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繁殖
植物繁殖知识点总结

植物繁殖知识点总结概述:植物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各种方式生成新个体的过程。
这些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雌雄生殖器官的结合产生的新个体,而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无需结合雌雄生殖器官的方式繁殖。
本文将总结植物繁殖的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一: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雌雄生殖器官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在有性繁殖过程中,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称为授粉。
以下是有性繁殖的几种方式:1. 花的授粉花的授粉是最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
当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时,会结合成果实,果实内含有种子。
种子的成熟后可以散播到其他地方,实现植物的繁殖。
2. 藻类和苔藓的有性繁殖藻类和苔藓无花无果,它们以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孢子会萌发成为新的植物体。
知识点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无需结合雌雄生殖器官的方式繁殖。
以下是无性繁殖的几种方式:1. 茎的无性繁殖茎的无性繁殖是指植物利用茎部的裂变、匍匐茎、块茎等方式进行繁殖。
例如,葡萄藤可以通过枝梢插条扦插繁殖,将葡萄藤的枝条插入土壤中,待其生成新的根系后就可以生长成为一个新的葡萄藤。
2. 叶的无性繁殖叶的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叶片的切割、扦插等方式进行繁殖。
例如,莲花可以通过叶子的扦插繁殖,将莲花的叶片插入水中,待其生长出新的根系和茎后,就可以长成新的莲花。
3. 根的无性繁殖根的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根系的扩展、分化等方式进行繁殖。
例如,植物之间的根系可以相互生长交织,形成新的个体。
知识点三:人工繁殖除了自然繁殖,人们还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进行人工繁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工繁殖方式:1.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指将植物的茎、叶、根等部分切割下来,插入土壤或水中,待其生长出新的根系和茎后,就可以生长成为一个新的植株。
2. 种植物种子人们可以将植物的种子进行人工收集,并进行适当的保存和播种,以实现植物的繁殖。
结论:植物繁殖是植物生存和生长的重要过程之一。
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植物能够逐渐扩大种群数量,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区。
植物的繁殖与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与繁殖方式植物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繁殖来延续自身的生命,确保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
本文将对植物的繁殖与繁殖方式进行探讨。
一、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植物靠自身的能力和植物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无性繁殖具有快速、简便和易于产生大量新个体等特点。
1.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植物地下部分的茎或者根将自身分离出新的个体。
例如,马铃薯就是通过茎的分株繁殖来扩大种植量。
2. 剪枝繁殖剪枝繁殖是通过将植物的枝条、叶片或者根切下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发芽生根,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方式常见于一些观赏植物的繁殖,如玫瑰、菊花等。
3. 匍匐茎繁殖植物的匍匐茎是一种地下茎,它负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一些匍匐茎具有发根和发芽的能力,可以独立形成新个体。
4. 菌丝繁殖菌丝繁殖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繁殖方式,常见于真菌中。
真菌通过分裂、分枝或者孢子产生菌丝,再通过菌丝繁殖的方式扩大真菌种群。
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植物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加种群的适应性和抗性。
1. 花的有性繁殖大多数植物通过花进行有性繁殖。
花由雄蕊和雌蕊构成,雄蕊产生花粉,雌蕊包含子房和柱头,接收花粉进行受精。
随后受精卵发育为种子,种子则通过风、水或者动物的传播进行繁殖。
2. 球果的有性繁殖一些植物如松类植物通过球果进行有性繁殖。
球果是一种外形类似于球形的果实,内部含有雄蕊和雌蕊,通过雄蕊产生花粉,雌蕊受精并形成种子。
3. 瘦果的有性繁殖瘦果是一种单子叶植物的果实,也是一种有性繁殖的方式。
经过授粉、受精和种子发育,瘦果成熟后释放种子,通过适当的环境或者外力传播。
4. 子实体的有性繁殖子实体是真菌的生殖结构,它通过有性繁殖产生新的菌丝和真菌。
子实体常见于蘑菇、霉菌等真菌类群。
总结起来,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通过植物本身的器官进行,包括分株繁殖、剪枝繁殖、匍匐茎繁殖和菌丝繁殖。
科普认识植物的繁殖与生长

科普认识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作物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而且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了解作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容易。
本文将就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进行科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大自然中这些神奇的生命。
一、植物的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植物有多种繁殖方式。
常见的繁殖方式包括:通过种子繁殖、通过分根繁殖、通过茎繁殖和通过叶繁殖。
下面将逐一阐述这四种繁殖方式。
1. 通过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植物繁殖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植物的种子包括种子壳、胚珠和种子胚乳等部分。
种子的形成需要从花粉萌发开始,经过授粉、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
2. 通过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一种植物繁殖方式,它通过植株的根部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这种方式常见于竹类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
分根繁殖的好处是可以产生大量新个体,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3. 通过茎繁殖茎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茎的结构进行繁殖的方式。
茎繁殖可以分为地下茎繁殖和地上茎繁殖两种。
地下茎繁殖常见于一些塑形植物,如香蕉。
地上茎繁殖则是指植物通过茎上的芽进行繁殖,如龙舌兰。
4. 通过叶繁殖叶繁殖是一种少见但非常有趣的植物繁殖方式,它是指植物通过叶片的组织产生新的个体。
叶繁殖常见于一些多肉植物,如仙人掌。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光线和水分资源,适应干旱的环境。
二、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殖生长和衰老。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阶段。
1. 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第一步,它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当种子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后,种子壳会破裂,胚乳中的养分开始供给萌发的幼苗。
2. 幼苗生长在种子萌发后,幼苗开始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幼苗的主要生长点是顶芽,这是幼苗向上生长的动力源。
3. 生殖生长当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它们会开始开花和结籽。
开花是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过程,通过花粉授粉、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最终形成新的种子。
植物的繁殖

——当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雄蕊的花粉粒和雌蕊的胚 囊已经成熟,或其中之一已达到成熟程度,花被(花萼、花 冠)展开,雄蕊和雌蕊露出,这种现象称为“开花”。
(2)开花习性
①开花年龄
②开花季节 ③花期长短
④先展叶后开花 ⑤先花后叶 ⑥花叶同放;
(3)花期
①单花花期 ②单株花期 ③居群花期
2、传粉(pollination)
如四数木科、大戟科等
➢ 雌花、两性花异株(雌全异株)(gynodioecious): 居群由雌株和两性花植株组成;
如:葫芦科、菊科、车前草科等一植物中发现
➢ 雌、雄、两性花异株(三性花异株)(trioecious): 居群由雄株和两性花植株能成;如卫矛科
问题
为什么植物的性表达会 出现如此多样性?它们有 何进化意义?
(1)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
——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与母体分离(或暂不分离),直 接形成一个独 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2)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植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的 特化细胞(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在适宜的环境下 直发育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花粉 + 柱头 + 传粉媒介 传粉系统类型(根据传粉媒介分):
生物传粉: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 非生物传粉:风媒传粉和水媒传粉 *自动自花传粉(不需要外界媒介):
*非生物传粉的花含有的花粉量通常比虫媒传粉的植物高,曾被看作 是较高花粉损耗的传粉方式.
② 交配系统 ——是指控制着配子如何结合以形成的所有属性,简单地 说,就是指谁与谁交配以及它们的交配方式与频率。
③ 繁育系统
——指控制居群或分类群中异交或自交相对频率的各种生 理、形态机制(Heywood,1976)。主要包括花综合特征、 花各性器官的寿命、花开放式样、自交亲和程度和交配系 统。
生物学初中二年级植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学初中二年级植物的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化,以适应各种环境和生存需求。
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二年级生物学中植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植物生殖细胞的结合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这两个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植物个体,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在受精卵发育成新的个体。
1. 花的繁殖大部分植物都通过花进行有性生殖。
花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的繁殖过程可分为花的传粉和花的授粉两个步骤。
(1)花的传粉花的传粉是指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
传粉方式包括风媒传粉和动物媒介传粉两种。
- 风媒传粉:一些植物通过风力将花粉传到其他植物的雌蕊上。
例如,杨树、黄杨等植物采用风媒传粉方式,花粉轻盈,随风飘散,并落在其他植物的花柱上完成传粉。
- 动物媒介传粉:另一些植物通过吸引昆虫、鸟类、蝙蝠等动物来传播花粉。
当动物离开一朵花时,花粉会附着在动物的身上,并在它们到达其他花朵时传到雌蕊。
例如,蜜蜂会在采集花蜜的过程中带走花粉,并在另一棵花上完成传粉。
(2)花的授粉花的授粉是指花粉在雌蕊上的柱头与花粉粘液作用后,花粉管顶端对柱头内的胚珠进行授粉。
授粉后,花粉管会长入胚珠,形成受精卵,从而发育成种子。
2. 孢子的繁殖除了通过花进行繁殖外,一些植物还通过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植物的孢子繁殖方式包括蕨类和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通过孢子囊中的母孢子细胞产生孢子,孢子释放后,可以落地生长为蕨类植物的营养体(蕨类植物叶状体)。
随后,蕨类植物通过两性配子体结合来完成受精,形成古铜藓叶(雌配子体)和古铜藓头(雄配子体),最终发育成新的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通过配子体交替生活双相生活方式。
受精后,雌配子体发育为苔藓植物的营养体,而雄配子体则产生孢子,孢子落地后发育成新的苔藓植物。
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植物利用自身的器官或其他途径,直接产生新的个体,无需结合受精过程。
植物有哪些繁殖方法

植物有哪些繁殖方法
植物的繁殖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而无性繁
殖则是指植物通过无需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就能产生新的个体。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植物的繁殖方法。
首先,有性繁殖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
有性繁殖包括自
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
自花传粉是指植物的花粉在同一花或
同一株植物上进行传递,而异花传粉则是指花粉在不同花或不同植
物之间传递。
在有性繁殖中,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种子,从而
形成新的个体。
其次,无性繁殖也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无性繁殖包括
茎的匍匐生根、地下茎、块茎、根茎等方式。
茎的匍匐生根是指植
物的茎在地面上匍匐生长,并且在节点处生根,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地下茎是指植物的地下茎在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够长出新的植株。
块茎是指植物的地下茎肥大而短,能够长出新的植株。
根茎是指植
物的地下茎呈线状,能够长出新的植株。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叶片、根、芽等部位进行无性繁殖。
总的来说,植物的繁殖方法多种多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是
其中重要的方式。
有性繁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而无性繁殖则是植物通过茎、叶片、根等部位产生新的个体。
不同
的植物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条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繁殖方式,以
保证后代的繁衍和生存。
通过了解植物的繁殖方法,我们可以更好
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植物的栽培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在植物世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
一、繁殖器官1. 根系:根系是植物的重要繁殖器官之一。
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分枝繁殖,形成新的个体。
例如,甘蓝菜的根系可以生长出新的侧根,这些侧根会不断发展并形成新的植株。
2. 茎:茎也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有些植物的茎可以进行分蘖,即在茎的基部长出新的嫩枝,这些嫩枝可以独立生长成为新的植株。
例如,香蕉植株的茎会形成分蘖,每个分蘖可以独立生长并结果。
3. 叶片:某些植物的叶片也可以进行繁殖。
例如,一些草本植物的叶片可以通过分蘖或分根的方式进行繁殖。
这些新的植株可以从叶片的边缘生长出来,并逐渐形成独立的个体。
二、繁殖方式1.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雌雄配子体结合来繁殖后代。
这种繁殖方式可以增加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植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有性繁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传粉和授粉。
传粉是指花粉由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可以通过昆虫、风等媒介实现。
授粉是指花粉发芽并在雌蕊上长出花粉管,最终将精子输送到卵细胞中完成受精过程。
2.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器官(如根茎、茎、叶)或无性生殖细胞(如孢子)来繁殖后代。
无性繁殖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分根繁殖、分枝繁殖、分蘖繁殖、离体繁殖等。
其中,离体繁殖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使其生长、分化为一个完整的新植株。
总结起来,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各有特点,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了解和研究这些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对于植物的繁殖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这些多样的繁殖方式使得植物世界如此丰富多样,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景观和丰富的资源。
植物的繁殖方式及特点

植物的繁殖方式及特点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繁殖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和人工繁殖等,以及每种繁殖方式的特点。
一、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植物通过花的授粉和孢子的产生来进行繁殖的方式。
它是植物界最基本的繁殖方式之一,其过程中需要雄性花器官与雌性花器官的结合,产生种子和孢子。
有性繁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遗传多样性:有性繁殖利用了两个不同植株之间的交配,种子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本和母本的组合,因此,种子能够产生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新个体。
2. 适应环境变化:有性繁殖创造了较大的遗传变异,这对于植物的生存和适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
通过遗传多样性,植物能够产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后代。
3. 能力有限:有性繁殖需要授粉、受精和种子的形成,这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能量。
相比于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的繁殖速度相对较慢,且不适用于所有植物。
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器官或者其他的无性繁殖方法来产生新个体。
无性繁殖不需要两性花器官的结合,可以直接复制已有的个体。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及其特点:1. 分株繁殖:植物通过地下茎或者地上茎的分枝,将新的个体连带着根系分离出来。
这样的新个体可以独立于母体而单独生长,成为一个新的植株。
分株繁殖的特点是快速且简便,适用于许多植物。
2. 倒刺起芽:一些植物如仙人球会在植株上产生大量的倒刺,并在倒刺上产生新的芽,这些芽会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体,最终分离出来成长。
这种方式适用于干旱地区的植物。
3. 根茎繁殖:一些植物的地下茎会通过节间不断伸长,并在每个节间产生根系和新的生长点,形成新的植株。
4. 砧木嫁接:无性繁殖还可以通过砧木嫁接的方法,将两个不同种的植物切割并接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方法常用于果树的繁殖。
三、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如扦插、播种、组织培养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繁殖。
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植物的良种选育、疾病防治、品种改良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植物的性别类型(性表达)
1、花的组成 2、花的类型 3、植物的性别类型(性表达)
1、花的组成
2、 花的类型
(1)按花对称性分:
①辐射对称花 ②两侧对称花 ③不对称花
(2)按花组成部分具备情况分:
①完全花 ②不完全花
(3)按花被的具备情况分:
①两被花 ②单被花
③无被花
(4)按雌雄蕊的具备情况分:
植株上既着生雄花,也有两性花; ▪ 雌花、两性花同株(雌全同株)(gynomonoecy):
植株上既着生雌花,也有两性花; ▪ 雌、雄、两性花同株(三性花同株)(trimonoecism):
植株上同时着生雄花、雌花和两性花;
居群层次
单型: ➢ 两性花:居群内只有两性花的植株 ➢ 雌雄同株:居群内只雌雄同株的植株 ➢ 雄花、两性花同株:居群内只有雄花两性花同株的植株
(1)传粉的概念 ——成熟的花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到雌蕊柱头上
的过程, 称为传粉。 (2)传粉方式
① 自花传粉: 花部特征? ② 异花传粉: 花部特征? (3)传粉媒介 ① 虫媒:虫媒花特征? ② 风媒:风媒花特征?
姜科植物的传粉动物
(4)传粉系统、交配系统和繁育系统
①传粉系统 传粉系统组成部分:
①两性花 ②单性花(雄花、雌花) ③中性花(无性花)
3、植物的性别类型(性表达)
▪ 植物性表达类型(雌雄功能的时空表达)
——雌雄两性器官在植物中的分布有多种情况,不同 性表达在被子植物中所占比例不同。
(1)单花层次 (2)单株层次 (3)居群层次
单花层次
▪ 两性花(hermaphrodite): 同一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远交的缺点: 远交的植物本身对雄性投资加大,受环境的影响比较
大。
自交有许多的益处如:
✓ 拓展新的生境 ✓ 避免不可靠的传粉者(生殖保障 Reproductive assurance) ✓ 自动选择优势(Automatic selection advantage) ✓ 在植物居群中保持对本地的适应性 ✓ 自动地将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等。
植物的繁殖
王英强 wangyq@; 85217616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010.4
植物的繁殖
一、植物繁殖的类型 二、植物的性别类型(性表达) 三、开花、传粉和受精 四、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一、植物繁殖的类型
1、繁殖(reproduction)概念
——植物由旧个体产生新个体以延续其种族的现象, 称为繁殖。
2、植物繁殖的类型
(1)营养繁殖 (2)无性生殖(无性繁殖) (3)有性生殖
(1)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
——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与母体分离(或暂不分离),直 接形成一个独 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2)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当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雄蕊的花粉粒和雌蕊的胚 囊已经成熟,或其中之一已达到成熟程度,花被(花萼、花 冠)展开,雄蕊和雌蕊露出,这种现象称为“开花”。
(2)开花习性
①开花年龄
②开花季节 ③花期长短
④先展叶后开花 ⑤先花后叶 ⑥花叶同放;
(3)花期
①单花花期 ②单株花期 ③居群花期
2、传粉(pollination)
性表达的生态进化意义
不同形式的性表达状态的适应意义有着差别, 植物性分离的现象曾一直被认为是远交优势选 择的结果。
植物多样的性表达表明两性亲本资源配置的 模式反映了两性的进化适合度。从性配置的角 度来看,植物性分离有利于s)
(1)开花概念
——植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的 特化细胞(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在适宜的环境 下直发育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3)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植物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产生特化的有性生殖细胞 (配子);繁殖时由雌雄配子彼此融合形成合子(或 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繁 殖方式。
▪ 雄性花(staminate): 单性,同一花中只有雄蕊,没有雌蕊;
▪ 雌性花(pistillate) 单性,同一花中只有雌蕊,没有雄蕊;
单株层次
▪ 雌雄同花(hermaphroditic):植株上只着生两性花; ▪ 雌雄同株(monoecism):植株上既着生雄花,也有雌花; ▪ 雄株(androecy): 植株上只着生雄株; ▪ 雌株(gynoecy): 植株上只着生雌株; ▪ 雄花、两性花同株(雄全同株)(andromonecy):
如:百合科、茄科、伞形科、桃金娘科、苏木科、瑞香科、苦苔苣科、 等一些植物中出现。
➢ 雌花、两性花同株:居群内只有雌花两性花同株的植株
如:菊科等
➢ 雌、雄、两性花同株:雌雄两性花同株的植株
如:菊科等
多型 ➢ 雌、雄异株(dioecious): 居群由雄株和雌株组成 ; ➢ 雄花、两性花异株(雄全异株)(androdioecious): 居群由雄株和两性花植株组成 ;
花粉 + 柱头 + 传粉媒介 传粉系统类型(根据传粉媒介分):
生物传粉: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 非生物传粉:风媒传粉和水媒传粉 *自动自花传粉(不需要外界媒介):
*非生物传粉的花含有的花粉量通常比虫媒传粉的植物高,曾被看作 是较高花粉损耗的传粉方式.
② 交配系统 ——是指控制着配子如何结合以形成的所有属性,简单地 说,就是指谁与谁交配以及它们的交配方式与频率。
③ 繁育系统
——指控制居群或分类群中异交或自交相对频率的各种生 理、形态机制(Heywood,1976)。主要包括花综合特征、 花各性器官的寿命、花开放式样、自交亲和程度和交配系 统。
植物的繁育系统类型:近交 远交 单性生殖
*混合交配系统
自花受粉引起的近交衰退在植物界中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它会造成近缘个体间交配产生的后代适应性降低,并被认 为是植物繁育系统进化的一个选择压力。
如四数木科、大戟科等
➢ 雌花、两性花异株(雌全异株)(gynodioecious): 居群由雌株和两性花植株组成;
如:葫芦科、菊科、车前草科等一植物中发现
➢ 雌、雄、两性花异株(三性花异株)(trioecious): 居群由雄株和两性花植株能成;如卫矛科
问题
为什么植物的性表达会 出现如此多样性?它们有 何进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