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社团活动《抖空竹》校本教材
水平三《抖空竹》教案新部编本

水平三抖空竹教案执教者:潘强2015.10.23五年级水平三《抖空竹》教学设计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潘强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抖空竹花样动作,使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抖空竹的基本技术动作,并能完成单个花样动作。
2、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身体协调性等素质。
培养学生克服和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五年级水平三《抖空竹》 2、游戏:《看谁又快又齐》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启动加速,调整平衡。
难点:动作连贯协调。
五、教材分析抖空竹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的项目,本课通过从易到难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抖空竹技术要领,在练习中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帮助,不断提高单个动作质量。
然后在提高单个动作质量基础上,让学生逐渐掌握串联动作并进行创编,积极进行展示,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由易到难的教学手段,学生很轻松地完成抖空竹的简单花样动作,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六、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五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善于观察、善于表现,对于新鲜的事物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本课通过由易到难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身体协调性等素质,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七、教学流程:课堂常规—队列练习—韵律操—小游戏—抖空竹——游戏——整理放松——分享小结八、教学组织与教法:本课采用的教法有讲解示范法、引导提示法、情景教学法、评价激励法和分解法、分组法。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配上欢快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 抖空竹》说课稿1

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抖空竹》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抖空竹》这一节内容是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抖空竹这一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操作,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对体育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抖空竹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抖空竹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对抖空竹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抖空竹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难点:抖空竹的节奏把握和动作协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抖空竹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以及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采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和模仿抖空竹的动作。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提高抖空竹的技巧。
4.采用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六. 说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2.教学讲解:介绍抖空竹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讲解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3.示范演示:教师进行抖空竹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抖空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抖空竹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兴趣。
6.总结讲解: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抖空竹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抖空竹的历史、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评价、素质评价和态度评价。
小学生体育活动快乐空竹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生快乐空竹校本课程教案认识空竹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空竹的历史,初步认识空竹,了解抖空竹对身体有哪些益处等知识。
2、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对空竹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各类空竹、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空竹的历史空竹,各地叫法不一,在北方叫空竹、空筝、闷葫芦、风葫芦等;在南方、扯铃、响铃、抖转转、天雷公、抖牛、抖嗡等;在四川叫响簧。
抖空竹是我国汉族传统的杂艺游戏、娱乐、健身活动,也是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空竹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并由文化部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空竹的种类从目前空竹的结构、规格、功能以及原材料有所不同,其分类如下:(一)按空竹的结构来分,其种类如下:单轮空竹、双轮空竹(二)按规格来分:大小尺寸有几百种规格,其最小的直径才有2公分,最大的可达40公分以上,但经常用的空竹(练习或表演)一般都用10公分至13公分的。
(三)按制作的原材料来分,种类如下:1、竹木结构空竹:2、塑钢、塑木结构空竹:3、玻璃钢(环氧树脂+玻璃丝布)与木材结构空竹:4、塑胶+金属结构空竹:,(四)按功能来分:l、练习表演空竹:即是一般规格的空竹。
2、工艺品空竹:具有两种功能,即可以抖着玩,又可以观赏收藏。
3、电子空竹:抖起来即有彩色灯光,又有音乐。
3.空竹的健身功能1.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2. 能很好的保护视力,尤其是在蓝天白云下眼球不停的转动,特别是学会向上抛高,能起到保护视力,调节视力的作用,减少近视率。
3. 属于全脑型活动,抖空竹是用双手来操作,它使左右脑得到发展锻炼,可以提高协调和平衡能力,因此,它优于乒乓球,羽毛球,书法,作画等单手活动,能增强记忆力,促进大脑健康发育,可以使反应速度加快,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帮助。
4. 抖空竹是全身性运动,促进四肢的协调能力,特别是做一些花样,都是左右对称,两臂舒张,脚步的移动,通过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各种花样动作。
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 抖空竹》教学设计2

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抖空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抖空竹》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抖空竹的基本技巧和锻炼价值。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抖空竹的兴趣,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但同时,学生间的体能差异较大,对抖空竹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抖空竹的基本技巧和锻炼价值。
2.培养学生对抖空竹的兴趣,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引导学生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2.教学难点:抖空竹的节奏和力度控制。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抖空竹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抖空竹的技巧。
3.比赛法:设置比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动作评价,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抖空竹器材若干,用于学生练习。
2.场地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抖空竹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抖空竹的起源、锻炼价值以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抖空竹有初步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同时,解释动作的名称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给予动作评价。
4.巩固(5分钟)设置小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动作。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尝试创新动作,提高抖空竹的技巧。
“抖空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小学分校“抖空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指导思想“抖空竹”是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分校师生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温州市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我们秉承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将“抖空竹”这一传统运动技艺与现代体育课程相结合,开发出具有育英特色的“抖空竹”体育校本课程,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营造充满活力、健康快乐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背景与意义“抖空竹”以它独特的魅力,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是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之一。
《新课程标准》已将民族体育项目列入体育课的选修内容,学校体育教育中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所要求。
因此,对“抖空竹”的技艺进行提炼,创新,把我分校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作为一种资源引入体育课堂,既可以锻炼学生体格,提升健康水平,又可以发扬光大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的好题材。
此外,我分校已经开展了四年多的“抖空竹”特色体育活动,师生们喜欢“抖空竹”,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校“空竹提高班”的同学先后参加过“2013年温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暨第二届体育社团活动月启动仪式”“2013年度‘为美丽,行动吧’体育项目体验系列公益活动”,被温州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百晓讲新闻》栏目和《温州晚报》先后报道过,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充分挖掘我校“抖空竹”这一教育资源,因地制宜,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抖空竹”特色体育教育之路,培养一批优秀的“抖空竹”能手,更好地营造“抖空竹”特色建设的氛围,对我校特色文化建设,提升我校特色品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开发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
“抖空竹”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发从满足学生兴趣活动多样化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热爱,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开展。
2.激发兴趣为主。
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课程的开发无论是内容选择还是教学方法,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
校本抖空竹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抖空竹》课程纲要一、课程的一般项目:1、授课教师:2、教学材料:(一)空竹竿:(1)长度:35厘米——40厘米(2)直径:φ1厘米——φ1.3厘米(二)空竹绳:(1)规格:18支纱——24支纱,纯棉线绳。
(2)使用长度:以本人双臂伸展开从虎口至虎口的长度为标准长度。
3、课程类型:运动类4、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五下午)5、授课对象:各年级学生二、课程的具体内容:(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抖空竹的兴趣,发展学生特长。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并能继承和发扬,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3、通过抖空竹的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身体灵活性,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快乐。
4、基本掌握抖空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逐步学习花样动作,提高自我健身能力。
培养学生体育与健身的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5、体现出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民族自豪感,集体主义、竞争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6、作为一种资源进入课堂,既可以锻炼体格,提高健康水平又可以让传统项目继承下来,也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因地制宜,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抖空竹特色文化之路,更好地营造抖空竹特色建设的氛围,积极进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特色品位。
(二)课程内容1、空竹的基本技法(1)调整方向的技法:(2) 加速技法:(3) 抛接技法(扔高):(4) 弹跳技法:(5) 抄接技法:2空竹的花样技法(1) 左右绕花线:(2) 蚂蚁上树:(3) 金鸡上架:(4) 金鸡飞渡:(5)左、右晴空挂月:(6)大回环(大撒把):(7)青龙摆尾:(8)小集体花样:(三)课程建议1、以学生为中心,以特色求发展。
为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热爱,将利用课内外推进此项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内容选择还是教学方法,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空竹的花样有上百种,学生学会一种花样以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因此,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校本课程补充国家课程的作用。
民间体育游戏-抖空竹

活动名称:抖空竹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看看、摸摸、玩玩中了解空竹的形状、初步熟悉它的特征。
2、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方法,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
3、激发了幼儿玩玩空竹的兴趣和热情活动重点:了解空竹的形状及特征。
活动难点: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方法。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观赏北京杂技团的“玩空竹的小妞”的表演材料准备:图片、视频、空竹实物若干、背景音乐等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为了让幼儿们了解空竹,我们利用影像、图片、以及实物,让幼儿仔细观察空竹的形状、特征。
组织幼儿观赏北京杂技团的“玩空竹的小妞”的视频表演,观看全国各地民间男女老少玩空竹的情景。
丰富多彩、花样翻新的空竹玩法吸引了幼儿的眼球,大大激发了幼儿玩玩空竹的兴趣和热情。
2、出示实物,让幼儿在看看、摸摸、玩玩中了解空竹的形状、初步熟悉它的特征。
空竹有由圆盘和轴两部分组成,圆盘边上有哨口,用线绳缠绕在空竹的轴上,通过两手握的杆和连接的线,可以把空竹转动和舞动起来,并发出悦耳的响声。
3、教师进行示范,让幼儿观察抖空竹的动作,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不然,它是全身的运动,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
用上肢做提、拉、抖;下肢做走、跳;眼做瞄准;腰做扭、随头做俯仰、转等动作。
这就要做到眼要灵、手要快、身要活、步要轻,腰要活。
4、幼儿人手一个空竹,让幼儿进行尝试,教师进行指导。
老师将自编的儿歌:“空竹、空竹真好玩,滑上来,滑下去,抖一抖,跳一跳,锻炼身体真正好,男女老少都喜欢。
”编入抖空竹游戏中,让幼儿边唱边抖。
5、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音乐的熏陶,为幼儿播放欢庆的背景音乐如《杨柳青》等,让孩子们有意识的按节奏的抖空竹。
6、放松活动,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玩空竹是老少皆宜的一项运动,在开展这项运动时,我们还动员家长参与,让空竹走入家庭。
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同玩空竹中相互学习,增进了感情,亲子关系更融合,使孩子们提高了交流、沟通的本领。
空竹社团教材

前言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
空竹最初为宫廷玩物,后传至民间并广为流行。
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近些年来抖空竹在全国各地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北京、天津、郑州、西安、石家庄、济南、广州等地练习者众多,且互有交流。
由于空竹价格低廉,易于学练,不受场地限制,有的抖起来嗡嗡作响如牛鸣,十分悦耳,同时还能做出很多花样招式,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和观赏性,因此深受广大中老年同志和学生的喜爱。
开展抖空竹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意义深远。
首先,学生在抖空竹的时需全身巧妙配合完成即定的花样动作,经过反复的锻炼,从而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四肢的协调能力,促进人脑的发育,提高灵敏性,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其次,抖空竹的技能,要高于其他一般竞技项目。
在做各种花样技巧时能够促进前厅大脑发育,提高它的机能,尤其是青少年经常参加此项活动效果更佳,可不断的增强青少年的反应能力,提高精神集中的能力,更快的接受新事物,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此项活动除了健身作用之外,目前很多的杂技团、电视台将空竹的表演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以,在做空竹花样动作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这样才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欣赏,因此,小学生在长期的空竹练习中会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此外,抖空竹的过程当中还可以使学生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相互竞争、勇于创新等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基于此,马神庙街小学从2015年适时的开展了抖空竹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是为了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空竹这项活动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教材主要介绍了双轮空竹的抖法,只适合于中小学刚刚学习或是对空竹有较浓兴趣的学生,书中详细介绍了我校学生练习过的动作,我们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及请教空竹高手来学习,另外,有个别动作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创编的动作,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社团活动《抖空竹》校本教材目录第一章空竹的种类及规格 (1)第一节普通空竹的种类及规格 (1)第二节异型空竹的种类及规格 (1)第二章抖空竹的杆和线 (2)第一节抖空竹的杆 (2)第二节异型空竹的种类及规格 (2)第三章抖空竹的身法 (3)第四章抖空竹的基本功 (4)第一节握杆的方法 (5)第二节抖空竹的基本手法 (6)第三节抖空竹的基本步法 (7)第四节空竹的起动方法 (7)第五节空竹的旋转脱扣 (10)第六节调整方向的技法 (11)第七节加速技法 (12)第八节抄接技法 (12)第九节抖空竹的基本功 (13)第五章抖空竹的花技巧 (15)第一节小猴爬竿 (15)第二节海底捞月 (15)第三节空竹上杆 (16)第四节抛高(或定点抛高) (16)第五节蹦蹦床(跳钢丝) (18)第六节扣线上下翻飞加速 (19)第七节调向 (20)第六章小集体花样 (21)第七章空竹游戏 (22)第二节异型空竹的种类及规格异型空竹绝大多数由习练者根据本个爱好,手工制作。
主要有:双头轴空竹、小(微)型空竹、大型空竹、塔式空竹和龙盘空竹。
双头轴空竹中间为单层或双层12.5厘米的轮片,两面装轴而成。
微型空竹外形与普通空竹一样,只是小的可爱。
其轮片直径仅2厘米,其重不足一两。
大型空竹为普通空竹的放大体,蔚蔚壮观。
其轮片直径达30多厘米,其重量超过4斤。
塔式空竹还分为双头塔式空竹和单头塔式空竹。
其头部以不同直径的轮片由大到小粘合而成,其层数为三至七层不等。
龙盘是一种无声空竹,盘大而薄,轴小而短,形似锅盖,除可做抖、捞、盘外,还可前抛回转。
第二章抖空竹的杆和线第一节抖空竹的杆抖空竹的杆,分为竹杆、木杆、塑料杆、玻璃钢杆、碳素杆和树脂合成绝缘杆,初学者多采用竹杆和木杆,而比较讲究的还是采用树脂合成的绝缘杆。
这种杆坚固耐用弹性好,下端装有硬木镟制的手把,顶端装有带有螺纹的特制铜头,使接线更加科学、牢固而又美观。
抖空竹的杆,按其长度分为普通杆、中长杆和长杆。
长度在45厘米至55厘米之问为普通杆,长度在55厘米至80厘米之间为中长秆,80厘米以上为长杆。
普通杆用途最广,可用做抖、捞和盘丝.也可以用它做各种花样技巧。
中长杆是一种过渡性杆,可以做一些花样,也可以用来盘丝,玩起来比普通杆观赏性强。
长杆主要用于盘丝,多在表演时采用。
第二节抖空竹的线抖空竹的线,须采用纯棉线绳。
它柔软而不滑,有较强的磨擦力,易于空竹的起动加速。
线绳一般由三、四股棉线纺成,线径为2毫米至3毫米,要均匀光滑有劲无破散。
抖空竹线绳的截取长度一般与本人身高等长或是按杆长的三倍。
原则上杆短线也短,杆长其配线也长。
当然还有个习惯问题,总之过长过短都不好用。
线的中间不能有接头,用坏的线绳应及时更换。
抖异型空竹的杆和线其要求也不一样。
一般说来,抖小(微)型空竹要用细杆细线,抖大型空竹和抖较重空竹须用粗杆粗线,可由习练者根据本人情况自行选定。
第三章抖空竹的身法要想学好抖空竹,首先就要懂得抖空竹的身法,这是认识抖空竹运动的最基本知识,是学习抖空竹的开端。
抖空竹的身法,是与手、眼、身、法、步结合运用的。
对身法的诸项要求全面掌好了,对于抖空竹的技法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要熟悉抖空竹的身法,就要对人体分区有所了解。
人的身体,分为上、中、下三盘。
上盘包括头、颈;中盘包括肩、胸、腹身体的躯干部分;下盘是由胯到脚。
身法在这上、中、下三盘中,共有七项要求。
现分述如下。
一是头要提顶。
论身法,得从“头”说起。
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形容头是起带头作用的。
抖空竹时,必须首先保持自己的头部端正。
这是因为人的中枢神经位于大脑。
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就是由神经中枢带动的,身体的一切行动,都是通过大脑来指挥的,所以头顶就像是个定盘星,抖空竹时身形步法无论怎样变化,定盘星不能丢。
顶一丢,身体就会失去平衡。
所谓提顶,就是让中气上冲百会穴。
中气是一股正气,抖空竹者要把意念轻轻地向上提起,正气便自然地运行到头顶之上。
如果中气不向上提,正气即塌,四肢软瘫,无精打采,手脚不合,头尾异处,重心不稳,心眼不上,气血沉滞,少气无力,动作呆板死直。
但是,又不能将全身正气向上提得太过,这样就会产生脖子发硬,腿下生虚,身体摇晃,大有头重脚轻之感,抖动时扭转不灵活,十分呆笨。
提顶之法,就是要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立身中正支八面”。
其法是意想尾骶骨回找鼻尖,眼睛平视前方,百会穴有点意感就够了。
而提顶就是虚虚地领着头顶向上提的那股意念,不是硬提或强提。
如果提顶用对了便可使中气贯于心肾之中,上可通头顶,下可达会阴,如一线穿成。
因此,从开始抖空竹到结束,提顶必须有始有终。
二是松肩坠肘。
肩为上肢的根节,即从肱骨头一直到肩胛骨。
肩胛骨像是一只盘子,叫做肩盂,肱骨头在这盘子里形成肩关节,能来回转动。
松肩的作用和目的是为了把全身的力量传到手上去。
如不能松肩,肩关节是僵滞的,手上再使一点力,那么你的手臂就会有发飘的感觉。
把肩关节一松,手上的气血马上就会过去。
在抖空竹时也不可紧肩,肩若一紧,手就凉,阻滞了气血向末梢的传导,气血达不到末梢,抖动时就有少气无力之感。
如何松肩,主要应进行练习。
松肩时不可多想肩关节,越想肩关节,肩就越僵。
松肩的方法很简单,开始练习时时,将肱骨头往里向肩胛骨靠拢一下,然后向外拉开。
待练熟了以后,一想肩井穴肩自然就会松开。
肩松气到肘,肘沉气到手,抖起空竹就会精神十足,所做动作流畅自如,刚柔相济。
第四章抖空竹的基本功抖空竹的要领。
平行、同面、协调、成角是抖空竹的四个基本要领。
1、平行:指在抖空竹时,身体要和空竹的某一面平行,这样抖绳就不易脱槽。
2、同面:所谓同面是指两个杆头要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空竹的运动才能在同一平面内3、协调:主要是指双手配合要协调。
在抖空竹时,主要是右手发力,左手配合右手拉送协调。
4、成角:不论是抖、拉、盘等动作还是空竹平面运动或立面旋转,空竹与两根抖绳和人体均应构成三角形状。
三个要领一个平衡方法:1、三个要领:在抖动空竹及空竹加速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个要领:一对正——自己的身体始终对正空竹的一个端面;二对齐——双手握竿,竿头要对齐,竿头应在一个立面上;三右手用力——右手用力抖动,左手放松配合跟随。
2、掌握平衡方法:空竹在被抖动旋转过程中,由于双手配合不好就会出现前轮抬头或后轮翘尾巴的倾斜现象,这时要及时调整掌握平衡,方法:以右手绳为主,如前轮抬头,右手绳就向前轮靠拢向前拉线;如后轮翘尾巴,右手绳向后靠拢向后拉线,左右线绳加角越大,调整平衡效果越好,待前后轮平衡后随即双手竿头对齐继续抖动即可。
第一节握杆的方法动作是否舒展大方,姿势是否潇洒优美,动作是否连贯流畅皆与握杆方法有很大关系,握杆的方法实际上是拳型的变化。
左手握杆时先从小指到失职依次往里卷,攥住抖杆,然后大拇指前伸压在抖杆上。
右手握杆时基本同左手握法,但有时把大拇指圈在抖杆上。
常见的握杆方法有以下四种:(1)正握。
手背向后,手心向前,抖杆向右伸出。
如正常平抖时右手动作。
(2)反握。
手心向右,手背向前,抖杆向右伸出,如正常平抖时左手动作。
(3)仰握。
手心向上,手背向下。
如盘丝过顶时左手的握法;(4)俯握。
手心向下,手背向上。
如捞月时左右手的动作。
以上不论哪一种握杆方法,都应注意:手腕要松活,手指要灵活,手心要留空隙。
握杆时以拇指、食指、中指为主,无名指、小指随时配合,随着空竹抖法的变化而灵活掌握,顺其自然。
第二节抖空竹的基本手法抖空竹的手法有抖、拉、甩、挑、捞、抛六种,初学者必须把这六种手法精通熟练后,才算是学会了抖空竹。
1抖。
就是双手将空竹协调拉送,是空竹动作中最基础的手法。
2拉。
通过抖绳用力将空竹从某一方位向另一方位移动的手法。
如拉月。
3甩。
为了使空竹提速,利用手腕急速摆动,使空竹产生位移的手法。
如玉带缠身。
4挑。
挑就是将空竹从杆上或绳上某一点向需要的地方送去,分杆挑和绳挑两种。
5抛。
抛就是利用抖绳的弹性将空竹弹出去,而不是仍出去。
如高抛。
6捞。
就是将空竹脱绳后重新接住空竹的手法,是抖空竹运动中运用最多、最为关键的手法。
第三节抖空竹的基本步法。
抖空竹有上步、进步、跟步、撤步、跳步、转步六种。
1上步。
即一脚向前迈一步,如立盘是的步法。
2进步。
两腿交互迈进两步或两步以上,如上马挽缰时步法。
3跟步。
后脚向前迈进一步,前脚随之进半步落于其后或进一步形成并步,如背翻是步法。
4撤步。
一脚后退一步,另一脚随之后退半步,如坏中抱月时的步法。
5跳步。
前脚登地跳起,后脚瞬间腾空后落地,如天鹅跳。
6转步。
即为旋转步,在抖空竹时运用最多,最为关键的步法。
抖空竹对步法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以上步法必须做到:进退转换,腰腿灵活,轻灵稳健。
前进时,脚跟先着地,重心稳固,虚实分明。
第四节空竹的起动方法要练习抖空竹的基本功,必须首先练习空竹的起动,这是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手法。
一、直接起动法将空竹置于地上,使其轴垂直于身体。
将线绳从空竹下放入承线槽内,并交叉半个扣。
一般左线外右线内,左线长右线短,双手握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