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预防(一)
预防锅炉炉膛爆燃安全措施

预防锅炉炉膛爆燃安全措施
什么是锅炉炉膛爆燃?
锅炉炉膛爆燃是指在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燃烧
在炉膛内产生的爆燃。
这种爆燃会产生高温和高压,对锅炉的安全性
和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什么会发生锅炉炉膛爆燃?
1.燃料和空气混合比例不当: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的浓度达到
一定范围时,容易产生爆燃。
2.点火失败:如果炉膛内的爆燃混合物没有得到充分点燃,
会增加爆燃的可能性。
3.烟道积存可燃物:在锅炉的烟道内,如果存在可燃气体或
者沉积物,也会增加爆燃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锅炉炉膛爆燃?
1.调整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根据设备的工作情况,调整
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比例,避免产生过浓或过稀的混合气。
2.确保点火成功:在点火之前,需要排除管道和燃气阀门中
的空气,确保点火成功,避免未完全点燃的可燃气体被排放到炉膛内。
3.定期清理烟道:定期对锅炉的烟道进行清理,避免在烟道
内积存易燃的杂物。
4.安装燃气传感器和燃气报警器:在炉膛内安装燃气传感器
和燃气报警器,及时监测燃气浓度和爆燃情况,并能即时发出警报。
5.安排专人负责锅炉运行:设立专人负责锅炉的运行,监测
设备的运行情况,避免发生故障。
总结
经过以上措施的加强,能够有效地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避免锅炉炉膛爆燃的发生,为设备运行和工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大型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国电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中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要求、《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91)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厂实际状况重点要求如下:1严格执行规程中有关防止炉膛灭火放炮的规定。
2联锁爱护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机组启动。
3锅炉启动时,待吸、送风机启动后风量达到25%以上时,方可投入炉前燃油循环。
4锅炉点火前应进行燃油母管泄漏试验,试验不合格应准时查明缘由,否则禁止点火。
5锅炉点火初期投油枪时,应在就地和火焰监视电视中观看油枪着火状况,发觉油枪未着火但火检信号存在时,应立即手动停运该油枪,联系检修查明缘由,禁止在查明缘由之前重复点火。
油枪雾化不好时,准时联系检修清理。
6油枪投入运行时应保证燃油压力>2.5Mpa,防止燃油压力低引起燃油雾化不良。
7加强煤质管理,合理配煤,避开入炉煤挥发份、水分、发热量与设计值偏差过大。
8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准时了解入炉煤煤质化验状况,煤质较差时,值长准时通知燃料人员调整配煤,并且做好事故预想;发觉锅炉燃煤量与负荷不匹配明显偏大时,运行值班员留意锅炉燃烧状况,适当投入油枪助燃。
9锅炉燃烧不稳或低于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时应准时投油稳燃。
10机组启动,启动磨煤机时,应将对应油枪全部投入(正常运行启停磨煤机时可以采纳对应的两支油抢,当磨煤机运行正常燃烧稳定后,方可停止助燃油枪;禁止同时启动2台磨煤机向炉内送粉。
11细心监盘调整,发觉锅炉燃烧不稳,炉膛负压波动,燃煤量明显增大时,准时分析缘由,并且投油助燃,待锅炉燃烧稳定、燃煤量恢复正常后,方可退出油枪运行;值长负责联系燃运人员到场取煤样化验。
12当锅炉燃烧不稳,运行磨煤机的煤火检超过一半下降至50%以下,并且火焰电视已看不见火,禁止投油助燃,马上手动MFT。
锅炉灭火后,应全面检查全部磨煤机、给煤机、一次风机均跳闸,一次风关断挡板关闭,否则手动停运、关闭。
炉膛爆燃的防止措施

炉膛爆燃的防止措施爆燃经常发生在锅炉点火、熄火或锅炉突然甩负荷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运行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防止炉膛爆燃。
理解原则性的防爆燃措施,无论是对设计、运行和控制专业人员都非常重要。
一、防止炉膛爆燃的原则性措施只要能防止可燃混合物的积存,就能防止炉膛爆燃。
从原则上看,做到下面几点就可以防止炉膛爆燃。
(1)发生灭火情况,立即切断燃料供给●当有未点燃的燃料进入炉膛,这段时间应尽可能缩短,使积存的可燃物极少。
●送人炉膛的燃料只有部分燃烧时,应立即切断燃料。
●每只燃烧器的火检应准确可靠,一旦火焰熄灭,立即切断该燃烧器煤粉供给。
从火焰熄灭到切断煤粉这段时间应尽量短。
单火咀火焰检测的特殊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检测到熄火的火咀,并有可能实现立即断粉。
(2)保证足够的点火能量点火器的安装位置要恰当,点火器的火焰要稳定,在主燃料与空气混合物进入炉膛处有足够的点燃能源,能很快把主燃料点燃,尽量缩短点火时间。
点火时间的缩短可有效的防止未点燃燃料进入炉膛。
(3)吹扫对于已进入炉膛的可燃混合物采用炉膛吹扫手段尽快冲淡,使其浓度低于可爆燃范围,并不断地把它吹扫出去。
二、点火和暖炉期间的防爆措施点火之前炉膛是冷的,从达到点火条件到点火期间需要启动的设备和进行的操作很多,易发生误操作,致使炉膛火焰不稳定而灭火,是很容易引发事故的阶段。
严格按以下规则和步骤进行,可有效防止点火和暖炉期间发生炉膛爆燃。
(1)点火前的吹扫点火之前应保证炉膛和烟道内没有积存可燃混合物。
第一步工作是用空气吹扫炉膛(包括烟道),吹扫空气要有一定的流速。
一般要求置换空气量不少于炉膛容积的5倍,而空气流量不应小于额定流量的25%,以免被吹起的燃料又沉积下来;但吹扫空气流量也不应过大,曾经发生过由于吹扫炉膛风量过大而将灰斗里的可燃物搅动造成煤粉锅炉爆燃的事故。
建议吹扫量为满负荷时空气量的25%~40%,通常采用30%,典型的吹扫延续时间为5分钟。
(2)足够的点火能量点火时最危险的工况是点火器已点着,而能量过小,不足以把主燃烧器点燃,或虽点燃但点火延迟时间过长。
预防锅炉炉膛爆燃安全措施

预防锅炉炉膛爆燃安全措施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锅炉也成为了许多企业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但是,在使用锅炉的过程中,炉膛爆燃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锅炉炉膛爆燃进行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预防锅炉炉膛爆燃的安全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1. 规范化管理锅炉应该在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运行,确保运行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不仅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还应该实行日常巡检和定期检查的制度,保持锅炉的正常运行状态。
2. 人员培训除了规范化管理以外,还需要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使从业人员了解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操作技能并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技术防范措施1. 清洁炉膛在使用锅炉时,炉膛内的残留物会逐渐积累,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引起局部过热,导致管壳破裂甚至爆燃的危险。
因此,需要定期清洗锅炉炉膛,保持其清洁。
2. 炉膛防爆门在锅炉内设置炉膛防爆门,当炉膛内部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这个门将压力释放出去,以避免爆燃发生。
但是,这只是一种补救措施,不能依赖防爆门预防炉膛爆燃的发生。
3. 安装温度计和压力计在锅炉运行中,需要实时监测温度和压力。
锅炉内安装温度计和压力计,可以及时了解锅炉内部的运行状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隐患。
4. 测漏仪器有些危险物质如燃气在漏气时如果燃烧将产生爆炸,测漏仪可以及时探测出燃气泄漏,将危险状态及时矫正。
总结锅炉炉膛爆燃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通过规范化管理、从业人员的不断培训、炉膛的及时清洗、炉膛防爆门、温度计和压力计等技术防范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锅炉炉膛爆燃的风险,确保生产场所的安全。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大型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范》(DL435-19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 防止锅炉灭火1.1 各发电厂应根据其自身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包括从来煤煤质监督、混配煤到燃烧调整以及低负荷运行,并严格执行。
1.2 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完善混煤设施。
加强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给司炉,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防止发生锅炉灭火。
1.3 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检修后或实际燃料与设计燃料相差较大时,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确定一、二次风量、风速、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倾角或旋流强度及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在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太差异时,应首先进行校核计算,在校核计算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进行冷态动态现场试验和热态调整试验。
1.4 当熔炉已熄灭或部分熄灭,并处于完全熄灭的边缘时,严禁投入助燃油。
当锅炉灭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含煤、油、燃气、制粉乏气风)供给,严禁用爆燃法恢复燃烧。
重新点火前必须对锅炉进行充分通风吹扫,以排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燃物质。
1.5 加强锅炉燃烧调整,特别是一次风速风压的监视,防止因风速低导致煤粉管道堵塞而引起的熄火。
1.6 1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应配备锅炉灭火保护装置。
加强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防止火焰探头烧毁、污染失灵、炉膛负压管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1.6.1 定期结焦并清除消防探头周围的灰烬,认真落实灭火保护定期试验制度,防止因保护设备误动造成锅炉灭火。
1.6.2 维护火焰监测系统、管理和改进工作,提高其准确性。
1.6.3 灭火保护系统应引入炉膛压力保护。
容量为100MW除引入负压保护信号外,机组及以上锅炉的灭火保护系统,还必须引入火焰检测信号,并且要求灭火后有进行自动吹扫的控制逻辑。
1.6.4 300MW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应配备全功能燃烧安全保护系统,以提高大型锅炉的应变能力,系统除了具备上述灭火保护功能外,还应具有喷燃器管理功能和保护装置本身的定时自检功能。
炉膛爆炸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炉膛爆炸的原因与防范措施一:炉膛爆炸的主要原因炉膛爆炸的主要原因在于炉膛或烟道中积聚了一定数量未经燃烧的燃料与空气的可燃混合物,当遇有点火源时,如:锅炉启动点火;锅炉熄火后重新点火或炉膛内燃料本身所积存的热能等,会使可燃混合物突然点燃。
由于火焰传播速度及快,积存的可燃混合物近于同时点燃。
生成咽气后容积突然增大,一时来不及由炉膛排除,因而使炉膛压力骤增,这种现象称为爆燃。
严重的爆燃既为爆炸。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送入炉膛的燃料立即被点燃,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也随即排出。
炉膛和烟道内没有可燃混合物积存,因而也就不会发生炉内爆燃。
但如果运行人员操作不当;处理出错以及设备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有可能发生炉内爆燃的事故。
一般说来,符合下列三个条件才会有可能发生爆燃:(1)炉膛或烟道内有一定浓度的燃料和助燃气体存在。
(2)积存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达到爆燃的浓度范围具有易燃易爆性。
(3)具有足够的点火源(例如:炉内有明火)。
三个条件中有一个不存在时,就不会发生爆燃。
在锅炉工作时,不可能没有可燃混合物,也不可能没有点火源。
因此防止爆燃主要是设法防止可燃混合物积存在炉膛或烟道中。
而当炉内有可燃混合物积存时,又应防止明火的出现。
所以防止炉膛爆燃,关键是防止可燃物在炉内积存。
通常发生可燃物积存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燃料;空气或点火能源中断,造成炉膛内瞬间失去火焰,从而形成可燃物的堆积,而再接着点火或火焰恢复时就可能引起爆燃。
(2)在多个燃烧器正常运行时,一个或者几个燃烧器突然失去火焰,从而堆积可燃混合物。
(3)整个炉膛熄火,造成燃料和空气可燃混合物的积聚,而后在再次点火或者有其他点火源出现时,使这些可燃混合物爆燃。
(4)燃料漏入停用的炉膛。
(5)天然气的热值高,防止天然气泄露到炉膛的问题更重要。
二: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如上所述,如能防止可燃混合物在炉内积存,就可以防止炉膛爆燃。
实践证明,大多数炉膛爆燃事故发生在点火;暖炉期间。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1、防止锅炉灭火1.1炉膛压力超限保护要可靠投入,炉膛火焰电视摄像装置完好。
(1)当达到保护值而保护拒动时,要立即按下“MFT”按钮,紧急停止锅炉运行。
(2)锅炉每次启动前必须进行炉膛负压和“MFT”手动停炉按钮试验,试验不合格禁止启动。
(3)火监探头冷却风机运行正常,冷却风压要大于7kpa,各参数符合规定。
(4)当炉膛负压表失灵,不能正常监视炉膛压力或进行炉膛压力调节,短时间不能恢复时,应申请停炉。
1.2严格点火操作,油枪要对角投入,严禁缺角运行,当某一只油枪停运无法恢复运行时,要将其对角的油枪退出。
点火过程中如某一油枪点火不成功,要及时检查关闭其供油门。
1.3锅炉点火前保证至少为满负荷风量的30%通风量对炉膛进行通风吹扫5分钟。
当点火不成功时,必须再次执行炉膛吹扫程序方可再次点火。
1.4锅炉点火时油枪要按规定顺序投入。
1.5启动第一台磨煤机时,必须相邻层的油枪全部投入,且燃烧稳定,火监信号全部返回。
1.6制粉系统故障如断煤、棚煤或磨煤机满煤时易引起磨煤机供粉不均或断粉,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炉膛灭火,如发生上述情况短时间内无法处理时应停止磨煤机的运行。
1.7锅炉低负荷运行中尽量投下层主燃烧器,若锅炉负荷过低且又必须投上两层喷嘴时,需投入油枪,以稳定燃烧。
1.8当炉内工况稳定,并至少有两台磨煤机在运行,而且每台磨煤机的给煤机转速高于50%时助燃燃料才可以切除;如果降负荷至两层喷嘴运行,给煤机转速又降至50%以下时,则与运行喷嘴相邻的油枪必须投入,以保证着火稳定。
1.9停炉过程中,当油枪投入后,应密切注视和检查油枪的着火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消除后方可继续降负荷。
1.10防止磨煤机因失去火检跳闸:(1)加强对磨煤机火监信号的监视,当发现有一角信号消失时,要立即进行复归。
(2)当发现有两个角火监信号消失时,要先投入对应的油枪,待调整配风或复归信号使火监信号正常后,再撤油枪。
(3)磨煤机启动前,要首先检查相应辅助风挡板偏值设置情况。
预防锅炉炉膛爆燃安全措施

预防锅炉炉膛爆燃安全措施1. 简介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能源设备之一,但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原因,锅炉炉膛爆燃事故时有发生。
炉膛爆燃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加强对锅炉炉膛爆燃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项常用的预防炉膛爆燃的安全措施。
2. 加强检查和维护为了预防炉膛爆燃事故的发生,需要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
具体措施包括: - 定期检查炉膛内部的燃烧情况,确保燃烧稳定,并清除积聚在炉膛内的杂质。
- 定期清理锅炉的火眼、火道和烟道,防止积尘和渣堵塞,导致炉膛内压力异常增加。
- 定期检查炉膛的隔热层,修复破损或老化的隔热材料,确保炉膛的绝热性能。
3. 设备安全保护为了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需要在锅炉上安装一些关键的设备和装置,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装置: - 压力表和温度计:用于监测锅炉的工作压力和温度,一旦压力和温度超过安全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停机检修。
-过热保护装置:一旦炉膛内温度过高,该装置会自动切断供热设备的燃烧,保护锅炉免受过热损坏。
- 燃气泄漏报警器:用于监测锅炉炉膛内的燃气泄漏情况,一旦发现泄漏,应立即停机检修,并及时通风。
4. 健全操作管理制度良好的操作管理制度是预防锅炉炉膛爆燃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立健全的操作管理制度的建议: - 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包括点火、运行和停机的操作流程。
-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 定期进行操作人员的考核和培训,及时发现并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建立事故管理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锅炉炉膛爆燃事故,应开展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其他预防措施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预防措施: - 定期对锅炉燃烧系统进行清洁,确保燃烧充分、燃气流畅。
- 锅炉周围应保持清洁,防止杂物积聚,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预防(一)
一、概述
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主要是因为炉膛或烟道内有处于爆炸极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于明火或被锅炉本身的高温引燃。
炉膛发生爆炸时,不仅会影响安全生产,而且会使锅炉和建筑物发生严重毁坏,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供热公司南泉车间现有SZS29-1.6/130/70-QT型燃气锅炉3台,6座换热站,供热面积达55万平方米,使用呼图壁油田经过脱硫处理的天然气作为锅炉燃料,天然气日耗量最高达到12万立方米。
燃气锅炉的安全运行时刻牵动着公司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心血。
几年来,南泉车间以供热公司EMS/OSH/HSE管理体系为载体,不断分析燃气锅炉炉膛爆炸的危害和风险,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采用了国内外许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保证了锅炉房安全平稳运行。
二、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类型及其原因
1、点火爆炸原因
1.1天然气管线设计安装不合理。
1.2连续点火不成功,再次点火时通风吹扫不够。
1.3阀门质量差易泄露或杂物卡住阀门关闭不严。
1.4点火过程中熄火或燃烧器未点燃,点火枪火苗未熄灭。
1.5违反操作规程,未吹扫,先开气,后点火。
2、熄火爆炸原因
2.1供气压力波动大。
2.2低负荷运行时给风量太大。
2.3燃烧器部分堵塞,气量不足。
2.4运行中鼓风机故障,风量不足,燃烧不完全。
3、烘炉爆炸原因
3.1烟道通风不畅,烘炉时燃烧不完全,可燃气体在炉膛、烟道聚集到爆炸浓度极限时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