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厦门鼓浪屿的建筑特色

合集下载

厦门鼓浪屿古建筑一览

厦门鼓浪屿古建筑一览

厦门鼓浪屿古建筑一览厦门鼓浪屿是一座风景旖旎的小岛,被称为魅力之岛。

这座岛上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沉醉其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鼓浪屿上的古建筑。

首先,我们来看看胡里山炮台。

这是鼓浪屿上唯一的炮台,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座现代化炮台。

胡里山炮台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这座炮台修建在鼓浪屿东南的山顶上,环境幽静,风景迷人。

从炮台上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和闽江口,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下来,我们来参观一下吕厝老街。

这是鼓浪屿上最有特色的一条小街,保留了许多建于19世纪的老房子。

这些老房子的外墙都刷成了鲜艳的颜色,给整条街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在吕厝老街上漫步,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还可以品尝到道地的闽南小吃,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我们还要欣赏一下日本领事馆旧址。

这座建筑建于19世纪末,是日本领事馆的办公场所。

日本领事馆旧址是欧洲建筑与东方庭园的完美结合,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如今,这座建筑已经改为博物馆,展示了厦门与日本的交流历史和文化。

再来,我们参观一下黄厝寨。

黄厝寨是明代的一座古老村落,建筑风格独特,结构严谨。

这座村落由一座座土楼组成,土楼是鼓浪屿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

土楼外形宏伟,内部布局巧妙,既能居住,又能防御。

走进土楼,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沉淀和乡村气息。

最后,我们来参观一下儿童文学馆。

这座建筑是鼓浪屿上最受欢迎的一座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儿童文学主题博物馆。

儿童文学馆建筑风格简约而现代,馆内陈列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的手稿、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厦门鼓浪屿古建筑的一些介绍。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它们的存在让鼓浪屿更加独特和迷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每一座古建筑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和价值,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去探寻,感受其中的魅力。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厦门,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与闽南地区的文化传统相辅相成。

闽南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厦门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它们保留着历史的印记,让人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闽南古村落。

本文将带您一起领略厦门闽南建筑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一、闽南建筑特点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以“红砖青瓦”为主要特征,建筑物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在建筑材料上以当地的花岗岩石料、黄泥瓦为主。

闽南建筑在建筑形式上讲究均衡、对称,注重层次感和轻重变化;在建筑装饰上善用各种砖雕、石雕、木雕和泥塑,充分表现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闽南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物往往与周围的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建筑风格。

二、厦门特色建筑1. 鼓浪屿风格建筑鼓浪屿是厦门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的建筑主要由中外交融的各种建筑风格组成。

西式建筑有平房、别墅等,保存完好,中西融合的古建筑也是鼓浪屿的一大特色。

古典罗马式、希腊式、哥特式的建筑与中国式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多元文化的风采。

2. 沙坡尾风情街位于厦门岛西南端的沙坡尾,是厦门保存最完整的近代西洋古建筑群。

这里的建筑风格大多是近代欧式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感。

在这里,游人可以欣赏到各种西洋建筑的独特风采,感受到厦门曾经的繁华。

3. 厦门大学白城厦门大学,坐落在环境幽雅的鼓浪屿,是一所以世界闻名的高校。

其建筑风格以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为主,散发出浓厚的学府氛围。

白色的建筑,青翠的植被,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1.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厦门传统建筑的杰作,它是闽南传统村落建筑的代表。

土楼为圆形或方形建筑,主要用土和石头建造,厚重坚固,具有防御功能。

土楼内部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

2. 传统闽南民居传统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以四合五天井、二路三分院为多见,建筑结构和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厦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

试论厦门鼓浪屿的建筑特色

试论厦门鼓浪屿的建筑特色

试论厦门鼓浪屿的建筑特色试论厦门鼓浪屿的建筑特色施琴(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州)内容摘要:厦门鼓浪屿建筑特色的形成原因,鼓浪屿具体的建筑特色。

以及讲述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筑,改变鼓浪屿区新建筑风格单一面貌。

关键词:建筑形成原因、建筑特色、改变一、厦门鼓浪屿建筑特色的形成原因。

(一)在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英、美、日、德、法等帝国主义列强蚕食中国领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

在这些城市中,也留下了相当数量的“殖民地风格”的建筑。

由于侵占国不同,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建筑痕迹。

如德国式的青岛建筑,俄罗斯式的哈尔滨建筑。

同一城市中,不同国家的租界也有不同的风格。

鼓浪屿,由于先后有数十个国家先后来此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在各自的领地中建造离宫別馆,因而也出现了形式各异、风格不同的建筑。

(二)、鼓浪屿曾是一个“万国殖民地”,有十四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

在鼓浪屿的建筑中,既有这些殖民者们盖的洋房,也有很多归国华侨从国外归来带入的东南亚式样,也有很多当地人模仿周围的洋房所建的房屋。

数十个国家各自建造房屋,这本身就增加了鼓浪屿风格的多样性,表现出多种风格和形式的折衷。

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幢别墅或一条街道,更重要的是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这才是至为宝贵的。

”二、厦门鼓浪屿的建筑特色(一)在这些建筑中,多数为低层庭院式建筑,且主要为本世纪初或二三十年代建造的。

它们主要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建筑手法的影响,但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房屋一般选用当地的石材或红砖,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布局合理,且多采用圆拱回廊、清水红砖、红瓦坡折屋面,并用柚木楼板、花砖铺地,用栏板铺以奇异别致的琉璃瓶花格。

建筑的各个立面常有精雕细刻的罗马式大型圆柱和结构造型迥然不同的多坡屋顶。

有的建筑仿照古代宫殿式建筑揉合西欧建筑造型手法,形成外形独特、屋檐线条奇异的折衷式建筑风格。

纯粹“折衷主义”风格的作品有美国领事馆及八卦楼两幢建筑。

鼓浪屿建筑风格

鼓浪屿建筑风格

鼓浪屿风貌建筑集锦时间:2005-4-15 22:19:10 来源:厦门老字号阅读824次鼓浪屿风貌建筑以欧洲古典建筑为主,始建于19世纪中下叶。

第一座风貌建筑建于1844年,是具有英国田园风格的英国领事馆。

1902年后,鼓浪屿被列强辟为“公共租界”,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建筑热潮中,欧洲的各种建筑形式,诸如古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等,纷纷移植于仅有1.78平方公里的鼓浪屿。

有的原样照搬,有的揉合改造,有的推陈出新,使鼓浪屿成为建筑博览。

柱子、额枋和屋檐是建筑造型的重要因素,古代希腊罗马创造了许多建筑形式,特别是在柱式造型方面,共包括古希腊的3种柱式和古罗马的5种柱式,代表性的有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林,被号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三大柱式”。

1844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近一个世纪中,这些建筑形式都粉墨登场鼓浪屿,各展雄姿。

多立克式,朴实无华;科林斯林,富丽堂皇;爱奥尼式,纤巧精致。

除此之外,哥特式尖顶的漂亮钟塔,伊斯兰教清真寺园顶建筑,以及教堂、民屋的彩色玻璃,巴洛克式的“不规则的”、“奇异的”奢华,罗可可式的贝雕、海藻和涡卷,双翼的太阳和葵花的窗饰,罗马式的壁柱,北欧的壁炉,搏击的雄鹰,飞翔的天使,梅花的标帜,罗马竞技场式的连拱廊,以及澳大利亚的阳台,铁栏杆等等建筑艺术,相继装点鼓浪屿,争相斗妍,异彩纷呈,为亚热带侨乡增添了袅娜风姿。

据厦门有关部门调查,鼓浪屿各具特色的风貌建筑计有36座,集锦如下:英国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的鹿礁路16号楼商品检验处;西欧折衷主义风格的鼓新路43号厦门博物馆;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物有:晃岩路23号住宅、田尾路17号省干休所8号楼、田尾路27号厦门海关休养所、鸡山路3号和16号住宅。

日本现代建筑风格的鹿礁路1号部队69医院;仿日现代建筑的鹿礁路6号住宅;仿日建筑风格的漳州路24号自来水公司休养所;日本建筑风格的田尾路13号省休宿舍。

介绍鼓浪屿的建筑

介绍鼓浪屿的建筑

介绍鼓浪屿的建筑鼓浪屿是厦门市的一个小岛,位于厦门市区和大陆之间,是一个以建筑风格独特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这个小岛上有许多建筑物,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色。

我们来介绍一下鼓浪屿最有名的建筑——海滨大道。

这是一条长约2.5公里的海滨步行道,沿着鼓浪屿的海岸线修建而成。

海滨大道两侧是一排排欧洲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当时外国殖民地留下的遗产。

这些建筑物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如西班牙风格、法国风格和英国风格等,每一个建筑都展现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

在海滨大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白城沙滩公园。

这是一个以西班牙风格为主的建筑群,包括了一座古老的灯塔和一座仿古建筑。

这里的建筑物都是白色的,给人一种宁静和优雅的感觉。

在白城沙滩公园,您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海景,感受到海风的吹拂,同时还可以在草坪上休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除了海滨大道上的建筑,鼓浪屿还有许多其他有特色的建筑物。

例如,日光岩是鼓浪屿上最有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一座独特的建筑。

这座建筑位于一个小山坡上,由一座石头建成,外形独特。

在日光岩上,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园和迷人的湖景,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鼓浪屿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教堂建筑,如基督教堂、圣母堂等。

这些教堂建筑大多修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鼓浪屿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这些教堂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内饰而闻名,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以上介绍的建筑外,鼓浪屿还有许多其他有特色的建筑,如花园别墅、民居等。

这些建筑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展现出不同的历史和文化。

在鼓浪屿漫步时,您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建筑,感受到不同建筑风格的魅力。

鼓浪屿的建筑风格独特多样,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色。

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鼓浪屿的历史和文化,也是这个小岛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之一。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鼓浪屿,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美丽而独特的建筑。

无论是欣赏建筑的外观还是体验建筑的内部,都会给您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厦门鼓浪屿的欧洲风情建筑

厦门鼓浪屿的欧洲风情建筑

厦门鼓浪屿的欧洲风情建筑厦门鼓浪屿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美丽的小岛,被誉为"东方的珍珠"和"东方的夏威夷",以其独特的欧洲风情建筑而闻名。

这里有许多迷人的建筑,它们结合了欧洲古典建筑的特点和鲜明的中式风格,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鼓浪屿风情。

一、卡门大桥卡门大桥是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欧洲风情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浪漫的氛围吸引了无数游客。

她也是一座著名的恋爱桥,据说情侣在这里接吻可以永远在一起。

二、日光岩日光岩是鼓浪屿最高的地方,是一座巨大的花岗岩山。

岩石上的欧洲建筑是许多游客喜欢的景观之一。

漫步在岩石间,仿佛置身于欧洲小镇。

三、花园十字路口花园十字路口是鼓浪屿的中心地带,也是欧洲风情建筑的集中地。

这里有许多欧式别墅和精美的花园,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欧洲乡村。

四、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炮台是鼓浪屿的历史遗迹之一,也是一座独特的欧洲风情建筑。

这个炮台建于明朝,后来被欧洲殖民者改建,成为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

登上炮台,可以俯瞰整个鼓浪屿的美景,感受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五、日本领事馆旧址日本领事馆旧址是一座典型的西式建筑,建于20世纪初。

这个建筑融合了日本和西方的建筑风格,是鼓浪屿的又一处欧洲风情建筑的代表。

鼓浪屿的欧洲风情建筑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体验。

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精心设计的建筑,还能体验到与欧洲文化相互融合的魅力。

无论是欣赏建筑的美丽,还是品味历史的厚重,鼓浪屿都值得成为一个探索的目的地。

鼓浪屿的欧洲风情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

它们不仅是建筑的外观美,更是传递了历史与文化的内涵。

而让这些建筑更为特别的是,它们与厦门的自然环境和中式风格相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迷人景观。

厦门鼓浪屿的欧洲风情建筑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也让人们更加了解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无论是建筑师还是游客,都能在这些美丽建筑中感受到人类智慧的闪光点,以及历史的厚重感。

厦门鼓浪屿渔村风情

厦门鼓浪屿渔村风情

厦门鼓浪屿渔村风情厦门鼓浪屿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小岛,也是闽南地区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渔村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到此观光游玩。

本文将带您领略厦门鼓浪屿渔村风情,介绍这座美丽岛屿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

一、历史渊源厦门鼓浪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这里是一个渔民聚集的小村庄。

后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厦门成为一座开放的港口城市,鼓浪屿作为渔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二、文化底蕴1. 渔民生活鼓浪屿的渔民生活是这里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地渔民坚韧勤劳,在海上捕鱼养家糊口。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捕鱼技艺代代相传,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继续。

2. 岛屿音乐鼓浪屿以其岛上的音乐而乐名远扬。

每当清晨醒来,你可以听到鼓浪屿渔民的歌唱和吉他弹奏声。

这些音乐充满了岛上渔村的热情和活力,让人陶醉其中。

3. 独特方言闽南方言是鼓浪屿居民日常使用的语言。

这种方言独具魅力,浓郁的语调和独特的发音给这座小岛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三、特色建筑1. 鼓浪屿别墅群鼓浪屿的别墅群是岛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些别墅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

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等风格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浓郁的欧洲风情。

2. 南普陀寺位于鼓浪屿东侧的南普陀寺是厦门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

寺庙建筑气势恢宏,雕塑艺术精湛,每年吸引了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3. 环岛路环岛路是鼓浪屿岛上著名的步行路线。

这条路将您带到岛上的核心地带,沿途您可以欣赏到岛上特色建筑、美丽的海景和岛上的小吃店。

四、小吃文化1. 炒米粉厦门的炒米粉是非常有特色的小吃,鼓浪屿也有自己的特色炒米粉。

入口微辣,米粉鲜嫩可口,加上特制的酱汁和各种海鲜,让人回味无穷。

2. 土笋冻土笋冻是鼓浪屿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

它是用浸泡了八角、桂皮和冰糖的鲜山蕨叶做成的,口感凉爽,非常适合夏天的小吃。

3. 海鲜煲作为渔村,鼓浪屿自然有着丰富的海鲜资源。

当您来到这里,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海鲜煲,新鲜的海鲜和独特的调味使这道菜肴格外美味。

介绍鼓浪屿的建筑

介绍鼓浪屿的建筑

介绍鼓浪屿的建筑鼓浪屿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小岛,也是厦门市的一个旅游景点。

这座小岛上有许多独特的建筑,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鼓浪屿上有许多西式建筑,这是由于该岛曾经是一个国际贸易港口。

这些建筑风格多样,有英国、法国、西班牙等不同国家的风格。

其中最有名的是英国领事馆大楼,它是一座仿古的建筑,建于1907年,现在是鼓浪屿博物馆。

这座建筑保存完好,展示了厦门历史上与英国的贸易往来。

除了西式建筑,鼓浪屿上还有许多闽南传统建筑。

这些建筑多数是石砌的二层楼房,外墙饰以雕刻精美的石雕,给人一种古朴而华丽的感觉。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山路,这是一条老街,两旁有许多保存完好的闽南建筑,是鼓浪屿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建筑的魅力,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鼓浪屿上还有一些现代建筑,如音乐广场和鼓浪屿国际会议中心。

音乐广场是一个露天的音乐表演场地,经常有各种音乐会和演出。

而鼓浪屿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群,提供会议和展览服务。

这些现代建筑为鼓浪屿增添了一份现代气息,与传统建筑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鼓浪屿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些建筑物,更是展示了厦门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反映了鼓浪屿丰富多样的历史。

鼓浪屿的建筑包括了西式建筑、闽南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

这些建筑风格各异,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享受和文化体验。

无论是欣赏仿古的英国领事馆大楼,还是感受传统闽南建筑的魅力,亦或是在现代化的音乐广场欣赏音乐会,都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鼓浪屿的独特魅力。

鼓浪屿的建筑是这座小岛的一张名片,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厦门鼓浪屿的建筑特色施琴(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州)内容摘要:厦门鼓浪屿建筑特色的形成原因,鼓浪屿具体的建筑特色。

以及讲述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筑,改变鼓浪屿区新建筑风格单一面貌。

关键词:建筑形成原因、建筑特色、改变一、厦门鼓浪屿建筑特色的形成原因。

(一)在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英、美、日、德、法等帝国主义列强蚕食中国领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

在这些城市中,也留下了相当数量的“殖民地风格”的建筑。

由于侵占国不同,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建筑痕迹。

如德国式的青岛建筑,俄罗斯式的哈尔滨建筑。

同一城市中,不同国家的租界也有不同的风格。

鼓浪屿,由于先后有数十个国家先后来此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在各自的领地中建造离宫別馆,因而也出现了形式各异、风格不同的建筑。

(二)、鼓浪屿曾是一个“万国殖民地”,有十四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

在鼓浪屿的建筑中,既有这些殖民者们盖的洋房,也有很多归国华侨从国外归来带入的东南亚式样,也有很多当地人模仿周围的洋房所建的房屋。

数十个国家各自建造房屋,这本身就增加了鼓浪屿风格的多样性,表现出多种风格和形式的折衷。

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幢别墅或一条街道,更重要的是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这才是至为宝贵的。

”二、厦门鼓浪屿的建筑特色(一)在这些建筑中,多数为低层庭院式建筑,且主要为本世纪初或二三十年代建造的。

它们主要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建筑手法的影响,但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房屋一般选用当地的石材或红砖,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布局合理,且多采用圆拱回廊、清水红砖、红瓦坡折屋面,并用柚木楼板、花砖铺地,用栏板铺以奇异别致的琉璃瓶花格。

建筑的各个立面常有精雕细刻的罗马式大型圆柱和结构造型迥然不同的多坡屋顶。

有的建筑仿照古代宫殿式建筑揉合西欧建筑造型手法,形成外形独特、屋檐线条奇异的折衷式建筑风格。

纯粹“折衷主义”风格的作品有美国领事馆及八卦楼两幢建筑。

(二)、除了那些处于国际上折衷主义时期(主要为欧美)的建筑作品外,鼓浪屿的折衷风格还在很大程度上指其建筑本身的折衷手法的运用。

比如,在一幢建筑中,常常各种风格、各种手法混用,西式的、中式的、外来的、本土的均有。

同时,也有本地工匠自由发挥的成分。

因此,鼓浪屿建筑风格的折衷实际上是如上两个方面的折衷。

(三)在众多中西合壁式风格的包围之中,鼓浪屿人的自建住宅也以模仿洋式房屋为荣,平面布局基本上是本土的,外观常采用折衷风格.一眼望去,鼓浪屿的建筑高低错落,掩映在葱郁林木之中,彼此之间十分协调。

但各自的风格特征并非十分明确,很难论定哪个建筑属于哪种风格.西洋建筑中最有表现力的应该是廊柱部分。

在鼓浪屿每一座西式建筑上都可以找到古希腊三大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的样本。

多立克式线条简洁明了、朴实无华,展现着原始粗犷的美。

后两种柱式则较为精细,柱头上都雕有优美的图案。

尤其是科林斯柱,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充分照顾了每一个细部。

无论哪一种柱式,都称得上是美观实用的艺术品除了在建筑局部融汇西洋古典语言外,从整体建筑风格上,鼓浪屿的西式建筑也体现了西洋古典建筑的庄重、典雅与和谐的美学特征。

例如美国领事馆,两层楼的墙面铺贴着暗红色的毛面砖,与一排洁白壮硕的科林斯柱形成了强烈的颜色对比,再加上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的门窗设计,从外观上体现出了罗马式建筑高雅庄严的气度。

(四)南洋风格的建筑,大部分为南洋华侨所建。

岛上南洋风格的建筑与西式建筑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南洋风格建筑大都带有前廊、回廊和门楼。

鼓浪屿许多华侨建筑都带有宽大的前廊和回廊。

这是因为主人所居处的南洋地带气候炎热,前廊和回廊可以遮挡强烈阳光,降低室内温度,下雨天还可防止雨水泼进房间。

鼓浪屿的气候条件也差不多,因此这种形式便被带了进来。

岛上的华侨建筑几乎家家都有一个门楼,而且形式各异,少有重复者。

门楼的规模和装饰的华丽程度反映出别墅主人的身分。

有的门楼精雕细刻,有的粗犷简朴,有的饰有西洋古典柱式,有的饰有雅典娜女神的盾形浮雕,有的是城堡式的折叠,有的是龙须顶的延伸,达到与建筑布局相统一的效果。

除了回廊和门楼外,有些别墅还带有面积不小的独立花园,花园中带有喷泉、湖石、假山、亭台等。

二是有些建筑的墙体装饰着南洋的瓜果。

在这些房子的外墙上,可以看到诸如菠萝、香蕉、芒果和南瓜等瓜果的浮雕,颜色各异,妙趣横生。

这些装饰使整座房子显得更为活泼热情,缓和了建筑材料的单调与生硬,并且与周围花繁叶茂的环境相协调,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人情味。

三是南洋建筑体现着“压胜”思想。

鼓浪屿的南洋建筑墙体多为西洋格调,而顶部却戴着一个中国传统的坡屋顶。

这是华侨“压胜”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

华侨在海外遭受洋人欺凌,抬不起头,有了钱以后自己造别墅,便将中国式屋顶压在西洋建筑之上,以此舒缓他们饱受压抑的心情,这也体现了华侨的爱国精神。

当然,坡屋顶能遮挡夏日炎阳,使房间更为凉爽,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集中在同一建筑之上,却丝毫没有生硬或不协调的感觉,这也是鼓浪屿建筑独特的一面。

三、厦门鼓浪屿的具体特色建筑鼓浪屿有着“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岛上经认定的历史风貌建筑现有300多栋。

这些老别墅清楚地记载着鼓浪屿沧桑的历史,承载着百年来鼓浪屿的人文底蕴,时时激起人们浓厚的怀旧情绪和人文情怀。

(一)三一堂、位于鼓浪屿安海路67号,设计人林荣廷,屋顶结构由荷兰工程师协助设计,中国人施工。

建于1928年,陆陆续续建了十多年,1945年全部完工。

三一堂以红砖作为主色调,方柱长窗,凝重壮观,立面山墙用大小三角装点,线条简洁明快。

这是一座粉红色的砖墙建筑,带有一个条石砌筑的地下室,平面是拉丁十字形,建筑面积856㎡。

每一面都有山墙,山墙下边由方柱分成三道高达3米的大门,两边各有一个窗。

窗楣饰有小山尖,和正中的山墙形成三角对称,所以三面都有一个主入口的感觉,这三面的三角形山墙簇拥着正中间的八边形钟楼。

屋顶由钢筋网状构成,罩在四周墙上,中央借助钟楼的重量,压住屋架重心,使屋顶形成一个整体。

(二)姑娘楼、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第二年,英国传教士施约翰到鼓浪屿传福音.创建基督教鼓浪屿伦敦差会.在鸡母山头建了一栋从英国来的女牧师居住的房子,这就是当年的-伦敦差会姑娘楼,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已经做为旅馆向全球热爱鼓浪屿的朋友开放的百年历史风貌建筑今天的鼓浪屿喜林阁咖啡旅馆!(三)大夫第、与四落大厝地势高而视野开阔,是极具闽南特色的民居。

屋檐一为燕尾式,一为马鞍式,墙体立面为红砖。

有趣的是,据说黄旭斋八字缺水,特意把主房天井的地砖烧制为水纹砖。

主房为四合院,有狭长天井和水廊连接护厝,通风阴凉。

房内砖雕墙饰,画梁斗拱,细腻朴实。

大夫第与四落大厝在众多的西洋建筑楼群中,显得十分突出,不失为鼓浪屿建筑的瑰宝。

鸦片战争中,英军曾为据作为指挥营地,如今在大夫第的石头上尚有英军刻的三角旗标志。

主房为四合院,两侧有护厝,左右拼接。

建筑立面处理丰富,用实心砖或空斗砖砌成图案,朴实无华,建筑屋背为燕尾式,内部透雕花饰秀美,绚丽多彩,充分体现闽南民居建筑的传统艺术。

(四)海天堂构、这五幢别墅合称“海天堂构”,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晋江旅菲华侨黄秀烺、黄念忆所建。

这五幢别墅采用中国建筑传统的对称格局,以中楼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中心建一广场,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中楼是一幢大屋顶宫殿式建筑,中西合璧,两侧均为欧式别墅,以中楼装饰最为豪华。

中楼以红白两色为主色调,采用传统歇山顶,前庇特别建一个四角攒尖亭,檐口、檐角饰以春草飞卷、雄鹰展翅、蛟龙戏水等造型,门、窗、廊、厅的檐上均安装水泥透雕挂落飞罩,廊间装有斗拱、挂落、花篮等饰件,配合和谐,把中楼装点得十分民族化。

特别是屋顶下装饰二个藻井,井壁上绘中国花鸟画,外形又颇像亭子,设计大胆而独特,颇有创意。

这幢建筑博采中西文化之长,可谓独一无二。

四、改变鼓浪屿区新建筑风格单一面貌(一)保持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是我市“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厦门市的历史文化建筑中,鼓浪屿的历史风貌建筑最具有代表性,它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

我市已经颁布了法规,并筹措了资金,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依靠有限的资金,被动式的保护,鼓浪屿的历史风貌建筑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少,并且难以保持原有的风貌。

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走保护与发展并存的道路,再创“万国建筑博物馆”的辉煌(二)在保护的同时,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旧城改造,按照鼓浪屿的建筑风貌,建设一批具有欧美风格、中西融合风格、民族风格的建筑,使鼓浪屿的建筑风格统一,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并存,体现继承与发展的特色。

在成片改造上,考虑风貌建筑保护的需要,选择风貌建筑少的龙头和内厝两个片区,按照鼓浪屿的建筑风格和旅游、商住的功能进行成片开发,改变鼓浪屿区破旧的面貌,使鼓浪屿的建筑特色更加迷人。

在单体改造上,应改变目前缺少规划,没有特色,拆一座,建一座,几乎是清一色的红砖建筑的做法。

建议可以采取规划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形式,类似“认养”的方式:由规划部门设计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样式,由需要改建的房主进行选择,符合要求的在审批上可给予方便或优惠,使私人建房也纳入鼓浪屿风貌建筑的统一规划之中,使鼓浪屿的建筑更加多样化,进一步提高鼓浪屿风貌建筑的水平。

{参考文献}1石子.鼓浪屿的建筑特色2.spring1030.鼓浪屿建筑之三一3.何范.鼓浪屿建筑4.小卡.海天堂构5.廖第.厦门晚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