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制度与饮食礼仪

饮食制度,这里指宫廷中针对饮食所制定的典章制度。清入关前,没

有专门的饮食典章制度。史书记载,皇太极时期仍“席地而坐,自割

肉而食”,没有君臣之别。而汉族从“周公制礼作乐”起就非常讲究

礼制,讲究等级,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自上而下都有一整套的礼法,人人循礼而行不得僭越。如《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吃什么、吃多少

都要分等级,可见礼法的严密。清入关后,承袭了明代的饮食制度,

如宫廷御膳的管理机构,仍为内务府与光禄寺。同时,在饮食礼仪方面,满族也深受汉族的影响。如吃饭时的礼仪,《周礼》中明确规定“毋咤食”,即吃饭时不要发出难听的声音。这一点对于以前处于牧

耕式、落后、豪放的满族人来说很困难,但据从小生活在王府的金寄

水回忆,他“全家一块吃饭,要时刻注意不让碗筷相碰发出声响,咀

嚼食物、喝汤都不许发出声音”。可见汉族的饮食礼仪对满族的影响

之深。当然,随着满族饮食文化的传入,一些满族固有的饮食礼仪也

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汉人的生活。这种现象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满汉全席

的上菜礼仪。据谈迁《北游录》记述清初满族贵族“款客,撤一席又

进一席,贵其叠也”。而满汉全席讲求两天或三天用完,分组上菜,

上菜后要“三撤席”。从中可看出满汉全席上菜的礼仪与此完全相同,

是受满人的影响。

二、饮食结构

中国自从先秦时期饮食就有主副食之分。在主食上,汉族南方主要以

大米为主食,所谓“南人之饭,主要品为米,盖炊熟而颗粒完整者,

次要则为成糜之粥”,而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即“北人之饭,主要

品为麦,屑之为馍,次要则为成条之面”。满族也以面食为主食,其

面食制品总称为“饽饽”,习称“满州饽饽”,它是满族最主要的主食

之一,也是满族民间传统食品。其品种多样,用料广泛,风味独特,具有

粘、甜、酸、酥的特点,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玉米、麦、高粱、粟、糜等。种类包括萨其玛、“粘耗子”、搓条饽饽、牛舌饽饽、年糕、旋饼、“粘豆包”、炸糕、绿豆糕等。其中,尤以萨其玛最负盛名。萨其玛,

满语为“狗奶子糖蘸”之义。狗奶子即产于东北的一种形似狗奶的野

生浆果,是萨其玛最初的果料。萨其玛是满族传统糕点,又称糖缠或饽

饽糖缠。原来是泛指用胡麻和蜜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其食

用和制作方法在清代一些笔记里常常提到。如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萨其玛乃满族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

用石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入关后,萨其玛也成了

汉族民众所喜爱的食物,甚至在今天,也仍然广受欢迎。广州驻防营

是清朝沿海驻防的一部分,他们是乾隆年间分六批(共1500名)迁入

广州的。受当地人的影响,“广州满族日常主食以大米为主”。同样,“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但是北京的满族人在主食上也多少

受到南方汉人的影响。如金寄水回忆“我家每天两餐主食,一年到头,从不改样,永远是老米饭(又名柴米,即陈仓米)和白米饭。不见白

面蒸食。只有过生日吃面条,过年、入伏吃煮饽饽。”在传统副食方面,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融合的水准深、范围广。满族人偏好猪肉,视

猪肉为“福肉”。《汉书挹娄传》记载:挹娄“好养彘,食其肉”。

挹娄是满族的祖先。而北京地区因为地近塞外,故清代以前统治者都偏

好牛羊肉。

三、节日饮食习俗

据《北平风俗类征》记载,立春日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鸡蛋等,而以面粉烙薄

饼卷而食之”。显然,这里各种馅是受满族人饮食习惯影响的结果。3.小年用麦芽糖祭灶神小年祭灶是中原地区的习俗,每年这天汉人用黄羊、红枣等祭灶,谓之“送灶神”。《燕京岁时记祭灶条》中说:

“二十三祭灶,古用黄羊。”满族本无此俗,入关后沿袭明代旧例,

清宫中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祭灶,要设供案、安神牌、香烛等。供

品要用黄羊、麦芽糖等三十二种。麦芽糖是从盛京内务府进贡的,故北

京一直称麦芽糖为关东糖。另据金寄水记载,他家王府小年“供品包

括关东糖、糖瓜、江米糖、糖饼、桂圆、荔枝、红枣、栗子,以及草料、清水、香蜡、纸马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只黄羊,平放在一个

大木槽里,放在供桌后面,故称之谓‘黄羊祭灶’。”可见,虽然小

年祭灶是汉人的习俗,但用麦芽糖祭灶却也融进了满族的特色。4.端

午节食椴木叶饽饽端午节为汉族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汉

族传统要在这天裹粽子、向江中抛粽子,传说是为了喂饱屈原葬身江

中的鱼,以防它们损坏屈原的遗体。所以,汉族在这一天都要吃粽子。满族旧俗端午节食椴木叶饽饽,并以之祭神。椴木叶饽饽是用椴木叶

包粘高粱米与小豆泥而成。定都北京后,受汉人影响,端午食品中椴

木叶饽饽与江米粽子并举,但前者主要用于坤宁宫祭神,而后者则更

多地被作为节日食品来食用。据乾隆十八年档案记载,从五月初一到

初五,弘历的膳桌上共摆了1332个粽子。5.龙头节吃太阳糕龙头节,

又称太阳生日。汉族农历二月二日龙头节,北方与南方民间有吃太阳糕、油煎糕点、撑腰糕和冻狗肉的习俗。满族本无此俗,入关后,受

汉人影响,也开始盛行。《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中记载:“京师于

是日(二月朔)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

而卖之,曰太阳鸡糕。”虽仿汉俗,但是满族又有自己的坚持,满族

人不食狗肉,因为狗对满族人有着特别的意义。据《建州闻见录》载:“建州女真人有以狗为始祖者,禁宰杀,时穿狗衣者恶之。”《吉林

乡土志》亦云:“恐妨害神祖也。”反映了女真人的某些氏族曾以狗

为图腾而加以崇拜并禁宰杀的史实,后来狗肉逐渐成为满族的一项饮

食禁忌。

四、饮茶与饮酒文化

满族人一般不好饮清茶。因茶叶出自温和潮湿的南方,而关东地区,

荒寒闭塞,不但不产茶,还交通不便,要喝清茶是不容易的,所以平日

人们多喝“糊米茶”,即把稷米炒糊后冲水喝。这种“茶”味道浓醇,开胃健脾,有助消化。入关后,京旗满族受汉文化濡染深厚而嗜好饮茶,并常以饮茶品茗为雅事、乐事。清德宗光绪皇帝平日“嗜茶,晨兴,必尽一巨瓯,雨足云花,最工选择”。普通八旗官民“虽官至三

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困人走

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忏也”。满族是一个喜爱并擅长饮酒的民族,其

早期主要出产以糜子酿造的“米儿酒”,到明朝末年,开始盛行以高

粱等酿制的烈性烧酒。满族入关前并无专门的饮食典章制度,也无等

级之分。入关后,“顺治初年……凡乡饮酒,序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年高德劭者上列,纯谨者肩随。差以齿,悖法偭规者毋俾参席,

否以违制论”,基本沿袭了明朝的旧制,接受了汉族的饮酒礼仪。民

族交融从来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入主中原的满族,在竭力维护本

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接受比自己先进的汉文化。与此同时,汉文化凭着它巨大的包容性,在与满族文化的持续接触、碰撞中,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完善。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

中国饮食文化史 (2009-12-19 14:19:10) 转载▼ 标签: 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饮食文化大国,饮食一直是其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很早就牢固地树立了“ 礼乐文化始于食”、“民以食为天”等观念,食是人之大欲。鉴于此,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诗句反映当时黄河中下游的人们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周公旦所著的早期礼制全书《周礼》,对周代初期的官制进行全面描述。据该书记载,为王室服务的天官大冢宰中,与制作和供奉饮食有关的人员就达2332人,分为22种官职,并且书中还出现了“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等饮食的名称。稍后的《礼记》在其《月令篇》、《礼运篇》、《内则篇》等中又有许多有关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记叙,其中提到周代“八珍”及周代的风味小吃饵(点心),成为中国有关方面的最早记录。 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相对应,人们也开始研究和记录长江中下游的饮食文化,如屈原及其弟子的作品总集——《楚辞》中,就有许多作品是歌颂当时楚国的酒与食品,特别是宋玉的《招魂》中提到许多食品和饮料名称,被誉为中国最古的菜谱。在战国末期又出现了专门的烹饪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篇中记叙了商汤以厨技擢用伊尹的故事及伊尹说汤的烹饪要诀:“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机,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该烹调理论成为中国以后几千年饮食烹调的理论依据。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便促进国内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的交流,相应地饮食文化研究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追求长寿等道术的流行更进一步促进食疗理论的发展。 在秦汉时期的许多词赋中都大量记叙当时的饮食物品,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枚乘的《七发》、杨雄的《蜀都赋》等。在王褒的《憧约》、史游的《急就篇》及一些字典(杨雄的《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中也提及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内容。其中王褒的《憧约》中有“烹荼”、“买茶”的文字,是“荼”发展为“茶”字的最早由来。并且出现了研究食疗的专著,主要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山海经》等,为以后食疗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为世人假托“黄帝”所作。全书24卷,共81篇,是中国较早的医学典籍。该书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医学的目的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生气通天论》中提出要维持健康,保持长寿就必须调和五味;《汤液醪体论》中提到酒在治疗疾病中的效用;《藏气法事论》中论述了饮食和养生的关系,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配,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的养生理论,成为后来的中医“三分治疗七分养”的理论依据。此外,《内经》还提供了治疗颜面神经障碍、孕妇胃膈闷胀、消渴病人的口感不适、妇女血枯等病若干具体方剂。

独具特色的三峡饮食文化

独具特色的三峡饮食文化 华夏之地,地大物博,东西南北,气候有异,物产各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地理条件、物产的不同而演变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特色及差异,于饮食、宗教、节庆、婚丧、歌舞、劳作等等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些极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也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历史的战争、迁徙、行商、游历等活动又使得它们相互之间交流融合、兼容并蓄。 三峡饮食文化作为根植于峡江地区的文化现象,既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因峡江地区独有的地理、经济、社会条件,而显现出自己的地域特征。具体而言,三峡地方饮食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地理环境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风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民嗜酸而食胕…”这段文字,其实是说明了气候、物产、地理条件等因素对饮食习俗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三峡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貌以丘陵为主,尤以峡江两岸地区,山势陡峭,连绵不绝,虽不比成都平原与江汉平原地势平坦,但仍然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再土壤肥沃,雨量充足,一年四季分明,温差较大,但平均气温较高,热量丰富,适于亚热带植物生长。因此,三峡地区农业自古就较为发达,在陈文华先生所著的《中国稻作起源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到了在大溪文化考古中发现有13处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这说明三峡地区的先民很早就开始种植稻谷等农作物,而遗存有13处之多,也说明当时的农业文明,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三峡地区群山环抱,水汽不散,秋冬尤为阴冷潮湿,久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或可使气血不畅,进而产生风湿等疾病。因此,三峡地区的人民,多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料,嗜好饮酒,以兹促进血液循环。加之峡江地区地势不平,夏日炎热,平日劳作,于体力和盐分损耗颇大,而辛辣的食物和白酒正可解乏,味重的食物可以补充身体盐分。 二、悠久的制盐历史 在三峡地区多处,皆有渗涌不决的天然盐泉从地下冒出地面。凭借得天独厚的盐资源和较为发达的制盐业,三峡地区的先辈们较远其他地区的人们幸运,他们很早就活的有滋有味。丰富的盐产,悠久的制盐历史,给厨师和主妇们提供了积累用盐经验的极大机会,川菜号称百菜百味,素以味道变化繁杂、得体可口显著于世,其中用盐的技巧,功莫大焉。 盐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制作各种腌渍食品。中国制造腌渍食品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古时称这种制作食物的方法为“菹”,腌渍蔬菜的为菜菹,腌渍肉食为肉菹。随着饮食文化的精细化,“菹”有进一步划分为“菹”和“齑”,即大块腌渍的为菹,而讲食物剁碎后腌渍的齑。在三峡地区,最为知名的和独具特色的腌渍食品,当属泡菜,腌菜和腊肉。 而近来风行于世的重庆江湖菜,大量的使用泡海椒,泡姜作为主要调料。重庆江湖菜究竟为何物,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答案。有的人说它是无门无派的“迷宗菜”;有人说它是叛经逆典的“搞怪菜”;有人说它肤浅,是只晓得“黑起”放海椒|、“黑起”放花椒、“黑起”放味精鸡精、“黑起”放油、“黑起”装的“五黑菜”;还有人说它如古之侠士行走江湖,兴之所至,不羁常理,潇洒放荡,是为江湖菜。且不论江湖菜之本源、宗派、是土是洋,近十年来重庆江湖菜在全国各地迅速崛起却是不争的事实,自酸菜鱼始,毛血旺、泉水鸡、辣子田螺等等菜品如过江之鲫,纷纷涌现,令人目不暇接之余,却又爱不释口。 所谓江湖菜,其实并不神秘,它就是来自于乡野市井的民间菜。相对于受过系统培训的厨师而言,普通家庭在做菜时更为写意,食材之搭配,味道之调和,完全是依照自己的喜好,

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

论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饮食文化同样璀璨辉煌。 坐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15个世居少数民族。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山多林密,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区域里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各个民族有各自与众不同的风味美食佳肴,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由于各少数民族生活地环境各不相同,加上各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程度较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方法都极其原始落后,再加之与外界交流甚少,导致各少数民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渐发展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各民族就地取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让中华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无可比拟。 当你走进神奇美丽的云南时,你不仅会被迷人的锦绣风光所陶醉,还会被红土高原的少数民族美食所吸引。彝族的砣砣肉,独龙族的石板粑粑,阿昌族的酸菜、傣族的香茅草烤鸡,布朗族的酸肉,拉祜族的剁橄榄,水族的鱼酸,哈尼族的奶浆菌酸菜,纳西族琵琶肉,拉祜族的剁橄榄,傈僳族的排骨鲊,布依族的青苔冻肉,藏族的手抓羊,傣族的竹筒饭、白族的木瓜炖鸡、三道茶,德昂族的酸茶、竹筒捣菜,基诺族的酸蚂蚁蛋汤、包烧山蜘蛛,蒙古族的太极黄鳝、烤全羊、马奶酒……都会让你永生难忘。 彝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有着神秘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生活在滇蜀交界的小凉山彝族在悠久历史的熏陶下,也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小凉山的风味菜坨坨肉就是典型的代表,既是他们好客的体现,又是他们豪爽性格的最好体现;用传统古朴的古老烹调方法烙出的美味佳肴独龙族的石板粑粑风味别具;被称为酸中精品的鱼酸是生活在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柳江和龙江的上游地带的水族最具有特色的佳肴,酸中回香、爽快感觉;能歌善舞、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的白族同样有着与众不同飞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而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韵味深厚,爽口的木瓜焖鸡更是让你回味无穷;被称为“古老的茶农”的德昂族好饮浓茶,竹筒捣菜更是一绝;布依族的青苔冻肉色泽碧绿、清凉爽口、回味无穷……云南各少数民族的饮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完整的、自然的体系,并且有着异常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化的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工作被不断的摆在党和政府的面前。“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 加快文化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势在必行。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5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新确定了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走上全面推开的新里程。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饮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最富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 中国人对付鬼神也像处理人际关系一样,总是通过食物来疏通关系。西洋人悼念亡者一束鲜花就可以了,中国人不成,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待待遇(一般还要高一档)。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亲疏和他企盼的大小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这完全与老百姓对付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一样,因此有人说祭祀不过是人对鬼神的贿赂。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满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有识之士莫不诊脉问疾。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又说,“人生在世,吃穿二事”,说的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美誉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饮食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西方的一些国家的饮食文化,逐渐渗透融合、博采众长,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精、美、情、礼。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这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 摘要: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万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本文先从膳食配置、饮食方式、菜肴风格、等方面来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民族传统,再次浅析探讨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民族传统 中国饮食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门类之一,也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文化,孙中山先生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后于人,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以汉族为代表的、经历万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所形成的、进步的饮食文化究竟有哪些民族传统呢? 1“以粮为主,主、副配餐”的膳食配置 西方人的祖先是游牧民族,他们吃肉喝奶没有主、副之分,中国人的祖先是农耕民族,很早就以粮食及其制品为其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以蔬菜、肉、鱼为辅助食品。“以粮为主”一是指“粮”的地位重要,必不可少;二是指“粮”的食用数量众多。依据原料的不同,中国人的饮食分为米类、麦类和杂粮类,这些主食是中国人体力活动必需热量的主要来源。副食有调剂口味、引发食欲,补充营养成分的作用。没有副食佐餐,主食的食用将受到影响。中国的副食品非常吩咐,除了最常见的鸡鸭鱼肉等荤菜外,形形色色的蔬菜、豆制品、咸菜、泡菜、腌腊制品等也是饭桌上常见的菜肴。搭配方式多种多样,因食、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总的来说有“三多三少”的传

统:主副食配合中,谷食多,菜食少;菜食用料上,蔬菜多,肉品少;肉品选用上,猪肉多,其它少。这种饮食配置与中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中医“得谷者得昌”的理论有关。 2“热、熟为主,兼用生、冷”的饮食方式 中国人早在五十多万年前就会用火烧烤食物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火的使用“为口提供了可说是已经半消化了的食物”,它大大减轻了肠胃的负担和损耗,有益于营养的吸收。中国古代先民无疑最先体验到了这一点。《吕氏春秋?本味》篇就将熟食、熟食的意义和作用表述的清清楚楚:“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音觉)者臊,草食者膻。恶臭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其意思是说,在烹饪中,水和火的作用很大。锅内的多次变化是靠火来控制的。掌握火的规律,通过时而文火时而武火、区别情况调节火候的手段,可以去除水君、食肉、食草三种动物中的腥味,使食物的味道佳美。可见那时人们就已将熟食、热食作为调制食品的指导思想了。虽然中国人很早就习惯饮用熟食、热食,但他们并不排斥生、冷食品。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有些食物原料,本身就具有极其鲜美的味道,如果加以烹饪、放了调料反而会破坏其本身的滋味,于是便有了吃其“本味”的讲究,做本味菜的理论与实践。所以在中国人的饭桌上生、冷食品也并不罕见,如生鱼片、葱、姜、蒜、香菜等等。 3、“菜系繁多,流派纷呈”的菜肴风格 常言道:“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的确,中国菜肴各地不

民族融合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探究

民族融合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族众多,饮食文化也多种多样。饮食对于人类的日常生 活是很重要的一环,饮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自然也是“千锤百炼”,经历了各种 各样的影响和变化。民族性是饮食中很突出的一个特性,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 的民族,饮食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过,在后续的交流中,民族融合的出现 也对饮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融合;饮食文化;影响 引言 在我国新的发展时期,强调物质、精神文化共同发展,并着力推动少数民族 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过程中,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文化 和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并对推进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维护各民族团结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民族饮食习俗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餐饮业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饮食类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所占的 比例进一步提高。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中,出现 了“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 艺等70多种制作技术。更多饮食类项目也出现在各地区最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中。罗哲文(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对饮食文化能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 论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民族饮食习俗文化有着独到的制作技术和深厚的文化 意蕴,应该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饮食不仅是食品,也是生活方式和 文化体验的一种体现,中国很多老字号餐饮酒店都保留着几道传统的、正宗的菜品,这些食品彰显了独特的品牌形象、蕴含着自身的饮食习俗文化。他还通过收 集文物和文献等,用照片、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将民族饮食及对应的习俗文化保 存下来,申请了专利或者成立专项基金对此加以保护和传承。近年来,中国以行 业协会为主,以当地民族美食为纽带,联合相关餐饮企业建立了传统饮食产业化 基地,以促进民族饮食习俗文化的传承发展。还有一些饮食产业基地在地方政府 的支持下建立并发展起来,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产业集群。 2 民族饮食融合的主要途径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战乱、动荡、朝代更替等变化,中原是经济文化 发展相对发达的地方。周边的少数民族看到中原的蓬勃发展,自然会心之向往。 查阅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上就有关于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记载,这些少 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人一同生活,在日常交流过程中,他们为中原带去新的菜品、烹饪手段等。同时,他们也会受到中原地区饮食习惯的影响。同理,在社会动荡 时期,中原地区的人也会朝着四周扩散,在少数民族区域与之一同生活时,也会 带去新的变化。正是在这种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民族融合,饮食文化自然 也随之受到影响。 3 民族融合对饮食文化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 3.1 深入探究饮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是伴随人类一直在发展演变的,是最能代表地方性、民族 性的文化。保护探究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就很难实现民族饮 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内涵的了解,以更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教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美誉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饮食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西方的一些国家的饮食文化,逐渐渗透融合、博采众长,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实际上,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1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 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中华饮食文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0、饮食文化层: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11、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12、食医: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后和世子的膳事营养。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13、《茶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著者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系统的茶学思想和完备的茶道程序,对中国和世界饮茶风气与茶学发展影响重大深远。

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一、贵州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在贵州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除汉族外,还生活着苗、布依、侗、土家、彝、水、瑶、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大体说来,黔东南为苗族、侗族聚居区,黔南、黔西南为苗族、布依族聚居区,还有水族和毛南族,黔西北为彝族、苗族、回族聚居区,杂有白族,黔东北为土家族。各少数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不同的主、副食和色彩纷呈的名特菜点 居住在贵州的众多少数民族,由于其居住地域的不同,在主、副食方面是有差异的。大体说来,土家、布依、侗、壮、水等民族,水稻为主要的农作物,他们则终年以大米为主食。而居住在山区的彝、苗、仡佬等民族,水田极少,主要是旱地,以种植薯类和玉米、麦类为主。 米粉:以花溪王氏牛肉粉、飞碗牛肉粉,水城羊肉粉最负盛名。 在贵州,糯米饭团还被侗族等青年男女作为社交的礼品和食物,每当赶坳(或称“坡节”)的日子,姑娘们就带着糯米粑饭团(一般是12 个,闰年则13 个)赠给自己的意中人,取其团圆和美之意。比如侗族的侗果,苗族、布依族、壮族的“五色饭”,也久负盛名。 除大米、糯米外,杂粮食品,威宁荞酥就是彝族人民的杰作。“黔西大定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聪明的彝族人民却用苦荞制成了佳味食品荞酥。相传荞酥是明初水西彝族女首领奢香夫人为给明太祖朱元璋献寿所创制的寿饼,每个重八斤多,饼面图案是九条飞龙围绕一个“寿”字,取“九龙捧寿”之义。朱元璋品尝后连声称赞:“南方贵物!南方贵物!”。 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除回族因其传统习俗禁食猪肉外,其余各族均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兼食牛、羊肉。猪肉除一般的煎、炒、炖、煮成菜外,各族人民还创制出了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肉菜。 苗族、侗族喜吃“剖汤”。即杀年猪后,将猪内脏洗净切碎,加上边角次肉,加姜、蒜、花椒等佐料合煮成一锅,邀亲友一起共享。每人面前一调料碟子,用大碗舀出“剖汤”,主客团团围坐,喝酒吃菜。“剖汤”味道十分鲜美,酒到醉,主人还唱苗歌、侗歌殷勤劝酒劝菜,气氛十分热烈友善。 侗族的“洗澡肉”也别具一格。杀年猪后,迁取膘肥肉厚者,生切成片,有巴掌大小,然后置一大铁锅,盛清水烧煮至开,将切好的生肉片沿锅边放下,主客围坐,各人面前置一放盐和糊辣椒面的调料碟子。待肉片漂浮至锅面,就算煮熟了,将肉片拌上盐和糊辣椒面即食用,主客相互劝酒劝肉,杂以戏谑嘻闹, 酒香肉肥,欢声笑语不绝。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区分:渔猎、畜牧、农耕

中国少数民族有渔猎、畜牧和农耕三大经济文化类型,这三大经济文化类型发展出三种不同类型的饮食文化系统。如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斯坦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畜牧民族,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肉、奶和乳制品,如蒙古族每餐也离不开“白食”(奶食品),还有哈萨克斯坦族的奶酪及云南白族的乳扇等,均是奶制食品。而以渔业维生的赫哲族(如鱼刨花及拌生鱼等)及京族等均以鱼类和海产类食物为重。鄂伦春族(如手把肉、风干肉)、鄂温克族(如鹿肉及熊肉等)、独龙族(如董棕粉)、基诺族(如泡笋)等则以野生动植物为主要食物。 至于南方大多数从事农业的少数民族则以粮食为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麦等,如云南的傣及苗族喜吃糯米,这与他们定居及从事农业生产有关。南方不少民族爱吃酸食,包括傣族、黎族、朝鲜族、侗族等,如侗族因喜吃糯米,多吃酸的食物可帮助消化。佤族、朝鲜族、藏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有吃生鱼、肉的习惯。 中国各民族的烹饪方法也非常多样。除了我们平时常见的用金属炊具炒、煮、煎、炸、炖、烤以外,还有一些非常奇特的方法,如石烹法,就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流行。云南怒族以石板做饼铛,把玉米与麦面混合弄熟。珞巴族可以说是用石烹法的最典型代表。他们不仅用石锅煮饭,用石块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见。如把荞麦、玉米和“达谢”(一种以木本棕类乔木树干加工后提取的淀粉)研磨后,用水调和成稀面团,摊在烧红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再翻烙另一面,如饼太厚,烙过后再埋入火塘的灰烬中,使其熟透。 珞巴族煮食物的方法也很独特,崩如、苏龙部落的人把“达谢”调成浆,放在大葫芦里,再从火塘里把烧红的石头取出来,立刻投放到葫芦里,利用石头的热量把”达谢”煮熟。另外,他们还把粮食放进竹筒,加水并堵上木塞,放在火堆上烧。食用时用刀把竹筒破开。这种方法多用于外出远行。 饮酒习俗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斯坦族等)外都很普遍。就酒的品种而言,十分繁多,如藏族的青稞酒、蒙古族的马奶酒、怒族的肉酒及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流行的米酒、水酒等。饮酒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如彝族的“转转酒”、土家和羌、佤等民族的“咂酒”、侗族的“交杯酒”等。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 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茶文化 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酒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1]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制度与饮食礼仪 饮食制度,这里指宫廷中针对饮食所制定的典章制度。清入关前,没 有专门的饮食典章制度。史书记载,皇太极时期仍“席地而坐,自割 肉而食”,没有君臣之别。而汉族从“周公制礼作乐”起就非常讲究 礼制,讲究等级,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自上而下都有一整套的礼法,人人循礼而行不得僭越。如《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吃什么、吃多少 都要分等级,可见礼法的严密。清入关后,承袭了明代的饮食制度, 如宫廷御膳的管理机构,仍为内务府与光禄寺。同时,在饮食礼仪方面,满族也深受汉族的影响。如吃饭时的礼仪,《周礼》中明确规定“毋咤食”,即吃饭时不要发出难听的声音。这一点对于以前处于牧 耕式、落后、豪放的满族人来说很困难,但据从小生活在王府的金寄 水回忆,他“全家一块吃饭,要时刻注意不让碗筷相碰发出声响,咀 嚼食物、喝汤都不许发出声音”。可见汉族的饮食礼仪对满族的影响 之深。当然,随着满族饮食文化的传入,一些满族固有的饮食礼仪也 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汉人的生活。这种现象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满汉全席 的上菜礼仪。据谈迁《北游录》记述清初满族贵族“款客,撤一席又 进一席,贵其叠也”。而满汉全席讲求两天或三天用完,分组上菜, 上菜后要“三撤席”。从中可看出满汉全席上菜的礼仪与此完全相同, 是受满人的影响。 二、饮食结构 中国自从先秦时期饮食就有主副食之分。在主食上,汉族南方主要以 大米为主食,所谓“南人之饭,主要品为米,盖炊熟而颗粒完整者, 次要则为成糜之粥”,而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即“北人之饭,主要 品为麦,屑之为馍,次要则为成条之面”。满族也以面食为主食,其 面食制品总称为“饽饽”,习称“满州饽饽”,它是满族最主要的主食 之一,也是满族民间传统食品。其品种多样,用料广泛,风味独特,具有

10个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10个少数民族饮食习惯 1、白族饮食习惯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 白族也有饮食忌讳,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铁刀,主妇做饭应悄无声息,不能吹火,须到井边“汲新水”。丧家做饭,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红色食料,不能做红包菜肴。进扭时长辈上坐晚辈侍奉。 2、苗族饮食习惯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

3、回族饮食习惯 回族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在饮食生活习惯中喜欢吃甜食,在菜肴中回族喜欢吃羊肉,对羊肉特别的感兴趣。 4、东乡族饮食习惯 东乡族的日常饮食多为小麦、青稞、玉米、豆子、谷子、荞麦、胡麻和沙甜肥大的"东乡土豆";"东乡土豆"水少面饱,沙而甜,含淀粉量高,东乡人常用土豆作点心、醋、粉条等多种食品,深受人民喜爱。副食是鲜嫩醇香的"栈羊"、牛、鸡、蛋、蔬菜和瓜果。他们一日三餐,饭菜合一、多原料合烹是其饮食的显著特色。 5、白族饮食习惯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并善于腌制火腿、弓鱼、螺丝酱、油鸡枞、猪肝胙等各种味美可口的菜肴。大理等中心地区的白族人民,还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称“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丝,佐以姜、葱、醋、辣椒,以宴请客人。白族人民喜好饮茶。一般饮用烤茶时,用一陶制小茶罐将茶叶烤黄,冲以沸水,顿时热气翻腾,芳香四溢。烤茶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后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

云南鲜花饮食文化大全

云南鲜花饮食文化大全 (作者:云南食材观GM) 鲜花入馔,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儒家,养生家、道家、佛家,出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就常以菊花为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在当时的士

大夫阶层中,食花与洁身养性联系在一起。《神农本草经》中也提到食用菊花会“服之轻身耐老”据史料记清朝的慈禧太后对花卉食品情有独钟,宫廷御厨为了迎合她的喜好,开发出许多花馔食品,而且流行至今。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的称誉,鲜花入馔更是普遍。云南各族人民早就有用花入药、以花为宴的习俗,云南十八怪,鲜花当蔬菜的民间谚语。在云南,鲜花不仅仅是楚楚动人的一种景致,更是养生健康美容的代名词。由于低纬高原气候的影响,整个云南境内全年花开不败,四时竞妍的鲜花不仅是观赏的植物,而且还是餐桌上时兴的菜肴,几乎每一种可食之花都与一种种菜谱联系着。 云南省是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方,并且云南各民族有着食用花卉的习惯和爱好,刘怡涛等(2001)共调查了云南省303 种食用花卉,它们分别属于74 个科,178 个属。其中广泛分布或栽培的70 种,热带地区118 种,亚热带地区93 种,温带及寒冷地区22 种。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食用花卉在50 种左右,如:木本植物:菊花、桂花、月季、桃花、茉莉、槐花、杏花、玫瑰、木槿、映山红、厚朴花、玉兰花、梅花、梨花、牡丹、木

芙蓉、腊梅、玳玳花、海棠花、桅子花、山茶花、珠兰、丁香、迷迭香等;多年生草本植物:荷花、旱金莲、凤仙花、金银花、芦荟、薄荷、兰花、墨兰、罗汉果;一二年生草花:鸡冠花、金莲花、金盏菊、月见草、万寿菊、野菊、千日红、红花、勿忘我等;球根类:百合、郁金香、美人蕉、晚香玉花等。云南人舍不得春去花落。每到春天,不论是男女老少都赶往山上,边采摘野花边唱山歌,采得百花之后,晒干腌制,用罐储起来待用。 在云南,吃花并可不是哪一个人的特色或专利,全民喜爱!

谈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谈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用吃的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当然还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讲,可以概括成四个字: 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饮食文化:十大特色中华美食的文化意义

饮食文化:十大特色中华美食的文化意义 Is there any major holiday that isn't celebrated with a special festive food? Given the important role food plays 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many foods have symbolic meaning.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a food may be based on its appearance or on how the Chinese word for it sounds. Here are several symbolic Chinese foods:哪个特殊的中国节日会没有美食的陪伴呢?美食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自然地有了象征意义。食物的象征意义可以来源于外形本身或者名字发音。以下是一些中华文化中极具象征性的食物: 1. Eggs 1. 鸡蛋 Eggs hold a special symbolic significance in many cultures, and China is no exception. The Chinese believe eggs symbolize fertility. After a baby is born, parents may hold a "red egg and ginger party," where they pass out hard boiled eggs to announce the birth.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 the number of eggs presented depends on the sex of the child: an even number for a girl, and an odd number if a boy has been born). 鸡蛋在很多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人相信鸡蛋象征着繁衍。婴儿出生后,父母可以组织一个"红鸡蛋和生姜宴",传递煮好的鸡蛋以宣布新生儿的出生。(在中国有些地区,拿出的鸡蛋个数代表着孩子的性别:偶数代表女孩,奇数代表男孩。) 2. Noodles 2. 面条 Noodles are a symbol of longevity in Chinese culture. They are as much a part of a Chinese birthday celebration as a birthday cake with lit candles is in many countries. Since noodles do symbolize long life, it is considered very unlucky to cut up a strand. 面条在中华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在中式的生日庆祝中,面条的角色不亚于很多国家点着蜡烛的生日蛋糕。鉴于面条象征长寿,切断面条被看作是非常不吉利的做法。 3. Fish 3. 鱼 Although westerners sometimes balk at the sight of a entire fish lying on a plate, in China a fish served whole is a symbol of prosperity. In fact, at a banquet it is customary to serve the whole fish last, pointed toward the guest of honor. Fish also has symbolic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 Chinese word for fish, yu, sounds like the word for riches or abund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