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
过去50年国际白银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过去50年国际白银价格走势与大事记[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手机看新闻]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白银价格平静的稳定在0.9-1.2美元/盎司之间波动。
6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开始大肆减持白银,到了1971年美国政府的白银库存从1959年的高点6.5万吨下降到只有5300吨。
1965年美国白银的总供应量到达2.3万吨,其中1.24万吨的白银来自美国财政部,从那以后财政部退出了白银市场,总的供给也逐渐回落。
由于供应量充足,白银在70年代初的价格只有1.5美元/盎司左右。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制造加工业需求增长旺盛。
随着美国政府白银抛售的完结,这段时间白银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供需缺口曾达到1.3万吨。
美国亨特兄弟认为有利可图。
开始大量买入白银期货、期权合约并囤积白银现货,准备操控白银价格。
到1979年底,他们已控制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到1980年1月17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
1月21日,银价已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最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督促下,对1979至1980年的白银期货市场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证金、实施持仓限制和只许平仓交易等。
其结果是降低空盘量和强迫逼仓者不是退出市场就是持仓进入现货市场,当然,由于占用了大量保证金,持仓成本会很高。
白银市场在1980年1月17日迎来高潮,价格一度飙升至49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
由于资金链断裂意图操纵期货价格的亨特兄弟无法追加保证金,在1980年3月27日接盘失败,白银价格暴跌收场。
1980年白银全年平均价格已回落至16.393美元/盎司。
2023年世界白银市场的需求现状分析模板

工业生产
白银饰品 白银需求 人口增加
part two
白银市场发展受 多元需求影响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lver market is influenced by diverse demands
白银市场需求多元化
1. 工业需求增长:白银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 应用,尤其是在电子和电器制造、太阳能和 光伏产业、电动车辆和汽车生产等方面。根 据世界白银调查组织(Silver Institute)的 数据,2019年全球电子产品所需白银量达 到1.09亿盎司,同比增长了5%。而太阳能 和光伏行业对白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019年该行业使用的白银量达到8,600万盎 司,同比增长了9%。
2. 投资需求持续增长: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 具有保值和升值的特性,因此受到投资者的 青睐。据世界白银调查组织的报告,2019 年全球白银投资需求稳定增长,达到了1.8 亿盎司。其中,白银ETF(交易所交易基金) 是投资白银的一种常见方式,全球范围内白 银ETF的份额达到了8,800吨,同比增长了
全球市场需求状况
3.白银需求增长推动珠宝市场发展
其次,珠宝市场对白银需求的持续增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珠宝制作。根据国际珠宝协会的调查数据,2019年全球珠宝市场对白银的需求量达到了2.7亿盎司,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8%。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和中国等,白银珠宝的销量不断攀升。
4.白银需求上升,工业和珠宝市场驱动
中国白银需求的大幅增长助推国际 白银市场需求增长
1. 中国白银需求持续增长,为国际市场需求提供强大助力。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十年里的白银需求呈现逐年增长 的趋势,从201年的X吨增长至202年的X吨,增幅达到X%。 2. 中国白银需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增长。过去几年里,中国的消费升级和工艺品市场的扩大, 导致了白银需求结构的变化。投资需求的增长和珠宝首饰的 需求增长成为推动白银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白银交易发展历史

中国白银市场的发展史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重要的货币物资,具有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
当然,随着白银的用途越来越多的面向工业领域,其作为货币支付职能也逐渐淡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白银市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一、建国初期白银管理为了稳定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月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施统购统配政策,严厉打击银行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
这一政策实施增加了国家储备,巩固了人民币的本币地位。
二、改革开放前(1955-1978年)的金银管理主要任务是调整金银的收购政策,鼓励金银生产,保证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金银的大量需求。
197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办法》(试行),为金银管理工作提供了准则,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金银管理规章。
三、改革开放后的金银管理主要任务是调整金银管理方法和加强金银法制建设,促进金银管理由保管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适应和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及人民生活对金银的需求。
1983年6月,国务院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条例》,对金银的生产、收购、配售、加工、使用、回收、出土、进出口等提出明确的法规规定。
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发布实施。
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海关总署共同制定《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
四、白银市场的全面放开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白银收购配售业务。
取消白银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放开白银市场,允许白银生产企业与用银单位产销直接见面;取消对白银制品加工批发零售业务的许可证管理制度(银币除外),对白银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般商品的有关规定管理。
这一规定实施标志我国白银市场全面开放。
2 000年至今,我国白银产业快速发展,白银交易市场初步形成。
我国正式宣布放开白银市场,我国白银工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形容并不为过。
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达到4500吨,是1999年的3倍,白银消费量达到2000吨,较1999年增长60.7%。
20世纪初中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表

20世纪初我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表【序】在20世纪初,我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白银在当时的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流动情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分析20世纪初我国白银流动的变化情况,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经济历史事件。
【正文】一、白银流动的背景白银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货币,其流动性和使用范围都非常广泛。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外政治乱局和经济动荡,我国白银流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白银流动的变化情况备受关注,也成为当时我国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二、白银流动的变化趋势1. 白银的出口量激增在20世纪初,我国的白银出口量开始呈现激增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动荡和外国势力的干预,导致大量白银流出我国,进入国际市场。
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内的货币供应和金融稳定,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2. 白银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20世纪初,我国白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表现为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交替出现。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政治因素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所致。
这一现象对我国白银流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白银的流入渠道受限与白银出口量激增相反,20世纪初我国白银的流入渠道受到了限制。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政治局势不稳定,外国势力对我国的控制加剧,导致白银的流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一现象加剧了我国国内的白银短缺,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白银流动的影响1.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世纪初我国白银流动的变化情况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银的大量流出导致了国内的货币供应不足和金融不稳定,也造成了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
与此白银的流入受限也加剧了国内的白银短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对我国社会的影响白银流动的变化情况也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白银的流出和流入受限,导致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和民生问题的恶化。
(资料一)国内白银的历史与现状

国内白银的历史与现状第一部分新中国白银工业发展历史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世界很多国家的法定货币(货币原料),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
中国将白银作为货币历史悠久,白银作为货币最早出现在战国,大量使用是在明清民国前期,直到1935年中国国民政府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白银做为货币的使用才受到限制,但银元在民间一直流通到1949年。
银元(先前为银锭)是我国历史上白银最主要存在形式,货币是白银的最主要用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百废俱兴,为了稳定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月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行统购统配政策,严厉打击银元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
这一政策实施增加了国家储备,巩固了人民币的本币地位。
新中国的白银工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蓬勃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白银也从过去供应不足,一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白银生产国之一,每年还大量出口。
中国的白银工业已经在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白银消费也不断增加,成为全球白银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
新中国白银工业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83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金融储备有限,开始时中央人民政府金银库存多数是在接管国民政府基础上建立的。
基于金银储备有限,一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加强管理,保障国家金融稳定;另外一方面,通过加强国内铅锌铜锡金企业的副产,充实政府储备。
在此期间,中国国内白银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还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此时白银供销采取统销统购,优先定点保证少数民族和国防等工业之需。
第二阶段(1983年-1999年):1983年,国家对有色工业的管理加强,有色工业的管理从国家冶金工业部分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98年改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1年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宣布成立,全国白银和伴生金的生产也归口有色总公司管理。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这是因为白银在西方世界同样具备很深的渊源,从“只受制于白银和大蒜的吸血鬼”传说到耶酥最后的晚餐中的银制餐具,白银在西方宗教世界中就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这些都是白银具备剧烈波动的群众基础,因为大家都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和心灵深处的触及欲望。
真正激活银价的还是79年世界商品历史上的一端传奇,他就发生在白银身上,从此白银就再也没寂寞过,无数投机家带者对前辈的尊崇在今天都前仆后继的涌入白银市场。
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平静地在2美元/盎司附近蠕动爬行。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认为如果能够悄悄地垄断这个市场,会是一件有趣又有利的事情。
据说亨特兄弟发现一本名叫《七十年代买白银获暴利》的书,是他们的兴趣所出。
书中说白银总有一天会比黄金更有价值,这当然刺激了他们的行动。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他们感到高额利润已经到手,不费吹灰之力。
但他们不知道,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
在墨西哥政府看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墨政府决定立时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静静地吃进白银,比以往还积极。
偶尔他们也涉足其他商品。
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了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就要采取大动作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他们随即开始发难,一路买进,不停对市场施加压力。
到10月份时,这个国际财团实际上已经拥有纽约商业交易所所有白银的25%以上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白银的八分之五。
到1979年底,他们把银价推上19美元/盎司,把资本变成三倍以上。
近代中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表

由于白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因此近代中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以下是关于近代中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的一些基本信息:1.出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中国大量出口白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与西方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加上外国列强在中国境内掠夺
资源、占据市场等不平等贸易导致中国白银流失海外。
2.流入: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白银开始回流。
一方面,一战后欧洲经济萧条,中国与欧洲的贸易
增加,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为了稳定国内货币体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白银回流。
3.波动: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由于世界经济大萧条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中国白银的流动情况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一方面,中
国出口商品受到打击,白银流出增加;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为了稳定国内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白银流出。
4.管控: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应对战争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物资短缺,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白银的管控。
同时,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也实行了严格的
金融管制措施。
总体而言,近代中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政策以及贸易状况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中国白银流动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2024年版中国白银市场回顾以及后市展望报告

2024年,中国白银市场经历了波澜起伏的一年。
在国内外市场因素交织影响下,中国白银价格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波动,呈现出起伏不定的态势。
首先,中国白银市场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影响。
2024年,国际白银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稳,主要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风险和美元指数等因素的影响。
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中国原油市场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价格整体上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其次,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对白银市场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2024年,中国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国内市场需求有所增加,为中国白银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同时,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实施也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再次,投资者预期和市场情绪也是影响中国白银市场的重要因素。
2024年,国内外市场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投资者对市场的敏感度也随之增加,市场情绪受到消息面的影响较大。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白银市场的波动也较为频繁。
展望未来,中国白银市场还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将持续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经济形势等因素可能对中国白银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其次,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中国白银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投资者对市场变化保持敏感度,及时调整自身投资策略。
不过,中国白银市场也存在着一些积极因素。
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加,为白银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政府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也将对市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市场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中国白银市场在2024年经历了一定的波动,展望未来,市场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投资者需要对市场保持关注,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合理制定投资策略,才能在未来市场中获取更多机会。
希望中国白银市场在未来能够持续稳步发展,实现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这是因为白银在西方世界同样具备很深的渊源,从“只受制于白银和大蒜的吸血鬼”传说到耶酥最后的晚餐中的银制餐具,白银在西方宗教世界中就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这些都是白银具备剧烈波动的群众基础,因为大家都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和心灵深处的触及欲望。
真正激活银价的还是79年世界商品历史上的一端传奇,他就发生在白银身上,从此白银就再也没寂寞过,无数投机家带者对前辈的尊崇在今天都前仆后继的涌入白银市场。
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平静地在2美元/盎司附近蠕动爬行。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认为如果能够悄悄地垄断这个市场,会是一件有趣又有利的事情。
据说亨特兄弟发现一本名叫《七十年代买白银获暴利》的书,是他们的兴趣所出。
书中说白银总有一天会比黄金更有价值,这当然刺激了他们的行动。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他们感到高额利润已经到手,不费吹灰之力。
但他们不知道,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
在墨西哥政府看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墨政府决定立时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静静地吃进白银,比以往还积极。
偶尔他们也涉足其他商品。
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了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就要采取大动作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他们随即开始发难,一路买进,不停对市场施加压力。
到10月份时,这个国际财团实际上已经拥有纽约商业交易所所有白银的25%以上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白银的八分之五。
到1979年底,他们把银价推上19美元/盎司,把资本变成三倍以上。
1980年2、3月间,他们陆续借贷13亿美元——据说当时这是占60天中全美借贷发生额的9%。
这些钱全部投入白银市场,把价格一举推上49美元/盎司。
而剧烈的价格波动通常会令到经营市场的人们忧心忡忡。
纽约商业交易所召集会议,讨论采取什么措施使市场恢复稳定。
在亨特兄弟狂购滥买过程中,每张合约保证金只需要1000美元。
一张合约代表着5000盎司白银。
在2美元/盎司时,1000美元合10%;而价格涨到49美元/盎司时就显出少得可怜了。
所以交易所决定提高保证金要求。
理事会鉴于形势严峻,所以开始时缓慢推行,但最终把保证金提高到6000美元。
后来索性出台“只许平仓”的规则。
新合约不能成交,交易所中的交易只能平去已持有的旧头寸。
这些措施有效地刹住了白银的上涨势头,也有效地遏止了亨特兄弟。
银价开始滑落。
价格下跌时,索还贷款的要求降临在亨特兄弟面前。
他们借贷买银,再用白银抵押来贷更多款项。
现在他们的抵押品的价值日益缩水,银行要求更多的抵押品。
3月25日,纽约投资商Bache 向亨特兄弟追索1.35亿美元,但是他们无力偿还。
于是Bache公司指示卖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银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白银倾泻到市场上,价格崩溃了。
亨特兄弟持有数千张合约的多头头寸。
单位清偿债务,他们就要抛出850万盎司白银,外加原油、汽油等财产,总价值接近4亿美元。
面对灾难,亨特兄弟决定找个硬靠山。
他们去华盛顿求晤政府官员,试图争取财政部贷款给他们,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向财政部借钱度日,这种事情通常行不通,除非以互惠作交换。
亨特兄弟拿出王牌,说:我们手里还有6300万盎司白银,如果一下子抛出,市场就会彻底崩溃;还有,这里是美国主要银行的名单,如果得不到财政部的帮助来偿还贷款,他们也要沉船。
美国联邦政府最终破天荒地拨出1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来拯救亨特家族免于沉沦。
亨特兄弟操纵白银市场的梦想就此破灭了。
但是从那以后,白银被彻底的激活了。
更多时候他不像是一个商品,而像是一个股票,到现在,白银最正常的日波动就能达到2%-3%,极端的时候日波动可以接近或者超过10%(今年上半年就出现了4次)。
在商品的世界中,这是咳人听闻的日常波动率。
世界范围内的商品交易都是采用保证金制度,若按照10%的保证金率(等于投资者资金放大10倍),如果投资者满仓买入白银,那么日常损益正常时间都能达到本金的20%-30%,遇到行情激烈波动,则会产生令人恐惧的风险或另人瞠目的利润。
白银市场知名分析人士泰奥多尔·巴特勒评论说,由于白银的消耗,白银和黄金的储量状况已大幅改观,白银被低估的程度远甚于黄金。
“以现在的价格买到银币就如同在跳蚤市场上买到了世界名画”。
“70年前,白银的存量是黄金的十倍,而到2009年,白银储量已降至黄金的五分之一,黄金总储量50亿盎司,白银储量则仅为10亿盎司。
目前有数据显示,未来8年内的时间里,现有的白银储量将消耗殆尽,而世界白银存量,即地下已经探明出的储量也只够开采14年的时间,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20年。
中国白银大事记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99年11月25日,中国放开白银市场,封闭了半个世纪的白银自由交易开禁,为放开黄金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
2003年7月,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正式成立,该市场为中国指定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其构建的中国白银网上电子交易平台正式运行。
2006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两个白银品种:现货Ag99.9和Ag(T+D)延期交收交易品种。
白银知识漫谈:1、概述我国是最早使用白银的国家,历代提炼白银多在含银方铅矿中进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白银曾作为一种货币和民间工艺制品的金属原料,在出土文物中占有相当比例,作为货币在历史演变中,由历代银元宝转变为近代各式版本的银元,当代由白银制作的各式纪念币、饰品供人们收藏、佩戴。
2、国家标准GB/T11887―2000是在GB/T11887―1989实施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其中银饰品方面银及其合金规定如下:纯度千分数前冠"银"或"S",如"银800"或"S800","S 990"或"足银"。
3、市场产品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苗、侗、水、布依)女性,是银饰品的主要消费对象,如在贵州省施秉县施洞镇苗族女性,婚嫁时全身佩戴的银饰品重量达十余斤。
城市中银饰品较少,主要有各种镯、佩、链、坠,少数民族特有的簪、圈、锁,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如银餐具、工艺品等。
4、白银特征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
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
5、白银种类银元宝外貌呈椭圆形、长方形,一般两耳高立,两耳中间面部凹下平坦,洁白光润,底部有蜂窝,蜂窝口小洞大,深浅不一,分布自然,打击声音贯通一致,重量1750克左右,成色980‰。
若表面有黑斑点,成色970‰,黑斑点较多,成色950‰。
有一种重量为312.5克、31.25克的旧制十两及一两的小元宝,面部打有"十足"戳记,成色950―980‰。
银砖外貌长方形银锭,重量2000克左右,也有几百克,成色950‰居多980‰少。
成色900‰以下的起很厚的皱皮,面上黑红色发乌。
银滴珠(高足锭、老虎眼)外貌半圆形,底部有小蜂窝,成色950―980‰,重62克左右。
松江锭外貌形状似乳头,表面灰黑色,重量180克左右,成色950‰左右,有突出的铅釉,底部具深细蜂窝,每锭上附有15克铅釉,有的地方(北京地区)己经去掉,有打击痕迹,形成上方下圆。
银条外貌长条状,尺寸不等,重量300克左右,好的成色950‰左右,一般成色900左右,是制作银饰的原料。
900‰以下的呈灰白色,质坚硬敲打有铜声,底面无蜂窝,火烧后表面显黑红。
首饰、器皿首饰、器皿中掺入杂质红铜较多,白铜、黄铜较少。
首饰有镯、佩、链、坠、簪、锁。
器皿有餐具、壶、碗、杯瓶、鼎、炉、盾牌。
出土银饰墓葬中出土银饰去面均腐蚀成一层黑锈,市场上常出现用硫化氢作用做旧。
银圆银圆是我国过去市场上流通的一种货币,种类繁多,从孙中山头像、袁世凯头像版为主,还有中华苏维埃币、四川"汉"字币、孙船币、光绪元宝币。
银子哪种纯度是最高银子纯度最高的是ag999,即纯度99.9%。
白银纯度最高的应该是电解精炼得到的,纯度可以达到99.99999%以上。
一般首饰商品92.5%为多数(比较坚硬,纯度过高太软,不适合做饰品),银币有99.9%的。
什么是国标一号白银?国标一号白银: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9月17日颁布的国标GB/T 4135—2002中的纯度为99.99%的白银。
白银的特征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
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
白银925是92.5%的银加上7.5%的合金,是国际公认制作银首饰的标准材料,国际规定,凡是92.5%的银就可以称为纯银。
由于银本身的特性,使得100%的银质地很软,很容易划伤,而且不适宜越来越精细的工艺要求,以及现代流行饰品越来越丰富和夸张的造型要求。
再加上100%银容易变色和失去光泽,因此,1851年,Tiffany(蒂凡尼)公司推出第一套含银92.5%的银器后,925银便迅速变成为银饰的主力,并成为国际上鉴定银饰是否为纯银的标准。
由于加入了7.5%的合金,使银具有了良好的硬度、亮度及光泽,而且能够镶嵌各种宝石,从此银首饰以色泽光鲜、款式别致、工艺精美的时尚品位,迅速风靡全世界。
应该说,925纯银是目前国际公认质地最好、纯度最高而且最适宜制作银首饰的标准材料。
银的主要应用领域――复合材料银的复合材料是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既能保留Ag和基材和主要特色,并能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互相补充,彼此兼顾,把银用在关键部位,是一项重要的节银技术,银复合材料已成为近代先进材料的一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