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修辞_公开课(修订版).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知识点击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 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 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常用修辞
常
第一课
比喻 比拟
用
第二课
借代 夸张修辞 Nhomakorabea第三课对偶 排比
第 一 课
知识点击
一、比喻 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给人以感染力; (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当堂训练】
1、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 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完美无瑕的人生。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 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 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 D、“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 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教学课件

9、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 撤退时要敲击:( ) A、鼓 B、锣
10、“态生两靥之愁,娇袭
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 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酒窝 C、嘴角 B、眼睛 D、腮帮
11、李清照词中的“绿肥 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的景色?( ) A、晚春 B、仲夏
12、“杏林”指代的是: ( ) A、教育界 B、医学界
连续用多种比喻来描摹一个 对象或一种情感的表现手法。 由于它铺展多种比喻来 形容一种事物,又与铺陈直 言的“赋”的手法有相似之 处。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
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 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
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二)杜诗拟人修辞中的 “理想国”:杜甫善用“自” 字,常以“自”状物,拟人 化地表现与人类社会对立的 另一个世界。如选修课文 《蜀相》中的诗句。
1、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
(《送何侍御归朝》)
2、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日暮》)
3、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
(《遣怀》)
4、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一)设问与反问的表达作 用: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 者思考,突出主题,强调观 点,增强语势,兴起抒情的 波澜。
(二)杜牧的咏史诗惯用设
问手法,褒贬尽在其中,语 意深远,增强了诗的含蓄性,
引发读者思考。参考作品 《阿房宫赋》
自
测
题
1. “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 是什么? ( )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高考常见修辞格精品PPT教学课件

高考常见修辞格:
比喻、拟人、夸张、排 比、对偶、借代、设问、 反问。
2020年10月2日
1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 甲说成乙.
例如:小猫在稿纸上踩出几朵小梅花印.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事物,而是
借用与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 例如: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6
请以雨伞为中心进行仿写,要求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 特征,并寄予一定的思想情感。 (2003春季)
雨伞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时 时为别人遮风挡雨,却湿透你自 己。(拟人)
2020年10月2日
7
文言文实词复习: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集:鸟停息在树上.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不是,假如没有.
2
练习:
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
丈夫难过了,她却觉得安慰,到 底,萤火虫飞回了车间,也没影 响工作.
花白胡子恍然大悟的说‥‥
2020年10月2日
3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 们的血肉.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 们的血汗.
大白熊呲呀咧嘴的向我扑过来.
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
2020年10月2日
数词做名词:六王毕,四海一.
2020年10月2日
18
古今异义:
乃谢客就车 老臣贱息舒祺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暴秦之欲无厌 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返
2020年10月2日
19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 何择焉.
今君乃亡赵走燕. 召有司案图. 厚币委质事秦 公子亲数存之.
2020年10月2日
比喻、拟人、夸张、排 比、对偶、借代、设问、 反问。
2020年10月2日
1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 甲说成乙.
例如:小猫在稿纸上踩出几朵小梅花印.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事物,而是
借用与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 例如: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6
请以雨伞为中心进行仿写,要求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 特征,并寄予一定的思想情感。 (2003春季)
雨伞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时 时为别人遮风挡雨,却湿透你自 己。(拟人)
2020年10月2日
7
文言文实词复习: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集:鸟停息在树上.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不是,假如没有.
2
练习:
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
丈夫难过了,她却觉得安慰,到 底,萤火虫飞回了车间,也没影 响工作.
花白胡子恍然大悟的说‥‥
2020年10月2日
3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 们的血肉.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 们的血汗.
大白熊呲呀咧嘴的向我扑过来.
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
2020年10月2日
数词做名词:六王毕,四海一.
2020年10月2日
18
古今异义:
乃谢客就车 老臣贱息舒祺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暴秦之欲无厌 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返
2020年10月2日
19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 何择焉.
今君乃亡赵走燕. 召有司案图. 厚币委质事秦 公子亲数存之.
2020年10月2日
高考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课件

4构思技巧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伏笔铺垫等。
常见修辞手法(8种):
• 比喻 • 比拟 • 借代 • 夸张 • 对偶 • 排比 • 反问 • 设问
比喻
(一)什么叫比喻? ——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三)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与喻体具有不同本质,但存在共同点,以此构成比喻。 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是比喻成立的关键,如“她像花儿一样美丽”, 本体是人,喻体是花,两者不同,但具有美丽这一共同点,构成比 喻。
其二,比喻要符合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 在一起”,这种比喻符合实际,易于理解。反之,不合事理的比喻 会造成理解困难,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这种比喻容易 令人产生困惑。
不同点 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 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 语意更加鲜明。
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 2、谁说孩子来到人间只是索取?孩子带给这个世界的幸福难 道不比他们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吗? 反问
反复:种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名 特点 称
的、深奥 借喻:本体不出现,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
的、生疏 只出现喻体
障壁。(“厚障壁”喻心理、地位、社会的隔
的事物与
阂,本体不出现于字面。)
道理。 博喻:连用几个比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
喻,共同说明一个 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本体
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
其三,并非所有带“像”字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没了
欲抑先扬) 、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伏笔铺垫等。
常见修辞手法(8种):
• 比喻 • 比拟 • 借代 • 夸张 • 对偶 • 排比 • 反问 • 设问
比喻
(一)什么叫比喻? ——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三)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与喻体具有不同本质,但存在共同点,以此构成比喻。 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是比喻成立的关键,如“她像花儿一样美丽”, 本体是人,喻体是花,两者不同,但具有美丽这一共同点,构成比 喻。
其二,比喻要符合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 在一起”,这种比喻符合实际,易于理解。反之,不合事理的比喻 会造成理解困难,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这种比喻容易 令人产生困惑。
不同点 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 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 语意更加鲜明。
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 2、谁说孩子来到人间只是索取?孩子带给这个世界的幸福难 道不比他们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吗? 反问
反复:种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名 特点 称
的、深奥 借喻:本体不出现,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
的、生疏 只出现喻体
障壁。(“厚障壁”喻心理、地位、社会的隔
的事物与
阂,本体不出现于字面。)
道理。 博喻:连用几个比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
喻,共同说明一个 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本体
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
其三,并非所有带“像”字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没了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专题讲解课件

4.对偶 (1)对偶的定义: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或相反、结构相同 或类似、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 一种修辞手法。
(2)对偶的种类:
种类
释义
例句
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 理,表示类似、相关的关系
羁鸟恋旧林,池 鱼思故渊
按内容
反对
上下句表示相反关系或矛盾对峙关 系
种类
释义
例句
复句排比
几个复句构成 排比
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 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 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 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 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 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 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
排比
构成要求:结构相同、类似;意义相关或相近;语气一致。 ①词组(主、谓、动、宾) ②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③段落并排(两段即可) 效果:“增文势”、“广文义” “广文义”: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 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增文势”:排比项排叠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
(4)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类似点,且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 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像、似、 若”之类的词语。
例1:她的性情像母亲。 同类事物作比较 例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猜度 例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好像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
【真题分析1·拟人】【202X年高考全国甲卷】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
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 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共68张PPT)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 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案:
①结构相同,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 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 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 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 氛。
1.考查形式上通常在某个情境中与词语(成语)、标点符号、 语病、选用句式、补写等知识点相结合地考查,既有纵深的修 辞句鉴赏,又有横向的近似文本比较,题型不断创新,但修辞 和文本对应分析始终是考查重点。 2.考查内容上会涉及修辞手法的辨析,也涉及修辞构成和效果 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修辞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出反 套路趋向。 传统的仿写、扩展语句题热度不高,仍需予以适当关注,如果 再次回归,可能会改头换面,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揣摩出本体甲和喻体/借体乙,看中间能 不能加上喻词。
高考真题 (2021 ·新高考全国Ⅰ卷)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 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 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 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高考真题 (2020·新高考卷Ⅰ山东卷)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 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 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 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 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 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 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 似。
高考语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借代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 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一时回首背西风。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 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拟人修辞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 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 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 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当堂检测: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 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 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 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 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 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予动 态化了,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 写出了舟行之快。
高考复习修辞专题 PPT精品课件

喻词有:像”“如同”“好比”“仿 佛”“宛如”“一样”等。例如:
①姑娘就像花一样,小伙子心胸多宽广。 ②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出 现在校园周围。 ③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 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2.暗喻: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 用“成”“变成”“是”“就是”“成 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或者不用比 喻词的比喻。如:
比拟与比喻区别举例
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 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
借 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 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 事物。 例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2: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例3:上面坐着两个先生,东边的一个是马褂,
修辞专题
高考要求的 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打比方: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一般比喻句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诗经中的“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指的就 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种 类
明喻
暗喻
借喻
本体
喻词 喻体
★
★ ★
★
系词 ★ ★
1.明喻: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比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 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①姑娘就像花一样,小伙子心胸多宽广。 ②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出 现在校园周围。 ③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 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2.暗喻: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 用“成”“变成”“是”“就是”“成 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或者不用比 喻词的比喻。如:
比拟与比喻区别举例
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 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
借 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 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 事物。 例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2: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例3:上面坐着两个先生,东边的一个是马褂,
修辞专题
高考要求的 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打比方: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一般比喻句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诗经中的“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指的就 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种 类
明喻
暗喻
借喻
本体
喻词 喻体
★
★ ★
★
系词 ★ ★
1.明喻: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比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 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