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小故事:趣事一二三
关于家教的小故事

关于家教的小故事:曾参:杀猪教子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参。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孩子信以为真。
妻子回来,见曾参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
曾参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曾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后世传颂。
王冕母亲:关怀与发现王冕是元朝末年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的成才来自于他母亲的关怀和发现。
王冕的父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民,因家境贫困,只得让年仅七岁的王冕放牛。
可是,王冕十分渴望读书,他经常丢下牛,躲在村学堂的窗外听老师讲课,挨了父亲多次痛打。
王冕的母亲十分心疼儿子,尽管家里穷得叮当响,她还是好说歹说,劝丈夫让儿子上学。
王冕上学后极为刻苦用功,家里没有油点灯,他只身一人跑到一座寺庙里,坐在泥菩萨的腿上借着长明灯的亮光读书,往往一直读到天亮。
王冕这种勤学精神感动了一位很有学问的韩姓先生,先生把他收为学生。
尽管王冕学习进步很快,可他的父亲总想让儿子放下书本跟他一起种地。
在这种情况下,王冕的母亲总是想法子开导丈夫,从而使王冕通过勤奋学习成为一位闻名天下的画家和诗人。
周桂夫人:严格教子周桂夫人是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的母亲。
归有光四岁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以致他七岁时就上了县学。
归有光在一篇题为《先妣事略》的文章中,怀着无限的哀思之情记述了他母亲严格教育他的事迹:他有时厌学,母亲就严厉批评和教育他,让他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天暑热,都不能旷课;每天晚上,母亲总是点亮油灯,领着他的弟弟和妹妹坐在桌边,留出靠近灯光的地方让他读书;弟妹常常是都睡着了,母亲仍在陪他读书,督促他把每日的功课做好,并鼓励他大量阅读其他书籍。
天长日久,归有光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基础,年轻时就成为了很有名气的散文家。
蒋母:苦心教子清朝中叶的蒋士铨,是与袁枚、赵翼齐名的“江右三大家”之一。
家风家教小故事

家风家教小故事在家庭教育中,家风和家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个家庭的风气和教育方式,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
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家风家教小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故事一,尊老爱幼。
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他的爷爷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们依然非常健康和活跃。
小明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尊敬长辈,照顾老人。
每次回家,小明都会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事情,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倒水等等。
在小明的身上,父母教导的家风和家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故事二,诚实守信。
小红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孩子。
有一次,她在学校捡到了一部手机,她主动交给了老师。
老师找到了手机的主人,主人非常感激小红的诚实。
小红的父母非常为她感到骄傲,他们从小就教育小红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种家风和家教在小红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故事三,孝敬父母。
小华的父母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爷爷奶奶对他非常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小华从小就懂得孝敬爷爷奶奶,每天都会给他们倒水、买菜、洗衣服。
他的爷爷奶奶对他非常满意,他们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小华也因此成长得非常健康快乐。
故事四,勤俭节约。
小李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勤俭节约。
小李知道父母的辛苦,他从小就不乱花钱,不乱要求。
他知道家里的条件有限,所以他会珍惜每一分钱,不会乱花。
他的勤俭节约的家风和家教,让他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让他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
以上就是几个家风家教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家风和家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注重家风家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精选25篇)

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精选25篇〕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精选25篇〕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篇1大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吧,作为高级工程师的老爸会把“学习第一”作为口头禅,作为教师的老娘会时常念叨“应该文质彬彬”。
这两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茧的“圣诏”也可以说成是我的家风。
从记事起,每逢来客,都会看到父母满脸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
于是,不是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便是一场“之乎者也”类的高谈阔论。
我和哥哥那么不问不开口,有问必答,大人说话不插言,大人吃饭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奖:“你家的孩子真懂事。
”“不愧是知识分子,就是与众不同。
”但是平时,淘气的我和哥哥会时不时“犯上”的。
例如给睡觉的老爸别上一只发卡,再梳两个标致的小辫,于是老娘手执笤帚将我们统统赶到厕所或阳台上,还能听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虽说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父亲总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来管制我们。
但正是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贱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
每当夜晚;家中从无哗啦啦的搓麻将声,也无地动山摇的音响声,只有我和哥哥写作业的沙沙声和父母翻书报的声音。
有时,全家人也会为了一道数学题而争得面红耳赤。
但毕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现了一切的封闭政策!收音机不让听,假日不许出去玩耍,似乎想让我和哥哥成为书呆子。
不,连课外书也只能在厕所或被窝里偷看。
我真想对父亲说:“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该改改了。
”但怯于父亲的威严,话到嘴边总是又咽了回去。
这就是我的家风,有利有弊。
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的家风会落脚于我家。
我的家庭将变得更充实,更美妙!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篇2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妙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
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如今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
家教小故事

家教小故事小故事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罗斯福的家教故事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
他不仅治国有略,而且教子有方,四个儿子在二战时均浴血战火,建立功绩。
二战后又都跻身于美国政坛。
“对儿子,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
”罗斯福的这句话曾在美国人心灵中产生过非常大的惊艳,更是他一贯遵从的教子原则。
他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甚至在思想上也应该是独立的。
当二战愈加激烈时,二儿子埃利奥特问父亲他该怎么办。
父亲说:“要我告诉你该怎么做,那你应该首先认清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你们的事是你们自己的事,我从不干预。
”不久埃利奥特便放弃刚开起的公司,轻松地走进了陆军部的大门,在四兄弟中带头参了军。
罗斯福还竭力反对孩子们倚赖父母过真菌生活。
他不给儿子们任何资助,使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回去开拓事业,挣自己该挣的那份钱。
在钱财的支配上,绝不使孩子放任自流。
大儿子詹姆斯20岁时独自回去欧洲旅行。
临归前看见一匹不好马,便用手中的余款购得了这匹马,然后发电报给父亲,使他荟旅费去。
父亲回去一个电话:“你和你的马游泳回去吧!”碰到了这个钉子,詹姆斯不得不买下马,买了票回家,从此他懂了无法随便并无计划地乱花钱。
而更让世人为之钦佩的是罗斯福身为总统,却从不庇荫孩子,让孩子们享有特权。
二战时,他把四个儿子都送上了前线,并严正告诫他们:拿出良心来,为美国而战!小故事二:行不言之教——诸葛亮的家教故事在《诫外生书》中,诸葛亮把立志看作成才三要素(德、学、才)的基础和关键,他主张立志必须高远,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达到最终的成功。
他写道:“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如果志向不高远、坚定,则会出现相反的后果:“若志一消费品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不仅这么“诫子”、“诫外生”,而且身体力行,为儿孙搞榜样。
家教家风小故事

家教家风小故事:家教家风小故事1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
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
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
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
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家教家风小故事2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家教家风小故事3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替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签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5篇范例]
![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6ddf8a6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2.png)
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5篇范例]第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1一天,塞德兹给儿子带回了几块眼镜片,有近视镜片,也有老花镜片。
小塞德兹对新奇的事物一向感兴趣,他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没过一会儿就大叫眼花,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
塞德兹任他淘气,不去管他。
当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远处教学的尖塔突然来到了他眼前。
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从此,他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2《三块巧克力》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法国家庭。
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忽然,篮球打落书架上一个花瓶,“咚” 的一声,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块。
这不是摆设品,而是祖上传下的波旁王朝时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
当天晚上,母亲发现花瓶有些“变化”。
吃晚餐时,她问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窜下跳,最后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母亲很清楚,孩于在撒谎,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户一扇扇关好,下班回来再打开。
母亲不动声色说:“是我疏忽了,没有关好窗户。
”就寝前,孩子在床上发现一张便条,母亲让他马上到书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门进来,母亲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好看的侦探小说。
”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
因为你有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黏合得几乎完美无缺。
不过,这是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黏合力更强的胶水.而且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
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
小学生家风家教故事

小学生家风家教故事篇一:家风家训家教小故事家风家训家教小故事1、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
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
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
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
”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家教小故事作文6篇

家教小故事作文6篇篇一:我的家教故事最近,学校组织了评选优秀家长的活动,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可以参加这一次的活动。
值得高兴的是,妈妈获得了“优秀家长”的称号,我替妈妈感到很高兴。
或许你会觉得妈妈是怎么拿到这个奖的呢?我就来说一说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相信听完这个小故事你就知道了。
我以前出去玩时老爱打架。
有一次,在我家楼下,两个大小孩欺负我的朋友,我很生气,我想保护他,所以他没有动手我却先动手了,老惹一身事。
最后妈妈说:“以后出去玩时跟别人发生争执,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不要打架,请大人帮忙。
打伤了自己或别人谁都不好受。
和朋友玩时要多体谅对方,互相忍让。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妈妈是这样教育我的,我要感谢亲爱的妈妈。
这就是我的家教小故事,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教育你们的呢?一起来分享吧!篇二:家教小故事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现在的家庭对孩子都是相当的宠溺。
有个好的家规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较大的帮助。
我们最注重的是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样做一个真善美之人。
如果一个孩子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也做不到,那她再好的成绩也成不了一个有用之才。
家规就是我家的一面镜子,照着孩子也照着我。
在做人做事方面首先的严于律己,诚实不说谎,发现错误及时的纠正,自己做错事也要勇于接受孩子的批评。
孩子做错事你要给他耐心的开导和教育。
自己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不管什么事不要半途而废。
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给孩子的榜样。
我时常教育孩子在学习上要像我们大人做事一样,勤恳、努力、自觉。
在孩子学习空余时间安排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各方的兴趣和爱好。
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念在嘴上,就是考的不好,也给孩子多多的鼓励,指出孩子不足的地方,更应该提提孩子优秀的一面,给他信心,让他觉得家长是他最大的后盾。
我们是中国人,中国的传统美德是百善孝为先,更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准。
孝心是一个人具有爱心的前提条件,没有孝心的人,就没有爱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教小故事:趣事一二三
家教小故事:趣事一二三
最近放学后或平时在小广场玩时看到班级的几个小同学,听到我叫大小宝时,都告诉我老师给他俩改名了,叫他俩“大叶小叶”了,听后我觉得挺有意思,回家后我也故意这样称呼着,大小宝不好意思地说“妈妈,你还是叫我俩大小宝吧,我俩喜欢你这么叫。
”哈哈,行,我也叫习惯大小宝了。
前几天数学考试后老师让回来改卷子并家长签字,小宝的卷子忘带回来了,问他怎么办?小家伙不慌不忙地来了句“我自有办法。
”我好奇地问他有什么好办法?他呵呵一笑说“明早我去学校就改,就2道题,很快就改完!”我顺便问了句“那家长签字呢?”小宝无语了。
告诉宝贝,考试是看你们最近所学知识掌握没有?改卷子是查漏补缺,把不会的问题弄会!那两道错题你到底会不会
呢?小宝说会。
那你为什么还错了呢?小家伙不好意思地说了声“没看清题,马虎了!”嗯,好,你知道原因,那就好了,以后如果你以后认真,不当小马虎的话,咱们就没有必要改错了,妈妈也不用给你签字了!小家伙点头表示认同。
希望宝贝们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昨天中午回来后,和宝贝们分享了绘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和《鸽子拉便便》,大小宝听的非常开心满意。
在《吃掉你的豌豆》的故事里,看到小朋友黛茜挑食不吃豌豆时,妈妈想尽各种办法都不能刺激宝贝吃下豌豆,当结尾处黛茜让妈妈吃下她自己盘中的小圆白菜时,妈妈低头看着盘子,带着哭腔说了句“我不爱吃小圆白菜”时,我也深刻感觉到孩子真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榜样的力量无穷大,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先做好自己吧!《鸽子拉便便》里的情景更是有意思,大小宝看到鸽子在空中随意拉便便,把完美镇居民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之
后又哈哈地笑了,当人们想尽各种办法把鸽子抓起来关进笼子后心里又不得劲,当结尾处一个小女孩想了一个好办法,给这只鸽子设计了一个“纸尿裤”后,宝贝们又笑了!读完书后又把书仔细翻看品味了一下,研究了一下鸽子穿的“纸尿裤”,哈,真有意思,我都看笑了,好的阅读能够滋养心灵!
昨晚大宝写作业时突然想起了笔袋里存放的小牙,立马拿给我看,仔细欣赏了这颗小门牙,好小,真想象不到掉下来这个不起眼的小牙曾经给宝贝做了很多贡献啊!大宝很期待牙仙子给他发硬币,这次能够实现有点激动,睡前用面巾纸把小牙好好地包了起来,充满期待地睡着了!
今晨大宝醒后立马开始摸枕头底下,看到还是昨晚那个小纸包,本来很激动的心情略有点失望,说“妈妈,牙仙子也没来啊?”我笑笑,故意说我睡得呼呼的,不知道是否来过?你可以打开看看里面啊?大宝慢慢打开后兴奋地喊了
起来“妈妈,弟弟,她来了,她来了,真的把牙收走了,送给我一枚硬币啊!”手捧着硬币大宝咯咯地笑着,小宝也期待着自己快点换牙,让我给他做排骨,多啃啃肉小牙就会掉的快些!大宝穿好衣服后走到哪都带着硬币,吃饭时也要把它放到桌边看着,最后到上学时把硬币放到自己的小钱包里并拉上拉锁。
小宝去钱包里看了几次,大宝都要去检查一下硬币是否在,并再次把拉锁拉好!和孩子们在一起,自己也跟着天真快乐了很多,不知儿子们长大后还能否记住小时候发生的这些有趣的事情,哈,或许以后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记录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