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类生活的定律-华盛顿合作定律

合集下载

华盛顿合作定律(18)

华盛顿合作定律(18)

管理寓言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力气的简单相加,而要微妙和复杂得 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量都为1,那么10 个人的能量可能比10大得多,也可能甚至比1还小。因为人 的合作不是静止的,它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互相推动时自 然事倍功半,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合作是一个问题,如 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企业里常会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
华盛顿合作定律
聪明的美国人喜欢把简单的道理总结成定律,所以中国 版的“三个和尚”的故事就变成美国版的“华盛顿合作定 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 事之日。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一群螃蟹,不 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因为中要有一只想往上爬, 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把它也拉下来,最后没 有一只能坏与打压。如果企业不 把这种人除去,久而久之,组织里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 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与此类似的是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 个洞,60个人一秒钟挖不了一个洞。”

华盛顿合作定律

华盛顿合作定律


在企业组织内部,同样存在着 华盛顿定律所产生的效应。那 么,如何克服华盛顿定律的影 响?
克服华盛顿定律的方法与建议

一、分工明确 在组织职务设计中,明确每一个 职务的分工,即确定每个人都做 什么,从而避免员工敷衍了事, 互相推诿。

二、加强内部的交流和沟通 组织内部的勾心斗角都很大 一部分源自缺乏沟通。沟通 流畅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士 气的高涨。

在你道歉时,要十分注意的是:
一定要注意表达你的歉 意的方式,博取同事的 尊敬而不是鄙视!

五、拥有共同的目标 组织中主管要将每一次的任 务的目标和进度向每一位员 工说清楚。
华盛顿合作定律在管理 理论中的启示
目前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 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 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 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 的不是让每个人做的更好,而 是避免)运用反馈 (二)简化语言 (三)积极倾听




三、谨防小人作乱 “华盛顿定律”在组织中发 生,往往就是由一两个人引 起的。

四、勇敢的说抱歉
当你在工作中出现差错,而造成 损失或连累其他人时,你唯一的 选择:诚恳的道歉。 这样会显示你的负责态度,更是 重建人际关系的唯一通道。
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之
华盛顿合作定律
华盛顿定律:儿时的故事 “三个和尚”的美国版
什么是华盛顿定律?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 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进一步解释华盛顿定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 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的多。 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 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 结果有时比10大的多,有时甚至 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 而是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 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 触时,则一事无成。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1.吉尔伯特定律:员工的价值,在于他们的问题。

2.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3.帕金森定律:事情总是会膨胀到所需的时间和资源的程度。

4.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5.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也会精神抖擞,奔跑起来。

6.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7.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8.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9.刺猬法则:保持适度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10.破窗效应: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11.格雷欣法则:在竞争中,劣币会驱逐良币。

12.二八法则:大部分成果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产生的。

13.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14.南风法则:温暖胜于严寒。

15.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6.鲶鱼效应:通过引入竞争对手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7.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18.青蛙法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20.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21.吉格勒定理: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22.鸟笼效应:如果你在房间里挂一只空鸟笼,那么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买一只鸟回来养。

23.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那里听到的就愈多。

24.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25.波特法则: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26.蓝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华盛顿定律

华盛顿定律

华盛顿定律
华盛顿合作定律(Washington Cooperation Law)描述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的现象,实质就是群体成员的“不合作”现象。

这一定律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旁观者效应”,众多的旁观者分散了每个人应该负有的责任,最后谁都不负责任,于是合作不成功。

社会惰化作用也是导致华盛顿合作定律的原因之一。

当许多人共同从事某项工作时,虽然群体成员都有责任,但是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了旁观者,彼此相互推诿,最后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结果合作不成功。

华盛顿合作定律,又称为“华盛顿有何关系”定律,是关于团队合作中可能出现的一种负面现象的描述。

这个定律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团队成员的合作努力可能不会导致
1+1>2的效果,反而可能出现1+1<2的情况,即团队的整体表现比个体成员单独工作时差。

华盛顿合作定律揭示了团队合作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特别是当团队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目标不一致或者责任划分不清时。

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可能会相互牵制,抵消彼此的努力,导致团队效率低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团队需要确保所有成员都对共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并且明确分工与责任。

通过这样的措施,团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协同效应,让
每个人的贡献都能得到有效的汇聚和放大。

生活中的定律(二八法则、墨菲定律、羊群效应、水桶定律、破窗理论、手表定理、贝勃定律、蝴蝶效应、马太效

生活中的定律(二八法则、墨菲定律、羊群效应、水桶定律、破窗理论、手表定理、贝勃定律、蝴蝶效应、马太效

生活中的定律——80/20法则80/20法则:世界80%的财富来至于20%的人80/20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家帕累托提出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帕累托定律。

80/20法则指在众多现象中,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常产生80%的结果。

这一法则在很多方面被广泛的应用:如80%的劳动成果取决于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维基人贡献了80%的维基条目等等。

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80/20法则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

它强调“一分耕耘多分收获”,只需要抓住重点,便可以获取多数的成果。

举个例子:一位石油界的老板请来一位效率专家,让专家教自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专家请石油老板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10件事情,石油老板为此花了5分钟,效率专家又让他花5分钟时间写下明天最重要的10件事情,并且按照重要程度编号。

效率专家告诉石油老板,每天写计划,并且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依顺序完成。

效率专家同时希望将这个做法在公司内推广,并要求石油老板在一个月以后按收效付款。

一个月后,石油老板给效率专家寄来1.5万美元酬金。

若干年后,这家石油公司发展为大型连锁企业。

10分钟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如果你用来考虑一天的大事时,它产生地作用却很大,这就是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

所以将80/20法则应用到生活中来,只需20%的时间就能创造出80%的效益,那么,就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80/20法则告诉我们:一些关键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多数的结果、产出或酬劳——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点。

生活中的定律——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它表达的是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华盛顿合作定律的启示

华盛顿合作定律的启示

华盛顿合作定律的启示华盛顿合作定律的启示2013-04-22 15:50 来源:心理网心理导读:在力学上,如果两个力的方向一致,合力就会大于这两个力,相反,合力就会大大削弱,甚至呈现出负力。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问题与此很相像。

——蓝心心理网在现代社会,没有人可以单枪匹马闯天下,合作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

但合作的结果不一定是双赢,如果每个人都劲儿往一处使,最后就会产生出大于每个人的力量的结果,反之,如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互相推诿,就会导致一事无成,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这就像装在篓里的螃蟹一样,这些螃蟹之所以没有一只能够逃得性命,就是因为它们总是窝里斗,看不得他人出头。

这就是华盛顿合作定律。

通过华盛顿合作定律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力的相加。

合作要想产生最大的效果,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回报,那么它就必须是在科学、合理、有序、目标一致而明确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华盛顿合作定律给我们的启示启示1:责任不清引发悲剧中国有句古话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很多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持置之不理的态度,甚至用看热闹的心态去对待。

这就导致了社会冷漠,人与人之间缺少人情味。

更为严重的是,有时候由于这种心态的存在,人们甚至会坐视悲剧的发生。

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因为人心冷漠导致悲剧发生吗?请看下面的故事:在纽约的克尤公园曾经发生了一起著名的谋杀案,并很快震惊全美。

案件发生在凌晨3点左右,一个杀人狂把一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杀死,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形和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事态的发生,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事后,美国各大媒体谴责纽约人的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不认同媒体的言论。

为了解释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他们做了一些假设,并专门做了一项实验。

巴利与拉塔内找来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和一名假装精神病的人参加实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病人"和72名参与者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

华盛顿合作定律……(深度思考)

华盛顿合作定律……(深度思考)

华盛顿合作定律……(深度思考)
所谓华盛顿合作定律是指,团队合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将团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华盛顿合作定律实际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故事里的“三个和尚”的故事。

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就是这个定律的最佳解读。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相互推诿,三个人则永远没有水喝。

在美国,曾静发生过一起凶杀案,在这场凶杀案的现场,一共有三个目击人,然而这三个人,谁也没有对受害者进行施救,究其原因,这三个人都说看见其他两个人不予施救,自己就不敢上前,事实上,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可能也就什么都不想,直接冲上去施救了。

当一个人独自完成一项工作时,由于责任全部由他自己承担,就不会冷眼旁观,虽然可能会敷衍了事,但最终总会完成工作。

如果这项工作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完成时,就不同了,虽然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是因为不必独自承担,人们会相互推诿,冷眼旁观,严
重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

无论是一个团队,还是一个社会,单个人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强,要完成一件事,没有其他人的帮助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所以说团队合作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与人的合作不能仅仅是把人力简单加到一起,它的合作更加微妙、复杂,而其中管理的作用就是要将团队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团队合作就是要把所有人的能力整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工作中所遇见的问题,并且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法。

在团队合作中,不同的人可能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优势如果相互合作那就会事半功倍,有利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华盛顿合作定律

华盛顿合作定律

华盛顿合作定律三个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

老和尚每天下山挑水,生活过得很平静。

有一天,山上来了一个瘦和尚,老和尚就把瘦和尚留了下来。

水缸里的水喝完了,两人就下山去抬水。

又有一天,山上又来了一个胖和尚,老和尚又把胖和尚留了下来。

很快,缸里的水又喝完了,老和尚就说:“我们一起去抬水。

”可是,其他两个都相互推诿,胖和尚说该瘦和尚去,瘦和尚说该胖和尚去。

正在这时,老鼠把油灯碰翻了,寺庙着火了。

火势小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觉察到,当火烧到各自的衣服时,大家才反应过来。

于是,大家都惊慌失措地下山去挑水。

当水挑回来时寺庙已经烧光了。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这在美国被称为“华盛顿合作定律”,并且还演绎出了一个“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的邦尼人力定律。

这些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与人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力气相加,其中还存在着一种很微妙、复杂的秩序关系。

也可以说合作本身就蕴含着方向各异的多种力量,这些力量互相推动会事半功倍,互相抵制会事倍功半。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单打独斗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合作肯定不行,因此,华盛顿合作定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而怎么合作,达到什么样的合作效果,也就必然地成为一个不能不解决、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密华盛顿合作定律不管是中国的三个和尚的故事,还是美国的华盛顿合作定律,抑或是邦尼人力定律,所要揭示的问题无非是一个有关合作的问题。

既然是合作,那么合作的双方或几方,肯定都会抱有这样的共同目的,那就是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越来越倒霉,出现上面故事里的悲剧。

可是,但凡合作又都会有敷衍了事、互相推诿的事情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这是人性弱点酿成的悲剧。

不能否认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美国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提出的“旁观者效应”应该是对这种现象的更合理的解释。

巴利与拉塔内是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得出“旁观者效应”的:他们寻找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你道歉时,要十分注意的是:
一定要注意表达你的歉 意的方式,博取同事的 尊敬而不是鄙视!

五、拥有共同的目标 组织中主管要将每一次的任 务的目标和进度向每一位员 工说清楚。
华盛顿合作定律在管理 理论中的启示
目前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 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让每个人做的更好,而 是避免内耗过多。
体现华盛顿定律的一个生动例子:

篓中放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 螃蟹不会爬出来。因为只要有一 只往上爬,其他螃蟹便纷纷攀附 在它的身上,把它拉下来,最后 没一个能够出来。
华盛顿定律的发现

1964年,纽约的 克尤公园谋杀案
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 揭示了克尤公园谋杀案的深层原因

旁观者效应:在出现紧急情况时, 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 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 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 察着的反应。
如何加强内部的沟通?
(一)运用反馈 (二)简化语言 (三)积极倾听




三、谨防小人作乱 “华盛顿定律”在组织中发 生,往往就是由一两个人引 起的。

四、勇敢的说抱歉
当你在工作中出现差错,而造成 损失或连累其他人时,你唯一的 选择:诚恳的道歉。 这样会显示你的负责态度,更是 重建人际关系的唯一通道。

在企业组织内部,同样存在着 华盛顿定律所产生的效应。那 么,如何克服华盛顿定律的影 响?
克服华盛顿定律的方法与建议

一、分工明确 在组织职务设计中,明确每一个 职务的分工,即确定每个人都做 什么,从而避免员工敷衍了事, 互相推诿。

二、加强内部的交流和沟通 组织内部的勾心斗角都很大 一部分源自缺乏沟通。沟通 流畅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士 气的高涨。
什么是华盛顿定律?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 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进一步解释华盛顿定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 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的多。 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 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 结果有时比10大的多,有时甚至 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 而是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 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 触时,则一事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