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育种经验与技巧(徐玉花)共28页
大豆怎么才能高产 大豆高产的方法措施.doc

大豆怎么才能高产大豆高产的方法措施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种植作物,在我国众多地区均有种植。
然而,很多地区的大豆种植产量并不是非常好,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
那么大豆怎么才能高产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大豆高产的方法措施。
大豆高产的方法措施一、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实行大豆穴播栽培,使穴间距离加大,促使封行期拖后,造成良好通风透光条件,有效的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而增加产量。
等距穴播栽培法的技术要点:1.等距穴播栽培法的适应条件。
穴播栽培法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与其它措施配合能获得亩产200公斤的高产。
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也能比条播增产。
穴播栽培法是适于高产条件及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的栽培方法。
2.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以行距70厘米,穴距15~20厘米,每穴保苗3~4株,平方米保苗数南部地区25~28株,北部地区30~35株为宜。
3.适宜的播种机具:垅上穴播机适于在手扶机械上装置。
一次播两行,效果效好。
劳力充足有人工扎眼种的地方,改为穴播也能收到增产效果。
4.为了使穴播充分发挥增产作用,最好选择玉米或小麦这样良好的前茬,进行翻耙或耙茬。
清理好前茬,整好地,保证播种质量。
同时,增施农家肥,施好化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止伤苗,保证苗数,使个体与群体达到均衡发展。
二、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是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以扩大群体叶片截光面积,充分利用和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为大豆生育后期造成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底叶黄枯,提高大豆产量。
波浪冠层栽培法有三种种植形式:一是高矮不同品种实行隔行间种:二是同品种不同密度或不同施肥量隔行间作:三是同品种喷酒三碘笨甲酸形成高矮隔行间作。
试验结果表明,高矮相差10~15厘米为宜,其增产幅度在6.0~15.1%。
进而肯定了波浪冠层栽培法对增产的效果。
波浪冠层栽培法的技术要点:1.高矮不同品种间作(以1∶1种植方式)使其自然形成浓浪冠层。
这种方法经济有效,简便宜行。
如果组合搭配适宜,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
大豆杂交育种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大豆杂交育种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育种工作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大豆杂交育种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技术,能够有效增加大豆产量和改良品质。
本文将详细描述大豆杂交育种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并展开讨论。
一、大豆杂交育种的原理1. 遗传变异原理:大豆杂交育种利用亲本间的遗传变异,通过杂交组合使得优良性状得以表现,从而达到增加产量和改良品质的目的。
2. 杂交优势原理:大豆杂交育种通过杂交优势的利用,可以使得杂交后代的产量和品质明显超过亲本的水平。
3. 配对不育原理:大豆杂交育种通过选育配对不育系,利用配对不育性实现杂交,避免自交和杂交后代产生的自交衰退现象。
4. 基因组改良原理:大豆杂交育种通过基因组改良,利用诱变、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使得杂交后代的性状进一步改良。
二、大豆杂交育种的注意事项1. 选择亲本:选择亲本是大豆杂交育种的关键步骤。
需要选择具有丰产、优质、抗病虫害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配制。
2. 亲本的差异:选择亲本时要注重亲本之间的差异性,以便通过杂交组合产生互补性,提高杂种的产量和品质。
3. 杂交组合的配制:合理选择杂交组合,根据亲本的遗传背景和性状,进行优势互补的配制,提高杂交后代的产量和品质。
4. 配对不育系的选育:选育高产、优质的配对不育系,保证杂交后代的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
5. 杂交确保:确保杂交的成功进行,进行授粉作业时要注意控制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提高授粉的成活率。
6. 遗传背景的接近:控制亲本的遗传背景的接近程度,减少杂合劣势的发生,提高杂交后代的产量和品质。
7. 病虫害防治:加强杂交亲本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亲本的健康和杂交后代的稳定性。
8. 选择适宜栽培地点:栽培地点的选择对于大豆杂交育种的成功至关重要。
需要选择具备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地点进行杂交育种。
9. 高效利用资源: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提高大豆杂交育种的成功率。
10. 团队合作:大豆杂交育种需要专业的团队合作,各环节的协作和沟通是成功育种的关键。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产是大豆种植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高产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
以下将介绍大豆高产种植的相关技术要点。
一、良好的育种选择:大豆的良种选择是实现高产的关键,选择具有高产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进行种植。
优良的大豆品种通常具有早熟、高产、高油量、高蛋白质含量等优点。
二、合理的土壤选择: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大豆种植。
大豆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适中。
应避免选择病虫害多发的土壤,以提高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
三、良好的整地和土壤改良:进行充分的整地工作,翻松土壤,加深耕层,保持土壤松散,有利于大豆根系的延伸和发展。
进行土壤改良措施,如施用有机肥料、石灰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四、适宜的播种期选择:大豆对不同的生长期有不同的生长需求,因此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是保证高产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播种期为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
在播种期选择上,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地状况、大豆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五、科学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密度选择可以保证植株之间的空间充足,有利于日光的照射和通风散热。
一般情况下,密度选择为每亩5-6万株。
在选择种植密度时,要根据当地的光照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六、科学的施肥技术:合理的施肥技术是保证大豆高产的重要因素。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进行科学施肥。
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进行。
基肥施用有机肥料、磷肥、钾肥等,追肥时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需求进行适时施用。
七、合理的病虫害防控:病虫害是大豆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合理的病虫害防控是保证大豆高产的关键。
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合理选择农药,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大豆品种培育技术

大豆品种培育技术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人类和家畜主要的蛋白质和油脂来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大豆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1. 杂交育种技术杂交育种是利用亲本的优良性状进行组合,培育出具有优良综合性状的杂交品种。
这是培育大豆新品种的主要方法之一。
杂交育种包括单个杂交和多个杂交两种方式,通过人工选择和配合试验,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大豆新品种。
2. 诱变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对植物进行处理,诱发基因突变,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系。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突变体,为大豆品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常用的诱变剂有γ射线、X射线、化学药剂等。
3. 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细胞工程育种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在细胞或原生质体水平上对植物进行基因操作,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系。
这种方法可以克服传统育种的一些限制,实现基因的准确导入和表达调控。
常用的技术包括基因转移、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选择等。
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与目标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在早期材料中进行筛选,提高育种效率。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表型鉴定的影响,加快优良基因的积累。
常用的分子标记有SSR、RAPD、AFLP等。
5. 高通量表型鉴定技术高通量表型鉴定技术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成像和数据处理技术,对大量材料进行快速、准确的表型数据采集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表型鉴定的效率和精度,为大豆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大豆品种培育技术日益先进,为满足人类对大豆产品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应用于大豆品种培育,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
大豆品种培育技术

大豆品种培育技术
1. 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通过两个不同的纯合亲本系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出优良的杂交大豆品种。
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不同亲本的优势,培育出表现优异的杂交后代。
2. 细胞遗传学技术
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大豆细胞进行基因操作,创造出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常见的方法有离体培养、原生质体融合、基因转移等。
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在大豆分子水平上鉴定和追踪目标性状相关的DNA片段,加快育种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基因组选择技术
利用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和数据挖掘算法,对大豆全基因组范围内的优良等位基因进行评估和选择。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性状的高效选择。
5.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对大豆基因组进行精准编辑,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技术可以规避传统转基因技术
的一些问题。
通过上述先进的大豆品种培育技术,可以加快新品种的培育进程,为大豆生产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大豆品种培育向着更加精准、高效的方向发展。
大豆育种经验与技巧(徐玉花)

号、)北豆14号、20号、26号、28号、29号,7个品种。华疆所育成的北豆 5号、北豆14号、华疆4号解决了大豆高产高油的茅盾,填补了我省北部高寒 地区高油大豆的空白。以成为我省北部的主栽品种,每个品种的年推广面积 都超100万亩,北豆5号5年累计推广面积1200万亩。
20
华疆所试验区大豆各生育阶段图片
• 大豆苗期
21
• 大豆花期
22
大豆封垄、鼓粒期
23
大豆窜叶期
24
• 4、
25
•
华将4号成熟期
26
还 在 研 究 的 主 茎 多 节 类 型 大 豆
27
7
• 3.2、亲本选用与杂交组合的配制:育种就是超越,是不断的超越, 所以首先要选用优良的主栽品种为骨干品本,要找出主栽品种的不足 之处,与具有互补性状的优良品种或品系杂交。无论配制高油、高蛋 白组合,都要在高产的基础上进行,配制高产组合要考虑熟期搭配、 性状互不补。
• 3.3、后代筛选原则:优中选优,低代淘汰不良组合,高代选株行。 我一般采取单株系谱选择,南繁有时混合收,回来混合重,到秋再单 株选。秋天选种对不同熟期的品种要分期选择,先选早熟单株或数行, 后选晚熟单株或数行。
悉每个品种品系的特征特性、优点和缺点,如果你能进入这种状态,那么你
一定会成功。
1
大豆育种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 我是从1987年开始搞大豆育种,20年前的黑龙江北部的生产环境条 件与现在相比有所不同:土壤肥沃、麦麦豆轮作,大豆不重迎茬,夏 季多雨,很少干旱,药害少,当时我们的育种目标是选育节短、荚密、 杆强的半矮秆、亚有限、主茎类型。选种时注重“穿鞋、戴帽、不空 脖”。利用合丰25号为骨干亲本,分别与北804083、北691483、北 丰3号等早熟品种杂交,育成了亚有限主茎、喜肥水类型的6个品种: 北丰7、9、10、11、13、14号,这些品种的育成特别适应当是的土 壤、气候和栽培条件,在生产中表现突出,一般亩产400斤左右,北 丰7、9、10、11、14成为90年代黑龙江省北部的主栽品种,在省内 年种植面积700万亩左右,使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亩产提高了30—50斤。 97年北丰9号、11号获省长特别奖、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
大豆育种技术

大豆育种技术
1. 杂交育种:利用不同亲本之间的遗传优势,进行交配,经过多代选择、筛选,再进行杂交,产生新的优良品种。
2. 干扰素微注射技术:由于传统的遗传改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劳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异种生物的干扰素基因引入大豆种子后,进行微注射,达到快速生成突变种子的目的。
3.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有选择地删除或添加基因,通过修改大豆的基因组,从而产生更具抗病、抗逆性和高产性的新品种。
4.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遗传标记技术,利用DNA标记检测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新品种中所需要的特殊性状,如优良的品质、高产性和抗病性,从而加速选育优良品种的进程。
5. 显微镜技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大豆的花粉形态和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从而通过杂交育种等方式来选育适应性更强、抗病性更好、品质更高的新品种。
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一、土壤选择和改良大豆的土壤选择重要,一般以土层较深、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为宜。
要选择pH值在6.0-7.0的中性土壤,避免选择酸性土壤,因为酸性土壤对大豆生长不利。
在土壤中添加适量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大豆的生长。
二、良种选择和处理优质高产大豆必须选择良种进行栽培。
良种大豆具有生长势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
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无霉变的种子。
选择种子后,可以通过种子浸泡、热水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三、合理施肥大豆栽培过程中,要合理施肥,保证大豆生长所需的养分。
大豆是一种高氮作物,对氮素的需求较大。
在栽培过程中要适量施氮肥,以促进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还要注意磷、钾等其他养分的供应,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
四、适宜的灌溉管理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开花期和结荚期需要充足的水分。
要做好灌溉管理,保证大豆的水分供应。
一般来说,大豆的灌溉量要根据土壤湿度和大豆生长的需要进行调整,确保土壤湿度适宜,不过多也不过少。
五、定期的病虫害防治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的病虫害防治。
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迹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六、适时的田间管理大豆栽培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时的田间管理,保证大豆生长的良好环境。
包括定期的松土、除草、排水等措施。
定期的松土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大豆的根系生长。
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大豆的竞争,保证大豆的生长。
排水可以防止水分积渍,避免大豆发生病害。
七、果实的收获和储藏大豆果实成熟后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选择果实饱满、色泽鲜亮的大豆进行采摘。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果实的处理和储藏,防止果实发芽和霉变。
可以选择晾晒、烘干等方式进行果实的处理,然后将果实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大豆育种经验与技巧 • 3.1、试验地选择与管理:大豆育种试验地的选择非常重
要,试验地要与生产大地肥力相近,中等肥力,地势平坦, 地力均匀即可,这样才有代表性,育成的品种更加适应大 面积生产。
• 试验区田间管理:试验区的施肥、密度、药剂灭草、中 耕管理都应参考当地大田技术措施而定。试验区遇旱则旱, 遇涝则涝,只要能出苗,一般不要灌水。灾年有利于选品 种,旱年表现好的应该是抗旱的,涝年突出的一定是抗涝 的,而同一个品种,经得起旱年、
后来我们又用北丰9号、11号为亲本,杂交育成的垦鉴豆1号、4号。 到此以后,北安所大豆育种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再次超越自我,难度 很大。而且在1994年一场灾害,北安所大豆室的后代基本全军覆没。后 来,大豆连年重茬、土壤肥力下降、用药增加,干旱频率增加,原来的半 矮杆、喜肥水类型以不能适应这些条件的改变。为了寻找突破点,2019 年我对100多个品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大豆的单株粒重于节数、荚数、 粒数呈正相关,相关粒数分别为0.63、 0.32、 0.41;节数与株荚数、株 粒数呈正相关,相关粒数分别为0.72、 0.57。所以我当时决定通过增加 大豆节数来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增加大豆节数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主 茎节数,但必须缩短节间,增加秆强度,在这方面利用了民间多节品种大 豆王,目前进行了2—3轮的改造,已育成20节以上的早熟品系,比原有 同熟期品种增加4-5节。同时提高了茎秆强度和做荚率,到目前为止我已 经努力了14年,虽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至今还没有推广品种。
大豆育种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 我是从1987年开始搞大豆育种,20年前的黑龙江北部的生产环境条 件与现在相比有所不同:土壤肥沃、麦麦豆轮作,大豆不重迎茬,夏 季多雨,很少干旱,药害少,当时我们的育种目标是选育节短、荚密、 杆强的半矮秆、亚有限、主茎类型。选种时注重“穿鞋、戴帽、不空 脖”。利用合丰25号为骨干亲本,分别与北804083、北691483、北 丰3号等早熟品种杂交,育成了亚有限主茎、喜肥水类型的6个品种: 北丰7、9、10、11、13、14号,这些品种的育成特别适应当是的土 壤、气候和栽培条件,在生产中表现突出,一般亩产400斤左右,北 丰7、9、10、11、14成为90年代黑龙江省北部的主栽品种,在省内 年种植面积700万亩左右,使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亩产提高了30—50斤。 97年北丰9号、11号获省长特别奖、黑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
• 3.3、后代筛选原则:优中选优,低代淘汰不良组合,高代选株行。 我一般采取单株系谱选择,南繁有时混合收,回来混合重,到秋再单 株选。秋天选种对不同熟期的品种要分期选择,先选早熟单株或数行, 后选晚熟单株或数行。
• 3.4、南繁加代:南繁加代可缩短育种周期,一个组合一般可加1-2代。 加代一次以繁f1代为宜,而加两代我认为加f1、f2一年加两代较好, 便于高代选择。
• 3.5、性状的选择
二是选择分枝类型,通过分枝增加节数。经过实践证明,选育分 枝类型必须注意株型选择。当时我选用的分枝型主要亲本是日本的东 京1号,但因熟期晚、病害重、过于繁茂,未能成功。但用合丰29、 北丰8号为亲本,育成了北丰16号、垦鉴豆26号两个亚有限、分枝类 型品种。这两个品种高产优质,但因粒形不圆,在省内没能推开。 与 此同时,在黑龙江省北部李升多年来研究的无限结荚习性、分枝类型 大豆育种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19以后年我在北安所配置的分枝型 杂交组合的中,成功的利用了李升的高产、高油、分枝型品种垦鉴豆 28号、北豆5号等为骨干品本,2019年我用李升的垦鉴豆28号为母本, 和北安所所的极早熟、高油、分枝型品种北丰2号杂交,在f2代发现 脂肪含量22.6%,所以作为重点组合进行选择,到目前为止已育成了 垦鉴北豆3号、北豆7号、北豆16号、北豆20号、北豆21号等一系列 分枝型高产稳产、高油大豆品种,而且还有北4833、北4834、北大 4508等品系区域试验产量突出,09年进生产试验。
• 涝年的考验,才算是抗旱耐涝的品种, 适应性强,这就是自然筛选,优胜劣汰。
• 3.2、亲本选用与杂交组合的配制:育种就是超越,是不断的超越, 所以首先要选用优良的主栽品种为骨干品本,要找出主栽品种的不足 之处,与具有互补性状的优良品种或品系杂交。无论配制高油、高蛋 白组合,都要在高产的基础上进行,配制高产组合要考虑熟期搭配、 性状互不补。
豆1号5个品种。 • 2019至2019年华疆种业公司独立,育成华疆1号、2号、3号、4号,4个品种。 • 2019年成立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为集团育成了(北豆5号、华疆4
号、)北豆14号、20号、26号、28号、29号,7个品种。华疆所育成的北豆 5号、北豆14号、华疆4号解决了大豆高产高油的茅盾,填补了我省北部高寒 地区高油大豆的空白。以成为我省北部的主栽品种,每个品种的年推广面积 都超100万亩,北豆5号5年累计推广面积1200万亩。
华疆所李升育成的大豆品种取得了3点创新、解决的3个矛盾:
株型创新、产量创新、油份创新;解决了植株繁茂与群体 通风透光的矛盾、高产与稳产的矛盾、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在生产中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品质优良,深受用户 欢迎,被农民誉为傻瓜品种,甚至不推自广, 是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的主栽品种,近年 来在省内年推广面积600多万亩,在内蒙年 推广面积400万亩以上,省内外每年种植面 积达1000万亩以上。曾获垦区科技 进步奖 3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
• 2、华疆所大豆育种发展历程:
• 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的成立,主要是组合了李升大豆育种的人才和 资源。
• 1991-2019年李升在黑河市成立黑河市北疆农科所。 • 1994-2019年成立北安农校北疆科研所:先后审定了北疆1号、北疆2号、北
疆九1号、疆莫豆1 号、2号,垦鉴豆12号。6个品种 • 2019-2019年与北安所合作:育成垦鉴豆25号、27号、28号、北丰17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