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

合集下载

主要的矿床类型(带图)[整理版]

主要的矿床类型(带图)[整理版]

重要的矿床类型1、矽卡岩型铁矿床此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Co、Ni、Au、Cu、Pb、Zn→Cu、Pb、Zn、Mo、Bi、W、Sn等多种有用金属组分,并且常与矿浆贯入型铁矿、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锡等矿床共生。

重要的矿床如(河北)中关、(湖北)铁山、(新疆)磁海、(菲)Parap、(美)Eagle Mountain、(墨)Fierro。

(1)地质构造背景有利成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大陆边缘隆起中的凹陷带和与之相邻的坳陷带及裂谷。

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

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富碱质(多富Na2O)或偏碱性,规模多属中、小型。

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蚀变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800-200ºC,主要矿化温度在500-400ºC。

(2)矿床特征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捕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多呈渐变关系。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可见赤铁矿、菱铁矿、镜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等。

脉石矿物为矽卡岩矿物组合,如石榴石、透辉石及钙铁辉石、方柱石、钠长石、阳起石、符山石、绿泥石、方解石、金云母、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等,因矿床和矽卡岩类型而异。

矿石具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条带状、斑杂状、角砾状、致密块状等构造。

围岩矽卡岩化普遍,且常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分带情况因矿床而异、蚀变最强烈的部位多在正接触带。

近矿围岩多见金云母化、阳起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

(3)成矿作用模式(见图7-8)虽不排除部分矿床的铁来自岩体的围岩,但大多数矿床的铁质是岩浆热液带入的,岩体富钠及钠化蚀变作用有利于铁质进入热液。

典型矿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

典型矿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

典型矿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典型矿床是指在地质构造、矿化过程、矿石特征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矿床。

研究典型矿床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对于深入理解矿产资源形成规律、指导资源勘查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矿床的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岩性特征、构造特征、矿物特征和矿石特征。

二、构造特征:构造对矿化过程和矿床形态有重要影响。

例如,断裂构造常是矿液运移和矿床形成的通道,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常形成封闭的矿化区域等。

三、矿物特征:矿物是矿床形成的直接产物,矿物特征对矿床的类型和成因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例如,铁矿床的特征矿物常为赤铁矿和磁铁矿,铜矿床的特征矿物常为黄铜矿和斑铜矿等。

四、矿石特征:矿石是矿床可供开采和利用的部分,研究矿石特征可以为矿石的加工和利用提供信息。

例如,铁矿石的特征是磁性和密度较大;铜矿石的特征是电导率较大;金矿石的特征是黄金颗粒的粒度和品位等。

研究典型矿床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实验等。

一、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通过实地观察和采样,了解矿床的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岩性特征、矿物特征等。

实地调查需要结合现场地质地貌、构造断裂、矿石产出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获取矿床的基本信息。

二、野外地质调查:野外地质调查是根据实际野外调查数据进行的系统观测和研究,通过绘制地质剖面图、钻探分析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质信息。

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质地貌剖面测量、化探测量等。

三、室内实验:室内实验主要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矿石薄片、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矿物组成、结晶形态、矿石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室内实验可以辅助实地调查和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果,从而深入了解矿床的成因和特征。

综上所述,研究典型矿床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是通过实地调查、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实验等手段,全面了解岩性特征、构造特征、矿物特征和矿石特征,从而深入揭示矿床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这对于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指导价值。

矿床实习参考资料(修改)

矿床实习参考资料(修改)

实验一岩浆分结矿床(陕西松树沟铬铁矿床)商南县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位于陕西省商南县境内商州—丹凤断裂以北,松树沟铬铁矿床就产在该岩体内,矿床虽然规模较小,但有重要的成因意义。

1.矿区地质概况1.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

主要岩石为长英质混合岩、斜长角闪片岩、黑云母斜长岩及大理岩和绢云母石英片岩等。

1.2构造秦岭造山带是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并夹持于华北与扬子陆块之间的大陆造山带(图1),形成于加里东期至印支期的碰撞。

本区正位于秦岭造山带的北秦岭构造带的南部边缘,商丹主边界断裂带北侧,商南—丹凤深大断裂控制了岩浆活动。

图1 东秦岭商南—丹凤地区地质略图(据裴先治等,1999)1-秦岭杂岩(峦庄块体—曹营岩组)(Pt1q);2-秦岭杂岩(蛇尾块体-郭庄岩组)(Pt1q);3-秦岭杂岩雁岭沟大理岩;4-峡河岩群(Pt2x);5-松树沟蛇绿岩构造岩片(Pt2s);6-陡岭杂岩(Pt1d);7-宽坪岩群(Pt2k);8-武关岩群(Pt2w);9-丹凤岩群(Pt3d);10-二郎坪岩群((Pt3-Pz1e);11-刘岭岩群(Pzl);12-震旦系-二叠系(沉积盖层);13-三叠系;14-白垩系;15-松树沟超镁铁岩;16-富水基性杂岩体;17-晋宁期花岗岩;8-晚加里东-早海西期花岗岩;19-印支期花岗岩;20-构造边界/大型韧性剪切变形带;21-推覆构造界面;22-区域断裂带1.3超基性岩体分布松树沟杂岩体是中国境内出露最大的超镁铁质岩体,岩体主要由细粒纯橄榄岩、中粗粒纯橄榄岩和斜辉橄榄岩组成。

用锆石U-Pb法对该岩体北侧接触变质带的榴闪岩进行定年,获得206Pb/238U变质年龄为518±19 Ma,说明该岩体大致在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期间侵位于秦岭杂岩中。

松树沟地区超镁铁岩岩体群有大小岩体多达258个,其中最大的为Ⅰ号岩体即通常所说的松树沟岩体。

该含矿岩体呈扁平的透镜状,全长约19.2 km,平均宽1.1 km,中部最宽达2km,出露面积约20km2,两端逐渐变窄和分枝尖灭。

矿床类型划分

矿床类型划分
⑤ 研究成矿构造和区域构造关系
⑥ 构建成矿结构面空间格架
⑦ 建立成矿构造体系
3.2.2 构造系统类型
(1) 沉积构造系统:沉积构造、沉积盆地构造
(2) 火山构造系统:火山构造、次火山构造、火山沉积构造
(3) 侵入构造系统:侵入岩体构造、侵入接触构造 (4) 断裂构造系统:断裂构造、裂隙构造 (5) 褶皱构造系统:褶皱构造、多期褶皱构造 (6) 复合构造系统:常见断裂构造体系和其它四种叠加产生
(7) 成矿后构造系统:顺矿、断矿
3.2.4 结构面研究内容
(1) 区分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构造; (2) 成矿构造空间特征; (3) 确定结构面力学性质; (4) 判断结构面运动方式; (5) 构造强度; (6) 物质成份;
(7) 活动期次及其相关特征;
(8) 三维应力分析;
成矿断裂构造成因类型一览表
成矿地质特征 中酸性小侵入体与不纯灰岩、火山 凝灰岩的接触带。围岩多为含石榴 子石、钙铁辉石、绿帘石矽卡岩 角砾岩体多产于太古宙和元古宙的 变质岩中,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 岩体成群成带分布且受构造控制, 岩性为多铁的硅铝质岩石。金矿化 分布在岩体内的角砾周边及裂隙发 育地段,与胶结物密切相关 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 赤铁矿、斑铜矿、银金矿 钙铝榴石、透辉石、绿帘石、 石英、方解石
1.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河北峪耳崖
(一)岩浆热液金 矿床
系指与重熔的中酸性侵入体或与混合岩化花岗岩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有关的热 液型金矿床,可分三个亚类。
2. 混合岩化 - 重熔岩浆热液 金矿床 3.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
山东玲珑、焦家 湖南水口山 辽宁华铜,山东沂南 台湾金瓜石,吉林刺猬沟 黑龙江团结沟 黑龙江东风山

常见典型矿床特征及成因背景

常见典型矿床特征及成因背景

VMS矿床特征及成因①定义:指存在于海相火山岩系中,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形成的,主要由块状黄铁矿和贱金属的硫化物组成的矿床。

②地质背景:分布范围很广,不同的VMS型矿床有着不同的有利构造位置。

③成矿时间:时控性也比较明显,其成矿主要时代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新生代。

④容矿岩石:不同类型的海相火山岩中均可以产出VMS型矿床,如富钠镁铁质和长英质岩石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或称细碧角斑岩系列产出含铜、铅、锌的和含铜的矿床;正常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系列中产铅、锌、铜的矿床;镁铁质火山岩的蛇绿岩中产的铜矿床。

⑤形态与产状:似层状、透镜状。

⑥围岩蚀变:VMS型矿床围岩蚀变发育,尤其是下盘绿泥-绿帘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较显著。

⑦主要矿物:矿物组合较简单,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黄铜矿和少量的毒砂,偶尔可见金、银。

⑧矿床规模:一般规模较小,品味较低。

⑨矿物组构:块状、密集条带状⑩成矿温度:温度较低,50-140℃。

SEDEX矿床特征及成因①定义: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形成的,主要呈整合的层状赋存于正常的沉积岩系中的,已发育条带状和纹层状的富硫化物矿石为特征的一类矿床。

②地质背景:多产于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或克拉通内部裂陷盆地边缘。

③成矿时间:具有较强的时控性,成矿年代集中在元古代及古生代早期、中期。

④容矿岩石:含矿岩系多为海相的、远洋或半远洋深水静水环境还原条件下沉积的黑色页岩、细碎屑岩、碳酸盐岩。

⑤形态与产状:常具有“上层下脉”的结构特点,具体形状取决于距热液通道口的远近和海底地形,以层状、似层状为主。

⑥围岩蚀变:围岩具有不同程度的蚀变,不对称蚀变。

主要为硅化、硅铁碳酸盐化。

⑦主要矿物:矿物组合较简单,主要为金属硫化物。

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少量黄铜矿。

⑧矿物组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组构特征。

主要为条带状构造。

⑨矿床规模:一般规模巨大,品味较高。

⑩成矿温度:140-280℃。

MVT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①定义:指产于碳酸盐中的,受地层层位控制并具有显著的后生特征的,以铅锌为主要矿物的一类矿床,因密西西比河流域汇水盆地发育该类型矿床而得名②地质背景:一般形成于稳定的克拉通边缘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中,构造环境常是大型盆地的边缘或盆地间的隆起带的边部。

矿床类型划分(1)

矿床类型划分(1)

含金石英脉型
带型
石英硅化钾化蚀 变岩型 (东坪式)
斑岩型(团结沟式)
矽卡岩型
表 I.1 岩金矿床工业类型简表
表 I.1(续)
成矿地质特征
矿物共生组合
金属矿物
脉石矿物
形成于变质基底隆起区,区内以中 黄铁矿为主,次为黄铜矿、
酸性岩浆岩、混合岩、变质岩为主。 焦家式金矿受再生花岗质岩体与胶 东群接触带控制,矿化发育在主断 裂带下盘的角砾岩、碎裂岩、碎裂
✓岩浆型
—我国15%
✓夕卡岩型
—我国9.5%,占富铁矿的40%
✓热液型
—我国11%
基本概念
3. 矿床工业类型
铜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
✓斑岩型
—世界>50%
✓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型
—世界~22%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
—世界~ 2%,俄罗斯28%
✓矽卡岩型
—中国16.4%
✓沉积型
—世界~ 30%
基本概念
黄铁矿,次为黄铜矿、方铅 矿、自然金,少量闪锌矿、 辉铋矿、铜蓝、斑铜矿、辉 钼矿
石英、绿泥石、绿帘石,次 为方解石、钾长石、绢云母、 钠长石及少量黑云母、斜长 石、次闪石、阳起石、萤石
位于地台隆起的边缘拗陷区。含矿 地质体产于太古宙到元古宙的条带 状含铁硅质岩层中
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 毒砂、钛铁矿,少量自然金、 铁闪石、石英、镁铁闪石、 辉钴矿、黄铜矿、方铅矿、 碳酸盐矿物 闪锌矿
➢ (1)考虑确定同一种成矿地质体 ➢ (2)考虑采用同一种找矿预测工作方法。 ➢ (3)考虑地球化学特征的显著差异。
1.3.2 矿床 分类

3.1 成矿地质体研究
3.1.1 成矿地质作用/成矿地质体概念 3.1.2 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地质体类别 3.1.3 确定成矿地质体 3.1.4 确定成矿地质体空间位置 3.1.5 成矿地质体特征研究 3.1.6 成矿地质体和矿床关系研究 3.1.7 矿体剥蚀深度研究

矿床的分类

矿床的分类

矿床的分类(矿床的分类各种矿床的形成是地壳中分散的各种有用成分,在成矿作用之下得到局部集中富集的结果。

这个局部富集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因而成矿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从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物质的来源来考虑,成矿作用可概括地归纳为三大类: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

由内生成矿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矿床,总称为内生矿床;同理,外生成矿作用—外生矿床;变质成矿作用—变质矿床。

采用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适当考虑成矿地质环境和尽量能反映成矿物质来源的原则,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如下(表1-6-1)。

内生矿床中的有用组分多来自于岩浆,并且是在其演化过程中与其余组分分离并产生迁移而集中富集成矿的。

岩浆在地下深处时呈熔融状态。

它的组成除作为主体的硅酸盐类物质外,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组分以及少量的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

与成矿作用关系最大的是这些挥发性组分。

挥发性组分包括水、碳酸、盐酸、硫酸根、硫化氢、氟、氯、磷、硫、硼、氮、氢等。

这些挥发分的特点是:熔点低,挥发性高,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可以降低矿物的结晶温度,从而延缓其结晶时间;尤其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和重金属结合成为挥发性化合物,使这些重金属具有较大的活动性,这就大大地有助于它们的迁移、分离和富集。

根据岩浆化学成分和性质划分,有超基性岩浆、玄武质岩浆(基性岩浆)、安山质岩浆(中性岩浆)、花岗质岩浆(酸性岩浆)四类。

内生成矿根据岩浆成矿作用可分为正岩浆期、残浆期和气液期三期。

正岩浆期:这个阶段是以成岩为主、成矿为辅的阶段。

岩浆期主要形成岩浆矿床。

残浆期: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成岩、成矿平行活动时期。

残浆期主要形成伟晶岩矿床。

气液期:气液期主要形成接触交代矿床和热液矿床。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在岩浆结晶过程中陆续以蒸馏方式从岩浆中析出的挥发性组分开始进入独立活动时期。

随着温度的降低,挥发性组分在物态上将由气体,或超临界流体状态,转化为热液;这个时期称为气水热液期,是形成接触交代矿床和岩浆热液矿床的时期。

矿床类型

矿床类型

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

矿床成因涉及面较宽,分类依据不同则产生不同的分类系统,如依据成矿作用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和依据成矿物质来源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

我们采用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适当考虑成矿地质环境和尽量能反映成矿物质来源的原则,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如下:这些类型中,接触交代矿床按成矿作用应属热液矿床,考虑到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特征而划分为独立的内生矿床类型。

同样,可燃有机矿床按成矿作用应属生物沉积矿床,考虑其特殊性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沉积矿床类型岩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一、大地构造条件及岩浆条件对于岩浆矿床而言,岩浆岩与矿种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一定的矿种仅与一定的岩浆岩有关,此种对应关系称为岩浆成矿专属性。

因此,岩浆是岩浆矿床形成的首要条件。

然而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有不同类型的构造岩浆活动,即不同的岩浆岩分布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中。

因此,岩浆条件和大地构造条件密不可分。

以下按板块构造观点叙述岩浆矿床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岩浆岩的条件。

(一)大陆板块内部与热点、裂谷及深大断裂有关的岩浆岩和矿床1、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此种侵入体多被认为与地幔热点和大陆裂谷有关,一般岩体规模较大,分异良好,具火成堆积构造,常与铬铁矿矿床、PGE矿床、钒钛磁铁矿矿床有关。

铬铁矿矿床产于下部超基性岩相带,钒-钛磁铁矿矿床产于上部斜长岩及辉长岩等基性岩相带,铂族元素矿床多产于中部过渡岩相带,如阿扎尼亚的布什维尔德岩体。

我国已发现的层状岩体超基性岩相多不发育,含钒钛磁铁矿岩体的岩石化学常具如下特征:MgO<8%、m/f<2(超基性相<3)、TiO2>2、ΣREE高>100ppm、LREE强烈富集。

至闪长岩钒-钛磁铁矿层(布什维尔德)Fe-Ti-V铂族元素带(梅林基层铂族元素)斯铬铁矿层可能出现(布什维尔德)Cr块状和基质浸染状铜镍硫化物(斯蒂尔沃特铜-镍矿)40021图4-1典型镁铁-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的图解(据Norman J.Page(1986))2、金伯利岩及钾镁煌斑岩此类岩体与大陆板块内的深大断裂有关,多产于深大断裂附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云母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
云母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白云母(含金云母)矿床类型以伟晶岩型和变质岩型为主,亦见夕卡岩型金云母矿床。

典型矿床为:(一)花岗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该类型矿床规模一般不大,储量较小,但晶体大、含矿率高。

具有代表性的是内蒙古土贵乌拉白云母矿床。

矿区内地层为太古宙桑干
群,为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岩性为夕线石榴片麻岩、石榴片麻岩、辉
石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及斜长片麻岩。

含云母伟晶岩脉的主要围岩为夕线石
榴片麻岩。

片麻理的走向北东35°~65°,倾角55°~80°。

矿区内已发现伟晶岩脉200 多条,脉体主要受北西走向的张扭性裂隙所控制。

脉长一般50~600m,宽一般为1~10m,倾角25°~30°。

伟晶岩脉分带自上向下为小片白云母带、巨晶白云母带、石英白云母交代集合体、块状微
斜长石带、似文象-文象结构带、细粒结构带。

矿物成分主要有石英、微斜长石、奥长石、钠长石和白云母,次要矿物有黑云母、铁铝榴石,此外还有少量
磷灰石、萤石、黄玉、磁铁矿、绿柱石、独居石、钛铁矿等。

白云母主要产于
中粗粒结构的石英白云母交代集合体带中。

白云母片面积一般10~60cm2,最大可达1000cm2。

云母质量较好,易于剥分。

(二)夕卡岩型金云母矿床此类矿床可以以吉林省集安北屯矿区为代表,属镁碳酸岩型夕卡岩型矿床。


区出露岩石为太古宙鞍山群新开河组混合岩化变质岩,有石墨变粒岩、斜长角
闪岩、透辉石岩、花斑大理岩。

金云母矿脉产于透辉石岩的裂隙中,矿脉长10~20m,宽10~20cm。

呈矿囊者长3~4m。

成因为热液双交代作用形成。

(三)变质岩型碎云母矿床河北灵寿山门口矿区,属于变质成因白云母钾长石片麻岩型碎云母矿床,位于太行山角闪岩相变质带内。

含矿层为太古宙阜平
群湾子组下段,岩石为白云钾长片麻岩夹浅粒岩及黑云二长片麻岩。

矿层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