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题目集锦-作文
2000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共8篇)

2000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共8篇)篇一:山西省历年中考作文题目2011年●一个好习惯,无论其大小,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有益于人的一生。
●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
●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
良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一份享用不完的财富。
文题:请以“____好习惯”或者“好习惯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选择题目并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⑤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整洁2010年打开初中语文的每一篇课文就是走进一个世界,窥见一段人生,感悟一种智慧,领受一片情感,感受一颗心灵。
请结合初中语文课文,按特别要求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感情自然、朴实、真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拟题特别要求: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课文题目,或课文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或课文题目中的词语等等,如《背影》、高尔基、小弗朗士、百草园......)2009年文题:请以“____________,太棒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避开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④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⑤不少于600字。
2008年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为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杨柳自有杨柳的洒脱,青松自有青松的壮美。
生于世界上,在于宇宙间,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每个生命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展示着无穷的魅力。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材料作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字数在500-800字之间;⑤文中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篇二:安徽省2000到2010年高考作文题回顾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以“诚信”为话题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读(从2006年开始安徽省独立命题) 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提篮春光看妈妈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2009年高考作文题目:弯道超越的联想或感悟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吴兴杂诗的思考或联想篇三:2000-2013高考作文试题2013年四川高考作文出炉: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7日讯(记者张云柯)2013四川高考作文已经出炉,成都七中考点第一位考生走出考场,据考生反应,今年高考语文作文是以“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0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一10篇

2000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一10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00年高考作文2000年高考作文2000 年高考英语满分作文作文题目假设你是李华,在美国探亲,2000 年 2 月8 日清晨,你目击一起交通事故。
警察局让你写一份材料,报告当时所见情况。
请根据下列图画写出报告。
注意:1.目击者应该准确报告事实;2.词数100 左右。
满分作文At 7: 15 a. m. on February 8, 2000, I was walking along Park Road toward east. A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an old man was walking out of the City Park. Suddenly a yellow car that drove up Third Street made a fight turn and rushed into Park Road at great speed. Next the car hit the man while he was crossing the road. He fell down with a cry, but the car didn’t stop. It droveoff at great speed heading west. The driver was a young woman and the number was AC864. About two minutes later, I stopped a passing car and took the old man to the nearest Hua 满分作文It was 7: 15 am. Feb. 8th, 2000, and I was on my way to school. When I got near the Park, I saw a car from the No.3 street. It turned right and drove onto the Park Road. At that time, an old man happened to cross the road and he was knocked down by the car. The driver didn’t stop but ran to the west as fast as a flash. I can still remember that the plate number was AC864. The color of the car was yellow and the driver was a Hua 满分作文It was 7: 15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 2000. I was walking toward east along Park Road. An old man walked out of the City Park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He was crossing the street when a yellow car droveup third Street made a right turn into Park Road. Suddenly the car hit the old man down,and drove off at great speed heading west. I took him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and doctors told me he was badly injured. It came to my mind that the driver was a young woman and her plate number was Hua满分作文When I was going along the park road towards east at 7: 15on February 8, 2000, I saw an old man was knocked down by a yellow car. It happened like this, the old man went out of the City Park’s gate while a car turned right from the Third Street, and when it went into the Park Road, it hit the man while he was crossing the road. Without stopping, the car continued to go to the west along the Park Road. I remember that the car is yellow, and the plate number is AC864. It’s a woman who drove the Hua 满分作文When I was going along the ParkRoad towards east t 7: 15 a. m. on February 8, 2000, I found an old man who came out of the City Park was walking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He was going to cross the road when there came a yellow car from Third Street and it turned right all of a sudden. At that moment the car hit the old man but did not stop. The driver was a young woman and the plate number was AC864. After a while I took the injured man to the nearest Hua 满分作文It was 7: 15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 2000. I was walking east along the Park Road. When I passed the Park Gate, I saw an old man walk out of the Park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At that moment, a car was running up from the Third Street and turning right, onto the Park Road. I was too shocked to shout. But it was too late. The old man was knocked over, and the car didn’t stop. It was drivenwest along the park road. I noticed that the car was yellow, the plate number was AC864 and the driver was female. I called a taxi to send the old man to Hua 满分作文It was 7: 15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 2000. I was walking along Park Road towards east when an elder man came out of the City Park 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I saw a yellow car drove up third Street at great speed and make a right turn into Park Road, and the car hit the man while he was crossing the road. The man fell down and shouted but the car didn’t stop and drove off at great speed heading west. I noticed the driver was a young woman and the plate number of the car was AC864. After a moment I took the old man to the hospital by Hua 满分作文At 7: 15 a. m. on February 8, 2000, I was walking eastward along Park Roa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an old man was walk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At the T-junction, a car turning fight from 3rd Street into Park Road, suddenly knocked him down. The car did not stop. Instead, it ran fast away westward along Park Road. It was a yellow car and the plate number was AC864. I remembered clearly that the driver was a young woman with long hair. I asked a man and took the old man to the Hua 满分作文It was 7: 15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 2000. I was walking along Park Road towards the east when an old man come out of the City Park. And then I saw a yellow car turn right into Park Road from Third Street. The next moment the car hit the man while he was trying to g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He fell with a cry, but the car didn’t stop and drove off quickly towards the west. I noticed the driver was a young woman and the car number was AC864.A few minutes later, I called anambulance and took the old man to the nearest Hua 满分作文It was 7: 15, February 8, 2000. I was walking along Park Road when I saw a yellow car. At that time I went towards the east and an old man came out of the City Park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The car was coming from Third Street and made a right turn to the Park Road. Suddenly I heard a cry. Then I found the yellow car hit the old man on the corner. The old man fell onto the ground, but the car didnt stop and continued to head west. The driver was a young woman and the plate number was AC864.The poor old man was lying on the street, unable to stand up. I stopped a Taxi and took the old man to the nearest Hua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00年全国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0年全国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万紫千红总是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啊,只因身在山中,才高八斗的苏轼亦不识庐山之真面目;庐山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身处这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呢?无怪乎我们各人对世上事物的感觉都不同了。
学者出一题目,众人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高下难分……面对"开发西部",各方献计献策,规划蓝图,各显神通……谈论辛弃疾,或道用典精辟,或曰哲理深刻……评价加入"世贸",或道机遇难得,或曰挑战严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年年岁岁;关山冷月,敦煌清梦,岁岁年年。
古往今来,千百年间,关于世间万物的争执辩论从未间断:或曰此长,或曰彼短,难以定夺。
其实,在这些争论中,本来就难以断定孰是孰非。
因为,在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答案原本就不是惟一的呀。
恰如朱熹所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正如许许多多的问题一样,我们今后如何投身于祖国建设的答案也不是惟一的。
天南海北,山东关西,何处不是我们祖国的土地?大漠戈壁,塞外江南,何处不是我们祖国的疆土?在时代的号角声中,让我们的热血沸腾,奔向各个岗位,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建设中吧!我们奔向浩瀚的大海,艰苦奋斗。
在"古来青史谁不见,今日功名胜古人"的豪言中,石油为我们而喷涌……我们奔向神秘的沙漠,奋勇开发。
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语中,绿洲为我们而出现……我们奔向荒凉的戈壁,努力工作。
在"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的誓言中,长城为我们而颔首……我们奔向巍峨的天山,潜心探索。
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憧憬中,雪莲为我们摇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面对前贤志士的风流往事,面对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我们定将"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各个岗位上创下伟绩。
2000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析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
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
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
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 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 话题解析: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是一个并列结 构的短语,属于关系类话题。就话题本身 来看,它包含着两种特性:一是对立,二 是和谐。“山”“水”是自然界中的一对 矛盾,但它们又互为补充,互为依存。山 无水不秀,水无山不灵;水之灵动和海之 一色,山之沉稳与四季变化,它们看似对 立实则统一:失去了清纯,水之灵动则无 根,没有四季之景的变化,山之沉稳则无 态。大自然由此产生了和谐统一之美。 “灵动”“沉稳”,与其说是山水给人的 感觉不如说是人类文化特质在自然中的体 现,这对矛盾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有机体。
答案:B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在A中用 错了修饰对象。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 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悟,在C中不 符合语义。
“左右逢源”比喻运用自如、得心应 手;讽刺圆滑世故、会投机;前一义 含褒义,后一义含贬义;在D中感情色 彩不当。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
• 再看材料。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梳理成如下图示: 聪慧(水对人的影响)
水——灵动 一色(变中有不变) 敦厚(山对人的影响)
山——沉稳 换景(不变中有变)
如此,可以看出材料中包含了如下几组矛盾:山和水、灵动 和沉稳、聪慧和敦厚、水的灵动和海的一色、山的沉稳和四 季变化。同时,也可以看出材料是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的:山 水对人的影响、山水中包含的对立统一思想。 把话题和材料结合起来考虑,这篇作文的话题包蕴的意思应 该有这几点: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矛盾构成和谐的美 学原则、自然对人的孕育规律。
2000年江苏常州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加减乘除法

2000年江苏常州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加减乘除法有人说,人生是一个自我经营的过程。
要想经营好人生就得进行认真地核算,就离不开人生的“加减乘除”。
人生需要“加”。
人生像水缸,不往缸里加水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同样,人的一生中总要有所理想,有了理想,才有目标,才有动力,才会驱动人们勇敢地去追求,激励人们不断超越自己,让人们的生活充满意义和喜悦。
反之。
如果没有理想,生活就想在荒漠中失掉了罗盘,迷失了方向;如果没有理想,生活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永不能飞翔。
所以人生要过得有意义就得给它加个理想。
人生需要“减”。
人生像一辆载物车,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使其超载,从而驶向负面的道路。
人的一生充满着欲望,心中的欲望太多,就容易使人误入歧途。
生命有限,欲望无限。
我们不应该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无限的欲望中,那样容易让人丧失本心,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既然欲望过多,何不为它减量呢?少一份欲望就多一份轻松,不是吗?人生需要“乘”。
常常听人们说到“事半功倍”这个成语,意思是说做的工作费力小,收效大。
可见,一个人的.成功与它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也许你付出的努力在别人看来有些微不足道,但是请相信:有努力就会有收获,幸运女神会眷顾你的。
有时候,付出的努力就会有双倍的甚至更多的收获。
所以人生若想成功就需要努力,就离不开“乘”。
人生需要“除”。
老班曾在黑板上列过一条公式:理想实现值/自我期望值=现实能力值。
他说:一个人若他的现实能力越大,理想实现值也就越大,现实能力越小,理想实现值也就越小:若他的自我期望值越大,他的理想实现值就越大,自我期望值越小,理想实现值越小。
然而自我期望值过小就容易使人停滞不前,毫无进步,自我期望值过大就会超越现实能力,使人精神受挫,一蹶不振。
所以若想人生过得精彩就得好好利用“除”。
人生能否过得更精彩更有意义,取决于你是否掌握了人生的“加减乘除”。
2000年河北语文高考作文

2000年河北语文高考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其实,船主只是让漆工涂漆,并没有让他补漏洞,修补漏洞纯粹是漆工的分外之事。
可就是这顺便的分外之举,却挽救了船主几个孩子的生命。
可别小看这顺便的分外之举,生活的美丽,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这些分外之举前段时间,黑龙江佳木斯市出现了一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
张老师之所以最美,原因就是她做出了她职责范围的分外之举。
2012年5月8日晚,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
危险瞬间,本可以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至今仍然躺在病床上。
谁都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没有法律规定教师必须舍身去救学生。
张老师的伟大之举,纯粹是分外之举。
就是这美丽的分外之举谱写了一曲美丽的教师之歌。
无独有偶,2011年7月一位妈妈被网友誉为最美妈妈,她就是吴菊萍。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社区内,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救了,可吴菊萍却身受重伤。
救自己的孩子,是任何一个妈妈的分内之事。
可是,吴菊萍不一样,她在最危急的时刻,不惜个人安危去挽救别人的孩子。
这是多么伟大的分外之举呀!就是这美丽的分外之举,挽救了别人的孩子,谱写了一曲美丽的妈妈之歌。
2000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题

2000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题作文题: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
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
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范文: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
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人类没有了真诚,生活便没有了分量。
让我们在真诚中舒展心灵的畏惧,在真诚中领略世界的风采。
留住真诚,生命便有了前进的依托留住真诚,你我便有了心灵的共鸣。
留些信用给自己取暖吧!树不直,无以成栋梁。
让我们在彼此的信任中开启合作的大门,让我们在彼此的信任中放飞心中的喜悦。
留住信用,我们的眼睛便成了忘记的“监视仪”留住信用,我们的耳朵便成了背约的“除尘器”。
人间纷繁芜杂,留些信用给自己,我们才能日不怕雨淋,夜不怕霜打。
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吧!诚信是一面火红的旗帜,旗帜不倒,真情永驻。
让我们在生命的海滩边,拾取诚信的五彩贝壳,让我们在你我的交流中,留些诚信做友谊的基座。
商海浮沉,留些诚信,回报你的将是一片春光。
然而,面对篝火,我们需要自己带上火柴才能取暖,走进暗夜,我们需要拨开心头的云雾才能望见满天星斗身陷迷惘,我们需要航船启航前就将航灯高高挂起!同样,诚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撑。
众人拾柴火焰高,真诚的相待,才能焕发出生命的霞彩!无须感叹世态炎凉,不必埋怨人心不古,因为美好的一切就在你我手中,正如诚信的期盼同样在你我心中一样!太阳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升起,点点跳跃的焰火仿佛也为你我而感动,真诚的相对,令你我更加坦然。
回答(2000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

回答(2000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第一篇:回答(2000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回答(2000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对他悲剧命运的哀伤,对他“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对他…… 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人看出了圆的光滑无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线组成,有人看出了半圆的方圆兼济,有人看出了不对称图形独到的美……不妨套用苏轼的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是的,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着你的感悟,因为你用善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
同是一个甜麦圈,悲观者只看见一个空洞,而乐观者却品味到它的味美。
同是交战赤壁,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见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乐道于故事本身……是的,我的心执着于我见、我闻、我悟。
条条大道通罗马认识事物的角度、深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自不相同。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但我相信:条条大道通罗马,历艰辛殊途同归。
小平同志的“黑猫白猫论”风趣而深蕴哲理。
东部地区飞速发展源于西部的支持,而西部大开发的成功也必需东部的鼎力相助。
设若以老观念来解决问题,东西部齐头并进,那中国的发展不知又要经历多少艰辛。
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有人利用太阳下的阴影,通过三角函数的关系简单算出;有人用绳子与楼房比较,然后测绳子长度;有人用气压计,从楼底到楼顶,通过气压变化来计算;也有询问楼房管理员……问题的出现是一个起点,问题的解决则是终点,过程则不惟一。
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
事移世易,方法多变。
我的回答我不是怀疑论者却仍想像北岛一样高呼:我不相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题目集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分)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见上图):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分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
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