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练习题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习题(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扩散的是()A.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B.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C.汽车开过后,公路上尘土飞扬D.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2.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关于分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4.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柳絮飞扬B.荷花飘香C.落叶飘零D.烟波浩渺5.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属于现象;“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有关。
6.物质的分子间存在力和力的作用。
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不容易分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力的缘故;压缩液体和固体很困难,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力的缘故。
7.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成黑色,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现象。
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时,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1.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2.(2018·山西中考)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
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
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左侧。
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
这个实验说明了()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分子间有间隙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扫地时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运动B.粉笔在黑板上一划就留下了字迹,这不是扩散的结果C.物体难以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没有斥力D.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引力也增大,斥力增大得更快5.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每日突破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A.分子有一定的体积B.分子间无空隙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2.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玻璃板受到浮力B.变大,玻璃板与水之间有分子引力C.变大,玻璃板受到重力D.变小,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4.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5.疫情期间,教室每天都会喷洒消毒水进行消毒,喷洒完消毒水的教室过段时间还会充满消毒水的味道,这是因为()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6.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境下的一些金原子。
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B.人们也可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7.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体间能发生扩散现象8.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拉长,说明钛分子间()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C.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10.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
精品练习(附答案)《第1节分子热运动练习》(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综合提升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之间不可以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A.花香满园B.两铅块被紧压之后吸在一起C.尘土飞扬D.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3.某日,一群蜜蜂飞入城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水墨画中墨迹粘在宣纸上B.远远闻到炒菜的香味C.秋风中落叶缤纷D.拔丝地瓜丝丝相连5.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测温枪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五月的公园、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6.下列现象中,能够表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梅花暗香来B.大漠孤烟直C.雪花随风舞D.水向低处流7.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
这种渗入现象说明()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是运动的8.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D.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9.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体间能发生扩散现象10.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秋雨连绵,空中弥漫着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向冰面上撒盐可以使冰在0℃以下的温度熔化,说明的熔点升高了D.金秋十月美丽的校园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11.放学回家的小锦一进门便闻到了肉汤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分子热运动(333)1.在如图所示的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甲和图乙2.某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则该物质可能为()A.冰块B.水C.水蒸气D.雪3.如图所示是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对于这一现象的微观解释,可用图中的哪个表示()A. B. C. D.4.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
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做这个实验时,(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5.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带有大量病毒,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必须戴口罩。
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由此可判断飞沫(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天气,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C.将一块铜块锉成的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7.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中。
人教版物理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练习打印版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1.大型液压机上的厚壁钢瓶内盛有油。
当机械对钢瓶内施加相当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1万〜2万倍的巨大压强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却能从里面渗出。
这是因为()①金属分子间有空隙;②金属分子做无规则运动;③油分子很小;④油分子间有引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中分子的运动状态跟温度无关B.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温度越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没有间隙3.如图是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的一些实验,其中实验现象形成原因相同的是()图甲: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丙: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丁: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还能吊一个较重的物体A.甲、乙B.甲、丙C.丙、丁D.乙、丙4.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①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③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④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只有②B.①②C.①④D.②③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利用了分子间有引力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C.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柳枝摇曳B.花香满园C.落叶纷飞D.雪花飘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扫地时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C.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D.把两块铅紧紧挤压在一起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8.以下是在厨房中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食盐、花生油、天然气,分别属于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B.炒菜时闻到菜香,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因为鸡蛋受到的力比碗受到的力大D.用力握才能把活蹦乱跳的鱼抓在手中,是因为增大压力可增大摩擦力9.下面事例中,不能作为“分子运动”证据的是()A.湿衣服被晒干B.把一块方塘投到一杯水中,过些时候,方糖消失了C.靠近厨房,就闻到锅里肉的香味D.室内扫地时,可以看到阳光照耀下的灰尘在空中飞舞10.下列不属于扩散现象的()A.墨水滴在烧杯中,使整杯水变蓝B.打扫卫生,看到阳光下飞扬的灰尘C.长期堆煤的墙角,墙体变黑D.在箱子里放上樟脑球,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气味11.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1节分子热运动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玲玲在房间里使用电热灭蚊器,过一会房间里便充满了蚊香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隙2.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3.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瘦西湖万花园内,姹紫嫣红,花香袭人,这是因为(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4.荷兰花海郁金香迷人,花香扑鼻.这是因为()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5.下列有关热量和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向外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D.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具有分子动能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图甲中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B.图乙注射器中含有乙醚蒸汽,用力推压活塞,注射器中出现液态乙醚C.图丙抽离玻璃板后,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D.图丁中用力把两铅块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桂花飘香 B.黄沙满天 C.雪花飞舞 D.树叶飘落8.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带正电的是中子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D.电子的直径比原子的直径大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C.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0.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可以作为分子间有间隙的证据1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①扩散现象②尘土飞扬③布朗运动④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⑤雪花飞舞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⑤12.下列关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C.一般固体、液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13.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是因为 (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分子间有引力14.关于原子、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C.核裂变所用的核燃料主要是氢的同位素D.原子核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发生核聚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太阳属于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B.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容易被压缩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柳絮纷飞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二、填空题16.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17.春暖花开,走在无锡的大街上,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香樟树气味,这是属于________现象,而且天气温度越高花香越浓,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节分子热运动(分层作业)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原卷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基础达标练]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很小,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2.关于物质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没有一定的大小,也没有一定的质量D.物质的分子紧密地挤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间隙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隙4.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5. 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6.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8. 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 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 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 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9.下列名句或短语,从物理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凝固过程吸热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沸腾过程温度不变D.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新晴——分子的运动导致“花气袭人”10.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11.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 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能力提升练]1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柳絮飞舞B.玉兰飘香C.落叶纷飞D.瑞雪飄飘13.下列有关分了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予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了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梁湖碧玉茶”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色农业品牌,曾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有答案)《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1. 如图所示,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于2022年1月14日上午发生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形成巨大云团.关于火山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大小B.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火山灰分子C.它的直径大约为10-10 mD.它是由许多分子构成的2. 把分子看成球体,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10 m,合nm,如果把它们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个分子,如果地球上有80亿人,这些分子数目是地球人口数目的倍.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3. 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B.“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D.“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4. 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现象,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有关.5. 分析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1)甲图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2)乙图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可以互相渗入约1 mm深,说明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4)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6. 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这种水球可直接吞服,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间隙知识点4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8. 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B.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其结构特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二、能力提升1. 为筑牢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的校园防线,校园全面禁止吸烟.小明说:“一人抽烟,周围的人都在被动抽烟.”这其中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 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表面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间隙D.固态或液态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3. 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C.“秋荷一滴露”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 把50 cm3的染色酒精倒入装有50 cm3的水的试管中,加盖后颠倒几次使其混合,如图所示.(1)完全倒入并混合后,观察试管中混合液体的体积,你会发现;(2)这一现象说明了.5. 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 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 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 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 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D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非常小,如果将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球,其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利用光学显微镜分辨不出它们,所以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故B错误.火山灰是指由火山喷发出的直径小于2 mm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由许多分子构成,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10 m,故选D.2.【答案】0.11×1016 1.25×106【解析】根据1 nm=10-9 m可得,10-10 m=0.1 nm.正方形的边长:a=1 cm=1×10-2 m;1×10-2 m的长度内能并排排列=108个分子,边长为1 cm 的正方形中能排列的分子数为108×108=1016个分子.3.A闻到花的香气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烟”的实质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中,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絮”和“沙”是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D 不符合题意.4.【答案】扩散温度【解析】腌制咸鸭蛋时,鸭蛋变咸,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炒菜时往菜里加盐,菜很快就咸了,而腌制咸鸭蛋时,较长时间鸭蛋才会变咸,这是因为炒菜时菜的温度比较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较剧烈,这说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5.【答案】(1)气体(2)液体(3)固体(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A题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A正确,B错误;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D错误.7.【答案】不能变大小【解析】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镜子破了后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小.8.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间分子排布不同,结构特点不同,故D错误.二、能力提升1.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有人抽烟时,由于扩散其他人也会闻到烟味“被动抽烟”,故D符合题意.2.D固态或液态物质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D说法错误.故选D.3.C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仍在运动,故A错误;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10 m,水珠不是分子,故B错误.4.【答案】(1)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100 cm3 (2)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5.解:根据p=可知,铅柱B的底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105 Pa×3×10-4 m2=30 N,方向竖直向上,铅柱B和悬挂重物的总重力G总=GB+G物=2 N+20 N=22 N,因为F>G总,因此仅靠大气压也能使两个铅块无法被拉开,所以小明的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分子热运动精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A.走到花园闻到花香
B.大雪纷飞
C.烧废纸时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尘土飞扬
2.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水中放糖后变甜
B. 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 鸭蛋腌制后变咸
D. 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
4.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间隙
二、填空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几年我市也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极大改善了山区环境。
在丰富多彩的赏花节中,游客徜徉在花海中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分子______的结果;汗流满面的游客不时摇动手中的扇子,加快汗液______(填物态变化),实现降温解热。
6.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如图所示,将面团擀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7.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
这种现象用微观的分子理论分析,该现象说明了_____和_____。
小朋友们喜欢“吹泡泡”游戏,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弹性好,不易破,这是分子间的_____起了作用。
8.把一块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_____。
9.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其内表面要压接一层薄铝片。
工程师们先将铝片装在钢罐内,让铝片紧贴钢罐内表面,然后将罐注满水,水结冰时,体积_____,在冰的挤压下,铝片向钢罐充分靠近,当它们表面的分子间的距离变得极小时,在分子间_____(填“引”或“斥”)力的作用下,铝片和钢罐就接在一起了。
三、简答题
10.我国已实行“醉驾入刑”。
一名正在接受检查的汽车驾驶员,他不仅没有系安全带,而且警察从他身上还闻到一股酒味,经仪器检测,属醉酒驾车,警察当即将其拘留。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
(1)为什么警察能闻到一股酒味?
(2)为什么急刹车时,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危险?
11. 一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请你写出2个能说明扩散现象的民谚或俗语。
(1);(2)。
第1节分子热运动精品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二、填空题
5.答案:无规则运动蒸发
6.答案:形状、引力
7.答案: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两空位置可互换)。
引力
8.答案:变大,引力
9.答案:变大,引
三、简答题
10.答案:(1)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警察闻到一股酒味。
(2)因为急刹车时,汽车停止(减速)运动,而车上人员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
11.答案:(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墙内开花墙外香. 其它符合实际的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