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概况

合集下载

机电系统原理及应用

机电系统原理及应用

机电系统原理及应用机电系统是由机械、电气、电子和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综合而成的工程系统。

它以电能、机械运动和信号控制为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机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1. 机电系统的基本原理机电系统是由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组成的。

其中,机械部分包括各种传动装置、负载和工作部件,而电气部分主要包括电动机、传感器、变频器等。

机械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将机械能传递至负载,并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

传动装置可以采用齿轮、皮带、链条等形式,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或旋转的机械运动。

电气部分负责控制和驱动机械部分的运动。

其中,电动机是机电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提供足够的扭矩和转速以满足工作需求。

传感器则用于感知系统的状态和环境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使用。

变频器可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提高机械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2. 机电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机电系统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和调节,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首先,机电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制造业领域,如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

在汽车制造中,机电系统驱动了车辆的发动机、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等,保证了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在机械制造中,机电系统驱动了各类机床和工作设备,实现了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在电子制造中,机电系统控制了电子设备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

其次,机电系统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例如,在铁路运输中,机电系统控制了火车的牵引、制动、转向等运动,实现了列车的安全和准时运行。

在船舶业中,机电系统驱动了船舶的主推进器、螺旋桨、舵机等,保证了船只的航行性能和操作便捷性。

此外,机电系统还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矿山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中,机电系统控制了飞机的起飞、降落、导航等过程,保证了飞行的安全性和航线的精确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Mechatronics System)是指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系统。

它融合了机械结构、传感器、执行器、电机、电子元件、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机械运动、能量转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智能化系统。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汽车工业、航天航空、能源设备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多个子系统,如机械结构子系统、电子子系统、能源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等。

机械结构子系统主要由机械传动装置、机构部件和传感器等组成,它们协同工作,通过运动变换和能量转换实现特定的机械功能。

电子子系统则负责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执行器的工作,例如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信息,电机可以驱动机械运动。

能源子系统则是为整个系统提供能量,例如电源、电池或气压等。

控制子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大脑”,通过对信号的处理和控制算法的实现,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对系统所应用的工作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调研,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噪声等,以便选择合适的机械结构和电子元件。

其次,需要对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明确,包括速度、精度、负载承载能力等。

此外,还需要对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进行全面的考虑。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机械制造领域,它可以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搬运、组装和装配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汽车工业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和智能控制,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航天航空领域,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用于飞行器的导航、定位和控制,实现飞行器的自主飞行。

在能源设备领域,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总之,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有机结合,实现了机械运动、能量转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智能化系统。

机电系统简要描述

机电系统简要描述

机电系统简要描述机电系统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复杂又超级酷的大玩具箱。

这里面的各种机电设备就如同玩具箱里形态各异的小玩具。

比如说电机,它就像是一个永远精力充沛的小怪兽。

只要给它通上电,它就开始不知疲倦地转啊转,仿佛在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活力。

那转速快起来的时候,就像一阵龙卷风,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劲头,能把周围的空气都搅得晕头转向。

还有控制器呢,这就像是整个机电系统的大脑。

它精明得很,像一个超级智慧的老管家,指挥着各个设备该干啥。

要是哪个设备不听话,它就会像个严厉的老师一样,立刻发出警告,让一切回归正轨。

电线就像是一条条小血管,把能量输送到系统的各个角落。

它们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要是不小心弄乱了,那就像一团乱麻,让人头疼得很。

不过在正常状态下,它们有条不紊地传输着电流,就像快递员在城市里精准地派送包裹一样高效。

传感器呢,像是机电系统的小侦探。

它们时刻警惕着周围的环境变化,不管是温度、压力还是其他参数,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立刻把消息传递给大脑(控制器)。

这感觉就像在黑暗中隐藏着无数双眼睛,任何细微的情况都逃不过它们的法眼。

而机电系统里的机械结构部分,就像是一个强壮的骨架。

它支撑着整个系统,承受着各种压力和负荷。

不管是巨大的冲击力还是持续的压力,它都像一个硬汉一样扛着,坚决不倒下。

当机电系统开始运行的时候,各个部分就像一个乐队在演奏。

电机的转动声、控制器的指令声、机械结构的摩擦声,共同奏响了一曲独特的交响曲。

有时候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就像乐队里有人跑调了,那可能就是某个设备出故障了。

整个机电系统就像一个小小的宇宙,每个设备都是一颗独特的星球。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了谁都不行。

有时候看着这些设备有条不紊地工作,就会觉得它们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只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使命。

机电系统虽然复杂,但也充满了乐趣和惊喜。

就像打开一个神秘的宝藏盒子,每次深入了解都会发现新的奇妙之处。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将机械装置、电气装置和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的系统。

它将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机械装置、电气装置和控制系统三个部分。

1. 机械装置:机械装置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础,它包括各种传动装置、执行机构和工作部件。

传动装置可以将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

执行机构是机械装置的动力输出部分,通过执行机构可以实现各种工作任务,如物料的搬运、产品的加工等。

工作部件是机械装置的功能部分,它们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设计和制造,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

2. 电气装置:电气装置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电动机、传感器、电控设备等。

电动机是电气装置的动力源,它可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械装置的运动。

传感器是电气装置的感知部分,通过感知环境的各种参数,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使用。

电控设备是电气装置的控制部分,它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电动机和其他执行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它负责对机械装置和电气装置进行控制和监测。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和逻辑,对机械装置和电气装置进行精确的控制,实现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

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各种环境参数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调节,以保证机械装置和电气装置的正常运行。

除了以上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机电一体化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辅助设备,如人机界面、通信设备等。

人机界面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接口,通过人机界面,操作人员可以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操作。

通信设备可以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装置、电气装置和控制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

它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实现机械装置和电气装置的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构成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发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构成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发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构成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

其中,机械结构是整个系统的物理基础,包括各种机械部件和装置;电气系统则负责提供与机械结构相应的电力能源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通过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过程,实现对机械结构和电气系统的控制;信息系统负责处理和管理系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1.传感与感知技术:传感器用于感知机械结构和电气系统的状态和参数,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控制系统处理的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2.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采样、滤波、放大、调理等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信号分析和处理,为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输入信号。

3.控制与决策技术: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和经过信号处理的信息,通过控制算法对机械结构和电气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

决策技术包括对系统当前状态的分析和判断,以及根据系统的要求和约束进行决策的能力。

4.执行与操作技术:执行与操作技术包括执行机构和执行器的设计、选择和控制。

执行机构负责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执行器则负责将电气信号转化为机械动作。

5.通信与网络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用于实现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1.集成化与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越来越趋向于集成化与智能化,即将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对系统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调节。

2.网络化与远程监控: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操控。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维护成本,同时也方便了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3.精密化与高效化:精密化是指机械结构和电气系统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不断提高,从而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和运行效率。

高效化则是指系统在保证精确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和控制算法,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能量消耗。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传统的机械产品主要是解决物质流和信息流的问题,而机 电一体化产品除了解决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外,还要解决信息流 的问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能量 与信息(即所谓工业三大要素)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 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

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开发和生产的, 因而都具有相应的目的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功能包括变 换(加工、处理)、传递(移动、输送)、储存(保持、积蓄、 记录)三个目的功能。主功能也称为执行功能,是系统的主要 特征部分,完成对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储存。机 电一体化系统除了具备主功能外,还应具备动力功能、检测功 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等其他功能。
加工机是以物料搬运、加工为主,输入物质(原料、毛坯 等)、能量(电能、液能、气能等)和信息(操作及控制指令 等),经过加工处理,主要输出改变了位置和形态的物质的系 统(或产品)。如各种机床、交通运输机械、食品加工机械、 起重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轻工机械等。
动力机,其中输出机械能的为原动机,是以能量转换为主, 输入能量(或物质)和信息,输出不同能量(或物质)的系统 (或产品)。如电动机、水轮机、内燃机等。
以上这五部分我们通常称为机电一体化的五大构成要素,而在实际中 有时机电一体系统的某些构成要素是复合在一起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 五大部分在工作时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所规定的目的功能。在结构上,各 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接口及其相应的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内部 匹配合理、外部效能最佳的完整产品。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许多要素或子系统构成,各要素或子系 统之间必须能顺利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因此,各要素 或各子系统相接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联系条件,这些联系条件称为接口。一 方面,机电一体化系统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将其与人、自然及其他系统相 连;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系统通过许多接口将系统构成要素联系为一体。 因此,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口的性能。

机电系统设计分析

机电系统设计分析
。这些发展趋势将为机电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02
机电系统设计基础
机电系统设计基础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机电系统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
确定系统功能与性能要求
对机电系统的功能、性能参数和运行环境进行 详细分析,明确设计目标。
收集相关资料与技术标准
收集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标准和规范,为后 续设计提供参考。
案例四: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分析
总结词
高效、可靠、柔性
详细描述
自动化生产线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关键设施之一,其设 计需要综合考虑生产工艺、设备选型、控制系统等多个 方面。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高效、可靠、柔 性的生产,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增强生产线 的可调整性和可扩展性。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时需要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优化生产线布局和 设备配置,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
优点。
嵌入式数据库
嵌入式数据库是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软件 基础,具有实时性、可裁剪性、可移 植性等优点。
嵌入式网络技术
嵌入式网络技术是实现远程控制和数 据传输的关键技术,具有低功耗、低 成本等优点。
05
机电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工业机器人设计分析
总结词
功能全面、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工业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典型应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可编程性强等特点。在设计工业机 器人时,需要考虑其运动学、动力学特性,以及人机交互、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还需根据 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等。
案例二:数控机床设计分析

典型机电系统的组成

典型机电系统的组成

典型机电系统的组成机电系统指的是以机械和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电气与机械的结合,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运行的系统。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电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典型的机电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电源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控制器、通信网络以及用户界面。

一、电源系统电源系统是机电系统的基础,提供系统所需的电能。

通常包括电源供应装置以及电气线路。

电源供应装置可以是交流电源、直流电源、电池等,根据系统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电气线路必须保证电能的稳定传输,并满足系统各个部分的电能需求。

二、传感器和执行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是机电系统的感知和执行器件。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参数或物理量,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这些信号做出相应的决策。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执行器则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如电动机、液压缸、电磁阀等。

三、控制器控制器是机电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决策,控制系统的运行。

控制器通常由微处理器、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组成,通过运算和逻辑判断,控制执行器的动作以及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现代的控制器具有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处理和通信能力,能够实现复杂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功能。

四、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在机电系统中起到连接各个组件和子系统的作用,实现数据传输、信息共享和远程监控。

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如以太网、工业总线等,也可以是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等。

通过通信网络,不同的子系统和设备能够进行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实现协同工作和智能化控制。

五、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人机交互的接口,提供给用户对机电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的手段。

用户界面可以是触摸屏、键盘、按钮等,通过它用户可以对系统进行设置、启动、停止、监测等操作。

同时,用户界面也可以提供系统状态显示、故障诊断等功能,帮助用户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家岭煤矿机电系统概况一、供电系统(运转队负责)1、地面供电系统王家岭矿井地面建有两座110KV变电站,分别是位于王家岭工业广场110KV变电站及碟子沟风井场地110KV变电站。

采用两回路110kV 电源供电,两回供电电源分别取自侯家庄220kV变电站的上下母线。

两回110kV电源线路均采用LGJ-300架空线路,采用铁塔共杆架设,采用JLB40-95型避雷线、FD/5 型防震锤,线路全长8.47km。

两回电源线路均为王家岭矿专用,线路上未分接任何负荷。

(1)王家岭110KV变电站王家岭工业广场110KV变电站安装两台主变型号:SZ10-M-20000/110.站内110kV母线均采用上、下母分段接线形式,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布置。

变电所安装有一套国电南自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变电站内开关和主变进行集中监测、监控。

110kV部分安装有上海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型号ZF23-126六氟化硫开关,共7个间隔,其中2个进线间隔、2个出线间隔、1个母联间隔,2个主变间隔,无备用开关。

其中两个出线间隔为碟子沟110KV变电站提供双回路电源。

10kV室安装有32台北京中煤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KYN28A-12型开关柜,两段单母线布置。

王家岭工业广场110KV变电站10KV馈出线路:综合办公楼地下室配电室两回路线路,综采设备库一回路线路,工业广场变电所两回路线路,主皮带驱动机房两回路线路,选煤厂两回路线路,加压泵房一回路线路,电厂启动电源一回路线路,生活给水工程一回路线路。

(2)碟子沟110KV变电站碟子沟风井场地110KV变电站,两回110kV电源线路均引自王家岭110kV变电站110KV部分的上下母线采用铁塔共杆架设,架空输电导线为LGJ-120,采用JLB40-95型避雷线、FD/5 型防震锤,线路全长约13.42km,线路上未分接任何负荷。

碟子沟风井场地110KV变电站内安装有两台型号为:SZ10-M-20000/110型主变压器,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冷备用。

站内110kV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型式。

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布置。

安装有上海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ZF23-126型六氟化硫开关,110kV间隔共5个,其中2个进线间隔、1个母联间隔,2个主变间隔,无备用开关。

碟子沟风井场地110KV 变电站10kV室安装有35台北京中煤电气有限公司KYN28A-12型开关,两段单母线布置。

碟子沟110KV变电站10KV馈出线路:主通风机房两回路线路,空压机房两回路线路,瓦斯抽房站两回路线路,变频站两回路线路,热风炉房两回路线路,生活区一回路线路,井下中央变电所两回路线路,121盘区变电所动力四回路线路,局扇两回路线路,强排泵两回路线路。

2、井下供电系统(机电队负责)井下现有10kV变电所:中央变电所、121盘区变电所、硐底变电所、123盘区变电所、123盘区泵房变电所。

入井电缆十趟,其中中央变电所两趟、121盘区变电所六趟、强排两趟。

井下中央变电所两回10kV电源由碟子沟风井工业场地110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馈出,分别用两回路型号为MYJV22-8.7/10kV 3×70mm2的铠装电缆沿碟子沟进风斜井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供电距离约为1300m。

变电所内安装有无锡军工生产的PBG50(Y)-10矿用隔爆型高压永磁真空配电装置13台,2台型号为KBSG-200/10/0.69kV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3台QJGR-250/10矿用隔爆型高压软启动器,KBZ低压馈电开关9台。

变电所高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

主要担负着主排水泵、主皮带机尾、2号煤皮带头控制部分、2#煤机头破碎机和所内照明、泵房监控及水泵电动闸阀的供电。

121盘区变电所安装有无锡军工生产的PBG50(Y)-10矿用隔爆型高压永磁真空配电装置35台,KBSG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7台,KBZ低压馈电开关27台,分为动力一部分、动力二部分、局扇专用部分,每部分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取自碟子沟风井场地110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供电距离约为2200m;动力部分电缆型号为MYJV22-8.7/10-3×240mm2,局扇部分电缆型号为MYJV22-8.7/10-3×70mm2。

121盘区变电所主要担负着井下121盘区、121盘区综采、掘进工作面动力和局扇的供电以及121盘区照明、监控、水泵、清淤等动力电源。

同时向123盘区变电所提供动力电源。

硐底变电所安装有八达电气生产的PJG9L-20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永磁高压真空配电装置2台,KBZ矿用隔爆型低压真空馈电开关7台,QJZ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启动器5台,KBSG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2台,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ZBZ型3台。

变电所采用双回路进行供电,两段进线均采用长约600米的MYJV22 8.7/10KV,3*50mm2电缆,由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引至硐底变电所。

变电所主要担负着硐底泵房水泵和二级加压泵房水泵的供电及硐底泵房照明、监控、控制电源。

123盘区变电所安装有中煤电气生产的PBG1-10Y矿用隔爆型高压永磁真空配电装置32台,KBSG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6台,KBZ低压馈电开关28台,ZBZ-10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4台,分别为动力部分I段、动力部分II段、动力III段、局扇专用部分。

每一回路10kV电源由121盘区变电所动力二部分引出,沿2#煤胶带巷敷设至123盘区变电所,供电距离约为3900m。

动力部分电缆型号为MYJV22-8.7/10-3×240mm2,局扇部分电缆型号为MYJV22-8.7/10-3×70mm2。

主要担负着123盘区综采、掘进工作面的动力和局扇的供电以及123盘区照明、监控、水泵等动力电源,同时向123盘区泵房变电所提供动力电源。

123盘区泵房变电所安装有中煤电气生产的PBG1-10Y矿用隔爆型高压永磁真空柜9台,KBSG-500/10/0.69kV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2台,KBZ低压馈电开关7台,QJGR型矿用隔爆型高压软启动器3台,ZBZ-10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3台。

两回路10kV电源由123盘区变电所高压开关引出,沿2#煤胶带巷和辅运大巷进行敷设至123盘区泵房变电所,供电距离约为1000m。

电缆型号为MYJV22-8.7/10-3×70mm2。

主要担负着123盘区泵房水泵供电、18联巷排水电源、12322胶带巷监控电源、16-18联巷照明电源及123盘区水仓清淤设备的供电。

采掘工作面采用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

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刮板机、转载机和破碎机供电电压为3300V,乳化泵和喷雾泵、顺槽皮带机、综掘机、123盘区两巷水泵供电电压为1140V,其他低压用电为660V,照明信号和激光定向仪供电为127V。

井下综掘工作面局扇供电都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和局扇的自动切换。

井下局部扇风机全部采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供电,且安装有“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井下照明:主副平硐、2号煤胶带大巷、2号煤辅运大巷、机电硐室均为固定式照明。

巷道内照明灯具选用DJS18/127L(H)型矿用隔爆本安型LED 巷道灯,主平硐每20米吊挂一盏,副平硐和2号煤胶带大巷每16米吊挂一盏;2#煤辅运巷每8米吊挂一盏。

(进风煤门-辅北3联巷8米/盏,3-13联巷16米/盏,13-18联巷8米/盏)机电硐室照明灯具选用DJS48/127L(B)型矿用隔爆兼本安型LED巷道灯。

主平硐内安装有三台KBSGZY-100/10/1.2kV的照明移变,每隔约1000米的位置安装两台ZBZ-4.0/1.2/0.127的照明综保,其中一台为主平硐以综保为界的左右500米范围内的照明灯具供电,另一台为副平硐以综保为界的左右500米范围内的照明灯具供电。

10kV电源取自主平硐机房配电室。

121盘区变电所安装ZBZ-10照明综保, 12106临时配电点安装2台ZBZ-4.0照明综保, 2#煤胶带北450米处安装1台ZBZ-10照明综保,2#煤胶带北8联巷安装2台ZBZ-10照明综保,2#煤14联巷安装2台ZBZ-4.0照明综保,123盘区泵房安装1台ZBZ-10照明综保,为井下2#煤胶带巷和2#煤辅运巷供照明电源。

矿灯王家岭矿灯主要包括王家岭井口矿灯超市和碟子沟井口灯房提供,目前共有矿灯2140盏。

矿灯型号:KL5LM(A);其中王家岭井口矿灯超市配备1540盏,碟子沟灯房配备600盏。

矿灯房安装有TSK-TMLED100充电柜, LED显示屏,采用TSK-S10矿灯智能型充电管理软件,研华IPC-610L工控机及监视与控制系统。

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设置井下供电网络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由地面变电所至井下变电所的电缆线路上均设有零序电流互感器和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井下各个变电所的高压出线回路上均装有高压漏电保护装置;盘区变电所至移动变电站的10kV线路具备漏电和绝缘检测装置,井下低压馈电线路上均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

井下各个变电所(配电点)控制10KV的高压线路、移动变电站和高压电动机的开关均设有短路、过负荷和欠压释放和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移动变电站及配电点的馈出线上均设有短路、过负荷、漏电跳闸、漏电闭锁、欠压释放等综合保护装置。

控制低压电动机的开关均设有短路、过负荷、断相、漏电闭锁等综合保护装置。

所有开关内的高低压断路器、接触器全部实现了真空化。

信号、照明采用综合保护装置,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保护装置。

主接地极:在井底水泵房的主、副水仓中各设一块主接地极,各机电硐室、配电点及高压接线盒处均设有局部接地极。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接地芯线等)和局部接地极均同主接地极相连接,以形成总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大于2欧姆。

二、主运输系统主运输系统采用带式输送机连续运输方式,包括:原煤仓刮板机、上仓皮带、主平硐带式输送机、2号煤中央大巷带式输送机、缓冲仓2台破碎机及2号煤中央大巷带式输送机机头破碎机。

原煤仓刮板机:原煤仓上装有2套输送机型号为SGB1600/400 的刮板机,,一部刮板机长L=91m,槽宽B=1.6m,速度 V=0.96m/s,刮板输送机运量Q=1500t/h,驱动系统采用南阳防爆电机+减速机的驱动形式,防爆电机型号:YB2-4502-4,功率:400KW,电压U=10kV,减速机型号:M3RSF90。

上仓皮带:全长277.4m,带宽为1800mm,倾角为16o,运行速度为3.5m/s,运输能力为3000t/h,采用MST机械软启动,双滚筒双电机驱动,电机功率为2×560KW,双驱动滚筒的另一侧为NJZ(DSN)200-S-250型的逆止器,额定逆止力矩为200000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