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装裱与修复书籍(附部分装裱书籍图片)_朕就这样的汉子
传统装裱工具揭裱修复枝术分析

传统装裱工具揭裱修复枝术分析默认分类2009-10-15 16:21:42 阅读7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国画和书法是用颜料及墨汁以宣纸为材料加以创作,各种各样风格的艺术流传至今得以保存,国画和书法经过裱画师的精美的手艺得以延寿。
裱画师的裱画艺术流传于人间,古代人对国画和书法的装裱是很慎重的,【装潢志】曰“装潢非人,随手损弃,良可痛惋,故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
现在裱画行业内懂得如何精美装裱的人员越来越少,而这一群人的裱艺水平高低不齐,聚集议论裱艺的时间有限,形成高水平的不多,有心想钻研裱艺的人仕投拜无门。
本人从事裱画研究数十年,感受良多。
有感于此,本人愿将数十年的与国画和书法息息相关的装裱艺术传授于同好之人。
在此借用前辈黄金海先生之【装裱管窥略淡】一书所言:“启示以作书面述出,惜自愧不才,虽然厕身此业的一生,但技法幼稚,只得习中,从一得之见,将概况写出,以待老行尊和高明指教,此不过是对一些未及行验者告,于老行尊名师傅当不值一盼矣”。
以待老前辈和高水平的裱画师傅指教。
佛门易入,修行难。
此句话也可比喻学裱画,好多人听闻裱画而不知何处是裱画之殿堂,想佛者只需入庙而面佛,真可谓容易之极。
而精于裱画又愿意传授此门技法之人,真是凤毛麟角;裱画入门需时多久?因人而异,有几年、有几十年。
师傅引导得好也要徒儿醒悟。
另有一言道:工欲善其善,必须利其器;裱画的工具尤其重要,用时顺手为上策,不必过于花巧,本人曾经见过一位同行以红木镶朱鬃毛用来扫浆水,笨重不灵活。
一些工具是在市面店铺可以买到,买回来的工具要自己作修改才好用;一些工具是要自己制作,不必与别人相同,标准是自己觉得顺手好用,做出来的裱工比别人为精。
以下是本人从事裱画研究数十年的数言点滴,数目字只作分段,裱画时前后的随想录:【1】裱画台的大小和高低:裱画台的大小要因地而制,地方大可做大裱画台,小地方做小裱画台,高度是到裱画者的肚眼为高度。
过高过低都不好用。
书画装裱PPT课件

2.2 实验部分 2.2.1药液制备 将试验药品编号(见表一)后分别取适量,加水30mL浸泡l0min,加 热至沸再煎煮20min,过滤取滤液即可。
表1实验药品种类及编号
样品编号
药品种类
1
白矾5g
2
花椒5g
3
白矶5g+ 花椒5g
4
白芨 5g
5
百部5g
6
丁香5g
第21页/共31页
2.2.2琼脂水的制作 取蒸馏水100mL加琼脂6g,煮沸后放冷。 2.2.3浆糊药液琼脂培养基的制作 取小麦粉六份,每份1g,放入烧杯分别加人1至6号药液3mL充 分棍匀,在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搅拌熬7至8min至半透明状,且 能拉丝,成为浆头;取1至6号浆头4g分别对应加入1至6号药液 12mL , 调成稀浆糊;取1至6号稀浆糊15mL加琼脂水15mL, 调匀,于超净台上,分别平行铺板三块。 另制作阴性浆糊对照培养基,操作方法如“ 2.2.3 浆糊琼脂药 液培养基的制作”, 但将其 操作中所用“药 液 ”改为同量 的“蒸馏水” 2.2.4 涂布菌液 取提纯黑曲毒菌液0.5 微升 ,加入用“2.1.1PDA培养基的制 作”所得液体PDA培养基稀释2000倍,取稀释菌液 0.2mL用 涂布器平行涂于药基培养基上,将培养基放入30摄氏度保温 箱中恒温 培养,每隔两小时拍照记录,观察72小时。
第13页/共31页
第14页/共31页
明朝周嘉胄在《装潢志》“治糊”一 章中提到制作浆糊时,要用“白面”并 “却入白帆末,乳香小许”。明朝文震 享在《长物志》卷五第十四章《法糊》 中云:“法糊,用瓦盆盛水,以面一斤 渗水上,任其浮沉,夏五日,冬十日, 以臭为度,后用清水蘸白芨半两白矾三 分,去滓和元浸面打成……”。在这篇 文章中提到制浆时除了面粉一斤,白矾 三分以外,另外还需要添加中草药作为 辅助材料,其原因就是有利于提高装裱 书画的质量和平整度。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一门非常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和绘画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而装裱修复则是保护和传承这些作品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工艺流程、材料工具、修复方法等内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
一、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起源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书法和绘画作品往往以卷轴的形式呈现,而为了保护这些作品,人们开始将它们装裱在纸或绸缎上,并加上镜框装裱,以增强其稳定性和美观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装裱修复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涵盖了装裱、修复、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选择材料、测量尺寸、裱纸绢、装框、修复痕迹等。
1、选择材料书画装裱修复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材料。
装裱材料一般包括纸、绸缎、胶水、框架等,而修复材料包括墨汁、颜料、纸张等。
选择材料时要考虑作品的特点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保护和修复作品。
2、测量尺寸在装裱过程中,需要精确地测量书画作品的尺寸,确保装裱的尺寸与作品的尺寸匹配。
这样可以保证作品在装裱后不会受到变形或损坏。
3、裱纸绢裱纸绢是装裱的关键步骤,它可以保护作品不受潮湿和污染,同时增强作品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在裱纸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胶水的均匀涂抹和保证作品的平整。
4、装框装框是书画装裱的最后一步,它可以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美观性。
在装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框架和装饰,确保作品与框架的搭配和谐。
5、修复痕迹修复痕迹是书画装裱修复的重要环节,通过修复可以恢复古旧作品的原貌,延长作品的寿命。
修复的方法包括修补破损、补色、填补缺失等,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原作的风格和特点。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材料工具包括装裱材料、修复材料、辅助工具等,这些材料工具对于保护和修复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国书画装裱修复艺术

浅谈中国书画装裱修复艺术作者:李卓洋来源:《收藏与投资》2022年第06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具有千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充满活力。
它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思想以及审美情趣,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文人骚客。
随着中国书画的发展,装裱与修复这项传统艺术应运而生。
2008年,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同时中国又是纸的发源地,而中国书法与绘画多是以中国传统手工纸和绫绢为载体。
书画作品会因纸张吸收水分后纤维舒展收缩不均匀以及墨汁中含有的胶而出现褶皱不平、折痕、断裂、破损等问题,同时随着书法与绘画的流行以及书画的艺术属性被发掘,更好地保存、展示书画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
聪明的中国人选择运用传统的手工纸以及各色绫绢为材料,镶攒在书画作品的四周,又以传统手工纸为底,与镶攒好的书画作品黏合,最后装配木杆。
这一过程就是中国书画装裱,它可以使褶皱易损的书画作品变为平整、耐用,易于展示和存放。
清初文学家张潮曾说:“书画之有装潢,犹美人之有妆饰也。
”装裱也会根据作品的内容、形式、构图等因素,配置符合作品气韵、衬托作品的各色绫绢镶料来装饰书画作品,在增添作品艺术性、独特性的同时,又展示出书画作品的用笔气势、墨色神韵、章法布局以及层次意境等,使人们更好地领略珍贵的书画作品,有效地延长了书画作品的寿命。
千百年来,装裱修复工艺在中国书画作品的保护与装饰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字画如人,装裱如衣。
明代周嘉胄在其著述《装潢志》中提到“古迹重装如病延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
窃谓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等观点,证明了装裱与修复在书画保存中的重要作用。
(一)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古代装裱又称为装潢、装池、裱褙等。
关于装裱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根据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和《马王堆T形帛画》,因两幅出土帛画顶端带有方便收束和悬挂的竹条和丝绳,与如今立轴的天杆和挂绳的作用相似,所以被认为是装裱的起源。
《书画装裱与文献修复》课程标准

《书画装裱与文献修复》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1、2、3、4、5学期计划学时:592学时(40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书画装裱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工艺与技能。
(二)课程作用通过对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学习,学生系统掌握书画装裱与修复的技能,提高运用相关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学习掌握书画装裱工艺与技能,通过装裱大大提高作品的美感,更具有审美意义和保存收藏意义,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传统工艺课程。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本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方向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一定要结合书法以及绘画的基本理论来理解,既要符合工艺美术,也要不脱离装裱过程的实际,将理论知识化为操作能力。
(二)设计思路通过对书画装裱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学生能系统掌握书画装裱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的技能与方法,提高运用相关装裱的理论知识分析和实际装裱过程技法的能力。
此外教学中要大胆吸收有关古籍修复及其保护工作的案例,学生能够科学地运用装裱技能对书画进行装裱、保护与收藏。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1、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2、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工艺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3、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工艺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知识目标1、深入学习和理解工艺过程,了解书画装裱的基本方法;2、会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机器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基本完成书画装裱的操作过程。
(三)能力目标1、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书画作品和书画现象的方法;2、了解和探索书画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书画装裱知识与技巧,理解书画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3、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据不同的书画作品选择适合的装裱形式且确定相应的材料;4、能够通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书画装裱过程。
书画装裱修复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书画装裱修复行业的现状与未来作者:阮晓明来源:《中华手工》2021年第03期摘要:装裱修复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美化及修复书画、碑帖和公文文档的技术,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国的装裱修复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及造纸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历史悠久,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揭裱、修补、染色等都有文字记载。
明代的周嘉胄著有《装潢志》[1],清代的周二学著有《赏延素心录》[2],均是我国古代系统论述装裱修复的专门著作。
目前国内最主要的装裱流派分为苏帮、扬帮及京裱,这三种流派的装潢风格和修复手法各有千秋,受到世人的认可。
装裱形式主要有条屏(一色裱,二色裱,三色裱,宣和裱,对联及屏条)、手卷、镜片、横披、扇面及册页(推蓬装,蝴蝶装,经折装)。
关键词:装裱流派;装裱形式;传统手工艺一、书画装裱修复相关理论研究(一)书画装裱修复的概念书画装裱修复是一门极其强调专业性、技术性和经验性的技艺,特别是对不同材料、年代、技术流派的书画进行修复。
一幅书画从“确诊”到“出院”,至少经过数十道程序,短则一两周,长则数月。
传统手工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完全利用传统工艺,以宣纸、绫绢、宋锦、浆糊、国画颜料等为材料。
以棕刷、毛笔、排笔、美工刀、马蹄刀、针锥、寸尺等为工具,通过洗、揭、补、托、全、镶、覆、装等步骤完成的装裱修复工艺。
如同诸多其他传统手工技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师与徒,父与子,手把手地传授,成了代代传承的纽带。
装裱的作品形式包括中国传统的立轴、对联、镜片、册页、手卷、条屏等,利用传统技术装裱修复的书画作品不仅在损坏时可以再次揭裱修复,还能达到平、软、薄、光的特点,使书画美观大方。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正是对装裱修复技术之于书画作品重要性的最好诠释。
(二)书画装裱修复的基本实施流程中国传统书画由于画作本身就是创作在比较不易保存的宣纸、丝绢上,加上时间流逝,环境侵蚀和虫蚀鼠咬,很容易造成书画的破损与灭失,因此书画的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的理念与技法

|Yi Shu Jiao Liu-艺术交流■一传统书画装裱修复的理念与技法林祥清广州市艺术博物院摘要: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重点研究不同地区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装裱、修复工艺的发展情况,对不同地区的传统书画作品装裱、装饰、修复技艺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如何传承我国传统书画作品装裱修复技艺的基本理念和对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观点。
关键词:书画文物书画装裱修复技术传承措施变形现象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179-03书画文物年代久远,很多没有经过有效的装裱修复,看上去破败不堪。
随着书画作品的出现,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的发展也是历史悠久,同时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如今,书画装裱修复的理念和技法都有所更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物修复工作的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我国保护文物的工作也做得越来越好,新时期的书画装裱理念也发生了转变。
一、对传统书画装裱修复理念与技法的调查与思考(一)书画装裱修复工艺概述“装潢”“裱亦称”“装池”这些代名词都是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古称,书画装裱修复工艺具有民族艺术特色,是一门传统工艺,也是一门艺术。
它是伴随着中国书画艺术渐渐发展起来的。
书画装裱修复工艺是中国的一种很特别的技术,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为了美化和保护古代典籍、碑帖以及中国书画作品。
(二)调查与思考目前的书画发展技术水准和市场规模与我国现代的市场需求极不相称,这也就是当前制约现代书画作品装裱艺术技艺迅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索现代书画作品装裱艺术技艺发展道路,应该充分总结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宝贵教训。
因他们往往缺乏深入调查研究、抄袭印刷书画作品经验,导致目前对于我国印刷书画作品盗版修复以及书画装裱艺术印刷书画行业作品整体市场经营惨淡,究其原因,部分我国书画印刷从业人员的主观努力保护意识显然不足,这当然也是主要潜在客观因素之一。
中国书画文物装裱修复的转变与实践研究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cerch080Vol.1561 我国书画装裱修复理念的转变我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方法中,糨糊作为主要的黏合剂被广泛使用,具有可重复揭裱黏合的特点,并强调“还旧”等操作方法。
但是我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装裱修复时全凭师傅技艺的好坏,没有对操作系统进行整理归纳,缺乏书画装裱修复的科学依据。
中国在进行书画文物装裱修复时,对书画文物的原有装裱部分保存、前期检测分析与修复档案的完整等方面都不甚在意。
但在西方现代修复观念中,这些操作在进行文物装裱修复时必不可少。
对检测分析出来的有用信息进行整理利用,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书画文物的装裱修补,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得到巩固和提升,以更好地保存书画文物的历史价值,使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
2 新理念下的书画装裱实践书画装裱修复理念发生转变后,在对书画文物进行装裱修复前要进行信息调查,然后确定修复技术路线,修复装裱结束后要对效果进行评估。
经过修复理念的转变,我们认识到装裱修复之前的调查以及技术路线的确认等操作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对书画文物进行调查之后,才能根据书画的具体问题确定最佳的修复方案。
2.1 修复前的调查工作修复前要对书画文物进行调查,主要工作包括书画文物价值评估、文物信息调查、原裱信息调查和病害调查等方面。
书画文物的价值评估一般是对文物的历史影响、展现的艺术价值、体现当时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评估。
文物信息调查主要对文物的名称、出土年代、文物尺寸、具体材质、来源于哪个地方、是否残缺、保护修复历史资料等进行调查。
原裱信息调查主要对原装裱时所用的材料、装帧形式特点、装帧技艺体现的年代特点等方面进行确认。
病害调查则应调查原保存环境的特点,用来确定书画文物是否发生水渍、折痕、断裂、残缺不全、质地酸化、微生物和动物损害等损害。
2.2 修复技术路线在实际操作时,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也发生了转变。
修复前对书画文物进行了调查评估,然后根据书画文物的保存程度,分别确认了“保留原裱”“还旧装裱”“重新装裱”三种修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画装裱与修复书籍(附部分装裱书籍图片)_朕就這
樣的漢子
X
《中国书画装裱大全》杨正旗著《中国书画装裱》冯增木著《图说中国书画装裱》严桂荣著丁国兴摄影《中国书画装裱技法》冯鹏生著《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杜伟生著《古文献的形制和装修技法》童芷珍著
《书画装裱工-初级中级高级》高建平主编《实用书画装裱款式图例》冯增木著中国宣纸著作《中国书画纸》刘仁庆著《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贾双喜著《中国传拓技艺通解》马国庆著《速成书画装裱技法》田维玉著《中国书画装裱款式百例》杨正旗等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术》吴学英著《中国书画装裱最新款式255例》田淑国著《怎样裱画》上海书画出版社裱画组著《中国书画装裱概说》冯鹏生著《书画装裱浅说》冯增木著《药物与书画装裱》夏冬波著《中国书画装裱款式艺术大典》凌波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康建国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第二版》康建国著《中国书画装裱》蒋保兴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编著者不详)
《中国书画装裱》冯增木著
《中日装裱款式一百例》杨凤兰编著
《中国书画装裱》(编著者不详)
《中国书画装裱款式艺术大典》(编著者不详)
《中国书画装裱最新款式200例图集》田淑国著
《中国书画装裱概说》冯鹏生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修订本》唐昭钰著《中国书画装裱艺术》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学院书画装裱教研室著《中国书画装裱》刘懿著《书画装裱艺术》刘珀著
《中国当代书画装裱艺术界博览》张野著
《装裱艺术》汤麟著
《书画装裱》杨正旗著
《书画的装裱与修复》故宫博物院修复厂裱画组著
《书画装裱技法》谢友生著
《中国字画装裱》王栋著
《书画装潢学》杜子熊著
《中国书画装裱》杜子熊著
《书画装潢学》杜子熊著
《书画装裱技艺辑释》杜子熊、杜秉庄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传统与创新》李喜梅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术》吴学英著
《装潢志图说》(明)周嘉胄著;田君注释《书画装裱简易技法》辛舟编著
《怎样裱画》史良黻著
《画框及裱褙工艺》刘道捷译
《装褫浅说》刘雅农编著
《中国书画装裱》王栋编著
《国画裱褙装潢》朱元寿著
《装裱技艺实用手册》顾书强口述;潘志强整理编写《书画装潢沿革考》王以坤著
《书画装裱技巧》傅小钟编著
《装璜志标点注译》(明)周嘉胄著;杨正旗注译《书画装裱与修复》李玮编著
《书画装裱艺术》张秀英著
《书画形制与投资对象》徐建融著
《谈装说裱》成江著
《书画裱褙的艺术》陈增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