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创新案例22519

班级建设创新案例22519
班级建设创新案例22519

班级“小组化”管理大放光彩

——班级建设创新案例作为一个班主任,二十几年来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想形成一个班风良好的班级,需要点策略,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教育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我不由的想到了一个词语“换整为零”,把班级合理分为几个小组,实施班级“小组管理”,于是我先组建了班级小组,从培养小组精神入手,逐渐扩大小组的面,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班级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管理实施

1.创设美好愿景激发斗志是管理成功的起点

向心力是促进班级转化是原动力,因此,开学第一天,我首先向同学描绘班级发展的美好愿景:我们可爱的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全班同学就是这个大家庭中飞兄弟姐妹。大家心往一处放,力往一处使,就能围城无坚不摧的大团圆。2.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分析是管理成功的前提

提出大团圆愿景后,接下来连续俩个星期,我静观学生,发现可以把学生分为4类:A类学生自觉性强,做事认真,能保持平静心态完成一向又一向的学习任务;

B类学生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主要任务,接着就会左右观望,说说笑话,搞搞小动作,才继续进行第二项任务。

C类学生也能比较认真的完成主要任务,但完成了之后,也是去了学习的热情,于是就动起歪脑筋,说说小话,玩东西,“花样”陆续登场。

D类学生从头至尾无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总是玩一会写一会,甚至边玩边写,之类学生一节课下来,也完成不了别人10分钟就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利用班会,我向学生分析如下:

D类学生占优势,A类学生占优势,BC类学生占优势

班风尽歪。班风正气凛然。嘈杂与宁静并存。

同时,我吧问题抛给大家:我们应该追求怎么样的班级?一句话,让学生陷入深深反思。

3.全体参与,制定行动目标是管理成功的关键

反思之后,学生心中有了较清晰的自我认识。这时候我就开始召开班级交流会,制定班级各种规章制度了。本班制定跳跃如下:

班训:团结守纪集体之上发展创新超越自我

班规:

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遵守校纪争做楷模

尽力学习力争上游

尊重他人学会倾听

积极主动完善自我

班级公约:

早午到校准时到,见到老师问声好

早到快速搞卫生,交完作业读书起

午来打扫再午练,天天坚持差不了

预备铃响快坐好,学习用具不可少

朗朗书声迎师到,习惯养成人人夸

课堂专心勤思考,积极举手能耐高

课内课外补喧哗,轻声慢行树文明

人一离,桌椅齐,教室整洁靠坚持

课堂约定:

听:目视说者,安静倾听

说:面向全体,落落大方

读:手捧课本,整齐响亮

写:整洁美观,力求快速

思:大胆思考。敢于创新

坐:头正肩平,脚踏实地

4.自愿组合,组建默契小组是管理的“重头戏”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小组管理的重头戏:组建小组了。我首先明确告诉孩子们,小组的组合没半学期选举一次,全班按人数分成6个小组,小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班级管理则实行小组负责制。每个小组轮流负责班务,一个星期内有3个小组轮值,分别负责劳动服务、自觉学习、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值周小组对轮值任务负全责。为了更好的调度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向心力,我先让学生投票选出小组管理者12人,然后按照自愿结合的方式把12人分配成6组的正副组长,再以抽签形式决定组长的组别,最后让组长以伦选的方式选出自己的组员。这样的小组搭配合理,各层次的学生兼顾到位,既体现了自愿组合,又让组长有适当的选择权利以体现威信,还兼顾了“培优扶弱”的原则。

5.夺分争章,争当优秀小组是成功管理的最终体现

奖罚分明是提高小组战斗力,保障小组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小组的奖可以体现在座位的选择权或合理范围的要求上;而罚则体现在表演节目上。在座位上,除了第一周各小组座位有抽签决定,以后就是每;俩周评比一次,积分高的小组有优先择位权,小组内部座位则自行调配,老师不介入干预。如果那个小组在俩周内评比时的积分为负数,则需要“领罚”——为全班表演一个精彩的文体节目。

为使积分评定公正合理,我发挥集体力量,实行师生共评。具体如下:班委和全体科任老师分别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打分,其中,常规类(听课,作业考试,纪律)由各任课老师评分;值周类(劳动服务;行为规范与自觉学习)则有班干部及班级值日检查评分。为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开展了征集班级奖章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形成四大奖章:“纪律奖章”、“学习奖章”、“行为奖章”、“特别奖章”。除及“特别奖章”是参加集体活动或比赛夺得之外,其他奖章都是每积10分换一个对应的奖章,积满10个奖章的小组评为班级优秀小组,享有向班级申请主持一项活动或提出一项要求的特权。此决议一出,各小组纷纷相互监督,人人使出浑身解数,力争能评上优秀小组,从而也影响带动了整个班集体积极争先的风气。

取得成效

接近一年的班级管理,本班的学生行为表现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刚接手时班级里面行为问题最严重的是张浩同学,“游历”多所学校的他真可谓一个惹事的“老江湖”,虽小小年纪,但打人、捣蛋、迟到都是常事,更严重的是常偷家里的钱去上网、玩游戏,周末夜不回家。这样的孩子给班风的营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软弱的孩子怕他,,调皮的孩子跟他,一般的班干部还真管不了他。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迂回”战术,先帮他当上小组的“头”让他在管理别人的过程中自省自悟。在压力的刺激下,这孩子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网吧少了他的身影,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的行动中你却能最快找到他;他的身边少了懒散少年,多了志同道合的好同学。他开始频频在学校的活动中“亮相”:合唱比赛他声音最亮,校园舞台上他

能领舞……他身上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却慢慢懂得了爱惜自己,还学会了为未来设计蓝图。

小组管理在班长张平平身上却是另一个体现: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女孩,由于拥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变的自信、自立‘自强起来,最后被选为班长。小小的个子却充满了力量,带领全班同学夺取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

班级小组管理的实施,使学生责任落实、奖罚分明,学生团队意识悄然抬头:调皮的学生慢慢学会了约束自己,自觉的同学也开始学会带领后进同学、督促提醒小组提醒齐头并进,学生逐渐学会自理,自立,自治,班级的凝聚力加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班特色的小组管理在全校崭露头角,本年我班还被学校推选评为濮阳市“文明班集体”经验体会

经过一年来的班级小组化管理可见,这种管理模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自我管理;可以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际,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帮助,使整个班级全面发展。

1.这种班级“小组化”管理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整个团体成绩的取得,需要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因而学习小组的成员互相关心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增进了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学习合作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提高竞争能力。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浓厚氛围的同时,也使整个班级的层面上减少落后面,使得整个集体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2.可以充分体现民主的教学氛围、学习氛围,学生在班集体中是平等的,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阕而容易激活学生的创造动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且在和谐的人际关际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积极交流。能者帮人:“不能者”有所表达、有所思,发扬精神,从中培养自己健康的思想,为完善的人格的发展打好基础。

3.3.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中,人人可以积极参与,人人可以按其能力学到应有的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发展,不同人的个性都能有所发展,符合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来探索与实践,从中产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快乐,学会如何在集体的活动中,与他人进行最大的合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