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习题答案(供参考)
初三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又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A.樟树B.珙桐C.马尾松D.侧柏【答案】B【解析】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属落叶乔木.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考点】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引进更多外来物种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答案】C【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
3.下列被誉为“活化石”之称的动物是A.大熊猫B.金丝猴C.扬子鳄D.丹顶鹤【答案】C【解析】A.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
初三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A.赶尽杀绝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C.大力保护D.控制数量,减少危害【答案】D【解析】老鼠、苍蝇、蚊子和蟑螂称为“四害”,我们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因为鼠,蚊,蝇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2.下列可以造成野生动物绝种的原因有①乱捕滥杀②植被破坏③自然衰老④环境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滥砍乱发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属于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解题需理解并掌握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人有责!如果你从湘江边上捡回一只罕见的活巨龟,你会采取下列哪种最恰当的方式来对待它?A.卖钱B.食用C.送到动物园让专业人士饲养D.将其杀死后制成标本保存【答案】C【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湘江边上捡回一只罕见的活巨龟,最好的保护方法将活巨龟送到动物园让专业人士饲养.【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保护生物科学试题及答案

保护生物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目的?A.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B. 保护濒危物种C. 促进经济发展D. 保护遗传多样性答案:C2.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C. 人工繁殖D. 野外放养答案:A3.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濒危物种?A. 东北虎B. 朱鹮C. 家猪D. 金丝猴答案:C4. 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选择B. 自然灾害C. 人类活动D. 物种竞争5.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是:A.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 《生物多样性公约》C. 《国际湿地公约》D.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答案:B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质循环B. 气候调节C. 休闲旅游D. 物种灭绝答案:D7. 以下哪种措施不是生物入侵的防控方法?A. 物理隔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增加入侵物种数量答案:D8.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外来入侵物种?A. 家猫B. 家兔C. 家鸡D. 家鸭答案:B9.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 树C. 羊D. 藻类答案:C10.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老虎C. 蚯蚓D. 蘑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多样性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环境多样性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A. 栖息地破坏B. 过度捕捞C. 气候变化D. 外来物种入侵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限制物种贸易C. 推广可持续农业D. 增加污染物排放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A. 食物供应B. 空气净化C. 土壤保持D. 休闲娱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外来入侵物种的特点?A. 生长速度快B. 繁殖能力强C. 适应性强D. 依赖人类活动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只会影响生物本身,不会影响人类。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思考题答案.doc

保护动物是由哪三方面组成(3〜6问答)(答题开始,先进入一段广告,稍后更精彩:这道题本渣也不知道,没看懂题,哪位大神找到答案了,我粉你!!一一学委)关心自然保护,设计保护区从哪方面考虑?(见下面第4题,建立原则)1-简述“保护生物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时代、学科性质、涵盖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时代(参考教材P7):本世纪70年代,科技界和许多国家开始重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野生物种的生存危机,于是,1978年,第一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召开。
1985年,保护生物学会成立。
现在,保护生物学会成为北美会员人数增长最快的一个学会。
从1990年开始,北美的许多大学设立了保护生物学专业,而且此专业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喜欢选修的热门专业。
学科性质与涵盖内容(参考教材P8-9):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
它具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管理科学的双重特征,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而成。
应用牛物学科为保护生物学提出了研究课题,保护生物学也涉及到社会科学问题,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决策科学。
保护生物学研究是为了保存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存物种的进化潜力。
要解决的问题(参考教材P9-10):(1)小种群生存概率:在迁地保护物种时,保存的种群大小涉及到资金的投入和保护的效果。
因此,物种的最小可生存种群应如何确定是一个热点问题。
(2)确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位于生物多样性高的热带地区的国家多缺少保护所需的资金,如何保护这些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现实问题。
(3)物种濒危灭绝机制:物种灭绝后的遗传损失大小与物种分类地位有关。
(4)生境破碎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热点有生境破碎的动态过程、生境破碎与生境异质性、生境斑块的隔离程度、边缘效应与岛屿效应,生境斑块中种群生灭动态、生境斑块的微气候环境以及在破碎生境中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
(5)自然保护区理论:建设自然保护区时,保护区的位置、大小、形状,保护区之间的网络联系,怎样减少口然保护区内的边缘效应和破碎效应,怎样建设自然保护区间的生境走廊,怎样管理和利用自然保护区等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保护生物学试卷答案B

保护生物学试题答案一、填空(20分)1. 保护生物学的目的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防止或延缓生物种的灭绝)。
2. 生物多样性测定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包括(表征方法)、(系统发育方法)、(分类方法)。
3. 多样性指标分为三类:(α多样性指标)、(β多样性指标)、(γ多样性指标)。
4..生态演替的机制包括(有力作用机制)、(热忍耐作用机制)、(抑制作用机制)。
5. 渐进物种形成分为三种类型:(异地物种形成)、(邻近物种形成)、(同地物种形成)。
6. 导致物种灭绝的生物因子包括(竞争)、(捕食)、(寄生与疾病)三个方面。
7. 资源可分为两大类:(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生物多样性: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水平的各种生命系统、生物类群、生命与非生命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2.. 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表现的形式。
3. 辛普森指数假设从一个无穷大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这两个样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
4.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遗传变异的总和。
5. 定居植物在一个新地区扎根生长的全部过程为定居。
6. 突变率突变体占观察的总个体数的比率。
7. 地理隔离由于所栖居的地理区域不同而导致群体之间彼此发生隔离的现象。
8.集群灭绝: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内,一些高级分类类群整体消失的灭绝。
9.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异而导致生物体性状改变的现象。
10. 濒危物种在其分布的全部或显著范围内有随时灭绝的危险。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自然保护区有哪些功能?(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2)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3)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4)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示范。
2. 达尔文进化论分那几个方面?(1)进化论本身(2)共同起源(3)物种繁殖(4)渐变论(5)自然选择3. 旱生演替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1)第一群落阶段(2)苔藓阶段(3)草本群落阶段(4)母本群落阶段4. 物种灭绝的内在机制是什么?(1)灭绝和进化创新(2)物种灭绝与类群的系统发育年龄(3)形态性状单一的类群容易灭绝(4)特有类群容易灭绝5.有哪些遗传变异的丧失,导致小种群快速灭绝?(1)遗传漂变(2)近交衰退(3)远交衰退(4)进化可塑性(5)有效种群大小6. 有哪些基本原理是生物利用物质的准则?(1)最小量定律(2)最优定律(3)物质不灭定律四. 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保护生物学2005-2006学年考试试题A及答案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考试科目: 保护生物学(A )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70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保护生物学;2.生物多样性;3.关键种;4.始创者效应;5.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1分,总计10分)1.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 、 、 所组成。
2.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 ;等4项。
3.《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公约,在 国签定的,中国在年加入该公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1.INCN 提出的生物濒危类型有哪些?2. 有关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目前有几种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叙述实施迁地保护的意义。
4.列举出5种我国的保护植物或5种保护动物,标明其保护等级。
四、以任意一个生态系统或濒危动植物为例,说明其现状、濒危原因、未来的保护工作设想。
(本题10分)五、详细论述生物多样性丧失德人为原因。
(本题10分)六.论述转基因生物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
(本题10分)2005年 12月 16日考试科目:保护生物学(A )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70分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保护生物学;2.生物多样性;3.关键种;4.始创者效应;5.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生物多样性:是一定区域内生物及其环境所组成的复合体及其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变化的多样化。
3.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4.创始者效应:一个大的种群中的部分个体,从原物种中分离出来,建立一个新种群。
建立新种群的几个个体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成为新种群的遗传瓶颈,这种现象叫做创始者效应。
初二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就地保护B.迁地保护C.建立自然保护区D.建立繁育基地【答案】A【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2.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④有利于保护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经济利益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发生冲突时,我们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主,如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时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意义是有利于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选D。
初二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们必须保护青蛙,其意义在于青蛙()A.体表有颜色,适于观赏B.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C.能预测天气变化D.能捕食大量害虫【答案】D【解析】一只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一年便能吃一万多只害虫,在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而且可以避免因喷洒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减少产量,人类生存也会受到影响.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2.据报道,进入20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这种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B.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C.动物患病D.天敌过多【答案】B【解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不是自然灾害,故A错误;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故B符合题意;不是因为动物患病,故C错误;也不是因为天敌过多,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3.下列哪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将濒危动物移入动物园B.建立自然保护区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D.颁布法律保护濒危物种【答案】B【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保护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内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
(6)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
(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个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
(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
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9)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12)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1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内,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二、填空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伦理价值。
2.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3.生物性公约又称为里约热内卢公约,是 1992 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 1992 年加入该公约。
1IUCN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不久的将来具有高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
4、动态种群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种群和若干个附属的种群。
5、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等4项。
6、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 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 1000-3000万种之间。
7、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
8.《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 1980 年加入该公约。
三、简答题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答:(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上的多样性。
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
(1分)(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
种内的遗传变异既包括群体内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1分)(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⑥指导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3.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答:(1)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1分)(2)物种原有生活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1分)(3)当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时;(1分)(4)IUCN 建议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 只时,应当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
虽然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
(2分)4.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及任务?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2)保存生物多样性(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5)人类游憩的场所(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范(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5.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
当生物多样性的水平高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即出现冗余物种。
(2)铆钉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一艘船上的铆钉。
所有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功能都发挥积极贡献,而且不能互相替代,并且生物多样性越复杂,就好像船上的铆钉越多,船越坚固,生态系统越稳定、系统的功能越完善。
(3)特异反应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不可预测,因为物种的作用太复杂。
(4)零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潜在应用价值、生态价值、伦理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
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利用价值直接利用价值主要包括消耗行使用价值和生产性使用价值。
消耗行使用价值是指用于自用,不出现在市场上的使用价值如食物、薪炭材等。
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获得且拿到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的价值。
产品的价值=第一次销售价—能买到此价的成本,而不是最后的零售价。
具有生产使用价值的生物多样性产品有薪炭材、木材、药用动植物、野生食物……Ⅱ.潜在应用价值(1)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对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加速系统的能量、物质的流动、完善系统的功能具有重大作用;(2)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护水资源的功能;(3)具有保护土壤的功能;(4)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5)具有净化和处理废物如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功能;(6)物种间相互作用,如人们栽培和养殖的动植物要依赖于野生植物才能延续繁殖、长期存活;(7)娱乐与生态旅游;(8)教育和科学研究;(9)环境监测;(10)提供新药;(11)生物控制剂;(12)新作物。
Ⅲ.生态价值所有生物都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共同组成食物网。
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保证物质流、能流和信息流的畅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Ⅳ.论理学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体现在(1)所有的物种都分别代表着面对生存难题,解决生存难题的独特的生物学答案。
因此,每一种都是世界上真实存在的,是生物群落的一部分,享有同人一样的生存权利。
每一个物种都具有与人类需要无关的内在价值,高智慧的人类不仅没有损害任何物种的权利,而且具有采取行动来保护物种,使其免受人类活动导致灭绝的义务。
(2)所有物种都是相互依存的,物种是自然群落的一部分,各种之间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
一个物种的灭绝或损失可能对这个群落中的其他个体成员具有深远的影响。
可能会导致连锁灭绝。
(3)人类必须向其他物种一样生活在同一个生态范畴内。
世界上的所有物种的繁荣、发展都受到环境的负载能力所约束。
物种要利用环境中的资源而生存。
当资源受到损害时,物种的数量将受到影响。
Ⅴ.科学研究价值许多生物已经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并曾给予人类很大的启迪。
而且将继续为科技进步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7.举出IUCN保护区分类体系中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的5种保护区。
(1)严格自然保护区与科研保护区特点:1)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特征(组成);2)具有国家性或国际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科学意义;3)一般不向公众开放,不允许休养旅游;4)可进行有组织的科学考察;5)该保护区自然流程(火烧、演替、自然灾害)任其自然地进行;6)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由国家中央机关直接管理。
(2)自然保护区或受控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具有国家或世界意义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生物钟;保护这些物种继续生存所需的特定的栖息地。
2)同样要求具有较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3)保护区内要有被保护对象生存需要的重部条件,以满足其生存和繁殖的需要。
4)不提供休闲和游憩功能;5)可提供科学考察,允许有向导的徒步野行;6)由国家机关或非盈利性组织来管理。
(3)生物圈保护区1)是联合国教科文“人与生物圈”规划建立的保护区;2)功能偏重教育、监测、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3)具有典型的自然生物群落,有特殊意义地区,如自然景观十分协调,具有传统民族生产方式,改造或衰退后得以恢复的典型地区。
(4)国家公园与省立公园特点:1)包括当地一种或几种生态系统;2)植被及动物群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有一定的科学意义;3)基本未开发利用,如有部分开发利用应由国家采取禁止措施,使之恢复;4)经允许可以参观游憩和休闲;5)面积21000hm2(受严格保护面积)。
(5)自然纪念物保护区①目的是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体,如地质断层,地貌结构,②可参观游憩。
8.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自然的本来面目,一方面维持有益于人类的良性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创造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进行区域开发的自然参照系统。
2)保存物种的多样性,即保存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种群的天然基因库。
3)维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物种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持续利用,使其不但成为物质资源的基地,也成为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
4)保护特殊的有价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考证,历史、评估现状,预测未来,提供研究基地。
9.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2)各国共同且又分别负责有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的原则;(3)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4)不损害其他国家和各国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5)为保护人类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原则;(6)兼顾各国利益和优先发展中国家需要的原则;(7)共享共管全球共有资源的原则;(8)禁止转移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的原则;(9)重视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则;(10)各国对其所造成的国际环境损害承担责任的原则;(11)和平解决国际环境争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