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疾病的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特点

合集下载

头晕眩晕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头晕眩晕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头晕/眩晕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付仲娇1,杨锐2,喻天瑞3综述,尤志珺3审校摘要:头晕(dizziness)和眩晕(vertigo)是普通人群的重大负担。

头晕是空间方向感紊乱的非运动感觉,眩晕定义为错误或扭曲的运动感觉,与眩晕不同,头晕不出现典型旋转感、移动感或升降感。

广义的头晕包括眩晕。

焦虑(anxiety)、抑郁(depression)症状是一种公共卫生负担,是人体的一种对自我、环境和未来的消极认知状态,二者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头晕/眩晕患者患各种精神障碍的风险更高,尤其是焦虑、抑郁,焦虑和抑郁极大地影响头晕/眩晕患者的预后和负担,这些患者通常被报告多种躯体症状。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二者的研究,本文将对头晕/眩晕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关键词:头晕;眩晕;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R741.041;R749.1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dvances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zziness/vertigo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U Zhongjiao,YANG Rui,YU Tianrui,et al.(Department of Neurology,Renmin Hospital,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People's Hospital,Shi⁃yan 442000,China)Abstract:Dizziness and vertigo are a major burden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Dizziness is a non-motion sensation of spatial disorientation,while vertigo is a false or distorted sensation of motion. Unlike vertigo,dizziness does not present with the typical sense of spinning,moving,rising,or falling. In a broad sense,dizziness includes vertigo. Anxiety and depression,public health burdens,are closely correlated negative states of cognition of self,environment,and futu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a­tients with dizziness/vertigo are at higher risk for a variet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especiall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greatly affect the prognosis and burden of patients with dizziness/vertigo,who often report multiple somatic symp­toms. This paper review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the association of dizziness/vertigo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Key words:Dizziness;Vertigo;Anxiety;Depression头晕(dizziness)和眩晕(vertigo)是普通人群的重大负担,20%~30%的人一生中都会出现症状[1,2]。

儿童眩晕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儿童眩晕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2014
儿童常见的眩晕疾病介绍
VP的机理和临床特点
➢类似于三叉神经痛
➢首发症状:
短暂 反复
►眩晕(60%)刻板
►耳鸣(30%)
►听力下降(5%)
►面肌痉挛(5%)
➢MRI可见血管压迫征象
儿童常见的眩晕疾病介绍
儿童常见的眩晕疾病介绍
VP的治疗
➢抗癫痫药物治疗:卡马西平:推荐 儿童用量2 – 4 mg/kg
儿童4-6岁,视觉、前庭觉和本体觉 信息之间整合得以扩展,前庭外周 感受器的阈值低于成年人,亦即其 敏感性较高,稳定性差
年龄逐渐增大,前庭外周感受器阈
儿童与成人眩晕的区别
症状表 现
儿童 眩晕 共济失 调
成人 眩晕 共济失
症状诉 鉴别诊 诊断依



模糊 完全不 病史
同 体格检
查 ——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 清晰 完全不 病史
蜗植入术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对症治疗:缓解眩晕和其他伴随症

小结
儿童眩晕的诊断需要借助准确的病 史调查、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 助检查技术, 同时必须考虑多学科交 叉的病因与综合评估的价值, 这样才 能有利于儿童眩晕的鉴别诊断, 进而 获得理想的治疗方案。
病例分享-病例一
►患儿女,13岁6月,因“反复眩晕、左侧头 痛10余天”入院。 ►患儿10余天前军训后出现眩晕,感走路时晃 动感,持续大约数小时,伴有左耳针刺样痛, 间有恶心,伴畏光,伴左侧顶颞部疼痛,放射 至颈部,无呕吐,无耳鸣、耳闷塞感,自觉听 力无下降,未感耳部灼热,无耳流液、流脓, 无发热、畏寒。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支持 治疗后无好转,近10天眩晕反复出现,症状同 前。今为求进一步诊疗来本院,既往史:4年 前始反复出现发作性头痛,均为左侧,搏动样, 畏光,无畏声,基本为课堂中发作,曾多次就 诊未得明确诊断,平均每年发作3-4次。家族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常用考试重点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常用考试重点

1.三偏综合征:完全性内囊损害时,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多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等。

2.脊髓休克:脊髓横贯性损害在受累段以下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感觉全部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严重横贯性损害急性期呈现脊髓休克,一般持续2~4周后,反射活动逐渐恢复,转变为中枢性瘫痪。

3.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4.帕里诺综合征:上丘脑的病变常见于松果体肿瘤,可出现由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引起的帕里诺综合征,表现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神经性聋,小脑共济失调,症状多为双侧。

5.霍纳综合症(horner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任何一段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射正常,病侧眼球内陷、上脸下垂及患侧面部少/无汗等表现的综合征。

6.Hunt综合征: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可伴有听觉过敏,耳后部剧烈疼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称亨特综合征,见于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7.Bell征: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患者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眼裂变大,不能闭含/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处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8.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

9.嗜睡:是意识障碍早期表现。

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是能被叫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10.昏睡:是一种比嗜睡较重的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言语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金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眩晕治疗总结报告范文(3篇)

眩晕治疗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摇摆、倾斜或上下波动等感觉。

眩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为了提高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神经内科对眩晕患者进行了系统性的治疗和护理,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二、治疗过程1. 确诊阶段(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眩晕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频率、伴随症状等。

(2)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耳鼻喉科、心血管科等检查。

(3)辅助检查:根据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如脑电图、脑部CT、MRI、内耳电图、前庭功能检查等。

2. 治疗阶段(1)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性眩晕;- 抗生素:针对细菌性眩晕;- 抗过敏药物:针对过敏性疾病引起的眩晕;- 抗胆碱能药物:针对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 抗生素:针对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引起的眩晕;- 抗高血压药物:针对高血压引起的眩晕。

(2)物理治疗:针对部分眩晕患者,可进行物理治疗,如:- 眩晕康复训练:包括前庭康复训练、视觉康复训练等;- 耳穴按压:刺激耳穴,调节身体机能;- 热敷、按摩:缓解颈部、肩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

(3)心理治疗:针对部分心理因素引起的眩晕,如焦虑、抑郁等,可进行心理治疗,如:- 心理咨询: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信心。

3. 康复阶段(1)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眩晕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2)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 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等动作;- 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饮食均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三、治疗效果1. 症状改善: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病情稳定: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稳定,减少了复发次数。

3. 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头晕ppt课件

头晕ppt课件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引发头晕。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健康,预防头晕。应尽量做到早 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保持良好的坐姿、睡姿等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头晕。同时应避 免长时间处于噪音、振动等不良环境中。
05
头晕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头颅 CT、MRI、脑电图等量表
用于评估患者头晕的严重程度,以便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生活质量评估量表
心理评估量表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 者,进行心理评估以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评估患者因头晕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 程度,以便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
头晕只是小毛病,不需要特别关注。
误区二
头晕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需要立即 降压。
误区三
长期头晕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忍受。
误区四
头晕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年轻人不会 得。
注意事项
注意一
头晕可能是某种严重疾病的信号,如脑梗、 脑出血等,应及早就医。
注意二
不同类型的头晕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应根 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THANKS
头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头晕的概述 • 头晕的诊断与评估 • 头晕的治疗方法 • 头晕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头晕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01
头晕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头昏、头重脚轻、轻飘 飘的感觉,有时还伴有恶心、呕 吐、平衡障碍等症状。
分类
头晕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前庭性头 晕和非前庭性头晕,也可以根据 症状持续时间分为短暂性头晕和 持续性头晕。

眩晕的3类评价量表

眩晕的3类评价量表
临床上大多应用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作为眩晕评价量表,虽然不 存在一种完美的量表适用于每个人及所有种类的眩晕病,但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价量表,才能 事半功倍。
眩晕评价量表
眩晕症状评估量表
(1)眩晕障碍问卷(vertigo handicap questionnaire,VHQ); (2)眩晕症状量表(vertigo symptom scale,VSS);
VSS总分受到患者主观因素影响,在不同个性患者面对同样症状时,VSS 存在评分差异较大的缺点。在内容上,VSS不包含症状对生活质量产生的潜在影响,且评
价过去1年的状态不完全适用于疗效评。研究发现VSS在外周前庭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极
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不同外周前庭疾病患者的VSS结果无明显差异,故不具备鉴别外周 前庭疾病亚型的能力。
功能上,VHQ能有效地区分前庭性眩晕和躯体形式眩晕,所以在临床上大多与眩
晕症状量表联合使用,来完成针对眩晕的全面诊断筛查。
此外,VHQ尚缺乏心理测试属性,且无法敏感地反映前庭康复疗效改变,故不能作为康复治 疗效果评估的工具。
眩晕症状量表
眩晕症状量表(vertigo symptom scale,VSS)是1992年Yardley等为了补充眩晕障碍问卷缺乏眩 晕和焦虑症状的影响而研发,目前是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自我评估量表。
前庭康复获益问卷
前庭康复获益问卷(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benefit questionnaire,VRBQ)是2008年由英国 Morris等开发,用于评估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文版VRBQ Cronbach’s α系数为0.90,重测可靠性为0.98。

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概念

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概念

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概念、临床特征及诊治365医学网2014-08-26发表评论(6人参与)分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鞠奕赵性泉长期以来,没有明确前庭功能障碍的慢性头晕被称作精神性头晕,这一模糊的定义未能显示出慢性头晕患者的精神因素和神经科-耳科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20世纪70~9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者报道了一系列慢性头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如Brandt等描述的“恐惧性位置性眩晕(phobicpositionalvertigo)”,Bronstein等描述的视觉性眩晕(visualvertigo)。

这些术语均描述了一组主观性、波动性的对空间位置感知刺激(桥、楼梯、街道、商店和社交场合)的高反应,或者对复杂视觉刺激(例如阅读、滚动电脑图像)的不耐受。

基于上述研究,2004-2005年Staab和Ruckenstein引了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subjectivedizziness,CSD)的概念。

(一)CSD的概念Staab和Ruckenstein将CSD描述为慢性非旋转性头晕或主观不稳感,伴有对运动刺激的高度敏感,对复杂视觉刺激或精细视觉任务的耐受性差,不伴有活动性前庭功能障碍。

这些症状由躯体或精神疾病(例如,前庭危象或惊恐发作)所诱发,但在诱发事件缓解后头晕和不稳感仍持续存在。

易患因素包括焦虑人格(神经质或恐惧焦虑气质)和既往有前庭受累的情况。

根据CSD与神经耳科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神经-耳源性、心因性、交互性3种类型。

(二)CS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焦虑是CSD精神生理模型的核心内容。

慢性头晕潜在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自身的威胁反应系统和焦虑气质有关。

头晕的经历激活了人体内在的威胁反应卿战斗/逃跑)系统,增加了患者对运动刺激的感知度,在有易感气质的个体可导致CSD和焦虑。

当内在威胁反应被调节到无害的躯体感受时(例如,短暂的不稳定感)会发生惊恐障碍,患者过度担忧灾难性后果,还有可能产生应验式焦虑、恐惧躲避和反复惊恐发作。

前庭周围性眩晕的健康宣教

前庭周围性眩晕的健康宣教

耳鸣:患者感到 耳内或头部有嗡 嗡声或其他异常 声音
头痛:眩晕可碍:患者 站立不稳,行走 困难,容易摔倒
视觉障碍:患者 可能出现视力模 糊、视野缺损等 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患者可能出 现出汗、心悸、 面色苍白等症状
情绪波动:患者 可能出现焦虑、 抑郁等情绪波动, 影响日常生活
寻求支持:与家人、 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寻求理解和帮助
学会放松:通过深呼 吸、冥想等方式缓解 焦虑和紧张情绪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 注意力,培养兴趣爱 好,提高生活质量
谢谢
物理治疗
1
2
3
4
前庭康复训练:通过特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 耳石复位:通过特定的
定的运动和姿势,帮助 平衡垫等工具,帮助患 手法,帮助患者恢复耳
患者恢复前庭功能
者改善平衡能力
石平衡
视觉训练:通过视觉刺 激,帮助患者改善视觉
功能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认识和 改变错误的认知
和行为模式
心理教育:提供 有关前庭周围性 眩晕的知识,帮 助患者了解疾病
前庭周围性眩 晕的健康宣教
x
目录
01. 前庭周围性眩晕概述 02. 预防措施 03. 治疗方法 04. 康复指导
_
1
前庭周围性眩晕概 述
病因和分类
01
病因:前庭周围性眩晕主要由于
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如耳石症、
梅尼埃病等。
02
分类:前庭周围性眩晕可分为良
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
_
2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