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流程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勘探投入效益评价方法与制作流程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勘探投入效益评价方法与制作流程1.资源评估:该项评价主要是对勘探地区的资源进行评估,包括油气资源的储量、品位、产能等,以确定勘探的价值和潜力。
2.勘探成本评估:评估勘探项目的成本包括勘探勘探的技术费用、设备投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等。
3.投资回报率评估:根据勘探成本和资源评估结果,计算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勘探项目效益的关键指标,可以告知投资人预期收益水平。
4.风险评估:考虑勘探项目的风险因素,并对不同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统计概率分析等。
5.制作流程:评估勘探投入效益的制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收集与勘探项目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工程等数据资料。
(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勘探区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和储量。
(3)评估资源价值和勘探成本:计算油气资源的价值和勘探项目的成本,包括勘探的技术费用、设备投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
(4)计算投资回报率:根据勘探成本和资源评估结果,计算投资回报率,评估勘探项目的效益。
(5)风险评估:对勘探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考虑不同风险情况下的投资回报率。
(6)结果说明和报告编制:将评估结果进行说明和汇总,编制成报告进行汇报。
(7)综合评价和决策:综合考虑资源价值、成本投入、投资回报率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作出决策是否进一步进行勘探开发。
在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中,勘探投入效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勘探投入效益的评价,可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9.8 滚动勘探开发

第九章油气勘探程序与任务9.8 滚动勘探开发一、滚动勘探开发的概念滚动勘探开发: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油气田,预探获油气流后,短时期难以完成评价勘探,为了少打评价井,尽快投入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实行勘探开发循序渐进、交叉进行、边勘探边开发的工作方法。
东辛油田储产量走过了一个“马鞍形”发展过程,与滚动开发有关。
东辛油田构造图东辛油田滚动勘探开发历程二、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特点勘探开发紧密结合、增储上产一体化——基本做法;立足整体经济效益、实现速度和风险的综合平衡——追求的目标;约20%-30%的开发井落空。
开发方案的反复调整、地面建设的多期次性——必然结果。
三、滚动勘探开发的程序早期:在地震解释成果基础上,在预探或短期的评价勘探之后,为了少打评价井,缩短从获工业油流到油田开发的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实行开发向前延伸。
晚期:在对已经提交未开发探明储量的地区实行一次开发方案实施过程中,利用少量的评价井对开发过程中所认识到的新层系和新区块进行评价勘探,旨在继续扩边连片,为开发提供新的接替区。
滚动勘探开反映包括四个主要阶段:滚动勘探阶段滚动评价阶段滚动开发阶段全面投入开发继续滚动阶段前三个阶段总体上相当于前面提到的早期滚动勘探开发时期。
四、滚动勘探开发的部署原则1. 整体地质评价基础上,做好滚动勘探开发规划2. 及时进行滚动开发方案调整部署3. 统筹安排进行油田建设4. 推广使用新技术,提高滚动勘探开发水平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探明储量,万吨昌潍济阳济阳探区历年新增探明储量变化图 年度构造油气藏勘探阶段 复式油气聚集 带勘探阶段 持续高效勘探30年 (据胜利油田) 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9.8 滚动勘探开发(完)。
简述油气田-勘探-开发

无机学说 油气 成因
有机学说
油气是在地质历史上由分 散在沉积岩中的动物、植 物有机体转化而成
二元论
二、油气地质基础知识
1、油气的生成
通常把能够生成油气的岩石,称为烃源岩(或称 为生油气母岩),由烃源岩组成的地层为生油气 层。 烃源岩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大量地质和地球 化学分析结果,在一个沉积盆地(或凹陷)中, 从剖面上确定生油气层,在空间上划出有利的生 油气区,做出生油气量的定量评价,以便与圈闭 条件配合,分析盆地的含油气远景,为油气勘探 提供科学依据。
—
奥陶系
一、中国油气田概况
3、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 具有“满盆气、 半盆油”的特点
▲中生界石油资 源量85.88亿吨: 侏罗系14.92亿吨 三叠系70.96亿吨 ▲古生界天然气 资 源 量 11.2 万 亿 方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气田分布
17
一、中国油气田概况
3、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已探明可采总量:油= 65.13×108t;气= 2.4646×1012m3
一、中国油气田概况
2、含油气盆地分布
120
盆地性质的分布特点
50
12000
100
探明石油储量(亿吨)
探明石油储量(亿吨)
60 40 20 0
60
探明天然气储量(亿立方米)
20
100 50 0
40
8000
10
20
0
海 湾 渤 松
盆地性质的分布特点
40
10000
探明天然气储量(亿立方米)
25000
30
100
探明天然气储量(亿立方米) 探明天然气储量占总储量百分比%
油气田评价勘探

三.典型油气评价井部署
1.长垣的评价井部署: 长垣的评价井部署: 长垣的评价井部署
在预探工作完成以后,由于构造面积大,评价勘探工作 是以局部构造高点为对象而逐步展开的。 首先进行勘探的是萨尔图构造,其闭合面积和闭合 高度达,油层总厚度和单层厚度均较大,储量丰富。然 后,在该构造上优先钻评价井,不但可以迅速确定相当 产量的生产面积,建立一定产能,而且还可以为后续其 他油藏的评级勘探提供宝贵的经验。
2.评价井钻探:为了完成评价勘探阶段的任务,获得更加详
细精确地资料,在地震精查所提供的构造图基础上,按照评价井 细精确地资料,在地震精查所提供的构造图基础上,按照评价井 布井原则,合理部署评价井,并科学高效的经行钻探,获取尽可 能全的资料,为以后的钻井开采提供最精确地资料。 能全的资料,为以后的钻井开采提供最精确地资料。 (1)评价井的设计: 评价井的设计: 评价井设计要以构造综合解释、储集层预测、油气水预测为基 评价井设计要以构造综合解释、储集层预测、油气水预测为基 础,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井井数 井位 完钻深度 井深剖面 要求的设计,以及配套的钻井工程设计。 要求的设计,以及配套的钻井工程设计。 评价井设计资料包括: 评价井设计资料包括: a.两条以上地震剖面,其中一条是过设计井的剖面; a.两条以上地震剖面,其中一条是过设计井的剖面; b.比例尺为1:10000或1:25000的含油气层段构造平面 b.比例尺为1 10000或 25000的含油气层段构造平面 图,含油气范围预测图; c.储集层岩性分布图,物性参数分布图及油层综合评价图 c.储集层岩性分布图,物性参数分布图及油层综合评价图 d.油气层对比图,栅状图,油层剖面图。 d.油气层对比图,栅状图,油层剖面图。 井深轨迹 取样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就可以根据相关测量资料、 数据,对油气藏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 理论指导:现代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 理论指导 学、石油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等 主要手段:运用计算机,综合应用地震、录井、 主要手段 测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进而揭示油 气藏在三维空间上的集几何形态、内部结构、储 集层特征以及油、气、水分布的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内容与方法:圈闭描述、沉积地层描述、储 主要内容与方法 集层描述、该层描述、流体特性描述、油气藏开 发特征描述、油气藏综合评价等
油气田生产过程各主要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

油气田生产过程各主要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油气田生产过程包括勘探、开发、生产和采收四个主要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生产工艺流程,下面将对它们逐一进行介绍。
一、勘探阶段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勘探阶段,主要目的是确定油气田的存在与储量,并确定最佳的开发方案。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地质勘探:通过采集地质数据,如地震勘探、地质钻探等手段,对地下储层进行勘探,确定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层分布。
2. 地质评价: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对勘探区域进行地质评价,确定油气储量和储层特征。
3. 油气资源评估:根据地质评价结果,对油气资源进行评估,确定油气田的规模和价值。
4. 选址和设计:根据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估结果,选择最佳的钻井点位,并设计相应的钻井方案。
5. 钻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钻井作业,钻探到目标地层并获取岩心样品和地层流体样品。
6. 地质分析:对岩心样品和地层流体样品进行地质分析,进一步确认油气层的性质和储量。
二、开发阶段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开发阶段,主要目的是实施油气田的开发计划,包括钻井、完井、采油等工作。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钻井:根据勘探阶段的钻井方案,进行钻井作业,钻探到油气层并完成井筒。
2. 完井:在钻井完成后,进行完井作业,包括套管、射孔等工序,使井筒与油气层连接起来。
3. 采油:通过油井,将地下的油气资源开采到地表。
采油工艺包括常规采油和增产技术两种方式。
常规采油主要包括自然产能采油和人工提升采油。
自然产能采油是利用油气层自身的压力将油气推到地表,人工提升采油则是通过注水、气举、泵吸等方式提高油气的产出。
增产技术包括水驱、气驱、聚合物驱、蒸汽驱等,通过注入适当的物质来改变油气层的物理性质,提高采收率。
三、生产阶段的生产工艺流程在生产阶段,主要目的是稳定地生产油气资源,并保持油气田的经济效益。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生产管理:对油井进行实时监测和生产管理,包括采集井口数据、调整生产参数等,以保证油气的稳定产出。
油气勘探开发简介

油气勘探开发简介油气勘探开发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地下可燃性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过程。
油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勘探开发的目的是找出新的油气田,将其开发为可采控制的储量,并最终进行生产。
油气勘探开发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勘探目标确定、勘探区域选取、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钻井、测试和评价、油气田开发、生产和加工。
首先,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确定勘探目标非常重要。
勘探目标的确定是基于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原理,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等因素来判断是否可能存在油气资源。
勘探目标的确定需要充分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其次,勘探区域的选取也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步骤。
勘探区域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通过评估勘探区域的潜力和风险来确定最佳的勘探区域。
接下来,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核心环节。
地质勘探主要通过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勘探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特征等,以确定可能存在油气资源的地质层位和构造特征。
地球物理勘探则利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观测和分析地球物理场,如地震震源信息、地电阻率、地重等来探测油气田的存在和分布。
钻井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钻探井眼,可以获取地下岩层的物理信息,进一步了解油气储层的性质和属性,如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以评估油气资源的可开发程度。
测试和评价阶段主要通过钻井后的测试和产品回收来评估油气储层的规模、产能和特征,确定是否具备经济开发的价值。
最后,油气田开发、生产和加工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最后阶段。
通过使用合适的采油技术和设备,将油气储层内的油气资源提取出来,并进行处理和加工,以满足能源需求。
油气勘探开发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钻井工程学、石油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它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时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油气田勘探开发流程

油气田勘探开发流程
油气田勘探开发流程如下:
区域勘探: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确定可能存在油气资源的目标区域,并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等方法进行初步筛选。
圈闭预探:对有益含油气区带进行地震普查、详查等,查明圈闭及其散布,精选有益含油气的圈闭,进行预探井钻探,基本查明结构、储层、盖层等状况,发现油气藏(田)并初步认识油气藏(田)特点。
油气藏评价:在预探阶段发现油气后,为了科学有序、经济有效地投入正式开发,对油气藏(田)进行地震详查、精查或三维地震勘探,进行评论井钻探,查明结构形态、断层散布等地质特点。
产能建设:依据开发方案实行开发井网钻探,达成配套设备的建设,并补取必需的资料,进一步复查储量和核查产能,做好油气藏(田)投产工作。
测井施工方案

测井施工方案1. 引言测井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工作环节,通过测井可以获取地下岩石的各项物性参数,从而评估储层的含油气性能以及确定油气井的产能。
本文档旨在介绍测井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以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测井施工原理测井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的测井仪器和工具对油气井进行非破坏性测试,获取地下岩石的物性参数,然后通过数据解释和分析,评估储层的特征和产能。
测井方法包括测压、测温、测流等多种技术,常见的测井曲线有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速度等。
3. 测井仪器和工具测井仪器和工具是进行测井作业的关键设备,通常包括下列几类:•电测井仪器:用于测量岩石的电阻率、电导率等电性参数的仪器。
•伽马射线测井仪器:用于测量岩石的自然伽马辐射强度,以判断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
•声波测井仪器:用于测量地层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以判断地层的孔隙度和岩石性质。
•测温仪器:用于测量井底温度和井筒温度,并记录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4. 测井施工流程测井施工通常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准备工作:包括选定测井工具、检查仪器状态、准备记录表格等。
2.钻井作业:在钻井过程中,及时记录井眼直径、井深等信息,为测井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3.井筒准备:在完井前,需清洗井筒,确保井筒的洁净以及合适的孔隙度,以利于测井仪器的使用。
4.测井操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井方法和仪器,将测井工具下入井筒,并按照仪器的要求进行测井操作。
5.数据收集:记录和保存测井数据,包括仪器读数、测井曲线、备注等信息。
6.数据解释和分析:对测井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根据测井曲线的特征判断地层特性和产能情况。
7.结果评价:根据测井数据的解释结果,对储层进行评价,制定后续的开发计划。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测井作业时,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遵循井下作业规程: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作业,准确使用仪器和工具,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定期维护和检修仪器:定期对测井仪器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流程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完整的勘探开发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区域普查阶段、圈闭预探阶段、油气藏评价阶段、产能建设阶段、油气生产阶段(图3)。
图3 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流程
1.1 区域普查阶段
对盆地、坳陷、凹陷及周缘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选择性地进行非地震物化探和地震概查、普查,以及进行区域探井钻探,了解烃源岩和储、盖层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情况,圈定有利含油气区带。
1.2 圈闭预探阶段
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地震普查、详查及其它必要的物化探,查明圈闭及其分布,优选有利含油气的圈闭,进行预探井钻探,基本查明构造、储层、盖层等情况,发现油气藏(田)并初步了解油气藏(田)特征。
1.3 油气藏评价阶段
在预探阶段发现油气后,为了科学有序、经济有效地投入正式开发,对油气藏(田)进行地震详查、精查或三维地震勘探,进行评价井钻探,查明构造形态、断层分布、储层分布、储层物性变化等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类型、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和产能,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和开发经济价值,完成开发方案设计。
1.4 产能建设阶段
按照开发方案实施开发井网钻探,完成配套设施的建设,并补取必要的资料,进一步复查储量和核查产能,做好油气藏(田)投产工作。
1.5 油气生产阶段
在已建产能的区块或油气田维持正常的油气开采生产,并适时做好必要的生产调整、改造和完善,提高采收率,合理利用油气资源,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