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

合集下载

6、书画装裱非遗项目

6、书画装裱非遗项目

书画装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技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对书画作品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一、书画装裱的历史渊源书画装裱起源于中国,是古代书画家为了保护和保存自己的作品而发明的一种技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装裱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书画作品的保护和修复。

二、书画装裱的技艺特点1. 材料选择:书画装裱所使用的材料非常讲究,包括纸张、绫、绢、锦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和纹理,能够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2. 工艺流程:书画装裱的工艺流程非常复杂,包括清洗、修补、加固、上背纸、上绫料、上轴头等步骤。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3. 艺术表现:书画装裱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艺术的表现。

通过装裱,可以将书画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更加突出,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价值。

三、书画装裱的传承与发展1. 传承: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书画作品的保存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但是传统的书画装裱技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工匠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技艺进行书画装裱,传承着这门古老的艺术。

2. 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书画装裱技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的书画装裱技艺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的精髓,还引入了新的技术和材料,使得装裱效果更加精美和多样化。

四、结语书画装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学习和了解书画装裱技艺,不仅可以保护和修复珍贵的书画作品,更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一、选择适合的装裱材料书画装裱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装裱材料。

常见的装裱材料有绢、纸、布等。

绢质装裱适合用于重要的书画作品,可以保护作品不受潮湿的影响,同时也能展现出作品的高雅气质。

纸质装裱适合用于一些普通的书画作品,价格相对较低,而且易于加工。

布质装裱则适合用于一些大型的书画作品,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的细节。

二、进行翻边处理在装裱之前,需要先对书画作品进行翻边处理。

翻边是指将作品的边缘折叠到背面,固定在装裱材料上,以增加装裱的牢固性。

翻边处理可以使用专业的翻边器具,也可以用手工完成。

在翻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将作品的正面或背面损坏。

三、进行裱贴裱贴是将书画作品粘贴在装裱材料上的过程。

在进行裱贴之前,需要先将装裱材料铺平,将书画作品放在上面,然后使用特制的胶水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

裱贴的时候要注意胶水的均匀涂抹,以免出现起泡或胶水不牢固的情况。

另外,如果作品的纸张较薄,还可以在背面加贴一层纸板,增加装裱的稳固性。

四、进行边框装裱边框装裱是将裱贴好的书画作品放入边框中的过程。

边框有木制边框和金属边框两种。

木制边框通常用于装裱传统的书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金属边框则适用于现代风格的书画作品,具有简洁、时尚的特点。

在进行边框装裱时,需要将书画作品放入边框的内部,并用胶水或背板固定住。

同时,还需要注意边框的大小和颜色要与作品相协调。

五、进行玻璃覆面玻璃覆面是保护书画作品的重要环节。

玻璃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品受到灰尘、阳光等因素的侵蚀,同时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效果。

在进行玻璃覆面的时候,需要先将玻璃切割成适当的大小,然后放在装裱好的书画作品上方,再用胶水固定住。

选择透明度高、防紫外线的玻璃效果更好。

六、进行背板加固背板加固是保证装裱作品稳固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背板可以使用厚纸板或木板制作,尺寸要与边框相适应。

在进行背板加固时,需要将背板放在装裱作品的背面,并用胶水或背夹固定住。

背板加固可以增加装裱作品的稳定性,防止变形或受到外力的破坏。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一、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书画装裱是为了保护和展示书画作品,因此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装裱材料有画框、画纸、画布、装裱纸等。

选材时要考虑作品的尺寸、风格和保存要求,以及装裱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二、准备装裱工具装裱书画需要一些专业的工具,如切割刀、胶水、尺子、夹子等。

这些工具的选择要符合装裱材料的特点和个人的使用习惯。

同时,要保证工具的质量和锋利度,以确保装裱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清洁和修复作品在装裱之前,需要对书画作品进行清洁和修复。

首先,使用软毛刷或吹风机清除作品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然后,对于有损坏或破损的作品,可以使用修复纸或修补胶进行修复。

修复时要注意使用无酸、无碱的修复材料,以免对作品造成进一步损害。

四、粘贴和固定作品将作品粘贴到装裱材料上是装裱的核心步骤之一。

首先,将装裱纸或画布铺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然后将作品放在上面并调整好位置。

使用胶水或胶带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注意要均匀涂抹胶水,并用夹子固定边缘,确保作品的牢固和平整。

五、装裱框架设计选择合适的装裱框架可以提升作品的观赏效果。

装裱框架的设计要考虑作品的风格、色彩和尺寸,以及装裱环境和个人喜好。

常见的装裱框架有木质框架、金属框架、塑料框架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框架材质和颜色。

六、装裱完成后的保护和展示装裱完成后,需要做好作品的保护和展示工作。

首先,要将作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其次,可以在作品表面涂抹保护膜或喷涂保护剂,以增强作品的耐久性和防尘性。

最后,选择合适的展示位置和方式,如悬挂、摆放或存放在展柜中,以展示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总结:书画装裱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通过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准备专业的装裱工具、清洁和修复作品、粘贴和固定作品、设计装裱框架以及做好保护和展示工作,可以使书画作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延长其寿命并展现其艺术价值。

同时,装裱过程也是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一种尊重和呈现,需要用心对待,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书画装裱PPT课件

书画装裱PPT课件
第20页/共31页
2.2 实验部分 2.2.1药液制备 将试验药品编号(见表一)后分别取适量,加水30mL浸泡l0min,加 热至沸再煎煮20min,过滤取滤液即可。
表1实验药品种类及编号
样品编号
药品种类
1
白矾5g
2
花椒5g
3
白矶5g+ 花椒5g
4
白芨 5g
5
百部5g
6
丁香5g
第21页/共31页
2.2.2琼脂水的制作 取蒸馏水100mL加琼脂6g,煮沸后放冷。 2.2.3浆糊药液琼脂培养基的制作 取小麦粉六份,每份1g,放入烧杯分别加人1至6号药液3mL充 分棍匀,在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搅拌熬7至8min至半透明状,且 能拉丝,成为浆头;取1至6号浆头4g分别对应加入1至6号药液 12mL , 调成稀浆糊;取1至6号稀浆糊15mL加琼脂水15mL, 调匀,于超净台上,分别平行铺板三块。 另制作阴性浆糊对照培养基,操作方法如“ 2.2.3 浆糊琼脂药 液培养基的制作”, 但将其 操作中所用“药 液 ”改为同量 的“蒸馏水” 2.2.4 涂布菌液 取提纯黑曲毒菌液0.5 微升 ,加入用“2.1.1PDA培养基的制 作”所得液体PDA培养基稀释2000倍,取稀释菌液 0.2mL用 涂布器平行涂于药基培养基上,将培养基放入30摄氏度保温 箱中恒温 培养,每隔两小时拍照记录,观察72小时。
第13页/共31页
第14页/共31页
明朝周嘉胄在《装潢志》“治糊”一 章中提到制作浆糊时,要用“白面”并 “却入白帆末,乳香小许”。明朝文震 享在《长物志》卷五第十四章《法糊》 中云:“法糊,用瓦盆盛水,以面一斤 渗水上,任其浮沉,夏五日,冬十日, 以臭为度,后用清水蘸白芨半两白矾三 分,去滓和元浸面打成……”。在这篇 文章中提到制浆时除了面粉一斤,白矾 三分以外,另外还需要添加中草药作为 辅助材料,其原因就是有利于提高装裱 书画的质量和平整度。

传统书画装裱的品式

传统书画装裱的品式

书画装裱基本分为挂轴、手卷和册页三大类。

每一类因装饰和工艺的差别又可分为若干种。

具体的装裱方法:(l) 挂轴除画心外,一般由圈档、隔水、天地头、包首、轴头、天地杆、惊燕(北方又称寿带)、签条等部分组成。

其主要品式有:一色裱:正面只装裱边和天地头,用同一种续绢染成同一种颜色,不贴惊燕。

二色裱:正面由圈档、天地头和惊燕组成。

圈档的颜色随画心颜色配制,天地头一般用青色,惊燕的颜色与圈档的颜色相同。

三色裱:与两色裱基本相同,另加上下副隔水。

隔水的颜色比圈档稍深,惊燕的颜色与副隔水相同。

宣和式圈小边:裱件不镶宽边,只在画心四周镶古铜色小边,上下镶隔水、副隔水,上镶天头和贴惊燕,下镶地头。

锦眉:在画心上端和下端加镶一条约3公分左右宽的锦条。

普通装裱的小边色彩多用月白、浅米等色;至于选择绫绢材料的纹样、色彩,一般由所裱书画的艺术价值和画心色彩、画面内容、幅面大小而定。

总之,配色新旧深浅要与画心协调,新画装裱要美观,旧画装裱要古朴大方。

(2) 手卷装裱:手卷的装裱有:撞边、转边和套边三种品式。

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边的处理。

纸撞边、绢转边、纸套边都由包首、天头、引首、隔水、画心、边和托尾组成。

装裱手卷的长度要视画心的长短、高低而定,短的5米,最长的有50米左右;天地头的长短统一比例为6:4,装裱手卷所需的材料、颜色都应由画心的新旧程度选配,使之协调融洽。

撞边纸的颜色通常用旧米色、深旧米色和浅旧米色,据画心的颜色选配。

纸套边,亦称包边或沿边。

它是用很薄的旧米色纸裁成窄条镶包手卷上下两边,不用皮纸撞边,其规格与撞边手卷相同。

(3) 册页装裱:册页的装裱品式有:蝴蝶式、推蓬式、经折式等种类。

它们都是用纸作开身,装裱后裁齐四边,装上册页面即全部完成。

书画装裱的知识点总结

书画装裱的知识点总结

书画装裱的知识点总结一、书画装裱的发展历史书画装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

当时的书画作品多以卷轴形式呈现,需要装裱后才能进行收藏和欣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装裱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不同的装裱方式和材料,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和标准。

在现代,书画装裱技术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为书画艺术作品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书画装裱的基本原理书画装裱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书画作品固定在特定的材料上,以保护、展示和传播作品。

装裱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将书画作品固定在材料上、修整边角、加设装饰线等。

通过装裱,不仅可以保护书画作品,还可以增加观赏性,使作品更加美观和耐久,同时也易于展览和收藏。

三、书画装裱的装裱材料书画装裱的常见装裱材料有画框、宣纸、丝绸、绢布等。

画框是最常见的装裱材料,分为木框和金属框两种。

宣纸是书画作品常用的绘画材料,也可以作为书画装裱的底板材料使用。

丝绸和绢布在装裱中通常用于作为装裱材料的衬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柔软性,可以保护书画作品不受损坏。

四、书画装裱的装裱技术书画装裱的装裱技术包括裁切、粘贴、裱糊、糊线、装框等步骤。

在裁切过程中,需要根据书画作品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裁切方式。

在粘贴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胶水或者糊水,将书画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

在裱糊和糊线过程中,需要使用适量的糊料和装饰线,以增强装裱效果和加固书画作品。

在装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画框,进行精细的装配和调整,以保证书画作品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五、书画装裱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书画装裱时,需要注意作品本身的材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和装裱技术。

在装裱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作品清洁、整齐,避免产生污渍、皱折等影响观赏的缺陷。

另外,装裱后的书画作品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作品长久保存。

六、书画装裱的美学意义书画装裱不仅是对书画作品的保护和修饰,更是一种对艺术品的审美和赏析。

书画装裱步骤

书画装裱步骤

书画装裱步骤
书画装裱是指将书画作品进行保护和装饰性处理的过程,通过装裱可
以让书画作品更加美观,延长其保存时间。

下面是书画装裱的一般步骤:
1.选择适当的装裱材料:装裱材料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宣纸、纸板、硬纸板、画布等。

选择装裱材料时需要根据作品的性质、尺寸、用途等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

2.准备装裱材料:根据作品的尺寸,将所选装裱材料剪裁成合适的尺寸。

一般情况下,装裱材料的大小要比作品的尺寸略大一些,以保证作品
能够完全覆盖在装裱材料上。

3.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将作品平放在装裱材料上,通过胶水、
胶带等将作品四周固定,确保作品稳固地贴附在装裱材料上。

4.贴边:可以选择贴上边框,提升作品的整体美观度。

首先需要将边
框剪裁成适当的尺寸,再将边框用胶水或者胶带固定在装裱材料的四周。

5.加固:为了保护作品不被折弯或变形,可以在装裱材料的背面加固。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支撑材料,比如硬纸板或者木板,将其固定在装裱材料
的背面。

6.挂钉:如果需要悬挂作品,可以在装裱材料的背面固定钩子或者挂钉,以方便悬挂。

7.清洁:装裱完成后,通过轻轻拍打或者用吸尘器吸尘等方法,清洁
作品的表面,确保作品的清洁。

总之,书画装裱是书画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装裱可以保护作品免受
环境污染、风化变形等因素的侵害。

同时,装裱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性
和装饰性,让作品更加悦目。

良好的装裱作业可以提高作品的陈列美感与欣赏价值,对于书画作品的藏品价值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准确的尺寸和正确的操作步骤都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书画装裱是指将书画作品装裱在适当的装裱边框内,以便保存、展示和欣赏。

装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书画作品的保存和观赏效果,因此对于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掌握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书画装裱的重要性1. 保护作品书画作品通常用纸或丝绸作为画布,这些材料都比较脆弱,易受潮、虫蛀、变形等影响。

而装裱可以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结构,有效地保护书画作品不受外力损害。

2. 提升观赏效果优秀的装裱能够提升书画作品的观赏效果,使得作品看起来更加高雅、精美,增加欣赏的乐趣。

3. 增加收藏价值对于收藏家来说,装裱可以提高作品的档次和价值,增加其市场收藏的吸引力。

二、书画装裱中的问题及预防措施1. 水分影响书画作品在装裱过程中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导致纸张变形、发霉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装裱师在处理书画作品时应当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水,尽量采用干式装裱的方式进行处理,保证作品的品质。

2. 胶水使用装裱中需要使用胶水来固定画面和装裱边框,但过多的胶水使用会影响到作品的保存。

装裱师应当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胶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胶水渗透到画面中,影响到作品的观赏效果。

3. 光照影响过强的光照会导致书画作品的色彩变淡、褪色,严重影响到作品的观赏效果。

因此在装裱完成后,应当注意避免将作品暴露在阳光下,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保护作品不受光照的影响。

4. 虫蛀损害书画作品常常受到虫蛀的侵害,这会导致作品的边缘出现不规则的蛀孔,严重影响到作品的保存。

因此在进行装裱的过程中,装裱师应当注意检查作品本身是否存在虫蛀问题,对有虫蛀迹象的作品应当进行相应的防蛀处理,确保作品的完好保存。

5. 温湿度影响温湿度的变化会对书画作品的保存造成影响,可能导致纸张发霉、变形等问题。

因此在存放装裱完成的书画作品时,应当选择避免温湿度变化的环境,尽量保持室内的恒温、恒湿,确保作品的稳定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画装裱唐朝张彦远讲:“夫金出于山,珠产于泉,取之不已,为天下用;图书岁月既久。

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更生,可不惜哉”。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在关注着书画作品的命运,也暗示当时有着精良的裱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裱画操作工艺。

1、立轴有一色、二色、三色裱,纸镶绫边、纸镶旗杆边等格式。

立轴画心的四周,一般由"圈档"(紧包住书画的绫、绢或纸的窄边)、"隔水"(紧靠书画的那部分绢或绫)、"天地头"(隔水上、下的两部分绢或绫,上为"天头",下为"地头")、"包首"(书画背包起首部位,在书画卷起后包于卷的外部的那部分丝织品)、"惊燕"(裱贴于"天头"上的两条竖的绫或绢的条子)、"天地杆"(包卷在书画两头内的两根木杆)、"轴头"(套住"天地杆"暴露于书画外的木杆的两头,卷画时手握之处)、"签条"(贴于包首上的绢或绫的长形条子,用于书写书画名)等组成。

2、根据建筑物高低、画心长短的比例而定,并予以相配合。

①一色镶边框的"天地头"用同一浅色绫绢挖嵌或镶成,不用"惊燕"。

②二色裱由"圈档"、"天地头"、"惊燕"组成。

"圈档"随画心配色,"惊燕"与"圈档"颜色相同,"天地头"用蟹青、古铜等较深颜色。

③三色裱与二色裱相同,另加上、下"副隔水","副隔水"的颜色比"圈档"较深,"惊燕"色彩有别于"副隔水"("三色裱",是在"天地头"和"隔水"之间再加一层绢或绫的裱,故有三截。

中间加的一截称为"副隔水")颜色。

2、对联,秦汉以前用桃木作板分写"神恭"、"郁垒"神名,悬于门之左右,以为驱鬼压邪之用。

至五代,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自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句,世称"题桃符",这是对联的起始。

宋时,民间广泛张贴对联,后盛行于明清。

3、宋代开始流行用书画裱成条幅装饰壁面,称为"屏条"。

元代则通行"墙皮画",即把托好的大幅画用来遮壁。

至明、清发展为4~12幅画面,拼成为整体的一幅连屏,称为"通景屏"。

由于"通景屏"跨幅连景,中间不宜用镶料,不然有隔断之感,故中间几幅的左右和外侧两幅的内边,仅镶一条约半厘米的绢窄边,隐在画幅背后,起护托作用。

每一条屏条,要求裱得长短、宽窄、镶料都一样,一般都用一色浅米色或浅湖色绫绢装裱,通常尺寸比立轴为短,并排挂在一起,中间不露出墙壁,所以地杆不装轴头,两端用色锦封。

另一种是四条分别为春、夏、秋、冬四时景物,或四条篆、隶、正草等书法的屏条,都称为一堂。

4、册页,在唐以前,书画都以卷轴,因阅读不便,唐始有将卷轴分割成多页的,为防遗失,便装潢成册,方便观看,名"册页"。

册页的装裱基本方法一如卷轴,但装裱纸层加厚,至少要裱纸八层,使之硬如纸板,再大还须加层。

册页有三种式样,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

中国书画的装裱中国古代绘画最早大多画在帛和绢上,后来更多的画在宣纸上。

因宣纸质地薄软,容易破损和皱折不平,为了便于观赏和收藏,必须加厚加固,古人开始在画心背面托裱麻纸、布帛等材料称之“裱褙”。

为了使裱件典雅美观,画心四周镶上绫、绢等丝织品。

破残污损的古画哪怕是已经支离破碎,只要经过能工巧匠的揭裱便能使之恢复原貌并能延年益寿。

保护国家文物使名人真迹能流传百世,应归功于神奇的装裱艺术。

装裱的款式,可分为悬挂款式与案头款式两大类。

悬挂款式又分为镜片、条幅、横披、对联、屏条、通景屏等,案头款式分为手卷和册页。

装裱的类别和款式不同,其工序方法也不相同,下面介绍最基本装裱工艺的工序和制作过程。

装裱工艺大致可分为六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许多小的工序。

第一部分为定型备料,包括制浆糊、托复褙、托染绫绢等。

第二部分上浆托纸,包括调试浆水、配托纸、润画心、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

第三部分裁画心、下料,包括画心下墙,取正方裁、量裁镶嵌材料。

第四部分画心与镶嵌材料的组合、定型,包括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头地脚、卷边或沿边、上钉角等。

第五部分复画上背,包括配复背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裱上画和排平,加辅料、上墙、绷平。

第六部分最后完成,包括下墙、打蜡、剪边、装天地杆轴,挂网结带。

书画装裱技术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

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去污。

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

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

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

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

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

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

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

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矾水,干后,再行闷水。

有些残破糟朽的画心,当日揭不完时,应在已揭过的部位,均匀地放置些湿纸团,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画心干裂错位。

揭画心上的旧纸,一般应根据字画的薄厚、残状、颜色以及质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揭旧方案。

③托补。

已揭好的画心,如完整,可调兑稀糊,托一层比命纸命绢稍浅的旧色纸。

如有残缺,可用手将画心残处边际揉出薄口,选好补纸,端正纹理补上,并在补口边际搓出薄边。

使接缝处厚度适宜。

补缀残缺的绢本字画,一种方法是揭毕待干,用刀将残处刮成薄口,上糊补绢,浆口干后再修刮补绢边际,使补口相合。

另一种方法是托上一层与原命绢质地、丝纹相近的薄绢。

正面如有残缺,可用素纸补在托绢的背面,使画心薄厚统一,干后再用刀修磨画面残缺处的边际。

托旧绢画心时,要用干纸吸去正面的溢糊,以免留有浆迹,影响古旧作品的“褒光”。

④全色。

字画经揭托,待干后,务使补纸补绢的矾性适度。

否则,矾轻则透色,矾重则滞笔。

全色时,应将颜色调兑得浅些,复次全就,使颜色渗进纸纹纤维,取得画面色调统一的效果。

画心有缺笔的,补全时,需先审视画心气韵及用笔特点,然后轻勾轮廓,调兑颜色,进而全之,力求使补全的一笔一点、一墨一皴均与原画浑然一体。

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卷、书籍、契证等文物,经过洗污补托,如有残缺,不必求其复原,只把残缺处的色调全补得与通幅基本一致即可。

品订裱式画心修整后,根据字画的幅度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

①画片。

字画四周镶嵌绫绢、扶背后装入镜框的称“画片”,也称“镜心”,有横式和立式两种。

横式的裱绫,上下两条边大小相同,两条立柱应比上下的两条绫边宽。

立式的两条绫边相同,天头要比地头略大。

②条幅。

俗称“中堂”。

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

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

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裱”。

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

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

数幅内容相关而又张幅相同的立幅画心,可装裱成条屏、通景屏或对联。

屏类条幅的天地及边界的裱绫不宜大;4条、6条或8条的通景屏,因画面相连,只在上下两条的外边镶绫。

③手卷。

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

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调。

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

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

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成,如用象牙雕制,色雅结实。

卷类字画放置案几欣赏,为避免包首受损,可做软囊楠木或金丝红木盆装置。

④册页、碑帖。

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

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基本相同。

推篷册页的画心裱在下开,题诗裱在上开,天头与地头大小相等,立柱与分心的宽度相同。

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

册面可以织锦或缂丝糊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

裁刺册页刀口要整洁。

将碑文裱成一本本的开版册页,称做“碑帖”。

裱帖规格与裱册页相似,但程序较多,首先要等定每行字数,每页若干行以及抬头、年月、落款及首尾附题小跋的位置,画好样式,再行装裱。

裱帖要备制墨纸,以供补缝,也应选配名纸作前后副页。

五镶经折的裱式,不用绫绢而用宣纸作镶料。

装裱字画的绫绢须经过调色托染。

染制色彩要根据画面色彩的浓淡、繁简及用途来选择。

天地绫子的花纹图案要大些。

宣和裱所用古铜色小边,用绢染托。

染托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

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卷,有损画幅。

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

制糊要弃去面粉中的麸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适中。

刮制天杆地杆,选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挺直。

书画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

画心托裱书画装裱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对画心的托裱。

一张帛绢或宣纸经过绘画或书写以后,我们都称它为画心。

画心由于着墨或着色会出现皱折不平的现象,同时,画心的四边还需要镶接各种材料作为保护和装饰,为了使画心平整及与四周镶接的材料厚薄均匀,需要在画心背面粘上一层纸,这就叫画心托底。

它是影响裱件质量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将画心反铺在干净的画案上,并在画心背面喷洒细水花,让画心润潮展平。

)书画装裱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国书画装裱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不断总结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