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pGIS 10的符号制作流程及方法

合集下载

干货!MapGIS10特殊符号的绘制技巧

干货!MapGIS10特殊符号的绘制技巧

⼲货!MapGIS10特殊符号的绘制技巧1点符号绘制下⾯以绘制如下所⽰的尺⼨符号为例,讲解点符号的绘制过程。

图⽰例点符号①分析符号组成分析符号的组成部分,应该由两个实⼼圆和三条线段共五个图元组成。

最底层的实⼼圆⽩⾊填充,直径为 2.4,⼩实⼼圆⿊⾊填充,直径为 1.0。

⼀条圆形边界线,直径为 2.4,还有横向和纵向两条直线,长 3.2。

②计算符号尺⼨点符号的尺⼨主要由符号尺⼨和⼦图⾼宽决定。

在制图过程中,为了制图的美观,可尽量将符号尺⼨控制在 1*1 的范围内。

针对⽰例符号,我们可以设置⼦图⾼宽为 4*4,则符号绘制尺⼨如下:图符号绘制尺⼨③绘制符号在符号编辑中,通过快捷键 A 精确输⼊ 5 个图元坐标,注意此时线头应该⽤平头。

图精确输⼊圆图精确输⼊节点④设置颜⾊和笔宽模式整个符号涉及两种颜⾊,⽩⾊和⿊⾊。

可定义⽩底的实⼼圆颜⾊模式采⽤可变颜⾊ 1,其他图元全部采⽤⼦图颜⾊。

图颜⾊模式设置所有笔宽采⽤默认笔宽 0.1,即所有图元采⽤笔宽模式。

图笔宽模式设置⑤确定定位点根据符号性质,其定位点应该在符号的中⼼点。

保存符号,即完成符号的编辑操作。

图定位点设置⑥设置图例板参数在图例板中新建⼀个图例项,根据符号实际应⽤意义,设置名称、描述和分类码信息。

图新建图例项同时,修改⼦图号、⼦图⾼宽、笔宽、和颜⾊等符号参数。

图图形参数设置设置完成后,在图例板中选择该符号,新建点或利⽤格式刷框选点时,可使点显⽰为该符号样式。

2线符号绘制MapGIS 系统在绘制线符号时,会规律性绘制线符号,因此在制作符号时⼀定要考虑符号的“可重复性”。

以如下所⽰线型进⾏讲解:图⽰例线符号①分析符号组成考虑符号的“可重复性”,可将线符号进⾏如下划分。

在绘制时,只需绘制⼀个⼩模块即可。

图线符号划分每⼀个线符号中应包含横向⼀条线,线宽为 0.6,纵向两条短线,线宽为 0.1,还有⼀个正⽅形填充区,边长为 0.6。

②计算符号尺⼨线符号在绘制时尺⼨参数由线型尺⼨和线⽐例 x、y 系数控制。

MAPGIS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MAPGIS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MAPGIS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先来认识一下符号编辑框,如下图,符号编辑框为高各一毫米的正方形,高宽都20等分,所以每一个小格刻度为0.05毫米,中心坐标为(0,0),好了我们已经认识了符号编辑框,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示例来学习符号线型的制作方法。

符号编辑框开启MapGIS编辑子系统里,选择“符号库”菜单,根据需求,分别编辑子图、线型、填充图案。

一、子图以1:1000地形图的古亭符号为例介绍它的制作过程,1.5m由国标(GB)查得古亭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大小如图,由尺寸大小我们可得到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然后由比例关系把古亭这个符号缩放到边长为1mm的符号编辑框中。

由此我们可以算出古亭符号各组成部分都乘以1/3后的长度就是在符号编辑框中的尺寸,见左图步骤:系统库→编辑符号库→弹出编辑符号窗口→点击清除→按符号各部分乘1/3后的长度在1mm 见方的编辑框中用“输入线”画出→见下图注意:这里输入线的宽度就是最终输入子图的显示宽度,所以要注意线划的宽度确定符号线划的粗细。

也可以用键盘输入线画子图更为精确。

下一步:保存符号,下一步就是怎样在输入子图时确定子图的高和宽,可以把高和宽看成是比例系数, 就是一毫米见方中的符号乘以多大的系数可得到国标(GB )规定尺寸大小,上面的古亭符号乘了1/3后缩放到了符号编辑框,同理当输入子图时子图的高和宽取3时就可得到规定的尺寸大小。

还有一个注意的是:符号编辑框中央的小十字就是在编辑中输入子图后的坐标位置。

二、线型线形的比例与尺寸确定方法与做子图相同,就不在叙述。

(以铁路线为例),“子图编号”缺省为最后一个序号。

也可以输入258以内的数来替换掉现有的子图符号。

“缺省颜色”为做子图所用颜色时,在编辑中输入子图颜色可变,“缺省颜色”为其他的值时,子图颜色不可变。

编辑中输入 子图后的坐 标位置。

基线图中的基线就是在编辑中输入线过程中鼠标走过的位置。

用户可在符号编辑框中相对基线不同的位置作几个线形,在编辑中用这几个线型分别画几条线,还原显示后,观察线的坐标位置与显示位置的关系,这样可以更深一步理解基线。

MAPGIS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MAPGIS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欢迎共阅
MAPGIS 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先来认识一下符号编辑框,如下图,符号编辑框为高各一毫米的正方形,高宽都20等分,所以每一个小格刻度为0.05毫米,中心坐标为(0,0),好了我们已经认识了符号编辑框,下面我们通过具体 步骤:系统库→编辑符号库→弹出编辑符号窗口→点击清除→按符号各部分乘后的长度在1mm 见方的编辑框中用“输入线”画出→见下图3m m
3m m
1.5
mm

线
图中的基线就是在编辑中输入线过程中鼠标走过的位置。

用户可在符号编辑框中
三、图案
图案的制作方法基本雷同,不在叙述。

结尾:会遇到的问题
有时会遇到编辑好的符号线型保存不住。

解决方法:
宽为0.05,宽度不可变,色为辅助颜色
宽为0.03,宽度不可变,色为辅助颜色
宽为0.01,宽度可变,色为主替色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系统库(SLIB)目录中的文件为只读文件或者因为在某时由于文件在只读的情况下,编辑了子图、线型而造成了即使把文件属性改为存档,也存不住的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是,同时开好几个MAPGIS窗口,也会出现类似现象。

方法:
1、关闭MAPGIS的所有窗口。

2、把SLIB中的所有文件属性改为存档文件。

2、打开“编辑”窗口,编辑子图或线型,任意提取一子图,连续保存,把那些有
子图号而没有图形的子图都替换掉,
3、关闭MAPGIS所有窗口,重新打开即可。

4连续保存,把那些有子图号而没有图形的子图都替换掉,。

基于MapGIS 10的花边制作流程及方法

基于MapGIS 10的花边制作流程及方法

基于MAPGIS10的花边制作流程及方法2013年10月武汉1.1操作流程1.1.1花边符号绘制1、找重复单元观察花边样式,每个花边都由一个重复的单元连续排列组成,所以绘制花边符号,只需绘制这个重复的单元,因此,首先要找出重复单元。

如图1.1-1,分析这些花边的重复单元。

图1.1-1复杂花边样式重复单元要最简化,即确保找到的单元最小,且重复排列后能形成完整的花边。

上图复杂花边的最简重复单元依次如图1.1-2:图1.1-2重复单元2、确定绘制方案具有对称规律的花边符号,只需绘制出一部分图元,再使用图元镜像,就可以方便地生成整个图元,因此,在绘制前,需要确定一种最简单的绘制方法。

例如样式12,只用画出四分之一图元,再使用两次镜像即可。

图1.1-3四分之一图元图1.1-4第一次镜像图1.1-5第二次镜像3、绘制花边符号为了绘制的图元与采集的花边图案尽可能地一样,一般将花边图案,作为底图,在上面描绘花边图元。

图1.1-6底图对于单元间相关性较大的花边,还需做一个辅助矩形,框选一个重复单元,再描绘花边图元,将图元都绘制在矩形内部,连接处要与矩形相交,这样绘制出的单元重复后连接紧密。

图1.1-7辅助矩形1.1.2花边样式制作1、导入花边符号在系统库管理中新建一个矢量符号。

图1.1-8新建矢量符号使用工具条上的“装入简单要素类”,将制作好的花边符号图层导入系统库,并调整图元的颜色、笔宽等参数。

图1.1-9导入花边符号调整好后,保存符号并命名。

图1.1-10保存花边符号2、新建花边样式在样式库管理中,新建一个花边样式。

图1.1-11新建花边样式3、设置花边参数图1.1-12花边设置(1)花边参数说明:a、边子图:设置四个边的子图符号。

整圈边子图:设置整个边框使用同一参数的子图符号;上/下/左/右边子图:设置四条边分别使用不同参数的子图符号;预览:双击预览下的空白可以设置子图参数,设置后空白变为预览图;相对角子图偏移:设置边子图相对于相应的角子图的偏移距离;相对基准线偏移:设置子图相对于排版框偏移的距离;同上一个子图间距:设置边子图之间的间距;操作:单击“+”添加边子图,单击“×”删除已添加的边子图。

MapGIS-10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MapGIS-10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MapGIS 10 制图流程操作手册2014年5 月武汉第 1 章栅格几何校正1.1栅格数据标准图幅校正(DRG校正)流程标准图幅校正主要是对国家绘制的标准地形图进行操作。

由于早期标准地形图以纸质档保存,为便于统一管理和分析应用,将其扫描为电子地图后,可利用标准图幅校正操作,将图幅校正为正确的地理坐标的电子图幅,在标准图幅校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标准地形图赋上正确的地理坐标,也可对扫描时造成的形变误差进行修正。

步骤1:影像数据入库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为便于统一管理数据,需将影像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

可利用GDBCatalog—栅格数据集右键—导入影像数据功能实现数据的入库操作。

步骤2:启动栅格几何校正在栅格编辑菜单选择标准图幅校正功能,视图显示如下:注意:在进行标准图幅校正前,需对图幅的信息进行读取,如图幅号、网格间距、坐标系信息。

校正影像显示窗口:控制点全图浏览窗口;校正文件局部放大显示窗口:控制点确认窗口,放大在校正影像显示窗口中选择的内容;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显示图中控制点信息。

步骤3:根据图幅信息生成GCP控制点1、选择栅格数据在标准图幅校正设置窗口的校正图层项浏览选择栅格数据(若当前地图已添加待校正的栅格数据则可直接点下拉条选择添加),如图:2、输入图幅信息点击[下一步],设置图幅信息,如图:在“图幅信息”对话框中各参数说明如下:i.图幅号:读图输入图幅号信息。

ii.网格间距:读图输入格网间距。

iii.坐标系:读图选择选择坐标系信息。

iv.图框类型:加密框是根据图幅信息生成梯形图框,而四点框是直接生成矩形内框,加密框的精度相对较高。

此处是对1:1万的图幅进行校正,用四点框即可。

v.最小间隔:添加的控制点的相邻点间距vi.采用大地坐标:指生成的标准图幅是否采用大地坐标,若采用大地坐标,则单位为米,否则采用图幅自身的坐标单位。

3、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点击[下一步],在该对话框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实验二(交报告)arcgis10符号化

实验二(交报告)arcgis10符号化

实验二:地图符号制作A:ArcGIS地图制作基本操作什么叫符号化呢?可以理解为对我们所获取的点、线、面及栅格数据,在制图工具中以不同的符号样式进行表达,包括要素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属性的设置。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应用ESRI提供符号库制图的方法。

1.系统符号管理器ArcGIS提供的符号库文件以Style Manager符号管理器进行管理。

可以在ArcMap菜单栏的Customize下找到它。

红框中就是ESRI自带的大量符号库文件,右边框列出了选中的库里存储的符号样式文件。

图2 符号管理器2.系统符号使用方法在符号管理器右框空白处点右键,新建符号,或者在ArcMap中加载数据层,然后打开其properties属性项下的symbol选项卡,又或者直接双击数据的符号,都将进入Symbol Selector编辑器。

图3 Symbol Selector符号选择器根据要素的点、线、面类型不同,进入的Symbol Selector编辑界面也会不同。

图4 Symbol Selector不同类型的符号界面以点符号为例,让我们了解一下系统自带的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图5 符号选择器各重要点上图中,①为可供选取的符号文件列表。

面板右边的“Current Symbol”②显示了当前选中的点符号的信息,包括形状、颜色(Color)、大小(Size)、角度(Angle),允许您对其进行修改。

点击③的“Style References…”项,勾选对应的符号库,就可使其进入①的列表中,供用户选择使用。

图6 Style Reference符号样式库选择点选面板中⑤所标示的Edit Symbol按钮,将进入符号属性编辑面板(Symbol Property Editor),提供了更多的属性设置功能,如下图:图7 点状符号编辑器界面根据Properties栏的Type项不同,我们所见到的符号编辑面板也有所不同,默认进入当前符号所属type类型的编辑面板。

mapgis操作实例--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标准)

mapgis操作实例--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标准)

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先来认识一下符号编辑框,如下图,符号编辑框为高各一毫米的正方形,高宽都20等分,所以每一个小格刻度为0.05毫米,中心坐标为(0,0),好了我们已经认识了符号编辑框,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示例来学习符号线型的制作方法。

一、子图以1:1000地形图的古亭符号为例介绍它的制作过程,由国标(GB )查得古亭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大小如图, 由尺寸大小我们可得到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然后由比例关系把古亭这个符号缩放到边长为1mm 的符号编辑框中。

由此我们可以算出古亭符号各组成部分都乘以1/3后的长度就是在符号编辑框中的尺寸,见左图3mm3mm1.5m1.5m步骤:系统库→编辑符号库→弹出编辑符号窗口→点击清除→按符号各部分乘1/3后的长度在1mm见方的编辑框中用“输入线”画出→见下图编辑中输入子图后的坐标位置。

注意:这里输入线的宽度就是最终输入子图的显示宽度,所以要注意线划的宽度确定符号线划的粗细。

也可以用键盘输入线画子图更为精确。

下一步:保存符号,“子图编号”缺省为最后一个序号。

也可以输入258以内的数来替换掉现有的子图符号。

“缺省颜色”为做子图所用颜色时,在编辑中输入子图颜色可变,“缺省颜色”为其他的值时,子图颜色不可变。

下一步就是怎样在输入子图时确定子图的高和宽,可以把高和宽看成是比例系数,就是一毫米见方中的符号乘以多大的系数可得到国标(GB)规定尺寸大小,上面的古亭符号乘了1/3后缩放到了符号编辑框,同理当输入子图时子图的高和宽取3时就可得到规定的尺寸大小。

还有一个注意的是:符号编辑框中央的小十字就是在编辑中输入子图后的坐标位置。

二、线型线形的比例与尺寸确定方法与做子图相同,就不在叙述。

(以铁路线为例),基线图中的基线就是在编辑中输入线过程中鼠标走过的位置。

用户可在符号编辑框中相对基线不同的位置作几个线形,在编辑中用这几个线型分别画几条线,还原显示后,观察线的坐标位置与显示位置的关系,这样可以更深一步理解基线。

MAPGIS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MAPGIS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MAPGIS 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先来认识一下符号编辑框,如下图,符号编辑框为高各一毫米的正方形,高宽都20等分,所以每一个小格刻度为0.05毫米,中心坐标为(0,0),好了我们已经认识了符号编辑框,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示例来学习符号线型的制作方法。

符号编辑框开启MapGIS 编辑子系统里,选择“符号库”菜单,根据需求,分别编辑子图、线型、填充图案。

一、子图1/3后的长度以1:1000地形图的古亭符号为例介绍它的制作过程,由国标(GB )查得古亭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大小如图,由尺寸大小我们可得到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然后由比例关系把古亭这个符号缩放到边长为1mm 的符号编辑框中。

由此我们可以算出古亭符号各组成部分都乘以1/3后的长度就是在符号编辑框中的尺编辑中输入 子图后的坐 标位置。

注意:这里输入线的宽度就是最终输入子图的显示宽度,所以要注意线划的宽度确定符号线划的粗细。

也可以用键盘输入线画子图更为精确。

下一步:保存符号,下一步就是怎样在输入子图时确定子图的高和宽,可以把高和宽看成是比例系数, 就是一毫米见方中的符号乘以多大的系数可得到国标(GB )规定尺寸大小,上面的古亭符号乘了1/3后缩放到了符号编辑框,同理当输入子图时子图的高和宽取3时就可得到规定的尺寸大小。

还有一个注意的是:符号编辑框中央的小十字就是在编辑中输入子图后的坐标位置。

二、线型线形的比例与尺寸确定方法与做子图相同,就不在叙述。

(以铁路线为例),图中的基线就是在编辑中输入线过程中鼠标走过的位置。

用户可在符号编辑框中相对基线不同的位置作几个线形,在编辑中用这几个线型分别画几条线,还原显示后,观察线的坐标位置与显示位置的关系,这样可以更深一步理解基线。

下一步:保存线型,弹出如下窗口:线型号与辅助线型号决定线型在线型库中的一个线型。

假如铁路的线型号为169,铁路又分为窄轨铁路、建筑中铁路、一般铁路等,这些铁路线型就需要用辅助线型号分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MapGIS10的符号库制作流程及方法1.1操作流程1.1.1新建系统库为专业制图需求,可构建一个空的系统库。

图1.1-1创建一个空的系统库空系统库构建成功后,其符号库、字体库均为空,颜色库只有默认的9种颜色。

1.1.2建立颜色库和字体库构建标准符号库前,可先总结整个制图过程中需用到的颜色和字体样式。

再在颜色库管理和字体库管理中编辑相应颜色和字体,完成颜色库和字体库的构建。

图1.1-2颜色库样式图1.1-3字体库样式1.1.3新建图例版构建标准符号库时,由于每个符号都有固定的分类编码和类。

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可先建立图例版,并设置类别信息。

图1.1-4图例版分类编码信息1.1.4新建符号和图例版1.1.4.1分析符号绘制任一个符号时,需先分析符号。

包括以下内容❒符号类型。

点符号、线符号或区填充符号。

❒符号的组成部分。

符号由哪几个线或区组成。

❒符号的定位点。

❒符号的尺寸。

1、分析符号类型符号分为点符号、线符号或区填充三种类型。

测量控制点、泉、盐井、水塔等单一地物符号,很明显为点符号;河流、长城、地类界、公路等是比较明显的线符号;盐田、湖泊、沙地地貌则是比较明显的区填充符号。

但在实际应用时,会存在部分符号需要对其类型进行判断。

如输水渡槽,在不依比例尺时,其应该为点符号,但依比例尺则应该为线符号。

图1.1-5不依比例尺输水渡槽点图1.1-6依比例尺输水渡槽线对于湖泊、池塘等符号,则需要绘制边界线和区填充两个符号图1.1-7湖泊、池塘效果2、分析符号组成每一个符号都是由若干图元组成。

绘制图元前,必须确定该符号由几个图元组成。

这个步骤对后期确定定位点、计算大小和绘制符号都具有意义。

如下所示的点符号,中心为一个正方形的线和一个实心圆组成,周边有八条短线,共10个图元组成。

图1.1-8点符号如下所示的线符号,由三条线和一个填充区组成,且三条线需位于区填充的上方。

图1.1-9线符号3、确定符号定位点符号定位点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a、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的,或标准图形符号时,定位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如测量控制点、贮水池等符号。

图1.1-10测量控制点图1.1-11贮水池b、宽底符号定位点在其底线中心。

如蒙古包、庙宇等。

图1.1-12蒙古包图1.1-13庙宇c、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定位点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如停泊场、气象站等。

图1.1-14停泊场图1.1-15气象站d、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定位点在其下方两端点连线的中心点。

如山洞等。

图1.1-16山洞e、线状符号定位线在其符号的中轴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轴线。

如道路、河流等。

图1.1-17国道图1.1-18运河4、计算符号尺寸绘制符号前,应先确定符号大小,明确绘制符号尺寸和参数尺寸。

具体符号计算方法后面章节再详细讨论。

1.1.4.2符号绘制和参数设置1、编辑符号在符号编辑界面,编辑符号图形。

MapGIS系统为符号编辑提供了丰富的输入线、输入区和相关编辑功能。

图1.1-19输入线和区功能图1.1-20线编辑和区编辑功能2、设置颜色和笔宽模式编辑完符号后,需对符号中每个图元的颜色和笔宽模式进行设置,具体参数设置可参考参数说明章节。

图1.1-21颜色和笔宽模式设置3、设置定位点最后,设置定位点坐标,保存符号即可。

图1.1-22定位点设置4、设置图例版参数符号编辑完成后,可在图例版中建立图例项,设置名称、分类码、颜色、笔宽等参数。

整个符号编辑的流程即完成。

图1.1-23图例版设置1.2符号参数说明1.2.1点符号1.2.1.1尺寸参数点大小参数:真实尺寸=符号尺寸*参数尺寸下面以绘制测量控制点为例对点符号尺寸进行说明。

测量控制点边长为1.5mm,实心圆直径0.15mm,笔宽0.1mm。

1.2-1测量控制点1、绘制符号在符号编辑中绘制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和一个直径为0.1的实心圆。

1.2-2符号绘制效果图2、设置点参数在图例版中设置点参数,将该点符号的子图高度和子图宽度设置为1.5,笔宽为0.1。

该点符号的最终边长即为“1*1.5=1.5”,实心圆的直径为“0.1*1.5=0.15”笔宽为0.1。

图1.2-3参数设置1.2.1.2颜色参数符号的颜色控制主要由两个方面控制:符号编辑时颜色模式和子图颜色。

在编辑符号时,有固定颜色和子图颜色两种模式。

固定颜色:在符号编辑时对符号组成图元进行固定颜色设置,则在该符号显示过程中,对应图元始终以该颜色显示,不受子图颜色变化的影响。

图1.2-4固定色设置子图颜色:在符号编辑时对符号组成图元进行固定颜色设置,则在该符号显示过程中,对应图元始终以该颜色受子图颜色的控制。

同时,MapGIS系统提供了三种子图颜色模式,用户在编辑符号时,同一个符号可能涉及多个颜色,则可以通过子图颜色、可变颜色1和可变颜色2进行控制。

如下所示的符号,由外圈的圆形线和内圈的实心圆组成。

可将圆形线的颜色模式设置为子图颜色,实心圆的颜色模式设置为可变颜色1,则可实现如下所示的效果:图1.2-5圆形线颜色模式设置图 1.2-6实心圆的颜色模式设置图1.2-7结果参数设置及显示效果1.2.1.3其他配置参数1、透明输出参数在制图过程中,部分子图会压盖底部数据,为保证制图的美观,我们在制作符号过程中会对这类子图添加一个外扩的白色的背景。

但在某些制图需求中,用户不愿意使用白色的背景。

为简化制图的操作,系统在子图参数中提供了透明输出功能。

当透明输出参数为‘是’时,子图中白色区域会被完全透明;反之,则会显示白色背景。

图1.2-8透明输出参数设置图1.2-9非透明输出和透明输出对比效果图2、角度参数制图过程中,会对点符号方向进行要求,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角度参数进行控制。

如下所示的河流流向符号,符号制作时其方向水平,但在制图过程中,其需与河流方向保持一致。

则可通过角度参数实现该需求。

1.2-10河流流向符号1.2-11与线符号方向保持一致的河流流向符号3、笔宽参数当点符号的组成部分中存在线图元时,则该线图元的参数由笔宽参数进行控制。

点符号的笔宽参数同线符号的笔宽参数类似,在笔宽参数中会进行详细分析。

1.2-12笔宽参数设置1.2.2线符号1.2.2.1尺寸参数线参数:真实尺寸=线型尺寸*参数尺寸例如,要绘制如下所示的线型,实际尺寸已知:1.2-13符号绘制效果图在符号编辑时,考虑线型绘制的重复性,编辑图形如下:1.2-14符号编辑在图例版中线比例参数设置如下即可:1.2-15符号参数设置若线型与当前线符号大体一致,只是横向和纵向的参数不同,也可以只通过修改图例版中的线比例x/y系数来实现。

例如,当图例版修改如下:1.2-16符号参数设置则绘制出的线型将是如下所示:1.2-17修改参数后符号显示效果1.2.2.2颜色参数线符号的颜色参数设置与点符号的颜色参数设置基本一致,可参考点符号颜色设置。

1.2.2.3配置参数1、线模式设置MapGIS系统提供四种线模式:常规模式、渐变线模式、电力线模式和标记线模式。

1.2-18线模式常规模式:常规线模式,默认采用此方法。

主要靠线型来主导线变化情况。

1.2-19常规线模式渐变线模式:利用笔宽的渐变来表示线符号。

渐变线模式提供了实线渐变、虚线渐变和点线渐变三种方式。

1.2-20渐变线模式参数1.2-21点线渐变模式电力线模式:电力线是由普通的线条和在线条上设置等距离的箭头点状符合组合而成,在电力线的起点、转点、和终点,箭头符号是单箭头的点状符号,而在电力线直线部分的中间箭头符号是双箭头的点状符号。

这里的箭头符号是要随着电力线的走向而旋转的,并且在每条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箭头符号的走向是相反的。

选择此种方式,参数界面如下所示:图 1.2-22电力线模式参数设置图 1.2-23电力线参数示意图❒1中标注的是控制点,对应的参数项为“控制点半径”;❒2中标注的是修饰点,对应的参数项为“修饰点长度”;❒3中标注的是修饰点的倾斜角度,对应参数项为“修饰点角度”;❒4中标注的是电力线符号的间隔,对应参数项为“符号间隙”;修饰点的形状提供了2种,分别为单箭头和双箭头;如果选择双箭头,参数“修饰点内间距”用来调整双箭头2个箭头符号的间隔;符号最小间隙用于调整拐角前端电力线符号绘制的条件,当可绘制的符号间隙小于此参数时,则省略。

标记线模式:利用点符号在线图元的特定位置进行标记的线型。

MapGIS系统提供了起点标记、止点标记、起止点标记、中点标记、两点间中点标记和每个坐标点标记六种方法。

1.2-24标记线模式参数1.2-25起止点标记线模式2、笔宽设置符号的笔宽控制主要由两个方面控制:符号编辑时笔宽模式和笔宽参数。

在编辑符号时,有固定笔宽和笔宽两种模式。

固定笔宽:在符号编辑时对符号组成图元进行固定笔宽设置,则在该符号显示过程中,对应图元始终以该笔宽大小显示,不受笔宽参数变化的影响。

图1.2-26固定笔宽设置笔宽:在符号编辑时对符号组成图元进行笔宽设置,则在该符号显示过程中,对应线图元的笔宽与参数中的笔宽保持一致。

同时,MapGIS系统提供了三种笔宽模式,用户在编辑符号时,同一个符号可能涉及多个笔宽,则可以通过笔宽、可变笔宽1和可变笔宽2进行控制。

如下所示的长城,横线部分笔宽为0.2,倒U型符号的笔宽为0.1。

符号编辑时,可设置横线的笔宽模式为笔宽,倒U型符号的笔宽模式为可变笔宽1。

参数设置及效果如下:图1.2-27笔宽参数设置图1.2-28结果显示效果3、线头拐角设置MapGIS线型的显示时,对其线头和拐角处提供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线头有平头、方头和圆头三种方式,拐角有平角、尖角和圆角三种方式。

不同情况下,应选择不同的线头和拐角类型。

1.2-29平头、平角显示效果1.2-30方头、尖角显示效果1.2-31圆头、圆角显示效果4、线型参数MapGIS提供了两种生成线型的方法:规律性生成线型和按控制点生成线型。

规律性生成线型:按照线图元的变化规律,重复性绘制生成线。

规律性生成线型包括两种方式:调整和不调整。

调整状态下,保证尾端不会出现半个线型符号,自动微调符号的大小,保证整个线绘制过程中所有线型符号的完整性,但对单个线型符号会存在轻微的变形;不调整状态下不考虑尾端的线符号是否完整,直接按照单个线型符号规律性绘制,可能会绘制半个符号。

1.2-32单个线型符号1.2-33调整时符号绘制效果1.2-34不调整时符号绘制效果按控制点生成线型:根据线节点绘制线,每两个节点间只绘制一次线型符号。

1.2-35单个线型符号1.2-36规律性生成线效果1.2-37按控制点生成线型效果1.2.3区填充符号1.2.3.1尺寸参数:区参数:真实尺寸=图案尺寸*参数尺寸例如要绘制下图所示填充区符号,圆环直径为0.6,实心圆直径为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