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断面面积计算
路基横断面挖填面积计算

任务4 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在公路工程项目中,路基土石方数量十分可观,它是公路工程项目的一项主要指标,直接影响公路建设的造价、工期、用地等许多方面。
土石方的数量及其调配,关系着取土或弃土地点、公路用地范围,同时对工程造价、所需劳动力和机具设备的数量以及施工期限有较大影响。
土石方数据计算与调配的主要任务是计算每公里路段的土石方数量和全线总土石方工程数量,合理调配挖方的利用和填方的来源及运距,为编制工程预(概)算、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计量支付提供依据。
由于自然地面起伏多变,填挖体积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几何体,若按地面的起伏变化来进行土石方数量的计算,不仅繁杂,而且实用意义不大。
因此,在公路的测设过程中,土石方的计算通常采用近似方法,计算精度视工程的要求而定。
一般情况下,横断面的面积以m2为单位,可取小数后一位,土石方的体积以m3为单位,可取至整数。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围成的面积,包括填方区域面积与挖方区域面积,在断面面积计算时,填方与挖方应分别考虑。
常用的断面面积计算方法有积距法、坐标法、几何图形法和混合法。
1、积距法积距法的原理是把断面面积垂直分割成宽度相等的若干条块,由于每一条块的宽度相等,所以在计算面积时,只需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然后乘以宽度,即可得出每一条块的面积,如图3-12所示。
其计算公式为:(3-1)式中:——横断面面积,;——横断面所分成的三角形或梯形条块的宽度,通常用1m或2m;——横断面所分成的三角形或梯形条块的平均高度,m。
图3-12 积距法计算示意图图3-13 坐标法由此可见,积距法求面积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量取的累加值,这种操作可以使用分规按顺序由左到右连续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分规最后的累计高就是,将条块宽度乘以累计高度即为填或挖的面积。
积距法也可以用厘米格纸拆成窄条作为量尺,每量一次在窄条上画好标记,从开始到最后标记的累计距离就是,然后乘以条块宽度即为所求面积。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煤矿巷道及通风计算公式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39×巷宽)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26×巷宽)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二、风速测定计算:V表=n/t (m/s) (一般为侧身法测风速)式中:V表:计算出的表速;n:见表读数;t:测风时间(s)V真=a+ b×V表式中:V真:真风速(扣除风表误差后的风速);a、b:为校正见表常数。
V平=K V真=(S-0.4)×V真÷S式中:K为校正系数(侧身法测风时K=(S-0.4)/S,迎面测风时取1.14);S为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三、风量的测定:Q=SV式中Q:井巷中的风量(m3/s);S: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m2); V:井巷中的平均风速(m/s)例1:某半圆拱巷道宽2m,巷道壁高1m,风速1m/s,问此巷道风量是多少。
例2:某煤巷掘进断面积3m2,风量36 m3/min,风速超限吗?四、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瓦)Q瓦=QC (m3/min)式中Q:为工作面的风量;C:为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例:某矿井瓦斯涌出量3 m3/min,按总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限计算矿井供风量不得小于多少。
2、相对瓦斯涌出量(q瓦)q 瓦=1440Q 瓦*N T(m 3/t ) 式中Q 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440:为每天1440分钟; N :工作的天数(当月); T :当月的产量五、全矿井风量计算: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为数计算Q 矿=4NK (m 3/min )式中4:为《规程》第103条规定每人在井下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N :井下最多人数;K :系数(1.2~1.5)2、按独立通风的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 矿=(∑Q 采+∑Q 掘+∑Q 硐…+∑Q 其他)×K式中K :校正系数(取1.2~1.8)六、采煤工作面需风量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 采=100×q 采×K CH4 (m 3/min )式中100:为系数; q 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相对); K 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2.0)2、按采面气温计算:Q 采=60×V ×S (m 3/min )式中60:为系数; V :采面的风速(温度为18~20℃时取0.8~1.0m/s ,温度为20~23℃时取1.0~1.5 m/s ); S:采面平均断面积。
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方计算新方法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如图4-4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 hi则横断面面积: A =b h1+b h2+b h3+… +b hn=b∑ hi当 b = 1m 时,则 A 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 hi。
2.坐标法:如图4-5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A = [∑(xi yi+1-xi+1yi) ] 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图4-4 横断面面积计算(积距法)h 4h 1h 2h 3hnA图4-5 横断面面积计算(坐标法)5,y 5)二、 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 1+A 2)2L 式中:V — 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 3);A 1、A 2 — 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 2);L —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5。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
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31(A 1+A 2) L (1+mm1)式中:m = A 1 / A 2 ,其中A 1 <A 2 。
图4-5 平均断面法第二种的方法精度较高,应尽量采用,特别适用计算机计算。
用上述方法计算的土石方体积中,是包含了路面体积的。
若所设计的纵断面有填有挖基本平衡,则填方断面中多计算的路面面积与挖方断面中少计算的路面面积相互抵消,其总体积与实施体积相差不大。
隧道断面计算公式

隧道断面计算公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隧道断面计算的重要性
2.隧道断面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解释
3.隧道断面计算的实际应用举例
4.结论:隧道断面计算公式对于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隧道断面计算公式在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隧道断面是指隧道内任意一点处的截面形状,其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着隧道的通行能力、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
因此,精确计算隧道断面是隧道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隧道断面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解释:
隧道断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高×宽
其中,高指的是隧道断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宽指的是隧道断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隧道断面的面积。
例如,如果隧道断面的高为 4 米,宽为 3.5 米,那么隧道断面的面积为 14 平方米。
隧道断面计算的实际应用举例:
在实际的隧道工程中,隧道断面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工程师需要根据隧道的设计要求、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灵活运用隧道断面计算公式,确定隧道的断面大小和形状。
例如,在设计一条双向通车的隧道时,工程师需要确保隧道的断面面积足够大,以满足双向通车的需求。
同时,工程师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如隧道穿越的山体、地下水位等因素,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论:
隧道断面计算公式对于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精确计算隧道断面,工程师可以确保隧道的通行能力、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达到最佳平衡。
断面计算公式

a
b
a
2
b
b
2
3
B
B
a
a
2
2
b
B
HB b(e2 h)
e2 H e1
1 3
( Be13
bh3
ae23
)
e1
1 2
aH 2 aH
bt 2 bt
Z1
I e1
Z2
I e2
d
1
bd
e
b
e
d
2
bd
b
b
3
bd
d
断面参数计算公式表
中性轴到截面上 最远点的距离
惯性矩
e
I
1d
bd 3
2
12
截面系数 Z = I
e
bd 2 6
bd 3
bd 3
d
3
3
hd b2+d 2
b3d3 6(b 2+d 2)
b 2d 2 6 b2+d 2
回转半径 ρ = I
A
d 0.289d 12
2(b-t)
1 3
2sb
3+lt
3+
g 2
(b
4-t
4
)
-A(b-e) 2
ただ其し中gg=斜つ边ば勾的配斜度
Dd e sh
t
2
bd-h(b -t)
d
2
b
sh
t
hs e
eb
3
bd-h(b -t)
b
2
d
b
t
4
bd
bd-h(b -t)
d
e
2
bd3-h3 (b-t) 12
2sb3+ht 3 12
一巷道断面计算公式

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
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39×巷宽)
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26×巷宽)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
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
巷道断面积计算
⒈矩形巷道断面积:S=B×h,m2
S—巷道断面积,m2
B—矩形巷道宽度,m
h—矩形巷道高度,m
⒉梯形巷道断面积
S=(B1+B2) ×h/2 m2
B1—梯形巷道上部宽度,m
B2—梯形巷道下部宽度,m
S—巷道断面积,m2
h—巷道高度,m
⒊圆形巷道断面积
S=D2л/4 或S=0.7854D2
S—巷道断面积,m2
D—圆形巷道直径
⒋三心拱形巷道断面积
S= B(0.26B+h)
B—巷道宽度,m
h—巷道的基高度,m
⒌半圆拱形巷道断面积
S=B2л/8+Bh = 0.3927B2+B×h 或S=B2×л/8 +B(H-B/2) B—巷道宽度,m
h—巷道的基高度,m
H—巷道的总高度,m。
断面面积计算范文

断面面积计算范文断面面积是描述一个实体物体在其中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工程、地理等。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断面面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形状、尺寸以及空间分布,从而进行相应的设计、规划或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计算断面面积的基本原理。
一般而言,断面面积的计算可以基于几何形状、测量数据或数学公式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对于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计算断面面积相对较为简单。
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其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一个矩形的断面面积计算,我们可以使用长度和宽度两个参数进行计算。
公式如下:断面面积=长度×宽度对于一个圆形的断面面积计算,我们可以使用半径或直径这两个参数进行计算。
公式如下:断面面积=π×半径²或断面面积=π×(直径/2)²对于一个三角形的断面面积计算,我们可以使用底边长度和高度这两个参数进行计算。
公式如下:断面面积=1/2×底边长度×高度这些公式都是比较基础的,可以快速计算出一些简单形状的断面面积。
对于一些复杂的几何形状,计算断面面积可能需要使用数学方法或测量技术。
比如,对于一个多边形的断面面积计算,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形状的组合,然后分别计算其断面面积,并将这些面积进行求和。
当涉及到三维物体的断面面积计算时,我们可能需要借助投影方法来计算。
投影是将三维物体在其中一平面上的投影,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个投影进行测量并计算其面积来得到断面面积。
例如,对于一个立方体的断面面积计算,我们可以将其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看作是一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出其面积。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单位的选择。
计算断面面积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平方单位,比如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公里等。
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单位来计算断面面积,并确保单位统一总之,计算断面面积可以通过几何形状的公式、数学方法、测量技术等不同的途径来实现。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地质、通风)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地质、通风类)水文地质类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注Cp可采下式参考计算:h=0.0021H+0.0956L+0.4186Mh—煤层底板破坏深度(m);H—煤层埋藏深度(m);L—工作面倾斜长度(m);M—工作面回采高度(m)。
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㈠公式:t=L(rL-)/4Kp或H=2Kpt2/L2+rt式中t—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m);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t/m3);Kp—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t/m2);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t/m2)。
㈡公式参数取值依据: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取2.5~3.0t/m3。
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此处为计算至含水层顶面的水头高度。
Kp—一般取4.26~10 t/m2。
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㈠公式:L 0.5=式中:L—煤柱留设宽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2~5);M—煤层厚度或采高(m);P—水头压力(t/m2);Kp—煤的抗张强度(t/m2)。
㈡主要参数取值依据:Kp取值依据:河津矿区在设计太原群系煤柱留设时Kp取1.0 t/m2。
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㈠公式:Q积=∑Q采+∑Q巷Q采=KMF/cosa=KMBh/sinaQ巷=WLK式中:Q积—相互连通的各积水区总积水量(m3);∑Q采—有水力联系采空区积水量之和(m3);∑Q巷—与采空区有联系的各种巷道积水量之和(m3);K—充水系数:采空区一般用0.25~0.5,煤巷充水系数一般取0.5~0.8,岩巷取0.8~1.0;M—采空区的平均采高或煤厚(m);F—采空积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m2);a—煤层倾角;W—积水巷道原有断面(m2);L—不同断面巷道长度(m);B—老空走向长度(m);h—老空水头高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