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分)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参考答案:1.(4分)(1)鸿: 大 (2)劳:使劳累 (3)蕃:多 (4)植:立2.(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3.(4分)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4.(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篇二」阅读文言文《陋室铭》,完成1-5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

3.《陋室铭》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二、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有仙则名: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三、问答题1.《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2.《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答:_______四、判断题1.《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 )2.《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五、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这)B. 惟吾德馨(香气)C. 谈笑有鸿儒(大)D.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答案:一、填空题1.刘禹锡;梦得;唐2.警戒自己;称述功德;文体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二、练习题1.(1)出名、有名(2)这(3)大(4)使……扰乱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问答题1.答:《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答:《陋室铭》从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日常的活动三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

(完整版)《陋室铭》练习题

(完整版)《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 案牍(dú)5、解释下列加点字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6、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7、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8、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

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

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

陋室铭(附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陋室铭(附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押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陋室铭 山不在⑴高,有仙则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斯是陋室⑷, 《陋室铭》巨文刚书
惟吾德馨⑸。苔痕上⑹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⑺,往来无白丁⑻。 可以调素琴⑼,阅金经⑽。无丝竹⑾之⑿乱耳⒀,无案牍 ⒁之劳形⒂。南阳⒃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⒄。孔子云:“何陋之有⒅?”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神仙(居住)就能声名远扬。水不在于多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纵情谈笑的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没有文化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这里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编辑本段作品注解、词语注释 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 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有学问的人。 ⑻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弹奏。素琴:素雅的古琴。 ⑽金经:指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金经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一、文学常识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字_____,是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_____的。

答案:1、刘禹锡,梦得,唐2、警诫自己,称述功德,韵二、字词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惟吾德馨()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之乱耳()12、无案牍之劳形()答案:1、出名,有名2、灵验3、这4、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5、长到6、映入7、博学的人8、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9、调弄,这里指弹(琴)10、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11、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12、指官府文书三、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4、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文中表明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5、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五、内容理解1、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陋室铭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习题及答案山不一定非要高耸入云才有名气,只要有仙人居住,也能成为名胜。

水也不必深不可测,只要有龙出没,也能被视为灵秀。

这里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我的品德高尚,阶梯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窗帘上深深地渗透着青草的气息。

我有和我交谈的鸿儒,没有碌碌无为的白丁。

我可以弹奏素琴,阅读金经。

没有刺耳的丝竹之声,没有繁琐的文案之劳。

这间房子虽然简陋,但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样,孔子都曾问过:“有什么不好的呢?”①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⑴有仙则名:只要有仙人居住,就能成为名胜。

⑵斯是陋室斯:这里是一间简陋的房子。

⑶惟吾德馨馨:我的品德高尚。

⑷何陋之有何:孔子问:“有什么不好的呢?”⑸谈笑有鸿儒鸿:儒:有和我交谈的鸿儒。

⑹往来无白丁白丁:没有碌碌无为的白丁。

⑺可以调素琴调:我可以弹奏素琴。

⑻无案牍之劳形劳:形:没有繁琐的文案之劳。

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①无丝竹之乱耳之:没有刺耳的丝竹之声。

②何陋之有之:孔子问:“有什么不好的呢?”③辍耕之垄上之:到、往;助词“的”。

④操蛇之神闻之之:它,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⑵①无丝竹之乱耳乱:没有刺耳的丝竹之声。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乱:旧指读书人。

⒊我认为,身处简陋的房子中,却能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这是因为人的内心需要得到满足,而不是外在物质的丰富。

⒋⑴《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铭”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⑵用原文回答①本文的主旨句是:即使身处简陋的房子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阶梯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窗帘上深深地渗透着青草的气息。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我有和我交谈的鸿儒,没有碌碌无为的白丁。

⑶“龙”、“仙”比喻什么?比喻名胜之地。

⑷《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愿望和高尚生活情趣。

⒌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陋室铭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名篇,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而广为流传。

它以一个陋室为背景,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的哲学思考。

下面是一些陋室铭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名篇。

练习题一:陋室铭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答案: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他是唐代的文学家。

刘禹锡是唐朝末年的文学家,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闻名于世。

练习题二:陋室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陋室铭以一个陋室为背景,描述了房间狭小、简陋的环境。

作者通过对这个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名利和物质追求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练习题三: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山并不一定要很高才能有仙人居住,只要有仙人居住,这座山就会有名声。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他内心的修养和品质。

练习题四:陋室铭中的“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水并不一定要很深才能有龙出没,只要有龙出没,这片水就会变得神奇。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地方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规模和深度,而在于它所孕育的文化和精神。

练习题五: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虽然这个房间很简陋,但是我内心的美德和品质却弥补了这个不足。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和地位,而在于他的品德和修养。

练习题六:陋室铭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人生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逃脱死亡的命运,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定的心,我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存于历史之中。

这句话的含义是,生命的短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练习题七:陋室铭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生活中有悲伤和离别,但是也有欢乐和新的相识。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_。

2. 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高尚情操。

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一句描绘了陋室主人与________的交往。

4. 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作者________的生活态度。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陋室铭》所表达的主旨?()A. 重视德行B. 追求物质享受C. 淡泊名利D. 崇尚学问2.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中的“素琴”指的是什么?()A. 素色的琴B. 没有装饰的琴C. 简单的琴曲D. 一种古老的乐器三、简答题1. 请简述《陋室铭》中“陋室”的含义。

2. 作者通过《陋室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四、阅读理解题阅读《陋室铭》全文,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 请解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诗的含义。

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他们与陋室有何联系?五、论述题请结合《陋室铭》的内容,论述作者对“陋室”的态度及其所反映的人生哲学。

答案一、填空题1. 刘禹锡2. 不以物质条件为重,注重精神追求3. 有学问的人4. 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二、选择题1. B2. C三、简答题1. “陋室”在文中指的是简陋的住所,但作者认为,只要居住者有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即使是简陋的住所也能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2. 作者通过《陋室铭》表达了自己不以物质条件为重,注重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思想感情,以及对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人生态度。

四、阅读理解题1.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苔藓爬上台阶的绿色和草色映入帘子的青翠,形象地表现了陋室周围自然环境的清新与宁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本文中心思想:
12、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手法,
13、、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环境
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对偶
1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16、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17、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1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1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20、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21、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22、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拓展题:
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
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3、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4、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5、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6、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11、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2、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13、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陋室特征:雅。

14、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15、答:运用类比的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6、答:不矛盾。

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

17、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18、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9、答:运用类比的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20、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
21、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22、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拓展题:
1、略
2、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3、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赞同。

(再谈一些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