊控制技术对神经网络系统计算出的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使负荷预算的数值更加精准,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准确精算。

3.4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电线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

电力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距离、不良天气、人为因素等影响的制约,使得电力系统很难正常的运转,增加了电线的成本。

同时,还会产生电线发生故障的现象。

为了能够降低这些故障的发生,保障电力的正常运传输,本文主要采用最优控制技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其中该技术主要将大机组、最优机组相互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远距离的电力运输。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被广泛的应用至电力系统中,其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先进技术。

例如:最优励磁控制器能够提升远距离输电线路输电的效果,经国外专家的认可和深入研究后,最优励磁控制器已经进入到了实用阶段,将为电力的正常运输提供便利。

3.5 集成智能控制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化智能技术日趋完善,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也不例外,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一体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变电站运行系统中,构建智能化变电站结构,搭建机电保护自动化测试平台。

为此,本文将针对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自动检测平台的搭建工作进行研究与探讨。

标签: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检测平台前言:国家电网公司立志于智能变电站研究工作。

智能变电站在建立过程,将IEC61850作为构建基础,借助智能化设备、软件、技术对变电站进行优化与整合,实现变电站内部设备的相互操作与信息共享,自动实施信息采集工作、数据测量工作、设备控制工作、继电保护工作以及智能检测工作。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容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决策系统为一体,并将电子式互感器、高速处理器运用其中,在智能变电站中搭建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总体设计思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在构建过程应确保测试的标准化、测试提示信息的标准化、报告的标准化、测试过程的透明化、测试过程的闭环性及其扩展性,这些特性主要表现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的硬件结构设计方面和软件结构系统设计方面。

其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的硬件结构设计能够将自动测试平台的整体布局完整、系统、全面的展现出来,全面落实电子设备与测试控制端的隔离工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的软件结构设计是自动测试平台的核心内容,在整个结构系统设计过程应充分利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与分层结构设计理念,将自动闭环测试活动全面落实到位。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的硬件结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为数据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凭借测试终端实现信息采集、信息测量、信息控制、信息保护、信息检测等工作,在测试终端形成具有标准化的测试报告,进而达到“一键式”控制的目的。

数字保护装置自动测试平台由交换机、测试机/PC、数字保护测试仪、数字保护装置构成,通过将交换机分别与测试机/PC、数字保护测试仪、数字保护装置实现数字保护装置自动测试平台的搭建工作。

变电站便携式智能状态监测平台设计方案研究

变电站便携式智能状态监测平台设计方案研究

变电站便携式智能状态监测平台设计方案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3T06:39:57.013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3期作者:唐小峰;崔林丽[导读] 针对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和有线通信方式难以满足输变电设备检修高效化、智能化要求的问题。

提出一种变电站便携式唐小峰;崔林丽广西南宁供电局,南宁,530000摘要:针对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和有线通信方式难以满足输变电设备检修高效化、智能化要求的问题。

提出一种变电站便携式智能状态监测平台设计方案,该智能状态监测平台具有投资小、实施快、安装简单、灵活度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同时具有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运行环填智能感知、异常设备重点监测、设备状态智能预警等功能,能有效提高整体运检工作效率。

关键词:人工巡检;变电站;智能监测平台;预警功能1 引言随着泛在物联网建设的推进,我国电网侧智能监测、监控等设备的数字化升级正在快速展开。

2017年,国网云平台正式上线,显著推动了电网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1]。

智能监测系统也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健康监测[2],重大工程结构领域[3],智能家居监测[4],输电线路在线监测[5]、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力设备在线监测[6]。

然而,目前设备状态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人工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两类,人工带电检测是对电力设备的周期性检测,而在线监测是随时随地的监视设备的运行情况。

随着输变电设备的大量应用,检修高效化、电网智能化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以及有线通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变电站设备体量在不断增大,且部署分散,传统人工巡检模式检测效率低、运维成本高,无法满足变电站设备运维需要;(2)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感知手段缺乏,监测装置的覆盖率偏低,无法满足对变电设备状态全面监测的需要,无法做到状态全面分析,不能有效识别设备潜在风险隐患;(3)结合我市变电站运行情况及东盟会议保电需求,如实现状态监测全覆盖,投资大,收益小,实施时间长;(4)变电站设备运检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目前主要依靠简单阈值判断和人工判断的方式诊断缺陷,智能化水平低,缺乏智能诊断及主动预警能力。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通用测试平台方案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通用测试平台方案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通用测试平台方案
陈德辉;王丰;杨志宏
【期刊名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年(卷),期】2016(44)1
【摘要】提出了一种结构灵活、功能可配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通用测试平台方案.通过双向接口整合动态模拟、数字仿真等系统资源,建立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一次系统模型、设备运行环境.通过配置文件、物理设备构建智能变电站系统级通用平台,可以实现在智能变电站系统环境下对继电保护、时钟同步系统、网络架构、高级应用等对象的闭环测试.建设的通用测试平台在事故反演与分析、工程调试,尤其是在国家电网公司二次设备入网检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创新性与较强的实用性.
【总页数】5页(P139-143)
【作者】陈德辉;王丰;杨志宏
【作者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6;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5;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64
【相关文献】
1.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测试方案研究 [J], 龚晖;李新梅
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测试方案研究 [J], 龚晖;吴玉硕;李新梅;祁凤娟;
3.智能变电站二次相量测试方案探究 [J], 黄云龙;李华龙
4.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级测试平台研发 [J], 徐强超;邹三红;邝国安;沈石兰;黄洪康;廖子莹
5.新型智能变电站二次工程综述及测试平台的设计 [J], 刘林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