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 (2)

合集下载

第3课 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 (2)

第3课  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 (2)

中学“三段六环节”教学法课时备课学科:美术主备人:时间:2015年11 月13日课题第3课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具体形式:横披、条幅、册页、扇面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品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装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书画艺术有更近一步的认识,深入体会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理解“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加深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中国画的装裱形式教学难点掌握中国书画的装裱基本知识教法学法欣赏激趣、感受材质、学习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教学用具教材、图片、实物板书设计一、书画装裱知识二、交流评述三、老师总结教学反思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装裱知识,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具体形式:横披、条幅、册页、扇面等。

对中国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体会中国画的精髓,理解“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以前学生对中国画得装裱一无所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画的装裱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中国画装裱打下了基础。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一、通过视频进行导入二、提问中1、中国画的展示是直接贴出来吗?2、为什么中国书画要经过装裱这一过程才能算是完整的艺术作品?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回答展示交流三、书画的装裱格式镜心、条幅、手卷、册页、扇面等。

四、教师出示几件作品根据作品让学生说出适当的装裱形式,并选用合适的绫边进行配色。

五、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初级装裱知识,进行装裱形式的主要设计。

学生赏析、讨论、思考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学生练习检测反馈六、作品展示总结:中国书画装裱艺术是我国一项悠久的手工艺技术。

对同学的作品做出评价。

《书画装裱》教学大纲

《书画装裱》教学大纲

《书画装裱》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书画装裱的基本形制,掌握装裱的基本工艺流程。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践为主。

在介绍书画装裱的基本形制的基础上着重实践的训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教师作必要的示范,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方法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讲授理论时,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方法,提供涉猎广泛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及电化教学手段,实施学生互动、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积极体验,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完成装裱作品两件。

根据平时练习情况综合评定学期成绩。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

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

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等。

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

明代周嘉胄所著《装裱志》、清代周二学所著《一角篇》及现代冯鹏生所著《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所著《中国书画装裱》都是系统论述书画装裱的专门著作。

1. 形制(1) 宣和装:又称“宋式裱”。

是北宋徽宗(赵佶)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

因徽宗宣和年号(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

此种样式、是裱条中最复杂的一种。

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梁思闵《芦汀密雪图卷》。

(2) 吴装: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池全国,号称吴装。

其裱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

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

(3) 一色裱:就是裱画镶料用一种颜色的。

《书画装裱》电子教案

《书画装裱》电子教案

项目一装裱的环境与设备任务(一)裱房中主要物品授课课题裱房中主要物品授课人曹世桥授课类型新授课学时数 1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裱房、案子、墙的设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裱房中主要物件的认识。

教学难点:壁子的使用。

教学方法教法:观察、引导、交流、讲授。

学法:实物演示。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备注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放映幻灯片《书画装裱》1-4图片。

请学生谈谈对案子、壁子、裁板的认识。

提问1:师: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之后想到了什么?二、进入课题感受新知出示图片4,讲解裱房的布置1.提问:裱房如何布置2.介绍裱房内主要物件。

三、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收获,并整理笔记。

观察、讨论、评述、欣赏讨论,记录,发言看幻灯片上的图表。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讨论。

观察区别。

任务(二)装裱用料教学设计任务(三)书画装裱用具教学设计项目二装裱工艺程序与方法任务(一)粉子及浆糊制作任务(二)书画装裱熟宣托心任务(三)装裱方法飞托任务(四)装裱方法搭托任务(五)装裱方法托绫、绢1任务(六)装裱托绫绢方法2任务(七)装裱方法托复背用料教学设计任务(八)装裱用料教学设计任务(九)条、边、裁、转边要点任务(十)扶活操作任务(十一)打蜡砑光剪边技术任务(十二)折串配干拴绦子项目三装裱格式任务(一)装裱格式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单色装裱要领;掌握单色裱画轴的种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记单色裱的种类,使画面完整或最大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继续体现书画家的意图和思想,裁心时,尽量表达。

教学方法教法:观察、引导、交流、讲授。

学法:实物演示。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备注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放映幻灯片《画轴装裱》图片。

请学生回忆上节内容、方法要点。

提问1:师: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之后想到了什么?二、进入课题感受新知1.讲解单色裱注意要点。

2.不同格式单色裱问题的处理。

三、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收获。

浅谈中国书画的装裱工艺

浅谈中国书画的装裱工艺

浅谈中国书画的装裱工艺书画装裱,是传统装潢艺术的一个种类,古籍修复工作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装裱艺术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相当的重视,它对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幅新的书画或破损了的古画,经过精湛的装裱后,不但使作品增添了许多工艺美,更能突出原作和谐、典雅的艺术美。

所以,在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中,书画装裱也就成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书画装裱工作者,曾被人们誉为“画医”。

书画不装裱,有如病人有病不医;若“装潢不精好,又剥蚀古香,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故装裱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

对古旧破损的书画作品,首先必须制定一个严格而又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继而进行配补绢、染色纸一系列的修复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医不善随剂而毙”的恶果,既要除掉书画面上的累累霉斑,又不损伤作品,达到抢救、保护文物的最终目的,我放弃了使用化学剂除霉的方法,而改用30—40℃左右的温水反复漂洗。

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升温的方法改善绢本又硬又脆的现象,同时也防止了高温可能引起的丝织物蛋白脱脂。

这道漂洗手续,虽然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但为全面修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如明代周嘉胃《装潢志》所说:“书画付装,先须审视气色,如色暗气沉,烟蒸沉积,须浣洗令净。

”关于浆糊,目前在修复界争议还是很大的。

主要是应该使用面粉浆糊还是使用化学浆糊的问题。

面粉浆糊的优点在于不会损伤纸张,缺点是易引起虫蛀,且调制过程复杂;化学浆糊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快捷,随调随用,多少都宜,缺点是易引起纸张发脆。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南方气候潮湿,虫蛀是书画保存的最大危害,而北方气候干燥,纸张发脆是书画保存的“天敌”,因此,在南方以使用化学浆糊为宜。

书画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一门传统艺术,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

人们最初对书画进行装裱就是要使书画平整结实,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进了书画装裱工艺向纵深发展。

书画装裱步骤和要领

书画装裱步骤和要领

书画装裱课程步骤及要领:1、做浆糊:第一步:洗粉。

将面粉和水混合,反复糅合至细腻、无颗粒状态后加水进行洗粉,洗至剩下面筋为止,用漏网过滤后倒入桶中待沉淀。

第二步:烧浆。

将沉淀后已经发硬的浆糊加明矾水后捣烂至浆糊状,然后倒入开水搅拌至糊状。

(水要烧开,倒入过程中先多后少,水的量不能过多,将搅拌后的棍子抽出后倒入适量的水,防止干裂。

)2、托画心(使用稀浆托。

同时需要托好两张五尺的宣纸做边用。

)3、托仿凌纸(托两张,用稠浆,托1.5的绫三张,四周打上薄浆糊,托2米的花绫,用于包边。

)4、裁:使用的工具为:密度板、直尺、三角板、锥子、美工刀。

步骤:首先将上次课堂上托好的五尺整张的宣纸下墙,对折两下后用尺子量出6毫米的宽度,用锥子打孔,方便对齐,然后裁出6毫米宽的窄边,用于包边用。

其次,根据画心的大小计算天和地所需要的宽度,两边为7厘米,天地宽度则为画心的宽度加上七厘米,长度为裱后画幅的长度减去画心的长度然后分别占60%和40%。

最后,裁画心、两边和天地。

(1)裁画心的时候先将尺子放平整裁好一边,然后对折打孔,对齐后裁另外一边。

画心的上下两边用直尺和三角板对齐后再裁。

(2)天地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好以后依次裁好。

裁的时候注意,天地的宽度都需要加上两边7厘米的宽度。

5、镶嵌: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为:隔板、稠浆和小棕刷。

步骤:首先将裁好的画心朝下,调好稠浆放于隔板上,用棕刷在画心边缘上打上两毫米宽度的浆糊,将裁好的6毫米宽的边粘上,粘边的宽度为2毫米,预留在外的部分宽度为4毫米,并将多余的包边减掉。

其次,将7厘米的边再粘到上面的包边上,粘的时候注意需要与画心保持两毫米的宽度。

将多余的边减掉。

最后,粘好天和地,注意事项与上相同。

6、包边:(材料:花绫)步骤:(1)将托好的花绫裁成8毫米的宽度。

(2)在已镶嵌好的画幅的两边包上花绫边。

(画幅上的粘边约2毫米,相隔一小时左右用锥子在包边上划出约4毫米的细线,折起,打上稠浆,用棕刷迅速翻边,包好。

国画装裱教案模板范文

国画装裱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画装裱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

2. 学会使用装裱工具,掌握装裱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国画装裱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

2. 装裱工具的使用和装裱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装裱过程中对画面的保护和调整。

2. 装裱技巧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国画装裱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装裱方式的作品。

3. 装裱工具:裁纸刀、毛笔、刷子、胶水、剪刀、裁纸尺、镇纸等。

4. 装裱材料:宣纸、画框、绫布、画轴、画杆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装裱方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国画装裱?它有哪些特点?(二)基本知识讲解1. 介绍国画装裱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讲解国画装裱的工艺流程:裁纸、画框制作、绫布粘贴、画轴制作、画杆安装等。

3. 分析不同装裱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装裱工具和材料介绍1. 介绍装裱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展示装裱材料,讲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国画作品进行装裱。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装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装裱心得。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装裱作品,分享装裱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国画装裱,提高自己的装裱技巧。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装裱方式,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画装裱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书法作品装裱方法

书法作品装裱方法

书法作品装裱方法以书法作品装裱方法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将书法作品进行装裱。

装裱是保护书法作品、增加其观赏价值的重要步骤,正确的装裱方式能够更好地展现书法作品的魅力。

一、准备工作在装裱书法作品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清洁书法作品、确定装裱的尺寸和形式等。

1. 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装裱材料有很多种类,如宣纸、绢布、丝绸等。

根据书法作品的特点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

一般来说,宣纸适合装裱行书、楷书等,绢布适合装裱草书、篆书等。

2. 清洁书法作品在装裱之前,必须先将书法作品进行清洁。

使用干净的软毛刷轻轻擦拭作品表面,去除灰尘和污渍。

如果作品有污渍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清洁剂进行清洗,但要注意选择专业的书法作品清洁剂,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3. 确定装裱的尺寸和形式根据书法作品的大小和风格,确定装裱的尺寸和形式。

一般来说,装裱时要保留作品的边框,尽量不要裁剪,以免损坏作品。

同时,还要考虑作品的呈现方式,可以选择立轴、对联、插画等形式。

二、装裱步骤1. 背板制作背板是装裱书法作品的基础,可以选择木板或者硬纸板作为背板材料。

首先,将背板裁剪成与书法作品尺寸相同的大小。

然后,将书法作品用胶水或者胶带粘贴在背板上,注意要保持作品的平整和居中。

2. 包裱包裱是将书法作品与装裱材料一起固定在背板上的过程。

首先,将装裱材料裁剪成与书法作品边框相同大小的矩形。

然后,将装裱材料用胶水或者胶带粘贴在背板上,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

3. 边框制作边框是装裱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木框或者纸框作为边框材料。

首先,根据书法作品的尺寸和装裱材料的大小确定边框的尺寸。

然后,将边框的四个边角切成45度角,并用胶水或者胶带将四个边角连接在一起。

最后,将边框固定在装裱材料的外侧,使其与作品紧密相连。

4. 挂钩安装挂钩是将装裱书法作品悬挂在墙上的重要工具。

首先,确定书法作品的悬挂位置,并在背板上标记出相应的位置。

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PPT课件

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PPT课件

.
26
中国书画的装裱步骤
.
27
1、托裱 将画心反铺在干净的画案上,并在画心背面 喷洒细水花,让画心润潮展平。
.
28
2在画心背面刷上稀浆水
.
29
3刷浆要均匀
.
30
4将托纸卷成圆筒。托纸一般用单层宣纸, 比画心略宽
.
31
5左手拿纸,右手用棕刷自上而下排刷
.
32
6逐渐向前排刷
.
33
7把托纸排实
.
34
托纸四边口上刷上浆水
.
35
9起件时,用右手食指与母指拿棕刷,中指 与食指夹住上右角,左手夹住左角提起。.
.
36
10近墙板垂直摆正后贴住上端左右角,然后 封固四周
.
37
11封固后在画心喷些细水花,防止画心比边 口先干发生绷裂
.
38
2 镶活的
.
39
.
40
.41.来自42.43
.
44
.
8
一色装
一色装
.
9
二色装
.
10
三色装
.
11
诗堂装
.
12
间隔一色装
.
13
锦眉装
.
14
集锦装
.
15
宋式(萱和)装
.
16
装框两色装
.
17
【对幅】 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画作品而组合。
如果是画,就称为“画对”;是书法, 则称为“书对”,或称对联。
.
18
.
1
.
2
.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三段六环节”教学法课时备课
学科:美术主备人:时间:2015年11 月13日
课题第3课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具体形式:横披、条幅、册页、扇面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品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装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书画艺术有更近一步的认识,深入体会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理解“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加深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中国画的装裱形式
教学难点掌握中国书画的装裱基本知识
教法学法欣赏激趣、感受材质、学习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教学用具教材、图片、实物
板书设计一、书画装裱知识
二、交流评述
三、老师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装裱知识,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具体形式:横披、条幅、册页、扇面等。

对中国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体会中国画的精髓,理解“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以前学生对中国画得装裱一无所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画的装裱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中国画装裱打下了基础。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一、通过视频进行导入
二、提问
中1、中国画的展示是直接贴出来吗?
2、为什么中国书画要经过
装裱这一过程才能算是完整
的艺术作品?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回答
展示交流三、书画的装裱格式
镜心、条幅、手卷、册页、扇
面等。

四、教师出示几件作品
根据作品让学生说出适当的
装裱形式,并选用合适的绫边
进行配色。

五、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初级
装裱知识,进行装裱形式的主
要设计。

学生赏析、讨论、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
学生练习
检测反馈六、作品展示
总结:中国书画装裱艺术是我
国一项悠久的手工艺技术。

对同学的作品做出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