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26 西门豹治邺(优质课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品课件公开课优质课——26.西门豹治邺

1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这
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2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
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3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4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神办喜事,硬逼着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 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 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 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26. 西门豹治 邺
1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2 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
收成。
bào wú wū
shēn tú
西门豹 荒芜 巫婆 官绅 徒弟
hàn tǎng
záo gài qǔ xí
干旱 淌血 开凿 灌溉 娶媳妇
diào
kē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磕头求饶
bào
yè
26.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 治邺 ● 治理
姓“西门”,名“豹” 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 政治家、 军事家, 曾立下赫赫战功。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
他看见这个地方
,
。
先
摸清底细
然后 惩治巫婆和官绅
最后 兴修水利
聪明智慧
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官员? 惩治恶人
造福百姓
26. 西门豹治 邺
1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麻烦、提心吊胆、面如土色、闹”等词义。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4、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要将计就计。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激趣:1.“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2.简介西门豹西门豹:复姓西门,名豹。
战国时邺令。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
同时又是一位无神论者。
他到邺这个地方后,经过细致调查,发现了此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兴利除弊,很快使此地民富兵强,深受百姓爱戴。
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3、读题质疑:围绕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2.准确地认读生字词。
(1)同桌合作读一读,有困难的地方互相帮助。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荒芜巫婆官绅磕头求饶苇席绸褂跪下提心吊胆开凿娶媳妇灌溉面如土色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巩固生字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4.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西门豹的什么事?(西门豹通过调查,知道了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的事。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
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3、交流讨论4、齐读课文四、拓展说话练习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吗?造成邺田地荒芜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地,看到的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当他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找到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两个根本原因。
这两个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首先是要破除迷信,而迷信的根源是巫婆、官绅在捣鬼。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6《西门豹治邺》优质课说课稿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6《西门豹治邺》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一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改善民生的故事。
这篇课文选自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通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感兴趣,但对于古代治理方法和文化背景可能了解不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历史文化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培养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式和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西门豹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读生字词。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式和方法。
4.讲解与展示: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一篇人物传记类的文章,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西门豹在邺县治理水利,改善民生的故事。
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西门豹的聪明才智、敢于改革的精神风貌。
本文语言平实,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但是,对于文中的一些古代地名、水利工程等专业词汇,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县的历史背景,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分析西门豹的治国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西门豹的聪明才智、敢于改革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方法和策略。
2.难点:分析西门豹的聪明才智,以及他敢于改革的精神风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西门豹的治国策略。
3.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艰辛。
4.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古代水利工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门豹治理邺县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西门豹的治国策略。
4.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艰辛。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演,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敢于改革的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优质课教案

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西门豹治邺》是国家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汉代史学家褚少孙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章节改写的。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路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歌颂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全文结构清晰,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三个情节环环相扣,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表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巫婆和官绅的奸诈。
【教学目标】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3.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4.品格培养目标:通过课堂学习环节、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师生互动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责任和诚信等品格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门豹是如何破除迷信的?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办法的巧妙。
难点:根据提醒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1.一生上台讲故事。
2.该生自评。
3.生生评价:从语速、声音、感情、仪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预设评价语:谢谢你们精彩的展示!刚才同学们倾听认真,点评中肯,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品质,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一、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课《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地方官,姓西门,名豹。
豹是本课的一个生字,看这是它古代的样子,左边部念豸,古书上说它的意思是张着大口的猛兽,右边的勺是形容猛兽的爪子,豹字的撇画较多写的时候应注意长短的不同。
(板书豹)好,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学生对人物介绍已有了解,所以直接导入课题。
教搜豹的字意及写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字的演变。
二、检查预习1.检查词语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1)两字词语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精品教案

26 西门豹治邺教学目标:1.会认“芜、巫”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管理、人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等词语。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4.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围绕人物,理清思路1、读题质疑:围绕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自读课文:课文围绕人物,重点写了什么?(自读课文要到位,要求能把课文读正确。
)3、理清思路:课文哪一部分写惩治恶人?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结果?二、创设情景,自读研究1、创情景:老师扮西门豹,你们就是我的谋士,咱们就要分头调查。
2、定组名:讨论调查小组的名称。
3、明要求:(1)你们想调查什么?交流,提示。
(2)阅读课文前半部分,讨论并填表。
(3)小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三、汇报交流,点拨展开1、帮助释疑:你们在调查和写报告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重点理解“闹”: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造成)他们每闹.一次都要收几百万。
(举办)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发生)2、交流报告:(重点交流调查结果)四、小结提升,设悬延伸1、通过调查,你们有什么想法?2、大家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确定专题。
1、引入: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你能给上面的词语分成两类吗?(巧施妙计为民除害)2、确定专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怎样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
二、梳理内容,指导方法。
1、默读课文第10-15自然段,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
(写上“巧妙1、巧妙2……”)2、四人小组研究:你们觉得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的巧妙?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巧妙。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精品课件

人烟稀少
问了什么
老大爷回答
为什么这儿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这话是谁说的?
பைடு நூலகம்巫婆说的。
新娘是哪儿来的? 穷人家的女孩儿。
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 水少,年年干旱。
课文第9自然段中西门豹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 送新娘。”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 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 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 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 来杀掉呢?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西门豹参加河神娶媳妇的仪式,以新娘 “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为由,很“客气” 地将巫婆投进漳河,妙在将计就计;以去“催 一催”为由,再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妙在不 露声色;以等回音为由,让官绅们“提心吊胆”
老大爷:原来,漳河里根本没有河神, 这些都是巫婆和官绅们祸害老百姓的阴谋诡 计啊。
小孩: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巫婆和官 绅们编出来骗人的,害得我们家破人亡,应 该让他们受到惩罚。
概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 成。”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河神娶媳妇是骗人的。
“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妙在假戏 真做;惩办巫婆、官绅头子,教训其他官绅, 妙在区别对待。这样就达到了破除迷信的目 的,用事实教育了老百姓。
练习表达
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而 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让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 是骗钱害人的。
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设 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 请你发挥想象,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如官绅、 老百姓、小孩)说一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豹、娶、媳”等12个生字,会写“豹、派、娶”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管理、人烟、媳妇”等词语。
理解“田地荒芜、提心吊胆、磕头求饶、开凿”等词语。
2.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妙处,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智慧。
3.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感受故事魅力,研究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妙处。
2.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言行,感受人物智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你们一定都听过“XXX砸缸”“三顾茅庐”的故事吧,故事中的XXX和XXX的姓“XXX、XXX”都是复姓。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文中的主人公——XXX的姓“西门”也是复姓。
(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课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预设:XXX是谁?他是干什么的?课文写了他的哪些事?“邺”是一个地名吗?3.教师引导介绍XXX。
课件出示:XXX:复姓西门,XXX。
战国时期魏国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
去管理邺县时,他曾破除当地“河神娶媳妇”的陋,并开凿水渠,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生产,深受百姓爱戴。
设计意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已经知道的几个复姓来了解西门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自主认读、书写生字教师导入:要想学好课文,必须要把“拦路虎”——生字给清除掉,本课生字词较多,同学们先自主识字,看谁是“识字能手”。
1.读音指导。
正音:“绅”的读音是shēn,不要读成shēnɡ;“凿”的读音是záo,不要读成zuó;“溉”的读音是ɡài,不要读成kài。
2.分析字形结构,影象生字。
浮: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说完,他叫卫士架
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为什么说新娘不漂亮?
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救新娘。说这个姑娘“不 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选个漂亮的”,西门 豹并不是真的认为新娘不漂亮,而是装着认真给河伯 娶媳妇的样子,想不漏痕迹地惩治巫婆,让巫婆有口 难辩。“麻烦”是西门豹对巫婆说的客气话,做法却 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③警戒了其他官绅。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 投下漳河,目的是要吓吓其他官绅,警告他们不许 再为非作歹。④教育了老百姓。他这样做是想让老 百姓明白:河伯是不存在的,所有的一切是巫婆和 官绅们骗钱害人的把戏,因此,不要相信迷信。
填一填
西门豹通过调查研究,知道了邺这个地 方越来越穷的原因是_巫__婆__和__官__绅__勾__结__,__借__给_ _河_神__娶__媳__妇__来__骗__钱__害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教 学 进 度
周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时间
8.26—8.30 9.2—9.6 9.9—9.12 9.16—9.20 9.23—9.27
9.29—9.30 10.8—10.12 10.14—10.18 10.21—10.25 10.28—11.1 11.4—11.8 11.11—11.15 11.18—11.22 12.25—11.29 12.2—12.6 12.9—12.13 12.16—12.20 12.23—12.27 12.30— 2020.1.3
《古诗三首》(3) 《爬山虎的脚》(3)书法(1)课外阅读(1)
《蟋蟀的住宅》(3)
《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盘古开天地 》(3) 《精卫填海》(2)《普罗米修斯》(3)《女娲补天》(1)《习作 》(2) 《语文园地》(2)《快乐读书吧》(1)课外阅读(2)《麻雀》( 3) 《爬天都峰》(3)习作(3)《牛和鹅》(2)
西门豹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 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 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 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的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 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客气话,实际上西门豹是 想惩治官绅头子,把他投进河里。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 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 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 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西门豹为什么这么说?
教育老百姓,他这样做就是想让老百姓 明白:河伯这个神根本不存在,给河伯娶媳 妇只不过是巫婆和官绅们骗钱害人的把戏。
教学内容
备注
《观潮》(3)《走月亮》(3) 书法(1)课外阅读(1)
《现代诗二首》(1)《繁星》(1)《口语交际》(1) 习作(2) 课外阅读(1)《语文园地》(2)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3)《蝙蝠和雷达》(3)书法(1)
《呼风唤雨的世纪》(2)《蝴蝶的家》(1)《习作》(2)《语文 园地》(2)课外阅读(1)
hàn
tú
ráo
硬逼浮 旱徒饶
词语表
管理 人烟 新娘 眼睁睁 中心 外地 人口 迎接 面如土色 求饶 收成
词语解释
【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和河北临漳。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指住户稀少。 【眼睁睁】睁着眼睛,多形容发呆、没有办法或无动于衷。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默读第10—15自然段
看、听、想、悟
西门豹是如何破除迷信?是怎样将 计就计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
到了河神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 老百姓。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 官绅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 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巫婆】女巫,以装神弄鬼、搞迷信活动为业的女人。
26 西门豹治邺
四年级上册
人物简介
西门豹——战国时邺令。复姓西 门,名豹。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 无神论者。他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 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 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 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由于西门豹 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 建庙,以为祭祀。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 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 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西门豹惩治坏人的方法巧妙在哪里? 找明机出西智相门,关豹他的送的语新做娘法句时达,说到说的了一几四说句个。话目,的集:中表现了他的聪
①救下了新娘。②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 两人是骗钱害人的罪魁祸首,西门豹客客气气地 就把这两个罪大恶极的家伙处死了,一切都那么 合乎情理,不动声色。
图解课文
主旨归纳
《西门豹》这篇课文讲的是__战__国____时期, __西__门_豹___治理__邺____这个地方,这里巫婆和官 绅弄权。于是西门豹_将__计__就__计__,惩治了_恶__人__, 破除了__迷_信___,教育了__老__百_姓___。后发动百姓 开凿水渠,从此这儿获得了好收成。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 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 神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因为老百姓当时还很迷信,西门豹这样做是想在河
伯娶西媳门妇豹的明现场知,道揭巫穿巫婆婆和和官官绅绅的的真骗面目局,,让百为姓什从么迷 不 直接雾把中觉他悟们起抓来。来这杀为掉以后,兴而修去水参利,加打河下伯坚实的的婚基礼础。呢?
复习(8)
9.13中秋节 放假
10.1—10.7 国庆节放假
复习(8)
复习(8)
期末考试
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有很多有才华、聪明机智的人。他们往往 能用合适的方法帮助老百姓惩治坏人、为民造福。今天 我们再认识一位历史人物——西门豹。他是战国时期的 小小地方官,却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成为千百年来 为官的典范。在他的背后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我会认
bào
wú
qǔ
豹芜娶
xí
wū
shēn
媳巫绅
hàn
tú
kē
旱徒磕
tǎng
záo
gài
淌凿溉
我会读
bào
西门豹
shēn
官绅
tǎnɡ
淌血
wú
荒芜
hàn
旱灾
záo
开凿
qǔ xí
娶媳妇
tú
徒弟
ɡài
灌溉
wū
巫婆
kē
磕头
我会写
bào
wèi pài
qǔ
xí
fù
yān
豹魏派 娶媳妇淹
yìnɡ bī
fú
词语对对碰
荒芜——荒瘠 打扮——装扮 满意——满足 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管理——管制 人烟稀少——荒无人烟 面如土色——面如死灰
词语对对碰
漂亮——丑陋 满意——失望 明白——含糊 提心吊胆——心安理得 人烟稀少——人丁兴旺 面如土色——面不改色
妙解课文
课文围绕着“西门豹”讲了些什么事?
快速浏览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
每年都要搞一次给河神娶媳妇的鬼把戏,每次都要 从中捞取大量钱财,坑害老百姓。
咬文嚼字
3.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闹”是发生的意思。文中是指邺地 夏天雨水少,旱灾年年都会发生。
层次梳理
第一部分(1—9):调查研究,找出症结。 第二部分(10—15):将计就计,破除迷信。 第三部分(16):开渠引水,灌溉农田。
2.他为邺县做了哪几件事? ____惩__治__恶__人__、__破__除__迷__信__、__兴__修__水__利__
咬文嚼字
1.“都闹是”河是“神造娶成媳”妇的意给思闹。的文。中指邺地人烟稀
少、田地荒芜的原因是河伯娶媳妇。
咬文嚼字
2.“每闹闹”一是搞次、,弄他的们意思要。收文几中百指巫万婆钱勾。结官绅,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3)《陀螺》(3)书法(1)课外阅读(1 )
《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古诗三首》 (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梅兰芳蓄须》(2)《延安,我把 你追寻》(1)书法(1)课外阅读(1) 《习作》(2)《语文园地》(2)《王戎不取道旁李》(3)课外阅 读(1) 《西门豹治邺》(3)《故事二则》(1)《口语交际》(1)《习作 》(2)《语文园地》(2)
课后作业
根据“阅读链接”中的剧本开头 改编课文,演一演这个故事。
惩治恶人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 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 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①官绅为什么都提心吊胆? ②西门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①担心西门豹会像对巫婆和官绅头 子一样,把他们都扔下河去。
②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发问,是想 揭穿官绅的骗局。
于是,他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使老 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___坏__人_____。后来, 他又发动老百姓_开__凿__了__十__二__条__渠__道___,使庄稼 _得__到__了__灌__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聪__明__机__智__、__勇__敢__、__为__民__除__害__的__人_
①1为.西什门么豹“向邺老”大这爷个调地查了方哪田几地件荒事芜?,人烟稀少? ②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
③新娘从哪儿来?
④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①2造.从成老“大田爷地的荒回芜答中,,人西烟门稀豹少了”解的了原哪因些情,况? 主要是河神娶媳妇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