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作文指导课

合集下载

三年级作文教案秋景

三年级作文教案秋景

三年级作文教案秋景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

在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相对于夏季,秋季的气温明显下降。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三年级作文教案秋景,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作文教案秋景1一、写前指导1、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教师指名读题,明确习作的要求。

3请学生说说秋天有哪些色彩突出的、有代表性的事物(引导学生联想各种水果、蔬菜成熟的颜色,各种秋天开放的花的颜色等等) 4学生动手画一画。

5展示作品。

二、指导写作1、先口头描述自己画的图画。

2、教师指导:注意选择最能体现秋天色彩的景致来写,写的候要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意思清楚,注意使用表达色彩的词语。

三、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可根据口语交际写一写:《我最喜欢的颜色》《我最喜欢的声音》《听声音编故事》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前一句从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

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则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的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

中年级强调“能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因此,本次习作设计力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任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搜集表示声音的词语、句子,并抄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

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声音》,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在课文中学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声音。

绚丽多彩的秋天美景 习作指导课

绚丽多彩的秋天美景 习作指导课

绚丽多彩的秋天美景习作指导课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写作文吗?这节课老师要教给你一些杀手锏,(绝招),上课你得认真听,不然我的刘氏秘籍你可学不到,而且我还要带着你的脑子到室外游览,认真听课,你就不会掉队,现在让我看看认真听课是什么状态?二、写作指导1.这节课我们要写什么作文呢?跟老师一起板书:绚丽多彩的秋天美景。

齐读课题。

2.分析主题,提出这是写景的习作。

(板书:写景)3.写景的文章有什么特点呢?写的很美。

4.理解了题意,我们要发散思维,写什么景好呢?树:秋天的树6.总结,抓特点写,抓住能体现秋的事物,还要抓住这件事物的特点来写。

7.还有哪些景可以写?如果作文把同学们说的这些罗列起来就太乱了,我们归归类吧,果园、田野、树林、花园等。

8.刚才我们说了,写景的文章得写的美,那怎么才能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写的美呢?让我们回忆几篇美文: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找春天》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葡萄沟》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9.总结: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从色彩、声音、形态等方面修辞。

10.描述果园里的景。

小试牛刀。

11.同学们刚才的句子综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美的自然段,我们再到树林、花园里去看一看,你能想到什么美的句子?12.你对哪个地方的景色特别感兴趣,可以详写,不太熟悉的可以略写,这样使文章详略得当。

三、范文:13.同学们说的这么热闹,我也来展示一下我的作文吧!一会你们当老师,给我点评一下。

小学三年级《美丽的秋天》习作指导

小学三年级《美丽的秋天》习作指导

题目:( )的秋天 秋天真美啊 开头总说,秋天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中间分说,各个地方的秋天都有哪些景物。 如:田野(农作物、动物等)、果园(秋天成熟的水 果)、花园(秋天开的花) 森林(有些树木)在秋天的特点,另外,还可以写写有些动物在秋天忙着干什么。 结尾总说,表达你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开头
1.秋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也是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2.秋姑娘,悄悄地,悄悄地,趁你没留意,给大地换上了五彩缤缤纷的 新衣裳。山川、田野、菜园,一切都变得那么美丽。 3.百花盛开、百鸟争鸣的春天是可爱的,瓜果遍地、果实累累的秋天更可爱。
长满枝头的苹果多么像小孩子圆圆的脸蛋呀!
还有这红红的山楂多么想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枝头。
枣树上的红枣红彤彤的像极了那美丽的红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 出迷人的光泽。
瞧这一个个石榴多么像一个个纯真的笑脸,甜蜜蜜的笑着。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果园顿时发生了变化。柿子树上结满 了红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葡萄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 下,有红的、白的、紫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像一 串串彩色的玛瑙,在阳光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摘果子的姑娘们 看了,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果园里还有什么果实,问问父母,例 如:梨子像葫芦……)
稻田 像(金色的海洋 );高粱地像披上了(红色的风衣);棉花地像盖上 了( 雪被子 )。(这样就显得语言生动形象了。)
柿子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桔子树上结满了甜甜的桔子,压弯了枝头。
葡萄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像一串串彩色的玛瑙,在阳光下晶莹透 亮、闪闪发光……
你看这黄黄的鸭梨多么诱人呀!真像一个个黄色的小葫芦。
01
小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 02

美丽的秋天作文指导

美丽的秋天作文指导

美丽的秋天作文指导美丽的秋天教学目标:1..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将观察到、感受到的这个季节的独特的美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这有几句古诗,你们能说出下半句吗,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是说一年中硕果累累的时候,你知道是写的那个季节吗,2.小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她秋高气爽,满山红遍;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她五谷丰登,果实累累......二.出示图片,感受秋天。

各种水果,指生描述果园里的景象。

1过渡:国庆期间,同学们和父母出门旅游了吧,或者去了公园,广场.....你看到秋天了吗,1.指名说。

2.秋天公园里的景色,我们可以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来写。

出示:枫叶、银杏树、菊花等来说特点。

3.出示“一望无际的稻田”(1)你看到了什么,远远望去像什么,(2)从整体看,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我们再从局部到一株株的稻穗呢,4.小结: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难怪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呢~三.写法指导1.留心景物,注意观察顺序.2.动静结合,把景物完整的再现出来。

3.写景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4.展开想象,让景物有声、有色、有感情。

5.采用“总--分--总”的写法。

四.完成草稿。

篇二:美丽的秋天作文公开课教案美丽的秋天第五册第三单元习作教案2通城县隽水小学周瑜瑛教学目标:1、围绕秋天的景物,让学生学会感观观察法,抓住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2、学会想象和和热爱联想,让文章生动起来。

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出示《山行》)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我们来读一读。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在你的心中,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美丽的秋天。

描写秋天的田野作文指导课教案

描写秋天的田野作文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秋天的田野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粮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田野景色特点介绍2. 作文写作技巧讲解3. 学生作文实践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田野景色。

2. 教授作文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细节。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秋天的田野景色图片或视频。

2. 教师准备相关作文示例。

3. 学生准备观察秋天的田野景色并进行描述。

【课堂导入】1. 教师展示秋天的田野景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秋天的田野景色。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秋天的田野景色的观察和感受。

【作文写作技巧讲解】1. 教师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田野景色,如色彩、形态、气息等方面。

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作文实践】1. 学生根据观察和感受,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作文练习。

2. 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描述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成果,感受写作的乐趣。

【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学生选取一幅秋天的田野景色图片或视频,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田野景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观察和描述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下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田野景色的成果。

【作文写作技巧讲解】1. 教师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如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情感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田野景色的喜爱和珍惜。

【学生作文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技巧,对之前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秋天的景物为主题的作文写作训练教案

以秋天的景物为主题的作文写作训练教案

以秋天的景物为主题的作文写作训练教案第1篇:以秋天的景物为主题的作文写作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习作”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

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课前准备:组织一次秋游或课外观察活动;准备好“秋天的景*”的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的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一、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

1、导入秋天。

(老师激趣谈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

)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的同学说是秋天。

有“好景”、又有“黄”、“绿”这些**,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以秋天为题的写景作文秋天的气息作文啊,我在寻觅,一年四季的气息。

南国纵不能说是一年四季如春,但最起码四季相差不大。

(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尤其是秋天,既不落叶,气温也只稍降;若不看日历,就难以分辩。

倒不是真的难以分辩,只不过细心的人才能察觉。

我是个粗心的人,粗心的人注定会错过许多美好的事物。

以往我都对四季更替不大敏感,总是在深秋才感叹,原来都已经秋天了啊!一个不大注意时间的人,当他发现白马过隙,忽然而已时,心底就会产生难以言语的悲哀。

秋天的景色作文教案

秋天的景色作文教案

秋天的景色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秋天的景色,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2.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和想象。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提高作文的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自然景色和特点。

2. 观察和描述秋天景色的方法和技巧。

3. 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景色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和想象。

2. 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方法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培养观察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写作指导法:教师给予学生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4.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案范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教师讲解观察和描述秋天景色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练习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和想象。

三、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秋天景色的作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教学内容:1. 教师讲解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方法。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三、作业布置:1. 学生继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准备进行课堂展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篇章结构、逻辑思维等方面。

3.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将秋天景色直观地展现出来。

秋天的景色作文教案

秋天的景色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景色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景色特点:金黄的落叶、丰硕的果实、五彩斑斓的菊花等。

2. 作文题目:《秋天的景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景色生动地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秋天的景色。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秋天的景色特点,分享观察心得。

3.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4. 讲评法: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提出修改意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秋天的景色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练习: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秋天的景色,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秋天的景色特点,分享观察心得。

4. 教师示范:教师以秋天的景色为题材,现场示范写作。

6. 作文讲评: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提出修改意见。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讲评意见,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秋天景色的理解,增强其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度。

2. 通过作文修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丰富作文的表现力。

七、教学内容1. 作文修改:对《秋天的景色》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2. 修辞手法讲解:讲解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自我修改能力,提升写作技巧。

2. 难点:如何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九、教学方法1. 修改法: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教师提供指导。

2. 示范法:教师展示修改后的作文,讲解修改过程和原因。

3. 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评改作文,交流修改心得。

4. 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修改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秋天来了,秋风吹起,树上的叶子全都掉落了, 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的盛装。美丽的秋姑娘悄悄地打 开了秋天的大门,又一个桂子飘香的季节来了。
写一处秋景:
• 可以写小河边,小桥边,花坛,丰收的果 园,田野里,菜园里,树林里,我家的小 院等等。
秋天的句子:
1、我爱秋高气爽的秋天,我更爱秋天的田野。 田野 里,到处呈现着丰收的景象。远远望去,那金黄色的稻 穗像一条黄色的毯子,铺在田野上。 2、秋天的声音,各种各样。虽然没有小提琴演奏那 样优美、动人,可是,在我的眼中,秋天的声音是那么 自然,那么美妙,是任何乐器所无法比拟的。 有一种声 音 沙沙沙,沙沙沙 这是秋雨的声音。
秋天的词语
秋风萧萧、 秋风萧瑟、 秋风瑟瑟、 金风送爽春 花秋月、 秋月春风、 秋月春花、秋月寒江、 晴云秋月、 红衰翠减、 霜天红叶; 枫林尽染; 一叶知秋; 霜叶知秋; 丹枫迎秋; 秋风红叶; 天高气清;秋高气爽; 秋高气肃; 秋高马肥; 金桂飘香; 桂子飘香; 稻谷飘香;无边落木 萧萧下; 春华秋实 、 天高云淡、 玉露生寒、 凋谢、 凋零、 枯黄
多种手法
• 调动视觉、味觉、听觉等感官。如《秋颂》 中作者提到的 • 想象与联想。
•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
• 根据以上所讲的内容修改刚才 自己所写的文段,要求:抓住 景物的特征、安排描写顺序、 融入主观情感、运用多种手法 (多修辞、多想象、多感官、 多修饰· · · · · · )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讲的写景方法,用文字 把这幅图描绘出来(多想象、多联想· · · · · · )
身边的秋景
作文指导
观察下面景物, 叶秋景图,图中的主要景物为法桐 和树叶,这与我们在《落叶》这篇 散文中作者描绘的场景不谋而合。 秋景到底应该怎样写呢?
景物描写
• 1、抓住景物的特点(时间、季节、地 域· · · · · · ) • 2、安排描写顺序(由高到低、由远及近、 由内到外、有主到次等等) • 3、融入主观感情(借助情感色彩鲜明的词 语,如喜欢的,快乐的,投入的· · · · · · ) • 4、运用多种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