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课件
合集下载
法制安全伴我行ppt课件

事例三:
• 某小学五(2)班学生小岑和小科之间有意见。一天下课后,两人发生 争吵。当时正是夏天,小岑穿了一件白衬衫在前面走,小科在他后面 边走边吵。小岑心急说了句难听话,小科一时发火就从书包里拿出 一瓶黑墨水向小岑身上扔去,把他的白衬衫弄脏了。小岑这样做是 什么行为呢?
事例四:
•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林,平时喜欢开玩笑,爱对同学搞恶作剧。一年 夏天,临近期终考试时,老师让同学们在教室自己复习功课。小林身 旁有一个比较胖的同学,大家都习惯地叫他胖胖。胖胖晚上在家常 常看电视看到很晚,第二天睡眠不足,就趴在桌上打瞌睡。今天胖胖 又迷迷糊糊地打起瞌睡来。小林先是摸摸他的头,没有反应,又叫了 几声,还是不醒。于是小林就用笔画胖胖的眼圈,结果把胖胖的眼睛 刺瞎了。在这种情况下,小林的行为又是什么呢?
如何预防犯罪
• 1.建立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律体系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 根本途径
• 2.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父母是青少年的榜样。父母应该 带头学法守法,护法,加强对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
• 3.社会是保障,政府应创造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 序流动
• 4.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在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 界观加强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自尊,自律、自 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对沾染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加 强矫治,用爱心唤醒沉睡失误的孩子们。
• 5.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行为 •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校园和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校园安全
THANKS.
案例一:
陈某和罗某两名中学生因哥们义气,帮同学打 架而帮进牢房,发人深思。陈某和罗某是某中学 学生,均16岁。一天晚上二人接到同学顾某的电 话,顾某在电话中说白天被人殴打,请他们帮忙去 教训对方。于二人各自携带一把刀子,又邀约十几个同学与顾某会合后,在街上寻找 白天与顾某打架的肖某某等人。当晚八点,在一游戏厅找到肖某某和王某,陈某和罗 某为首把对方砍伤后逃离现场。案发后二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便主动到公安机关 投案自首。陈某、罗某和顾某等参与打架斗殴的学生分别被判处三年至七年的有期 徒刑,并附带民事赔偿受害人肖某某和王某医疗费、营养费等费用共计10万6千多元。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课件PPT

情感纠葛
未
模仿追风
仗势自大
成
年
犯
学校监督不力
罪
的
诱
家庭因素
因
娇纵溺爱 粗暴管教 缺乏关爱
四 违法犯罪的自我预防
案例分析 拒绝侵害之故事对比
故事对比
讨论:1、面对校园勒索事件,两则故事的主人公 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 2、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当自己遭遇恶霸欺负或见有人被欺负时,不要害 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机智地拒 绝侵害、反抗侵害。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维护 自己的权益;就是在警告坏人,因为坏人最怕被人发 现,最怕受到法律制裁。否则,一味忍让,只能助长 坏人的气焰,导致自己无辜受侵害。
所以,要预防违法犯罪,就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 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远离不良行为。
忠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辟邪,防微杜渐。
远离犯罪,共创社会和谐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为创建和谐社 会而努力。我们中学生也应当为这个 美好社会的来临有所作为——预防侵 害,远离犯罪。
小小锦囊 依靠法律 依靠组织 依靠群众 依靠智慧
一般违法 犯罪
违法情节轻微, 对社会危害也 不大
刑法以外 的法律
违法情节严 重,对社会 危害很大
刑法
承担民事责任 或行政处罚
(一般强制性 措施)
受到刑事处罚 (严厉的强制 性措施)
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 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应追究法律责任
自身因素
沉迷网络
黄色诱惑
盲目攀比
交友不慎
沾染恶习
小结
“千里之堤,溃于蚁 穴”
勿以善小而不为
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学法 知法 守法》PPT优秀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 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 鞋。
2.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3、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 4、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
轻度不良行为:
(一)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 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二)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 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三)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 异服,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 度的行为都属于轻度不良行为。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携 带 刀 具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沉 迷 网 络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 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 鞋。
2.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3、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 4、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
轻度不良行为:
(一)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 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二)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 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三)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 异服,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 度的行为都属于轻度不良行为。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携 带 刀 具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沉 迷 网 络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学法 知法 守法》PPT
校园安全法制教育PPT课件

校园安全法制教育
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
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
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体育活动或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时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202X
谢谢
汇报人姓名
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挤压、践踏事故
引校园常见的安全事故:
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学生身体特殊事故
每个犯罪份子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心里活动和目的动机等都不一样,而且根据主体的年龄和精神情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都有很大的区别,惯犯和冲动犯罪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上述的具体的情况和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综合分析。 这样恰恰体现了刑法的立法精神和立法目的,也就是我个人总结的, 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案例二: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法律教案
加强校园安全对策 :
1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
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
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体育活动或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时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202X
谢谢
汇报人姓名
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挤压、践踏事故
引校园常见的安全事故:
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学生身体特殊事故
每个犯罪份子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心里活动和目的动机等都不一样,而且根据主体的年龄和精神情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都有很大的区别,惯犯和冲动犯罪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上述的具体的情况和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综合分析。 这样恰恰体现了刑法的立法精神和立法目的,也就是我个人总结的, 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案例二: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法律教案
加强校园安全对策 :
1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法制教育课PPT(优秀课件) 通用

法律的概念古时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 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 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 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 利和义务的区别开来,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 的时代,法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一成 不变的是: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 规范。
、法律的具体定义 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 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为手段。法治和法律要逐渐 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律一般限于宪法。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 济基础服务。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 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 现象,它随着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法律将随着 社会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法律武器维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 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 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 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
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 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 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言或委任令之类的文件,也视为狭义的法律。它一般包括宪法,民事法,
行政法,经济法等。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 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 性文件(如规章)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 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由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 制定的行政命令仅对该行政机关之公务员有拘束力, 除法规命令外,原则上行政机关所制订之行政规则 对于人民均不发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权利之 法律必须由人民所选举之立法机关制定之(即后 者)。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课件

依靠群众
依靠智慧
小小锦囊
依靠法律 依靠组织 依靠群众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仙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依靠智慧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案例3: 学生孙某在校外结识一个社会青年,一天他们在学校 外敲诈三个学生钱,他们用匕首将三个学生逼住,喝令三 个学生交出身上的钱物,三个学生不肯,他们就一人拿刀 威胁,一人上前搜身,总共抢到不到100元,得款后还大 摇大摆到附近的一个小饭店吃了一顿饭,三个学生被抢后 迅速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接到报案后迅速行动。虽 然不到100元,但是由于抢劫属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二人 是用暴力、胁迫的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按照刑罚规定 最低法定刑也要判处3年以上刑罚,检察机关将该案起诉 到法院,社会青年被判有期徒刑4年,而孙某被判处有期 徒刑二年。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 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 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 规定。
2017年打架斗殴的处罚最新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责任在谁?
情绪冲动是魔鬼 无知少年酿祸端 交友不慎拉下水
伤害他人又害己 悔不当初不学法 家庭本人俱痛苦
一 没有学习动力
二
自我为中心
三 不正当男女关系
四 自身因素
故事对比
故事一:何壮壮身材瘦小,刚上高一就被高三的学生王某 勒索,王某威胁说,每个星期都得交30元保护费,否则就 被打骂。壮壮吓坏了,哭着回家,妈妈问他,他也不敢说。 故事二:李小刚也曾被高年级男生勒索财物,他冷静地注 视着对方的双眼,勇敢地说:“你勒索财物达到一定数量, 就要被公安局立案,我如果现在给你钱就是帮你进少管所。 我好朋友还等我一起回家呢。”说完就追上同学一起走了。 讨论: 1、面对校园勒索事件,两则故事的主人公处理方式 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 2、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法制教育-ppt课件精选全文

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悖的一些行为及心理障碍 的总和。
2024/9/22
6
远离不良行为
改变
2024/9/22
从法律的高度 重新认识不良
行为
如果不良行为得不到 及时矫正,就会形成 恶习,大量事实证明 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 向违法犯罪的开始7 。
2024/9/22
8
2024/9/22
9
2024/9/22
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 “我爸是李刚”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2024/9/22
13
同学们看了案例后得到 了哪些启示呢?
2024/9/22
14
2024/9/22
15
2024/9/22
16
么么么么方面
Sds绝对是假的
2024/9/22
18
沉迷网络, 盲目攀比
未成年人 犯罪的诱
4
2024/9/22
5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1、旷课、抽烟、喝酒。 2、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3、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4、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5、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6、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还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
法制教育
2024/9/22
1
法制and法治?
法制是指法律制度的简称, 是一种社会制度。 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 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社会 意识。
2024/9/22
2
我们要学会
2024/9/22
3
法律有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义务教育法》 ……
2024/9/22
6
远离不良行为
改变
2024/9/22
从法律的高度 重新认识不良
行为
如果不良行为得不到 及时矫正,就会形成 恶习,大量事实证明 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 向违法犯罪的开始7 。
2024/9/22
8
2024/9/22
9
2024/9/22
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 “我爸是李刚”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2024/9/22
13
同学们看了案例后得到 了哪些启示呢?
2024/9/22
14
2024/9/22
15
2024/9/22
16
么么么么方面
Sds绝对是假的
2024/9/22
18
沉迷网络, 盲目攀比
未成年人 犯罪的诱
4
2024/9/22
5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1、旷课、抽烟、喝酒。 2、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3、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4、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5、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6、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还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
法制教育
2024/9/22
1
法制and法治?
法制是指法律制度的简称, 是一种社会制度。 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 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社会 意识。
2024/9/22
2
我们要学会
2024/9/22
3
法律有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义务教育法》 ……
《安全法制教育》PPT课件

精品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 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 • 如我市某技校一团委副书记文秀,乘全校教师开会
时溜进老师的办公室,在抽屉中发现出好的期中考 试的《数学》试卷,就用纸抄下来,抄的时候被同 班同学月娥发现。那次的期中考试文秀考了98.5分。 月娥因掌握文秀抄试卷的事,就经常以借为名向文 秀索要钞票和好的衣服。过了一阶段,文秀偷看试 卷的事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文秀认为是月娥说出 去的,“你不仁,我不义”,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了 偷看试卷,月娥敲其钱、衣服的事。一星期后,两 人分别被学校作了处分。
精品
《少年犯主题曲》
• 妈妈妈妈,儿今天叫一声妈,禁不住泪如雨下,高 墙内春秋几度,妈妈呀,你墙外哭泣,泪雪染白发,想 昨天,儿像脱将野马,无法无天乱踢乱踏,妈妈呀,儿 跌入激流,几经沉浮不能自拔,几经沉浮不能自拔, 又恰似狂风暴雨,吹走了微放的花. 妈妈妈妈,儿今天叫一声妈,早见你泪腮边挂,高 墙内春风吹拂,妈妈呀,你墙外苦盼,枯枝发新芽,为 明天洗刷满身污泥,去旧迎新引装待发,妈妈呀,幼 苗回春,残枝败叶又发新芽,残枝又发新芽,儿已被 扶上骏马,去追回失去的年华,妈妈呀妈妈呀,妈妈 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待儿回家时,再叫你亲爱的 妈,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 妈.
舞等场所; •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 (十)吸烟、酗酒。
精品
轻度不良行为
• 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 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 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相 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 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 教学区打球、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 规章制度的行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 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 • 如我市某技校一团委副书记文秀,乘全校教师开会
时溜进老师的办公室,在抽屉中发现出好的期中考 试的《数学》试卷,就用纸抄下来,抄的时候被同 班同学月娥发现。那次的期中考试文秀考了98.5分。 月娥因掌握文秀抄试卷的事,就经常以借为名向文 秀索要钞票和好的衣服。过了一阶段,文秀偷看试 卷的事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文秀认为是月娥说出 去的,“你不仁,我不义”,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了 偷看试卷,月娥敲其钱、衣服的事。一星期后,两 人分别被学校作了处分。
精品
《少年犯主题曲》
• 妈妈妈妈,儿今天叫一声妈,禁不住泪如雨下,高 墙内春秋几度,妈妈呀,你墙外哭泣,泪雪染白发,想 昨天,儿像脱将野马,无法无天乱踢乱踏,妈妈呀,儿 跌入激流,几经沉浮不能自拔,几经沉浮不能自拔, 又恰似狂风暴雨,吹走了微放的花. 妈妈妈妈,儿今天叫一声妈,早见你泪腮边挂,高 墙内春风吹拂,妈妈呀,你墙外苦盼,枯枝发新芽,为 明天洗刷满身污泥,去旧迎新引装待发,妈妈呀,幼 苗回春,残枝败叶又发新芽,残枝又发新芽,儿已被 扶上骏马,去追回失去的年华,妈妈呀妈妈呀,妈妈 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待儿回家时,再叫你亲爱的 妈,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 妈.
舞等场所; •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 (十)吸烟、酗酒。
精品
轻度不良行为
• 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 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 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相 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 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 教学区打球、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 规章制度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携 带 刀 具
已满十四周岁: 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 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应受到治安处罚。(警告、 罚款、拘留) 已满十六周岁: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 赌博为业的,应受到刑事处罚。(管制、拘役、 有期徒刑、罚金)
沉 迷 赌 博
除此之外,作为未成年人,不得有列行为:
5.方法总结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 愿同学们沐浴着智慧的光芒,在知识的海洋 中茁壮成长。
谢谢再见!
3.依靠组织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还可以向政 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 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 帮助,以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 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 纠纷,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4.依靠智慧
A.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B.不未经家长许可独自外出; C.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 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 取得联系; D.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礼物、玩具、食品,与陌生人 交谈要提高警惕; E.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 F.遇到危险时,往人多的地方跑,并及时报警; G.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与坏人正面冲突,千方百计保护 自己的生命安全,想办法脱离危险。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认真学法,依法自律。 (2)要有理想、守纪律,自强不息,认真学 好科学文化知识。 (3)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4)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有麻烦,找警察
中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 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向警察叔叔求助。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 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 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 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 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打 架 已满十四周岁: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应当 斗 受到刑法处罚。(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 结伙斗殴、 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殴 的,应当受到治安处罚,(警告、罚款、拘
留),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应受刑法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 贩卖毒品,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 刑等) 持有、运输一定数量的毒品,向他人提供毒品,吸食、注射 毒品,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教唆、引诱、 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受到治安处罚。(警告、罚款、 拘留)
接 触 毒 品
• 已满十四周岁: • 抢劫,应当受到刑事处罚。(拘役、有期徒 刑、无期徒刑等) • 抢夺,哄抢,抢夺,强制交易,应受到治安 处罚。(警告、罚款、拘留)
强 拿 硬 要
违 背 他 人 • 已满十四周岁: • 强奸,应当受到刑事处罚。(拘役、有 意 期徒刑、无期徒刑等) • 猥亵他人,应受到治安处罚。(警告、罚款、 志 拘留)
放火 爆炸
已满十四周岁: 放火、爆炸、投毒,应当受到刑事处 罚。(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 ,应受到治安处罚。(警告、罚款、拘 留)
投毒
已满十四周岁: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 规定的管制器具,应受到治安处罚。(警告、 罚款、拘留) 已满十六周岁: 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情节 严重的,应受刑法处罚。(管制、拘役、有期 徒刑、罚金)
中学生法制教育
困龙山女神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 有关青少年的法 律法规的名称
2. 哪些事情不能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 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 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 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 二条规定: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 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 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 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夜不归宿,旷课,盗窃,诈骗,侮辱他人, 驱使动物伤害他人,故意毁坏财物,进入法 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 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 像制品读物,辱骂他人,传播计算机病毒, 卖淫,嫖娼,强迫他人乞讨,偷开他人机 动车以及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 为。
二、中学生应当如何预防侵 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